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二氢-PGF2β及其异丙酯

申请号 CN94108881.2 申请日 1994-06-14 公开(公告)号 CN1106385A 公开(公告)日 1995-08-09
申请人 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T·宫崎; M·川仓; E·白泽;
摘要 下式13,14-二氢-前列腺素F2β及其异丙酯:其在低浓度下可减低眼内压并具有较低的刺激性,因而可用于 预防 和/或 治疗 青光眼 。
权利要求

1、下式13,14-二氢-前列腺素F2β和其异丙酯:

其中R1为氢或异丙酯,或其环糊精笼形物或,当R1为氢时,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为13,14-二氢-PGF2β异丙酯。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为13,14-二氢-PGF2β。
4、下式13,14-二氢-前列腺素F2β异丙酯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于酸性条件下,解下式化合物:

其中THP为四氢吡喃-2-基和TBDMS为叔丁基二甲基甲烷基。
5、下式13,14-二氢-前列腺素F2β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于性条件下,水解下式化合物:

6、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化合物及药物载体或包衣。
7、权利要求1,2或3的化合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青光眼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前列腺素及其酯。

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下式13,14-二氢-PGF2β及其异丙酯:

其中R1为氢或异丙基,及其环糊精笼形物和,当R1为氢时,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这些化合物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由于眼内压升高而引起的疾病,病情发展会引起视野变窄并最终导致失明。睫状体上皮分泌状液作用与巩膜静脉窦对其的排泄作用之间的平衡会改变眼内压,不平衡时则会引起眼内压升高。

对青光眼的治疗通常采用下列两种不同方法进行,即通过外科手术或通过施用降眼内压药。作为降眼内压药,公知的有缩瞳 药(毛果芸香甲酰胆碱等),酸酐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

从所周知,某些前列腺素(PG)衍生物具有降低眼内压的活性,而没有严重的副作用

例如,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具有降低眼内压活性的下式PGF2α烷基酯:

其中RA为Cl-5烷基(见日本公开特许59-1418或欧洲专利93,380)。在此说明书中,作为有效的PGF型化合物具体公开了PGF2α甲酯,PGF2α乙酯,PGF2α异丙酯,PGF2α,PGF2β,15--PGF2α,16,16一二甲基-PGF2α和PGF1α。

具有降低眼内压活性的下式11-表-PGF2α烷基酯和烷基-芳基酯也已被公开:

其中RB为烷基或烷基-芳基(见日本公开特许2-501483或欧洲专利344,235)。在此说明书中,作为有效的化合物具体公开了11-表-PGF2α异丙酯。

另外,具有降低眼内压活性的下式15-酰基-PG衍生物也已被公开:

其中虚线为单键或顺式或反式双键,AC为OH或药物上可接受的盐或OR5C;R1C和R2C为下列组合:-OH/-OH,=O/-OH或-OH/=O,R3c为Cl-20的非环状的饱和或未饱和基或-(CH2)n-R4C(其中n为0-10,R4C为C3-7脂族环或芳环或杂芳环而R5C为C1-10脂族基团)(见日本公开特许3-17017或欧洲专利399,839)。在此说明书中,作为有效化合物具体公开了15-乙酰基-PGF2α,15-异丁酰基-PGF2α,15-异戊酰基-PGF2α,15-新戊酰基-PGF2α,PGF2α。

另一方面,现在技术中已经公开了下式13-14-二氢-PGF2α衍生物及其酯、环糊精笼形物和其无毒酸盐:

其中R4D和R5D,相同或不同,为氢或C1-4烷基,R6D为氢或C1-3烷基,R7D为氢,甲基或乙基,R8D为氢或甲基,R9D为氢或甲基,条件是R4D、R5D、R6D、R7D和R8D中的三个不能同时为烷基,R1D为带有环己基或环戊基的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R2D为氢或C1-4烷基,R3D为氢,条件是当R2D为氢时,R1D不是正戊基。其具有降血压活性,抑制胃酸分泌和胃溃病活性,支气管扩张活性,leuteolytic活性,刺激子宫收缩和肠收缩的活性(见英国专利1,450,691)。

并且现有技术中已公开了下式13,14-二氢-PGF2α:

血浆中PGF2α的少量代谢物(见E.Granstrom,Eur.J.Biochem.27,462(1972)。在此文件中还公开了13,14-二氢-PGF2α指定结构的13,14-二氢-PGF2α甲酯。

在法国专利2.290,425说明中,具体公开了下式PGF2β乙酯:

但其只是作为起始原料。

本发明的发明人测定了各种已知PGF型化合物对眼内压的降低活性并且发现所有这些化合物仅具有很弱的活性或具有副作用(虹膜或结膜充血,初期升高眼内压活性,常规反应等)。为了消除副作用,施药剂量或浓度的降低会减弱主要活性,因此,将主要活性与副作用分开是很困难的。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合成了许多种PGF型化合物并且研究了它们的药理活性和物理特性,发现13,14-二氢-PGF2β异丙酯具有很强的降低眼内压的活性,具有较低的副作用和良好的物理特性。

本发明的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包括:

1)9-位上羟基以β-构型键连于环上;

2)13-和14-位间的双键被饱和;和

3)天然PGF2α的羧基部分被改成异丙基酯。

本发明包括,但不仅限于,13,14-二氢-PGF2β异丙酯,还包括13,14-二氢-PGF2β,其为此酯的游离酸。现已证实,这种游离酸是13,14-二氢-PGF2β异丙酯的一种代谢物,并且认为游离酸是具有眼内压降低活性的活性化合物。

其中13-和14-位间双键被饱和且9-位上羟基以β构型键合的前列腺素在文献中并未公开过。

本发明化合物未包括在式(A)或(B)中,因为式(A)或(B)具有化合物具有其中以α-构型键连的9-羟基和13-和14位为双链的结构。

在式(C)中,包括其中R1C以β-构型连于环上且C13-14为单链的化合物,但在此说明书中并未具体公开13,14-二氢-PGF2β型化合物。此说明书中未公开13,14-二氢-PGF2β,而具体公开 了PGF型化合物,15-乙酰基-PGF2α,15-异丁基-PGF2α,15-戊酰基-PGF2α,15-异戊酰基-PGF2α,15-新戊酰基-PGF2α和PGF2α。

另外,式(C)化合物与本发明化合物的区别还在于15-位羟基必须被酯化。在降低眼内压活性、副作用和物理特性方面,不可能预测到其中15-位为天然羟基的本发明化合物会优于以15-位羟基被修改为特征的式(C)化合物。

并且,式(C)中包括α-(天然的)或β-(非天然的)构型的9-位羟基,而此文件中仅具体公开了α-构型化合物,并未具体公开β-构型化合物,本发明涉及具有良好的主要活性并具有低副作用的9β-构型化合物,上述文件没有预见本发明。

式(D)化合物与本发明化合物的区别在于9-位羟基为α-构型。

作为13,14-二氢-PGF2α衍生物在此申请文件中只公开了游离酸,即20-去甲-13,14-二氢-PGF2α和16(R)-甲基-13,14-二氢-PGF2α。在此文件中,没有合成酯。

此文件中还公开了具有降血压活性、抑制胃酸分泌和胃溃疡活性、支气管扩张活性、leuteolytic活性、刺激子宫收缩和肠收缩活性的13,14-二氢-PGF2α衍生物。但此文件未预测到本发明降低眼内压的活性。

本发明化合物与式(E)化合物的区别在于9-位羟基是以α-构型键合到环上。在其说明书中,只描述了13,14-二氢-PGF2α作为PGF2α在血浆中的代谢物,而13,14-二氢-PGF2α甲酯则是用于13,14-二氢-PGF2α的结构确定。在此说明书中并未公开具有可降低眼内压活性的本发明化合物。

而在法国专利2,290,425的说明书中具体公开了式(F)的 PGF2β乙酯,但此化合物只作为起始原料被公开。因此,此文件并未公开本发明。

综上所述,本发明化合物即13,14-二氢-PGF2β异丙酯是新的,并且由上述相关文献中不可能会预见具有较强降低眼内压活性、低副作用和具有良好物理特性的本发明化合物,即13,14-二氢-PGF2β和其异丙酯。

本发明化合物为式(1)的13,14-二氢-PGF2β及其异丙酯:

