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

申请号 CN03155620.5 申请日 2003-08-29 公开(公告)号 CN1249911C 公开(公告)日 2006-04-05
申请人 株式会社岛野; 发明人 北村智; 市田典;
摘要 在具有两个控制单元的控制装置中,可减少两个控制单元之间的配线根数,同时,可缓和两个控制单元配置的限制。控制装置(11)是用于控制搭载在 自行车 上的电装部件的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单元(30)、第二控制单元(31)、连接软线(66)、及连接 端子 架(76)。第一控制单元载在使对应于自行车行驶状态的第一控制 信号 来自电源电 力 上输出。第二控制单元通过从第一控制单元输出的载有第一 控制信号 的电力而动作,并基于从第一控制单元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驱动前悬架(14)。连接软线是其一端后装有压接端子,并与两个控制单元连接。端子架设置在第二控制单元上,可自由装卸地连接连接软线的压接端子。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包括:
第1控制单元,其提供第1电信号
第2控制单元,其提供第2电信号
电连接软线,其第1端连结到第1控制单元上,第2端连结到第2 控制单元上,用于将第1电信号从第1控制单元传送到第2控制单元;
其中,电连接软线作为独立的单元经多条传送通路将第1电信号 从第1控制单元传送到第2控制单元;
第1连接端子,其在电连接软线的第1和第2端中的一端紧固到 传送通路中的一条通路上;
第2连接端子,其设置在第1和第2控制单元中的一个上;并且,
其中第1连接端子可拆卸地连接在第2连接端子上,使得第1连 接端子通常独立于任何其他连接端子地安装到第2连接端子上和从其 上卸下,所述其他连接端子在电连接软线的第1和第2端中的一端紧 固到多条传送通路中的其他通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控制单元通过由 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电源提供的电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电信号包括与自 行车的行驶状态相应的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自行车的行驶状态是 自行车速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控制单元接收与 自行车速度相应的脉冲并根据该脉冲提供与自行车速度相应的第1电 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脉冲产生于发电机的 输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电信号包括电力 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2控制单元通过电 力信号工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电信号包括控制 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2控制单元由控制 信号控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2电信号包括用于 驱动电装部件移动的驱动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2电信号包括用 于移动悬架部件的驱动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2电信号包括用 于移动齿轮变速部件的驱动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2电信号包括用于 驱动电显示器的驱动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电信号包括电力 信号和控制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电信号包括复 合信号,该复合信号包含电力信号和控制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和第2连接端子 中的一个螺纹连接到第1和第2连接端子中的另一个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和第2连接端 子中的一个包括Y端子。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和第2连接端子 中的一个包括阳端子,并且其中第1和第2连接器中的另一个包括阴 端子。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和第2连接端 子包括紧固端子。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连接端子被压接 到电连接软线的第1和第2端中的一端上。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3连接端子,其紧固到电连接软线的第1和第2端中的另一端 上;和
