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460101.6 申请日 2016-06-23 公开(公告)号 CN105859592A 公开(公告)日 2016-08-17
申请人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石军; 李生廷; 谢守帮; 李伟; 郭建荣; 胡成银; 许忠义; 杨万军; 师延满; 马汉晓; 罗永成; 牛小慧;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 盐酸 回收利用 的方法,包括粗 水 合肼的预处理步骤S1、副产盐酸的预处理步骤S2、初级水合肼溶液的中和处理步骤S3、二级水合肼溶液的除盐处理步骤S4、联二脲的制取步骤S5、ADC发泡剂的制取步骤S6。对步骤S6产出的副产盐酸回收,经步骤S2处理后形成氯化氢气体,在步骤S3中通入水合肼溶液内,以除去水合肼溶液中大量的 碳 酸钠,形成了对副产盐酸的循环利用。本发明处理了副产盐酸的去向问题,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水合肼溶液中的碳酸钠实现了处理,形成的主要废弃物 氯化钠 可排至盐田,ADC发泡剂的制取过程更为环保。本发明中氯化氢的处理工艺简单,耗能低,经济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

1.一种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合肼的预处理步骤S1:对粗水合肼实现预处理,以使粗水合肼液相中酸钠的含量降至80~90g/L,粗水合肼分离后所得液相即为初级水合肼溶液;
副产盐酸的预处理步骤S2:将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的副产盐酸过滤掉含有的联二脲和ADC后,预热至60~70℃,然后送至盐酸解析塔解析,以得到氯化氢气体;
初级水合肼溶液的中和处理步骤S3:经步骤S2得到的氯化氢气体通入步骤S1处理后的初级水合肼溶液中,使氯化氢气体与初级水合肼溶液中的碳酸钠发生中和反应,以除去初级水合肼溶液中的部分碳酸钠,得到碳酸钠含量为5~10g/L的二级水合肼溶液;
二级水合肼溶液的除盐处理步骤S4:经步骤S3制得的二级水合肼溶液进行蒸发操作,将蒸发过程中从二级水合肼溶液中析出的氯化钠晶体分离出二级水合肼溶液体系,以得到水合肼浓度为55~65g/L的精水合肼溶液;
联二脲的制取步骤S5:经步骤S4处理后的精水合肼溶液与尿素反应制得反应产物联二脲;
ADC发泡剂的制取步骤S6:经步骤S5制取得到的联二脲与氯气反应生成ADC发泡剂和副产盐酸,副产盐酸回收继续采用步骤S2处理并应用于步骤S2的后续操作步骤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对盐酸过滤的处理采用碳素过滤器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盐酸的预热操作采用粗水合肼制备过程中或步骤S4蒸发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热液或热气实现供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氯化氢气体通入初级水合肼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初级水合肼溶液的温度控制为75~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和反应生成的二化碳采用机抽送,经冷冻、水冷却和除水工序后,送至法制取纯碱的碳化工序中进行利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以水合肼和尿素为原料采用酸法制取得到联二脲。

说明书全文

一种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ADC发泡剂的制取,具体涉及一种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对副产盐酸进行回收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合肼生产大国,一般水合肼产量的70%均用于生产ADC发泡剂,所以我国也是ADC发泡剂的生产大国。
[0003] 我国水合肼的制备方法一般为尿素法。化学方程式为:
[0004] NH2CONH2+NaClO+NaOH→N2H4·H2O+NaCl+Na2CO3,
[0005] 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氯化钠酸钠副产物,故所生成的水合肼为粗水合肼。
