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化学;冶金 / C07有机化学 / 甾族化合物(断环-甾族化合物入C07C) / 使用S-[4-(3-氟-3-甲基丁酰氧基)丁-2-炔基]6α,9α-二氟-17α-(呋喃-2-基)羰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硫代羧酸酯治疗炎性疾病的方法

使用S-[4-(3-氟-3-甲基丁酰基)丁-2-炔基]6α,9α-二氟-17α-(呋喃-2-基)羰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硫代羧酸治疗炎性疾病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480030607.2 申请日 2014-05-28 公开(公告)号 CN105431445A 公开(公告)日 2016-03-23
申请人 太阳医药高级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人 J·R·帕特尔; G·C·帕特尔; G·S·谢思; S·N·曼德汉; C·T·拉奥; R·森纳提;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使用雄甾烷系列的新型抗炎化合物S-[4-(3-氟-3-甲基丁酰 氧 基)-丁-2-炔基]6α,9α-二氟-17α-(呋喃-2-基)羰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硫代 羧酸 酯(式I的化合物) 治疗 炎性 疾病 的方法,并涉及其制备方法。
权利要求

1.式I的化合物。
2.治疗或减轻人中的相关的炎性疾病或症状的方法,其包括将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施用给需要其的所述人。
3.治疗或减轻与人中的选自以下的疾病相关的炎性疾病或症状的方法: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其包括将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鼻内施用给需要其的所述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以0.01至2.5mg范围内的每日鼻内剂量被施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式I的化合物以0.05至1.0mg范围内的每日鼻内剂量被施用。
6.治疗或减轻与人中的选自以下的呼吸道障碍相关的炎性疾病或症状的方法:上气道或下气道或的变应性、非变应性和/或炎性疾病,比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细支气管炎、哮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间质性肺病,其包括将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经吸入途径施用给需要其的所述人。
7.治疗或减轻与人中的选自以下的皮肤障碍相关的炎性疾病或症状的方法:湿疹、皮癣、变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瘙痒和超敏反应,其包括将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经局部途径施用给需要其的所述人。
8.治疗或减轻与人中的选自以下的全身炎性障碍相关的炎性疾病或症状的方法:肠道易激综合征(IBS)、炎性肠道疾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结肠炎、骨关节炎、或自身免疫疾病比如但不限于类湿性关节炎,其包括将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经口或肠胃外途径施用给需要其的所述人。
9.治疗或减轻与人中的选自以下的眼科或鼻喉科炎性障碍相关的炎性疾病或症状的方法:季节性/常年性变应性结膜炎、膜炎、春季角膜结膜炎、特应性角膜结膜炎、巨乳头状结膜炎、结膜皮肤炎(接触变应性)、pingueculitis、睑缘炎和巩膜外层炎,其包括将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经局部途径施用给需要其的所述人。
10.制备式I的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用式V的炔部分烷基化式IV的化合物,其中,在所述式V的化合物中,L表示离去基团。
11.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
a.用式VI的化合物烷基化式IV的化合物以获得式II的化合物,其中L是离去基团,和,
b.将所述式II的化合物与式VII的化合物或VIIa的化合物反应。
12.制备式I的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
a.用VIII的化合物酰化式II的化合物以获得式IX的化合物

b.氟化所述式IX的化合物。

说明书全文

使用S-[4-(3-氟-3-甲基丁酰基)丁-2-炔基]6α,9α-二氟-

17α-(呋喃-2-基)羰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

1,4-二烯-17β-硫代羧酸治疗炎性疾病的方法

[0001] 相关申请
[0002] 本申请要求了2013年5月28日提交的印度专利申请号1881/MUM/2013的权益,其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发明领域
[0003] 本发明涉及雄甾烷系列的新型抗炎化合物S-[4-(3-氟-3-甲基丁酰氧基)丁-2-炔基]6α,9α-二氟-17α-(呋喃-2-基)羰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硫代羧酸酯,和治疗炎性疾病的方法。
