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式车辆

申请号 CN200880107603.4 申请日 2008-09-16 公开(公告)号 CN101801772A 公开(公告)日 2010-08-11
申请人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李子斌;
摘要 一种摩托车,包括沿车辆的上下方向设置的头灯(281)和辅灯(286),并包括 覆盖 乘骑者的腿的至少一部分的前盖(200)。头灯(281)和辅灯(286)的相应的透镜设置为暴露到车辆的前方。前盖(200)具有外侧盖(250)和头灯盖(210),外侧盖(250)形成在头灯(281)和辅灯(286)的两侧,头灯盖(210)形成在比外侧盖(250)更靠近中心的部分。头灯(281)和辅灯辅灯(286)突出到外侧盖(250)的前边缘(251c)前方。头灯盖(210)突出到外侧盖(250)前方。
权利要求

1.一种跨骑式车辆,包括:
布置在前轮上方的第一照明装置和第二照明装置;以及
前盖部件,所述前盖部件设置有所述第一和第二照明装置,并且覆盖乘骑者的腿部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照明装置具有第一透镜,
所述第二照明装置具有第二透镜,
所述第一照和第二照明装置突出到所述前盖部件的前边缘前方,并且沿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和第二透镜的至少一部分比所述前盖部件的所述前边缘布置于所述车辆更前方,
所述第一和第二透镜设置为向所述车辆前方暴露,
所述前盖部件包括:
侧部,当从前侧观察所述车辆时,所述侧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透镜的最大宽度部分的两侧;以及连接到所述侧部的中间部分,当从前侧观察所述车辆时,所述中间部分形成在比所述侧部更靠近中心的部分中,并且当从侧面观察所述车辆时,所述中心部分突出到所述侧部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中
所述第二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照明装置的后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式车辆,还包括:
车把,用于使所述前轮转向,其中
所述车把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部向前突出并设置在所述第二照明装置的后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中
所述前盖部件具有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照明装置侧面形成的外侧盖部分,
所述外侧盖部分上形成大致平滑面,
所述平滑面向所述跨骑式车辆的后上方倾斜,并且
当从前侧观察所述跨骑式车辆时,所述平滑面的高度不小于多个所述照明装置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中
所述外侧盖部分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朝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中
所述外侧盖部分上形成大致平滑面,
所述平滑面向所述跨骑式车辆的后上方倾斜,并且
所述突出部分比所述平滑面更向后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骑式车辆,还包括:
脚泊部件,设置在转向头管后方,并且布置在所述乘骑者所乘坐的车座的前方,以及
下盖部件,从所述脚泊部件向所述跨骑式车辆上方延伸,并且设置在所述乘骑者的腿部的前方,其中所述突出部分的下部连接到所述下盖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中
所述第二照明装置的外部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照明装置的外部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中
当从前侧观察所述跨骑式车辆时,所述第一和第二照明装置中每一者均形成为圆形。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跨骑式车辆,包括:布置在前轮上方的多个照明装置;以及前盖部件,该前盖部件具有多个照明装置并且覆盖乘骑者的腿的至少一部分。

背景技术

在例如摩托车的跨骑式车辆中,已经提出了下述结构,其中头灯(照明装置)布置在前轮上方,并且用于覆盖乘骑者的腿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前侧罩布置在头灯的左右两侧(参见专利文献1)。