[0006] 由水合肼制取ADC发泡剂的过程中,水合肼发生缩合反应前需使粗水合肼转化为精水合肼,所以首先需对尿素法生成的粗水合肼进行处理,处理过程需先经过预处理将碳酸钠的含量从142g/L左右降低到85g/L左右,剩下的85g/L左右的碳酸钠通常的处理方法是用98%的浓硫酸中和,以除去大部分的碳酸钠,但会在水合肼中又会生成硫酸钠副产物,故仍需继续对硫酸钠副产物实现除杂,该种方法除杂过程繁琐且效果不彻底,此为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0007] 此外,在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采用联二脲制取ADC发泡剂的过程中,首先水合肼需与尿素缩合生成联二脲,之后再由联二脲制取得到ADC发泡剂。联二脲制取ADC发泡剂的方程式为:NH2CONHCONH2+Cl2→NH2CON=NCONH2+2HCl,[0008] 该反应的主产物为偶氮二甲酰胺,即ADC发泡剂,副产物为盐酸,对副产物盐酸的处理方式一般采用将该部分盐酸经过过滤净化、加热解析、冷冻除水、除水后送至PVC装置作为PVC的原料气,但在现阶段的传统工艺生产中,PVC工艺一般与氯工艺相配合,其自身产生的废酸已经难以处理,所以无需再应用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所产生的盐酸,并且在处理ADC发泡剂产生的盐酸的过程中,盐酸的处理过程耗能较高,设备、装置的投入成本又很高,PVC装置对参与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要求特别高,氯化氢解析气为了满足高质量要求,首先需采用碳素过滤器对盐酸进行过滤净化操作,过滤完毕后的盐酸再送至解析塔解析成氯化氢气体,从解析塔中输出的氯化氢气体还需继续采用冷冻除杂等工序,工序繁琐,现实过程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难以对粗水合肼中的碳酸钠实现除杂,同时在最终生成的ADC发泡剂中还伴随盐酸的生成,该生成的盐酸如何利用的问题。
[001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 一种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包括:
[0012] 粗水合肼的预处理步骤S1:对粗水合肼实现预处理操作,以使粗水合肼中的碳酸钠含量降至80~90g/L,粗水合肼分离后所得液相即为初级水合肼溶液;
[0013] 副产盐酸的预处理步骤S2:将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的副产盐酸过滤掉含有少量的联二脲和ADC后,预热至60~70℃,然后送至盐酸解析塔解析,以得到氯化氢气体;
[0014] 初级水合肼溶液的中和处理步骤S3:经步骤S2得到的氯化氢气体通入步骤S1处理后的初级水合肼溶液中,使氯化氢气体与初级水合肼溶液中的碳酸钠发生中和反应,以除去初级水合肼溶液中的部分碳酸钠,得到碳酸钠含量为5~10g/L的二级水合肼溶液;
[0015] 二级水合肼溶液的除盐处理步骤S4:对经步骤S3制得的二级水合肼溶液进行蒸发操作,将蒸发过程中从二级水合肼溶液中析出的氯化钠晶体分离出二级水合肼体系,以得到水合肼浓度为55~65g/L的精水合肼溶液;
[0016] 联二脲的制取步骤S5:经步骤S4处理后的精水合肼溶液与尿素反应制得反应产物联二脲;
[0017] ADC发泡剂的制取步骤S6:经步骤S5制取得到的联二脲与氯气反应生成ADC发泡剂和副产盐酸,副产盐酸回收继续采用步骤S2处理并应用于步骤S2的后续步骤中。
[0018] 优选地,步骤S2中对盐酸过滤的处理采用碳素钢过滤器实现。
[0019] 优选地,步骤S2中盐酸的预热操作采用粗水合肼制备过程中形成的热液或步骤S4中蒸发操作过程中的二级水合肼溶液实现供热。
[0020] 优选地,步骤S3中氯化氢气体通入初级水合肼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初级水合肼溶液的温度控制为75~80℃。
[0021] 优选地,步骤S3中和反应生成的二化碳采用机抽送,经冷冻、水冷却和除水工序后,送至碱法制取纯碱的碳化工序中进行利用。
[0022] 优选地,步骤S5中以水合肼和尿素为原料采用酸法制取得到联二脲。
