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机身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机身 CN200580001949.2 2005-01-05 CN100418850C 2008-09-17 雷纳·穆勒; 彼得·图兰斯基; 维尔科·厄斯特赖希; 托尔斯滕·赖内尔特
发明提供一种飞机机身,机身结构包括外蒙皮,外蒙皮包括混合材料,混合材料包括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包括纤维和/或玻璃纤维和/或陶瓷纤维,金属材料包括或铝钛合金,所述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涂覆有树脂层或嵌入到树脂中以提供所述混合材料,并且混合材料具有夹层设计,在所述夹层中金属材料和所述复合材料以层的方式粘接,夹层设计适于产生使长时间暴露于火灾火焰下的外蒙皮具有抗烧穿特性,复合材料包括防热复合材料,防热复合材料适于表现为抗高温和拉伸强度,并且防热复合材料包括涂覆有氮化物或碳化物组合物材料的碳纤维和金属或陶瓷材料,而且被涂覆的碳纤维嵌入到所述金属或陶瓷材料中。
2 机身 CN200580001949.2 2005-01-05 CN1906084A 2007-01-31 雷纳·穆勒; 彼得·图兰斯基; 维尔科·厄斯特赖希; 托尔斯滕·赖内尔特
一种机身构思为防止火源产生的火焰蔓延并防止从飞机环境外部烧到机身上。该机身考虑使用材料或材料组合物,该材料或材料组合物将使得(在紧急着陆时)可以保护飞机机舱区域而很少受到飞机环境外部蔓延的火焰侵犯,可便于乘客从飞机撤离。一种飞机机身,除了机身机械强度支撑件并吸收的其它结构件外,该机身结构还包括外蒙皮(2),该外蒙皮包括不同材料,其设计成抗剪切,并作为支承件结合到机械强度支撑件(6、7、8)中来吸收并传递施加在其上的力和扭矩。该外蒙皮(2)由抗烧穿半成品材料制成,该半成品材料包括非金属材料或防火金属材料,其中该半成品材料可由进一步的处理而模压。而且,该外蒙皮可由结合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半成品材料实现,其中制造的外蒙皮产品是一种混合材料,其可由进一步的处理而模压并连接。
3 飞行器机身 CN201310503878.2 2013-10-23 CN103770931A 2014-05-07 B·R·德特
发明涉及飞行器机身。实例装置包括具有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的飞行器的机身,其中尾翼组件被连接至所述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第二节段在第一节段的后面,且至少延伸至尾翼组件的平安定面的后缘。第一节段的第一宽度从第一节段的前部至后端减小,第二节段的第二宽度基本不变。
4 照相机机身 CN201280029701.7 2012-06-08 CN103608725B 2016-10-12 饭川诚; 丹羽诚; 小暮悠司; 小林孝裕; 稻塚雅弘; 田口一郎; 小迫幸圣
提供一种即便是在照相机机身小型化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镜头筒倾斜时照相机机身与镜头筒的不正确安装的照相机机身。照相机机身包括与镜头侧凸卡销同心的机身侧凸耳卡销、以及多个圆弧形开口、设置在照相机内部以向前突出并与机身侧凸耳卡销同圆心的圆弧形突起部、被布置在圆弧形突起部前端表面并与设置在镜头筒上的镜头侧接触部接触的机身侧接触部、向后移动和导向镜头侧凸耳卡销并且直接设置在两个机身侧凸耳卡销中的后面的向后导向器。其中,当从光轴方向上看时,在长度方向上位于两端的两个机身侧接触部和两个向后导向器相应位于圆弧形突起部的径向方向的延长线上。
5 航空器机身 CN200780048198.9 2007-12-21 CN101568467B 2015-05-27 B·圣雅尔姆; J·扎内博尼; M·贝尔维尔
航空器机身包括带有驾驶舱的前部分(2)、中央部分(4)和后部分(6)。机身的中央部分在前部分(2)的一侧具有第一区域(10),该第一区域的沿俯仰轴测量的宽度从航空器前部向后部增大,直到达到一最大宽度,机身的中央部分还具有宽度递减的第二区域(12)和位于第二区域(12)后面且宽度基本恒定的第三区域(14)。