[0004] 发明背景
[0005] 具有抗炎性质的皮质类固醇(或糖皮质素)广泛地用于治疗皮肤、气道、眼睛、胃肠道、关节、CNS等的炎性疾病或障碍和一些自身免疫障碍。规定用糖皮质素治疗的一些炎性皮肤障碍是湿疹、皮癣、变应性皮炎、瘙痒、超敏反应等。使用糖皮质素的气道的炎性或过敏性疾病包括鼻、喉或的障碍,比如鼻炎(包括花粉症)、鼻息肉、哮喘(包括变应原诱导的哮喘反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纤维变性等。糖皮质素施用也用于炎性肠障碍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和炎性关节障碍比如湿性关节炎,其为自身免疫疾病。然而,一般而言,除了期望的药理学效果,施用皮质类固醇可能在远离目标组织的部位处引起一些不期望的或不良的副作用,即所谓的全身效应。这种皮质类固醇的长期使用受到出现严重的不期望的全身效应的限制,所述严重的不期望的全身效应包括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抑制、普遍的免疫抑制、延迟的伤口愈合、增加的骨转换、受损的生长(impaired growth)、肌无或萎缩、消化性溃疡、皮肤变薄、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分保持、孕和雌激素相关的障碍。因此,期望具有如此糖皮质素:当用于慢性治疗时,其在治疗量下在目标组织处具有有效的抗炎活性,同时具有最小的全身活性或优选地不具有全身活性。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涉及式I的新型糖皮质素化合物S-[4-(3-氟-3-甲基丁酰氧基)丁-2-炔基]6α,9α-二氟-17α-(呋喃-2-基)羰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硫代羧酸酯。
[0007]
[0008] 式I的化合物与现有技术公开的化合物相比在炎症体内模型中展示了优异的安全指数。附图说明
[0009] 图-1:式I的化合物鼻制剂(nasal formulation)对卵清蛋白致敏的和攻击的豚鼠中卵清蛋白诱导的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0010] 图-2:卵清蛋白诱导的豚鼠中鼻内压的改变。
[0011] 图-3:对豚鼠中卵清蛋白诱导的结膜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0012] 图-4:眼科类固醇对兔子中IOP的影响。
[0013] 定义
[0014] “安全指数”指表示其效力对其安全性的量度。如本文所提及的,它表示表明其有效性相对于其安全性的任何量度。例如,可以根据导致不期望效果的剂量与导致期望效果的剂量的比测量安全指数。通常地,通过测定期望效果和不期望效果的ED50值并计算不期望效果的ED50与期望效果的ED50的比测量安全指数。例如,在 肺水肿模型中,安全指数可以被测量为胸腺退化的ED50/肺水肿的ED50的比。安全指数也可以表示为在具体剂量下的期望效果百分比与不期望效果百分比的比,例如在本文示例的小球肉芽肿试验中,使用在具体剂量下肉芽肿的抑制百分比与胸腺重量增加的百分比的比。
[0015] “治疗”疾病指采取步骤以获得有益的或期望的结果,包括临床结果。为了本发明的目的,有益的或期望的临床结果包括但不限于减轻或改善一种或多种症状、延迟或减缓疾病进展、稳定疾病状态以及下面描述的其它有益的结果。
[0016] 术语“施用”指全身和/或局部施用。
[0017] 术语“全身施用”指不定域(非局部,non-localized)施用使得施用的物质可影响遍及身体的数个器官或组织,或者使得施用的物质在到达目标部位时遍及身体横穿数个器官或组织。
[0018]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口服施用”指经口通过咽下,或者经包含食道在内的肠胃系统的一些其它部分施用化合物。例如,用于口服施用的适合药物组合物可以包括片剂(包括压缩的、包衣的或未包衣的)、弹丸剂、丸剂、锭剂、硬或软胶囊剂、水性或油性悬浮液、乳剂、可分散的粉剂或颗粒剂、糖浆剂或酏剂等。
[0019] 术语“肠胃外施用”指和包括除了通过消化道之外化合物通过其被施用至哺乳动物的任何途径,这类途径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静脉内注射、动脉内注射、肌肉内注射、和通过静脉通道、插管导管的注射等。例如,用于肠胃外施用的适合药物组合物可包括用于静脉内的、皮下的、肌肉内的、关节内的、血管内的或输液给药的无菌溶液、悬浮液或乳液等。
[0020] 术语“局部的施加”和“局部施加”在本文中被可互换地使用以指施加至哺乳动物皮肤的外层上,其包括通过在皮肤上摩擦、刷涂、涂抹、擦拭和按抚(stroking)施加。例如,用于局部施用的适合药物组合物可包括药膏、乳膏、水性或油性溶液或悬浮液、透皮贴剂、软片(film)、凝胶剂、洗剂等。
[0021]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局部施用”指在特定部位处或特定部位附近施用。例如,用于局部施用的适合药物组合物可包括眼//鼻滴剂,用于皮肤/眼科施加的乳膏/药膏,喷雾剂,气雾剂,用于吹入剂、吸入剂的粉末,用于雾化的溶液/悬浮液等。
[0022] 最适合的施用方式在每个独立病例中取决于待治疗的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在每个病例中使用的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性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本发明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在响应用抗炎剂治疗的患者中治疗或减轻炎性疾病的方法,包括施用给所述患者有效量的本发明的化合物。式I的化合物可以以0.01mg至10mg剂量范围被施用。术语“剂量(dose)”指物理地离散单元,其包含作为单次施用被施用的预定数量或量的活性成分。
