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
一种机身线束 |
CN201511017798.1 |
2015-12-31 |
CN105470761B |
2019-01-11 |
陈艺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身线束,包括:第一线束、第二线束、第三线束、第四线束、第五线束、第六线束、第七线束、第八线束、第九线束、第十线束、第十一线束、第十二线束,各线束的导线组的连接处均通过电缆扎带固定。其通过在每个连接器连接的导线组上设置多个电缆扎带,可以对导线组进行有序的整理及固定,线束的整体束线强度和导线间的集中度高,不容易受到外力出现松动和脱离现象,布线方式合理,线束传输稳定性高。本发明结构简单,传输质量高,加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
42 |
一种机身线束 |
CN201511017798.1 |
2015-12-31 |
CN105470761A |
2016-04-06 |
陈艺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身线束,包括:第一线束、第二线束、第三线束、第四线束、第五线束、第六线束、第七线束、第八线束、第九线束、第十线束、第十一线束、第十二线束,各线束的导线组的连接处均通过电缆扎带固定。其通过在每个连接器连接的导线组上设置多个电缆扎带,可以对导线组进行有序的整理及固定,线束的整体束线强度和导线间的集中度高,不容易受到外力出现松动和脱离现象,布线方式合理,线束传输稳定性高。本发明结构简单,传输质量高,加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
43 |
加强飞行器机身 |
CN201280032996.3 |
2012-06-28 |
CN103635385B |
2016-04-06 |
劳尔·卡洛斯·利亚马斯桑宁; 乔斯·路易斯·马丁内斯穆尼奥斯 |
一种飞行器,具有通过上游螺桨架或挂架(17)连接至后机身(31)的推进系统(13);该飞行器包括连接至后机身(31)的垂直尾翼(21);后机身(31)从后部耐压舱壁(27)延伸至飞行器尾部(29),其包括外壳(35)和垂直于中心纵向轴线(33)布置的多个框架(37,37’,37”),并具有至少带有垂直对称平面(A-A)的弯曲形状;垂直尾翼(21)包括带有左右外壳、前后梁(51,53)和多个肋(55)的抗扭盒;该飞行器还包括将所述垂直尾翼(21)与后机身(31)连接在一起的坚固结构,该坚固结构在推进系统(13)的会产生后机身(31)的损坏的故障事件中用作冗余载荷路径。 |
44 |
包括机身段和接合部件的机身元件、机身部分、机身和飞行器 |
CN201080028932.7 |
2010-07-02 |
CN102470916B |
2016-02-03 |
D·莫罗; C·梅耶尔; J·戈丹 |
机身元件(1)包括具有表皮(3a)的第一机身段(2a),和能够使所述第一机身段(2a)与相邻的第二机身段(2b)连接的接合部件(4),第一机身段(2a)沿机身的纵向轴线(X)延伸,机身元件(1)包括沿所述纵向轴线(X)延伸的加强元件(5a)。至少一加强元件(5a)的端部(5a1)超过所述表皮(3a)的自由边(7)一预定长度(L)。 |
45 |
中央机身折棚 |
CN201080014393.1 |
2010-04-06 |
CN102369137B |
2015-06-17 |
赫里斯托斯·博贾齐斯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行器的机体(106)中的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包括具有弹性且仍具有足够刚性的折棚体(200),该折棚体(200)可附连于飞行器的机身(110)并且还可附连于飞行器的中央翼盒(108)。该密封组件密封在机身(110)与中央翼盒(108)之间的间隙,使得如果机身增压则允许保持机身(110)中的压力。折棚体(200)是合成体并且设计成能够承受暴露于刮擦和磨损、暴露于高温和低温以及暴露于在飞行器的操作期间所使用的化学制品。 |
46 |
包括机身段和接合部件的机身元件、机身部分、机身和飞行器 |