[0023]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本发明提供的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将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的副产盐酸经过处理后形成氯化氢气体,通入水合肼溶液中,以除去水合肼溶液中大量的碳酸钠,使得在ADC发泡剂的制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废弃物是氯化钠,不但处理了副产盐酸的去向问题,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对水合肼溶液中的碳酸钠实现了处理,形成的氯化钠废弃物可排至盐田,因此,本发明将ADC发泡剂的制取过程中的污染降到了最低,使得ADC发泡剂的制取过程更为环保。同时,在本发明中副产盐酸的作用是除去水合肼溶液中的碳酸钠,故对氯化氢的纯度要求不高,氯化氢的处理工艺简单高效,耗能低,相比于传统方式作为PVC原料气进行应用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显著。附图说明
[0024]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5]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盐酸回收利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本发明提供了许多可应用的创造性概念,该创造性概念可大量的体现于具体的上下文中。在下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8] 实施例一
[0029]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包括:
[0030] 粗水合肼的预处理步骤S1:本实施例中,采用尿素法制作形成的粗水合肼溶液中碳酸钠的含量为142g/L,对粗水合肼实现预处理操作,以使粗水合肼中的碳酸钠含量降至80~90g/L,粗水合肼分离后所得液相即为初级水合肼溶液。上述预处理操作可为冷冻法或反应法,冷冻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为采用冷源对粗水合肼溶液进行降温处理,使其降温至-2~0℃之间,以使粗水合肼溶液中的部分碳酸钠形成十水碳酸钠结晶,对经冷冻处理后的粗水合肼固液分离,从而分离出十水碳酸钠晶体,得到的液相即为碳酸钠含量为80~90g/L的初级水合肼溶液。反应法可采用能与碳酸钠生成沉淀的氯化物,如氯化镁、氯化等,根据粗水合肼中碳酸钠的含量及粗水合肼的体积计算所需使用的反应物的量,碳酸钠与反应物反应后经由固液分离操作,分离出的液相即为初级水合肼溶液,当然,也可采用向粗水合肼溶液中加入氯化氢的方式,使得粗水合肼中碳酸钠的含量减少至80~90g/L之间。
[0031] 本实施例中粗水合肼溶液采用常温循环水和-15℃的乙二醇水溶液对其逐级冷却,使得粗水合肼溶液自身降温至0℃,在粗水合肼的降温过程中,部分碳酸钠形成十水碳酸钠结晶,通过离心操作对经冷冻处理后的粗水合肼进行处理,以分离出十水碳酸钠晶体,得到的液相即为碳酸钠含量为85g/L的初级水合肼溶液。
[0032] 副产盐酸的预处理步骤S2:将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的副产盐酸进行过滤、预热和解析,以得到氯化氢气体。上述过滤处理采用碳素钢过滤器实现。碳素钢过滤器是指采用碳素钢材质制作形成的过滤器,碳素钢为含碳量小于1.35%,除、碳和限量以内的、锰、磷、硫等杂质外,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钢。采用碳素钢对副产盐酸进行过滤时,首先需对碳素钢过滤器进行预处理,将α-纤维素和工业用水搅拌均匀,然后通过打循环操作将掺水的α-纤维素均匀涂敷在碳素钢过滤器上,即完成碳素钢过滤器的预处理。在碳素钢过滤器的过滤槽中将盐酸和α-纤维素搅拌均匀,用量按照ADC发泡剂所产出的每7.18吨副产盐酸与0.09千克的α-纤维素进行混合。α-纤维素又称甲种纤维素,是由D-吡喃型葡萄糖基彼此以1,4-β苷键连接而成的一种均一的高分子,在过滤过程中应用可对碳素钢过滤器的主管道起到助滤作用,因其纤维强韧,故形成的助滤层不宜剥落和龟裂。ADC发泡剂所生产出的副产盐酸为12%~15%的盐酸,经由碳素钢过滤器处理后,能除去1um~15um的联二脲和ADC杂质。过滤后的盐酸再采用预热处理以使其温度为60~70℃,该预热处理采用步骤S4蒸发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热气实现供热,本实施例中盐酸经预热处理后温度上升至65℃。预热后的盐酸送入盐酸解析塔中进行解析处理,以使盐酸转化为氯化氢气体输出,所得到的氯化氢气体为含有少量水且含量为99.0%的氯化氢气体。解析塔是大型浸出车间尾气回收系统工艺的关键设备之一,盐酸输入到解析塔中能通过气提蒸馏的方式而输出氯化氢气体,气提又称解析,是一种分离液相混合物的操作,用一种气体通过待分离的液体混合物,从而把易挥发的组分携带出来,盐酸的解析为化工行业的传统工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再详述。