第4连接端子,其设置在第1和第2控制单元中的另一个上。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3连接端子包括 多端子插口和多端子插座中的一个,并且其中第4连接端子包括多端 子插口和多端子插座中的另一个。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3和第4连接端 子中的一个构造成螺纹连接到第3和第4连接端子中的另一个上。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3和第4连接端 子中的一个包括阳端子,并且其中第3和第4连接端子中的另一个包 括阴端子。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连接端子连接到 单独的导线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电装部件控制装置,特别是用于控制搭载在自行 车上的电装部件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自行车出现了在变速装置或悬架或显示装置等上使用可进 行电控制的电装部件或其控制装置等的电装部件的自行车。例如,公 知的设置速度传感器、根据速度使自行车的变速装置自动变速的技 术。
在这种使用电装部件的自行车中,在控制装置与变速装置之间或 速度传感器之间需要电源线或信号线。因此,为了减少配线,要使控 制单元与变速单元一体化,在其内部进行配线。对于有显示装置的结 构来说,要进行控制单元与显示单元的一体化。通过使控制单元与其 控制对象的电装部件的一体化,能减少配线。
在上述以往的构成中,在控制对象的电装部件少的情况下,可消 除配线的问题。但是,如果控制对象的电装部件多,配线的数目会以 飞跃的方式增多。因此,要考虑将控制单元分割为多个,同时使来自 电源的电通断,以此作为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与电力一起从 控制单元向其他控制单元输送的技术。于是,设置多个控制单元,减 少一个控制单元的控制对象的电装部件,同时缩短到电装部件的距 离,使从控制单元向控制对象的电装部件的配线根数及配线距离变 少。另外,通过传输电力供给控制信号,可进一步削减配线根数。
然而,即使如此削减配线根数,如果分别配置两个控制单元,两 个控制单元之间的距离也会因自行车形式或车架结构而改变,不能预 先设定连接两控制单元的软线长度,会出现两控制单元的配置受到限 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具有两控制单元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 置中,能减少两个控制单元之间的配线根数,同时,可缓和两控制单 元的配置的限制。
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包括:第1控制单 元,其提供第1电信号;第2控制单元,其提供第2电信号;电连接 软线,其第1端连结到第1控制单元上,第2端连结到第2控制单元 上,用于将第1电信号从第1控制单元传送到第2控制单元;其中, 电连接软线作为独立的单元经多条传送通路将第1电信号从第1控制 单元传送到第2控制单元;第1连接端子,其在电连接软线的第1和 第2端中的一端紧固到传送通路中的一条通路上;第2连接端子,其 设置在第1和第2控制单元中的一个上;并且,其中第1连接端子可 拆卸地连接在第2连接端子上,使得第1连接端子通常独立于任何其 他连接端子地安装到第2连接端子上和从其上卸下,所述其他连接端 子在电连接软线的第1和第2端中的一端紧固到多条传送通路中的其 他通路上。
在这种电装部件控制装置中,第一控制单元利用从电源供给的电 力动作,同时,根据行驶状态使来自电源的电力发生例如通断,使第 一控制信号载在电力上输出。该电力通过连接软线输送给第二控制单 元,使第二控制单元动作。该连接软线在把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二控制 单元安装在自行车上之后,决定其长度,并与把压接端子安装到第一 端上,与连接端子架连接。在第二控制单元中,通过载在电力上的第 一控制信号,生成第一驱动信号,并输出给电装部件。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控制信号载在电力上,所以,可使电力线与 控制线共用。同时,由于控制单元分为2个,所以,可减少配线根数。 另外,决定连接软线的长度之后,可在第一端连接压接端子,因而, 可自由选择两个控制单元的配置,缓和配置的限制。
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 所述的装置中,第1控制单元通过由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电源提供的电 力工作。
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 所述的装置中,第1电信号包括与自行车的行驶状态相应的信号。
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3 所述的装置中,自行车的行驶状态是自行车速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4 所述的装置中,第1控制单元接收与自行车速度相应的脉冲并根据该 脉冲提供与自行车速度相应的第1电信号。
本发明技术方案6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5 所述的装置中,脉冲产生于发电机的输出。
本发明技术方案7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 所述的装置中,第1电信号包括电力信号。
本发明技术方案8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7 所述的装置中,第2控制单元通过电力信号工作。
本发明技术方案9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 所述的装置中,第1电信号包括控制信号。
