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510987892.3 申请日 2015-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5541226A 公开(公告)日 2016-05-04
申请人 邢台建工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红伟; 南春明;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用于滑模浇筑的 混凝土 ,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水 泥240~309份,砂子676~764份,石子1056~1104份,水170~180份,纳米 碳 酸 钙 40~60份, 玄武岩 纤维 50~70份, 粉 煤 灰 80~108份,矿粉66~80份,外加剂11.2~16.2份;制备方法为:(1)称取原料;(2)将外加剂和水拌合均匀;(3)将砂子、石子投入 搅拌机 搅拌,再依次投入剩余原料组分,最后投加步骤(2)中混合均匀的 混合液 ;(4)通过混凝土运输车进行运输,途中搅拌;(5)滑模浇筑过程中,时间不超过120min,中途不加水;本发明使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内,生产工艺简单,施工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泥240~
309份,砂子676~764份,石子1056~1104份,水170~180份,纳米40~60份,玄武岩纤维30~50份,灰80~108份, 矿粉66~80份,外加剂11.2~16.2份;
其中,上述组分的技术指标如下:
所述水泥:普通酸盐水泥,强度≥42.5 Mpa,凝结时间初凝≥45min,终凝≤600 min;
砂子:Ⅱ区中砂,含泥量≤3.0%,泥含量≤1.0%;
石子:直径为5-31.5mm的碎石,含泥量≤ 1.0 %,泥块含量≤ 0.5%,针片状含量≤15%;
粉煤灰:F类Ⅰ级粉煤灰,需水量比≤95%;
纳米碳酸钙:CaCO3>99(%),Fe2O3<12(%),粒度1200~ 2500目;
玄武岩纤维:纤维长度6mm,纤维直径5 µm;
矿粉:S95级矿粉,活性指数7d≥ 75% , 28d≥ 98%;
外加剂为减水剂,掺量2-4%,减水率≥18%,含气量≥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86份,砂子740份,纳米碳酸钙50份,玄武岩纤维40份,石子1065份,水175份,粉煤灰88份,矿粉66份,外加剂13.2份。
3.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
(1)按预定配比称取水泥,砂子,石子,水,纳米碳酸钙,玄武岩纤维,粉煤灰,矿粉,外加剂;
(2)将步骤(1)中称取好的外加剂和水充分拌合均匀,形成均匀的混合液
(3)将步骤(1)中称好的砂子、石子投入搅拌机搅拌8~15s,再依次投入步骤(1)中称好的水泥、粉煤灰、纳米碳酸钙、玄武岩纤维和矿粉,最后投加步骤(2)中混合均匀的混合液,继续搅拌,步骤(3)总用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
(4)将经过步骤(3)的混合物通过混凝土运输车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将所运输的混合物持续搅拌,搅拌不低于2转/min,在卸料前4~7min,以转速不低于6转/min的转速搅拌
100~150s;
(5)滑模浇筑过程中,从水泥遇水开始计算,到浇筑完毕,整个过程时间不超过120min,中途不加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最佳使用温度为10℃-2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佳使用温度为10℃-25℃。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

背景技术

[0002] 滑模浇筑是泥混凝土浇筑时所用模板中的一种,它可以沿着水平方向、斜坡方向或垂直方向渐渐滑动,做到边浇捣,边脱模,是一种经济的先进方法,称为滑模施工,其使用的混凝土是硬稠性混凝土,否则当模板滑移后,混凝土的边缘容易塌陷损坏,新拌的混凝土的可塑性、易密性好,但是稳定性差,易出现塌边、流塑性收缩大,所以要制备一种适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合适的原料配比,制得坍落度易控制的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本发明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施工方便。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40~309份,砂子676~764份,石子1056~1104份,水170~180份,纳米40~60份,玄武岩纤维30~50份,灰80~108份,矿粉66~80份,外加剂11.2~16.2份;