CN201080028932.7 |
2010-07-02 |
CN102470916A |
2012-05-23 |
D·莫罗; C·梅耶尔; J·戈丹 |
机身元件(1)包括具有表皮(3a)的第一机身段(2a),和能够使所述第一机身段(2a)与相邻的第二机身段(2b)连接的接合部件(4),第一机身段(2a)沿机身的纵向轴线(X)延伸,机身元件(1)包括沿所述纵向轴线(X)延伸的加强元件(5a)。至少一加强元件(5a)的端部(5a1)超过所述表皮(3a)的自由边(7)一预定长度(L)。 |
47 |
中央机身折棚 |
CN201080014393.1 |
2010-04-06 |
CN102369137A |
2012-03-07 |
赫里斯托斯·博贾齐斯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行器的机体(106)中的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包括具有弹性且仍具有足够刚性的折棚体(200),该折棚体(200)可附连于飞行器的机身(110)并且还可附连于飞行器的中央翼盒(108)。该密封组件密封在机身(110)与中央翼盒(108)之间的间隙,使得如果机身增压则允许保持机身(110)中的压力。折棚体(200)是合成体并且设计成能够承受暴露于刮擦和磨损、暴露于高温和低温以及暴露于在飞行器的操作期间所使用的化学制品。 |
48 |
小型无人机机身 |
CN200710083444.6 |
2007-11-03 |
CN106507751B |
2011-11-23 |
李景虎 |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小型无人机机身,包括,以框梁为骨架,其上贴合蒙皮组成的机身盒形壳体,组成机身骨架的框、梁是由玻璃纤维层合板组成。所述框是腹板前后制有缘条、剖面为工字形的框;所述梁是带有缘条,中部有加强筋条,剖面为丁字形的纵向构件;贴合于框、梁骨架上的机身蒙皮是非金属蜂窝芯/玻璃纤维面板共固化的夹层板。本发明通过采用具有较低成本的常温固化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主要表面部件采用轻质非金属蜂窝芯和玻璃纤维面板共固化夹层,其降低的重量,比采用铝合金材料减重30%以上,成本可降低60%以上。不仅大大减轻了飞机重量和成本,而且具有较高的比刚度和强度。 |
49 |
航空器机身元件 |
CN200980123834.9 |
2009-06-19 |
CN102076558A |
2011-05-25 |
B·马耶 |
本发明涉及航空器机身元件。根据本发明,机身元件是单一整体件,它包括限定内部空间的封闭壁(1),壁的外表面(2)形成机身外蒙皮;壁具有这样的剖面:所述剖面在内部空间侧包括平坦的中间部分(5)、在第一端部的阳式连接元件(7)和在其另一端部的阴式连接元件(6),所述连接元件呈突起地布置,每个连接元件用于与和该机身元件并排布置的另一机身元件的对应连接元件配合,以使这些机身元件彼此纵向地相联接;所述连接元件的其中一个包括形成机身框架的台阶(9)。 |
50 |
连续的机身连接 |
CN200680034110.3 |
2006-08-14 |
CN101267979A |
2008-09-17 |
克里斯蒂安·门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尾翼单元(2)附连于飞机的附连面(3)的连接系统(1)。在这种布置中,附连系统(1)包括支架(6),其具有第一支承面(17)和第二支承面(18),其中所述第一支承面设计为靠在所述尾翼单元(2)上,所述第二支承面设计为靠在所述附连面(3)上。从而,至少一个的第一支承面(17)和第二支承面(18)包括共同的接触线(16)。在这种布置中,所述第一支承面(17)的平面和所述第二支承面(18)的平面成不等于0度和180度的角度。 |
51 |
机身全静压管 |
CN97182045.7 |
1997-09-19 |
CN1249037A |
2000-03-29 |
