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醇与环糊精络合物及其方法

申请号 CN201180067149.6 申请日 2011-01-25 公开(公告)号 CN103459362B 公开(公告)日 2015-11-25
申请人 英德斯生物科技私人有限公司; 发明人 苏尼尔·巴斯卡兰; 莫汉·威斯瓦拉曼;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山竹醇与环糊精化学络合的药物分子,以及该络合分子在 预防 和管理心功能不全中的用途,所述心功能不全由化疗、药物和/或其他因生活方式及 疾病 所致的心脏损害引起。本发明还涉及从藤黄物种中提取和提纯高产量的95-99%纯度的山竹醇的方法,以及使山竹醇与环糊精化学络合、以提高其稳定度和 生物 利用率的方法。
权利要求

1.山竹醇与环糊精的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山竹醇与所述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1到1∶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物为化学络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山竹醇的纯度为95%到9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糊精是β环糊精。
5.一种制备山竹醇与环糊精络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山竹醇与所述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1到1∶4.5,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山竹醇溶解于含有环糊精的溶剂中,以得到混合物;
b)使所述混合物回流,以形成清液;
c)使所述清液冷却,以得到所述山竹醇与所述环糊精络合物的晶体;并且d)过滤并干燥所述晶体,以得到所述山竹醇与环糊精络合物,其中,所述山竹醇与所述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1到1∶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下组:原子数为1到4的脂肪醇、以及其任意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糊精为β环糊精。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清液冷却,是使其冷却至0℃到
25℃之间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是在真空中进行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是在75℃到80℃之间的温度下进行的。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山竹醇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粉碎印度藤黄或藤黄山竹子或其组合的干燥外皮;
b)使用适当的溶剂提取碎皮;
c)过滤,以除去纤维素材料并得到清液;
d)使所述清液通过吸附柱,以分离成不同的馏分,并得到黄色的馏分;
e)使所述黄色馏分浓缩,以得到蜡状物质;
f)用适当的溶剂处理所述蜡质物质;并且
g)过滤并干燥处理后的所述蜡状物质,以得到纯度在95%到99%范围内的山竹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和步骤f)的溶剂独立地选自下组:甲苯、苯、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醚溶剂以及其任意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柱是中性
14.一种组合物,其包括山竹醇与环糊精络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其中所述山竹醇与所述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1到1∶4.5。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选自下组:粘合剂、崩解剂、稀释剂、润滑剂增塑剂、渗透促进剂、增溶剂以及其任意组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形态选自下组:片剂、胶囊、粉剂、糖浆、溶液、气雾剂、悬浮液。
