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

申请号 CN201080038369.1 申请日 2010-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2481966A 公开(公告)日 2012-05-30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浜涡朗; 竹繁彻朗; 藤山孝太郎;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其能够使主 线束 和ABS配管容易区分,从而提高机动二轮车的封装设计的 自由度 ,且能够使组装·配置作业容易,从而能够提高机动二轮车的生产率。从 蓄 电池 (61)向多个电装部件(62~67)供给电 力 的主线束(50)配置在车辆(10)的左右方向的一侧,向前 制动 钳 (74)传递液压的ABS配管(101、102、106)配置在车辆(10)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二轮车,其具备:
线束(50),其与电池(61)连接,且沿车辆的前后方向配线,从而向设置在车辆上的多个电装部件(62、63、64、65、66、67)供给电
ABS系统(90),其与前轮(WF)和后轮(WR)的制动钳(74、84)连接,根据所述前轮(WF)及后轮(WR)的制动止状况来调整制动液压;
ABS配管(101、102、103、104、105、106),其传递所述ABS系统(90)的制动液压,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
所述主线束(50)配置在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一侧,所述ABS配管(101、102、106)配置在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具备车架(11),该车架(11)具有左右一对的框架(13、14、15、16、17、18a~18f),所述主线束(50)及所述ABS配管(101、102、106)沿着所述左右一对的框架(13、14、
15、16、17、18a~18f)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轮(WF)和后轮(WR)的制动钳(74、84)相对于车身中心线(CL)向右侧偏置地设置在所述车辆上,并且所述蓄电池(61)相对于所述车身中心线(CL)向左侧偏置地设置在所述车辆上,
所述ABS系统的ABS调制器相对于所述车身中心线(CL)向右侧偏置地设置在所述车辆上,
所述主线束(50)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的框架的左侧的框架(13、14、16、17、18b)上,所述ABS配管(101、102、106)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的框架的右侧的框架(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具备发动机电装部件,该发动机电装部件具有直热式O2传感器(67)、点火线圈(62)及调节器(64),
所述直热式O2传感器(67)、所述点火线圈(62)及所述调节器(64)中的至少一个比车身中心线(CL)靠左侧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热式O2传感器(67)、所述点火线圈(62)及所述调节器(64)全部比车身中心线(CL)靠左侧配置。

说明书全文

机动二轮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动二轮车,尤其涉及机动二轮车的主线束及ABS配管的配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以往的机动二轮车,已知有向多个电装部件供给电的主线束在车辆右侧配线的机动二轮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ABS配管配置在车辆右侧的机动二轮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3] 在先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4-260847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7-8375号公报
[0007] 然而,在以往的机动二轮车中,由于侧停车架设置在车辆的左侧,因此车身向左侧倾斜,所以大多使主线束通过难以积存的车身的右侧。另外,在根据车辆的种类而搭载ABS系统的模型中,针对车辆的前后轮的制动器(后轮的制动钳设置在右侧)的ABS配管跨车辆的前后配线。因此,如上述专利文献1、2记载的那样,在将主线束和ABS配管配置成同时存在于车辆右侧的情况下,认为各个线束和配管的布线设计的自由度降低,不但二轮车的封装设计变得困难,而且主线束和ABS配管的组装·配置作业也变得困难,从而机动二轮车的生产率也降低。

发明内容

[0008] 考虑上述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其能够使主线束和ABS配管容易区分,从而提高机动二轮车的封装设计的自由度,且能够使组装·配置作业容易,从而能够提高机动二轮车的生产率。
[0009]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机动二轮车具备:主线束,其与电池连接,且沿车辆的前后方向配线,从而向设置在车辆上的多个电装部件供给电力;ABS系统,其与前轮和后轮的制动钳连接,根据前轮及后轮的制动止状况来调整制动液压;ABS配管,其传递ABS系统的制动液压,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主线束(50)配置在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一侧,ABS配管(101、102、106)配置在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
