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酒用紫陶日月壶及制作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818211.X 申请日 2017-09-12 公开(公告)号 CN107445588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8
申请人 王宝生; 发明人 王宝生; 吕水仙; 王枫; 杨樟福;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温酒用紫陶日月壶及制作方法。该温酒用紫陶日月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原料磨成细粉并过筛,将所述原料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制泥获得熟泥;所述原料配比为:97.5~98.5重量份的 云 南建 水 紫泥以及1.5~2.5重量份的 磷酸 三 钙 ;步骤S2,将所述熟泥放置于陶车拉坯获得紫陶日月壶坯;步骤S3,将所述紫陶日月壶坯放入窑内烧制,获得紫陶日月壶的半成品;步骤S4,对所述半成品的紫陶日月壶进行无釉磨光,获得成品紫陶日月壶。该紫陶日月壶制作方法获得的紫陶日月壶握持手感好,紧 密度 更高,生成成本低。
权利要求

1.一种温酒用紫陶日月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原料磨成细粉并过筛,将所述原料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制泥获得熟泥;所述原料配比为:97.5~98.5重量份的南建紫泥以及1.5~2.5重量份的磷酸
步骤S2,将所述熟泥放置于陶车拉坯获得紫陶日月壶坯;
步骤S3,将所述紫陶日月壶坯放入窑内烧制,获得紫陶日月壶的半成品;
步骤S4,对所述半成品的紫陶日月壶进行无釉磨光,获得成品紫陶日月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酒用紫陶日月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熟泥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步骤S11,将配制好的所述原料放入缸中浸泡搅拌,然后放置沉砂,淘洗搅拌,所述沉砂和淘洗搅拌反复5~6次后,在封闭状态自然凝干获得生泥;
步骤S12,将所述生泥放置5~8天进行醒泥;
步骤S13,反复踩踏和搅拌醒后的所述生泥后获得所述熟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酒用紫陶日月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反复揉搓所述熟泥,以去除其内的气泡,并控制所述熟泥内水分的重量百分比在24~
2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酒用紫陶日月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紫陶日月壶坯在1100~1200℃温度下烧制7.5~10小时,获得紫陶日月壶的半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酒用紫陶日月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无釉抛光依次包括沾水去火皮处理、沾水去丝处理和抛光处理。
6.一种温酒用紫陶日月壶,所述温酒用紫陶日月壶包括壶体和壶嘴,所述壶体包括内壶体和外壶体,所述内壶体设置于所述外壶体内,在所述内壶体内形成盛酒的盛酒腔,所述壶嘴固定于所述壶体上,且所述壶嘴内的出水通道将所述盛酒腔和所述壶体的外侧连通,所述盛酒腔的顶部设置有壶口,酒水通过所述壶口注入所述盛酒腔;在所述内壶体和所述外壶体之间形成加热腔,在所述加热腔的顶部设置有注水孔,用于将热水注入所述加热腔,其特征在于,制作所述紫陶日月壶的原料配比为:97.5~98.5重量份的云南建水紫泥以及