[0033] 初级水合肼溶液的中和处理步骤S3:将经步骤S2处理得到的氯化氢气体通入经步骤S1处理得到的初级水合肼溶液中,使得氯化氢气体与初级水合肼溶液中的碳酸钠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将初级水合肼溶液中的大量碳酸钠转化为氯化钠,从而得到碳酸钠含量为5~10g/L的二级水合肼溶液。本实施例中初级水合肼溶液中碳酸钠的含量为85g/L,按照将初级水合肼溶液中的碳酸钠的含量降低至10g/L来计算,根据反应方程式,则每千克初级水合肼需通入氯化氢51.6kg。根据初级水合肼的加料速率,通过调节并保持氯化氢的输入速率,使氯化氢的加入量按照加入的初级水合肼溶液中的碳酸钠和加入的氯化氢的质量比为1.45:1通入即可。
[0034] 需要说明的是,在向初级水合肼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的过程中,初级水合肼溶液的温度控制为75~80℃之间,以保证在此过程中,初级水合肼溶液与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以中和反应为主,若初级水合肼溶液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会导致水合肼和盐酸生成盐酸肼,不利于后期反应的进行。
[0035] 中和反应进行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采用风机抽送,经冷冻、水冷却和除水工艺进行处理后输送到氨碱法制取纯碱的碳化工序中进行利用。碳化工序指的是氨碱法制取纯碱中NaCl+NH3+CO2+H2O→NaHCO3+NH4Cl的步骤。减少了本实施例制作工艺中废气的排放。
[0036] 本实施例中经步骤S3处理得到的二级水合肼溶液中碳酸钠的含量为8.3g/L。
[0037] 二级水合肼溶液的除盐处理步骤S4:对经步骤S3制得的二级水合肼溶液采用蒸发操作进行处理,并在蒸发处理的过程中,不断取样分析液相中水合肼的含量,直至液相中水合肼的浓度在55~65g/L之间时,停止蒸发操作。在蒸发处理的过程中,二级水合肼溶液中存在的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会以结晶的形式析出,在氯化钠晶体析出时会携带少量的碳酸钠晶体,采用离心机处理,可将析出的结晶分离,离心所得的液相为精水合肼溶液,所得精水合肼溶液的浓度为60g/L。
[0038] 联二脲的制取步骤S5:以经步骤S4处理后的精水合肼溶液与尿素溶液以及盐酸或硫酸作为原料进行反应,采用酸法制取得到联二脲,本实施例中的酸优选为盐酸,以避免硫酸根进入反应体系中。但由于36%浓盐酸参与反应会稀释水合肼的浓度,而浓硫酸浓度可以达到98%,不会稀释水合肼,硫酸的用量一般在1.6~1.7吨/吨ADC,通过本发明的前序操作,硫酸用量会降低到0.3~0.6吨,选用盐酸或硫酸参与制取反应可以根据生产实际调整。本实施例中选用盐酸参与联二脲的制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2H4·H2O+2H2NCONH2+2HCl→H2NCONHHNCONH2+2NH4Cl+H2O
[0039] 本步骤中联二脲的制取过程采用的是传统酸法制取联二脲的过程,该制取工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再赘述。
[0040] ADC发泡剂的制取步骤S6:以经步骤S5中反应制得的联二脲与氯气反应生成ADC发泡剂和副产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0041] H2NCONHHNCONH2+Cl2→H2NCON=NCONH2+2HCl
[0042] 采用联二脲与氯气反应生成ADC发泡剂为本领域的常规反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再赘述。
[0043] 所得副产盐酸回收继续采用步骤S2进行处理并应用在后续的反应过程中,生产一吨ADC发泡剂有0.6~0.63吨副产氯化氢,约能消耗碳酸钠0.91吨,若副产盐酸过多,则在ADC发泡剂后续生产过程中,可将中间产物联二脲作为产品销售,以减少副产盐酸的产量,或也可采用冷冻结晶处理过程中析出的碳酸钠晶体中和多余的副产盐酸,以减少盐酸的排放,实现盐酸的产出与使用平衡。
[0044] 实施例二
[0045]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包括:
[0046] 粗水合肼的预处理步骤S1:本实施例中,采用尿素法制作形成的粗水合肼溶液中碳酸钠的含量为142g/L,粗水合肼溶液采用常温循环水和-15℃的乙二醇水溶液对其逐级冷却,使得粗水合肼自身降温至-1℃,在粗水合肼的降温过程中,部分碳酸钠形成十水碳酸钠结晶,通过离心操作对经冷冻处理后的粗水合肼进行处理,以分离出十水碳酸钠晶体,得到碳酸钠含量为90g/L的初级水合肼溶液;