[0010]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具备车架,该车架具有左右一对的框架,主线束及ABS配管沿着左右一对的框架配置。
[0011]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前轮和后轮的制动钳相对于车身中心线向右侧偏置地设置在车辆上,并且蓄电池相对于车身中心线向左侧偏置地设置在车辆上,ABS系统的ABS调制器相对于车身中心线向右侧偏置地设置在车辆上,主线束配置在左右一对的框架的左侧的框架上,ABS配管配置在左右一对的框架的右侧的框架上。
[0012]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具备发动机电装部件,该发动机电装部件具有直热式O2传感器、点火线圈及调节器,直热式O2传感器、点火线圈及调节器中的至少一个比车身中心线靠左侧配置。
[0013]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直热式O2传感器、点火线圈及调节器全部比车身中心线靠左侧配置。
[0014] 发明效果
[0015] 根据第一方案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由于主线束配置在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一侧,而ABS配管配置在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因此能够容易区分主线束和ABS配管。由此,能够提高机动二轮车的封装设计的自由度,且使主线束与ABS配管的组装·配置作业变得容易,从而能够提高机动二轮车的生产率。
[0016] 根据第二方案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由于主线束及ABS配管沿车架的左右一对的框架配置,从而能够通过左右的框架容易区分主线束和ABS配管。由此,能够使主线束与ABS配管的组装·配置作业变得更容易,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机动二轮车的生产率。
[0017] 根据第三方案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由于前轮和后轮的制动钳相对于车身中心线向右侧偏置地设置在车辆上,并且,蓄电池相对于车身中心线向左侧偏置地设置在车辆上,ABS系统的ABS调制器相对于车身中心线向右侧偏置地设置在车辆上,主线束配置在左右一对的框架的左侧的框架上,ABS配管配设在左右一对的框架的右侧的框架上,因此,由多个电线构成且设计自由度不受限制的主线束与蓄电池同样地配置在车辆左侧,由金属管构成且设计自由度受到限制的ABS配管与前轮和后轮的制动钳及ABS调制器同样地配置在车辆右侧。由此,能够使主线束及ABS配管的长度成为必要最小限度,因此能够抑制机动二轮车的制造成本。
[0018] 根据第四方案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由于具备发动机电装部件,该发动机电装部件具有直热式O2传感器、点火线圈及调节器,且直热式O2传感器、点火线圈及调节器中的至少一个比车身中心线靠左侧配置,因此直热式O2传感器、点火线圈及调节器中的至少一个配置在与配置于车辆左侧的主线束相同的一侧。由此,能够使主线束的长度成为必要最小限度,从而能够抑制机动二轮车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使主线束的配线作业变得容易。
[0019] 根据第五方案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由于直热式O2传感器、点火线圈及调节器全部在比车身中心线靠左侧配置,因此直热式O2传感器、点火线圈及调节器全部配置在与配置于车辆左侧的主线束相同的一侧。由此,能够使主线束的长度成为最小必要限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机动二轮车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使主线束的配线作业变得更容易。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一实施方式的左侧视图。
[0021] 图2是将图1所示的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及车架取下后的状态的左侧视图。
[0022] 图3是图2所示的机动二轮车的俯视图。
[0023] 图4是图2所示的主线束的周边的立体图。
[0024] 图5是图2所示的主线束的周边的左侧视图。
[0025] 图6是图2所示的主线束的周边的右侧视图。
[0026] 图7是将图1所示的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及车架取下后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0027] 图8是图7所示的机动二轮车的俯视图。
[0028] 图9是图7所示的ABS配管的周边的立体图。
[0029] 图10是图9所示的ABS模的周边的立体图。
[0030] 图11是图9所示的ABS模块的周边的右侧视图。
[0031] 图12是图9所示的ABS模块的周边的左侧视图。
[0032] 图13是ABS的液压回路的简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沿符号的方向观察,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依照由驾驶员观察的方向,在附图中车辆的前方表示为Fr,后方表示为Rr,左侧表示为L,右侧表示为R,上方表示为U,下方表示为D。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容易理解附图,虽然为相同的车辆,但通过图2~图6来说明主线束,通过图7~13来说明制动装置及ABS。