17.一种组合物,其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量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合物或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以及能改善心功能不全状况的任何其他化合物。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合物或如权利要求14或17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管理和治疗心功能不全症状的药物中的应用,包括对需求对象给予药物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合物或如权利要求14或17所述的组合物。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有效量的范围从每天1mg/kg体重到100mg/kg体重。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功能不全是由选自下组的化疗药物引起的:阿霉素、蒽环类衍生物和蛋白酶抑制剂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功能不全是由选自下组的正性肌药引起的:异丙肾上腺素和洋地黄。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功能不全是由选自下组的增大的外周阻力和压力状况引起的:狭窄、高血压、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病。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预防由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心力衰竭。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是动物,包括人类。

说明书全文

山竹醇与环糊精络合物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公开了山竹醇(Garcinol)与环糊精化学络合的药物分子,以及该络合分子在预防和管理心功能不全中的用途,所述心功能不全由化疗、药物和/或其他因生活方式及疾病所致的心脏损害引起。本发明还涉及从藤黄物种(Garcinia species)中提取和提纯高产量的95-99%纯度的山竹醇的方法,以及使山竹醇与环糊精化学络合、以提高其稳定度和生物利用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阿霉素(Doxorubicin)是一种细胞毒性蒽环类抗生素,其作为一线化疗剂用在各种肿瘤病症的治疗中,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肌细胞白血病、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尽管阿霉素已被广泛使用,然而其心脏毒性副作用仍然是主要关注的问题。阿霉素诱致心脏毒性的机制与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SR)受损的离子处理能相关,其降低了心脏的功能。肌浆网钙ATP酶2(SERCA2)是肌浆网中主要的钙离子转运蛋白。
[0003] Arai等人(2000)已证实,用阿霉素治疗的心脏中,编码SERCA2的mRNA表达和SERCA2蛋白摄取钙离子的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内钙离子减少,心脏窦房结的起搏细胞和心脏传导系统中其他细胞的兴奋性降低了,导致心率降低。阿霉素治疗会诱使心电图中复极化期产生渐进式的严重恶化。延长的ST间隔体现出这一点。QT间隔延长表征了室性心律失常和存在猝死危险。阿霉素的给药也加剧了心脏的化应激。阿霉素治疗中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导致心肌细胞的细胞质大量液泡化、阿霉素诱发的心脏损害和明显肿、杂乱无章的心肌纤维坏死等。
[0004] 心脏毒性这种副作用不限于阿霉素。异丙肾上腺素是一种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异丙肾上腺素的正性肌力作用对增强肌肉收缩力是有用的,然而其具有相关的心脏毒性副作用,即心动过速或心率升高,心律不整,心脏骤停导致的心肌梗死和死亡的险增大。
[0005] 洋地黄是另一种正性肌力药剂,用于治疗心房颤动、扑动和充血性心脏衰竭,其也有剂量依赖性毒性。在高剂量时,洋地黄引起心律不齐、异位房性心动过速和心脏骤停。药物的这种副作用大大超过了其疗效。
[0006] 药物引起的心功能不全会导致这些症状,例如心律失常、房颤、心动过速或过缓等,而这些症状会导致心脏衰竭。因此,保护心脏免受这些毒副作用,从而预防心功能不全,将极大提高这些药物的疗效。
[0007] 除了药物引起的心脏功能不全,生活方式和疾病状况,如狭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疾病、心肌病引起的对心脏的损害,也导致了降低了的心功能。这是因为外周阻力增加了,而这反过来又增加对心脏的压力负荷。泷泽(Takizawa)等人(1999)曾报道,在这些超负荷压力状况下,SERCA2的mRNA表达在转录有所减少,这使SERCA2蛋白浓度降低,肌浆网摄取的钙离子减少。
[0008] 山竹醇(Garcinol)是一种聚异戊二烯基二苯甲衍生物,存在于藤黄种即印度藤黄(通称“Kokum”)和藤黄山竹子(通称“Gombogee”),占果实外皮2-3%的重量。文献报告,使用含水有机溶剂从印度藤黄中提取山竹醇,产率在0.8-1.5%之间,纯度仅为50-70%(Krishnamurthy et al.,1981)。山竹醇是一种黄色固体物质,分子量为602.8,分子式为C38H50O6。

发明内容