[0024] 用于获得期望的生物学效果的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剂量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预期用途、期望的治疗持续时间、施用类型或途径、给药的频率以及患者的临床状态。给药的频率或化合物剂量的施用频率通常为每天一次至三次。
[002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包括治疗或减轻人中的相关的炎性疾病或症状,包括将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施用给需要其的所述人。
[0026]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包括治疗或减轻与人中的选自以下的疾病相关的炎性疾病或症状: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包括将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鼻内施用给需要其的所述人。方法涉及以0.01至2.5mg范围内的每日鼻内剂量施用式I的化合物。更优选地,方法涉及以
0.05至1.0mg范围内的每日鼻内剂量施用式I的化合物。在治疗患有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的优选实施方式中,0.1至0.4mg的剂量以每天两次(BID)的用药法鼻内施用,总计0.2至
0.8mg的每日鼻内剂量。
[0027]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包括治疗或减轻与人中的选自以下的呼吸道障碍相关的炎性疾病或症状:上气道或下气道或肺的变应性、非变应性和/或炎性疾病,比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细支气管炎、哮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间质性肺病,包括将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经吸入途径施用给需要其的所述人。经吸入途径施用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剂量的范围为从0.05mg至10mg。
[0028]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包括治疗或减轻与人中的选自以下的皮肤障碍相关的炎性疾病或症状:湿疹、牛皮癣、变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瘙痒和超敏反应,包括将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经局部途径施用给需要其的所述人。
[0029]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包括治疗或减轻与人中的选自以下的全身炎性障碍相关的炎性疾病或症状:肠道易激综合征、炎性肠道疾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结肠炎(Crohn′s colitis)、骨关节炎或自身免疫疾病比如但不限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包括将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经口或肠胃外途径施用给需要其的所述人。
[0030] 在又另一实施方式中,方法包括治疗或减轻与人中的选自以下的眼科或耳鼻喉科炎性障碍相关的炎性疾病或症状:由于变应性导致的眼的炎症(比如,但不限于,季节性/常年性变应性结膜炎),慢性疾病比如膜炎、春季角膜结膜炎、特应性角膜结膜炎、巨乳头状结膜炎、结膜皮肤炎、(接触变应性)、pingueculitis和巩膜外层炎,包括将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经局部途径施用给需要其的所述人。
[0031] 除了人使用之外,本发明的化合物还可以在兽药中作为抗炎剂和抗过敏剂找到用途。本发明的化合物经历了进一步的临床评估。
[0032]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方面,提供了用于治疗炎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包括本发明的化合物连同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
[003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化合物通过结合至糖皮质素受体并且经由该受体的随后应答引起强效的抗炎或抗过敏作用,尤其是在局部施用后。
[0034] 在体外受体结合研究中,本发明的化合物对人糖皮质素受体已经显示了良好的效能和选择性。
[0035] 在炎症和变应性的动物模型中,本发明的化合物通常显示了非常好的效力,作用的持续时间和惊人地低的全身副作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期望的局部类固醇的属性,比如低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短的全身血浆半衰期,从而与其它糖皮质素中见到的不同,将以低倾向转移至全身副作用。
[0036] 如进一步描述的和通过本文中工作实施例的方式阐明的,当本发明的化合物在体内模型中对炎症进行试验时,展示了显著的抗炎活性和最低的副作用。本发明的化合物证明了比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化合物提高数倍的非常高的安全限度(安全指数)。
