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酸耐胶泥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611063985.8 申请日 2016-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6630905A 公开(公告)日 2017-05-10
申请人 浙江锦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立旺; 朱国平; 王琪; 李新明; 桑新良;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耐酸耐 碱 胶泥,按 质量 分数包括以下组份:焦 宝石 粉20~30份, 碳 化 硅 粉20~35份,电瓷废料25~35份,广西泥10~15份,硅微粉2~4份,碳化 硼 1~3份,氟 硅酸 钠4~8份, 水 玻璃30~40份。耐酸耐碱胶泥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将分装原料按质量比例称好后分别制成混合粉和结合剂,将混合粉和结合剂按质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制得耐酸耐碱胶泥。本发明的优点是:在高温条件下能够在表面形成一层釉状物质,起到密封、隔离和保护作用,从而起到抗侵蚀效果,具有很好的抗渗性、耐酸性和耐高温能 力 ,有效化解设备正常运行下的温差 张力 ,极大提高整个热工系统抗热震能力,延长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较好地解决了不同材料之间的粘结灰缝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耐酸耐胶泥,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包括以下组份:焦宝石粉20~30份,粉20~35份,电瓷废料25~35份,广西泥10~15份,硅微粉2~4份,碳化1~3份,氟硅酸钠4~8份,玻璃30~4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酸耐碱胶泥,其特征在于:焦宝石粉30份,碳化硅粉20份,电瓷废料25份,广西泥10份,硅微粉4份,碳化硼1份,氟硅酸钠8份,水玻璃4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酸耐碱胶泥,其特征在于:焦宝石粉20份,碳化硅粉35份,电瓷废料35份,广西泥15份,硅微粉2份,碳化硼3份,氟硅酸钠4份,水玻璃30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酸耐碱胶泥,其特征在于:焦宝石粉25份,碳化硅粉23份,电瓷废料28份,广西泥12份,硅微粉3份,碳化硼2份,氟硅酸钠6份,水玻璃35份。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耐酸耐碱胶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瓷废料不大于200目。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耐酸耐碱胶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焦宝石粉不大于200目。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耐酸耐碱胶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粉不大于200目。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耐酸耐碱胶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玻璃模数为2.8~3.0。
9.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耐酸耐碱胶泥的胶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将焦宝石粉、碳化硅粉、电瓷废料、广西泥、碳化硼、氟硅酸钠按质量比例称好后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
B、将硅微粉、水玻璃按质量比例称好后混合搅拌均匀制成结合剂;
C、将步骤A制得的混合粉和步骤B制得的结合剂按质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制得耐酸耐碱胶泥。

说明书全文

一种耐酸耐胶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酸耐碱胶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耐火材料、军工、航空等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能在高温环境中使用的胶泥。一般有机胶泥能承受的高温通常较低,而无机胶泥所能承受的高温达600—900℃,改性后可达1000℃以上,此外无机胶泥没有任何VOC释放,非常安全环保。根据化学组分的不同,无机胶黏剂可分为酸盐、磷酸盐、酸盐、化物、酸盐和硫酸盐等几大类,其中硅酸盐胶泥的成本最低、操作工艺最简单、工业使用量最大,故对硅酸盐胶泥的改性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外开发了粉状硅酸钠耐酸泥,如日本AR及美国HES耐酸水泥,将耐酸粉料、速溶粉状水玻璃、固化剂等组为一体,是一种新型产品,使用时仅加水拌合即可,是对传统水玻璃型耐酸水泥的重大革新。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以这些胶泥为基础的改性胶泥,如改性密实钠水玻璃胶泥、酚呋喃胶泥及环氧酚醛胶泥等。专利CN103274706A公开了一种高温防渗漏的化硅胶泥,此种胶泥在高温条件下碳化硅容易发生氧化,造成抗侵蚀性下降。