首页 / 技术领域 / 机身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机身向上偏折的飞机机身构型 CN202180098040.2 2021-03-10 CN117279831A 2023-12-22 S·D·雷韦茨; J·C·贝尔; M·E·伦德斯特姆
公开了一种具有拐折机身的固定翼货运飞机。该机身包含连续内部货舱,并且包括前部、后部和拐折部,该拐折部在所述机身中在所述机身的前部和所述机身的后部之间。拐折部包含所述内部货舱的过渡区并且在前中心线和后中心线之间限定出弯折。拐折部形成有前部横向框架、单独的后部横向框架和在所述前部横向框架和所述后部横向框架之间延伸的多个纵向框架元件,前部横向框架联接到所述前部的后机身端,所述后部横向框架联接到所述后部的前机身端,使得所述后部横向框架相对于所述前部横向框架绕所述货运飞机的横向轴线成一定角度。
82 机身骨架结构、机身和飞行器 CN201910508553.0 2019-06-12 CN112078777A 2020-12-15 徐金浩; 张翔; 李嘉宁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机身骨架结构,包括:多个环形支撑部件(210),所述多个环形支撑部件(210)沿机身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用于形成所述机身的轮廓;以及连接部件(220),所述连接部件(220)依次穿过所述多个环形支撑部件(210),并与所述多个环形支撑部件(210)连接。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机身和一种飞行器
83 机身结构和用于制造机身结构的方法 CN201610537138.4 2016-07-08 CN106335625A 2017-01-18 沃尔夫冈·埃尔肯; 梅米什·蒂尔亚基; 安东·阿罗森科
发明涉及机身结构(1),该机身结构(1)具有压隔板(10)和布置在压力隔板(10)后面的框架(11a)。机身结构(1)包括具有第一悬臂(13a)和第二悬臂(13b)的第一梁元件(12),其中,第一梁元件(12)沿机身结构(1)的竖向方向一梁元件(12)沿第一方向(15)朝向框架(11a)突出。两个悬臂(13a,13b)的第一方向(15)相对于机身结构(1)的纵向方向(16)以第一(α)倾斜。本发明还涉及具有机身结构(1)的飞行器(40)及制造该机身结构(1)的方法。(14)延伸。第一悬臂(13a)和第二悬臂(13b)从第
84 机身片段和用于制造机身片段的方法 CN201080023949.3 2010-03-30 CN102448816B 2015-07-22 R.A.格利希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机身的机身片段(2),具有通过内芯(8)彼此间隔开的外蒙皮(6)和内蒙皮(4),其中用于系统安装设备的管路(20,22)被集成到内芯(8)中,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机身片段(2)的方法。
85 机身结构和机身结构的制造方法 CN200780020434.6 2007-05-31 CN101460358A 2009-06-17 京特·帕尔
发明提供了机身结构的制造方法,和机身结构,尤其是飞机或航天器的机身结构,具有内壳体装置(20),其具有上部内壳体(21)和下部内壳体(22),上部内壳体(21)至少在一些部分中从下部内壳体(22)间隔开第一间隙(23),以形成窗户区域;和窗户带(41),其至少布置在窗户区域中,并具有包括吸收机身的栅格结构(10)的窗格板设备。
86 机身及包括该机身的无人机 CN201880012263.0 2018-01-19 CN110300705A 2019-10-01 同钊; 冯建刚; 唐尹; 邓雨眠
一种机身(100)及包括机身(100)的无人机(200),机身(100)包括:机壳(10),设有电池仓(11);核心控制板(20),安装于机壳(10)内;以及电池(30),安装于电池仓(11)内;其中,核心控制板(20)位于电池(30)上方,机壳(10)前下端设有负载收容腔(16),机壳(10)后端设有与核心控制板(20)电连接的后视下视组件(52),电池仓(11)设于机壳(10)下面的中部位置,由于电池仓(11)设于机壳(10)下面的中部位置,使得整机的重心较低,具有良好的飞行稳定性
87 包括机身段和接合部件的机身元件 CN201080029814.8 2010-07-02 CN102612466B 2015-08-05 G·加朗; R·德拉艾; M·迪热里; M-A·卡斯塔内
机身元件包括具有蒙皮(3a)的机身段(1a)和能使所述机身段(1a)的蒙皮与相邻机身段(1b)连接的接合部件(6)。机身段(1a)沿机身纵轴线(X)延伸,蒙皮(3a)包括在所述机身段(1a)的至少一端部的至少一第一区部(10)。机身段(1a)包括至少一纵向机身加强元件(5a)。接合部件(6)与蒙皮(3a)的第一区部(10)的外表面(30)接触布置,并且加强元件(5a)沿纵轴线(X)部分地延伸在接合部件(6)处。
88 飞机机身制造方法和飞机机身 CN201080031309.7 2010-05-10 CN102712356B 2015-07-15 E.戈尔; R.本泽
公开了具有至少两个机身筒体8、10、12的飞机机身2的制造方法,其中首先准备连接区段20、22以便为稍后的横向接缝形成横向接缝区域18,然后在连接区段20、22周围构造机身筒体8、10;还公开了具有用于形成这种横向接缝的环形连接区段20、22的飞机机身2。
89 包括机身段和接合部件的机身元件 CN201080029814.8 2010-07-02 CN102612466A 2012-07-25 G·加朗; R·德拉艾; M·迪热里; M-A·卡斯塔内