[0037] 制备方法:
[0038]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制备本发明的式I的化合物的方法。
[003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化合物在单一步骤中从式IV的硫代酸,通过用式V的炔部分烷基化制备,如方案I中显示。
[0040] 方案-I
[0041]
[0042] 在式V的化合物中,L表示离去基团(例如,卤素原子、甲磺酰基或甲苯磺酰基基团等),优选地L为氯。
[0043] 烷基化反应可以在合适的存在下在惰性有机极性溶剂——例如,丙酮、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等、或其混合物——中有利地进行,优选地在丙酮中进行。合适的碱的实例为碱或碱土金属酸盐,比如碳酸、碳酸钠、碳酸氢钠等,优选地碳酸钾。
[0044] 式IV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下面的已知的方法制备,例如Gordon J.Phillips等,J.Med.Chem.,37,3717-3729(1994);US4335121;PCT公布号WO 04/001369或WO 04/039827。
[0045] 式V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制备。
[0046]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化合物以两步法制备,如方案II中所示。
[0047] 方案-II
[0048]
[0049] 式I的化合物的制备包括将式II的化合物与式VII的化合物在缩合剂存在下在惰性溶剂中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进行缩合。可选地,式VIIa的化合物,其中X表示卤根,优选地氯代,可用于在合适的碱的存在下使式II的化合物酰化以得到式I的化合物。
[0050] 式II的化合物可以通过用式VI的化合物烷基化式IV的化合物制备,其中L表示离去基团(例如,卤素原子、甲磺酰基或甲苯磺酰基基团等),优选地L为甲苯磺酰基。
[0051] 烷基化反应可以在合适的碱存在下在惰性有机极性溶剂——例如,丙酮、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等——中有利地进行,优选地在丙酮中进行。合适的碱的实例为碱或碱土金属碳酸盐,比如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等,优选地碳酸钾。
[0052] 在又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化合物从式II的化合物以两步制备,如方案III中所示。
[0053] 方案-III
[0054]
[0055] 制备式I的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将式IX的化合物与氟化试剂在合适的溶剂中反应。
[0056] 氟化试剂的实例包括氢氟酸(例如,含水HF、HF-吡啶)、四氟化硫(SF4)、二甲基三氟化硫、二乙氨基三氟化硫(DAST)、三氟化硫吗啉、 等。优选地,氟化作用在二氯甲烷溶剂中使用DAST进行。
[0057] 式IX的化合物可以在惰性碱和/或合适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在惰性溶剂中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通过式II的化合物与式VIII的化合物的缩合便利地制备。
[0058] 本发明的化合物经历高效的水解作用成式II的代谢物,其在体外糖皮质素受体结合试验中具有相似的效能。然而,出人意料地,式II的化合物在抗炎效力的局部体内模型比如巴豆油耳肿胀中比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显著低的效力。本发明的化合物和式II的化合物二者都经历肝代谢以产生无活性代谢物,式III的化合物。该式III的代谢物在体外糖皮质素受体结合试验中比本发明的化合物和式II的化合物的效力低数倍(式I的IC50为2.3nM对式III在0.1μM下2%抑制)。
[0059]
[0060] 下面的非限制性实例阐明了本发明:
[0061] 实施例
[0062] 实施例-1:S-[4-(3-氟-3-甲基丁酰氧基)丁-2-炔基]6α,9α-二氟-17α-(呋喃-2-基)羰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硫代羧酸酯
[0063]
[0064] 将6α,9α-二氟-17α-(呋喃-2-基)羰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硫代羧酸(carbothioic acid)(5.0g,9.87mmol)、4-氯-1-(3-氟-3-甲基丁酰氧基)-丁-2-炔(2.24g,10.85mmol)和无水碳酸钾(1.5g,10.85mmol)在丙酮(25ml)中的混合物在氮气层(blanket)下在25至30℃下搅拌3h。加入DM水(100ml)并在25-30℃下搅拌1h。将获得的固体过滤,用水洗涤并在60-65℃下干燥。所得的干燥产物通过在胶上柱层析(1%甲醇在二氯甲烷中)纯化,得到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
[0065] 1H NMR(400MHz,在CDCl3中),δ:1.05(d,J=6.99Hz,3H),1.20(s,3H),1.36-1.40(m,1H),1.46(s,3H),1.51(s,3H),1.55(s,3H),1.74-1.98(m,3H),2.28-2.53(m,4H),2.68(d,J=17.80Hz,2H),2.74(s,1H),3.45(m,1H),3.66(d,J=16.71Hz,1H),3.76(d,J=16.61Hz,1H),4.43(d,J=7.16Hz,1H),4.54(d,J=15.35Hz,1H),4.79(d,J=15.32Hz,1H),