其R1为氢或异丙基,及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和它们的环糊精笼形物。

其中R1为氢的式(1)化合物可用公知方法转变成相应的盐,优选无毒且水溶性盐。适宜的盐例如有碱金属(、钠等)盐,碱土金属(、镁等)盐、锌盐、铵盐,药物上可接受的有机胺盐(四甲基铵、三乙胺、甲胺、二甲胺、环戊胺、苄胺、苯乙胺、哌啶、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赖氨酸、精氨酸、咖啡碱、N-甲基-D-葡萄糖胺等)、。

式(1)的13,14-二氢-PGF2β及其异丙酯的环糊精笼形物可通过英国专利1,351,238或1,419,221中所述方法用α-、β-或 γ-环糊精或其混合物制备。将其转变成环糊精笼形物可提高化合物在水中的稳定性溶解度,因此便于药物上施用。

式(1)化合物中,其中R1为异丙基化合物为下式(IB):

可于酸性条件下水解下列式(Ⅱ)化合物来制备:

其中THP为四氢吡喃-2-基和TBDMS为叔丁基二甲基甲烷基。

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是公知的,例如,其可在0-90℃于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四氢呋喃、二恶烷、甲醇、乙醇等)中,用酸(乙酸、三氯乙酸、盐酸草酸等)进行。

式(Ⅱ)化合物可经下列反应路线(1)来制备

反应路线(1)中

TBDMS    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THP    为四氢吡喃-2-基;

DMF    为二甲基甲酰胺;

DHP    为3.4-二氢-2H-吡喃;

CSA    为樟脑磺酸;

DIBAL    为氢化二异丁基;

THF    为四氢呋喃;

DMAP    为4-甲氨基吡啶;

DEAD    为偶氮二甲酸二乙酯。

式(Ⅲ)原料化合物即2-氧杂-3-氧代-6-顺-(3′α-羟基-1′-反式-辛烯基)-7-反式-乙酰氧基-顺-双环并[3.3.0]辛烷为已知化合物(见J.Am.Chem.soc.,91,5675(1969))。

在本发明式(Ⅰ)化合物中,其中R1为氢的下列式(IA)化合物:

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式(Ⅺ)化合物,然后在于碱性条件下将所得化合物水解来制备。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用如上所述的方法进行。

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为公知反应,例如:其可于室温至80℃下在与水混溶的溶剂(甲醇、乙醇、乙醚等)中用碱性水溶液(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锂等)进行。

式(IB)化合物可于碱性条件下水解式(IA)化合物来制备,此水解反应可用上述方法进行。

药理活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式(Ⅰ)化合物具有降低眼内压的活性。

试验1

例如,在常规试验室试验中,得到下列如表1和2及附图1所示数据,每一个所示数据均为三个样品的平均值。在附图中,于施用了本发明化合物和三个对照化合物后,将眼内压的降低作用对时间做图。

试验方法

将体重约3.0Kg雄性日本白兔略微固定并经滴注0.4%丁氧卡因盐酸盐溶液将膜麻醉后,用角膜呼吸描记仪(Applanation  Pneumatonograph)测定眼内压。

将0.1%试验化合物溶液溶于载体,此载体含有2.5%浓甘油和2.0%多乙氧基醚无菌纯化水。将50μl体积的试验溶液滴注到每只兔子的左眼而右眼不处理。作为对照,在对照组中左眼滴注载体。用下列公式计算得△IOP(mmHg),其是眼内压降低作用指数

IOP=(IOPt-IOPo)-(IOPvt-IOPvo)

IOPt:滴注试验溶液后t小时的IOP

IOPvt:滴注载体后t小时的IOP

IOPo:刚滴注试验溶液之前的IOP

IOPvo:刚滴注载体之前的IOP

结果

如表1和附图1所示,在滴注0.1%本发明化合物溶液后,眼内压立即降低,IOP最大降低作用可达5.5mmHg,而当滴注本发明化 合物时,没有发现眼球和眼脸、结膜充血。

此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且长时间的眼内压降低作用。本发明化合物是一种完美的并在药物上应用足够有效的、无副作用具有令人满意的物理特性的化合物。

对照化合物1、2和3为:

对照化合物1:11-表-PGF2α异丙酯,公开于日本公开特许2-501483亦即EP-344,235试验1中

对照化合物2:PGF2α异丙酯,公开于日本公开特许59-1418亦即EP-93,380的表3中

对照化合物3:13,14-二氢-PGF2α甲酯,公开于E.Granstrom,Eur.J.Biochem.,27,462(1972)