1.5~2.5重量份的磷酸三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酒用紫陶日月壶,其特征在于,制作所述紫陶日月壶的原料配比为:98重量份的云南建水紫泥,以及2重量份的磷酸三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酒用紫陶日月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酒用紫陶日月壶还包括壶盖,所述壶盖的尺寸与所述壶口的尺寸匹配,在所述壶盖上设置有排气孔,用于将所述盛酒腔与大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酒用紫陶日月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酒用紫陶日月壶还包括壶柄,所述壶柄纵向设置在所述外壶体的外侧,且与所述壶嘴的位置相对,所述注水孔设置于所述壶柄顶端的上方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温酒用紫陶日月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盛酒腔的形状为椭圆形。

说明书全文

一种温酒用紫陶日月壶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酒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酒用紫陶日月壶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火的使用使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农业的兴起解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农业的发展使人类有了用于酿酒的剩余粮食。中国从古到今农业是立国之本,素以发达的农业文明著称于世。中国酒文化正是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中国酒文化是重农文化的一种反映。
[0003] 随着酒文化的发展,盛酒用的酒具不断推陈出新,如从远古时期的碗、钵等大口酒具,到商周时期的酒具,再到汉代的漆制酒具,瓷制酒具,但这些酒具大都从美观和实用方面考虑,在功能方面考虑较少,这不仅与酒具的制作工艺有关,而且与人们的饮酒习惯有较大关系。
[0004] 目前人们习惯温酒后再喝,温酒一方面可以去除酒中微量的甲醇、类等有害物质,减少饮酒带来的副作用,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口感。
[0005] 常见的温酒方式有明火加热和浴加热,其中,明火加热的温度不均匀,而且不易控制,当温度过低时甲醇(沸点为64°)无法挥发,当温度过高时乙醇(沸点78°)容易挥发,导致口感变差。水浴加热虽然易于控制温度,但酒温保持时间较短,饮酒过程通常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水浴加热,影响饮酒的雅兴。
[0006] 中国专利CN203789623U公开了一种日月壶,该日月壶采用双层结构,使用时,将酒注入内壶体,将热水注入内壶体和外壶体之间,利用热水加热内壶体内的酒,同时还具有保温的作用,使酒温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恒定。然而,由于该日月壶采用双层结构,制作困难,成品率较低,而且该日月壶较重,握持手感差。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酒用紫陶日月壶及制作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日月壶重量较重,握持手感差的问题。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本发明一种温酒用紫陶日月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 步骤S1,将原料磨成细粉并过筛,将所述原料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制泥获得熟泥;所述原料配比为:97.5~98.5重量份的南建水紫泥以及1.5~2.5重量份的磷酸
[0010] 步骤S2,将所述熟泥放置于陶车拉坯获得紫陶日月壶坯;
[0011] 步骤S3,将所述紫陶日月壶坯放入窑内烧制,获得紫陶日月壶的半成品;
[0012] 步骤S4,对所述半成品的紫陶日月壶进行无釉磨光,获得成品紫陶日月壶。
[0013] 其中,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熟泥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0014] 步骤S11,将配制好的所述原料放入缸中浸泡搅拌,然后放置沉砂,淘洗搅拌,所述沉砂和淘洗搅拌反复5~6次后,在封闭状态自然凝干获得生泥;