[0009] 相应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山竹醇与环糊精的络合物;一种制备山竹醇与环糊精络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山竹醇溶解于含有环糊精的溶剂中以得到混合物,使所述混合物回流以形成清液,使所述清液冷却以得到山竹醇与环糊精络合物的晶体,过滤和干燥所述晶体,以得到山竹醇与环糊精络合物,山竹醇的纯度在约95%到约99%范围内;一种提取山竹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粉碎干燥的藤黄籼或藤黄果或其组合的壳,使用适当的溶剂提取碎皮,过滤以除去纤维素材料并得到清液,使所述清液通过吸附柱以分离成不同的馏分,并得到黄色的馏分,使黄色馏分浓缩以得到蜡状物质,用适当的溶剂处理所述蜡质物质,过滤并干燥处理后的所述蜡状物质,以得到山竹醇;组合物,包括山竹醇与环糊精络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种改善心功能不全状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需求对象给予药物容许量的络合物,其中所述对象是动物,包括人类;一种组合物,其包括药物容许量的山竹醇与环糊精,以及能改善心功能不全状况的任何其他化合物或包括该化合物的任何组合物;一种管理和治疗心功能不全状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需求主体给予药学有效量的本发明的络合物或组合物。附图说明
[0010] 为使本发明更易于理解和操作,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优选实施例。附图以及下列详细说明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阐释实施例,其中:
[0011] 图1展示了山竹醇的HPLC。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本发明与山竹醇与环糊精的络合物有关。
[0013]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山竹醇与环糊精的摩尔比为约1:1到约1:4.5。
[0014]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络合物为化学络合物。
[0015]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山竹醇的纯度为约95%到约99%。
[0016]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环糊精选自下组:α-环糊精、β-环糊精、2-羟丙基-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0017]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环糊精是β-环糊精。
[0018]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环糊精是β-环糊精的适当衍生物。
[0019]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山竹醇与环糊精络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 a)将山竹醇溶解于含有环糊精的溶剂中,以得到混合物;
[0021] b)使所述混合物回流,以形成清液;
[0022] c)使所述清液冷却,以得到山竹醇与环糊精络合物的晶体;并且
[0023] d)过滤并干燥所述晶体,以得到山竹醇与环糊精络合物。
[0024]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剂选自下组:水、原子数为1到4的脂肪醇、以及其任意组合。
[0025]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糊精选自下组:α-环糊精、β-环糊精、2-羟丙基-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0026]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使所述清液冷却,是使其冷却至约0°C到约25°C之间的温度
[0027]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是在真空中进行的。
[0028]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是在约75°C到约80°C范围内的温度下进行的。
[0029]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山竹醇与所述环糊精的摩尔比在约1:1到约1:4.5范围内。
[0030] 本发明还涉及山竹醇,其纯度为约95%到约99%。
[0031]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提取山竹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 a)粉碎干燥的藤黄籼或藤黄果或其组合的壳;
[0033] b)使用适当的溶剂提取碎皮;
[0034] c)过滤,以除去纤维素材料并得到清液;
[0035] d)使所述清液通过吸附柱,以分离成不同的馏分,并得到黄色的馏分;
[0036] e)使所述黄色馏分浓缩,以得到蜡状物质;
[0037] f)用适当的溶剂处理所述蜡质物质;并且
[0038] g)过滤并干燥处理后的所述蜡状物质,以得到山竹醇。
[0039]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和步骤f)的溶剂独立地选自下组:甲苯、苯、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醚溶剂以及其任意组合。
