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隔热层材料

申请号 CN201610932227.9 申请日 2016-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6588075A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申请人 南宁市大江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福英; 江春生;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建筑隔 热层 材料,按照 质量 份数比包含以下组分原料: 硅 酸钠20~30份、石灰10~20份、荭草苷5~9份、卟啉3~5份、秸秆30~40份、聚多糖5~11份、十八醇磷脂6~9份、双 氧 水 2~4份和活性剂1~3份。本发明建筑 隔热 层材料由于材料自身成孔型和吸湿性,使得该材料在运用的建筑作为隔热层时,能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隔热效果极好;进一步的,本发明建筑隔热层材料制备简捷,可现配现用,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易于向大众推广。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隔热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比包含以下组分原料:酸钠20~
30份、石灰10~20份、荭草苷5~9份、卟啉3~5份、秸秆30~40份、聚多糖5~11份、十八醇磷脂6~9份、双2~4份和活性剂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隔热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为小麦秸秆或稻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隔热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粒度为1~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隔热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剂由二氧化硅木质素、植物淀粉膨润土灰、甜菜碱、狗烯和氯化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隔热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剂按照质量份数比由以下组分原料组成:二氧化硅31~41份、碱木质素21~31份、植物淀粉11~21份、膨润土7~
11份、粉煤灰3~7份、甜菜碱11~15份、狗烯1~3份和氯化钙5~8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建筑隔热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淀粉为木薯粉、铃薯粉、面粉或米粉中一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按照质量份数比取以下组分原料:硅酸钠20~30份、石灰10~20份、荭草苷5~9份、卟啉3~5份、秸秆30~40份、聚多糖5~11份、十八醇磷脂6~9份、双氧水2~4份和活性剂1~3份,将硅酸钠、石灰、聚多糖和活性剂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荭草苷、卟啉、十八醇磷脂,混合搅拌均匀,放置10~20min;
(2)向步骤(1)中放置后所得物质中加入双氧水,静置30~40min,即得。

说明书全文

一种建筑隔热层材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层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建筑隔热层材料。