本发明技术方案10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9 所述的装置中,第2控制单元由控制信号控制。
本发明技术方案11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 所述的装置中,第2电信号包括用于驱动电装部件移动的驱动信号。
本发明技术方案12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11所述的 装置中,第2电信号包括用于移动悬架部件的驱动信号。
本发明技术方案13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 11所述的装置中,第2电信号包括用于移动齿轮变速部件的驱动信 号。
本发明技术方案14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 所述的装置中,第2电信号包括用于驱动电显示器的驱动信号。
本发明技术方案15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 所述的装置中,第1电信号包括电力信号和控制信号。
本发明技术方案16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 15所述的装置中,第1电信号包括复合信号,该复合信号包含电力信 号和控制信号。
本发明技术方案17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 所述的装置中,第1和第2连接端子中的一个构造成螺纹连接到第1 和第2连接端子中的另一个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18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 17所述的装置中,第1和第2连接端子中的一个包括Y端子。
本发明技术方案19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 所述的装置中,第1和第2连接端子中的一个包括阳端子,并且其中 第1和第2连接器中的另一个包括阴端子。
本发明技术方案20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 19所述的装置中,第1和第2连接端子包括紧固端子。
本发明技术方案21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 所述的装置中,第1连接端子被压接到电连接软线的第1和第2端中 的一端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22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 所述的装置中,还包括:第3连接端子,其紧固到电连接软线的第1 和第2端中的另一端上;和第4连接端子,其设置在第1和第2控制 单元中的另一个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23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 22所述的装置中,第3连接端子包括多端子插口和多端子插座中的一 个,并且其中第4连接端子包括多端子插口和多端子插座中的另一个。
本发明技术方案24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 22所述的装置中,第3和第4连接端子中的一个构造成螺纹连接到第 3和第4连接端子中的另一个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25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 22所述的装置中,第3和第4连接端子中的一个包括阳端子,并且其 中第3和第4连接端子中的另一个包括阴端子。
本发明技术方案26的自行车用电装部件控制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 所述的装置中,第1连接端子连接到单独的导线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控制信号载在电力上,因此,可以将电力线与 控制线共用,同时,由于控制单元分为2个,所以,可减少配线根数。 另外,决定连接软线的长度之后,可在第一端连接压接端子,因而, 可自由选择两个控制单元的配置,缓和配置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自行车的侧视图。
图2是把手部分的透视放大图。
图3是表示控制装置构成的方框图
图4是第一控制单元的外观透视图。
图5是表示第二及第三控制单元的表面侧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第二及第三控制单元的里面侧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采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是带前后悬架的山地 车,包括:具有带后悬架13的车架本体2和带前悬架14的前叉3的车架 1;车把部4;含有前后变速装置8、9的驱动部5;安装在前叉3上的前 轮6;安装有轮毂发电机10的后轮7;用于控制含有前后变速装置8、9 的各部分的控制装置11(图3)。
车架1的车架本体2通过将异形焊接而制成。在车架本体2上安 装有包含车座18及驱动部5的各部分。前叉3可围绕倾斜轴自由摆动地 安装在车架本体2的前部。
如图2所示,车把部4具有固定在前叉3上部的车把轴杆12和固定在 该车把轴杆12上的车把杆15。在车把杆15的两端安装有制动杆16和把 手17。在制动杆16的安装部分上,安装有进行前后变速装置8、9的手 动变速操作的变速开关20a、20b、将运转模式切换成自动模式与手动 模式的操作开关21a、进行悬架13、14的软硬手动切换的操作开关21b。