[0015] 步骤S12,将所述生泥放置5~8天进行醒泥;
[0016] 步骤S13,反复踩踏和搅拌醒后的所述生泥后获得所述熟泥。
[0017] 其中,在所述步骤S2中,反复揉搓所述熟泥,以去除其内的气泡,并控制所述熟泥内水分的重量百分比在24~25%之间。
[0018] 其中,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紫陶日月壶坯在1100~1200℃温度下烧制7.5~10小时,获得紫陶日月壶的半成品。
[0019] 其中,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无釉抛光依次包括沾水去火皮处理、沾水去丝处理和抛光处理。
[0020]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温酒用紫陶日月壶包括壶体和壶嘴,所述壶体包括内壶体和外壶体,所述内壶体设置于所述外壶体内,在所述内壶体内形成盛酒的盛酒腔,所述壶嘴固定于所述壶体上,且所述壶嘴内的出水通道将所述盛酒腔和所述壶体的外侧连通,所述盛酒腔的顶部设置有壶口,酒水通过所述壶口注入所述盛酒腔;在所述内壶体和所述外壶体之间形成加热腔,在所述加热腔的顶部设置有注水孔,用于将热水注入所述加热腔,制作所述紫陶日月壶的原料配比为:97.5~98.5重量份的云南建水紫泥以及1.5~2.5重量份的磷酸三钙。
[0021] 优选地,制作所述紫陶日月壶的原料配比为:98重量份的云南建水紫泥,以及2重量份的磷酸三钙。
[0022] 其中,所述温酒用紫陶日月壶还包括壶盖,所述壶盖的尺寸与所述壶口的尺寸匹配,在所述壶盖上设置有排气孔,用于将所述盛酒腔与大气连通。
[0023] 其中,所述温酒用紫陶日月壶还包括壶柄,所述壶柄纵向设置在所述外壶体的外侧,且与所述壶嘴的位置相对,所述注水孔设置于所述壶柄顶端的上方位置。
[0024] 其中,所述盛酒腔的形状为椭圆形。
[0025] 本发明温酒用紫陶日月壶具有如下优点:
[0026] 本发明提供的温酒用紫陶日月壶采用云南建水紫泥和磷酸三钙作为原料,烧制的紫陶日月壶的重量较轻,握持手感有明显提高;而且,由于原料中含有磷酸三钙,使得紫陶日月壶的紧密度(致密度)更高,提高了紫陶日月壶的成品率;另外,磷酸三钙可以使烧制紫陶日月壶的温度降低50~100℃,减少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温酒用紫陶日月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温酒用紫陶日月壶的制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0] 实施例1
[003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温酒用紫陶日月壶采用以下原料配比制作,即97.5~98.5重量份的云南建水紫泥以及1.5~2.5重量份的磷酸三钙,其中,云南建水紫泥采用云南建水县碗窑村的紫泥,磷酸三钙采用云南省化工研究院生产的食品级磷酸三钙。云南建水紫泥非常细腻,密度较高,适酒性强,能将酒水中的苦味、涩味及酒曲的味道吸附,从而提高酒水的品质和口感。磷酸三钙可以使烧制的紫陶日月壶的紧密度(致密度)提高,从而提高紫陶日月壶的成品率;而且,磷酸三钙可以将紫陶日月壶的烧制温度降低50~100℃,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生成成本。
[0032] 温酒用紫陶日月壶包括壶体1、壶嘴2和壶柄3,壶嘴2和壶柄3设置在壶体1上,且壶嘴2和壶柄3在壶体1上的位置相对,如壶嘴2设置中壶体1的左侧,壶柄3设置于壶体1的右侧。当然,这里所指的左侧和右侧是一个相对概念,且相对于读者的位置。
[0033] 在本实施例中,壶体1包括内壶体1a和外壶体1b,内壶体1a设置于外壶体1b内,在内壶体1a内形成盛放酒水的盛酒腔Ⅰ,盛酒腔Ⅰ的形状为椭圆形或其它形状;在内壶体1a和外壶体1b之间形成加热腔Ⅱ,用于盛放加热酒的热水等高热量的液体,盛酒腔Ⅰ和加热腔Ⅱ不连通,在加热腔Ⅱ内的高热量液体通过热传导方式将盛酒腔Ⅰ内的酒水加热。该紫陶日月壶是用热水等热量较高的液体来温酒,避免了明火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该紫陶日月壶设置有两个腔体,盛酒腔Ⅰ设置在内侧,加热腔Ⅱ环绕设置在盛酒腔Ⅰ的外侧,温酒时可增加热传导的面积,加快温酒的速度;保温时,加热腔Ⅱ可以减缓酒水热量的损失,延长保温时间。另外,温酒时,可以通过控制注入加热腔Ⅱ的热水的温度控制盛酒腔Ⅰ的温度,使酒温快速达到比较合适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既能消除酒水中的有害物质,又能保持酒水原有的味道。
