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470482.0 申请日 2017-06-20 公开(公告)号 CN107324732A 公开(公告)日 2017-11-07
申请人 河北卓达建材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卓舒; 刘顺凯;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浆料:快硬低 碱 度硫 铝 酸盐 水 泥100份, 植物 纤维 10-12份,色粉1.0-1.2份,外加剂0.4-0.6份,耐碱纱0.2-0.4份,水35-40份, 粉 煤 灰 5.2-6.0份,岩片4-5份, 氧 化铝0.3-0.5份, 碳 化 硅 0.2-0.4份;面料: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 水泥 100份,植物纤维20-30份,外加剂0.5-0.7份,水40-45份,粉煤灰6.0-6.5份, 莫来石 5-10份, 镁铝 尖晶石 5-1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可快速成型,具有逼真的大理石质感,而且强度高、重量轻,耐火性能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 力 ,粉尘回收符合环保要求,产品重量降低,生产工艺简单快捷,机械自动化程度高,每条生产线可年产300万平米。
权利要求

1.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浆料:快硬低度硫酸盐泥100份,植物纤维10-12份,色粉1.0-1.2份,外加剂0.4-
0.6份,耐碱纱0.2-0.4份,水35-40份,灰5.2-6.0份,岩片4-5份,化铝0.3-0.5份,0.2-0.4份;
面料: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20-30份,外加剂0.5-0.7份,水40-45份,粉煤灰6.0-6.5份,莫来石5-10份,镁铝尖晶石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浆料: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10份,色粉1.0份,外加剂0.4份,耐碱纱0.2份,水35份,粉煤灰5.2份,岩片4份,氧化铝0.3份,碳化硅0.2份;
面料: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20份,外加剂0.5份,水40份,粉煤灰
6.0份,莫来石5份,镁铝尖晶石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浆料: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10份,色粉1.0份,外加剂0.4份,耐碱纱0.2份,水35份,粉煤灰5.2份,岩片4份,氧化铝0.3份,碳化硅0.2份;
面料: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20份,外加剂0.5份,水40份,粉煤灰
6.0份,莫来石5份,镁铝尖晶石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纤维素醚、聚羧酸酸、乳液相同重量份的混合物。
5.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模具: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出符合厚度、尺寸大小规格要求及纹理要求的模具;
S2、喷彩色浆料:利用喷枪将调制好的彩色浆料喷涂在步骤S1中制备的模具表面;
S3、喷料:将面料原料按照重量份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20-30份,外加剂0.5-0.7份,水40-45份,粉煤灰6.0-6.5份,莫来石5-10份,镁铝尖晶石5-10份,称取在搅拌机内搅拌混合后,通过管径和喷嘴均加大的改进喷枪喷涂在步骤S2中模具的彩色浆料上,以形成薄而均匀的致密层,再将浆料原料按照重量份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10-12份,色粉1.0-1.2份,外加剂0.4-0.6份,耐碱纱0.2-0.4份,水35-40份,粉煤灰5.2-6.0份,岩片4-5份,氧化铝0.3-0.5份,碳化硅0.2-0.4份称取在搅拌机内搅拌混合后灌注填充在由面料形成的致密层上,以构成人造文化石的填充层,经后续的振动步骤后填充的填充料厚度不超过模具凹槽的深度,再次利用喷枪或勺具将面料喷涂于人造文化石的填充层,以形成另一致密层;
S4、第一次养护:立刻运到养护区,养护24小时;
S5、拆模和第二次养护:一次养护的板材进行拆模,拆模后板材按要求码放整齐,送入养护窑,养护3天;
S6、四边切割:把二次养护好的板材运到切割锯旁待切,用吸盘把板材吸到切割平台上,调整好切割位置并固定进行切割,及时清理切割后的边料。切割好的板材每隔一张在进入翻板机时进行一次翻板,每垛码放板材数量最多不可超过30张;
S7、四边切割:把二次养护好的板材运到切割锯旁待切,用吸盘把板材吸到切割平台上,调整好切割位置并固定进行切割,及时清理切割后的边角料。切割好的板材每隔一张在进入翻板机时进行一次翻板,每垛码放板材数量最多不可超过40张。

说明书全文

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建设和人们对居家生活环 境的美化需求,建筑业多采用具有天然石纹的石料作为建筑物表面以及室内 装修装饰之用,但是
天然石料资源有限,其过度的开采又给矿区周围环境带 来了众多不利因素,如山体植被砍
伐造成山体岩土层松软引发泥石流等等。
[0003] 于是近年来出现了一种人造文化石来替代天然石材作为建筑装修装饰 用,人造泥文化石是采用高新技术把天然形成的每种石材的纹理、色泽, 质感以人工的方法再