驱动部5包括:具有设置在车架本体2下部(吊架)的曲柄2 7以及 前拨链器26的前变速装置8;及具有设置例如9个链轮的多级齿轮(图 中未示)及后拨链器28的后变速装置9。曲柄27包括有例如3个链轮的 齿轮曲柄27a和左曲柄27b。另外,驱动部5还具有挂在齿轮曲柄27a与 多级齿轮各自的任意链轮上的链条29。
在左曲柄27b侧的旋转中心,安装有用于检测曲柄27的旋转的旋转 检测器22。该旋转检测器22具有簧片开关23(图3)和在簧片开关23 的旋转中心侧沿曲柄27的旋转方向隔开间隔配置的磁(图中未示), 曲柄27每旋转一圈输出4个脉冲。在这里,设置旋转检测器22的目的在 于,在外装变速器的情况下,当曲柄27不旋转时不进行变速,只有当 曲柄27旋转时才进行变速动作。
后轮7的轮毂发电机10是可安装飞轮的轮毂,并且其内部设有通过 后轮7的旋转发电的交流发电机19(图3),上述飞轮安装有盘式制动 器的制动盘60及多级齿轮。
控制装置11根据变速开关20b、20a或操作开关21a、21b的操作控 制变速装置8、9或悬架13、14,同时,根据速度对这些元件进行自动 控制。
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11具有第一、第二及第三控制单元30~32 的3个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30通过连接软线65与交流发电机19连 接。第一控制单元30借助于交流发电机19生成的电力驱动,并通过所 供给的电力控制前拨链器26、通过连接软线69连接的后拨链器28以及 通过连接软线68连接的后悬架13。第一控制单元30通过连接软线66与 第二控制单元31连接,通过使控制信号载在电力上供给第二控制单元 31及第三控制单元32。具体地讲,根据控制信号使供给的电力通断, 使控制信号载在电力上输出。
第二控制单元31根据第一控制单元30输送的控制信号,控制经过 软线67连接的前悬架14,同时,将各开关20a、20b、21a、21b的操作 信息转送给第一控制单元30。
第三控制单元32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第二控制单元31上。第三控 制单元32具有可以显示行驶信息的液晶显示部56,根据第一控制单元 30输出的控制信号,对液晶显示部56进行显示控制。液晶显示部56是 用于显示表示行驶状态的行驶信息。
第一控制单元30安装在例如车架本体2的下部的吊架上,邻接旋转 检测器22及前拨链器26而设置。第一控制单元30根据运转模式控制变 速装置8、9以及后悬架13。具体地说,在自动模式时,根据速度对变 速装置8、9进行变速控制,同时,根据速度对后悬架13以软硬两个硬 度进行控制。在手动模式时,根据变速开关20a、20b以及操作开关21a、 21b的操作,控制变速装置8、9及后悬架13。另外,以速度信号作为控 制信号,并输出给第二控制单元31以及第三控制单元32。
第一控制单元30具有由微型计算机组成的第一控制部35。在第一 控制部35上连接有根据交流发电机19的脉冲输出生成速度信号用的波 形成形回路36、充电控制回路37、蓄电元件38及旋转检测器22的簧片 开关23。另外,前拨链器26的驱动器(FMD)39、后拨链器28的马 达驱动器(RMD)40、前拨链器26的动作位置传感器(FLS)41、后拨 链器2 8的动作位置传感器(RLS)42、以及后悬架13的马达驱动器(RSD) 43连接在一起。
充电控制回路37对交流发电机19输出的电力进行整流,生成直流 电力。蓄电元件38由例如大容量电容构成,储蓄由交流发电机19输出 的、经过充电控制回路37整流的直流电力。蓄电元件38储蓄的电力供 给第一控制部35及马达驱动器39、40、43。另外,代替电容,也可以 利用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或镍氢电池等蓄电池构成蓄电元件38。 各马达驱动器39、40、43根据控制信号向设置在拨链器26、28上的马 达44f、44r或设置在悬架13上的马达(图中未示)输出驱动信号给各 马达。
如图4所示,第一控制单元30具有将各部分容纳到内部的箱70,在 箱7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软线65、68的端子架71、用于 分别安装连接软线66、69的两个底盘插座72、73。在端子架71上,设 有一对板状阳紧固端子71a、71b以及一对螺纹端子71c、71d。在阳紧 固端子71a、71b上连接有与连接软线65的一端压接在一起的一对阴紧 固端子65a。在连接软线65的另一端连接有交流发电机19。在螺纹端子 71c、71d上连接有与连接软线68的一端压接在一起的一对Y端子68a、 68b。在连接软线68的另一端连接后悬架13。在这里,由于可用向交流 发电机19连接的连接软线65和向后悬架13连接的连接软线68代替端子 的形状,因此,不会错误地将连接软线65和连接软线68颠倒地配线。 进而,可防止对于错误配线时容易引起破损的第一控制单元30内的各 种回路的损伤。
在底盘插座72上连接有安装到连接软线66一端上的底盘插口 66a。连接软线66的另一端与第二控制单元31连接。在底盘插座73上连 接有安装到连接软线69一端上的底盘插口69a。连接软线69的另一端与 后拨链器28连接。
如图2、图5及图6所示,第二控制单元31通过整体形成的托架50 安装在车把部4的车把杆15上。如图3所示,第二控制单元31具有由微 型计算机构成的第二控制部45。在第二控制部45上连接有变速开关 20a、20b、操作开关21a、21b及前悬架14的马达驱动器(FSD)46。
第二控制单元31通过第一控制部35输出的电力动作,同时,基于 载在电力上的控制信号并根据运转模式控制前悬架14。具体地说,在 自动模式时,根据速度进行前悬架14的软硬切换,同时,在手动变速 模式时,根据操作开关21b的操作,进行前悬架14的软硬切换。