讨论

作为治疗青光眼药,应具有下列特性:

1)眼内压的降低作用应作用得迅速、持久,

2)具有较弱的副作用,如初期眼内压升高作用。

由以上几点我们比较了本发明化合物(实施例1)和对照化合物1、2和3。

首先,比较第1)点本发明化合物(实施例1)表现出:

a.用药后1小时开始出现作用。

b.用药后2小时活性达到5.5mmHg并且同一水平活性一直保持到用药后6小时。

对照物2和3表现出:

a.仅在用药后4小时开始出现作用。

b.用药后6小时活性才达到施用本发明化合物后2小时的水平。

对照化合物1在用药后6小时仍未出现作用。

至于降低作用产生的持续时间和作用强度,本发明化合物明显优于对照化合物。曲线1上小方即眼内压的降低作用可如下计算出来:0mmHg以下的小方块为负,而0mmHg以上的小方块为正,计算出总的小方块,数值如表2所示。由表2的数值可以看出,本发明化合物是优于对照化合物。

其次,比较第2)点。本发明化合物(实施例1)没有表现出初期眼内压升高作用而对照化合物1和3均表现出初期眼内压升高。对照化合物1具有持续升高作用直至用药后6小时,而对照化合物2也同样具有相当强的初期眼内压升高作用。由初期眼内压升高作用这一点可以看出,本发明化合物明显优于对照化合物。

由眼内压对时间曲线图,可以计算出升高作用中小方块(mmHg  xhr)即大于0mmHg的小方块的面积和降低作用中小方块(mmHg    xhr)即小于0mmHg的小方块的面积,即由前者数值中减去后者中的一个。所得负值即为降低眼内压作用,而所得正值为升高眼内压作用。负值越大,则化合物具有越好的降低眼内压作用。试验2

方法

用体重3.0kg日本白兔,向眼结膜中每5分钟施用三次实施例1的眼滴液。最后用药1小时后,分别收集水状液,角膜和虹膜/睫状体并制成匀浆。用液相色谱-质谱测定匀浆。

结果

在水状液,角膜或虹膜/睫状体匀浆水没有检测出本发明化合 物(实施例1),仅检测出实施例2化合物。在角膜中几乎所有的实施例1化合物均被水解成实施例2化合物,此化合物才浸入眼内。因此可以相信游离酸象异丙酯一样也具有降低眼内压的活性。

毒性

本发明化合物的毒性极低,因此可以确信本发明化合物在药物应用上是安全的。

药物应用

降低眼内压是预防和/或治疗动物,特别是人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由体内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降低眼内压活性而无副作用如刺激眼睛,因此其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青光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常本发明式(Ⅰ)化合物可以以溶液形式使用,此溶液可以用常规方法制备。

例如:通过加到无菌和纯化水中可制得眼滴液,如果必要也可加入等渗缓冲液(氯化钠,浓甘油等),缓冲液(磷酸钠等),增溶剂(多乙氧基醚等),稳定剂(乙二胺四乙酸钠等)和/或防腐剂氯化苯甲烃胺等)

眼滴液施用剂量的确定取决于症状、年龄、期望达到的治疗效果等。通常,溶液浓度在0.0001%。和0.5%之间,优选的溶液浓度介于0.001%和0.2%之间。

下列参考例和实施例阐明了本发明。括号中的溶剂表示展开剂或洗脱剂而在色谱分离中所用溶剂的比率为体积比。

除非另有说明,“IR”是用KBr压片法测得,而(NMR)是于氘代氯仿中测得。

参考例1

2-氧杂-3-氧代-6-顺-(3′α-羟基辛基)-7-反式-乙酰氧基-顺-双环并[3.3.0]辛烷的合成

将二氧化铂(2.0g)加到乙醇(300ml)中氩气氛下将混合物搅拌10分钟,向溶液中滴加2-氧杂-3-氧代-6-顺(3′α-羟基-1′-反式-辛烯基)-7-反式-乙酰氧基-顺式-双环并[3.3.0]辛烷(18.25g)的乙醇(200ml)溶液,于室温氢气氛下将反应混合物搅拌2小时反应后,用硅藻土(TM)滤除催化剂,将滤液蒸发,得到具有下列物理特性的标题化合物(18.3g);外观:浅黑褐色油状物;

