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后缘襟翼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具有后缘襟翼的轴流式 CN202080021970.3 2020-03-16 CN113614385A 2021-11-05 罗伯特·爱德华多·莫西维奇
发明涉及一种叶片组件(30),用于具有旋转轴线X的大尺寸轴流式机(32)。本发明的叶片组件包括:‑根部结构(34),其用于将叶片组件机械地连接至轮毂(36);‑叶片,其中叶片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括前部半翼型件(48)和后部襟翼(50)的复合翼型件(46),其中:‑半翼型件用于通过根部结构相对于轮毂(36)以预定桨距(αc)装配;‑襟翼(50)安装在叶片上,使得襟翼能够被固定在介于相对于桨距角(αc)的最大偏转位置和最小偏转位置之间的位置;以及‑在前部半翼型件和后部襟翼之间限定通道,该通道适于允许流体从复合翼型件的正面(v)流至背面(d)。本发明还涉及包括多个叶片的风机。
22 直升机后缘襟翼控制虚拟仿真方法 CN202110879861.1 2021-08-02 CN113589706A 2021-11-02 宗群; 赵杰; 陈钰; 窦立谦; 纪微
发明涉及实时数值仿真、网络通信、计算机编程和视景显示技术领域,为提出一种直升机后缘襟翼虚拟仿真平台,集成实时仿真、数据展示、数据存储、视景显示等功能为一体,用于验证后缘襟翼控制下的振动特性。为此,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直升机后缘襟翼控制虚拟仿真方法,基于WPF的用户界面框架开发上位机主控软件对仿真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利用Unity 3D开发视景软件,模拟智能旋翼直升机悬停、前飞等状态下的振动、噪声特性,并将开发的场景嵌入主控软件中进行展示,同时虚拟场景可以接收主控软件发送的数据指令进行三维立体展示。本发明主要应用于直升机后缘襟翼虚拟仿真场合。
23 一种导滑架式后缘襟翼运动方法 CN201710783822.5 2017-09-04 CN107600389B 2020-05-08 刘敏; 江翔; 王俊伟; 梁斌; 王淞立; 姜亚楠; 万俊明; 李自启; 曹航; 马经忠; 沈亮; 冷智辉
发明涉及一种导滑架式后缘襟翼运动方法,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确定后缘襟翼初始/起飞/着陆位置,包括缝道量、重叠量、后退量、偏转度位置参数;第二步,根据后缘襟翼初始/起飞/着陆位置,在距襟翼前缘下表面的位置分别选取一个的可调点;第三步,根据步骤二所选取的点,分别引出一条垂直于襟翼下表面曲线的等长度直线段;第四步,确定导滑架运动方案;第五步,根据初始/起飞/着陆位置,在襟翼下表面后缘位置分别选取一个可调点;第六步,根据步骤五所选取的点,分别引出一条垂直于下表面曲线的等长度直线段;第七步,确定从动摇臂方案。其运动方法简单、控制精度高、滑轨强度大,工作安全可靠。
24 一种飞机后缘襟翼收放控制组合 CN201910540979.4 2019-06-21 CN110259748A 2019-09-20 周魏雄; 焦奇峰; 吴德乐; 张立圣; 商辉; 邵明华; 陈章发; 龚明阳; 周希文; 陈勇; 张贤锦; 卢亚洲; 许谱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后缘襟翼收放控制组合,包括组合阀壳体、液压转换阀和三位四通电磁阀;三位四通电磁阀设置在组合阀壳体顶部,液压转换阀设置在组合阀壳体的一侧;三位四通电磁阀具有工作油口A、工作油口B、进油口和回油口;工作油口A连接工作管路A;工作油口B连接工作管路B;工作管路A和工作管路B分别连接执行装置;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B还连接液压转换阀;进油口连接供压管路,回油口连接回油管路;液压转换阀连接解管路,解锁管路连接刹车制动装置。本发明的控制组合阀,在保证后缘襟翼收放供压功能前提下,采用纯机械式液压阀取代部分电磁阀,减少电磁阀数量,降低控制复杂度,集成度高且体积和重量较小,工作可靠。
25 一种后缘襟翼摇臂式运动设计方法 CN201610843971.1 2016-09-23 CN106347633B 2019-03-29 王俊伟; 刘敏; 马经忠; 冷智辉; 曹航; 沈亮; 刘序理; 梁斌; 江翔
