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体长纤维管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372575.5 申请日 2016-05-31 公开(公告)号 CN105926012A 公开(公告)日 2016-09-07
申请人 长沙理工大学; 发明人 苑晨洲; 罗奕兵; 吴明哲; 余小峰;
摘要 一种 铁 ‑镍‑ 铜 氧 体长 纤维 管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的步骤:聚丙烯纤维的 表面处理 ;聚丙烯纤维的化学 镀 铜;纤维镀镍;纤维镀铁;聚丙烯纤维的去除;长纤维金属复合管的 焙烧 氧化制成铁‑镍‑铜氧体长纤维管。本 发明 可制备不同规铬和断面形状的铁‑镍‑铜氧体长纤维管,长纤维管管内残炭的反射和吸收作用将增强 电磁波 的衰减效果,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可制备超长的铁‑镍‑铜氧体纤维管。
权利要求

1.一种-镍-体长纤维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技术方案的步骤为:(1)聚丙烯连续性纤维的表面处理:采用10~20%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化学除油,采用铬酐和硫酸溶液进行纤维表面的粗化,采用酸性的盐溶液进行纤维的敏化,敏化后纤维的清洗,采用硝酸溶液进行纤维表面的活化,活化后的纤维经甲溶液还原(;2)纤维的化学铜,其溶液成分为:酒石酸钠10~20g/L ,氢氧化钠2~5g/L,硫酸铜2~4g/L ,氯化镍,
0.2~1g/L, 甲醛1~3g/L,化学镀时间为2-8min(;3)纤维镀镍,电镀液组成为,硫酸镍150-
250g/L,酸30-45g/L,氯化钠5-15g/L,络合剂微量,pH=2~3;(4)纤维镀铁,电镀液组成为硫酸亚铁70-150g/L,氯化亚铁150-250g/L,硼酸30-50g/L,络合剂微量,稳定剂微量,pH=1~
2(;5)聚丙烯纤维的去除,复合纤维在400~500℃氧化性气氛下氧化1-3h;(6)长纤维金属复合管的焙烧氧化,在氧化性气氛下,700~950℃保温2-10h,金属原子扩散与氧化制成铁-镍-铜氧体长纤维管。

说明书全文

一种-镍-体长纤维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功能化金属纤维管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铁-镍-铜氧体长纤维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微波和微电子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先进吸波材料在抗电磁干扰以及隐身技术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磁性纤维管吸收剂由于其形状各向异性和磁各向异性,在长轴方向可以获得很高的磁导率,能够摆脱各向同性粉末材料对有效磁导率的限制,因此可以在占空比较小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磁导率,从而有利于减轻涂层重量并加宽对电磁波吸收的频带。于是在继磁性纳米粉体吸收剂之后,磁性微纤维吸收剂的研制和开发逐渐成为该领域的一个热点。铁氧体微纳米纤维不仅拥有传统铁氧体的低介电性、高电阻率和易于匹配等优点,而且还具有比磁性金属及合金纤维更高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等特征,同时纤维的形状各向异性还有利于克服铁氧体本身的自然共振频率过低和较低的Snoek 极限等问题,从而能大大提高其在微波频段的磁导率和磁损耗以及使用频率范围,有望发展成为一种能够满足现代隐身技术发展需求的新型高性能微波吸收剂。
[0003] 铁氧体纤维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大致可划分为物理模板辅助生长和无模板化学合成两个方面。模板辅助生长技术往往利用模板( 如多孔阳极氧化膜、多孔聚酸酯膜、介孔分子筛、碳纳米管等) 的空间限域效应结合电化学沉积、化学沉积或外延生长等具体方法使磁体在模板的孔道中生长,从而获得具有一维结构特征的磁性材料。相对于模板法,无模板化学合成法制备一维磁性纳米材料则显得更为方便和灵活。一是其设备简单,投资少,且产量较大,易于转化为工业化生产;二是可通过多种途径来控制一维纳米结构的形貌参数和晶面取向,获得具有不同显微结构的一维纳米结构磁性材料。无模板化学合成法主要包括液相及磁场辅助液相法、磁场诱导有机金属热分解法和静电纺丝法等。以上方法制备铁氧体纤维的长度受限。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镍-铜氧体长纤维管的制备方法:对聚丙烯纤维表面处理(粗化、活化、敏化)、化电铜、电镀镍、电镀铁制成复合纤维、复合纤维经分解、裂解、燃烧,焙烧氧化形成铁-镍-铜氧体长纤维管。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聚丙烯纤维的表面处理:采用10~20%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化学除油,采用铬酐和硫酸溶液进行纤维表面的粗化,采用酸性的盐溶液进行纤维的敏化,敏化后纤维的清洗,采用硝酸溶液进行纤维表面的活化,活化后的纤维经甲溶液还原;
(2)纤维的化学镀铜,其溶液成分为:酒石酸钠10~20g/L ,氢氧化钠2~5g/L,硫酸铜2~4g/L ,氯化镍,0.2~1g/L, 甲醛1~3g/L,化学镀时间为2-8min;
(3)纤维镀镍,电镀液组成为,硫酸镍150-250g/L,酸30-45g/L,氯化钠5-15g/L,络合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