5.33-5.49(m,1H),6.40(d,J=10.16Hz,1H),6.45(s,1H),6.50(br-s,1H),7.12(d,J=
3.11Hz,1H),7.17(d,J=10.09Hz,1H),7.59(s,1H)。
[0066] 13C NMR(50.33MHz,在CDCl3中),δ:16.94(q),17.76(q),18.45(t),23.63(q,d,J=5.36),27.32(q,d,J=24.02),27.53(q,d,J=23.93),33.27(d,dd,J1=19.35,J2=11.08),
34.34(t,d,J=21.56),34.56(t),36.33(t),37.18(d),43.47(d),46.26(t,d,J=25.29),
48.77(s,dd,J1=22.37,J2=3.62),49.98(s),53.05(t),72.09(d,d,J=37.06),76.95(s),
82.57(s),87.11(d,d,J=183.92),93.79(s,d,J=170.16),97.49(s),99.79(s,d,J=
177.49),112.66(d),119.46(d),147.77(d),121.45(d,d,J=12.80),130.50(d),144.19(s),152.00(d),157.55(s),162.67(s,d,J=13.59),170.06(s,d,J=8.15),195.00(s),
186.38(s)。
[0067] IR(KBr),em-1:3357(br,m),2980(m),2945(m),1727(s),1707(s),1667(s),1622(m),1606(m),1301(m),1176(m),992(m),771(m)。
[0068] 质量:677.47m/z[M+H]+。
[0069] 实施例-2:S-(4-羟基-丁-2-炔基)6α,9α-二氟-17α-(呋喃-2-基)羰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硫代羧酸酯
[0070]
[0071] 将6α,9α-二氟-17α-(呋喃-2-基)羰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硫代羧酸(34.0g,67mmol)、4-羟基-1-甲苯磺酰氧基-丁-2-炔(17.8g,74mmol)和无水碳酸钾(11.11g,80mmol)在丙酮(170ml)中的混合物在氮气层下在25-30℃下搅拌1h。反应混合物利用DM水(500ml)淬灭并在25-30℃下搅拌1h。将得到的固体过滤,用水洗涤并在70-75℃下干燥以得到为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
[0072] 1H NMR(400MHz,在CDCl3+DMSO-D6中)δ:1.02(d,J=7.08Hz,3H),1.13(s,3H),1.32-1.37(m,1H),1.55(s,3H),1.66-2.02(m,4H),2.07-2.32(m,4H),3.38-3.41(m,1H),
3.70(d,J=16.32,1H),3.78(d,J=16.35Hz,1H),4.12-4.15(m,2H),4.33(d,J=6.37,1H),
4.88(t,J=5.92,1H),5.14(m,1H),5.36-5.53(m,1H),6.29-6.32(m,2H),6.54(dd,J1=
3.47Hz,J2=1.72Hz 1H),7.11(d,J=3.46,1H),7.25(d,J=10.45Hz,1H),7.66(m,1H)。
[0073] 13C NMR(50.33MHz,在CDCl3中),δ:15.79(q),16.70(q),17.70(t),22.66(q,d,J=5.34Hz),32.10(d,ddJ1=18.93Hz,J2=11.02Hz),33.36(t,d,J=19.73Hz),33.36(t),
34.98(t),36.02(d),42.77(d),47.69(s,dd J1=21.39Hz,J2=2.66Hz),48.85(s),49.18(t),70.31(d,d,J=36.22Hz),78.09(s),82.39(s),86.15(d,d,J=182.76Hz),96.64(s),
99.12(s,d,J=177.5Hz),111.78(d),118.39(d),120.01(d,d,J=12.79Hz),129.14(d),
143.15(s),146.94(d),151.07(d),156.31(s),161.73(s,d J=12.73Hz),184.70(s),
194.35(s)。
[0074] IR(KBr),cm-1:3546(m),3341(m),2982(m),2959(m),2936(m),2878(m),1701(s),1682(s),1657(s),1614(s),1577(m),1471(s),1393(m),1171(s),1119(s),1073(s),1019(m),991(m),891(s)。
[0075] 质量:575.5m/z[M+H]+。
[0076] 实施例-3:S-[4-(3-羟基-3-甲基丁酰氧基)-丁-2-炔基]6α,9α-二氟-17α-(呋喃-2-基)羰基-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硫代羧酸酯[0077]
[0078] 向S-(4-羟基-丁-2-炔基)6α,9α-二氟-17α-(呋喃-2-基)羰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硫代羧酸酯(4.0g,6.96mmol)、3-羟基-3-甲基丁酸(1.23g,10.4mmol)和三乙胺(2.9ml,20.8mmol)在干燥的二氯甲烷(50ml)中的搅拌混合物中加入(苯并三氮唑-1-基氧基)-三-(二甲基氨基)磷 六氟磷酸盐(BOP)(4.6g,10.4mmol),并将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h。将反应混合物倒入DM水(100ml)中,分离有机层并相继地用DM水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并且在减压下浓缩。残渣通过在硅胶上柱层析纯化,以得到为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