其中,上述组分的技术指标如下:
所述水泥为普通酸盐水泥,强度≥42.5 Mpa,凝结时间初凝≥45min,终凝≤600 min;
砂子:Ⅱ区中砂,含泥量≤3.0%,泥含量≤1.0%;
石子:直径为5-31.5mm碎石,含泥量≤ 1.0 %,泥块含量≤ 0.5%,针片状含量≤15%;
粉煤灰:F类Ⅰ级粉煤灰,需水量比≤95%;
纳米碳酸钙:CaCO3>99(%),Fe2O3<12(%),粒度1200~ 2500目;
玄武岩纤维:纤维长度6mm,纤维直径5 µm;
矿粉:S95级矿粉,活性指数7d≥ 75% , 28d≥ 98%;
外加剂为减水剂:掺量2-4%,减水率≥18%,含气量≥3%。
[0005] 较佳地,水泥286份,砂子740份,纳米碳酸钙50份,玄武岩纤维40份,石子1065份,水175份,粉煤灰88份,矿粉66份,外加剂13.2份。
[0006] 本发明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1)按预定配比称取水泥,砂子,石子,纳米碳酸钙,玄武岩纤维,水,粉煤灰,矿粉,外加剂;
(2)将步骤(1)中称取好的外加剂和水充分拌合均匀,形成均匀的混合液
(3)将步骤(1)中称好的砂子、石子投入搅拌机搅拌8~15s,再依次投入步骤(1)中称好的水泥、粉煤灰、纳米碳酸钙、玄武岩纤维和矿粉,最后投加步骤(2)中混合均匀的混合液,继续搅拌,步骤(3)总用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
(4)将经过步骤(3)的混合物通过混凝土运输车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将所运输的混合物持续搅拌,搅拌不低于2转/min,在卸料前4~7min,以转速不低于6转/min的转速搅拌
100~150s。
[0007] (5)滑模浇筑过程中,从水泥遇水开始计算,到浇筑完毕,整个过程时间不超过120min,中途不得加水。
[0008] 较佳地,本发明混凝土最佳使用温度为10℃-25℃。
[0009] 较佳地,本发明混凝土的制备最佳温度为10℃-25℃。
[0010] 较佳地,所制得的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60-180 mm范围内。
[0011] 本发明积极效果如下:本发明以水泥、砂子、石子、水、粉煤灰、纳米碳酸钙、玄武岩纤维、矿粉和外加剂为主要原料,其中纳米碳酸钙不仅可以作为填充剂增强密实度,还可以改善浆料的流变性,增加混凝土的稳定性,使制得的产品更适合于滑模浇筑;在混凝土混入适量的玄武岩纤维,使混凝土内部能构成一种均匀的乱向支撑体系承托骨料,依靠纤维材料和水泥浆之间的界面吸附粘结,进而增加混凝土的稳定性,解决模板滑移后,混凝土的边缘容易塌陷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经过恰当的原料配比,调整水灰比在合适范围内,使坍落度控制在160-180 mm内,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施工方便,便于批量快速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叙述。
[0013] 实施例1:试配强度≥38.2Mpa,水泥实际强度≥42.5 Mpa
原料的配比如下(:单位:Kg/m3)
其中,上述组分满足如下指标:
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42.5 Mpa,凝结时间初凝≥45min,终凝≤600 min;
砂子:Ⅱ区中砂,含泥量≤3.0%,泥块含量≤1.0%;
石子:直径为5-31.5mm的碎石,含泥量≤ 1.0 %,泥块含量≤ 0.5%,针片状含量≤15%;
粉煤灰:F类Ⅰ级粉煤灰,需水量比≤95%;
纳米碳酸钙:CaCO3>99(%),Fe2O3<12(%),粒度1200~ 2500目;
玄武岩纤维:纤维长度6mm,纤维直径5 µm;;
矿粉:S95级矿粉:活性指数7d≥ 75%,28d≥ 98%;
外加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18%,含气量≥3%。
[0014] 制备方法如下:(1)按预定配比称取水泥,砂子,石子,水,纳米碳酸钙,玄武岩纤维,粉煤灰,矿粉,外加剂;
(2)将步骤(1)中称取好的外加剂和水充分拌合均匀,形成均匀的混合液;
(3)将步骤(1)中称好的砂子、石子投入搅拌机搅拌10s,再依次投入步骤(1)中称好的水泥、粉煤灰、纳米碳酸钙、玄武岩纤维和矿粉,最后投加步骤(2)中混合均匀的混合液,继续搅拌,步骤(3)总用搅拌时间180s;
(4)将经过步骤(3)的混合物通过混凝土运输车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将所运输的混合物持续搅拌,搅拌不低于2转/min,在卸料前5min,以转速不低于6转/min的转速搅拌
120s,以保证混凝土的匀质性,实施例1转速为10转/min。
[0015] (5)滑模浇筑过程中,从水泥遇水开始计算,到浇筑完毕,整个过程时间不超过120min,中途不加水。
