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管组装方法和碳纳米管器件

申请号 CN200510033605.1 申请日 2005-03-10 公开(公告)号 CN1830753A 公开(公告)日 2006-09-13
申请人 清华大学;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发明人 魏洋; 范守善;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 碳 纳米管 组装方法和 碳纳米管 器件。该碳纳米管组装方法包括:提供两个相对的导电体,使其相对的两末端共同浸入同一含碳纳米管的溶液中;对该两导电体施加一交流 电压 ,以使至少一碳纳米管组装至该两末端之间。该方法耗时短、效率高且可控性强,避免 现有技术 中组装时间长且可控性差的问题。还提供有该组装方法制成的碳纳米管器件,其可用作微型 传感器 。
权利要求

1.一种纳米管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两个相对的导电体,使其相对的两末端共同浸入同一含碳纳米管的 溶液中;
对该两导电体施加一交流电压,以使至少一碳纳米管组装至该两末端之 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碳纳 米管的溶液以异丙醇为主要溶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碳纳 米管的溶液含有用作稳定剂的乙基纤维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对的 两末端中,至少一末端为锥形、柱形或圆台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对的 两末端之间的距离与该碳纳米管的长度相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对的 两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0微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流电 压的峰值小于等于10伏。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碳纳米管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 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监控组装过程,以确定碳纳米管组装于该两末端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纳米管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控方 法包括:于两导电体所在的电路串联一个电阻;在该电阻两端并联一示波 器。
10.一种碳纳米管器件,包括两个电极和沿轴向连接于该两电极之间的碳 纳米管,其特征在于,该碳纳米管分别附着于该两电极表面,并且沿其轴向 大致为直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碳纳米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电极包 括两相对的末端,该碳纳米管分别附着于该两末端表面,该末端为锥形、柱 形或圆台形。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碳纳米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纳 米管器件为传感器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器件组装方法和纳米器件,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管 组装方法和碳纳米管器件。

【背景技术】

在纳米科技的领域里,人们已经掌握了很多非常有用的纳米材料的合成 方法,如碳纳米管、纳米线化锌纳米线等等,这些一维纳米材料在很 多领域都有可能走向应用,例如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以及原子显微镜的 针尖等。

现有的在原子力显微镜针尖上组装碳纳米管的方主要有:(1)在光学显 微镜下操纵针尖从碳管中取出一束或一根;(2)在原子力显微镜下用针尖直 接操纵碳管进行组装;(3)在针尖上直接生长碳管。

例如,2002年2月12日公告的第6,346,189号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在 原子力显微镜针尖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直接生长碳纳米管的方法。但是, 由于该方法无法控制碳纳米管的生长方向,所以仍存在效率低且可控性差的 问题,另外生产成本高昂。

又如,2002年9月25日所公告的第99103111.3号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 单壁碳纳米管的组装方法。该方法主要有以下步骤:(1)将纯度90%以上的 单壁碳纳米管溶液胶体静止存放一个月左右;(2)按水溶液不同的柱高位 置,分选所需长度的碳纳米管原液;(3)按所需量的原液加入去离子水稀释; (4)彻底清除金属基底表面的油污杂质;(5)用甩胶法或浸入法将碳纳米 管组装在基底上。但是,该方法耗时过长,效率低下,且可控性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效率高且可控性强的碳纳米管组装方法及碳纳米 管器件。

【发明内容】

以下,将以若干实施例说明一种效率高且可控性强的碳纳米管组装方 法。

以及通过这些实施例说明一种由上述方法制成的碳纳米管器件。

为实现上述内容,提供一种碳纳米管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两个相对的导电体,使其相对的两末端共同浸入同一含碳纳米管的 溶液中;

对该两导电体施加一交流电压,以使至少一碳纳米管组装至该两末端之 间。

所述的含碳纳米管的溶液可以异丙醇为主要溶剂

所述的含碳纳米管的溶液最好含有用作稳定剂的乙基纤维素。

所述的相对的两末端中,至少一末端为锥形、柱形或圆台形。

所述的相对的两末端之间的距离最好与该碳纳米管的长度相近,优选距 离小于等于10微米。

所述的交流电压的峰值小于等于10伏。

该组装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将装有碳纳米管的两导电体末端分 开以得到至少一装有碳纳米管的导电体末端。

该组装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监控组装过程,以确定碳纳米管 组装于该两末端之间。其中,所述的监控方法可包括步骤:于两导电体所在 的电路串联一个电阻;在该电阻两端并联一示波器。

