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轴承腔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301 一种磁流体润滑圆弧腔滑动轴承 CN201320011421.5 2013-01-10 CN203035758U 2013-07-03 史修江; 王优强; 付小芯; 任付娥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磁流体润滑圆弧腔滑动轴承,在所述的滑动轴承外壁上设有多个凹槽,在凹槽内设有环形磁体与其配合,所述的环形磁体之间、环形磁体与凹槽侧壁之间通过永磁体隔圈隔开,在所述的滑动轴承内壁上设有圆弧腔,且滑动轴承外壁和圆弧腔之间设有连通的孔。所述的圆弧腔有四个,对称分布在环形磁体内壁内。所述的环形磁体有四个,分布在轴承外壁的两端,且一端各两个。从整体上改善了轴承润滑和摩擦磨损性能,提高轴承的工作效率,延长轴承的寿命。
302 支撑深腔破碎机用轴承 CN200720102764.7 2007-10-12 CN201083227Y 2008-07-09 张占先; 张建; 申东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碎机用的轴承体,尤其是一种负支撑深腔破碎机用轴承体。这种负支撑深腔破碎机用轴承体,包括上轴承体和下轴承体,二者通过销钉固定联接,并用销轴固定于机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固,稳定性强,能有效避免轴承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松动,延长轴承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破碎机的工作效率。
303 高刚性多腔反馈静压轴承 CN200520046923.7 2005-11-25 CN2851705Y 2006-12-27 张志群; 黄裕华; 周晓琴; 夏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刚性多腔反馈静压轴承,它包括供油系统,反馈节流器,轴承本体,油孔,油腔,反馈节流器压进油孔。油腔数为二与三的倍数,反馈节流器是中心进油方式的双面薄膜反馈节流器。油腔数为六,其反馈节流器采用中心进油方式的六组双面薄膜反馈节流器,供油压力3.5MPa。供油系统中设有静压油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能解决以往技术中的难点,克服和弥补其他轴承的不足,具有高刚性和高回转精度
304 口腔高速手机的轴承内圈拆卸工具 CN03221199.6 2003-04-14 CN2612357Y 2004-04-21 吴占敖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维修设备,涉及一种用于口腔科的口腔高速手机的专用维修工具,特别是一种口腔高速手机的轴承内圈拆卸工具。它包括有一个夹持筒体,在夹持筒体前段有一个能够容纳欲拆卸的轴承内圈拆卸内腔,在拆卸内腔的后部,有一个通过螺纹与夹持筒体配合安装的纵向推杆,在夹持筒体的侧壁上安装有一个径向的固定螺杆,固定螺杆的前端可伸入到欲拆卸的轴承内圈的环形凹槽中。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地将轴承内圈从转轴上拆卸下来,同时又能在拆卸过程中保护其它零部件,避免其损坏、变形
305 一种带循环油腔的增压器油冷轴承 CN202222827217.2 2022-10-26 CN218760052U 2023-03-28 朱嘉晨; 严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循环油腔的增压器油冷轴承体,属于增压器技术领域,包括轴承体主体、轴腔、进液口和排液口,轴承体主体中部开设有轴腔,且轴承体主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以后进液口和排液口,所述进液口内壁固定限位套,且限位套中部皆插入有滤芯,所述滤芯表面皆设置有滤网,所述滤芯内部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中部贯穿有牵引套;转杆通过连接杆带动纤维毛刷对滤网内壁上附着的杂质进行刷动,避免杂质长期堆积在滤网表面,防止冷却油中的杂质堆积在滤网避免,从而提高滤网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将可以正常使用的支撑杆、转杆和纤维毛刷安装在新的滤芯内部,便于支撑杆、转杆和纤维毛刷反复使用,提高装置的使用性。
306 一种球轴承腔体压平衡结构 CN202221798549.6 2022-07-13 CN217951013U 2022-12-02 王向军; 牛鹏飞; 康明龙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轴承腔体压平衡结构,包括穿接在转子轴上、用于支撑穿接压轮的内、外球轴承,内、外球轴承之间抵紧设置有间隔套,内、外球轴承轴向限位套接在转子磁环套内壁,转子磁铁环套外壁套接在压轮转孔内,所述间隔套外壁贴合套接在转子磁铁环套内壁,间隔套上圆周均布开设多个透气孔,所述转子磁铁环套内壁设置对应间隔套上透气孔的环槽,转子磁铁环套上径向均布开设两道以上的圆孔通道,圆孔通道外口在转子磁铁环套外壁直接外部,圆孔通道内口接通环槽。本结构适用于高速旋转、轴向载荷传递双球轴承使用,有效防止轴承内以及轴承周边润滑油外泄,确保两球轴承间温升气压及时与外部平衡,兼顾球轴承高效润滑和稳定支撑使用。
307 一种V2500发动机轴承腔回油管焊接工装 CN202122061025.0 2021-08-30 CN216541670U 2022-05-17 谭伟佳; 吴鹏; 方志文; 曹剑元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2500发动机轴承腔回油管焊接工装,包括底座、三夹紧块和三爪卡盘,在底座的顶面上设有竖板,在三爪卡盘后端面固定连接一转轴前端,转轴后端可回转地平支承在底座的竖板上;三爪卡盘的中心孔内固定有一前端伸出三爪卡盘前端面的固定轴,固定轴前端固定有垂直的定位板,其外径与回油管的球面密封端管口的内径相匹配;三弧形夹紧块分别固定在三爪卡盘的三个卡爪上且与定位板处于同一水平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将回油管放置在工装的定位板上,控制卡盘使各个夹紧装置向中心靠近配合定位板夹紧回油管,即可完成回油管装夹。由于三弧形夹紧块的内沿聚拢时能形成一个内球面,能够在焊接过程中保护球面密封面。