[0040]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柱是中性氧化
[0041]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组合物,其包括山竹醇与环糊精络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
[0042]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选自下组:粘合剂、崩解剂、稀释剂、润滑剂增塑剂、渗透促进剂、增溶剂以及其任意组合。
[0043]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的形态选自下组:片剂、胶囊、粉剂、糖浆、溶液、气雾剂、悬浮液。
[0044]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组合物,其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量的本发明的络合物,或本发明的组合物,以及能改善心功能不全状况的任何其他化合物或包括这些化合物的任何组合物。
[0045]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管理和治疗心功能不全状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需求对象给予药学有效量的本发明的络合物或本发明的组合物。
[0046]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学有效量的范围从每天按体重约1mg/kg到约100mg/kg。
[0047]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心功能不全是由选自下组的化疗药物引起的:阿霉素、蒽环类衍生物和蛋白酶抑制剂
[0048]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心功能不全是由选自下组的正性肌力药引起的:异丙肾上腺素和洋地黄。
[0049]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心功能不全是由选自下组的增大的外周阻力和压力状况引起的:狭窄、高血压、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病。
[0050]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预防由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心力衰竭。
[0051]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象是动物,包括人类。
[0052] 借助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然而,这些示例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0053] 实施例1:
[0054] 将1千克干燥的印度藤黄外皮粉碎成尺寸为2毫米至20毫米的小,装入索氏提取器(soxhlator)内,用10升甲苯在100°C回流条件下提取8小时。用100目过滤器过滤提取液,以除去全部纤维素物质,使得到的清液冷却至室温。使冷却后的液体通过色谱柱,所述色谱柱包括60-120目大小的中性氧化铝,并收集馏分。对快速移动的黄色馏分进行收集,使其在真空下浓缩为蜡状固体,并在回流下用乙醇处理,再过滤并在真空条件中70°C下干燥至恒重。山竹醇的产量为28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得到的纯度为98.5%,如图1所示。所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具体如下:
[0055] 柱:250X4.6mm C-18反相5μ
[0056] 注入体积:20μl
[0057] 紫外线检测波长:313nm
[0058] 流动相:45%的0.1%磷酸、55%的等度乙腈
[0059] 流速:1ml/min
[0060] 实施例2:
[0061] 将10kg干燥的藤黄山竹子外皮粉碎成尺寸为2毫米至20毫米的小块,装入索氏提取器内,用100升甲苯在100°C回流条件下提取8小时。用100目过滤器过滤提取液,以除去全部纤维素物质,并使得到的清液冷却至室温。使冷却后的液体通过色谱柱,所述色谱柱包括60-120目大小的中性氧化铝,并收集馏分。对快速移动的黄色馏分进行收集,使其在真空下浓缩为蜡状固体,并在回流下用5升异丙醇处理,再过滤并在真空条件中70°C下干燥至恒重。山竹醇的产量为300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得到的纯度为95%。所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与例1的方法相同。
[0062] 实施例3:
[0063] 取2500毫升异丙醇,向其中加入250克β-环糊精和60克纯山竹醇。使混合物在79-82°C下回流,搅拌加入1升软化水。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形成清液,是使山竹醇与β-环糊精化学络合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进一步回流2小时。搅拌溶液,使其缓慢冷却3小时至35°C,进一步搅拌2小时。过滤浆液,在真空中75°C下干燥8小时至恒重。环糊精络合的山竹醇的产量为282克。络合物中山竹醇与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2。