现,效果极富原始、古朴的韵味,具有色彩丰富、不霉、 不燃、便于安装等特点而被广泛运用
于建筑物室内外装饰。但目前国内人造 水泥文化石使用水泥加黄砂、陶粒制作而成,产品
重量重,不利于内外墙粘 贴,如果想要达到比重非常轻、甚至接近水的比重的目的,那么填
充料就必 须加入大量的陶粒,即便这样也无法达到水的比重,而且填充料浇注在模具 内,
因为水泥的比重过小,通过震动无法排除填充料中的气泡,使得文化石 的表面形成蜂窝
眼,造成文化石本应该具备的石纹不清晰,可以说根本不是 文化石,同时其强度也相应地
降低了。如果应用于室外墙面,它的抗冻融性 差,吸水饱和的水泥结构在其冻融过程中,遭
受的破坏应主要有两部分组 成,其一是当结构中毛细孔水在负温下发生物态变化,由水
转变成,体积 膨胀9%,因受毛细孔壁约束形成膨胀压力,从而在孔周围的微观结构中产 
生拉应力;其二是当毛细水结成冰时,由凝胶孔中过冷水在结构微观结构中 的迁移和重分
布引起的渗管压。目前国内人造文化石产品结构内部不能形成 较好的毛细孔结构。遇到冻
融,裂缝逐渐相互贯通,强度逐渐减低,最后完 全丧失,而损坏的产品易从外墙面上掉落,
易造成伤人事故。每产品结构 各异,最后粉蚀程度不同,影响墙面美观,如要更换则施工
相当困难,特别 是在北方地区,由于天气寒冷,对人造水泥文化石抗冻融的要求就更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及其制备方法,该一种 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具有
高强度、低密度耐火外墙文化石板的优点,同时制 作工艺环保无污染等特点。
[000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包括以下重量 份的原料:
[0006] 浆料:快硬低度硫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10-12份,色粉 1.0-1.2份,外加剂0.4-0.6份,耐碱纱0.2-0.4份,水35-40份,灰 5.2-6.0份,岩片4-5份,化铝0.3-
0.5份,0.2-0.4份;
[0007] 面料: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20-30份,外加剂 0.5-0.7份,水40-45份,粉煤灰6.0-6.5份,莫来石5-10份,镁铝尖晶石 5-10份。
[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 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进一步,所述
[0010] 浆料: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10份,色粉1.0份, 外加剂0.4份,耐碱纱0.2份,水35份,粉煤灰5.2份,岩片4份,氧化 铝0.3份,碳化硅0.2份;
[0011] 面料: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20份,外加剂0.5 份,水40份,粉煤灰6.0份,莫来石5份,镁铝尖晶石5份。
[0012] 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进一步,所述
[0013] 浆料: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12份,色粉1.2份, 外加剂0.6份,耐碱纱0.4份,水40份,粉煤灰6.0份,岩片5份,氧化 铝0.5份,碳化硅0.4份;
[0014] 面料: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30份,外加剂0.7 份,水45份,粉煤灰6.5份,莫来石10份,镁铝尖晶石10份。
[001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 S1、制备模具: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出符合厚度、尺寸大小规格要求及纹 理要求的模具;
[0017] S2、喷彩色浆料:利用喷枪将调制好的彩色浆料喷涂在步骤S1中制备 的模具表面;
[0018] S3、喷料:将面料原料按照重量份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 物纤维20-30份,外加剂0.5-0.7份,水40-45份,粉煤灰6.0-6.5份,莫 来石5-10份,镁铝尖晶石5-10
份,称取在搅拌机内搅拌混合后,通过管径 和喷嘴均加大的改进喷枪喷涂在步骤S2中模具
的彩色浆料上,以形成薄而 均匀的致密层,再将浆料原料按照重量份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
水泥100份, 植物纤维10-12份,色粉1.0-1.2份,外加剂0.4-0.6份,耐碱纱0.2-0.4 份,水
35-40份,粉煤灰5.2-6.0份,岩片4-5份,氧化铝0.3-0.5份,碳 化硅0.2-0.4份称取在搅拌
机内搅拌混合后灌注填充在由面料形成的致密层 上,以构成人造文化石的填充层,经后续
的振动步骤后填充的填充料厚度不 超过模具凹槽的深度,再次利用喷枪或勺具将面料喷
涂于人造文化石的填充 层,以形成另一致密层;
[0019] S4、第一次养护:立刻运到养护区,养护24小时;
[0020] S5、拆模和第二次养护:一次养护的板材进行拆模,拆模后板材按要求 码放整齐,送入养护窑,养护3天;
[0021] S6、四边切割:把二次养护好的板材运到切割锯旁待切,用吸盘把板材 吸到切割平台上,调整好切割位置并固定进行切割,及时清理切割后的边 料。切割好的板材每隔
一张在进入翻板机时进行一次翻板,每垛码放板材数 量最多不可超过30张;
[0022] S7、四边切割:把二次养护好的板材运到切割锯旁待切,用吸盘把板材 吸到切割平台上,调整好切割位置并固定进行切割,及时清理切割后的边角 料。切割好的板材每隔
一张在进入翻板机时进行一次翻板,每垛码放板材数 量最多不可超过40张。