[0079] 1H NMR(400MHz,在CDCl3中)6:1.05(d,J=7.09Hz,3H),1.17(s,3H),1.30(s,3H),1.32(s,3H),1.35-1.40(m,1H),1.55(s,3H),1.65-1.95(m,3H),2.28-2.51(m,4H),2.53(s,
2H),3.32(s,1H),3.38(s,1H),3.41-3.45(m,1H),3.68(d,J=16.75Hz,1H),3.76(d,J=
16.75Hz,1H),4.43(d,J=8.18Hz,1H),4.69(s,1H),5.32-5.49(m,1H),6.39(dd,J1=
10.79Hz,J2=1.23Hz,1H),6.45(s,1H),6.50(dd,J1=3.15Hz,J2=1.40Hz,1H),7.12(d,J=
3.36Hz,1H),7.16(d,J=10.12Hz,1H),7.59(s,1H)。
[0080] 质量:674.93m/z[M+H]+。
[0081] 实施例-4:S-[4-(3-氟-3-甲基丁酰氧基)-丁-2-炔基]6α,9α-二氟-17α-(呋喃-2-基)-羰基-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硫代羧酸酯
[0082]
[0083] 向S-[4-(3-羟基-3-甲基丁酰氧基)-丁-2-炔基]6α,9α-二氟-17α-(呋喃-2-基)-羰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硫代羧酸酯(3.2g,4.74mmol)在干燥二氯甲烷(25ml)中的搅拌溶液中加入N,N-二乙氨基三氟化硫(DAST)(0.992g,6.15mmol),并将混合物在25到30℃下搅拌1.5h。用DM水(100ml)淬灭,分离有机层,并相继地用DM水和饱和氯化钠洗涤。真空下浓缩,并通过在硅胶上的柱层析纯化(1%甲醇在二氯甲烷中),得到为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
[0084] 实施例-5:S-[4-(3-氟-3-甲基丁酰氧基)丁-2-炔基]6α,9α-二氟-17α-(呋喃-2-基)羰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硫代羧酸酯
[0085]
[0086] 向S-(4-羟基-丁-2-炔基)6α,9α-二氟-17α-(呋喃-2-基)羰氧基-11β-羟基-16α-甲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硫代羧酸酯(0.59g,1mmol)、3-氟-3-甲基丁酸(0.25g,2mmol)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0.025g,0.2mmol)在干燥的乙腈(20ml)中的搅拌混合物中加入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 HCl)(0.79g,4.1mmol),并使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h。用DM水(100ml)淬灭反应混合物,产物萃取入乙酸乙酯(100ml),相继地用DM水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减压下浓缩并使残渣通过在硅胶上的柱层析纯化(1%甲醇在二氯甲烷中),得到为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
[0087] 药理学数据:
[0088] 实施例-6:类固醇受体结合试验
[0089] 使用放射性配体结合试验评估测试化合物对糖皮质素受体的活性。用糖皮质素受体转染的人HeLa细胞与[3H]地塞米松一起在25℃下在RPMI-1640,10nM HEPES,pH 7.2的温育培养基中,在存在3nM和/或10nM浓度的测试化合物或不存在测试化合物下温育2h。游离3
的[ H]地塞米松通过离心从培养基中去除,并且受体结合的配体的浓度通过液体闪烁计数在上清液中测定。
[0090] 作为参比化合物的地塞米松同时作为每个试验的整体部分被测试以确保获得的结果的有效性。使用单一浓度的测试化合物和相应的放射性标记的配体评估%抑制。结果表示为特异性结合的抑制百分比。对每种浓度,值为二重测定的平均值。
[0091] 为了对本发明的化合物与其它相关的甾族受体的结合进行测定,使用括号中指示的来自细胞的克隆受体:雌激素Erα/Erβ和孕酮(人重组昆虫Sf9)、睾酮(人LnCAP)和固酮(Wistar大鼠肾脏)。
[0092] 表-1:人糖皮质素受体结合(体外)筛选
[0093]化合物 IC50 Ki
式I 2.3nM 1.24nM
地塞米松 4.71nM 2.54nM
[0094] 表-2:甾族受体结合(体外)筛选
[0095]
[0096]
[0097] 在上面指示的体外受体结合研究中,当与其它甾族受体比如醛固酮、雌激素、孕酮和睾酮受体相比,本发明的化合物对人糖皮质素受体已经显示了良好的效能和选择性(参照表-1&2)。
[0098] 实施例-7:巴豆油耳肿胀
[0099] 将小鼠(雄性,CD-1)分入不同的组。使用与文献中报道的方法类似的方法。将测试化合物溶于吡啶-水-丙酮(4∶2∶14)溶液,将10μl的该化合物溶液或载体溶液施加至小鼠的左耳。同时向每只小鼠的右耳施加10μl的吡啶:水:丙酮(4∶2∶14)溶液。在化合物或载体施加2h后,将10μl的巴豆油溶液施加至所有动物的左耳。在巴豆油处理6h之后,处死动物,切除耳朵并单独称重。
[0100] 表-3:巴豆油耳肿胀筛选
[0101]化合物 耳肿胀的抑制(%)
式I 75.5(1μg)
丙酸氟替卡松 81.09(1.6μg)
地塞米松 50.05(1.6μg)
[0102] 本发明的化合物在较低的剂量下显示了对耳肿胀的显著抑制。
[0103] 实施例-8:小棉球肉芽肿