专利CN102633516A中采用环氧树脂做为结合剂,难以满足高温条件下的使用要求。目前不同种类的胶泥往往都是针对粘结强度、耐温性能、抗侵蚀性能等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将这些性能综合起来,从而满足复杂环境使用要求的产品未曾出现。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酸耐碱胶泥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目前胶泥综合性能差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耐酸耐碱胶泥,按质量分数包括以下组份:焦宝石粉20~30份,碳化硅粉20~35份,电瓷废料25~35份,广西泥10~15份,硅微粉2~4份,碳化硼1~3份,氟硅酸钠4~8份,水玻璃30~40份。
[0005] 优选的,焦宝石粉30份,碳化硅粉20份,电瓷废料25份,广西泥10份,硅微粉4份,碳化硼1份,氟硅酸钠8份,水玻璃40份。
[0006] 可选的,焦宝石粉20份,碳化硅粉35份,电瓷废料35份,广西泥15份,硅微粉2份,碳化硼3份,氟硅酸钠4份,水玻璃30份。
[0007] 可选的,焦宝石粉25份,碳化硅粉23份,电瓷废料28份,广西泥12份,硅微粉3份,碳化硼2份,氟硅酸钠6份,水玻璃35份。
[0008] 优选的,电瓷废料不大于200目;焦宝石粉不大于200目;碳化硅粉不大于200目;粒度控制为不大于200目,一方面也能够起到结合作用,另一方面容易烧结,提高致密度
[0009] 优选的,水玻璃模数为2.8~3.0;水玻璃模数为2.8~3.0时,粘度较大,密度适中,能够提高胶泥的粘结
[0010] 耐酸耐碱胶泥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0011] A、将焦宝石粉、碳化硅粉、电瓷废料、广西泥、碳化硼、氟硅酸钠按质量比例称好后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
[0012] B、将硅微粉、水玻璃按质量比例称好后混合搅拌均匀制成结合剂;
[0013] C、将步骤A制得的混合粉和步骤B制得的结合剂按质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制得耐酸耐碱胶泥。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制备的耐酸耐碱胶泥在高温条件下能够在表面形成一层釉状物质,起到密封、隔离和保护作用,从而起到抗侵蚀效果。硅微粉分散到水玻璃中能起到改性作用,结合剂在硬化过程中析出的硅酸凝胶能堵塞材料毛细孔并在表面形成连续封闭膜,而且不与酸类物质反应,因而具有很好的抗渗性、耐酸性和耐高温能力。本发明制备的耐酸耐碱胶泥可以广泛应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电力等热工设备中,不但能够在砖与砖起到结合和密封作用,而且可以直接用于金属材料表面,起到耐温和防腐一体化效果,有效化解设备正常运行下的温差张力,极大提高整个热工系统抗热震能力,延长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较好地解决了不同材料之间的粘结灰缝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一:
[0016] 一种耐酸耐碱胶泥,按质量分数包括以下组份:焦宝石粉30份,碳化硅粉20份,电瓷废料25份,广西泥10份,硅微粉4份,碳化硼1份,氟硅酸钠8份,水玻璃40份。
[0017] 实施例二:
[0018] 一种耐酸耐碱胶泥,按质量分数包括以下组份:焦宝石粉20份,碳化硅粉35份,电瓷废料35份,广西泥15份,硅微粉2份,碳化硼3份,氟硅酸钠4份,水玻璃30份。
[0019] 实施例三:
[0020] 一种耐酸耐碱胶泥,按质量分数包括以下组份:焦宝石粉25份,碳化硅粉23份,电瓷废料28份,广西泥12份,硅微粉3份,碳化硼2份,氟硅酸钠6份,水玻璃35份。
[0021] 实施例四:
[0022] 一种耐酸耐碱胶泥,按质量分数包括以下组份:焦宝石粉23份,碳化硅粉25份,电瓷废料30份,广西泥14份,硅微粉2份,碳化硼3份,氟硅酸钠5份,水玻璃32份。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耐酸耐碱胶泥适用于水泥回转窑耐火砖砌筑。
[0023] 上述实施例中,电瓷废料、焦宝石粉和碳化硅粉均不大于200目,水玻璃模数为2.8~3.0,电瓷废料为制作高压线绝缘瓷瓶的废料。
[0024] 上述实施例耐酸耐碱胶泥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0025] A、将焦宝石粉、碳化硅粉、电瓷废料、广西泥、碳化硼、氟硅酸钠按质量比例称好后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
[0026] B、将硅微粉、水玻璃按质量比例称好后混合搅拌均匀制成结合剂;
[0027] C、将步骤A制得的混合粉和步骤B制得的结合剂按质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制得耐酸耐碱胶泥。
[0028] 在高温条件下能够在表面形成一层釉状物质,起到密封、隔离和保护作用,从而起到抗侵蚀效果。硅微粉分散到水玻璃中能起到改性作用,结合剂在硬化过程中析出的硅酸凝胶能堵塞材料毛细孔并在表面形成连续封闭膜,而且不与酸类物质反应,因而具有很好的抗渗性、耐酸性和耐高温能力。本发明制备的耐酸耐碱胶泥可以广泛应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电力等热工设备中,不但能够在砖与砖起到结合和密封作用,而且可以直接用于金属材料表面,起到耐温和防腐一体化效果,有效化解设备正常运行下的温差张力,极大提高整个热工系统抗热震能力,延长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较好地解决了不同材料之间的粘结灰缝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