发明提供的一种后缘襟翼摇臂式运动设计方法,通过利用可变参的点和直线段,采用三点作圆法,设计双摇臂旋转方式方案,实现大后退量后缘襟翼运动机构的设计,设计方法简单,易操作;形成的运动方案作动形式及机构简单,工作安全可靠,不会出现磨损及卡滞等问题。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后缘襟翼摇臂式运动设计方法,适用于大后退量后襟翼运动的设计。
26 一种飞机后缘襟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10752010.4 2017-08-28 CN107760957A 2018-03-06 徐淑美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后缘襟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粉32-38份、烯醇铬30-34份、丙烯锰33-37份、酯25-35份、乙烯亚27-31份、聚乙酯镁35-40份、石烯蜡13-19份、聚酯烯16-20份,本发明一种飞机后缘襟翼材料,能增强硬度,刚度,降低重量和阻。
27 一种飞机后缘襟翼收放机构 CN200910143860.X 2009-06-01 CN101596935A 2009-12-09 喻杰
发明属于飞机设计技术,涉及对飞机后缘襟翼收放机构的改进。它包括机翼后梁和襟翼前缘桁条,其特征在于,由分别与机翼后梁和襟翼前缘桁条连接的外摇臂组件[1]、展向约束摇臂组件[2]和内摇臂组件[3]构成飞机后缘襟翼收放机构。本发明的整流罩尺寸小,结构简单,重量轻,空间利用率高,能满足襟翼气动效率要求。本发明将收放机构在收起位置时所占的机翼展向空间转化为在放下位置时襟翼的弦向位移,有效地解决了因襟翼收放机构整流罩尺寸过大而导致的飞机性能降低的问题。
28 具有后缘襟翼的轴流式 CN202080021970.3 2020-03-16 CN113614385B 2024-08-30 罗伯特·爱德华多·莫西维奇
发明涉及一种叶片组件(30),用于具有旋转轴线X的大尺寸轴流式机(32)。本发明的叶片组件包括:‑根部结构(34),其用于将叶片组件机械地连接至轮毂(36);‑叶片,其中叶片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包括前部半翼型件(48)和后部襟翼(50)的复合翼型件(46),其中:‑半翼型件用于通过根部结构相对于轮毂(36)以预定桨距(αc)装配;‑襟翼(50)安装在叶片上,使得襟翼能够被固定在介于相对于桨距角(αc)的最大偏转位置和最小偏转位置之间的位置;以及‑在前部半翼型件和后部襟翼之间限定通道,该通道适于允许流体从复合翼型件的正面(v)流至背面(d)。本发明还涉及包括多个叶片的风机。
29 一种分布式后缘襟翼控制系统 CN202311643638.2 2023-12-01 CN117446154A 2024-01-26 徐清; 刘彦生; 曹俊章
申请涉及一种分布式后缘襟翼控制系统,包括:多襟翼;供飞行员手动输入期望的襟翼位置指令的襟缝翼控制手柄;襟缝翼电子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刹车控制逻辑来分布式控制襟翼的位置或在探测到襟翼故障时,启动襟翼刹车装置;襟翼旋转作动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来自襟缝翼电子控制装置的指令驱动相应襟翼至指定位置;襟翼刹车装置,用于根据来自襟缝翼电子控制装置的止指令,锁止对应的襟翼;襟翼位置传感器用于将检测到的襟翼的位置数据反馈给襟缝翼电子控制装置;传动线系部件,用于将襟翼旋转作动驱动装置的扭矩传递到襟翼旋转作动驱动装置。
30 一种机翼后缘襟翼驱动结构 CN202111218376.6 2021-10-20 CN113844640B 2023-09-29 王焜; 陈炜; 曾俊; 周昌成; 刘振忠
发明提供一种机翼后缘襟翼驱动结构,包括襟翼、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导轨内设有第一滑,第二导轨内设有第二滑块;第一连接杆一端铰接固定在机翼上,另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第一导轨固定在机翼内部,第二导轨与襟翼固定连接,襟翼前端与第一滑块铰接;第二连接杆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杆中部,另一端与第一滑块铰接。本发明提供的后缘襟翼驱动结构,能让襟翼整流罩厚度大幅度减小,进而降低飞机飞行阻