[0023] 进一步地,所述外加剂为纤维素醚、聚羧酸酸、乳液相同重量份的 混合物。
[00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表面砂光处理后具有逼真的大理石质 感,而且强度高、重量轻,耐火性能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粉尘回收 符合环保要求,产品重量
降低,生产工艺简单快捷,机械自动化程度高,每 条生产线可年产300万平米。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 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的实施例是示 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
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 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 “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 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
方位 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7]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 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 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
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 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
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 具体的限定。
[0028]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 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 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
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 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
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 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而 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9]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 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 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
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 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
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 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
第一 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 征。
[0030] 实施例1
[0031] 本发明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包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浆料:快 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10份,色粉1.0份,外加剂0.4 份,耐碱纱0.2份,水35份,粉煤
灰5.2份,岩片4份,氧化铝0.3份, 碳化硅0.2份;
[0032] 面料: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20份,外加剂0.5 份,水40份,粉煤灰6.0份,莫来石5份,镁铝尖晶石5份。
[0033] 上述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 S1、制备模具: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出符合厚度、尺寸大小规格要求及纹 理要求的模具;
[0035] S2、喷彩色浆料:利用喷枪将调制好的彩色浆料喷涂在步骤S1中制备 的模具表面;
[0036] S3、喷料:将面料原料按照重量份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 物纤维20份,外加剂0.5份,水40份,粉煤灰6.0份,莫来石5份,镁铝 尖晶石5份,称取在搅拌机内搅拌
混合后,通过管径和喷嘴均加大的改进喷 枪喷涂在步骤S2中模具的彩色浆料上,以形成薄
而均匀的致密层,再将浆 料原料按照重量份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10
份,色粉 1.0份,外加剂0.4份,耐碱纱0.2份,水35份,粉煤灰5.2份,岩片4 份,氧化铝0.3
份,碳化硅0.2份称取在搅拌机内搅拌混合后灌注填充在由 面料形成的致密层上,以构成
