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襟翼 |
CN202211102595.2 |
2022-09-09 |
CN115593611B |
2023-05-12 |
刘松; 杜洁琼; 张朔; 尚晓冬; 孙亚东; 林会杰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襟翼,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襟翼本体发生运动,襟翼本体带动滑轮部件沿滑动组件中的滑轨部件进行滑动,使得襟翼本体相对于机翼发生偏转。本发明由于采用滑轮部件在滑轨部件进行圆弧状运动的方式,大幅降低了襟翼的高度,从而降低了所需整流罩的高度,减小了阻力。 |
2 |
襟翼 |
CN202211102595.2 |
2022-09-09 |
CN115593611A |
2023-01-13 |
刘松; 杜洁琼; 张朔; 尚晓冬; 孙亚东; 林会杰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襟翼,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襟翼本体发生运动,襟翼本体带动滑轮部件沿滑动组件中的滑轨部件进行滑动,使得襟翼本体相对于机翼发生偏转。本发明由于采用滑轮部件在滑轨部件进行圆弧状运动的方式,大幅降低了襟翼的高度,从而降低了所需整流罩的高度,减小了阻力。 |
3 |
襟翼装置 |
CN201610130262.9 |
2016-03-08 |
CN105966190B |
2021-04-09 |
诺曼·沙克 |
本发明涉及襟翼装置(1),其特别用于车辆空调系统(2),具有外壳(3)并且具有襟翼(5),所述襟翼(5)布置在所述外壳(3)中并且用于调节所述外壳(3)中的气流,其中所述襟翼(5)具有带有前侧(7)的襟翼主体(6),所述前侧(7)在运转状态下布置在气体流入侧。在此,对本发明而言必要的是:带有密封表面(9)的弹性的密封唇(8)设置在所述襟翼主体(6)上,在所述密封唇(8)的区域中以及所述密封表面(9)的外侧,布置有肋(10),所述肋(10)从所述襟翼主体(6)的所述前侧(7)基本上竖直地突出并且用于在所述襟翼(5)打开期间减小空气流速,其中所述密封唇(8)和所述肋(10)形成为一体。 |
4 |
飞机襟翼 |
CN202310701882.3 |
2023-06-14 |
CN116424544B |
2023-08-15 |
张宇飞; 王成均 |
本发明涉及航空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飞机襟翼,包括翼板主体,翼板主体具有翼板前缘、翼板后缘、上表面、下表面和侧表面,侧表面由曲面形成的前缘曲面和侧缘挡板组合构成,前缘曲面由翼板前缘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终止于翼板前缘和翼板后缘之间,前缘曲面的曲率与翼板主体的上表面曲率相同;由前缘曲面终止位置沿第一方向延伸构造侧缘挡板,侧缘挡板沿第一方向延伸至翼板后缘;侧缘挡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凸出于上表面;侧缘挡板沿第二方向的延伸量随着逐步靠近翼板后缘逐步增大,以使侧缘挡板在第二方向延伸形成的挡板顶缘为弧形结构。 |
5 |
飞机襟翼 |
CN202310701882.3 |
2023-06-14 |
CN116424544A |
2023-07-14 |
张宇飞; 王成均 |
本发明涉及航空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飞机襟翼,包括翼板主体,翼板主体具有翼板前缘、翼板后缘、上表面、下表面和侧表面,侧表面由曲面形成的前缘曲面和侧缘挡板组合构成,前缘曲面由翼板前缘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终止于翼板前缘和翼板后缘之间,前缘曲面的曲率与翼板主体的上表面曲率相同;由前缘曲面终止位置沿第一方向延伸构造侧缘挡板,侧缘挡板沿第一方向延伸至翼板后缘;侧缘挡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凸出于上表面;侧缘挡板沿第二方向的延伸量随着逐步靠近翼板后缘逐步增大,以使侧缘挡板在第二方向延伸形成的挡板顶缘为弧形结构。 |
6 |