6 航空器机身 CN200780048198.9 2007-12-21 CN101568467A 2009-10-28 B·圣雅尔姆; J·扎内博尼; M·贝尔维尔
航空器机身包括带有驾驶舱的前部分(2)、中央部分(4)和后部分(6)。机身的中央部分在前部分(2)的一侧具有第一区域(10),该第一区域的沿俯仰轴测量的宽度从航空器前部向后部增大,直到达到一最大宽度,机身的中央部分还具有宽度递减的第二区域(12)和位于第二区域(12)后面且宽度基本恒定的第三区域(14)。
7 飞行器机身 CN200680033733.9 2006-09-14 CN101263048A 2008-09-10 雷纳·穆勒
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器机身,其包括位于至少部分区域中的防弹层,飞行器机身既理解为飞行器的主机身结构——即护板以及相关的框架和桁梁(519)、飞行器机身隔离装置(504),并且还理解为机舱内部壁板(509),其从外部包围增压舱并朝向主机身结构。这样,可以确保飞行器机身的安全防弹(511、512)并且因此防止威胁到乘客(510)和/或飞行器的飞行相关系统。
8 照相机机身 CN201280029701.7 2012-06-08 CN103608725A 2014-02-26 饭川诚; 丹羽诚; 小暮悠司; 小林孝裕; 稻塚雅弘; 田口一郎; 小迫幸圣
提供一种即便是在照相机机身小型化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镜头筒倾斜时照相机机身与镜头筒的不正确接合的照相机机身。照相机机身(20)包括与镜头侧凸卡销同心的多个圆弧形机身侧凸耳卡销(25、26、27)、以及多个圆弧形开口(28、29、30)、设置在照相机内部以向前突出并与机身侧凸耳卡销同圆心的圆弧形突起部(39)、被布置在圆弧形突起部前端表面并与设置在镜头筒上的透镜侧接触部(69)接触的多个机身侧接触部(40、41)、向后移动和导向镜头侧凸耳卡销并且分别直接设置在两个机身侧凸耳卡销中的一个的后面的向后导向器(S1、S2)。该照相机机身(20)的特征在于当从光轴方向上看时,在长度方向上位于两端的两个机身侧接触部和两个向后导向器相应位于圆弧形突起部的径向方向的延长线上。
9 机身 CN202110213742.2 2021-02-25 CN112814673B 2025-03-11 章立强; 贠瑞光; 陶嵘; 王振乾; 董超; 朱红; 徐文锋; 黄秋来; 曹杨; 胡滔; 胡璟; 宋振; 顾恩洋; 丁海春; 王灿; 唐葆霖; 马子尧; 郭岱; 钱立全; 路潞; 王兆胜; 曾苛
发明涉及一种悬机身机,包括固定减速箱、过桥结构和臂架,固定减速箱包括固定减速箱壳体以及位于其内腔的油缸、截割电机和前级截割传动机构,固定减速箱壳体和过桥结构前后布置且相互间可拆卸固定连接,臂架包括臂架壳体和后级截割传动机构,前级截割传动机构的前级末齿轮的芯部和后级截割传动机构的后级首齿轮借助花键轴形成花键联接,臂架壳体与固定减速箱壳体铰接,且铰接轴线与花键联接的中心线重合,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固定减速箱壳体和臂架壳体上,油缸位于前级截割传动机构的前方。本发明能兼顾装载通道和下井运输问题,且传动机构较为简单,整体布局有利于采煤机整机的重心的改善。
10 竖向起降的机身 CN202410535531.4 2018-03-16 CN118323439A 2024-07-12 V·彼得罗夫
发明描述了被配置成用于在向前飞行与竖向起飞和降落之间的稳定的飞行中过渡的机身。在一个实施例中,飞机可以包括机体、从机体的相对的侧延伸的相对的机翼以及多个发动机。至少一个发动机可以被安装到相对的机翼中的每个,并且包括多个发动机中的至少一个的每个相对的机翼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相对于机体围绕与机体的纵向轴线不垂直且成横向的旋转轴线旋转。以所描述的方式包括多个发动机中的至少一个的机翼的旋转部分可以在竖向飞行和向前飞行之间提供稳定且平滑的过渡。
11 飞机机身结构 CN201610977224.7 2016-11-07 CN107336825B 2020-01-10 迪尔克·埃尔布拉赫特; 科德·哈克