在跨骑式车辆中,从增大光照区域和设计要求的观点,两个头灯沿车辆的上下方向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此外,跨骑式车辆具有用于覆盖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两个头灯的透镜的盖。盖形成为连接到布置在头灯左右两侧的的前侧罩。
[专利文献1]日本未经审查专利公开No.2007-38865(第4页,图2)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的传统跨骑式车辆中,需要增加用于覆盖头灯的盖以确保头灯照射的区域。从而,增加了跨骑式车辆的前突出区域,从而带来了很难降低空气阻的问题。
从而,鉴于这些情况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确保照明装置(例如头灯)的突出区域并且能降低空气阻力的跨骑式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方面。首先,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跨骑式车辆(摩托车10),包括:布置在前轮(前轮20)上方的第一照明装置(头灯281)和第二照明装置(辅灯286);以及前盖部件(前盖200),所述前盖部件具有所述第一和第二照明装置,并且覆盖乘骑者的腿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照明装置具有第一透镜(透镜282)。所述第二照明装置具有第二透镜(透镜287)。所述第一照和第二照明装置突出到所述前盖部件的前边缘(前边缘251c)前方,并且沿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和第二透镜的至少一部分比所述前盖部件的所述前边缘(前边缘251c)更位于所述车辆前方。所述第一和第二透镜设置为暴露到车辆前方。所述前盖部件包括:侧部(侧部251d),当从前侧观察所述车辆时,所述侧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透镜的最大宽度部分(最大宽度部分Vmax)的两侧;以及连接到所述侧部的中间部分(头灯盖210),当从前侧观察所述车辆时,所述中间部分形成在比所述侧部更靠近中心的部分。当从侧面观察所述车辆时,所述中心部分突出到所述侧部前方。
在上述的传统跨骑式车辆中,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用于覆盖两个照明装置的透镜的盖形成为用来连接布置在照明装置的左侧和右侧的前侧罩。因此,可以使空气的气流平稳,并从而减小空气的阻力。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跳出将照明装置覆盖的传统概念,并且提出以下结构:沿车辆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和第二照明装置中的第一和第二透镜暴露到车辆前方,并且前盖部件的中心部分突出到侧部前方。
跨骑式车辆具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在中心部分设置的第一和第二照明装置。因此,跨骑式车辆可以确保与以前相同的由照明装置所照射的区域。
此外,跨骑式车辆构造为不具有用于覆盖照明装置的透镜的盖。因此,跨骑式车辆可以减小其前突出区域,并从而减小空气阻力。
此外,跨骑式车辆将前盖部件的中间部分突出到侧部前方。因此,跨骑式车辆可以使空气容易地流到左右两边,并从而进一步减小空气阻力。
因此,根据第一方面的跨骑式车辆,可以确保由照明装置照射的区域并比以前更减小空气阻力。
这样,跨骑式车辆不具有用于覆盖照明装置的透镜的盖,并且将中间部分(其中布置第一和第二照明装置)突出到侧部前方。因此,跨骑式车辆比以前改善了照明装置的能见度。
除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照明装置的后上方。
除了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特征在于跨骑式车辆包括:车把(车把23),用于使所述前轮转向。所述车把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部(仪表单元450)向前突出并设置在所述第二照明装置的后上方。
除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特征在于:所述前盖部件具有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照明装置侧面形成的外侧盖部分(外侧盖250)。所述外侧盖部分上形成大致平滑面(平滑面251)。所述平滑面向所述跨骑式车辆的后上方倾斜。当从前侧观察所述跨骑式车辆时,所述平滑面的高度(H1)不小于多个照明装置的高度(H2)。
除了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盖部分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朝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分(突出区域251b)。