308 一种一模三腔轴承芯盒模具 CN202122115724.9 2021-09-03 CN215697747U 2022-02-01 高建峰; 王珍峰; 邱新华; 柳富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模三腔轴承芯盒模具,涉及汽车配件领域。所述一模三腔轴承毂芯盒模具包括支撑座,还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通过防护箱架设于支撑座上;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嵌合于防护箱内;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固定嵌合于防护箱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模三腔轴承毂芯盒模具具有在通过扇叶产生的可以带动低温气体向防护箱内部扩散,使整个箱体内部的空气的温度都处于偏低的状态,进而对下模具内部的轴承毂芯起到加速冷却成型的效果的优点。
309 一种轴承座内腔加工专用刀具 CN202023177474.3 2020-12-25 CN215237902U 2021-12-21 涂壹强; 罗群杰
一种轴承座内腔加工专用刀具,它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座内腔加工专用刀具的改进。刀头设置在刀杆的上端,定位设置在刀杆的底端,定位块与连接杆的上端连接,连接杆上设置有紧装置,连接杆上活动连接有连接套,定位块由矩形块、四面锥体组成,矩形块的顶端与刀杆连接,矩形块的底端与四面锥体连接,矩形块上设置有锁紧槽,连接杆上设有矩形通槽、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锁紧装置设置在矩形通槽内,伸缩弹块平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推杆,推杆的一端与锁紧块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与伸缩弹块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锁紧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提升了加工轴承座内腔过程中更换刀具的效率。
310 轴承腔封严系统和涡轮发动机 CN202120582577.3 2021-03-22 CN214424587U 2021-10-19 孙平平; 孙振宇; 陈晓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腔封严系统和涡轮发动机,该轴承腔封严系统用于使涡轮发动机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封严压差保持在限定范围之内。该涡轮发动机包括该轴承腔封严系统,该轴承腔封严系统包括多个轴承腔和用于对所述多个轴承腔进行气封的封严流路,所述多个轴承腔通过多个通管路连通到大气,其中,仅在与所述多个轴承腔中的前轴承腔相连通的第一通风管路中设置调节,用于调节所述封严流路与所述多个轴承腔之间的封严压差。
311 一种腔室辊道轴承快速注油装置 CN201920226945.3 2019-02-25 CN210440944U 2020-05-01 张东亮; 崔朝; 祖章旭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腔室辊道轴承快速注油装置,包括注油枪管、注油枪身和注射器,所述注油枪管的下方连接有注油枪身,注油枪身的底部设有手柄和扳机,注油枪身内设有限位板;所述注油枪管的中心轴位置设有动杆,动力杆的右端设有拉环,动力杆的左端设有动力板,动力杆上套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动力弹簧;所述注油枪管的左端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内部设有注射器。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注油枪管与注射器相结合的结构,利用动力弹簧的弹性势能来实现将注射器内的润滑油脂均匀的加注到轴承内,并且使用扳机来控制动力弹簧的释放,控制过程十分方便省力。
312 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轴承腔集油结构 CN201920657244.5 2019-05-09 CN209855907U 2019-12-27 王石柱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轴承腔集油结构,包括涡轮轴、轴承座以及套设在所述涡轮轴上的轴承和甩油盘,所述轴承位于所述甩油盘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盘另一侧设置有集油环,所述集油环相对所述甩油盘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旋转导向。本实用新型的燃气涡轮发动机轴承腔集油结构,通过在甩油盘外侧设置集油环,集油环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由旋转导向块形成的旋转导向槽,由甩油盘甩出的润滑油经旋转导向槽迅速汇集,减少了润滑油的雾化,降低轴承腔漏油的险;且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符合发动机小型化和紧凑化的要求。