[0034]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中,车架11包括:设置在前端的头管12;从头管12向后方且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主框架13;从头管12向后方且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行管14;与左右一对的主框架13的后端部连结的左右一对的枢轴板15;与左右一对的主框架13的后部连结并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座椅框架16;与枢轴板15连结并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后端部与座椅框架16的后端部连结的左右一对的副框架17;连接在主框架13与下行管14之间的第一~第四加强框架18a、18b、18c、18d;连接在座椅框架16与副框架17之间的第五、第六加强框架18e、18f,其中,在下行管14及枢轴板15上安装有单气缸四循环发动机20。
[0035] 机动二轮车10还具备:由头管12支承成转向自如的左右一对的前叉21;在前叉21的下端部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前轮WF;在前叉21的上端部安装的转向用的车把22;经由在基端侧设置的摆臂枢轴23a能够摆动地支承在枢轴板15上的左右一对的摆臂23;在摆臂23的后端部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后轮WR;在摆臂23与枢轴板15之间设置的后缓冲件24;在主框架13的上方设置的燃料箱25;在座椅框架16的上方设置的驾驶员座椅26及同乘者座椅27。
[0036]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符号31表示前盖罩,32表示前侧盖罩,33表示下盖罩,34表示侧盖罩,35表示后盖罩,36表示前罩灯,37表示两侧的后视镜,38表示前方向指示灯,39表示前挡泥板,40表示尾灯,41表示后方向指示灯,42表示后挡泥板,43表示排气管,44表示消声器,45表示主踏脚板支架,46表示主踏脚板,47表示后座踏脚板支架,48表示后座踏脚板。
[0037] 另外,在图2及图7中,120表示发动机20的曲轴箱,121表示与曲轴箱120的上部结合的气缸体,122表示与气缸体121的上部结合的气缸盖,123表示与气缸盖122的上部结合的气缸盖罩。在曲轴箱120的右侧部安装有变速切换用离合器124和水125,该变速切换用离合器124对未图示曲轴与主轴间的动力连接·断开进行切换,所述水泵125经由水配管126与散热器49连接。与变速切换用离合器124连接的离合器拉索127与离合器分离杆140(参照图9)连接。另外,如图5所示,在曲轴箱120的上表面且右方侧配置有起动电动机128,其经由起动电动机线束129与后述的起动电磁开关65连接。并且,如图6所示,在气缸盖122的后部侧壁连接有具有节气鼓131的节气门区130。在节气门鼓131上卷绕卡挂而连结有与右侧的车把22的基端侧(参照图9)连接的节气门拉索132。
[0038]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6所示,机动二轮车10在左右一对的座椅框架16之间具备从蓄电池61向多个电装部件供给电力的主线束50,其中,蓄电池相对于车身中心线CL向左侧偏置配置。该主线束50沿着在车辆10左侧配置的主框架13、下行管14、座椅框架16、副框架17及第二加强框架18b的内侧配线。
[0039] 在此,多个电装部件是指点火线圈62、AI螺线管63、调节器64、起动电磁开关65、熔断丝盒66、直热式O2传感器67、复合开关68、ECU69等。并且,点火线圈62、AI螺线管63、调节器64、起动电磁开关65、熔断丝盒66及直热式O2传感器67配置在车宽方向的车身中心线CL的左侧且主框架13及座椅框架16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前照灯36、前方向指示灯38、尾灯40及后方向指示灯41也为电装部件。上述的电装部件通过从主线束50分支的副线束51、52、53等与蓄电池61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51表示以与相对于车身中心线CL靠右侧配置的ECU69连接的方式向发动机20的后方配线的副线束,52表示与调节器64连接的副线束,53表示用于经由连接器54与上述那样的电装部件连接的副线束。另外,在图3中,61a表示蓄电池61的正极侧端子,61b表示蓄电池61的负极侧端子,它们通过未图示的耦合器经由熔断丝盒66与主线束50连接。
[0040] 另外,如图7~图12所示,机动二轮车10具备:对前轮WF作用制动力的前制动装置70;对后轮WR作用制动力的后制动装置80;调整前制动装置70及后制动装置80的制动力,根据前后轮WF、WR的制动锁止状况来调整制动液压的ABS系统90。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通过固定在前轮WF上的传感器转子110检测前轮WF的旋转的前车速传感器111经由副线束112与ECU69连接,通过固定在后轮WR上的传感器转子115检测后轮WR的旋转的后车速传感器116经由副线束117与ECU69连接。
[0041] 前制动装置70具备:前主液压缸71,其安装在车把22的右端部,对前轮WF作用制动力;前储存箱72,其与前主液压缸71一体形成;前制动盘73,其安装在前轮WF的右侧;前制动钳74,其安装在右侧的前叉21的下端部来夹持前制动盘73;第一前制动软管75,其与前主液压缸71连接;第二前制动软管76及第三前制动软管77,它们与前制动钳74连接。
[0042] 后制动装置80具备:后主液压缸81,其安装在右侧的主踏脚板支架45上,对后轮WR作用制动力;后储存箱82,其经由软管82a与后主液压缸81连接;后制动盘83,其安装在后轮WR的右侧;后制动钳84,其安装在右侧的摆臂23的后端部来夹持后制动盘83;第一后制动软管85,其与后主液压缸81连接;第二后制动软管86,其与后制动钳84连接。
[0043] 如图7~图13所示,ABS系统90相对于车身中心线CL向右侧偏置配置,其具备:ABS调制器91,其控制ABS系统90的液压;第一ABS配管101,其将ABS调制器91的第一受压口92和第一前制动软管75连接;第二ABS配管102,其将ABS调制器91的第一送压口93和第二前制动软管76连接;第三ABS配管103,其将ABS调制器91的第二受压口94和第一后制动软管85连接;第四ABS配管104,其将ABS调制器91的第二送压口95和比例控制97(以下,仅简称为“PCV97”)连接;第五ABS配管105,其将PCV97和第二后制动软管86连接;第六ABS配管106,其经由延迟阀98将ABS调制器91的第三送压口96和第三前制动软管77连接。需要说明的是,PCV97是指对向制动钳74及后制动钳84的液压分配进行调整来提高行使稳定性控制阀