除了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盖部分上形成大致平滑面(平滑面251)。所述平滑面向所述跨骑式车辆的后上方倾斜。所述突出部分比所述平滑面更向后倾斜。
除了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特征在于所述跨骑式车辆还包括:脚泊部件(脚踏板40),设置在转向头管(转向头管110)后面,并且布置在乘骑者所坐的车座(车座80)的前面,以及下盖部件(下盖35),从所述脚泊部件向所述跨骑式车辆上方延伸,并且设置在乘骑者的腿部的前方。所述突出部分的下部连接到所述下盖部件。
除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照明装置的外部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照明装置的外部尺寸。
除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特征在于:当从前侧观察所述跨骑式车辆时,所述第一和第二照明装置的每个形成为圆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10的左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10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10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10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盖200的主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盖200的左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头灯盖210的主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外侧盖250的主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盖290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沿图5中的线F10-F10所取的前盖200的截面图;
图11是从上方观察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头灯281的前部的视图;
图12是从右前方观察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支撑框架260的立体图;
图13是安装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头灯挡护270的前盖200的主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头灯挡护270的立体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头灯挡护270的立体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仪表单元450的平面图;并且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仪表单元450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跨骑式车辆的实施例。具体地,将描述:(1)跨骑式车辆的大体示意结构,(2)跨骑式车辆的前部的结构,(3)照明装置的结构和安装,(4)前盖部件的支撑结构,(5)保护件的形状,(6)显示单元的形状,(7)操作和效果,以及(8)其它实施例。
这里,在以下的描述和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然而,应注意,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且各尺寸的比例等与实际的不同。
因此,应该在考虑以下描述的基础上判断具体的尺寸。此外,当然地,附图之间包括其尺寸的关系和比例不相同的部件。
(1)跨骑式车辆的大体示意结构
图1是构成本实施例中的跨骑式车辆的摩托车10的左视图。图2至图4分别示出了摩托车10的立体图、主视图和平面图。
摩托车10具有前轮20和后轮90。摩托车10是所谓的速可达(scooter)型摩托车,其中空间S形成在车座80前方,驾驶摩托车10的乘骑者(具体地,主乘骑者)座在车座80上。空间S形成为使得在主乘骑者上车或下车时允许主乘骑者的腿通过,从而方便了主乘骑者的上车和下车。
摩托车10具有大尺寸的前挡板400和挡泥板640,以用于越野行进。
前轮20具有由前叉21L、21R支撑的轮轴20a。前叉21L、21R分别支撑轮轴20a的侧端。当通过使用车把23使前轮20转向时,通过转向操作使前叉21L、21R和前轮20一起相对于摩托车10先进的方向向左或向右转动。