31 带折叠后缘襟翼的折叠式机翼 CN202010730070.8 2020-07-27 CN111824394B 2023-09-05 及兰平; 及佳; 王旭
发明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折叠后缘襟翼的折叠式机翼,其包括主翼和折叠后缘襟翼,其中多根曲柄形襟翼支撑肋,通过连接轴和对应的蒙皮支撑肋下表面铰接连接,构成依托蒙皮支撑肋的折叠后缘襟翼支撑骨架,复位弹簧使曲柄形襟翼支撑肋长边上表面紧贴蒙皮支撑肋下表面,柔性襟翼蒙皮附着连接在折叠后缘襟翼支撑骨架上表面。在现有折叠式机翼的基础上,本发明设计能够随机翼折叠、展开,且可调节的机翼后缘襟翼,构成带折叠后缘襟翼的折叠式机翼,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折叠式机翼没有机翼后缘襟翼,机翼调节能受限的问题,配合折叠式机翼副翼,使得折叠式机翼具有现代固定翼机翼的主要功能。
32 飞机的后缘襟翼的滑动装置 CN202210291835.1 2022-03-23 CN114537643A 2022-05-27 刘杨; 董萌; 周颖; 刘松; 王春梅; 陈炎
一种飞机的后缘襟翼的滑动装置,能够优化载荷传递方式,减少滚轮数量,降低滑轮架复杂程度,减轻结构数量。滑动装置包括滑轨和滑动架组件,滑轨包括平坦部以及对称地位于平坦部两侧的一对倾斜部,从滑轨的延伸方向观察时,平坦部沿延伸方向延伸,倾斜部构成为随着远离平坦部而向上方倾斜,平坦部的上表面形成为第一滚动面,一对倾斜部各自的下表面形成为第二滚动面,滑动架组件包括滑轮架、第一滚轮组以及相对于第一滚轮组对称布置的第二滚轮组,第一滚轮组以与第一滚动面垂直且能够在第一滚动面上滚动的方式布置于滑轮架,第二滚轮组以与第二滚动面垂直且能够在第二滚动面上滚动的方式布置于滑轮架。
33 一种顺气流大偏度后缘襟翼运动形式 CN202111402625.7 2021-11-23 CN114228977A 2022-03-25 刘沛清; 彭国辉; 董萌; 陈亚璨; 夏慧; 戴佳骅; 栾博语; 张雅璇; 郭昊
发明公开一种顺气流大偏度后缘襟翼运动形式,设计后缘铰链襟翼的空间机构包括扰流板、后梁和襟翼,内侧铰链机构与外侧铰链机构,并对后缘铰链襟翼的空间机构后缘铰链襟翼的空间机构进行求解,求解过程需要输入襟翼的三种位置,即巡航、起飞、着陆三个卡位,三个卡位通常为气动优化的结果,便可得到襟翼三卡位运动的刚体位移变换矩阵[Dq]、[Dz],再通过后梁位置以及设计参数确定内侧铰链点和外侧铰链点的坐标,最终设计出同时满足三卡位的后缘铰链襟翼的空间机构。
34 具有格栅内部结构的后缘襟翼 CN202011138672.0 2020-10-22 CN112693591A 2021-04-23 S·P·沃克; P·G·马丁内兹
发明涉及具有格栅内部结构的后缘襟翼,一种飞机襟翼由飞机襟翼中的复合材料的嵌套层构造,该复合材料的嵌套层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飞机襟翼被构造为内层围绕中心芯轴铺设,中间层围绕内层铺设,并且外层围绕中间层铺设。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在芯轴上共同固化,从芯轴上移除,并且然后与围绕飞机襟翼的中空内部体积以折叠配置形成的内层、在内层上以折叠配置形成的中间层以及以折叠配置围绕中间层形成的外层组装在一起。
35 带折叠后缘襟翼的折叠式机翼 CN202010730070.8 2020-07-27 CN111824394A 2020-10-27 及兰平; 及佳; 王旭
发明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折叠后缘襟翼的折叠式机翼,其包括主翼和折叠后缘襟翼,其中多根曲柄形襟翼支撑肋,通过连接轴和对应的蒙皮支撑肋下表面铰接连接,构成依托蒙皮支撑肋的折叠后缘襟翼支撑骨架,复位弹簧使曲柄形襟翼支撑肋长边上表面紧贴蒙皮支撑肋下表面,柔性襟翼蒙皮附着连接在折叠后缘襟翼支撑骨架上表面。在现有折叠式机翼的基础上,本发明设计能够随机翼折叠、展开,且可调节的机翼后缘襟翼,构成带折叠后缘襟翼的折叠式机翼,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折叠式机翼没有机翼后缘襟翼,机翼调节能受限的问题,配合折叠式机翼副翼,使得折叠式机翼具有现代固定翼机翼的主要功能。