背景技术

[0002] 现今居民居楼开始增多,特别是农村生活条件变好之后建民房的农民越来越多,但是在顶层,夏天居住会非常炎热。因此,人们大多在顶层上搭建一层棚,起到遮阳的作用,避免阳光直射顶层楼板,但是此种做法遇上大,较为危险,且搭建铁棚成本较高,不利于在顶层晒东西。而现今市场上有的隔热层材料,大多较贵,普通建筑的居民自家使用成本较高,而且,一些建筑隔热层材料使用后,楼面不平整,降低了建筑面的利用率。
[0003]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搭建铁棚隔热危险、不方便建筑空间的利用以及现有的隔热层材料造价贵、使用后楼面不平整的问题,发明一种建筑隔热层材料,旨在得到一种既能有效起到隔热效果,造价又便宜,适合向大众推广的隔热材料。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建筑隔热层材料,按照质量份数比包含以下组分原料:酸钠20~30份、石灰10~20份、荭草苷5~9份、卟啉3~5份、秸秆30~40份、聚多糖5~11份、十八醇磷脂6~9份、双2~4份和活性剂1~3份。
[0007] 其中,所述的秸秆为小麦秸秆或稻杆。
[0008] 其中,所述的秸秆粒度为1~1.5mm。
[0009] 其中,所述的活性剂由二氧化硅木质素、植物淀粉膨润土灰、甜菜碱、狗烯和氯化组成。
[0010] 其中,所述的活性剂按照质量份数比由以下组分原料组成:二氧化硅31~41份、碱木质素21~31份、植物淀粉11~21份、膨润土7~11份、粉煤灰3~7份、甜菜碱11~15份、狗烯1~3份和氯化钙5~8份。
[0011] 其中,所述的植物淀粉为木薯粉、铃薯粉、面粉或米粉中一种。
[0012] 一种如上所述建筑隔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0013] (1)按照质量份数比取以下组分原料:硅酸钠20~30份、石灰10~20份、荭草苷5~9份、卟啉3~5份、秸秆30~40份、聚多糖5~11份、十八醇磷脂6~9份、双氧水2~4份和活性剂1~3份,将硅酸钠、石灰、聚多糖和活性剂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荭草苷、卟啉、十八醇磷脂,混合搅拌均匀,放置10~20min;
[0014] (2)向步骤(1)中放置后所得物质中加入双氧水,静置30~40min,即得。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 本发明建筑隔热层材料由于材料自身成孔型和吸湿性,使得该材料在运用的建筑作为隔热层时,能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隔热效果极好;进一步的,本发明建筑隔热层材料制备简捷,可现配现用,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易于向大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8] 实施例1
[0019] 活性剂以g为单位称取以下组分原料:二氧化硅31g、碱木质素21g、马铃薯粉11g、膨润土7g、粉煤灰3g、甜菜碱11g、狗烯1g和氯化钙5g,然后将各组分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备用。
[0020] 一种建筑隔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0021] (1)以g为单位称取以下组分原料:硅酸钠20g、石灰10g、荭草苷5g、卟啉3g、粒度为1mm的小麦秸秆30g、聚多糖5g、十八醇磷脂6g、双氧水2g和上述备用的活性剂1g,将硅酸钠、石灰、聚多糖和活性剂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荭草苷、卟啉、十八醇磷脂,混合搅拌均匀,放置10min;
[0022] (2)向步骤(1)中放置后所得物质中加入双氧水,静置30min,即得。
[0023] 实施例2
[0024] 活性剂以g为单位称取以下组分原料:二氧化硅41g、碱木质素31g、面粉21g、膨润土11g、粉煤灰7g、甜菜碱15g、狗烯3g和氯化钙8g,然后将各组分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备用。
[0025] 一种建筑隔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0026] (1)以g为单位称取以下组分原料:硅酸钠30g、石灰20g、荭草苷9g、卟啉5g、粒度为1.5mm的小麦秸秆40g、聚多糖11g、十八醇磷脂9g、双氧水4g和上述备用的活性剂3g,将硅酸钠、石灰、聚多糖和活性剂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荭草苷、卟啉、十八醇磷脂,混合搅拌均匀,放置20min;
[0027] (2)向步骤(1)中放置后所得物质中加入双氧水,静置40min,即得。
[0028] 实施例3
[0029] 活性剂以g为单位称取以下组分原料:二氧化硅36g、碱木质素26g、木薯粉16g、膨润土9g、粉煤灰5g、甜菜碱13g、狗烯2g和氯化钙6g,然后将各组分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备用。
[0030] 一种建筑隔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0031] (1)以g为单位称取以下组分原料:硅酸钠25g、石灰15g、荭草苷7g、卟啉4g、粒度为1.3mm的稻杆35g、聚多糖8g、十八醇磷脂8g、双氧水3g和上述备用的活性剂2g,将硅酸钠、石灰、聚多糖和活性剂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荭草苷、卟啉、十八醇磷脂,混合搅拌均匀,放置15min;
[0032] (2)向步骤(1)中放置后所得物质中加入双氧水,静置35min,即得。
[0033] 实施例4
[0034] 一种建筑隔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0035] (1)以g为单位称取以下组分原料:硅酸钠25g、石灰15g、荭草苷7g、卟啉4g、粒度为1.3mm的稻杆35g、聚多糖8g、十八醇磷脂8g、双氧水3g,将硅酸钠、石灰、聚多糖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荭草苷、卟啉、十八醇磷脂,混合搅拌均匀,放置15min;
[0036] (2)向步骤(1)中放置后所得物质中加入双氧水,静置35min,即得。
[0037] 检测
[0038] 建高1米,宽2米,长2米,内有3.5m3内腔的水泥盒子3个,分别标记为1#,2#和、3#和4#;其中,1#不做任何处理;2#在水泥盒子顶部建立一个高0.7米、宽2.2米、长2.2米的铁棚;
3#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所得建筑隔热层材料涂抹水泥盒子顶部,涂抹厚度为15~20cm;
4#采用实施例4制备所得建筑隔热材料涂抹水泥盒子顶部,涂抹厚度为15~20cm。测量时将
4个水泥盒子放置在室外,置于高10米的架栏上,尽量避免水泥盒子建筑以外的其他面积受到阳光过多照射,2016年7月18日~2016年7月22日每天12:00~15:00点测量没隔30min水泥盒子内温度,测量一周,取平均值,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0039] 表1
[0040]
[0041]
[0042] 由表1中可知,如果不对水泥盒子顶部做任何处理,在阳光照射下,水泥盒子内腔的温度会急剧上升,采用铁棚遮阳,挡去部分阳光照射后,能有效的改进内腔的温度变化,采用本发明材料,对建筑进行处理后,隔热效果明显;由表1中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活性剂对隔热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0043]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