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将稀污泥入窑的方法及其系统

申请号 CN201510985281.5 申请日 2015-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5502979A 公开(公告)日 2016-04-20
申请人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海兵; 顾军; 王肇嘉; 陈宁; 韩立; 蔡文涛; 张红玉;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可将稀 污泥 入窑的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是将稀污泥以雾状的方式喷入 分解炉 。将稀污泥产生的臭气引入分解炉。所述稀污泥在喷雾前先进行除杂。所述系统包括与 水 泥窑连通的分解炉,所述分解炉的进料口设置有污泥 喷雾器 ,所述污泥喷雾器的进料口通过污泥输送 泵 与污泥仓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污泥喷雾器的高压气进口与高压气源连通。本发明对稀污泥的干化流程简单,投资少,可以显著减少氮 氧 化物排放,干化时间短,处置稀污泥的效率高,避免稀污泥直接入窑形成絮团状结构,防止引起 水泥 窑 温度 局部下降和恶化燃烧工况,可确保熟料的产量和 质量 。对稀污泥的雾化效果好,可延长污泥喷雾器的使用寿命,安装简单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将稀污泥入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稀污泥以雾状的方式喷入分解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将稀污泥入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稀污泥产生的臭气引入分解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将稀污泥入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污泥在喷雾前先进行除杂。
4.一种可将稀污泥入窑的系统,包括与泥窑连通的分解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炉(1)的进料口设置有污泥喷雾器(2),所述污泥喷雾器(2)的进料口通过污泥输送(3)与污泥仓(4)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污泥喷雾器(2)的高压气进口与高压气源(1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稀污泥入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喷雾器(2)包括泥浆壳体(2-1)和与该泥浆壳体(2-1)连通的泥浆喷头(2-3),所述泥浆壳体(2-1)内设置有高压气管(2-2),所述泥浆喷头(2-3)设置有冷却罩(2-4),所述冷却罩(2-4)连接有法兰盘(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将稀污泥入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壳体(2-1)的形状呈一端封闭的圆筒形,所述泥浆壳体(2-1)的另一端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泥浆喷头(2-3)的外螺纹,所述泥浆壳体(2-1)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泥浆进口(2-1-1)和泥浆冲洗口(2-1-2),所述泥浆冲洗口(2-1-2)靠近所述泥浆壳体(2-1)的一端,所述泥浆进口(2-
1-1)远离所述泥浆壳体(2-1)的一端,所述高压气管(2-2)的一端是所述高压气进口,所述高压气管(2-2)的另一端是高压气出口,所述高压气管(2-2)的另一端穿入所述泥浆壳体(2-1)一端的端面并延伸到该泥浆壳体(2-1)另一端的端口进入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进口,所述泥浆喷头(2-3)的形状呈其头部与圆筒另一端同轴相冠的锥形壳体,所述圆筒的一端是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进口,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进口的内侧面设置有连接所述泥浆壳体(2-1)的内螺纹,所述锥形壳体的底面分布有泥浆喷孔(2-3-2),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进口与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喷孔(2-3-2)之间形成泥浆喷腔(2-3-
1),所述泥浆喷腔(2-3-1)内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从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进口到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喷孔(2-3-2)逐渐从大变小,恒定地小一段后,再突然从小变得更大,所述冷却罩(2-4)的形状呈圆筒形,所述冷却罩(2-4)的一端边缘沿径向向内收缩形成缩口,所述冷却罩(2-4)一端的端面设置有冷却气进口(2-4-1),所述冷却罩(2-4)的侧面设置有冷却气出口(2-4-2),所述冷却罩(2-4)罩在所述泥浆喷头(2-3)外面,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进口端外边缘与所述冷却罩(2-4)的缩口固定连接,所述泥浆喷头(2-3)的锥形壳体底面外边缘与所述冷却罩(