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集料反应

申请号 CN95105990.4 申请日 1995-06-08 公开(公告)号 CN1137497A 公开(公告)日 1996-12-11
申请人 北京德高水泥新技术开发公司; 南京化工大学; 发明人 唐明述; 曹辰; 许仲梓; 邓敏; 兰祥辉;
摘要 一种新型的特种 水 泥——抗 碱 -集料反应 水泥 ,它是由普通的高碱 硅 酸盐 水泥熟料 ,复合活性混合材和少量化学外加剂构成。其特征是混合材被机械和化学活化,水泥熟料品质合乎同标号 硅酸 盐水泥 质量 要求,复合的化学活化剂对 混凝土 强度和耐久性有利而无害。复合活性混合材占水泥的比例按集料碱活性大小而定,由强度发展分成525R,525,425R,425四个标号。用于现场浇注和预制 钢 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确保使用硅质碱活性集料时不发生碱-集料反应破坏。
权利要求

一种抗-集料反应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配方为:
        酸盐水泥熟料      60~80%
        复合型混合材        20~40%
        复合型化学活化剂    0~4% 其中,所述熟料是高碱水泥熟料,碱含量大于0.6%且小于1.3%等 当量Na2O,所述复合型混合材由烧失量低于6%且化硅含量高 于40%的无机硅质材料和另一种氧化硅含量高于50%的硅质材料 分别按占混合材总量85~100%及0~15%的比例复合而成,所说 的复合化学活化剂由占0~20%的醇胺类活化剂和占80~100%的 无机无碱无氯盐类复合而成,所述水泥的比表面积350~ 500m2/kg。

说明书全文

发明是关于一种新型的抗-集料反应泥,具体地说是一 种能确保混凝土使用质碱活性集料时,不发生碱-集料反应破坏 的新品种水泥

碱-集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的碱活性集料与水泥、外加剂和环 境中的碱发生破坏性的膨胀反应,其结果导致工程混凝土的破坏。 自1940年被发现和命名以来,已造成全世界数十个国家的一大批 重大混凝土工程破坏,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成为造成混凝土 结构破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许多科学家将其称为混凝土的“癌 症”。目前防治碱-集料反应的主要方法有两类,一是使用非活性集 料,二是使用低碱水泥(水泥碱含量<0.6%等当量Na2O)。但由于 工程成本要求和原料分布的特殊性,实际情况中往往选择不到非活 性集料或低碱水泥,或者作出这样的选择要大幅度提高工程造价。 例如,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就是这样,现有水泥基本上都是高碱 水泥,而且大面积分布着碱活性集料。

抗碱-集料反应的另一措施是在混凝土或水泥中掺活性混合 材,要求混合材掺量必须大到足以抑制碱-集料反应的程度。这一 措施往往造成几种工程困难,一是大量掺混合材后影响混凝土或水 泥的强度和耐久性,二是控制量不当反而会促进碱-集料反应;三 是对不同工程、不同集料、不同水泥情况都必须做大量试验研究, 巨大的工作量使得该方法难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目前现有水泥品种主要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 渣、灰、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高水泥以及 其它特种水泥(如白水泥、抗硫酸盐水泥、油井水泥、铝和硫铝酸 盐水泥等)。大量使用于混凝土的是硅酸盐类水泥,而其中的普通硅 酸盐水泥中虽掺有一定混合材,但掺量不足以防止碱-集料反应。 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的矿渣对抑制碱-集料反应效果不显著。粉煤灰 硅酸盐水泥若将粉煤灰掺量大到足以防止碱-集料反应的程度,则 必然早强性能不良,不能满足工程施工进度要求。其他少数特种水 泥虽有抗碱-集料反应性能,但价格昂贵,无法大量使用于普通混 凝土工程。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抗碱-集料反应水泥,它 具有抗碱-集料反应的性能,兼有早强、流动性好、高耐久性能, 适用于所有现场浇注和预制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

本发明的抗碱-集料反应水泥主要由水泥熟料、复合化学活性 剂通过特殊的复合而成。特殊的复合方式以最大限度提高抗碱-集 料反应性能、强度性能和耐久性能为宗旨。对水泥中各组分的品质 也有特殊的要求。简单地说,本发明是采用特定要求的水泥熟料, 选择对抗碱-集料反应性能好,对强度和耐久性能有利的混合材, 通过机械活化和化学活化,按集料碱活性大小进行熟料和混合材配 合成的抗碱-集料反应水泥。具体配方范围为60~80%硅酸盐水泥 熟料,20~40%复合混合材,0~4%复合化学活化剂。

