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飞行甲板概念的航空母舰

申请号 CN200920149309.1 申请日 2009-04-08 公开(公告)号 CN201437404U 公开(公告)日 2010-04-14
申请人 王石诚; 发明人 王石诚;
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层飞行甲板概念的航空母舰,其主要是在航空母舰原飞行甲板上,加盖第二层飞行甲板,进而形成具双层飞行甲板的设计,飞机的 起飞 降落可以分开在不同层的甲板上作业,起飞降落不会互相干扰,任务单纯的多也安全的多,并在增加少许建造 费用 即可使航空母舰增加将近2倍的操作空间和容量,并在飞行甲板上,设有跑道缓冲装置,以用来减少飞机降落时所需要的跑道 滑行 长度以及减缓飞机冲行的速度,可增加安全性和人员操作上的容易度,同时在原飞行甲板以及第二层飞行甲板一侧,设有向 外延 伸凸出于甲板外的升降机平台,以做为两层飞行甲板以及最下层停机棚间飞机运送移动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层飞行甲板概念的航空母舰,其特征在于:
在航空母舰原飞行甲板上,加盖第二层飞行甲板,进而形成具双层飞行甲板的设计,同时并在原飞行甲板以及第二层飞行甲板侧边,设有向外延伸凸出于原飞行甲板以及第二层飞行甲板外的升降机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飞行甲板概念的航空母舰,其特征在于:在飞行甲板上,设有跑道缓冲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层飞行甲板概念的航空母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跑道缓冲装置,是主要由滚轴、转动轴、达、传送带控制系统和速度侦测器等构件所结合的装置,该速度侦测器用来侦测飞机的速度,且该速度侦测器与该控制系统电连接,用来将信号送到该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再与该马达电连接,该马达驱动转动轴带动传送带向后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飞行甲板概念的航空母舰,其特征在于:在航空母舰船体两舷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稳定鳍板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飞行甲板概念的航空母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平台具有一枢接轴,而以枢接轴为转轴折叠收放。