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2-5)固定在所述冷却罩(2-4)一端的外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稀污泥入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喷雾器(2)的进料口所述污泥输送泵(3)的出料口之间连通有除杂器(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稀污泥入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仓(4)的出料口与所述污泥输送泵(3)的进料口之间依次串接连通有单螺旋给料机(10)、污泥缓冲仓(8)、双螺旋给料机(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将稀污泥入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仓(4)的出料口呈长条形,位于所述污泥仓(4)的底部,所述单螺旋给料机(10)有两个,两个所述单螺旋给料机(10)的进料口呈长条形,分别位于所述污泥仓(4)出料口的下方并行于该出料口,两个所述单螺旋给料机(10)的出料口相邻近,位于所述污泥缓冲仓(8)的进料口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稀污泥入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泥仓(4)的出料口设置有分布污泥的滑架(11),所述滑架(11)通过液压缸(12)与所述污泥仓(4)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将稀污泥入窑的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泥窑处置稀污泥的方法及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将稀污泥入窑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污泥是污水厂处理废水后生成的产物。污泥可分为干污泥(即含水量极少的污泥,呈硬状)和湿污泥,湿污泥又可分为稠污泥(即含水量较多的污泥,呈软块状)和稀污泥(即含水量极多的污泥,呈流体状,其含水率通常可达80%左右)。通常每万立方米废水产生含水率在80%左右的污泥可达5-10吨。每年产生污泥约近达4000万吨左右。已经严重影响城市发展。常规污泥处置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手段。但是都存在占地大、规模化低、二次污染严重、运行投资高等问题。水泥行业具有处置废弃物的功能,已获得国际认可,由于污泥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SiO2、Fe203,和A12O3,和水泥原料中的质原料比较相似,理论上可以用来部分替代硅质原料进行配料,而其热值可作为燃料使用。在处置污泥的功能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镇污水厂污泥,是一种经济、可行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为了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置,本申请人投入了大量的人、物力、财力,进行长期反复的科学实验,发明了多种处置污泥的方法和产品,并于2014年12月19日申请了三件专利,分别是专利申请号为2014107921661发明名称为“一种用水泥窑处置污泥的方法及污泥气化水泥窑系统”、专利申请号为2014107916907发明名称为“一种用水泥窑处置污泥的方法及处置污泥的水泥窑系统”、申请号为2014107916292发明名称为“用水泥窑处置污泥的方法及用篦冷机处置污泥的水泥”。这些发明创造在申请专利以后进行了开发和利用,对处置稠污泥效果十分明显,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不适合处置稀污泥。为了把稀污泥中的水分排出需要耗费大量的热能,干化时间长,因此,稀污泥的处置效率相应地降低、运行费用却大大增高,未能发挥水泥窑处置废弃物的优势。在此情况下,只得直接将稀污泥注入水泥窑的分解炉,结果是因稀污泥的热值低,稀污泥注入分解炉内,形成絮团状结构,使分解炉内局部温度局部偏低,,引起水泥窑温度下降和恶化燃烧工况,极大地影响熟料的产量和质量。显然,这种直接将稀污泥注入分解炉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是得不偿失的。为了解决稀污泥入窑问题,本申请人进行了反复研究和实验,对稀污泥的性质,对产生絮团状结构的原因,对影响熟料产量和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通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终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将稀污泥入窑的方法,该方法的流程简单,投资少,可以显著减少氮化物排放,干化时间短,处置稀污泥的效率高,避免稀污泥直接入窑形成絮团状结构,防止引起水泥窑温度局部下降和恶化燃烧工况,可确保熟料的产量和质量。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将稀污泥入窑的系统,该系统的流程简单,投资少,可以显著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干化时间短,处置稀污泥的效率高,避免稀污泥直接入窑形成絮团状结构,防止引起水泥窑温度局部下降和恶化燃烧工况,可确保熟料的产量和质量。
[0005] 就方法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将稀污泥入窑的方法,将稀污泥以雾状的方式喷入分解炉。
[0006] 将稀污泥产生的臭气引入分解炉。
[0007] 所述稀污泥在喷雾前先进行除杂。