襟翼装置 |
CN201610130262.9 |
2016-03-08 |
CN105966190A |
2016-09-28 |
诺曼·沙克 |
本发明涉及襟翼装置(1),其特别用于车辆空调系统(2),具有外壳(3)并且具有襟翼(5),所述襟翼(5)布置在所述外壳(3)中并且用于调节所述外壳(3)中的气流,其中所述襟翼(5)具有带有前侧(7)的襟翼主体(6),所述前侧(7)在运转状态下布置在气体流入侧。在此,对本发明而言必要的是:带有密封表面(9)的弹性的密封唇(8)设置在所述襟翼主体(6)上,在所述密封唇(8)的区域中以及所述密封表面(9)的外侧,布置有肋(10),所述肋(10)从所述襟翼主体(6)的所述前侧(7)基本上竖直地突出并且用于在所述襟翼(5)打开期间减小空气流速,其中所述密封唇(8)和所述肋(10)形成为一体。 |
7 |
襟翼舵系统 |
CN202011347064.0 |
2020-11-26 |
CN112278223A |
2021-01-29 |
刘庆国; 马庆英; 李韬; 杨建明; 张欢; 朱博; 刘龙飞 |
本发明属于船舶操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襟翼舵系统,包括主舵叶、副舵叶和呆舵,所述主舵叶与副舵叶通过襟翼舵销铰接,所述主舵叶通过舵杆与呆舵转动连接,呆舵是舵叶与船体的连接件,呆舵通过万向调节驱动装置连接副舵叶。本发明的襟翼舵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在船舶进行“Z”型操作航行时,回转时间短,灵活高效,非常适用于频繁靠港、频繁过驳的船舶。 |
8 |
襟翼致动器 |
CN201310425358.4 |
2013-09-17 |
CN103661928B |
2018-02-09 |
J·弗里克; A·盖尔; F·威克斯勒 |
本发明涉及襟翼致动器,尤其是伺服/扰流板致动器,它包括至少一个电液伺服阀和至少一个致动器,该电液伺服阀和该致动器相互液压连通,其中,该致动器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壳体,至少一个通道布置在该致动器壳体之内和/或之上,优选也布置在致动器壳体之内和/或之上的一个或多个部件通过该通道被液压连通,其中没有阀块布置在该致动器和该伺服阀之间。 |
9 |
一种襟翼舵 |
CN201410480559.9 |
2014-09-19 |
CN105416552A |
2016-03-23 |
徐秀阳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襟翼舵,它由舵叶组件、套筒组件和传动机构组成,所述舵叶组件由主舵叶和襟翼组成,所述襟翼铰接在主舵叶上,并设置在主舵叶后部,所述襟翼通过传动机构控制,所述传动机构由传动导杆、导杆衬套和销轴组成,所述襟翼与套筒组件连接,所述主舵叶和襟翼上端设有上舵承,其上舵承上设有上舵承支撑板和下舵承支撑件;采用上述结构后,在主舵叶后部附有一个随动机构控制的副舵叶的舵,副舵即为襟翼,襟翼舵适用于航行在多弯航道中的船舶,以提高船舶的操纵性。 |
10 |
襟翼鱼尾鳍 |
CN201010232425.7 |
2010-07-21 |
CN102336247B |
2014-07-02 |
杨万富; 杨春云; 杨奕; 徐安昌; 牛远振 |
一种襟翼鱼尾鳍,主要解决增加翼型的升力系数等技术问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翼的尾部铰接的襟翼的尾部为鱼尾型,该襟翼的鱼尾型尾部包括有鱼尾端面、根尾斜线、梢尾斜线和鱼尾角等要素,构成和主翼翼型相关的襟翼尾部,适用船舶减摇鳍或舵。 |
11 |
船用襟翼舵 |
CN201010145359.X |
2010-03-30 |
CN102205874A |
2011-10-05 |
丁郁华 |
本发明涉及船舶操舵装置,尤其涉及船舶襟翼舵的改进。本发明涉及船用襟翼舵,包括主舵和副舵,所述主舵固接在舵杆上,所述副舵的一端固接有副舵轴,该主舵的上下端面均固定安装有托板,且位于该主舵尾部的所述托板之间铰接有所述的副舵轴,位于所述托板外侧的所述副舵轴上固接有短连杆,该短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有长连杆,该长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与船体相对静止的零部件上。它具有结构简单、经久耐用、延长襟翼舵的使用寿命,减少船舶进坞维修次数及资金的特点。 |
