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盐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申请号 CN201611145176.1 申请日 2016-12-13 公开(公告)号 CN106587674A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申请人 刘勇英; 发明人 刘勇英;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 水 泥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硅 酸盐 水泥 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 硅酸 盐水泥 ,包含如下按 质量 份计的组分:硅酸盐 水泥熟料 45~60份;硅灰5~8份; 粉 煤 灰 15~20份; 铜 渣3~5份;锆渣3~5份;锂渣4~6份;膨胀珍珠岩4~6份; 石膏 2~4份;生石灰1~3份。本发明工艺简单,原料易得,采用大量工业废渣,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节省了不可再生资源,减少了工业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制得的水泥水化热低,抗 硫酸 盐 侵蚀效果显著、强度高、保温、抗冻融效果好。
权利要求

1.一种酸盐泥,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酸水泥,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酸盐水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石膏脱硫石膏。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将硅酸盐水泥熟料、硅灰、石膏和生石灰混合,粉磨,得到粉磨产物1;
(2)将灰、渣、锆渣、锂渣、膨胀珍珠岩分别粉磨,得到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
(3)将步骤(1)制得的粉磨产物1、步骤(2)制得的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混合,得到硅酸盐水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粉磨产物1的平均粒径不超过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粉磨产物1的平均粒径不超过30μ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的比表面积不小于320m2/kg,0.08mm筛余量不大于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的比表面积为400~500m2/kg,0.08mm筛余量不大于3%。
9.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硅酸盐水泥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酸盐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泥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酸盐水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水泥(cement)是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地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cement一词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中国秦安大地湾人,他们铺设了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后来古罗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水泥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0003] 在水泥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现代化建设工程和施工新技术的要求,水泥的品种不断增加,中国已研制出上千种特种水泥和专用水泥。从产量和用途来看,硅酸盐系列通用水泥(即波特兰水泥)在中国混凝土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
[0004] 通用硅酸盐水泥是指以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的石膏、及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用硅酸盐水泥是用于大多数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硅酸盐系列品种水泥,占水泥总产量的98%左右。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PI、普通硅酸盐水泥PO、矿渣硅酸盐水泥PS、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灰硅酸盐水泥PF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PC。这六种水泥都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为主要成分,以石膏为调凝剂,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掺加混合材的种类、数量不同。这六种水泥有着基本一致的共性,同时又由于混合材料的特性,致使不同品种水泥在性能上有较大的差异。目前,中国水泥的产品结构是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为主,这三种水泥的产量占中国水泥产量的92~95%。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点,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酸盐水泥。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硅酸盐水泥的应用。
[0008]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9] 一种硅酸盐水泥,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0010]
[0011] 所述的硅酸盐水泥,优选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0012]
[0013] 所述的石膏优选为脱硫石膏;
[0014] 所述的渣为铜冶炼过程中,熔融态铜渣经水淬急冷成菱状或玻璃体粒状渣;
[0015] 所述的锆渣为以锆英石为原料生产氯化锆的工业废渣;
[0016] 所述的锂渣为硫酸法生产酸锂过程中产生的废渣;
[0017] 所述的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18] (1)将硅酸盐水泥熟料、硅灰、石膏和生石灰混合,粉磨,得到粉磨产物1;
[0019] (2)将粉煤灰、铜渣、锆渣、锂渣、膨胀珍珠岩分别粉磨,得到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
[0020] (3)将步骤(1)制得的粉磨产物1、步骤(2)制得的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混合,得到硅酸盐水泥;
[0021] 步骤(1)中所述的粉磨产物1的平均粒径优选不超过100μm;
[0022] 步骤(1)中所述的粉磨产物1的平均粒径进一步优选为不超过30μm;
[0023] 步骤(2)中所述的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2
比表面积优选不小于320m/kg,0.08mm筛余量不大于5%;
[0024] 步骤(2)中所述的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的比表面积进一步优选为400~500m2/kg,0.08mm筛余量不大于3%;
[0025] 所述的硅酸盐水泥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0026] 本发明的原理:
[0027] 首先,本发明提供的硅酸盐水泥,是在传统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基础上,加入粉煤灰和多种工业废渣(铜渣、锆渣和锂渣)。其中,粉煤灰主要由硅玻璃、微晶矿物颗粒和未燃尽的残炭微粒所组成,其化学成分以SiO2和Al2O3为主,其火山灰活性较难激发出来。铜渣内部结构基本上是玻璃体,结构致密、硬而脆,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CaO、MgO、Al2O3,此外还有大量的和少量锌,其火山灰性能较低。锆渣的主要成分为SiO2及少量残余的ZrO2,其中,锆渣中的SiO2是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并沉积下来的,其粒度达到亚微米级,是典型的非晶态物质,具备较好的活性。锂渣的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等,其中,SiO2、Al2O3绝大多数以无定形的SiO2、Al2O3形式存在,具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以及较强的吸附性和粘结性。本发明以水泥熟料、石膏和生石灰为复合激发剂,与粉煤灰和工业废渣中的活性SiO2和Al2O3作用,可显著激发粉煤灰、铜渣、锆渣和锂渣的活性,使得其活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0028] 第二,本发明中硅灰、粉煤灰以及多种工业废渣(铜渣、锆渣和锂渣)的掺合,产生复合效应,可以大幅度降低水泥水化热,并能提高抗渗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效果。
[0029] 第三,铜渣、锆渣和锂渣的掺合,不仅有利于废弃物的重新利用,而且,铜渣、锆渣和锂渣含有富含多种杂质离子和离子团,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水泥的前期强度。
[0030] 第四,本发明通过添加粉煤灰、锂渣和膨胀珍珠岩,使制得的水泥具有较好的保温、抗冻融效果。
[0031]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0032] (1)本发明采用水泥熟料、石膏和生石灰为复合激发剂,科学配比,极大的激发了粉煤灰、铜渣、锆渣和锂渣的活性。
[0033] (2)本发明制得的水泥水化热低,抗硫酸盐侵蚀效果显著、强度高、保温、抗冻融效果好。
[0034] (3)本发明采用大量工业废渣,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节省了不可再生资源,减少了工业废渣对环境的污染。
[0035] (4)本发明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适合水泥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7] 硅酸盐水泥熟料购自冀东水泥厂;硅灰购自郑州市金顺耐材有限公司;
[0038] 粉煤灰购自广西南宁电厂;铜渣为铜冶炼过程中,熔融态铜渣经水淬急冷成菱角状或玻璃体粒状渣,购自江西某炼铜厂;锆渣为以锆英石为原料生产氧氯化锆的工业废渣,购自江苏宜兴新兴锆业有限公司;锂渣为硫酸法生产碳酸锂过程中产生的废渣,购自江西赣锋锂业有限公司;
[0039] 实施例1
[0040] 一种硅酸盐水泥,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0041]
[0042] 所述的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43] (1)将50质量份的硅酸盐水泥熟料、7质量份的硅灰、3质量份的脱硫石膏和2质量份的生石灰混合,粉磨至平均粒径为30μm,得到粉磨产物1;
[0044] (2)将18质量份的粉煤灰、4质量份的铜渣、4质量份的锆渣、5质量份的锂渣、5质量份的膨胀珍珠岩分别粉磨,得到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其中,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的比表面积为450m2/kg,0.08mm筛余量为3%;
[0045] (3)将步骤(1)制得的粉磨产物1、步骤(2)制得的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混合,得到硅酸盐水泥。
[0046] 实施例2
[0047] 一种硅酸盐水泥,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0048]
[0049] 所述的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50] (1)将45质量份的硅酸盐水泥熟料、8质量份的硅灰、4质量份的脱硫石膏和3质量份的生石灰混合,粉磨至平均粒径为50μm,得到粉磨产物1;
[0051] (2)将20质量份的粉煤灰、3质量份的铜渣、3质量份的锆渣、6质量份的锂渣、4质量份的膨胀珍珠岩分别粉磨,得到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其中,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的比表面积为400m2/kg,0.08mm筛余量为2%;
[0052] (3)将步骤(1)制得的粉磨产物1、步骤(2)制得的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混合,得到硅酸盐水泥。
[0053] 实施例3
[0054] 一种硅酸盐水泥,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0055]
[0056]
[0057] 所述的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58] (1)将60质量份的硅酸盐水泥熟料、5质量份的硅灰、2质量份的脱硫石膏和1质量份的生石灰混合,粉磨至平均粒径为70μm,得到粉磨产物1;
[0059] (2)将15质量份的粉煤灰、5质量份的铜渣、5质量份的锆渣、4质量份的锂渣、6质量份的膨胀珍珠岩分别粉磨,得到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其中,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的比表面积为500m2/kg,0.08mm筛余量为2.3%;
[0060] (3)将步骤(1)制得的粉磨产物1、步骤(2)制得的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混合,得到硅酸盐水泥。
[0061] 对比实施例1
[0062] 一种硅酸盐水泥,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0063]
[0064] 所述的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65] (1)将50质量份的硅酸盐水泥熟料、7质量份的硅灰和5质量份的脱硫石膏混合,粉磨至平均粒径为30μm,得到粉磨产物1;
[0066] (2)将18质量份的粉煤灰、4质量份的铜渣、4质量份的锆渣、5质量份的锂渣、5质量份的膨胀珍珠岩分别粉磨,得到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其中,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的比表面积为450m2/kg,0.08mm筛余量为3%;
[0067] (3)将步骤(1)制得的粉磨产物1、步骤(2)制得的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锆渣粉末、锂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混合,得到硅酸盐水泥。
[0068] 对比实施例2
[0069] 一种硅酸盐水泥,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
[0070]
[0071] 所述的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72] (1)将50质量份的硅酸盐水泥熟料、3质量份的脱硫石膏和2质量份的生石灰混合,粉磨至平均粒径为30μm,得到粉磨产物1;
[0073] (2)将18质量份的粉煤灰、4质量份的铜渣、5质量份的膨胀珍珠岩分别粉磨,得到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其中,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的比表面积为450m2/kg,0.08mm筛余量为3%;
[0074] (3)将步骤(1)制得的粉磨产物1、步骤(2)制得的粉煤灰粉末、铜渣粉末和膨胀珍珠岩粉末混合,得到硅酸盐水泥。
[0075] 效果实施例
[0076] 按照GB/T 749-2008《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测定实施例1~3以及对比实施例1~2制得的硅酸盐水泥的抗蚀系数;
[0077] 按照GB/T 12959-2008《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测定实施例1~3以及对比实施例1~2制得的硅酸盐水泥7天水化热;
[0078] 按照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分析制备水泥试,养护至3天、28天龄期,测试水泥的强度性能。
[0079] 表1实施例1~3以及对比实施例1~2制得的硅酸盐水泥性能分析
[0080]
[0081] 从表1可以看出,与对比实施例1(缺少激发剂生石灰)相比,实施例1~3制得的硅酸盐水泥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抗腐蚀性能;与对比实施例2相比,工业废渣的复配使用,具有更好的复合效应,实施例1~3制得的硅酸盐水泥抗侵蚀能强、早期强度高,而且具有低水化热的特点。
[0082]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