[0008] 本发明可将稀污泥入窑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 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将稀污泥以雾状的方式喷入分解炉的技术手段,所以,稀污泥的干化流程简单,投资少,可以显著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干化时间短,处置稀污泥的效率高,避免稀污泥直接入窑形成絮团状结构,防止引起水泥窑温度局部下降和恶化燃烧工况,可确保熟料的产量和质量。
[0010] 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将稀污泥产生的臭气引入分解炉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可以防上稀污泥的臭气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可以为分解炉提供氧化剂
[0011] 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稀污泥在喷雾前先进行除杂的技术手段,所以,可确保稀污泥可以持续稳定地雾化,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0012] 就系统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将稀污泥入窑的系统,包括与水泥窑连通的分解炉,所述分解炉的进料口设置有污泥喷雾器,所述污泥喷雾器的进料口通过污泥输送与污泥仓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污泥喷雾器的高压气进口与高压气源连通。
[0013] 所述污泥喷雾器包括泥浆壳体和与该泥浆壳体连通的泥浆喷头,所述泥浆壳体内设置有高压气管,所述泥浆喷头设置有冷却罩,所述冷却罩连接有法兰盘。
[0014] 所述泥浆壳体的形状呈一端封闭的圆筒形,所述泥浆壳体的另一端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泥浆喷头的外螺纹,所述泥浆壳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泥浆进口和泥浆冲洗口,所述泥浆冲洗口靠近所述泥浆壳体的一端,所述泥浆进口远离所述泥浆壳体的一端,所述高压气管的一端是所述高压气进口,所述高压气管的另一端是高压气出口,所述高压气管的另一端穿入所述泥浆壳体一端的端面并延伸到该泥浆壳体另一端的端口进入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所述泥浆喷头的形状呈其头部与圆筒另一端同轴相冠的锥形壳体,所述圆筒的一端是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的内侧面设置有连接所述泥浆壳体的内螺纹,所述锥形壳体的底面分布有泥浆喷孔,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与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喷孔之间形成泥浆喷腔,所述泥浆喷腔内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从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到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喷孔逐渐从大变小,恒定地小一段后,再突然从小变得更大,所述冷却罩的形状呈圆筒形,所述冷却罩的一端边缘沿径向向内收缩形成缩口,所述冷却罩一端的端面设置有冷却气进口,所述冷却罩的侧面设置有冷却气出口,所述冷却罩罩在所述泥浆喷头外面,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端外边缘与所述冷却罩的缩口固定连接,所述泥浆喷头的锥形壳体底面外边缘与所述冷却罩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固定在所述冷却罩一端的外边缘。
[0015] 所述冷却罩的冷却气进口通过机与所述污泥仓的臭气出口连通。
[0016] 所述泥浆壳体的泥浆进口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备用泥浆进口。
[0017] 所述泥浆进口朝向斜后方,所述泥浆冲洗口朝向斜后方。
[0018] 所述污泥喷雾器的进料口所述污泥输送泵的出料口之间连通有除杂器。
[0019] 所述污泥输送泵的出料口与所述除杂器的进料口之间连通有
[0020] 所述污泥仓的出料口与所述污泥输送泵的进料口之间依次串接连通有单螺旋给料机、污泥缓冲仓、双螺旋给料机。
[0021] 所述单螺旋给料机的出料口和所述污泥缓冲仓的进料口之间连通有阀门。
[0022] 所述污泥仓的出料口呈长条形,位于所述污泥仓的底部,所述单螺旋给料机有两个,两个所述单螺旋给料机的进料口呈长条形,分别位于所述污泥仓出料口的下方并行于该出料口,两个所述单螺旋给料机的出料口相邻近,位于所述污泥缓冲仓的进料口上方。
[0023] 污泥仓的出料口设置有分布污泥的滑架,所述滑架通过液压缸与所述污泥仓连接。
[0024] 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 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分解炉的进料口设置有污泥喷雾器,所述污泥喷雾器的进料口通过污泥输送泵与污泥仓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污泥喷雾器的高压气进口与高压气源连通的技术手段,所以,稀污泥的干化流程简单,投资少,可以显著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干化时间短,处置稀污泥的效率高,避免稀污泥直接入窑形成絮团状结构,防止引起水泥窑温度局部下降和恶化燃烧工况,可确保熟料的产量和质量。