12 |
襟翼致动器 |
CN201310425358.4 |
2013-09-17 |
CN103661928A |
2014-03-26 |
J·弗里克; A·盖尔; F·威克斯勒 |
本发明涉及襟翼致动器,尤其是伺服/扰流板致动器,它包括至少一个电液伺服阀和至少一个致动器,该电液伺服阀和该致动器相互液压连通,其中,该致动器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壳体,至少一个通道布置在该致动器壳体之内和/或之上,优选也布置在致动器壳体之内和/或之上的一个或多个部件通过该通道被液压连通,其中没有阀块布置在该致动器和该伺服阀之间。 |
13 |
襟翼鱼尾鳍 |
CN201010232425.7 |
2010-07-21 |
CN102336247A |
2012-02-01 |
杨万富; 杨春云; 杨奕; 徐安昌; 牛远振 |
一种襟翼鱼尾鳍,主要解决增加翼型的升力系数等技术问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翼的尾部铰接的襟翼的尾部为鱼尾型,该襟翼的鱼尾型尾部包括有鱼尾端面、根尾斜线、梢尾斜线和鱼尾角等要素,构成和主翼翼型相关的襟翼尾部,适用船舶减摇鳍或舵。 |
14 |
气囊式襟翼 |
CN200910254460.6 |
2009-12-23 |
CN101708773B |
2011-09-14 |
叶正寅; 蒋跃文; 武洁 |
一种气囊式襟翼,其特征在于:在两侧机翼下表面粘贴有气囊式襟翼;将橡胶材料制成的矩形气囊襟翼(2)粘贴固定在机翼(1)的下表面;气囊式襟翼(2)的弦向尺寸为1.5%~8%机翼弦长,展向尺寸为机翼展长的22%~100%;气囊式襟翼(2)的后缘距机翼(1)的后缘为0%~10%机翼根弦长;气囊式襟翼的右端距机翼1翼根为0%~10%机翼展长;空气压缩机3位于机身内部,并且与机翼下表面的气囊式襟翼(2)连接。充气后的气囊从机翼下表面上突起,改变了机翼表面形状,从而影响其绕流流场,明显地改变机翼1的气动特性,获得操纵飞机姿态和控制飞机飞行的气动力。本发明具有结构重量轻、翼面光滑且加工维护方便的特点。 |
15 |
襟翼作动筒 |
CN200780027285.6 |
2007-07-17 |
CN101490441A |
2009-07-22 |
D·R·卡瓦利耶; A·M·克拉普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控制飞机机翼(12)上襟翼(18)的运动的襟翼作动筒(10)。襟翼作动筒(10)包括具有前端和后端的壳体(124)。滚珠螺母(92)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124)内。电机(32)具有可以沿第一方向和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的可旋转驱动轴。齿轮组件将驱动轴的旋转传递给滚珠螺母(92)。滚珠丝杠(98)沿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具有可操作地连接到襟翼(18)的末端。滚珠丝杠(98)可以在响应滚珠螺母(92)沿第一方向旋转的第一缩回位置和响应滚珠螺母(92)沿第二方向旋转的第二伸出位置之间运动。单向滚柱离合器(126)可操作地连接到滚珠螺母(92)。滚柱离合器(126)与壳体(124)接合,并且防止滚珠螺母(92)响应襟翼(118)施加在滚珠丝杠(98)上的挤压力沿第一方向旋转。同中心的第一和第二万向接头(134和136)邻近壳体(124)定位成绕纵向轴线。万向接头(134和136)使壳体(124)与机翼(12)互连。 |
16 |
磁触发襟翼 |
CN201080063803.1 |
2010-12-14 |
CN102741545A |
2012-10-17 |
P.格拉鲍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的转子的风力涡轮机叶片,所述风力涡轮机的转子具有基本上水平的转子轴和被连接至转子轴的轮毂,当被安装到轮毂上时所述叶片从轮毂沿基本上径向方向延伸,其中叶片包括:成型轮廓,其包括压力侧和吸力侧,以及与压力侧和吸力侧相连的前缘和后缘;升力调节装置;以及包括了电磁铁的操作装置,其被构造成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操作升力调节装置。所述升力调节装置包括能磁化的材料。 |