[0016] 本实施例最佳使用温度为10℃-25℃。
[0017] 对实施例1所得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测试,结果如下:根据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实施例1的坍塌度为165mm;混凝土初凝时间169 min,终凝时间433 min。
[0018] 实施例2: 试配强度≥43.2Mpa,水泥实际强度≥42.5 Mpa原料的配比如下(:单位:Kg/m3)
其中,上述组分满足如下指标:
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42.5 Mpa,凝结时间初凝≥45min,终凝≤600 min;
砂子:Ⅱ区中砂,含泥量≤3.0%,泥块含量≤1.0%;
石子:直径为5-31.5mm的碎石,含泥量≤ 1.0 %,泥块含量≤ 0.5%,针片状含量≤15%;
粉煤灰:F类Ⅰ级粉煤灰:需水量比≤95%;
纳米碳酸钙:CaCO3>99(%),Fe2O3<12(%),粒度1200~ 2500目;
玄武岩纤维:纤维长度6mm,纤维直径5 µm;
矿粉:S95级矿粉:活性指数7d≥ 75% , 28d≥ 98%;
外加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18%,含气量≥3%。
[0019] 制备方法如下:(1)按预定配比称取水泥,砂子,石子,纳米碳酸钙,玄武岩纤维,水,粉煤灰,矿粉,外加剂;
(2)将步骤(1)中称取好的外加剂和水充分拌合均匀,形成均匀的混合液;
(3)将步骤(1)中称好的砂子、石子投入搅拌机搅拌8s,再依次投入步骤(1)中称好的水泥、纳米碳酸钙、玄武岩纤维、粉煤灰和矿粉,最后投加步骤(2)中混合均匀的混合液,继续搅拌,步骤(3)总用搅拌时间为150s;
(4)将经过步骤(3)的混合物通过混凝土运输车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将所运输的混合物持续搅拌,以5转/min的速度搅拌,在卸料前4min,以转速为10转/min的转速搅拌
100s。
[0020] (5)滑模浇筑过程中,从水泥遇水开始计算,到浇筑完毕,整个过程时间不超过120min,中途不得加水。
[0021] 本实施例最佳使用温度为10℃-25℃。
[0022] 对实施例2所得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测试,结果如下:根据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实施例2的坍塌度为
160mm;混凝土初凝时间171 min,终凝时间462 min。
[0023] 实施例3:试配强度≥33.2Mpa,水泥实际强度≥42.5 Mpa
原料的配比如下(:单位:Kg/m3)
其中,上述组分满足如下指标:
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42.5 Mpa,凝结时间初凝≥45min,终凝≤600 min;
砂子:Ⅱ区中砂:含泥量≤3.0%,泥块含量≤1.0%;
石子:5-31.5mm碎石:含泥量≤ 1.0 %,泥块含量≤ 0.5%,针片状含量≤15%;
纳米碳酸钙:CaCO3>99(%),Fe2O3<12(%),粒度1200~ 2500目;
玄武岩纤维:纤维长度6mm,纤维直径5 µm;
粉煤灰:F类Ⅰ级粉煤灰:需水量比≤95%;
矿粉:S95级矿粉:活性指数7d≥ 75% , 28d≥ 98%;
外加剂为密胺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18%,含气量≥3%。
[0024] 制备方法如下:(1)按预定配比称取水泥,砂子,石子,纳米碳酸钙,玄武岩纤维,水,粉煤灰,矿粉,外加剂;
(2)将步骤(1)中称取好的外加剂和水充分拌合均匀,形成均匀的混合液;
(3)将步骤(1)中称好的砂子、石子投入搅拌机搅拌15s,再依次投入步骤(1)中称好的水泥、粉煤灰、纳米碳酸钙、玄武岩纤维和矿粉,最后投加步骤(2)中混合均匀的混合液,继续搅拌,步骤(3)总用搅拌时间为130s;
(4)将经过步骤(3)的混合物通过混凝土运输车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将所运输的混合物持续搅拌,以4转/min的速度进行搅拌,在卸料前7min,以转速为8转/min的转速搅拌
150s。
[0025] (5)滑模浇筑过程中,从水泥遇水开始计算,到浇筑完毕,整个过程时间不超过120min,中途不得加水。
[0026] 本实施例最佳使用温度为10℃-25℃。
[0027] 对实施例3所得用于滑模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测试,结果如下:根据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实施例3的坍塌度为171mm;混凝土初凝时间175 min,终凝时间450 min。
[0028] 实施例4根据试配强度≥40.4,实际强度≥42.5 Mpa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