[0026] 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污泥喷雾器包括泥浆壳体和与该泥浆壳体连通的泥浆喷头,所述泥浆壳体内设置有高压气管,所述泥浆喷头设置有冷却罩,所述冷却罩连接有法兰盘的技术手段,所以,对稀污泥的雾化效果好,可延长污泥喷雾器的使用寿命,安装简单方便。
[0027] 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泥浆壳体的形状呈一端封闭的圆筒形,所述泥浆壳体的另一端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泥浆喷头的外螺纹,所述泥浆壳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泥浆进口和泥浆冲洗口,所述泥浆冲洗口靠近所述泥浆壳体的一端,所述泥浆进口远离所述泥浆壳体的一端,所述高压气管的一端是所述高压气进口,所述高压气管的另一端是高压气出口,所述高压气管的另一端穿入所述泥浆壳体一端的端面并延伸到该泥浆壳体另一端的端口进入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所述泥浆喷头的形状呈其头部与圆筒另一端同轴相冠的锥形壳体,所述圆筒的一端是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的内侧面设置有连接所述泥浆壳体的内螺纹,所述锥形壳体的底面分布有泥浆喷孔,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与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喷孔之间形成泥浆喷腔,所述泥浆喷腔内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从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到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喷孔逐渐从大变小,恒定地小一段后,再突然从小变得更大,所述冷却罩的形状呈圆筒形,所述冷却罩的一端边缘沿径向向内收缩形成缩口,所述冷却罩一端的端面设置有冷却气进口,所述冷却罩的侧面设置有冷却气出口,所述冷却罩罩在所述泥浆喷头外面,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端外边缘与所述冷却罩的缩口固定连接,所述泥浆喷头的锥形壳体底面外边缘与所述冷却罩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固定在所述冷却罩一端的外边缘的技术手段,所以,便于拆装维修保养,便于清理污泥喷雾器中的残留污泥。
[0028] 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冷却罩的冷却气进口通过风机与所述污泥仓的臭气出口连通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可以防上稀污泥的臭气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可以为分解炉提供氧化剂,更可以对污泥喷雾器进行冷却。
[0029] 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泥浆壳体的泥浆进口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备用泥浆进口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可以用两个泥浆进口同时进行稀污泥输送,而且,还可以在一个泥浆进口出现问题时堵住该泥浆进口,用另一个泥浆进口进行稀污泥输送。
[0030] 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泥浆进口朝向斜后方,所述泥浆冲洗口朝向斜后方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提搞稀污泥的输送效率,有利于提高冲洗稀污泥的效率。
[0031] 7、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污泥喷雾器的进料口所述污泥输送泵的出料口之间连通有除杂器的技术手段,所以,可确保稀污泥可以持续稳定地雾化,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0032] 8、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污泥输送泵的出料口与所述除杂器的进料口之间连通有阀门的技术手段,所以,可给设备的维修带来极大的方便。
[0033] 9、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污泥仓的出料口与所述污泥输送泵的进料口之间依次串接连通有单螺旋给料机、污泥缓冲仓、双螺旋给料机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稀污泥均匀连续地输送。
[0034] 10、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单螺旋给料机的出料口和所述污泥缓冲仓的进料口之间连通有阀门的技术手段,所以,可给设备的维修带来极大的方便。
[0035] 1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污泥仓的出料口呈长条形,位于所述污泥仓的底部,所述单螺旋给料机有两个,两个所述单螺旋给料机的进料口呈长条形,分别位于所述污泥仓出料口的下方并行于该出料口,两个所述单螺旋给料机的出料口相邻近,位于所述污泥缓冲仓的进料口上方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稀污泥从污泥仓的出料口排出,防止稀污泥在污泥仓产生大量沉淀物。