[0047] 副产盐酸的预处理步骤S2:将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的副产盐酸进行过滤、预热和解析,以得到氯化氢气体,上述过滤处理采用碳素钢过滤器实现。采用碳素钢对副产盐酸进行过滤时,首先需对碳素钢过滤器进行预处理,将α-纤维素和工业用水搅拌均匀,然后通过泵打循环操作将掺水的α-纤维素均匀涂敷在碳素钢过滤器上,即完成碳素钢过滤器的预处理。在碳素钢过滤器的过滤槽中将盐酸和α-纤维素搅拌均匀,用量按照ADC发泡剂所产出的每7.18吨副产盐酸与0.09千克的α-纤维素进行混合。ADC发泡剂所生产出的副产盐酸为12%~15%的盐酸,经由碳素钢过滤器处理后,能除去1um~15um的联二脲和ADC杂质。过滤后的盐酸再采用预热处理以使其温度为60~70℃,该预热处理采用粗水合肼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热气进行供热,本实施例中盐酸经预热处理后温度上升为70℃。预热后的盐酸送入盐酸解析塔中进行解析处理,以使盐酸转化为氯化氢气体输出,所得到的氯化氢气体为含有少量水且含量为99.3%的氯化氢气体。
[0048] 初级水合肼溶液的中和处理步骤S3:将经步骤S2处理得到的氯化氢气体通入经步骤S1处理得到的初级水合肼溶液中,氯化氢气体的通入速率按照初级水合肼溶液中的碳酸钠和氯化氢的质量比为1.45:1来设定。使得氯化氢气体与初级水合肼溶液中的碳酸钠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将初级水合肼中的大量碳酸钠转化为氯化钠,从而得到碳酸钠含量为5~10g/L的二级水合肼溶液。需要说明的是,在向初级水合肼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的过程中,初级水合肼溶液的温度控制为75~80℃之间,以保证在此过程中,初级水合肼溶液与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以中和反应为主。
[0049] 中和反应进行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采用风机抽送,经冷冻、水冷却和除水工艺进行处理后输送到氨碱法制取纯碱的碳化工序中实现利用。碳化工序指的是氨碱法制取纯碱中反应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的步骤。减少了本实施例制作工艺中废气的排放。
[0050] 本实施例中经步骤S3处理得到的二级水合肼溶液中碳酸钠的含量为9.8g/L。
[0051] 二级水合肼溶液的除盐处理步骤S4:对经步骤S3制得的二级水合肼溶液采用蒸发操作进行处理,并在蒸发处理的过程中,不断取样分析液相中水合肼的含量,直至液相中水合肼的浓度在55~65g/L之间时,停止蒸发操作。在蒸发处理的过程中,二级水合肼溶液中存在的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会以结晶的形式析出,在氯化钠晶体析出时会携带少量的碳酸钠晶体,采用离心机处理,可将析出的结晶分离,离心所得的液相为精水合肼溶液,所得精水合肼溶液的浓度为65g/L。
[0052] 联二脲的制取步骤S5:以经步骤S4处理后的精水合肼溶液与尿素溶液以及盐酸或硫酸作为原料进行反应,采用酸法制取得到联二脲,本实施例中的酸选定硫酸。反应方程式为:N2H4·H2O+2H2NCONH2+H2SO4→H2NCONHHNCONH2+(NH4)2SO4+H2O。
[0053] ADC发泡剂的制取步骤S6:以经步骤S5中反应制得的联二脲与氯气反应生成ADC发泡剂和副产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0054] H2NCONHHNCONH2+Cl2→H2NCON=NCONH2+2HCl
[0055] 所得副产盐酸回收继续采用步骤S2进行处理并应用在后续的反应过程中,以构成对副产盐酸的循环利用。
[0056] 实施例三
[0057]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包括:
[0058] 粗水合肼的预处理步骤S1:本实施例中,采用尿素法制作形成的粗水合肼溶液中碳酸钠的含量为142g/L,粗水合肼溶液采用常温循环水和-15℃的乙二醇水溶液对其逐级冷却,使得粗水合肼自身降温至-2℃,在粗水合肼的降温过程中,部分碳酸钠形成十水碳酸钠结晶,通过离心操作对经冷冻处理后的粗水合肼进行处理,以分离出十水碳酸钠晶体,得到碳酸钠含量为80g/L的初级水合肼溶液;