TLC:Rf0.36(乙酸乙酯:己烷=4∶1)。

参考例2

2-氧杂-3-氧代-6-顺-(3′α-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辛基)-7-反式-乙酰氧基-顺式-双环[3.3.0]辛烷的制备

将咪唑(12.0g)和叔丁基二甲基氯化甲硅烷(18.3g)加到参考例1所制化合物(12.0g)的二甲基甲酰胺(40ml)溶液中,于室温氩气氛下将溶液搅拌1.5小时。反应后,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100ml)稀释,稀释溶液分别用2N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并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纯化(乙酸乙酯:己烷=1∶5),得到具有如下物理特性的标题化合物(17.03g);外观:无色油状物

TLC:Rf  0.69(乙酸乙酯:己烷=1∶1)

参考例3

2-氧杂-3-氧代-6-顺-(3′α-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辛基)-7-反式-羟基-顺式-双环并[3.3.0]辛烷的制备

将碳酸钾(无水,5.53g)加到参考例2所制化合物(17.03g)的甲醇(160ml)溶液中,混合物于室温氩气氛下搅拌1小时,从混合物中除去甲醇。残余物溶于乙醚(150ml)中并将溶液过滤。将滤液蒸发,得到具有下列物理特性的标题化合物(15.4g)

TLC:Rf  0.41(乙酸乙酯:己烷=1∶1)。

参考例4

2-氧杂-3-氧代-6-顺-(3′α-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辛基)-7-反式-四氢吡喃-2-基氧基-顺式-双环并[3.3.0]辛烷

将二氢吡喃(15.4g)和樟脑磺酸(464mg)加到参考例3所制化合物(15.4g)的溶液中。于室温氩气氛下将溶液搅拌1.5小时。反应混合物用二氯甲烷(100ml)稀释,溶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并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纯化(乙酸乙酯:己烷=1∶5)得到是有下列物理特性的标题化合物(15.06g):

外观:无色油状物;

TLC=Rf0.75(乙酸乙酯:己烷=1∶1)。

参考例5

2-氧杂-3-羟基-6-顺-(3′α-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辛基-7-反四氢吡喃-2-基氧基-顺-双环并[3.3.0]辛烷的制备

于-78℃将参考例4所制化合物(15.06g)的甲苯(150ml)溶液冷却,向此溶液中滴加1.5M二异丁基氢化铝的甲苯溶液(28ml),于-78℃将反应混合物搅拌15分钟并向溶液中加入甲醇(2ml)。向混合物中加入水,混合物于室温搅拌1小时,经过滤由混合物中分离出沉淀。将滤液蒸发,得到具有下列物理特性的标题化合物(15.0g):

外观:无色油状物

TLC:Rf0.47(乙酸乙酯:已烷=1∶1)。

参考例6

9α-羟基-11α-四氢吡喃-2-基氧基-15α-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5Z-前列腺烯酸的制备

将叔丁醇钾(20.83g)加到充分干燥的4-羧丁基三苯基膦溴化物(42.5g)的甲苯(350ml)溶液中,混合物于80℃搅拌4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冷至0℃。向上述溶液中滴加参考例5所制化合物(15.0g)的甲苯(115ml)溶液,反应混合物于0℃搅拌1小时,混合物用乙酸乙酯(200ml)稀释,溶液分别用1N盐酸和饱和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并蒸发,得到具有下列物理特性的标题化合物(36.3g):

外观:浅黑褐色油状物;

TLC:Rf  0.30(乙酸乙酯:己烷=1∶1)。

参考例7

9α-羟基-11α-四氢吡喃-2-基氧基-15α-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5Z-前列腺烯酸异丙酯的制备

将参考例6所制化合物(36.3g)和2-丙醇(100ml)加到无水四氢呋喃(400ml)中,将溶液冷却。氩气氛下向此溶液中加入2-氯-1-甲基-吡啶鎓碘化物(33.5g)、二异丙基乙基胺(46ml)和4-二甲氨基吡啶(4.0g),混合物于室温搅拌2小时。反应溶液用乙酸乙酯(400ml)稀释,溶液分别用1N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并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纯化(乙酸乙酯:己烷=1∶5),得到具有下列物理特性的标题化合物(14.32g外观:无色油状物;