[0036] 1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污泥仓的出料口设置有分布污泥的滑架,所述滑架通过液压缸与所述污泥仓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有效地防止稀污泥在污泥仓内局部堆积,有利于将稀污泥从污泥仓的进料口注入到污泥仓。附图说明
[003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可将稀污泥入窑的方法及其系统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8] 图1为本实施方式可将稀污泥入窑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9] 图2为图1中污泥喷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0]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1] 1~分解炉;2~污泥喷雾器;
2-1~泥浆壳体;
2-1-1~泥浆进口;
2-1-2~泥浆冲洗口;
2-2~高压气管;
2-3~泥浆喷头;
2-3-1~泥浆喷腔;
2-3-2~泥浆喷孔;
2-4~冷却罩;
2-4-1~冷却气进口;
2-4-2~冷却气出口;
2-5~法兰盘;
3~污泥输送泵;
4~污泥仓;
5~除杂器;
6~阀门;
7~双螺旋给料机;
8~污泥缓冲仓;
9~阀门;
10~单螺旋给料机;
11~滑架;
12~液压缸;
13~风机;
14~高压气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可将稀污泥入窑的方法是将稀污泥以雾状的方式喷入分解炉。
[0043] 从图1中可以看出,稀污泥通过专用于运输稀污泥卡车卸料至结构污泥仓1中,污泥仓1内底部安装了由液压缸12和由该液压缸12驱动的滑架11组成的破拱装置,通过该破拱装置的水平往复运动,将稀污泥推向中间卸料环节以避免污泥仓4内稀污泥出现架桥现象,稀污泥通过污泥仓4底中部的单螺旋给料机10卸出仓外。在单螺旋给料机10的出料口下方正交位置安装了阀门9,稀污泥经过阀门9后进入污泥缓冲仓8,稀污泥在污泥缓冲仓8内短时间储存后进入双螺旋给料机7,稀污泥经双螺旋给料机7挤压进入设置在其下方的污泥输送泵3的进料口。所述污泥输送泵3是液压污泥输送泵。在污泥输送泵3的作用下进入污泥输送管道,通过阀门6、除杂器5进入污泥喷雾器2,在高压气源14的作用下以雾状的形式进入水泥窑的分解炉进行协同处置。
[0044]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将稀污泥以雾状的方式喷入分解炉的技术手段,所以,稀污泥的干化流程简单,投资少,可以显著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干化时间短,处置稀污泥的效率高,避免稀污泥直接入窑形成絮团状结构,防止引起水泥窑温度局部下降和恶化燃烧工况,可确保熟料的产量和质量。
[0045]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将稀污泥产生的臭气引入分解炉。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述冷却罩2-4的冷却气进口2-4-1通过风机13与所述污泥仓4的臭气出口连通。
[0046]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将稀污泥产生的臭气引入分解炉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可以防上稀污泥的臭气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可以为分解炉提供氧化剂。
[0047]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稀污泥在喷雾前先进行除杂。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述污泥喷雾器2的进料口所述污泥输送泵3的出料口之间连通有除杂器5。
[0048]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稀污泥在喷雾前先进行除杂的技术手段,所以,可确保稀污泥可以持续稳定地雾化,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0049] 如图1所示,一种可将稀污泥入窑的系统,包括与水泥窑连通的分解炉1,所述分解炉1的进料口设置有污泥喷雾器2,所述污泥喷雾器2的进料口通过污泥输送泵3与污泥仓4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污泥喷雾器2的高压气进口与高压气源14连通。作为一种优选,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述污泥输送泵3是液压污泥输送泵。
[0050]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分解炉的进料口设置有污泥喷雾器,所述污泥喷雾器的进料口通过污泥输送泵与污泥仓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污泥喷雾器的高压气进口与高压气源连通的技术手段,所以,稀污泥的干化流程简单,投资少,可以显著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干化时间短,处置稀污泥的效率高,避免稀污泥直接入窑形成絮团状结构,防止引起水泥窑温度局部下降和恶化燃烧工况,可确保熟料的产量和质量。
[0051]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步改进,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污泥喷雾器2包括泥浆壳体2-1和与该泥浆壳体2-1连通的泥浆喷头2-3,所述泥浆壳体2-1内设置有高压气管2-2,所述泥浆喷头2-3设置有冷却罩2-4,所述冷却罩2-4连接有法兰盘2-5。