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第二控制单元31具有将各部分容纳到内 部的箱75,在箱75的里面(图6),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软线66、67 的端子架76。在端子架76上设置有6个螺纹端子76a~76f。
连接软线66是具有4根芯线66g~66j的4芯软线。其中的芯线66g 是例如3根线的地线。芯线66h是例如向第二控制单元31供给电力用的 芯线,用该芯线66h上从第一控制单元30输送有例如作为第一控制信号 的速度信号。芯线66i是用于把来自例如变速开关20a、20b及操作开关 21a、21b的信号输送给第一控制单元30的芯线。对于每一开关不同电 压的模拟电流经过该芯线流动。芯线66j是用于供给驱动例如前悬架14 的电力的芯线。
在连接软线66的一端,安装有上述的具有4针的底座插口66a(图 4),在其另一端压接着与螺纹端子76a~76d连接的4个Y端子66d~ 66e。根据自行车形式或车架1的尺寸决定连接软线66的长度并切断 后,将这些Y端子66d~66e分别与连接软线66的4根芯线66g~66j压接 在一起。
在连接软线67的一端,压接着与螺纹端子76e、76f连接的两个 端子67a、67b。连接软线67的另一端与前悬架14连接在一起。另外, 在箱75上延伸出与变速开关20a及操作开关21a连接的连接软线77、以 及与变速开关20b及操作开关21b连接的连接软线78。这些软线77、78 不通过第二控制部31而连接到螺纹端子76c、76d上。
在箱75的表面(图5)上,形成可自由装卸地安装第三控制单元32 用的导向凹部75a以及卡止第三控制单元32的具有弹性的卡止片75b。 在导向凹部75a上形成有一对槽75c,第三控制单元32的凸起80c(后 述)与槽75c卡合。卡止片75b与卡合凹部80b卡合。进一步,隔开给定 的间隔设置有与第三控制单元32电连接的一对接点75e。
第三控制单元32是称作所谓的循环计算机,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 第二控制单元31上。另外,第三控制单元32上安装有例如纽扣电池等 电池59,可从电池59供给电力。借此,即使从第二控制单元31卸下第 三控制单元32,第三控制单元32也可以动作。因此,可以进行轮直径 的设定等各种初期设定。同时,可记忆行驶距离、行驶时间等各种数 据。
第三控制单元32如图3所示,具有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第三控制部 55。在第三控制部55上连接有液晶显示部56,通过电力稳定化回路57 连接的背照灯58、及电池59。液晶显示部56可以显示速度、节奏、行 驶距离、变速位置或悬架状态等各种行驶信息,通过背照灯58照明。 电力稳定化回路57即使在使电力通断而供给控制信号的情况下,也能 通过例如平稳化使包含通断信号的电力稳定化。因此,即使将进行通 断的控制信号载在电力上,背照灯58也不易发生闪烁。另外,第三控 制单元32从第二控制单元31上卸下时,还具有作为计步器的功能。
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第三控制单元32具有箱状的壳体80。邻 接液晶显示部56的显示窗80a开口于壳体80的表面(图5)上。在壳体 80的里面(图6),形成有与第二控制单元31的箱75的一对槽75c卡止 的一对凸起80c及卡止片75b卡止的卡合凹部80b。另外,在里面还设置 有用于与第二控制单元31的接点75e电连接的一对接点80d。
在这样构成的控制装置11中,自行车行驶时,轮毂发电机10的交 流发电机19发电,通过连接软线65输送给第一控制单元30,由蓄电元 件38储蓄电力。在这种结构中,由于交流发电机19设置在后轮7上,所 以,如果将例如支架撑起来并转动脚踏的话,即使充电量不同,也能 够以蓄电元件38充电。因此,为了调整变速装置,若转动脚踏,就能 简单地充电,即使充电量不足,也很容易进行液晶显示部56的设定等 作业。
另外,由于第一控制单元30设置在吊架上,因而,与交流发电机 19的距离近,可缩短电源电缆,互相交换处理后的信号,并提高电力 供给的效率。
在自动模式下,在行驶中,当速度超过给定的界限值时,或比该 速度慢,则进行变速动作。这种变速动作优先于后拨链器28进行。另 外,如果速度在给定速度以上,则使两悬架13、14的硬度变硬。进行 这种控制时,用于控制液晶显示部56或悬架14的控制信号是通过第一 控制部35并利用使电力通断的信号生成的,该信号与电力一起通过连 接软线66输送给第二控制部45及第三控制部55。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控制信号载在电力上,因此,可以将电力线 与控制线共用,同时,由于控制单元分为3个,所以,可减少配线根数。 另外,决定连接软线66的长度之后,可在其另一端连接Y端子66b~ 66e,因而,可自由选择两个控制单元30、31的配置,缓和配置的限制。
其他实施方式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安装在车把杆15上的控制单元分为 第二控制单元31和第三控制单元32,但是,也可以将两个控制单元31、 32一体化。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软线66的另一端侧的压接端子 使用了Y端子,但是,也可以使用连接软线65所用的阴紧固端子等其他 形式的压接端子。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来自于轮毂发电机10的脉冲检 测车速,但是,也可以通过设置在车轮上的磁铁和设置在车架上的簧 片开关构成的一般的旋转检测器输出的脉冲检测车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