机身元件包括具有蒙皮(3a)的机身段(1a)和能使所述机身段(1a)的蒙皮与相邻机身段(1b)连接的接合部件(6)。机身段(1a)沿机身纵轴线(X)延伸,蒙皮(3a)包括在所述机身段(1a)的至少一端部的至少一第一区部(10)。机身段(1a)包括至少一纵向机身加强元件(5a)。接合部件(6)与蒙皮(3a)的第一区部(10)的外表面(30)接触布置,并且加强元件(5a)沿纵轴线(X)部分地延伸在接合部件(6)处。
90 机身片段和用于制造机身片段的方法 CN201080023949.3 2010-03-30 CN102448816A 2012-05-09 R.A.格利希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机身的机身片段(2),具有通过内芯(8)彼此间隔开的外蒙皮(6)和内蒙皮(4),其中用于系统安装设备的管路(20,22)被集成到内芯(8)中,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机身片段(2)的方法。
91 飞机机身制造方法和飞机机身 CN201080031309.7 2010-05-10 CN102712356A 2012-10-03 E.戈尔; R.本泽
发明公开了具有至少两个机身筒体8、10、12的飞机机身2的制造方法,其中首先准备连接区段20、22以便为稍后的横向接缝形成横向接缝区域18,然后在连接区段20、22周围构造机身筒体8、10;还公开了具有用于形成这种横向接缝的环形连接区段20、22的飞机机身2。
92 倾卸机身 CN201620159831.8 2016-03-03 CN205396240U 2016-07-27 G·萨兰加帕尼; M·戛纳斯卡瑞; M·R·韦尼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倾卸机身,用于在牵引体和集料之间转换,该倾卸机身包括具有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的底板组件,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从块体牵引表面向外延伸,块体牵引表面在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之间延伸,块体限定在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之间移动。前板组件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前框架和壁板,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分别连接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前框架具有一对横梁以及在横梁之间延伸的加强件。至少一个侧壁组件包括具有凸缘部分的侧壁板。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固件接合部分,以接纳所述凸缘部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倾卸机身,可以简化载荷的装载和卸载操作,并显著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93 机身结构 CN202321449303.2 2023-06-07 CN219987676U 2023-11-10 张君晖; 黄耀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机身结构,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以及位于所述前侧板后方的连接杆;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间隔设置;所述左侧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插孔,所述右侧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插孔;所述前侧板的左端具有多个分别插设在所述第一插孔内的第一销体,所述前侧板的右端具有多个分别插设在所述第二插孔内的第二销体;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在左侧板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拆卸式固定在右侧板上。
94 螺旋桨和机身 PCT/CN2017/087768 2017-06-09 WO2017215529A1 2017-12-21 胡华智

一种螺旋桨和机身,包括一成型泡沫(10)、设置于所述成型泡沫(10)上表面的至少一层第一纤维织物层(20)、以及设置于所述成型泡沫下表面的至少一层第二纤维织物层(30),所述第一纤维织物层(20)和第二纤维织物层(30)均浸透有第一胶体(40)。具有该结构的螺旋桨和机身自重轻,续航能更强,强度韧性大,且易成型。

95 机身和除湿机 PCT/CN2020/084250 2020-04-27 WO2021169000A1 2021-09-02 李伟明

申请公开一种机身和除湿机,所述机身包括:机壳,电机支架,容置于所述机壳内部,所述电机支架设置有固定结构;机,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以及风机电容,所述风机电容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本申请技术方案实现除湿机结构紧凑。