[0052]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污泥喷雾器包括泥浆壳体和与该泥浆壳体连通的泥浆喷头,所述泥浆壳体内设置有高压气管,所述泥浆喷头设置有冷却罩,所述冷却罩连接有法兰盘的技术手段,所以,对稀污泥的雾化效果好,可延长污泥喷雾器的使用寿命,安装简单方便。
[0053]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步改进,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泥浆壳体2-1的形状呈一端封闭的圆筒形,所述泥浆壳体2-1的另一端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泥浆喷头2-3的外螺纹,所述泥浆壳体2-1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泥浆进口2-1-1和泥浆冲洗口2-1-2,所述泥浆冲洗口2-1-2靠近所述泥浆壳体2-1的一端,所述泥浆进口2-1-1远离所述泥浆壳体2-1的一端,所述高压气管2-2的一端是所述高压气进口,所述高压气管2-2的另一端是高压气出口,所述高压气管2-2的另一端穿入所述泥浆壳体2-1一端的端面并延伸到该泥浆壳体2-1另一端的端口进入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进口,所述泥浆喷头2-3的形状呈其头部与圆筒另一端同轴相冠的锥形壳体,所述圆筒的一端是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进口,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进口的内侧面设置有连接所述泥浆壳体2-1的内螺纹,所述锥形壳体的底面分布有泥浆喷孔2-3-2,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进口与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喷孔2-3-2之间形成泥浆喷腔2-3-1,所述泥浆喷腔2-3-1内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从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进口到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喷孔2-3-2逐渐从大变小,恒定地小一段后,再突然从小变得更大,所述冷却罩2-4的形状呈圆筒形,所述冷却罩2-4的一端边缘沿径向向内收缩形成缩口,所述冷却罩2-4一端的端面设置有冷却气进口2-4-1,所述冷却罩2-4的侧面设置有冷却气出口2-4-2,所述冷却罩2-4罩在所述泥浆喷头2-3外面,所述泥浆喷头2-3的泥浆进口端外边缘与所述冷却罩2-4的缩口固定连接,所述泥浆喷头2-3的锥形壳体底面外边缘与所述冷却罩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2-5固定在所述冷却罩2-4一端的外边缘。
[0054]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泥浆壳体的形状呈一端封闭的圆筒形,所述泥浆壳体的另一端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泥浆喷头的外螺纹,所述泥浆壳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泥浆进口和泥浆冲洗口,所述泥浆冲洗口靠近所述泥浆壳体的一端,所述泥浆进口远离所述泥浆壳体的一端,所述高压气管的一端是所述高压气进口,所述高压气管的另一端是高压气出口,所述高压气管的另一端穿入所述泥浆壳体一端的端面并延伸到该泥浆壳体另一端的端口进入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所述泥浆喷头的形状呈其头部与圆筒另一端同轴相冠的锥形壳体,所述圆筒的一端是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的内侧面设置有连接所述泥浆壳体的内螺纹,所述锥形壳体的底面分布有泥浆喷孔,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与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喷孔之间形成泥浆喷腔,所述泥浆喷腔内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从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到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喷孔逐渐从大变小,恒定地小一段后,再突然从小变得更大,所述冷却罩的形状呈圆筒形,所述冷却罩的一端边缘沿径向向内收缩形成缩口,所述冷却罩一端的端面设置有冷却气进口,所述冷却罩的侧面设置有冷却气出口,所述冷却罩罩在所述泥浆喷头外面,所述泥浆喷头的泥浆进口端外边缘与所述冷却罩的缩口固定连接,所述泥浆喷头的锥形壳体底面外边缘与所述冷却罩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固定在所述冷却罩一端的外边缘的技术手段,所以,便于拆装维修保养,便于清理污泥喷雾器中的残留污泥。
[0055]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步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冷却罩2-4的冷却气进口2-4-1通过风机13与所述污泥仓4的臭气出口连通。
[0056]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冷却罩的冷却气进口通过风机与所述污泥仓的臭气出口连通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可以防上稀污泥的臭气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可以为分解炉提供氧化剂,更可以对污泥喷雾器进行冷却。