313 一种轴承座内腔油脂密封结构 CN201920130647.4 2019-01-25 CN209725215U 2019-12-03 张凤; 楼辉阳; 李炎伟; 吴玖全; 张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座内腔油脂密封结构,它包括主轴(1)、轴承座(2)、端盖(3)、压盖(4)、动槽(5)、静槽(6)和弹性金属密封环(8),所述主轴(1)设置在轴承座(2)内,所述端盖(3)固定在主轴前端,所述压盖(4)与轴承座(2)固定连接,所述动槽(5)设置在端盖(3)的表面,所述静槽(6)设置在压盖(4)的表面,所述弹性金属密封环(8)设置在端盖(3)的环形槽内。本实用新型采用动态迷宫密封结构,密封性好,有效解决油脂的泄漏和外界污染源的侵入,防止轴承损坏。
314 一种滑动轴承用平衡腔内气压装置 CN201822237211.3 2018-12-28 CN209586952U 2019-11-05 李凯; 张亚宾; 郭浪; 冯毅; 周少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动轴承用平衡腔内气压装置,包括呼吸器、连接管、至少一个丝球和多个挡板,连接管内部为空腔,连接管两端分别连通呼吸器和滑动轴承轴承腔,呼吸器位于滑动轴承的上方,多个挡板沿着连接管交错间隔设于连接管内,形成连接管内非直线型的流体流动通道,至少两个相邻的挡板之间设有钢丝球。本实用新型有效平衡滑动轴承腔内气压、使产生的油雾返回轴承腔、防止油雾泄漏、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
315 一种带润滑油腔的密封轴承 CN201820082934.8 2018-01-18 CN207935306U 2018-10-02 宋建农; 徐光浩; 王继承; 董向前; 孙亚朋; 张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润滑油腔的密封轴承座,包括:端盖、端盖密封圈、轴套、轴套密封圈和轴承座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承座通过端盖和轴套对轴承的工作部位进行密封,形成一个密闭的油腔,能给予在恶劣工况下的轴承以最大限度的保护,降低了外界粉尘等杂质进入轴承工作区域的可能性,并给予轴承润滑条件。润滑油的注入与更换十分方便,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制作成本较低。同时大大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减少了因轴承的损坏对机器进行拆装的几率。
316 一种立式磨的磨辊轴承腔的密封结构 CN201620117462.6 2016-02-03 CN205462494U 2016-08-17 李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磨的磨辊轴承腔的密封结构,包括辊套、轴承、立式磨壳体、磨辊轴、透盖装配和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通过迷宫密封和羊毛毡密封的双重密封结构,可确保磨辊轴承腔不进入粉尘,磨辊自转的阻尼小。
317 腔式内含深沟球轴承快速拆卸抓 CN201520722886.0 2015-09-17 CN205057941U 2016-03-02 侯新; 王鸿; 梁婷; 栾凤臣; 张广道; 张德敬; 臧旭; 吴磊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腔式内含深沟球轴承快速拆卸抓,包括扳手杆、丝杠、连接圆盘、抓钩杆,所述扳手杆插装在丝杠端部设有的圆孔内,可自由装上或卸下;所述丝杠通过螺纹与连接圆盘中心设有的丝母连接;所述四个端部设有螺纹的抓钩杆分别穿过连接圆盘圆周均匀设有的四个通孔后用螺母紧固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检修时间,保证轴承箱、主轴不因多次拆卸而损坏,节约备品备件成本,提高了设备运转精度
318 一种带冷却腔的热循环轴承 CN201520664592.7 2015-08-28 CN204921452U 2015-12-30 刘栋; 刘永付; 万红玉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冷却腔的热循环轴承箱,包括轴承箱,轴承箱上方开设有进水管道,且轴承箱下方开设有出水管道,轴承箱外侧设置有冷却腔,冷却腔通过螺栓固定有冷却腔压盖,出水管道、进水管道与冷却腔相通,冷却腔为圆环型,且冷却腔内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组肋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散热好且实用性高。
319 具有冷腔的超大比压中间轴承 CN201520068004.3 2015-02-01 CN204553574U 2015-08-12 蒋爱国; 仇祥明; 袁光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冷腔的超大比压中间轴承,包括轴承底座、轴承盖和轴瓦,在所述轴承底座内分隔有相邻的润滑油腔和冷却水腔,该冷却水腔连通有侧壁冷水口和端壁冷水口。所述轴承底座的水平截面大体呈矩形,在轴承底座内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横向腔壁,以及沿宽度方向布置的纵向腔壁;纵向腔壁有两个且该两个纵向腔壁均垂直于横向腔壁,两个纵向腔壁与横向腔壁围成润滑油腔,纵向腔壁及横向腔壁与轴承底座壁围成冷却水腔。所述横向腔壁偏向轴承底座宽度中心线的一侧,所述横向腔壁上设有水腔通孔。
320 一种大油腔自润滑轴承 CN201420422018.6 2014-07-30 CN204099428U 2015-01-14 顾伟
一种大油腔自润滑轴承座,包括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包括轴孔,加强筋,安装孔,油腔,加油孔和放油孔,所述的轴孔贯穿座体,所述的座体底端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加强筋设在座体中部,所述的油腔设置在座体底部,所述的加油孔设置在座体上方,所述的放油孔在座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中的整体式轴承座的大油腔的设计,减少了添加润滑油频率,减少了劳动输出,而座体中间加强筋的设计,不但保证了油腔的体积,也保证了轴承座的强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