[0104] 利用小棉球肉芽肿方法,使用SD大鼠评估测试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准备重量为20mg的无菌小棉球。将测试化合物溶于丙酮中从而对于500μl中的每个小棉球得到需要的量。将不同的球利用500μl丙酮浸渍以包含需要量的测试化合物并使其干燥。载体对照球用
500μl丙酮浸渍。将大鼠分入不同的组。经外科手术将两个小棉球植入每只大鼠的肩胛区。
在这样植入的第六天,球连同肉芽肿一起被取出。胸腺也从每只动物中分离并称重。将球和肉芽肿在60℃下干燥20h并称重。计算干燥肉芽肿和胸腺的平均重量,每100g体重的体重增加。
[0105] 表-4:小棉球肉芽肿试验
[0106]
[0107] *比A/B给出了安全指数的量度的指示
[0108] 在上面指示的小棉球肉芽肿模型中,全身副作用标记比如胸腺退化和体重增加即使在100mcg/球的剂量水平下是微不足道的。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安全指数——测量为肉芽肿的抑制与胸腺退化的程度的比——当与市售的局部皮质类固醇比如环索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相比时更优异的多。
[0109] 实施例-9:局部施加的大鼠的皮肤萎缩和全身副作用
[0110] 用异氟烷轻轻地麻醉雄性SD大鼠。在背上标记两侧成对的部位,在胁腹的每侧上一个。部位中的一个被每天施加适当剂量的本发明的化合物和丙酸氟替卡松——溶解在丙酮中,持续14天的时期。对侧的部位充当溶剂处理的对照并接收丙酮。在0-14天监测体重。在第15天时,在最后施加24小时之后,从尾静脉收集血液以测定总血细胞计数的和差别的血细胞计数。使动物安乐死,并穿孔剃毛区域的全层皮肤以得到15mm直径的插(plug)。去除皮下脂肪和肌肉并将穿孔的插块称重。也作为全身皮质类固醇活性的标记,测定每只动物的胸腺重量。
[0111] 表-5:式I的化合物和丙酸氟替卡松的2周皮肤施加对大鼠的皮肤厚度、胸腺重量、体重增加和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0112]
[0113] 抑制的值与载体处理组中的器官重量或细胞计数相比较。式I的化合物处理组中的所有值与载体对照组相比是统计学上不显著性的。
[0114] 当在上面指示的动物模型中评估皮肤施加后的局部和全身副作用时,与用作参比皮质类固醇的丙酸氟替卡松不同,本发明的化合物在多达180mcg的剂量下没有引起皮肤萎缩或全身免疫抑制作用。胸腺重量的变化是全身活性的量度并从而是毒性的量度。胸腺的重量越小,全身毒性越大。从表5中提供的数据,在2周的皮肤施加本发明的化合物之后,即使在高剂量下也没有造成胸腺重量的任何抑制,从而指示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低得多的全身活性。
[0115] 实施例-10:SD大鼠中 -诱导的肺水肿
[0116] G-200在无菌盐水(10mg/ml)中制备并使其在室温下膨胀至少3天。在轻微醚麻醉下,在气管内施用 (5mg/kg)之前24hr和2hr,气管内施用测试化合物。载体对照动物用载体代替 施用。在 滴注之后24h,从个体动物中切除肺和
胸腺并称重。对于100g初始体重校正肺和胸腺的湿重。计算由 引起的肺重量的增加百分比和由化合物引起的其抑制。也计算与载体对照组相比,胸腺的抑制百分比。
[0117] 表-6:SD大鼠中的 肺水肿模型中的化合物的安全指数
[0118]
[0119] 在上面指示的肺炎的动物模型中,即, 诱导的肺炎模型中,当与参比皮质类固醇比如布地奈德、环索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相比时,发现本发明的化合物在效力上是优越的或比得上的。而且,在全身安全曲线(profile)(胸腺退化用作标记)方面,本发明的化合物惊人地比这些参比药物更优越得多,因此展示了相对高的安全指数(效力与副作用的比,即,将局部抗炎活性与全身活性分开)。发现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安全指数比丙酸氟替卡松的安全指数高数倍。
[0120] 实施例-11:大鼠中的肝脏糖原沉积
[0121] 重190-220g的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两侧肾上腺切除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维持在0.9%盐水溶液中。在肾上腺切除的第5天和第6天,将动物分入不同的组,将在冷的盐水(超声处理30min)中制备的测试化合物以间隔24h的2剂量在3mg/kg下气管内滴注。在最后处理后15h,处死动物,切除肝脏并称重。肝脏的糖原含量通过蒽酮法测定。简言之,称重量的肝脏组织用5%三氯乙酸均化,上清液与乙醇混合并保持过夜以便沉淀。在620nm下,如此提取的糖原被估计为在通过加入蒽酮试剂进行酸解之后产生的葡萄糖。糖原含量表示为mg/100g肝脏。
[0122] 表-7:大鼠中的肝脏糖原沉积
[0123]
[0124] 在上面指示的研究中,本发明的化合物不存在不期望的全身副作用进一步通过测量在气管内施用之后大鼠中肝脏糖原沉积证明。当与参比皮质类固醇比如布地奈德、环索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相比时,肝脏糖原沉积——其是糖皮质素的代谢全身副作用的量度——对本发明的化合物而言是极其微不足道的。这清楚地表明了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最小的全身毒性和强效的抗炎活性。
[0125] 实施例-12:豚鼠中卵清蛋白-诱导的鼻血管通透性的抑制