[0057]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四步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泥浆壳体2-1的泥浆进口2-1-1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备用泥浆进口。
[0058]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泥浆壳体的泥浆进口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备用泥浆进口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可以用两个泥浆进口同时进行稀污泥输送,而且,还可以在一个泥浆进口出现问题时堵住该泥浆进口,用另一个泥浆进口进行稀污泥输送。
[0059]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五步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泥浆进口2-1-1朝向斜后方,所述泥浆冲洗口2-1-2朝向斜后方。
[0060]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泥浆进口朝向斜后方,所述泥浆冲洗口朝向斜后方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提搞稀污泥的输送效率,有利于提高冲洗稀污泥的效率。
[0061]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六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污泥喷雾器2的进料口所述污泥输送泵3的出料口之间连通有除杂器5。
[0062]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污泥喷雾器的进料口所述污泥输送泵的出料口之间连通有除杂器的技术手段,所以,可确保稀污泥可以持续稳定地雾化,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0063]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七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污泥输送泵3的出料口与所述除杂器5的进料口之间连通有阀门6。
[0064]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污泥输送泵的出料口与所述除杂器的进料口之间连通有阀门的技术手段,所以,可给设备的维修带来极大的方便。
[0065]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八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污泥仓4的出料口与所述污泥输送泵3的进料口之间依次串接连通有单螺旋给料机10、污泥缓冲仓8、双螺旋给料机7。
[0066]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污泥仓的出料口与所述污泥输送泵的进料口之间依次串接连通有单螺旋给料机、污泥缓冲仓、双螺旋给料机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稀污泥均匀连续地输送。
[0067]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九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单螺旋给料机10的出料口和所述污泥缓冲仓8的进料口之间连通有阀门9。
[0068]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单螺旋给料机的出料口和所述污泥缓冲仓的进料口之间连通有阀门的技术手段,所以,可给设备的维修带来极大的方便。
[0069]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十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污泥仓4的出料口呈长条形,位于所述污泥仓4的底部,所述单螺旋给料机10有两个,两个所述单螺旋给料机10的进料口呈长条形,分别位于所述污泥仓4出料口的下方并行于该出料口,两个所述单螺旋给料机10的出料口相邻近,位于所述污泥缓冲仓8的进料口上方。
[0070]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污泥仓的出料口呈长条形,位于所述污泥仓的底部,所述单螺旋给料机有两个,两个所述单螺旋给料机的进料口呈长条形,分别位于所述污泥仓出料口的下方并行于该出料口,两个所述单螺旋给料机的出料口相邻近,位于所述污泥缓冲仓的进料口上方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稀污泥从污泥仓的出料口排出,防止稀污泥在污泥仓产生大量沉淀物。
[0071]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十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污泥仓4的出料口设置有分布污泥的滑架11,所述滑架11通过液压缸12与所述污泥仓4连接。
[0072]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污泥仓的出料口设置有分布污泥的滑架,所述滑架通过液压缸与所述污泥仓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有效地防止稀污泥在污泥仓内局部堆积,有利于将稀污泥从污泥仓的进料口注入到污泥仓。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