17 |
襟翼作动筒 |
CN200780027285.6 |
2007-07-17 |
CN101490441B |
2011-08-31 |
D·R·卡瓦利耶; A·M·克拉普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控制飞机机翼(12)上襟翼(18)的运动的襟翼作动筒(10)。襟翼作动筒(10)包括具有前端和后端的壳体(124)。滚珠螺母(92)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124)内。电机(32)具有可以沿第一方向和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的可旋转驱动轴。齿轮组件将驱动轴的旋转传递给滚珠螺母(92)。滚珠丝杠(98)沿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具有可操作地连接到襟翼(18)的末端。滚珠丝杠(98)可以在响应滚珠螺母(92)沿第一方向旋转的第一缩回位置和响应滚珠螺母(92)沿第二方向旋转的第二伸出位置之间运动。单向滚柱离合器(126)可操作地连接到滚珠螺母(92)。滚柱离合器(126)与壳体(124)接合,并且防止滚珠螺母(92)响应襟翼(118)施加在滚珠丝杠(98)上的挤压力沿第一方向旋转。同中心的第一和第二万向接头(134和136)邻近壳体(124)定位成绕纵向轴线。万向接头(134和136)使壳体(124)与机翼(12)互连。 |
18 |
气囊式襟翼 |
CN200910254460.6 |
2009-12-23 |
CN101708773A |
2010-05-19 |
叶正寅; 蒋跃文; 武洁 |
一种气囊式襟翼,其特征在于,在两侧机翼下表面粘贴有气囊式襟翼;将橡胶材料制成的矩形气囊襟翼(2)粘贴固定在机翼(1)的下表面;气囊式襟翼(2)的弦向尺寸为1.5%~8%机翼弦长,展向尺寸为机翼展长的22%~100%;气囊式襟翼(2)的后缘距机翼(1)的后缘为0%~10%机翼根弦长;气囊式襟翼的右端距机翼1翼根为0%~10%机翼展长;空气压缩机3位于机身内部,并且与机翼下表面的气囊式襟翼(2)连接。充气后的气囊从机翼下表面上突起,改变了机翼表面形状,从而影响其绕流流场,明显地改变机翼1的气动特性,获得操纵飞机姿态和控制飞机飞行的气动力。本发明具有结构重量轻、翼面光滑且加工维护方便的特点。 |
19 |
飞机后缘襟翼 |
CN202011626904.7 |
2020-12-31 |
CN112678150B |
2024-04-26 |
王文虎; 李强; 聂鑫; 徐亮; 顾树青; 冯盛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够降低襟翼侧缘噪声、又能够补偿升力损失的飞机后缘襟翼。飞机后缘襟翼以能够展开及收起的方式设在飞机主翼的后缘部,且具备沿着主翼的翼长方向延伸的襟翼主体,其中,在将襟翼主体的前缘部沿着翼长方向划分为外端前缘部及主体前缘部的情况下,在襟翼主体的外端前缘部,通过使外端前缘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主体前缘部切缺而形成有使飞机后缘襟翼展开时的主翼的后缘部与襟翼主体的外端前缘部之间的缝道增大的空间,并且在该空间中填充有外轮廓与主体前缘部一致的多孔介质。 |
20 |
一种襟翼舵结构 |
CN202010136327.7 |
2020-03-02 |
CN111409811B |
2024-04-02 |
李国焕; 周德武; 陈顺洪; 毛福考; 张周磊 |
一种襟翼舵结构,主舵叶尾部的一侧成弧形向内凹陷,襟翼设置于主舵叶的弧形凹陷处;主舵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伸缩杆、带导轨的舵叶罩,伸缩杆的末端通过轴承连接襟翼舵杆两端,连接于襟翼舵杆上的支杆装有驱动杆,驱动杆的端部通过滑块连接导轨。当主舵叶处于船舶中位时,襟翼收缩于主舵叶尾部一侧的弧形凹陷处,整个襟翼舵呈对称机翼状;当襟翼舵需要进行调节时,伸缩杆带动襟翼伸出至设定距离,然后驱动杆带动襟翼作转向,从而改变襟翼舵的总面积,并取得航行所需的拱度。通过该襟翼舵结构的设置,可以方便、快速地改变襟翼舵的舵叶总面积,从而适应不同航速对舵效的要求,进而有效增加低速状态时的舵效,或减少高速状态时的船舶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