[0044] 另外,第一前制动软管75、第二前制动软管76、第三前制动软管77、软管82a、第一后制动软管85及第二后制动软管86由橡胶制的耐压软管构成。另外,第一ABS配管101、第二ABS配管102、第三ABS配管103、第四ABS配管104、第五ABS配管105及第六ABS配管106由金属制的耐压管构成。
[004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9所示,第一ABS配管101、第二ABS配管102及第六ABS配管106从ABS调制器91朝向前方大致平行地延伸,且沿在车辆10右侧配置的主框架13的内侧配置。
[0046] 在这样构成的ABS系统90中,前主液压缸71产生的液压以第一前制动软管75→第一ABS配管101→ABS调制器91→第二ABS配管102→第二前制动软管76→前制动钳74这样的顺序传递,从而对前轮WF产生制动力。
[0047] 另外,后主液压缸81产生的液压以第一后制动软管85→第三ABS配管103→ABS调制器91→第四ABS配管104→PCV97→第五ABS配管105→第二后制动软管86→后制动钳84这样的顺序传递,并以ABS调制器91→第六ABS配管106→延迟阀98→第三前制动软管77→前制动钳74的顺序供给,其对后轮WR及前轮WF产生制动力。
[0048]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由于主线束50配置在车辆左侧,ABS配管101、102、106配置在车辆右侧,因此能够容易地区分主线束50和ABS配管101、102、106。由此,由于能够使主线束50和ABS配管101、102、106的组装·配置作业变得容易,因此能够提高机动二轮车10的生产率。
[0049]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由于主线束50沿着车辆左侧的主框架13、下行管14、座椅框架16、副框架17及第二加强框架18b配线,而ABS配管101、102、106沿着车辆右侧的主框架13配置,因此能够通过左右的框架容易区分主线束50和ABS配管
101、102、106。由此,能够使主线束50和ABS配管101、102、106的组装·配置作业变得更容易,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机动二轮车10的生产率。
[005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前轮WF和后轮WR的制动钳74、84相对于车身中心线CL向右侧偏置地设置在车辆上,并且蓄电池61相对于车身中心线CL向左侧偏置地设置在车辆上,ABS系统90的ABS调制器91相对于车身中心线CL向右侧偏置地设置在车辆上,主线束50在车辆左侧的主框架13、下行管14、座椅框架16、副框架17及第二加强框架18b上配线,而ABS配管101、102、106在车辆右侧的主框架13上配置,因此,由多个电线构成且设计自由度不受限制的主线束50与蓄电池61同样配置在车辆左侧,而由金属管构成且设计的自由度受到限制的ABS配管101、102、106与前轮WF和后轮WR的制动钳74、84及ABS调制器91同样配置在车辆右侧。由此,能够使ABS配管101、102、106的长度成为必要最小限度,从而能够抑制机动二轮车10的制造成本。
[0051]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由于作为发动机电装部件的点火线圈62、AI螺线管63、调节器64、起动电磁开关65、熔断丝盒66、及直热式O2传感器67全部比车身中心线CL靠左侧配置,因此,点火线圈62、AI螺线管63、调节器64、起动电磁开关65、熔断丝盒66及直热式O2传感器67全部配置在与配置于车辆左侧的主线束50相同的一侧。
由此,与上述发动机电装部件的至少一个比车身中心线CL靠右侧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主线束50的长度成为必要最小限度,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机动二轮车10的制造成本,另外,能够使主线束50的配线作业更加容易。
[0052] 以上,虽然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言而喻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施加各种变更和修正。本申请基于2009年8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9-200502),其内容作为参照而被纳入于本申请。
[0053] 符号说明:
[0054] 10 机动二轮车
[0055] 11 车架
[0056] 13 主框架
[0057] 14 下行管
[0058] 15 枢轴板
[0059] 16 座椅框架
[0060] 17 副框架
[0061] 18b 第二加强框架
[0062] 50 主线束
[0063] 61 蓄电池
[0064] 62 点火线圈
[0065] 63 AI螺线管
[0066] 64 调节器
[0067] 65 起动电磁开关
[0068] 66 熔断丝盒
[0069] 67 直热式O2传感器
[0070] 70 前制动装置
[0071] 71 前主液压缸
[0072] 74 前制动钳
[0073] 75 第一前制动软管
[0074] 76 第二前制动软管
[0075] 77 第三前制动软管
[0076] 80 后制动装置
[0077] 81 后主液压缸
[0078] 84 后制动钳
[0079] 85 第一后制动软管
[0080] 86 第二后制动软管
[0081] 90 ABS系统
[0082] 91 ABS调制器
[0083] 101 第一ABS配管
[0084] 102 第二ABS配管
[0085] 103 第三ABS配管
[0086] 104 第四ABS配管
[0087] 105 第五ABS配管
[0088] 106 第六ABS配管
[0089] CL 车身中心线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