[0034] 壶柄3纵向固定在外壶体1b的外侧,即壶柄3的两个固定端上下设置固定于外壶体1b。在盛酒腔Ⅰ的顶部设置有壶口5,酒水从壶口5注入盛酒腔Ⅰ。紫陶日月壶还包括壶盖4,壶盖4与壶口5的尺寸相匹配,壶盖4嵌置于壶口5内可将壶口5封闭。在壶盖4上设置有排气孔
6,排气孔6将盛酒腔Ⅰ和大气连通。
[0035] 在加热腔Ⅱ的顶部且位于壶柄3顶端的上方位置设置有注水孔7,热水等高热量液体通过注入孔7注入加热腔Ⅱ。由于壶柄3与壶嘴2的设置位置相对,且注水孔7设置在壶柄3顶端的上方位置,因此,在向外倒酒时注水孔7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避免了加热腔Ⅱ内的热水外流。
[0036] 在本实施例中,壶嘴2固定在壶体1上,壶嘴2的一端固定在内壶体1a,另一端伸出外壶体1b的外侧,即壶嘴2通过内壶体1a和外壶体1b共同固定。在壶嘴2内设置有出水通道8,出水通道8仅与盛酒腔Ⅰ连通,盛酒腔Ⅰ内的酒水通过出水通道8倒出。
[0037] 实施例2
[0038]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温酒用紫陶日月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 步骤S1,将原料磨成细粉并过筛,将原料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制泥,并获得熟泥。
[0040] 制泥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41] 步骤S11,将配制好的原料放入缸中浸泡搅拌,然后放置沉砂,淘洗搅拌,沉砂和淘洗搅拌反复5~6次后,在封闭状态自然凝干获得生泥。
[0042] 具体地,将原料磨成细粉并过筛,然后称取98重量份的云南建水紫泥和2重量份的云南省化工研究院生产的食品级磷酸三钙均匀混合。将均匀混合的原料放入大陶缸中浸泡搅拌,然后静置一段时间进行沉砂,然后淘洗搅浆,沉砂和淘洗搅浆反复5~6次之后,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获得“生泥”。
[004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原料配比可以在97.5~98.5重量份的云南建水紫泥以及1.5~2.5重量份的磷酸三钙任意选择。
[0044] 步骤S12,将生泥放置5~8天进行醒泥。
[0045] 将生泥放置5~8天,俗称醒泥。
[0046] 步骤S13,反复踏搅生泥获得熟泥。
[0047] 用脚或锤反复踩踏和搅拌醒后的泥料,直至用泥刀划断泥料时,横断面呈细腻的反光镜面,即获得熟泥,熟泥为成品陶泥,可以拉坯制作紫陶日月壶。
[0048] 步骤S2,将熟泥放置于陶车拉坯获得日月壶坯。
[0049] 反复揉搓熟泥以去除其内的气泡,并控制熟泥内水分的重量百分比在24~25%之间,并使泥料中的水分均匀分部,以避免烧制过程中产生气泡、变形和开裂。然后将泥料放置于陶车,借助旋转之用手将泥料拉成器坯。拉坯时,可以一次性将内壶体和外壶体拉坯成型,也可以分段拉制内壶体和外壶体。拉坯结束后还可根据实际情况修坯,使日月壶坯的厚度达到要求。
[0050] 步骤S3,将紫陶日月壶坯放入窑内烧制,获得半成品紫陶日月壶。
[0051] 将紫陶日月壶坯放置在窑内进行窑烧,温度控制在1100~1200℃,烧制7.5~10小时,从而获得紫陶日月壶的半成品。
[0052] 步骤S4,对半成品紫陶日月壶进行无釉磨光,获得成品紫陶日月壶。
[0053] 半成品紫陶日月壶进行无釉磨光,无釉抛光依次包括沾水去火皮处理、沾水去丝处理和抛光处理,具体地,用粗砂石沾水磨去火皮,即去掉紫陶日月壶表面粗糙、坚硬如的火皮。然而,去火皮时粗砂石会在紫陶日月壶表面留下划痕,需要用较细腻的油石沾水均匀地磨去划痕,该过程即为去丝。最后进行抛光使紫陶日月壶的表面光亮鉴人。
[0054]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酒用紫陶日月壶及其制作方法,采用云南建水紫泥和磷酸三钙作为原料,烧制的紫陶日月壶的重量较轻,握持手感好;而且,由于原料中含有磷酸三钙,使得紫陶日月壶的紧密度(致密度)高,提高了紫陶日月壶的成品率;另外,磷酸三钙可以使烧制紫陶日月壶的温度降低50~100℃,减少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0055]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