说明书全文

双层飞行甲板概念的航空母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双层飞行甲板概念的航空母舰,其主要是在航空母舰原飞行甲板上,加盖第二层飞行甲板,进而形成具双层飞行甲板的设计,飞机的起飞降落可以分开在不同层的甲板上作业,起飞降落不会互相干扰,并在增加少许建造费用即可使航空母舰增加将近2倍的操作空间和容量者。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航空母舰5设计,请参阅图7以及图8所示,其都是只有单层飞行甲板51做为飞机A起飞降落的任务执行,由于只有单层飞行甲板51的航空母舰5因为空间和跑道长度都非常有限,飞行甲板51上的飞行作业非常拥挤和危险,常会有飞机A降落时一不小心就发生撞毁或冲出跑道落海的意外,因此为了要有更大的空间和更长的跑道提供较好的飞行条件以及可容纳更多更大的新式喷射机,海军必需建造越来越大的航空母舰,不仅船的吨位越大,建造费用也一直增加,且现有航空母舰5的升降平台53,是飞行甲板51的一部份,当飞行甲板51下降将飞机A送往最下层停机棚52时,在该处将形成一大缺口,而形成一危险缺口。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凭借在航空母舰原飞行甲板上,加盖第二层飞行甲板,进而形成具双层飞行甲板的设计,飞机的起飞降落可以分开在不同层的甲板上作业,起飞降落不会互相干扰,并在增加少许建造费用即可使航空母舰增加将近2倍的操作空间和容量。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凭借在飞行甲板上,设有跑道缓冲装置,以用来减少飞机降落时所需要的跑道滑行长度以及减缓飞机冲行的速度,并增加安全性和人员操作上的容易度。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凭借设在航空母舰船体向外延伸的飞机升降机平台,可以增加甲板的面积和作业空间而且可以清楚的区分甲板主体和升降机平台的区域增加飞机运送和人员操作时的安全性。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凭借在航空母舰船体两舷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加装稳定鳍板装置以保持船的稳定度。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 一种双层飞行甲板概念的航空母舰,其特征在于:
[0009] 在航空母舰原飞行甲板上,加盖第二层飞行甲板,进而形成具双层飞行甲板的设计,同时并在原飞行甲板以及第二层飞行甲板侧边,设有向外延伸凸出于原飞行甲板以及第二层飞行甲板外的升降机平台。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飞机的起飞降落可以分开在不同层的甲板上作业,起飞降落不会互相干扰,并在增加少许建造费用即可使航空母舰增加将近2倍的操作空间和容量。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试举其中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航空母舰的侧视图;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航空母舰的俯视图;
[0014] 图4是本实用新型航空母舰在飞行甲板上设有跑道缓冲装置以用来减少飞机降落时所需要的跑道滑行长度以及减缓飞机冲行的实施例侧视图;
[0015] 图5是本实用新型航空母舰在飞行甲板向外延伸的飞机升降机平台的实施例图;
[0016] 图6是本实用新型航空母舰升降机平台具可折叠功能的实施例图;
[0017] 图7是现有航空母舰的立体图;
[0018] 图8是现有航空母舰的侧视图。
[0019] 附图标记说明:航空母舰1、5;飞行甲板11、12、51;最下层停机棚13、52;跑道缓冲装置2;传送带21;转动轴22;滚轴23;达24;控制系统25;速度侦测器26;升降机平台3、53;枢接轴31;稳定鳍板装置4;飞机A。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新的概念主要是在航空母舰1原飞行甲板11上,加盖第二层飞行甲板12,进而形成具双层飞行甲板11、12的设计,飞机A的起飞降落可以分开在不同层的飞行甲板11、12上作业,起飞降落不会互相干扰,任务单纯得多也安全得多,可能只要增加15-20%的建造费用即可使航空母舰1增加将近2倍的操作空间和容量,比较一下加盖第二层飞行甲板12所需增加的费用,但是所能增加的空间,较好的操作弹性,较好较安全的起飞降落条件,较多的飞机容量,以及作战能的提升等效益,因此,是非常值得建造双层飞行甲板11、12概念的航空母舰1,本实用新型所增加的上层飞行甲板12,其结构设计以及设备功能与原飞行甲板11(即传统航空母舰的单层飞行甲板)几乎相同,但是功能上主要是做为飞机A的降落甲板,而把飞机A的投射起飞作业分开在下层飞行甲板执行,因此第二层飞行甲板12全部面积都可以提供作飞机A降落时使用,拥有更宽更长的空间,也就更安全,效率也可以提高。另外因为所增建的第二层飞行甲板12的结构设计以及设备功能与原飞行甲板11几乎相同,所以第二层飞行甲板12仍旧可以执行飞机A的起飞作业,也就是说在没有飞机A要降落的时候,第二层甲板12也可以同时与下层飞行甲板11执行飞机A起飞的操作,增加航空母舰1派出飞机A的速度和操作弹性,也提升作战能力。
[0021] 在飞行甲板上11、12,设有跑道缓冲装置2,以用来减少飞机A降落时所需要的跑道滑行长度以及减缓飞机A冲行的速度,并增加安全性和人员操作上的容易度,同时并在原飞行甲板11以及第二层飞行甲板12一侧,设有向外延伸凸出于飞行甲板11、12外的升降机平台3,以做为两层飞行甲板11、12以及最下层停机棚13间飞机A运送移动的目的,如图1以及图5所示,此升降机平台3并可折叠功能设计,其具有一枢接轴31,而以枢接轴31为转轴,以便于不使用时或天候不佳时可将升降机平台3折叠收放减少海上强损害,增加安全(如图6所示),升降机平台3折叠收放的动力,可以马达或油压机构为动力,前述跑道缓冲装置2,主要由滚轴23、转动轴22、马达24、传送带21控制系统25和速度侦测器
26结合的装置,当飞机A降落在飞行甲板11、12上时,由速度侦测器26测到飞机A的速度,并将信号送到控制系统25,由控制系统25启动马达24并配合飞机A的速度驱动转动轴22带动传送带21向后跑,当飞机A滑行到跑道缓冲装置2上的时候,向前冲的力量就会被传送带21向后反向跑的动作抵消,飞机A就不会继续往前跑,因此,就可以在很短的距离和时间内把原本高速前进的飞机A停下来,而马达24和传送带21的速度也由控制系统25控制速度逐渐慢下来到停止,然后就可以把飞机A移走等下一架飞机A降落,如此就不需要很长的跑道也增加飞机A降落时的安全性。
[0022] 同样的状况也可使用于飞机A起飞的跑道上,当飞机A起动滑行到跑道缓冲装置2上,此时也是由速度侦测器26测到速度,把信号传给控制系统25,再启动马达24使转动轴22带动传送带21,并由控制系统25控制马达24以及传送带21速度逐渐加快,让飞机A在跑道缓冲装置2上加速,等飞机A达到足够起飞的速度时,跑道缓冲装置2才停止加速,然后飞机A速度快过跑道缓冲装置2就会冲出去,飞机A并继续在剩下的跑道上加速冲刺,然后起飞脱离航空母舰1完成起飞程序。
[0023] 再者,为解决因增加第二层飞行甲板12的高度和重量使船的几何重心升高而稳定度降低的问题,可以在航空母舰1船体两舷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加装稳定鳍板装置4以保持船体的稳定度,如图5所示。
[0024]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