[0126] 通过利用每周腹腔内注射悬浮在氢氧化凝胶中的卵清蛋白(100μg/0.5ml/动物),持续4周,然后局部滴注60mg/ml、20μl/鼻孔卵清蛋白溶液进行致敏来诱导变应性鼻炎。在成功致敏的动物中,将40μl的式I的化合物(0.0714%)、环索奈德(0.0714%)和安慰剂滴注入各自组的两个鼻孔内,并在8h后用戊巴比妥钠(50mg/kg,i.p.)处死动物。扎结食管并用生物粘合剂密封口腔。进行气管切开术以便自主呼吸并将导管插入鼻咽,连接至设定为递送速率为0.25ml/min的灌注。静脉内施用伊文思蓝染料(3%w/v,1ml/kg)。用卵清蛋白(1%)灌注鼻腔持续10min的时期,并用盐水灌注鼻腔持续50min的时期。收集灌注液60min。灌注液的上清液的染料含量利用分光光度计在620nm下估计。作为血管通透性的标记监测静脉施用的伊文思蓝染料的溢出。计算在60min持续时间内染料渗漏进入鼻腔的总量。在28.56μg/鼻孔剂量下鼻内施用式I化合物鼻制剂8h,然后卵清蛋白攻击降低卵清蛋白诱导的染料渗漏。与式I化合物鼻制剂相似,参比制剂环索奈德也引起染料渗漏的抑制。这些结果在图-1中呈现。
[0127] 实施例-13:卵清蛋白-诱导的豚鼠中鼻内压增加的抑制
[0128] 如上面所描述的利用卵清蛋白致敏的动物被用于测定鼻内压的试验。用卵清蛋白攻击之前24h和2h,鼻内滴注式I的化合物、丙酸氟替卡松或安慰剂。利用PE套管将导管插入鼻咽,其一端附接至压力传感器并且另一端附接至喷雾器。卵清蛋白(5%)被雾化进入鼻腔持续10min。接下来的45min记录鼻内压的变化并计算压差(dP)。式I的化合物和丙酸氟替卡松引起鼻内压的等效的抑制,如图-2中所示。
[0129] 因此,在上面指示的用于上呼吸道的过敏性炎症的体内模型中,比如卵清蛋白诱导的血管通透性和卵清蛋白诱导的致敏豚鼠中鼻内压的增加,发现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效力比得上市售的局部皮质类固醇比如环索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的效力。
[0130] 实施例-14:豚鼠中变应原-诱导的结膜炎的效力
[0131] 在这些实验中使用被腹膜内卵清蛋白(100μg/动物,氢氧化铝为佐剂)致敏的豚鼠。两个剂量的式I的化合物、氯替泼诺碳酸乙酯、醋酸泼尼松龙或安慰剂以3h间隔被滴注入不同豚鼠的右眼。在第二滴注类固醇制剂之后2h,通过颈静脉施用伊文思蓝染料(0.5%,4ml/kg,i.v.),其后立即用卵清蛋白攻击眼睛并移除眼睑,使用丙酮和硫酸钠的5ml溶液提取染料,并在620nm下经分光光度计量化染料(结果在图-3——对豚鼠中卵清蛋白诱导的结膜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中呈现)。
[0132] 在上面指示的眼部过敏性炎症,即,豚鼠中变应原诱导的结膜炎的动物模型中,本发明的化合物显示了可比得上参比眼科皮质类固醇,即,氯替泼诺碳酸乙酯和泼尼松龙的效力。
[0133] 实施例-15:对兔子眼内压(IOP)的影响
[0134] 在不同组的动物中进行眼科滴注40μl的式I的化合物、氯替泼诺碳酸乙酯、地塞美松磷酸钠和安慰剂,每天10次滴注,间隔1h,持续10天。最后剂量的滴注之后1h,进行IOP测量(结果在图-4——眼科类固醇对兔子中IOP的影响——中呈现)。
[0135] 在根据以上研究的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情况下,当与参比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和泼尼松龙相比时,眼内压(IOP)——强效的眼科皮质类固醇的副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比得上安慰剂)。进一步,当通过鼻内途径在变应原致敏的动物中施用时,变应原诱导的鼻内压增加——鼻内抗性的指标——通过本发明的化合物抑制。
[0136] 实施例-16:鼻内施用的效力和安全性
[0137] 进行本研究以测定本发明的化合物经鼻内途径在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模型中的效力和安全性。这是单中心的、随机的、双盲的、安慰剂对照的平行组研究。
[0138] 目标:研究的目标是为了评估与安慰剂相比,本发明的化合物经由鼻内途径在环境暴露室模型(Environmental Exposure Chamber Model)(EEC)中处理2周后在减轻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体征和症状中的效力和安全性。
[0139] 方法:在该研究中,包括18-65岁的男性和女性患者,其具有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史和在筛选前12个月内对鸦茅(Dactylis glomerate)的阳性皮肤单刺试验,和具有在2小时筛选EEC期间至少一次TNSS得分≥6。在该研究中,包括总计159名患者并且总计154名患者被考虑用于效力分析。经鼻途径,39名患者接受200μg(100μgBID),37名患者接受400μg(200μgBID),39名患者接受800μg(400μgBID)本发明的化合物,并且39名患者接受载体作为安慰剂。
[0140] 主要效力终点是TNSS(全鼻症状得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在EEC中利用鸦茅花粉进行4小时环境攻击中从基线变化到15/16天。TNSS被计算为每种症状(鼻塞、鼻漏、鼻痒和打喷嚏)的4点严重程度评分(scale)的总和(0=没有,1=轻的,2=中等的和3=严重的)。
[0141] 次级效力终点是TNSS分量表(subscale)和鼻分泌物的量在EEC中在4小时环境攻击中从基线变化到15/16天。安全终点是紧急的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0142] 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化合物与安慰剂在安全曲线方面没有显著的区别。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所有剂量对于所有的主要和次级效力终点在统计学上优于安慰剂,并且本发明的化合物对于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是安全的和有效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