以及,提供一种碳纳米管器件,包括两个电极和沿轴向连接于该两电极 之间的碳纳米管,该碳纳米管分别附着于该两电极表面,并且沿其轴向大致 为直的。

所述的两电极包括两相对的末端,该碳纳米管分别附着于该两末端表 面,该末端为锥形、柱形或圆台形。

所述的碳纳米管器件可为一传感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组装方法一般只需要几秒至几十秒,耗时短, 效率高。并且,整个组装过程均可实现自动化操作与监测,提高生产效率, 可控性强。同时所需的生产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进行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碳纳米管组装方法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于两末端之间的碳纳米管的光学显微镜照 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纳米管组装方法,主要由以下 步骤组成。

(1)提供两导电体10和12,其分别具有锥形末端101和121。使该两 末端101和121相对设置,并间隔开一定距离。移取少量含碳纳米管的溶液 14于该两末端101和102之间,并使两者能共同浸入该溶液14中。

(2)对该两导电体10和12施加一交流电压16,直到至少一碳纳米管 组装于该两末端101和10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电体10和12均由钨或其合金制成,其锥形末 端直径最好为10-1000微米范围内。导电体10和12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导电 材料制作,如金、钼、铂等,其自身形状可依实际需要设计。末端101和121 也可为其他形状,如圆台形或细小的柱形,而不限于锥形。应指出的是,当 末端101和121的端面为平面时,最好使两末端101和121的部分端面相对 设置,如两端面的边缘相对设置。另外,该两末端101和102之间的距离应 根据所采用的碳纳米管长度加以设定,最好与碳纳米管长度相近,不宜太大, 否则不利于组装。该间隔距离一般小于100微米,优选为10微米以内。

所述的含碳纳米管的溶液14是以异丙醇为主要溶剂,通过超声震荡的 方法使碳纳米管在其中均匀分散而得到的。为使该溶液14稳定,还可加入 少量的乙基纤维素。当然,溶液14还可采用其他方法制备,例如采用其他 溶剂、稳定剂或者增加分离过滤等处理步骤,以得到均匀稳定的碳纳米管溶 液为宜,不必以具体实施例为限。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溶液14的浓度可能影响后期被组装的碳纳米管 数量。一般,溶液14的浓度越大,后期则较容易组装上多根碳纳米管。因 此,可根据实际需要调配溶液14的浓度,如只组装一根碳纳米管,则应尽 量降低溶液14的浓度。反之,也可以通过调整溶液14的浓度,在一定程度 上控制被组装的碳纳米管数量。

溶液14可由吸管、移液管、注射器或其他适宜的装置移取并施加于末 端101和121之间。所施加的溶液14不宜过多,以使该两末端101和121 能共同浸入同一滴溶液14即可。另外,也可将两末端101和121直接浸入 少量的由烧杯等容器盛放的溶液14中。

步骤(2)中,所述的交流电压的峰值最好在10伏以内,频率在1千至 10兆赫兹之间。本实施例主要是依据双向电泳法原理:在交流电场中,溶液 14中的碳纳米管在电场强度大的方向运动,最终运动到场强最大的两尖端 101和121相对的区域,并被吸附到该两末端101和121上。此后,碳纳米 管依靠与该两末端101和121的范德华力牢固吸附在末端101和121的表面 上。一般,通电时间只需几秒至几十秒,因此该组装方法耗时短,效率高。

请参阅图2,从光学显微镜照片可看出,碳纳米管被组装到该两末端101 和121之间,并且已被拉直。这是因为碳纳米管在电场中被极化产生电偶极 距,两端带有电荷,电场对其作用力有一沿其轴向的分力,使碳纳米管拉伸 变直。

通过上述碳纳米管组装方法,可制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纳米管 器件。该器件包括作为电极的两末端101和121,以及沿轴向连接于该两电 极之间的碳纳米管。该碳纳米管分别附着于该两电极表面,并且沿其轴向大 致为直的。可以理解的是,该碳纳米管器件可用于多种电子器件中,如用作 微型传感器。

当碳纳米管被组装之后,可断电并移走溶液14。

应指出的是,可采用监测系统对整个组装过程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实时 监控、实时调整,提高成品率。例如,根据未组装上碳纳米管的两末端101 和102是处于断路状态、而组装上碳纳米管后该两者是处于通路状态,可方 便地对这两个状态进行监测。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监测方法就是依据上述 原理,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串联一电阻,用示波器观察该电阻两端的波形变 化。当波形发生突变则表示碳纳米管已经组装到两个末端101和121之间, 这时就可以降压断电并移走液滴。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监测方法及设备 进行,不必限于本实施例。

进而,整个组装过程均可实现自动化操作与监测,避免手动或半手动操 作的偏差以及化学气相沉积法中碳纳米管生长的不可控性,提高生产效率, 可控性增强,同时所需的生产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进行大规模生产。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他变化,当然,这些依 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