[0064] 实施例4:
[0065] 取2000毫升异丙醇,向其中加入250克β-环糊精和60g纯山竹醇。使混合物在79-82°C下回流,搅拌加入750毫升软化水。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形成清液,是山竹醇与β-环糊精化学络合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进一步回流2小时。搅拌溶液,使其缓慢冷却3小时至35°C,并进一步搅拌2小时。过滤浆液,在真空中75°C下干燥8小时至恒重。
环糊精络合的山竹醇的产量为270克。化学络合的山竹醇与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2。
[0066] 实施例5:
[0067] 在回流条件下(80°C),向1升70:30的异丙醇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200克α-环糊精。搅拌该混合物,向其中缓慢加入25克山竹醇。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形成清液,是山竹醇与α-环糊精化学络合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山竹醇的进一步加入导致产生沉淀。使所得溶液缓慢冷却至室温并搅拌24小时。过滤溶液,在真空中75-80°C下干燥至恒重。环糊精络合的山竹醇的产量为215g。络合物中山竹醇与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4.5。
[0068] 实施例6:
[0069] 132克2-羟基-丙基-β-环糊精与375毫升水混合并加热至80°C。在5个小时期间内向其中缓慢加入60克山竹醇,直到消失的山竹醇形成均匀的黄色浆状溶液。使溶液在75-80°C下保持1小时,接着开始冷却至50°C,以得到混浊溶液。加入500毫升异丙醇,诱导沉淀析出,再使剩余溶液缓慢冷却至10°C,以使环糊精络合的山竹醇完全沉淀。过滤产品并将在真空中75°C下使其干燥至恒重。环糊精络合的山竹醇的产量为190克。山竹醇与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1。
[0070] 实施例7:山竹醇与试验分子的水溶性
[0071] 山竹醇在室温下不溶于水。对例4、5和6中制备的试验分子的水溶解度进行了评估,在35°C至40°C下相应的结果如下:
[0072] 2-羟基丙基-β-环糊精络合的山竹醇:75毫克/毫升
[0073] β-环糊精络合的山竹醇:25毫克/毫升
[0074] α-环糊精络合的山竹醇:5毫克/毫升
[0075] 由山竹醇与环糊精化学络合构成的试验分子具有更高的水溶度。因此,与山竹醇相比,试验分子具有更高的水溶度和体内生物利用度。
[0076] 实施例8:山竹醇与试验分子的稳定性对比
[0077] 对例2中提取的山竹醇样本和例3中制备的β-环糊精络合的山竹醇进行贮存,以根据ICH指南进行加速贮存稳定性试验。条件如下:
[0078] 贮存室温度:40°C
[0079] 相对湿度:75%Rh
[0080] 时长:3个月
[0081] 表1总结了稳定性贮存试验的结果。山竹醇的检测纯度降低了22%,且在HPLC色谱中出现了额外峰。β-环糊精络合物中的山竹醇的纯度仅轻微减少了约0.6%,这清楚地表明,本发明公开的试验分子增加了山竹醇的稳定性。
[0082] 表1:山竹醇和试验分子的加速贮存稳定性测试
[0083]
[0084] 实施例9:山竹醇抗阿霉素致心功能不全的活性
[0085] 阿霉素诱导的心功能不全与肌浆网(SR)受损的钙离子处理能力有关,这种受损的钙离子处理能力降低了心脏的功能(Arai等人,2000)。下面的实验表明,山竹醇保护心肌,免于产生阿霉素诱导的心功能不全。
[0086] 以10毫克/公斤、25毫克/公斤、50毫克/公斤、100毫克/公斤和200毫克/公斤(口服)剂量的山竹醇预处理雄性Wistar大鼠18天。在第16天,将阿霉素以10毫克/公斤(静脉注射)的剂量给药。在第18天,处死动物。阿霉素给药导致复极化期产生渐进式的严重恶化,这从QT和ST间隔的延长可以看出,所述延长表示不规则运动过速和心肌病的风险增大。心脏氧化应激的加剧也体现在脂质过氧化增强以及谷胱甘肽(GSH)浓度的下降。
[0087] 表2:山竹醇以药物剂量的动物死亡率
[0088]
[0089] 结果:以10毫克/公斤、25毫克/公斤和50毫克/公斤(口服)剂量的山竹醇处理动物,未发现明显治疗效果。山竹醇的剂量从100毫克/公斤(口服)到200毫克/公斤(口服)开始,才看到显著的心脏保护作用。然而,观察到在这些剂量下存在动物死亡率,表明具有毒性。用山竹醇预处理(100毫克/公斤,口服),使QT和ST间隔明显正常化,并防止心率下降。阿霉素诱导的氧化应激也被抵消了。尽管山竹醇具有治疗效果,但由于其相关毒性,因此在治疗心功能不全时是极不理想的。
[0090] 表3:动物体内山竹醇对阿霉素致心功能不全的影响
[0091]
[0092] n=6;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一维方差分析以及之后的杜克多重比较检验法(Tukey’s Multiple Comparison test)针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 ## *** **比, P<0.01且 P<0.01;与阿霉素对照组相比, P<0.001and P<0.01。