申请描述和示出一种飞机机身结构(1),包括具有内表面(9)的蒙皮元件(7)、与所述内表面(9)连接以支撑所述蒙皮元件(7)的支撑结构(5)、以及设置在所述蒙皮元件(7)中的开口(3),其中所述支撑结构(5)包括上部纵向元件(19)、下部纵向元件(21)、第一周向元件(23)和设置在所述门开口(3)处的第二周向元件(2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机身结构(1),其中围绕门开口(3)的支撑结构(5)被优化以提供最小的重量,所述目的按以下方案实现:所述支撑结构(5)包括从上部第一部(49)延伸到上部中心点(73)的第一上部成角度元件(33),和从上部第二角部(69)延伸到所述上部中心点(73)的第二上部成角度元件(53),使得上部纵向元件(19)、第一上部成角度元件(33)和第二上部成角度元件(53)一起形成中央上部三角形(87)。
12 一种双机身飞机 CN201811256599.X 2018-10-26 CN109305374A 2019-02-05 李劲杰; 张桥梁; 宋艳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机身飞机,包括呈对称结构的机翼和设置在机翼下方的机身,所述的机身包括以机翼的对称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的左机身和右机身,所述的机翼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以机翼的对称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的动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位于左机身与右机身之间;所述的动力装置为涡扇发动机或涡喷发动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动力装置设置在左机身与右机身之间,能够减小动力装置与到机翼对称面的距离,从而减小单台动力装置对双机身飞机施加的偏航力矩,在单台动力装置停车时,能够减小偏航控制的代价,并且能够减少动力装置的数量,从而简化动力装置的动力系统以及燃油系统,提高双机身飞机的可靠性,降低出故障的概率。
13 螺旋桨和机身 CN201610422759.8 2016-06-13 CN105904800B 2018-10-02 胡华智
发明涉及一种螺旋桨和机身,包括一成型泡沫、设置于所述成型泡沫上表面的至少一层第一纤维织物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成型泡沫下表面的至少一层第二纤维织物层,所述第一纤维织物层和第二纤维织物层均浸透有第一胶体。螺旋桨和机身的成型泡沫为泡沫材质,泡沫质轻,能够大大减轻螺旋桨和机身的重量,使无人机的续航能更强,泡沫的弹性特性还可以增加桨的强度韧性;且第一纤维织物层和第二纤维织物层均浸透有第一胶体,第一胶体使第一纤维织物层和第二纤维织物层固化变硬,更易成型。
14 机床机身钻孔机 CN201711294021.9 2017-12-08 CN108031894A 2018-05-15 石丽腾; 梁小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机身钻孔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进给杆,进给杆上设置滑台,滑台可随进给杆(的转动前后滑动,所述滑台上设置动箱,底座中部设有支座,尾部设有尾座传动轴轴孔钻杆曲轴孔钻杆通过联轴器连接到动力箱,传动轴轴孔钻杆和曲轴孔钻杆上设有钻刀,用于对固定在定位座上的机床机身钻孔。本发明的机床机身钻孔机采用穿钻方案,通过在机身两侧对称设计两个钻杆支架,由一侧的滑台和动力箱拖动钻杆完成钻削,由于钻杆有支架支撑,刚性较好,可实现高精度加工。
15 螺旋桨和机身 CN201610422759.8 2016-06-13 CN105904800A 2016-08-31 胡华智