96 一种窄机身自动钻机 CN202411993539.1 2024-12-31 CN119711963A 2025-03-28 辛德忠; 张始斋; 陈航; 万军; 肖玉清; 刘小华; 吕晋军; 杨林; 唐敏; 蒲剑; 马振纲; 万园; 陈科宇; 窦鑫; 陈柯宇; 田华均; 杨燕鸽; 贾虹; 刘荣辉; 刘奕婷
发明涉及矿用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窄机身自动钻机,包括机架钻杆箱,机架上设置有夹持器和主动钻杆,机架和钻杆箱之间设置有由副机械手、转运槽和主机械手组成的钻杆转运系统,主机械手包括依次连接的回转减速器、回转臂、翻转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和摆动组件,副机械手滑动设置在钻杆箱顶部,待装夹钻杆在主机械手的作用下到达主动钻杆上空并在摆动组件的作用下摆入夹持器中,主动钻杆的轴线位于待装夹钻杆摆动轨迹形成的轨迹面上,采用本技术方案后,可以缩小主动钻杆与待装夹钻杆尾部之间的距离,进而缩小钻机机身的宽度,使得钻机可以更好地适应矿井下狭窄巷道的工作环境。
97 飞行器机身及飞行器 CN202411196992.X 2024-08-29 CN119551178A 2025-03-04 阿迪西娅·纳加拉文卡塔查拉; 贾亚帕坦·贾加迪桑; 克里斯托瓦尔·费德里科·布里托莫尔; 伯努瓦·托马斯
发明涉及飞行器机身及飞行器。飞行器机身包括:前部段和后部段及隔墙,隔墙限定有开口;导轨,门能够横过隔墙在门偏离开口的打开位置与门覆盖开口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每个滚轮均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至门,并且能够在导轨上沿着相应的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移动,以使门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导轨包括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第一斜坡构造成当第一滚轮沿着第一路径移动时与第一滚轮接合,第一斜坡构造成将第一滚轮朝向隔墙引导,而第二斜坡构造成当第二滚轮沿着第二路径移动时与第二滚轮接合,第二斜坡构造成将第二滚轮朝向隔墙引导。第一滚轮构造成当第二滚轮与第二斜坡接合时接合第一斜坡,以使门朝向隔墙移动。
98 无人机机身及无人机 CN201910560033.4 2019-06-25 CN112124554B 2025-01-17 刘城斌; 巴航; 杨祥磊; 滕强; 刘全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机身。所述无人机机身包括机身主体(10)。所述机身主体(10)包括容置结构(11)和至少一个悬臂(12)。所述容置结构(11)包括底部支撑框架(111)和周向支撑框架(112),所述底部支撑框架(111)位于所述周向支撑框架(112)的下方,并且所述底部支撑框架(111)与所述周向支撑框架(112)相连接构成所述容置结构(11)的容置空间。所述至少一个悬臂(12)中每个悬臂(12)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容置结构(11),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容置结构(11)的方向延伸。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包括所述无人机机身的无人机(1)。
99 一种无托辊管带机机身 CN202411504660.3 2024-10-26 CN119190705A 2024-12-27 王希军; 赵华涛; 刘杰; 王子刚; 刘超; 董晓英; 李成林; 张晓翠; 邱大鹏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托辊管带机机身,涉及管带机技术领域,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牵引装置、打开装置、关闭装置和沿输送带运行方向设置的轨道,以及由牵引装置牵引沿轨道环形行走的多个输送带管状保持装置,沿物料的输送方向,关闭装置位于打开装置的上游;输送带管状保持装置在牵引装置的牵引下与输送带同步运行,关闭装置用于关闭输送带管状保持装置以使输送带管状保持装置紧在收卷成圆管状的输送带上,打开装置用于打开输送带管状保持装置以使输送带管状保持装置脱离输送带。本发明无托辊管带机机身克服了输送带的楔形阻,减小了设备的运行阻力,降低了设备的装机功率和电能消耗,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100 配件以及相机机身 CN202410844282.7 2018-10-25 CN118655738A 2024-09-17 长冈弘仁; 小谷德康
本公开涉及配件以及相机机身。更换镜头可拆卸地装附于相机机身,该相机机身包括机身侧装配件、图像传感器、机身侧端子以及机身侧第1爪部~机身侧第4爪部。更换镜头包括镜头侧装配件、在更换镜头装附于相机机身时与机身侧端子接触的镜头侧端子以及与机身侧第1爪部~机身侧第4爪部配合的镜头侧第1爪部~镜头侧第4爪部。镜头侧第1爪部和镜头侧第3爪部配置于镜头侧第3直线,该镜头侧第3直线与镜头侧第1直线在光轴处以大致45度交叉。镜头侧第1直线穿过镜头侧第1爪部的相对端之间的中心和光轴。镜头侧第2爪部和镜头侧第4爪部配置在与镜头侧第3直线在光轴处正交的镜头侧第4直线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