[0093] 表4:动物体内山竹醇抗阿霉素致氧化应激的活性
[0094]
[0095] n=4;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一维方差分析以及之后的杜克多重比较检验法(Tukey’s Multiple Comparison test)针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 **比,P<0.01;与阿霉素对照组相比,P<0.01。
[0096] 实施例10:试验分子对阿霉素致心功能不全的心脏保护活性
[0097] 阿霉素是一种化疗药物,其引起肌浆网的钙离子处理能力受损,导致心功能下降。以下对包括化学络合的山竹醇与环糊精的心脏保护药效试验分子进行评估。
[0098] 以20毫克/公斤(口服)剂量的试验分子预处理雄性Wistar大鼠18天。在第16天,以10毫克/公斤(静脉注射)的剂量静脉注射阿霉素。在第18天,处死动物。阿霉素用药显著降低了心功能,这从降低的心率可见。其还导致QT和ST间隔的明显延长。观察到平均动脉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明显下降。还可从加剧的脂质过氧化和降低的谷胱甘肽(GSH)浓度看出心脏氧化应激的加剧。
[0099] 表5:动物体内试验分子对阿霉素致心功能不全的影响
[0100]
[0101] n=6;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一维方差分析以及之后的杜克多重比较检验法(Tukey’s Multiple Comparison test)针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环糊精对照组相### ## **比, P<0.001and P<0.05;与阿霉素对照组相比,P<0.01。
[0102] 表6:试验分子对长期阿霉素给药所致的血液动力学损伤的影响
[0103]
[0104] n=6;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一维方差分析以及之后的邦费罗尼事后检验法(Bonferroni post hoc test)针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环糊精对照组相比,## *P<0.001;与阿霉素对照组相比,P<0.05。
[0105] 表7:动物体内试验分子抗阿霉素致氧化应激的活性
[0106]
[0107] n=4;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一维方差分析以及之后的杜克多重比较检验法(Tukey’s Multiple Comparison test)针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环糊精对照组相### ## **比, P<0.01and P<0.01;与阿霉素对照组相比,P<0.01。
[0108] 结果:全部组中未观察到动物死亡率。用试验分子(120毫克/公斤口服)预处理,使QT和ST间隔明显正常化,并避免了心率下降。观察到阿霉素诱致下降的平均动脉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显著变化。阿霉素诱致的氧化应激被试验分子抵消了。
[0109] 20毫克/公斤剂量的试验分子,其治疗潜力可与例9中以100毫克/公斤(口服)剂量给药山竹醇的效果相比。这证实了山竹醇与环糊精的化学络合通过使山竹醇更有效而增加了其治疗指数。并且,在实现实验分子活性的同时无动物死亡率,表明其消除了毒性。因此,上述例子证实了试验分子在治疗阿霉素致心功能不全时具有显著提高的疗效。
[0110] 实施例11:实验分子对阿霉素长期给药的影响
[0111] 评估了实验分子在处理阿霉素长期给药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副作用时的药效。鉴于阿霉素在治疗癌症时长期给药这种潜在用途,同时未考虑其心脏毒性副作用,设计了该项研究。
[0112] 以20毫克/公斤(口服)剂量的试验分子预处理雄性Wistar大鼠30天。在第1、7、14、21和28天,将阿霉素以3毫克/公斤剂量静脉内给药。在第30天,处死动物,以对心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0113] 结果:用试验分子预处理,使阿霉素诱致的QT间隔、ST间隔和QTc间隔延长显著地正常化,并防止心率下降。观察到平均动脉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与阿霉素对照组相比,从升高的GSH水平和降低的过氧化脂质明显看出氧化应激的减轻。从心脏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看出对阿霉素诱致心肌损伤的保护。测试分子显著地减轻了心肌坏死、炎症、胞浆空泡、胞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血管充血。
[0114] 表8:试验分子对长期阿霉素给药所致的心功能不全的影响
[0115]
[0116] n=6;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一维方差分析以及之后的杜克多重比较检验法(Tukey’s Multiple Comparison test)针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环糊精对照组相### ## *** *比, P<0.001and P<0.01;与阿霉素对照组相比, P<0.001且 P<0.05。