[0059] 副产盐酸的预处理步骤S2:将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的副产盐酸进行过滤、预热和解析,以得到氯化氢气体,上述过滤处理采用碳素钢过滤器实现。采用碳素钢对副产盐酸进行过滤时,首先需对碳素钢过滤器进行预处理,将α-纤维素和工业用水搅拌均匀,然后通过泵打循环操作将掺水的α-纤维素均匀涂敷在碳素钢过滤器上,即完成碳素钢过滤器的预处理。在碳素钢过滤器的过滤槽中将盐酸和α-纤维素搅拌均匀,用量按照ADC发泡剂所产出的每7.18吨副产盐酸与0.09千克的α-纤维素进行混合。ADC发泡剂所生产出的副产盐酸为12%~15%的盐酸,经由碳素钢过滤器处理后,能除去1um~15um的联二脲和ADC杂质。过滤后的盐酸再采用预热处理以使其温度为60~70℃,该预热处理采用粗水合肼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热液进行供热,本实施例中盐酸经预热处理后温度上升为60℃。预热后的盐酸送入盐酸解析塔中进行解析处理,以使盐酸转化为氯化氢气体输出,所得到的氯化氢气体为含有少量水且含量为99.4%的氯化氢气体。
[0060] 初级水合肼溶液的中和处理步骤S3:将经步骤S2处理得到的氯化氢气体通入经步骤S1处理得到的初级水合肼溶液中,氯化氢气体的通入速率按照初级水合肼溶液中的碳酸钠和氯化氢的质量比为1.45:1来设定。使得氯化氢气体与初级水合肼溶液中的碳酸钠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将初级水合肼中的大量碳酸钠转化为氯化钠,从而得到碳酸钠含量为5~10g/L的二级水合肼溶液。需要说明的是,在向初级水合肼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的过程中,初级水合肼溶液的温度控制为75~80℃之间,以保证在此过程中,初级水合肼溶液与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以中和反应为主。
[0061] 中和反应进行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采用风机抽送,经冷冻、水冷却和除水工艺进行处理后输送到氨碱法制取纯碱的碳化工序中实现利用。碳化工序指的是氨碱法制取纯碱中反应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的步骤。减少了本实施例制作工艺中废气的排放。
[0062] 本实施例中经步骤S3处理得到的二级水合肼溶液中碳酸钠的含量为5.0g/L。
[0063] 二级水合肼溶液的除盐处理步骤S4:对经步骤S3制得的二级水合肼溶液采用蒸发操作进行处理,并在蒸发处理的过程中,不断取样分析液相中水合肼的含量,直至液相中水合肼的浓度在55~65g/L之间时,停止蒸发操作。在蒸发处理的过程中,二级水合肼溶液中存在的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会以结晶的形式析出,在氯化钠晶体析出时会携带少量的碳酸钠晶体,采用离心机处理,可将析出的结晶分离,离心所得的液相为精水合肼溶液,所得精水合肼溶液的浓度为55g/L。
[0064] 联二脲的制取步骤S5:以经步骤S4处理后的精水合肼溶液与尿素溶液以及盐酸或硫酸作为原料进行反应,采用酸法制取得到联二脲,本实施例中的酸选择盐酸。反应方程式为:N2H4·H2O+2H2NCONH2+2HCl→H2NCONHHNCONH2+2NH4Cl+H2O。
[0065] ADC发泡剂的制取步骤S6:以经步骤S5中反应制得的联二脲与氯气反应生成ADC发泡剂和副产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0066] H2NCONHHNCONH2+Cl2→H2NCON=NCONH2+2HCl
[0067] 所得副产盐酸回收继续采用步骤S2进行处理并应用在后续的反应过程中,以构成对副产盐酸的循环利用。
[0068] 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中提供的ADC发泡剂制取过程中副产盐酸回收利用的方法,实现了对于副产盐酸的循环利用,并使得在ADC发泡剂的制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废弃物是氯化钠,不但处理了副产盐酸的去向问题,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对水合肼溶液中的碳酸钠实现了处理,形成的氯化钠废弃物可排至盐田,因此,本发明将ADC发泡剂的制取过程中的污染降到了最低,使得ADC发泡剂的制取过程更为环保。同时,在本发明中副产盐酸的作用是除去水合肼溶液中的碳酸钠,故对氯化氢的纯度要求不高,氯化氢的处理工艺简单高效,耗能低,相比于传统方式作为PVC原料气进行应用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显著。
[0069]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