本发明水泥中的主要成分是所述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其品质应 至少达到相同标号纯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中的各项指标。各项指 标优于标准值越多越好。例如,水泥熟料标号越高越好,游离越低越好。对于28天熟料强度分别达到59MPa和61MPa的两 种水泥熟料,优先选用强度为61MPa的熟料。同时,选择的水泥 熟料是高碱水泥熟料,其中碱含量大于0.6%且小于1.3%等当量 Na2O。选择的水泥熟料碱含量越低越好,例如对于碱含量分别为 1.2%和0.9%的水泥熟料,宁可选择后者。

本发明中选择的活性混合材原料,其品质要求在于足够量的活 性组分,其中惰性矿物越少越好。例如,对于活性组分含量分别为 95%和85%的混合材,宁可选择前者。混合材品种可分为A和B 两类,不同混合材有的对抑制碱-集料反应特别有效,有的对水泥 强度和耐久性较有利。因而,必须兼顾综合性能和成本要求。混合 材品种通过这种选择,按不同配比混合成复合混合材。例如,对于 所述的性能要求,宁可选择A和B两种混合材的复合混合材,而不 选择单一B种混合材。所述的复合混合材由混合材A和B复合而 成,且被机械和化学活化。通过熟料和复合混合材及复合活化剂共 磨,使本发明所述水泥的比表面积为350~500m2/kg。混合材A 为烧失量低于6%且氧化硅含量高于40%的硅质材料,其占复合混 合材的比例为85~100%。混合材B为另一种氧化硅含量高于50% 的硅质材料,其占复合混合材的比例为0~15%。

为使本发明水泥达到抗碱-集料反应性能以及高早强、流动性 和耐久性好的目的。对活性混合材最好采取机械活化和化学活化措 施。例如,对于公知的机械活化后比表面积达500m2/kg和 300m2/kg的混合材,最好采用500m2/kg表面积的混合材。混合 材机械活化后的比表面积越高越好,品格缺陷越多越好。在机械活 化的同时,最好也采用化学活化,既能促进机械活化的效果,又能 使混合材化学活性增加。例如,对于单用机械活化和机械活化与化 学活化结合两种情况,最好选择后者。

如上所述的化学活化剂,必须采用无碱、无氯型活化剂,方能 既有活化效果,对水泥其它性能又有改善。采用的有机-无机复合 活化剂,最好兼顾各性能的要求,有利组分越多越好。例如,X, Y二种化学活化剂,分别对水泥某二种性能有利,则最好使用X, Y复合型活化剂,而不要采用单一种活化剂。所述的复合化学活化 剂由活化剂X和活化剂Y复合成,其中X为醇胺类活化剂,其0 ~20%。Y为无碱无氯的无机盐类,占80~100%。

上述活化剂的掺量按生产525R,525,425R,425不同标号的 抗碱-集料反应水泥而定。在确保生产水泥达到相应指标情况下, 按照廉价的要求,掺量越低越好。例如,对于掺量分别为4%和 3%(按水泥重量计)的情况,最好选择后者。

本发明所述的抗碱-集料反应水泥中,水泥熟料与混合材比例 应按照集料碱活性的大小而定。集料碱活性越高,混合材所占比例 越大。例如,对于高碱集料混合材掺量应在30~40%范围内。同样 地,如果集料碱活性较小,可适量地降低混合材掺量,比如说20~ 30%。本发明所述水泥的学性能为:3天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 别达到6.5Ma和35.2MPa,28天则分别达到8.9和70.1MPa,水 /灰比较纯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低5%。使用本发明水 泥,在使用活性集料时膨胀性能显著低于使用低碱水泥的情况,而 使用低碱水泥是国际公认的抗碱-集料反应方法。因此,使用本发 明水泥能确保工程使用碱集料时不发生碱-集料反应破坏。

本发明所述的抗碱-集料反应水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不仅 能确保使用碱活性硅质集时不发生碱-集料反应破坏,同时具有高 早强(可达525R)、流动性好和耐久性好等优良性能。例如:由含碱 量为1.06%(等当量Na2O)的熟料所制成的本发明水泥,其与碱活 性集料的高温养护膨胀试验,所得的膨胀量比在同样试验条件下的 低碱水泥(等当量Na2O为0.58%,符合ASTM标准)所得的膨胀量 还要低31%,说明本发明所述水泥具有比低碱水泥更好的抗碱-集 料反应性能。而其强度(3、7天抗折和3、7天抗压)分别达到 5.47、8.18、26.8、55.10MPa,都超过了普通硅酸盐水泥525R为 国家标准。与此同时,该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比同标号硅酸盐水 泥要低5%左右。该水泥的生产成本与同标号硅酸盐水泥相近,使 用方法与其他水泥品种相同,生产方法与现有硅酸盐水泥基本相 同。为解决中国或其他国家的碱-集料反应问题,确保工程混凝土 的安全性,避免巨大经济和社会损失,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材料。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