[0117] 表9:试验分子对长期阿霉素给药所致的血液动力学损伤的影响
[0118]
[0119] n=6;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一维方差分析以及之后的杜克多重比较检验法(Tukey’s Multiple Comparison test)针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环糊精对照组相比,###P<0.01;与阿霉素对照组相比,**P<0.01。
[0120] 表10:试验分子抗长期阿霉素给药所致的氧化应激的活性
[0121]
[0122] n=4;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一维方差分析以及之后的杜克多重比较检验法(Tukey’s Multiple Comparison test)针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环糊精对照组相## **比,P<0.01;与阿霉素对照组相比,P<0.01。
[0123] 表11:对长期阿霉素给药的测试动物的心脏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0124]
[0125] n=4;评估上述参数所用的评分系统:(--)无变化,(+)5-30%的细胞呈现变化,(++)30-60%的细胞呈现变化,(+++)60-90%的细胞呈现变化。
[0126] 从以上试验结果清楚可知,试验分子可有效地与阿霉素联合使用,以有效地将心脏毒性副作用降至最小,从而增加化疗剂量,完善治疗方案
[0127] 实施例12:试验分子对洋地黄诱致心功能不全的心脏保护活性
[0128] 洋地黄用于治疗心房颤动、扑动和充血性心脏衰竭。它具有剂量依赖的毒性限制。高剂量的洋地黄引起心律不齐、异位房性心动过速和心脏骤停。进行这项研究,以评估试验分子抗洋地黄致心功能不全的潜在保护作用,从而增加洋地黄的剂量。
[0129] 以20毫克/公斤(口服)剂量的试验分子预处理雄性Wistar大鼠18天。在第18天,分三次、每隔15分钟将阿霉素以500毫克/公斤剂量静脉内给药。之后,每15分钟以200毫克/公斤的剂量给药,直至心搏停止。对心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0130] 结果:用试验分子预处理,显著增加了产生异位搏动、心房纤维颤动和心脏骤停所需的洋地黄的剂量。对比洋地黄对照组,试验分子也减轻了洋地黄诱致的氧化应激,这一点从升高了的GSH水平和减轻的脂质过氧化可以看出。组织病理学检查揭示出,试验分子显著地减轻了心肌坏死、炎症、胞浆空泡、胞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血管充血,从而保护心肌,免于发生洋地黄诱致的心功能不全。
[0131] 表12:动物体内试验分子对诱致心功能不全所需的洋地黄剂量(μg/kg)的影响[0132]
[0133] n=6;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曼-惠特尼检验法(Mann Whitney Test)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洋地黄对照组相比,P<0.05。
[0134] 表13:动物体内试验分子抗洋地黄致氧化应激的活性
[0135]
[0136] n=4;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是未配对样本T检验法(Unpaired t-test)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洋地黄对照组相比,***P<0.001。
[0137] 表14:对有洋地黄致心功能不全的测试动物心脏的组织病理学检查[0138]
[0139] n=4;评估上述参数所用的评分系统:(--)无变化,(+)5-30%的细胞呈现变化,(++)30-60%的细胞呈现变化,(+++)60-90%的细胞呈现变化。
[0140]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知,试验分子保护心脏,免于发生洋地黄诱致的心功能不全。当联合使用时,试验分子能使治疗用洋地黄的剂量增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0141] 实施例13:试验分子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功能不全的心脏保护活性[0142] 以下评估试验分子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功能不全的保护活性。
[0143] 以20毫克/公斤(口服)剂量的试验分子预处理雄性Wistar大鼠18天。从第9天开始,以1毫克/公斤/每天的剂量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持续10天。异丙肾上腺素的给药导致QT和ST间隔显著地改变。通过降低的谷胱甘肽(GSH)和升高的脂质过氧化浓度,观察到异丙肾上腺素诱致的氧化应激。
[0144] 结果:使用试验分子进行预处理,使QT、ST间隔显著正常化,并防止心率降低。观察到平均动脉血压的改善。还观察到氧化应激的减轻。
[0145] 表15:动物体内试验分子抗异丙肾上腺素致心功能不全的心脏保护活性[0146]