36 用于预测后缘襟翼故障的方法 CN201410045041.2 2014-02-07 CN103979112B 2018-02-23 C.J.卡特; J.A.霍华德
发明提供一种预测后缘襟翼故障的方法(100),方法(100)包括:从位置传感器接收指示后缘襟翼的至少一个的位置的位置信号(102);将位置信号与参考位置值进行比较,以定义位置比较(104);定义变化比较(108);以及基于变化比较来提供后缘襟翼故障的预测的指示(112)。
37 一种后缘襟翼型智能旋翼桨叶 CN201410424975.7 2014-08-26 CN104210656B 2017-11-03 邓旭东; 胡和平; 徐林; 周云; 孟微; 高乐; 彭敏刚
一种后缘襟翼型智能旋翼桨叶,属于直升机部件设计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紧凑、满足强度要求的智能旋翼桨叶。其特征在于:驱动框的定位基于前缘大梁带束数不变的原则,利用翼型基准线作为前缘定位平面的法线;驱动系统在复合材料桨叶中的接口采用前缘大梁绑、中部大梁拉拽以及端部顶这三种方式的任意组合;襟翼轴使用与蒙皮相连的短切限位块包裹。本发明在不破坏翼型气动面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后缘襟翼型智能旋翼桨叶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的桨叶构造合理、工艺方案行之有效,最大限度保证了接口的强度,确保在各种旋翼试验工况下驱动系统都能安全稳定工作。
38 一种农业轻型飞机后缘襟翼控制机构 CN201610843800.9 2016-09-23 CN106428529A 2017-02-22 蔡畅岚; 屈霞; 许志林; 叶蕾; 朱辉杰; 曾嵘; 彭金京; 郭丹; 邰瑞雪; 邓欢
发明提供一种农业轻型飞机后缘襟翼控制机构,包括电动机构、支架Ⅰ、操纵拉杆Ⅰ、直摇臂Ⅰ、连杆Ⅰ、丁字摇臂、支座、连杆Ⅱ、直角摇臂Ⅱ、操纵拉杆Ⅱ、支架Ⅱ和支臂,襟翼控制盒与电动机构连接,电动机构与丁字摇臂铰接,丁字摇臂与支座连接。连杆Ⅰ、连杆Ⅱ一端与丁字摇臂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直角摇臂Ⅰ、直角摇臂Ⅱ连接。直角摇臂Ⅰ、直角摇臂Ⅱ分别与支架Ⅰ、支架Ⅱ连接,操纵拉杆Ⅰ、操纵拉杆Ⅱ一端分别与直角摇臂Ⅰ、直角摇臂Ⅱ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左、右襟翼操纵接头铰接。本发明公开一种农业轻型飞机后缘襟翼控制机构,通过一套机械传动机构实现交联,使左、右两独立的襟翼同时偏转,很好地解决了面同步性问题。
39 用于预测后缘襟翼故障的方法 CN201410045041.2 2014-02-07 CN103979112A 2014-08-13 C.J.卡特; J.A.霍华德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预测后缘襟翼故障的方法(100),方法(100)包括:从位置传感器接收指示后缘襟翼的至少一个的位置的位置信号(102);将位置信号与参考位置值进行比较,以定义位置比较(104);定义变化比较(108);以及基于变化比较来提供后缘襟翼故障的预测的指示(112)。
40 铰链式单缝后缘襟翼 CN201720453502.9 2017-04-26 CN207208456U 2018-04-10 田甘霖; 韩卓伟; 刘枭; 刘玉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铰链式单缝后缘襟翼,包括有固定机翼,所示固定机翼的后缘上设有襟翼,还包括有驱动装置,所示驱动装置括有底座、转杆与摇臂,所述底座固定在固定机翼的底面,所述转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另外一端与襟翼铰接;所述摇臂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摇臂通过一连杆与襟翼驱动连接,所述连杆与襟翼铰接,且所述连杆与襟翼的铰接点跟转杆与襟翼的铰接点不重叠。相对简单襟翼,通过驱动装置使得襟翼在打开的时候,襟翼与机翼之间留有缝隙,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增加襟翼附面层能量,延迟机翼后缘气流分离,因此增升效果好于简单襟翼。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