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383375.4 申请日 2017-05-26 公开(公告)号 CN107056140A 公开(公告)日 2017-08-18
申请人 佛山市蓝瑞欧特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晓辉;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防火 隔热 材料,按照 质量 份数计,隔热材料包括: 石 棉 20‑40份, 沥青 5‑10份, 铝 矾土3‑7份, 硅 酸三 钙 5‑10份,纳米 碳 化硅10‑15份,纳米二 氧 化 钛 3‑5份,硬脂醇5‑8份,聚丙烯 树脂 4‑10份,阻燃剂10‑20份。本发明引入 纳米级 的组分,对 建筑材料 进行改良,提高了建筑材料的防火保温性能;在材料中添加了纳米二氧化钛,提高了材料的抗压性能,并且经过测试抗压强度达到101.7MPa。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火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隔热材料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隔热材料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包括氢、氢氧化镁、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的粒径为10-
15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的粒径为100-
200nm。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中所述的防火隔热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 101按照配方中各组分的比例备料,然后将沥青加热到80-95℃;
S 102将粉末状的组分与加热后的沥青混合,搅拌均匀;
S 103将制备得到的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注入到成型模具中,加压成型;
S 104加压成型后,烘干,得到防火隔热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火隔热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 104中烘干温度为80-
100℃,烘干5-7h。

说明书全文

防火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隔热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火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新型建筑材料品种众多,形式各异,具有经济实用、市场环保的优点,能够满足现代建筑装饰审美的要求。随着建筑材料的不断创新,现在常用的新型建筑材料有: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密封材料等等。随着建筑市场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材料的质量也要求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防火隔热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
[0004]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防火隔热材料,按照质量份数计,隔热材料包括:
[0006]
[0007] 进一步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隔热材料包括:
[0008]
[0009]
[0010] 进一步包括,所述阻燃剂包括氢、氢氧化镁、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1] 进一步包括,所述纳米的粒径为10-150nm。
[0012] 进一步包括,所述纳米二氧化的粒径为100-200nm。
[0013] 进一步包括,一种制备防火隔热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 S101 按照配方中各组分的比例备料,然后将沥青加热到80-95℃;
[0015] S102 将粉末状的组分与加热后的沥青混合,搅拌均匀;
[0016] S103 将制备得到的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注入到成型模具中,加压成型;
[0017] S104 加压成型后,烘干,得到防火隔热材料。
[0018] 进一步包括,S104中烘干温度为80-100℃,烘干5-7h。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0] 本发明通过引入纳米级的组分,对建筑材料进行改良,提高了建筑材料的防火保温性能;在材料中添加了纳米二氧化钛,提高了材料的抗压性能,并且经过测试抗压强度达到101.7MPa。
[0021]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详细给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3] 实施例1
[0024] 实施例1中公开了一种防火隔热材料,按照质量份数计,隔热材料包括:
[0025]
[0026] 实施例2
[0027] 实施例2中公开了一种防火隔热材料,隔热材料包括:
[0028]
[0029] 实施例3
[0030] 实施例3中公开了一种防火隔热材料,包括:
[0031]
[0032]
[0033] 实施例1-3中,所述阻燃剂包括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4]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碳化硅的粒径为10-150nm。
[0035]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00-200nm。
[0036] 上述实施例1-3中的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 S101 按照配方中各组分的比例备料,然后将沥青加热到80-95℃;
[0038] S102 将粉末状的组分与加热后的沥青混合,搅拌均匀;
[0039] S103 将制备得到的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注入到成型模具中,加压成型;
[0040] S104 加压成型后,烘干,得到防火隔热材料;烘干温度为80-100℃,烘干5-7h。
[0041] 经过测试实施例1-3中防火隔热材料的抗压强度达到97.8、101.7、99.5MPa。
[0042] 经过测试上述防火隔热材料的阻燃性能为A等级。
[0043] 引入纳米级的组分,对建筑材料进行改良,提高了建筑材料的防火保温性能;在材料中添加了纳米二氧化钛,提高了材料的抗压性能,并且经过测试抗压强度达到101.7MPa。
[0044]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