[0147] n=5;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一维方差分析以及之后的邦费罗尼事后检验法(Bonferroni post hoc test)针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环糊精对照组相比,### ***P<0.001;与异丙肾上腺素对照组相比, P<0.001。
[0148] 表16:试验分子抗异丙肾上腺素给药所致的氧化应激的活性
[0149]
[0150] n=4;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一维方差分析以及之后的邦费罗尼事后检验法(Bonferroni post hoc test)针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环糊精对照组相比,###P<0.001and##P<0.01;与异丙肾上腺素对照组相比,**P<0.01。
[0151] 基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推断出,试验分子保护心脏,避免发生异丙肾上腺素诱致的心功能不全。因此,当与异丙肾上腺素联合使用时,试验分子提高了异丙肾上腺素的治疗潜力。
[0152] 实施例14:试验分子对主动脉瓣狭窄诱致的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0153] 主动脉紧束(狭窄)通过使主动脉缩窄,产生作用在心脏上的超负荷压力。泷泽等人(1999)曾报道,在压力超负荷条件下,SERCA2mRNA的表达减少了,这降低了SERCA2蛋白浓度,反过来又使SR对钙离子的摄取能力降低。这导致心功能下降,其特征是:血压开始时升高,表征心脏要取更多血液的补偿机制,随后血压下降,最终导致充血性心脏衰竭。本实验评估了试验分子保护心脏、避免发生充血性心脏衰竭的效果。
[0154] 用25毫克/公斤(口服)的硫代巴比妥麻醉体重为220克到300克的雄性Wistar大鼠,经左侧开胸用尺寸为4-0的消毒丝线牢固地束缚升主动脉,并将直径为0.9mm、长度为40毫米的套管纵向放置在主动脉中并与其系在一起,以形成主动脉缩窄。随后,缓慢地除去套管,留下直径为0.9mm的主动脉腔。在手术前使用试验分子进行18天处理,并在手术后持续处理4周。
[0155] 结果:用试验分子进行预处理,显著地防止主动脉瓣狭窄导致的心率降低,并使QT、ST和QTc间隔正常化。还观察到平均动脉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改善。从心脏重量与体重比以及左心室重量与体重比测得,试验分子显著地降低了主动脉瓣狭窄导致的心功能不全。还观察到氧化应激的减轻。
[0156] 表17:动物体内试验分子抗主动脉瓣狭窄致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心脏保护活性[0157]
[0158] n=6;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一维方差分析以及之后的邦费罗尼事后检验法(Bonferroni post hoc test)针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s:不显### *** *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P<0.001;与狭窄对照相比, P<0.001且 P<0.05。
[0159] 表18:试验分子对主动脉瓣狭窄致血液动力学损伤的影响
[0160]
[0161] n=6;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一维方差分析以及之后的邦费罗尼事后检验法(Bonferroni post hoc test)针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s:不显###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P<0.001。
[0162] 表19:动物体内试验分子抗主动脉瓣狭窄致心功能不全的活性
[0163]
[0164] n=6;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一维方差分析以及之后的邦费罗尼事后检验法(Bonferroni post hoc test)针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s:不### ***显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P<0.001;与狭窄对照组相比, P<0.001。
[0165] 表20:试验分子抗主动脉瓣狭窄致氧化应激的活性
[0166]
[0167] n=4;数据为Mean±S.E.M的形式;采用一维方差分析以及之后的邦费罗尼事后检验法(Bonferroni post hoc test)针对每个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s:不### *** *显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P<0.001;与狭窄对照组相比, P<0.001andP<0.05。
[0168] 主动脉瓣狭窄模型代表一种心功能不全症状,其由增大的外周阻力引起压力超负荷而导致。这种症状可由其他生理疾病诱致,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疾病和心肌病等。因此,上述实验表明,测试分子在处理和应对压力超负荷所致心功能不全是有效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