前叉21L、21R通过下支架(未示出)彼此连接。此外,转向轴(未示出)由转向头管110可转动地支撑并且连接到下支架。
腿护罩30布置在前轮20后方。腿护罩30位于主乘骑者的腿的前方,从而防止吹来的直接冲击主乘骑者的腿。脚踏板40连接到腿护罩30。
脚踏板40设置在车座80的前方和下方。主乘骑者的双脚置于脚踏板40上。下盖35设置在脚踏板40下方。
下盖35从脚踏板40(具体地,从脚踏板40下方)向摩托车10的上方延伸,并且布置在主乘骑者的腿的前方。具体地,下盖35夹在前轮20和腿护罩30之间。下盖35连接到腿护罩30、脚踏板40和前盖200。
单元摆动式发动机50布置在脚踏板40后方。单元摆动式发动机50用作为摩托车10的动力单元。具体地,单元摆动式发动机50经由驱动带(未示出)驱动后轮90。
车座80设置在单元摆动式发动机50上方。主乘骑者和后乘骑者坐在车座80上。车座80由形成摩托车10的骨骼框架的车辆车身框架100支撑。车座80设置在置于车辆车身框架100上的转向头管110后方。
前盖200覆盖摩托车10的前部。前盖200布置在转向头管110前方并且在前轮20上方。换言之,前盖200覆盖置于脚踏板40上的摩托车10前侧的主乘骑者的腿的至少一部分。
此外,用于显示摩托车10的状态(例如,行进速度)的仪表单元450布置在前盖200上方。在该实施例中,仪表单元450沿车辆宽度方向构造车把23的中间部分。仪表单元450向前突出。
(2)跨骑式车辆的前部的结构
接下来,将参照图5至图9描述跨骑式车辆的前部的结构,具体地,前盖200的结构。
图5示出了前盖200的主视图。图6示出了前盖200的左视图。
图7是构成前盖200的头灯盖210的主视图。图8是构成前盖200的外侧盖250的主视图。图9是构成前盖200的上盖290的立体图。(2.1)跨骑式车辆的前部的总体结构
如图5和图6所示,头灯281和辅灯286设置在前盖200上。在该实施例中,头灯281构造第一照明装置。辅灯286构造第二照明装置。头灯281和辅灯286沿纵向(图中的D1方向)布置在前轮20上方(参见图1至图3)。这里,仪表单元450设置在辅灯286的后上方。
头灯281照亮摩托车10前方的区域。辅灯286用作为头灯281的辅灯。这里,辅灯286可以用作为位置灯。
头灯281和辅灯286沿纵向彼此独立地布置。当从前侧观察摩托车10时,头灯281和辅灯286的形状分别为圆形。此外,辅灯286的外部尺寸小于头灯281的外部尺寸。
当从侧面观察摩托车10时,头灯281和辅灯286阶梯地布置。具体地,辅灯286布置在头灯281的后上方。
前盖200具有头灯盖210、外侧盖250和上盖290。
头灯盖210围绕头灯281布置,并且在辅灯286的下方及侧面。换言之,头灯盖210沿头灯281和辅灯286的外围形状形成。
外侧盖250沿头灯盖210的宽度方向形成在外侧。换言之,头灯盖210和外侧盖250分别形成为独立的部件。上盖290布置在外侧盖250的顶部。
外侧盖250在从前方观察车辆时的头灯281的最大宽度部分Wmax的两侧上形成侧部251d。当从前侧观察车辆时,头灯盖210构成形成在比侧部251d更靠近中心的部分中的中间部分。当从侧面观察车辆时,头灯281和辅灯286比外侧盖250的前端251c向车辆前方突出。
外侧盖250上形成大致平滑面251。平滑面251向摩托车10的后上方倾斜。具体地,外侧盖250的平滑面251以倾斜α向后上方倾斜。此外,外侧盖250的前端部分250b位于头灯281前方。
在该实施例中,当从前侧观察摩托车10时,平滑面251的高度H1大于头灯281和辅灯286的高度H2。
前盖200由连接到转向头管110的支撑框架260(图5至图9未示出,参见图12)支撑。
(2.2)头灯盖210的形状
如图7所示,头灯盖210具有头灯安装部件211和辅灯安装部件212。头灯281安装到头灯安装部件211。辅灯286安装到辅灯安装部件212。
此外,头灯盖210具有弯曲以形成脊线RL的弯曲部分216。弯曲部分216形成在外边缘部分231处,外边缘部分231形成在头灯安装部件211的外边缘上。这里,从前侧观察头灯盖210具有两侧对称的形状,所以图7中仅位于其左侧的部分以附图标记表示。
向摩托车10的后方凹入的凹入部分220形成在弯曲部分216上方。
凹入部分220形成在头灯281和辅灯286附近。具体地,凹入部分220的一部分位于图5所示的直线L1内侧,换言之,在从前侧观察摩托车10时更靠近摩托车10的中心。直线L1从位于头灯281外侧的外边缘部分231的外端231a(参见图7)和外边缘部分291的外端291a(参见图9)通过。
多个孔221形成在凹入部分220的底面220a中。孔221是五边形的。头灯盖210具有弯曲部分216和凹入部分220,从而比外侧盖250形成为更突出和凹入的形状。
头灯盖210具有配合部件213A至213C。配合部件213A至213C与设置在外侧盖250上的凸台(未示出)配合。头灯盖210和外侧盖250通过自攻螺钉(未示出)彼此连接。
(2.3)外侧盖250的形状
如图8所示,外侧盖250具有左盖区域252L、右盖区域252R和连接部分252a。
左盖区域252L形成在头灯盖210的一侧(具体地,在左侧)。右盖区域252R形成在头灯盖210的另一侧(具体地,在右侧)。换言之,外侧盖250形成在头灯281和辅灯286的侧面。