人造文化石的填充层,经后续的振动步骤后填 充的填充料厚度不超过模具凹槽的深度,再
次利用喷枪或勺具将面料喷涂于 人造文化石的填充层,以形成另一致密层;
[0037] S4、第一次养护:立刻运到养护区,养护24小时;
[0038] S5、拆模和第二次养护:一次养护的板材进行拆模,拆模后板材按要求 码放整齐,送入养护窑,养护3天;
[0039] S6、四边切割:把二次养护好的板材运到切割锯旁待切,用吸盘把板材 吸到切割平台上,调整好切割位置并固定进行切割,及时清理切割后的边角 料。切割好的板材每隔
一张在进入翻板机时进行一次翻板,每垛码放板材数 量最多不可超过30张;
[0040] S7、四边切割:把二次养护好的板材运到切割锯旁待切,用吸盘把板材 吸到切割平台上,调整好切割位置并固定进行切割,及时清理切割后的边角 料。切割好的板材每隔
一张在进入翻板机时进行一次翻板,每垛码放板材数 量最多不可超过40张。
[0041] 优选地,外加剂为纤维素醚、聚羧酸、硼酸、乳液相同重量份的混合物。
[0042] 实施例2
[0043] 本发明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包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0044] 浆料: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12份,色粉1.2份, 外加剂0.6份,耐碱纱0.4份,水40份,粉煤灰6.0份,岩片5份,氧化 铝0.5份,碳化硅0.4份;
[0045] 面料: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30份,外加剂0.7 份,水45份,粉煤灰6.5份,莫来石10份,镁铝尖晶石10份。
[0046] 上述一种耐火外墙文化石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 S1、制备模具: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出符合厚度、尺寸大小规格要求及纹 理要求的模具;
[0048] S2、喷彩色浆料:利用喷枪将调制好的彩色浆料喷涂在步骤S1中制备 的模具表面;
[0049] S3、喷料:将面料原料按照重量份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 物纤维30份,外加剂0.7份,水45份,粉煤灰6.5份,莫来石10份,镁 铝尖晶石10份,称取在搅拌机内搅
拌混合后,通过管径和喷嘴均加大的改 进喷枪喷涂在步骤S2中模具的彩色浆料上,以形成
薄而均匀的致密层,再 将浆料原料按照重量份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植物纤维
12份, 色粉1.2份,外加剂0.6份,耐碱纱0.4份,水40份,粉煤灰6.0份,岩 片5份,氧化铝0.5
份,碳化硅0.4份称取在搅拌机内搅拌混合后灌注填充 在由面料形成的致密层上,以构成
人造文化石的填充层,经后续的振动步骤 后填充的填充料厚度不超过模具凹槽的深度,再
次利用喷枪或勺具将面料喷 涂于人造文化石的填充层,以形成另一致密层;
[0050] S4、第一次养护:立刻运到养护区,养护24小时;
[0051] S5、拆模和第二次养护:一次养护的板材进行拆模,拆模后板材按要求 码放整齐,送入养护窑,养护3天;
[0052] S6、四边切割:把二次养护好的板材运到切割锯旁待切,用吸盘把板材 吸到切割平台上,调整好切割位置并固定进行切割,及时清理切割后的边角 料。切割好的板材每隔
一张在进入翻板机时进行一次翻板,每垛码放板材数 量最多不可超过30张;
[0053] S7、四边切割:把二次养护好的板材运到切割锯旁待切,用吸盘把板材 吸到切割平台上,调整好切割位置并固定进行切割,及时清理切割后的边角 料。切割好的板材每隔
一张在进入翻板机时进行一次翻板,每垛码放板材数 量最多不可超过40张。
[0054] 优选地,外加剂为纤维素醚、聚羧酸、硼酸、乳液相同重量份的混合物。
[0055] 产品进行性能测试试验例
[0056] 分别选取两组试验对象。每组试验对象选取10张耐火外墙文化石板分 成两组。
[0057] A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中所示:
[0058]
[0059] 表1
[0060] B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中所示:
[0061]
[0062] 表2
[0063] 两个试验例证明本发明强度高、重量轻,耐火性能好,的特点。
[006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 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 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 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 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
一 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 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 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
结合和组合。
[0065]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 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 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
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