Y·S·沃兹德夫; H·-G·科勒; M·A·戈洛夫金; V·A·戈洛夫金; A·A·尼科尔斯基; A·A·埃夫雷莫夫; V·I·古斯科夫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身全静压管,包括:用于确定全压力、静压力、和冲角的三组孔(2)、(3)和(6、7),和用于安装抗冰系统的一个轴对称体(1)和支柱(5)。所说抗冰系统具有安排在轴对称体和支柱之间的气道(10)和电加热元件(8)。在支柱上安排用于确定冲角的孔,所构成的支柱的横截面为带有圆滑的头部或逐渐变细的头部的亚音速空气动力学翼型的形式,所说用于确定冲角的孔安排在冀型头部和它的最大厚度之间。 |
52 |
机身组件及风扇 |
CN202411656974.5 |
2024-11-19 |
CN119393359A |
2025-02-07 |
刘润生; 郭宏俊; 田丰源; 冯爽; 韦彦羽; 杨光霁 |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身组件及风扇,机身组件包括机身杆、支架以及电池件。支架连接于机身杆的顶部,并用于安装风扇的机头。电池件设于机身杆的顶部,并用于为机头供电。上述机身组件,具有电池件作为电源向机头供电,且电池件处于机身杆的顶部这一更加靠近机头的位置。因此,对于机头的供电走线不需要从底盘经过机身组件等大部分结构便能实现自电池件取电,向机头供电的效果。如此,机身组件上的走线难度更低,且线路受到其它结构的影响更小。 |
53 |
机身结构拼接件 |
CN202110192676.5 |
2021-02-20 |
CN113291454B |
2025-01-28 |
扎卡里·纳萨尼尔·斯托达德; 罗纳德·勒鲁瓦·麦吉 |
一种机身机构拼接件可以包括具有边缘和条带的面板,该条带沿着面板边缘连接到第一面板。与面板不接触的条带表面随着距面板边缘的距离而朝向面板呈锥形。纵梁安装在面板上,远离面板的边缘延伸,并且具有安装到面板的凸缘。配件具有纵梁基部和条带基部。纵梁基部连接到纵梁凸缘,并且沿着在正交于面板边缘的平面中延伸的第一线延伸。配件的条带基部安装在条带表面上,并且沿着平面中的第二线延伸。第二线横向于第一线,并且配件的条带基部沿着第二线具有恒定厚度。 |
54 |
一种无人机机身 |
CN202411655972.4 |
2024-11-19 |
CN119262363A |
2025-01-07 |
张兵; 王恒新; 张式建; 邱朱江; 王骞; 盛子豪; 孙维峰; 王冬冬; 汉田; 董友亮; 张鑫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机身,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机身头部、机身中部、机身尾部,机身头部、机身中部、机身尾部均由各种形状不同的多个镂空板插接拼装而成,机身头部两侧覆盖有蒙板一,机身头部包括上下两层空间,机身头部内的上层空间为电池舱,机身头部内的下层空间为数传舱,机身中部包括上下两层空间,机身中部内的上层空间包括接线舱、飞控舱以及任务机舱,任务机舱下方设有摄像头舱,接线舱靠近机身尾部,机身中部内的下层空间为投弹舱和伞舱,伞舱靠近机身尾部,伞舱的底板为伞舱门。本发明无人机机身由各种形状不同的多个镂空板插接拼装而成,从而形成各种功能机舱,各种功能机舱设置合理、灵活,有利于教学。 |
55 |
竖向起降的机身 |
CN201880037402.5 |
2018-03-16 |
CN110869276B |
2024-05-24 |
V·彼得罗夫 |
本发明描述了被配置成用于在向前飞行与竖向起飞和降落之间的稳定的飞行中过渡的机身。在一个实施例中,飞机可以包括机体、从机体的相对的侧延伸的相对的机翼以及多个发动机。至少一个发动机可以被安装到相对的机翼中的每个,并且包括多个发动机中的至少一个的每个相对的机翼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相对于机体围绕与机体的纵向轴线不垂直且成横向的旋转轴线旋转。以所描述的方式包括多个发动机中的至少一个的机翼的旋转部分可以在竖向飞行和向前飞行之间提供稳定且平滑的过渡。 |
56 |
窄机身采煤机 |
CN202310513548.5 |
2023-05-09 |
CN116378653A |
2023-07-04 |
王振乾; 顾恩洋; 董超; 朱红; 章立强; 周常飞; 郭岱; 杨贵城; 胡璟; 李辉; 陆寅; 贺新星 |