发明涉及一种螺旋桨和机身,包括一成型泡沫、设置于所述成型泡沫上表面的至少一层第一纤维织物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成型泡沫下表面的至少一层第二纤维织物层,所述第一纤维织物层和第二纤维织物层均浸透有第一胶体。螺旋桨和机身的成型泡沫为泡沫材质,泡沫质轻,能够大大减轻螺旋桨和机身的重量,使无人机的续航能更强,泡沫的弹性特性还可以增加桨的强度韧性;且第一纤维织物层和第二纤维织物层均浸透有第一胶体,第一胶体使第一纤维织物层和第二纤维织物层固化变硬,更易成型。
16 航空器机身框架 CN201510846768.5 2015-11-27 CN105644765A 2016-06-08 埃斯特班·马蒂诺·冈萨雷斯; 迭戈·福尔奇·科尔特斯; 帕布洛·戈雅·阿沃雷亚; 安赫尔·帕斯夸尔·富埃尔特斯; 桑德拉·利纳雷斯·门多萨; 尤利安·吉耶莫; 埃里克·布歇; 热罗姆·科尔马格罗; 乔纳森·勃朗
发明涉及一种航空器机身框架(2),包括:中心元件(3),配置成位于机身的周边内;和两个横向延伸部(4),从所述中心元件(3)的两侧突出到机身周边外部,并且其为升面(1)的纵向结构的一部分。另外,所述中心元件(3)和所述两个横向延伸部(4)被构造为一个集成件。
17 附件和相机机身 CN201380024184.9 2013-05-08 CN104272181A 2015-01-07 铃木智明
一种附件,能够装卸地安装于相机机身,具备:第一通信部,利用第一传送线路与相机机身通信;第二通信部,在预定条件成立时,利用第一传送线路以及不同于第一传送线路的第二传送线路与相机机身通信;以及切换部,在预定条件成立时,将与相机机身的通信从基于第一通信部的通信切换成基于第二通信部的通信。
18 一种机身蒙皮 CN201310065240.5 2013-03-01 CN103144762A 2013-06-12 狄春保; 朱琪美; 张和平; 张俊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飞机的机身外壳,包括夹层结构,其使用金属、纤维和陶瓷层状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至少一个金属层/纤维层/陶瓷层构成的夹层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层采用、镁、或者相应的合金材料,纤维层采用玻璃纤维、kevlar纤维、纤维、氮化、碳化硅或者二化锆纤维,所述陶瓷层包括氧化锆、氧化镁和氧化铈。本发明的机身外壳硬度高、韧性好、质量轻,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能。
19 一种复合机身 CN201310067217.X 2013-03-01 CN103144761A 2013-06-12 狄春保; 朱琪美; 张和平; 张俊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飞机的机身外壳,包括夹层结构,其使用金属、纤维和陶瓷层状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至少一个金属层/纤维层/陶瓷层构成的夹层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层采用、镁、或者相应的合金材料,纤维层采用玻璃纤维、kevlar纤维、纤维、氮化、碳化硅或者二化锆纤维,所述陶瓷层包括氧化锆和铬/铝增韧相。本发明的机身外壳硬度高、韧性好、质量轻,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能。
20 飞机机身内部 CN200780012200.7 2007-03-29 CN101415603B 2013-04-17 C·李娜斯
一种飞机机身内部包括侧壁(10),该侧壁沿机身长度方向延伸并包括向内倾斜的上部。在一实施例中,侧壁包括多个可见细长特征,诸如沿侧壁(10)长度布置的斜线(34、36)。每个细长特征从下部延伸到上部,并相对于想像线(24)倾斜,该想像线由侧壁(10)内表面与法线平行于机身长度的平面的相交线所定义。当坐着的旅客观看时,倾斜的细长特征可致使侧壁(10)显现得具有比实际向内斜度小的向内斜度。因此,机身内部可显现得比实际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