TLC:Rf0.20(乙酸乙酸:己烷=1∶5)。

参考例8

9β-甲酰氧基-11α-四氢吡喃-2-基氧基-15α-叔丁基二甲基甲烷氧基-5Z-前列腺烯酸异丙酯的制备。

将参考例7所制化合物(14.32g)和甲酸(1.63ml)溶于无水四氢呋喃(155ml)中。氩气氛下向0℃溶液中加入三苯膦(11.33g)和偶氮二甲酸二乙酯(6.8ml),反应混合物于0℃搅拌50分钟。反应溶液用乙酸乙酸(200ml)稀释,溶液分别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 和饱和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并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纯化(乙酸乙酯:已烷=1∶10),得到具有下列物理特性的标题化合物(9.9g):

外观:无色油状物;

TLC:Rf0.38(乙酸乙酯:已烷=1∶5)

参考例9

9β-羟基-11α-四氢吡喃-2-基氧基-15α-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5Z-前列腺烯酸异丙酯的制备

将无水碳酸钠(3.26g)加到参考例8所制化合(4.9g)的异丙醇(47ml)溶液中,于50℃氩气氛下将溶液搅拌4小时,过滤分离出溶液中的沉淀,将滤液蒸发,得到具有下列物理特性的标题化合物(4.7g):

TLC:Rf0.12(乙酸乙酯∶已烷=1∶5)。

实施例1

13,14-二氢-PGF2β异丙酯的制备

将65%乙酸-四氢呋喃混合物(10∶1,80ml)加到参考例9所制化合物(4.7g)中,混合物于80℃搅拌4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冷至室温并用乙酸乙酯(150ml)稀释,溶液分别用饱和碳酸氢钾和饱和盐水洗涤并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纯化(乙酸乙酯:已烷=4∶1→9∶1),得到具有下列物理特性的标题化合物(2.51g)

外观:白色结晶;

TLC:Rf0.41(甲醇:二氯甲烷=1∶10)

NMR:δ5.48(2H,m),4.99(1H,七重峰,J=6Hz),4.03(2H,m),3.60(1H,br),2.33-1.20(27H,m),1.22(6H,d,J=6Hz),0.86(3H,t,J=7Hz);

IR:ν3270,3012,2982,2927,2857,1729,1459,1377,1353,1317,1250,1188,1146,1112,1038,968,949,864,823,724,521cm-1;

mp.:74.5℃。

实施例2

13,14-二氢-前列腺素F2β的制备

将参考例8所制化合物(400mg)溶于65%乙酸-THF(20+2ml)中,溶液于50℃搅拌1小时。冷至室温后,将溶液倾入用冷却的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30ml)中,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的油层用饱和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并蒸发,残余物溶于甲醇(15ml)。

向溶液中加入2N氢氧化锂水溶液(93ml),混合物于室温搅拌1.5小时,50℃搅拌40分钟。将混合物蒸发,残余物中加入水(20ml),溶液用乙醚萃取,水层用2N盐酸调至PH3,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的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并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纯化(乙酸/乙酸乙酯/已烷),得到具有下列物理特性的标题化合物:

外观:白色结晶;

TLC:Rf0.19(乙酸:甲醇:二氯甲烷=1∶10∶100)。

NMR:δ5.60-5.35(2H,m),4.00-3.75(2H,m),3.60-3.40(1H,br),2.40-2.00(6H,m),1.87-1.20(18H,m),0.89(3H,t)。

配剂实例

将浓甘油和多乙氧基醚加到无菌水中并将13,14-二氢-PGF2β异丙酯溶于该溶液中,从而制得下列眼滴液。

配剂1

13,14-二氢-PGF2β异丙酯        0.001g

浓甘油        2.5g

多乙氧基醚        0.2g

无菌水加至100ml

配剂2

13,14-二氢-PGF2β异丙酯        0.01g

浓甘油        2.5g

多乙氧基醚        0.2g

无菌水加至100ml

配剂3

13,14-二氢-PGF2β异丙酯        0.1g

浓甘油        2.5g

多乙氧基醚        0.2g

无菌水加至100ml

配剂4

13,14-二氢-PGF2β异丙酯        0.2g

浓甘油        2.5g

多乙氧基醚        0.2g

无菌水加至100ml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