本发明涉及一种窄机身采煤机,其牵引部壳体内安装有依次连接的牵引电机、花键轴和一轴组件,花键轴的两端分别插入牵引电机的输出轴的花键孔中和一轴组件的齿轮的花键孔中并与相应花键孔形成花键配合,牵引部壳体上宽度方向设有依次间隔排列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牵引部铰接耳,第二牵引部铰接耳的上部设有一个沿牵引部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过线槽,过线槽的槽口朝上且槽口上覆盖并固定有盖板,过线槽和盖板围成通道,该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牵引部壳体的外部和牵引部壳体的内腔相通,截割电机引出的截割电缆从外部引入并穿过过线槽延伸到牵引部壳体的内腔。本发明通过结构优化显著压缩了采煤机的机身宽度,因此能与小刮板输送机配套。 |
57 |
移动单元机身 |
CN202310076641.4 |
2023-02-07 |
CN115973669A |
2023-04-18 |
王占贵; 张奋有; 吴涛; 冯宝忠; 高新斐 |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单元机身,移动单元机身包括承载托辊组、支持梁和回程托辊组,所述承载托辊组包括托辊架和承载托辊,所述支持梁设于所述承载托辊组的托辊架的底部的两侧,所述支持梁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销轴挂钩,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销轴挂钩与相邻的所述移动单元机身的所述固定件配合固定,所述回程托辊组设于所述托辊架的底部。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单元机身具备拆装速度快的优点。 |
58 |
三机身飞行器 |
CN202210902285.2 |
2022-07-28 |
CN115258129A |
2022-11-01 |
秦田亮; 李程辉; 崔峥; 张田; 徐吉峰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三机身飞行器,属于飞机领域,用于在保证气动和内部载荷承受需求的基础上,提高氢能源飞机机舱空间利用率,解决了氢能源宽体飞机上不能使用常规飞机布局的问题。本专利公开的三机身飞行器,包括外机身结构、内机身结构和对接结构。所述外机身结构(1)为飞行器的两个机翼,其内部布置飞行器的载客区域和/或载货区域。内机身结构位于飞行器的中间,用于布置燃料容器。 |
59 |
机身结构拼接件 |
CN202110192676.5 |
2021-02-20 |
CN113291454A |
2021-08-24 |
扎卡里·纳萨尼尔·斯托达德; 罗纳德·勒鲁瓦·麦吉 |
一种机身机构拼接件可以包括具有边缘和条带的面板,该条带沿着面板边缘连接到第一面板。与面板不接触的条带表面随着距面板边缘的距离而朝向面板呈锥形。纵梁安装在面板上,远离面板的边缘延伸,并且具有安装到面板的凸缘。配件具有纵梁基部和条带基部。纵梁基部连接到纵梁凸缘,并且沿着在正交于面板边缘的平面中延伸的第一线延伸。配件的条带基部安装在条带表面上,并且沿着平面中的第二线延伸。第二线横向于第一线,并且配件的条带基部沿着第二线具有恒定厚度。 |
60 |
航空器机身框架 |
CN201510846768.5 |
2015-11-27 |
CN105644765B |
2019-04-09 |
埃斯特班·马蒂诺·冈萨雷斯; 迭戈·福尔奇·科尔特斯; 帕布洛·戈雅·阿沃雷亚; 安赫尔·帕斯夸尔·富埃尔特斯; 桑德拉·利纳雷斯·门多萨; 尤利安·吉耶莫; 埃里克·布歇; 热罗姆·科尔马格罗; 乔纳森·勃朗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器机身框架(2),包括:中心元件(3),配置成位于机身的周边内;和两个横向延伸部(4),从所述中心元件(3)的两侧突出到机身周边外部,并且其为升力面(1)的纵向结构的一部分。另外,所述中心元件(3)和所述两个横向延伸部(4)被构造为一个集成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