左盖区域252L和右盖区域252R在头灯盖210的外围的一部分处彼此连接。具体地,左盖区域252L和右盖区域252R在头灯盖210上侧彼此连接。换言之,左盖区域252L和右盖区域252R经由位于头灯盖210上方的连接部分252a彼此连接。
外侧盖250具有突出区域251a。这里,如图7,外侧盖250具有两侧对称的形状,所以图8中仅位于其左侧的部分以附图标记表示。
突出区域251a形成在平滑面251上。当从前侧观察摩托车10时,突出区域251a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前叉21L和前叉21R的宽度W1(参见图3)的外侧突出。
此外,外侧盖250具有突出区域251b。突出区域251b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平滑面251的外侧突出。突出区域251b形成在突出区域251a下方。具体地,突出区域251b形成在外侧盖250的下端部分250a中。
如图6所示,突出区域251b比突出区域251a更向后方倾斜。突出区域251a以倾斜角α向后上方倾斜。另一方面,突出区域251b换言之以大于倾斜角α的倾斜角比平滑面251(具体地,突出区域251a)更向后方倾斜。
下盖35连接到突出区域251b的下部。此外,腿护罩30的上部30a根据平滑面251的倾斜角α向后上方倾斜。
(2.4)上盖290的形状
如图9所示,上盖290具有外边缘部分291,其形为沿着辅灯286的外围。换言之,外边缘部分291形成在辅灯286的外边缘上。
上盖290安装到左盖区域252L和右盖区域252R的连接部分252a(参见图8)。如图5所示,当从前侧观察摩托车10时,上盖290形状类似弧形。
这样,当从侧面观察车辆时(参见图6),辅灯286的透镜287从上盖290的外边缘部分291向前突出。
(3)照明装置的结构和安装
接下来,将参照图10和图11描述安装到前盖200的照明装置(具体地,头灯281和辅灯286)的结构和安装。
图10是沿图5中的线F10-F10所取的前盖200的截面图。图11是从上方观察时头灯281的前部的视图。
如图10所示,当从侧面观察摩托车10时,头灯281和辅灯286设置为台阶状。具体地,辅灯286布置在头灯281的后上方。
头灯281具有透镜282、灯泡283和反射器284。
透镜282装配到反射器284中。当从侧面观察摩托车10时,透镜282的倾斜角小于外侧盖250(具体地,平滑面251)的倾斜角。换言之,透镜282的倾斜角小于倾斜角α(参见图6)。
透镜282的周围被头灯盖210的外边缘部分231覆盖。
如图11所示,反射器284的前边缘部分284a是圆形的。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前边缘部分284a形成为以大致相等的间隔重复地突出和凹入的形状。
辅灯286具有透镜287和灯泡288。透镜287装配到头灯盖210的辅灯安装部件212中。当从侧面观察摩托车10时,透镜287(具体地,灯泡288的前部)像透镜282一样,也小于外侧盖250(具体地,平滑面251)的倾斜角。透镜287形成为向车辆前方突出的曲面形状。
当从侧面观察摩托车10时,透镜282和透镜287从前盖200的表面(换言之,平滑面251)突出。
(4)前盖部件的支撑结构
接下来,将参照图12描述前盖部件(即,前盖200)的支撑结构。图12是从右前方观察时安装到转向头管110的支撑框架260的立体图。
如图12所示,支撑框架260安装到布置在转向头管110上的框架安装部件111。
支撑框架260具有纵向管道部件261L、261R、横向管道部件262和下管道部件263。支撑框架260支撑前盖200(换言之,安装头灯281和辅灯286的头灯盖210)和与头灯盖210结合的外侧盖250。
纵向管道部件261L、261R连接到下管道部件263。喇叭460安装到纵向管道部件261L。当主乘骑者压下喇叭按钮(未图示)时,喇叭460产生特定声音级别的声频信号。喇叭460布置在凹入部分220的底面220a的后方。
用于打开或关闭供应到安装在摩托车10上的如起动器(未示出)的电气部件的电力的主开关单元470夹在纵向管道部件261L和纵向管道部件261R之间。主开关单元470可以通过使用主钥匙(未示出)来操作。主钥匙的孔布置在腿护罩30的上部30a中。
横向管道部件262连接到纵向管道部件261L和下管道部件263。支撑柱部件265L、265R布置在横向管道部件262上。头灯盖210安装到支撑柱部件265L、265R。具体地,形成在头灯盖210中的螺栓孔214(参见图7)布置为与形成在支撑柱部件265L(265R)中的螺纹孔(未示出)叠置。
下管道部件263固定到框架安装部件111。头灯盖210还安装到下管道部件263前端处的支撑柱部件264L、264R。具体地,形成在头灯盖210中的螺栓孔215(参见图7)布置为与形成在支撑柱部件264L(264R)中的螺纹孔(未示出)叠置。
如图5和图7所示,螺栓266通过螺栓孔214并旋入形成在支撑柱部件265L(265R)中的螺纹孔。这里,尽管图5中未示出,形状与螺栓266相同的螺栓通过螺栓孔215并旋入形成在支撑柱部件264L(264R)中的螺纹孔。
此外,支撑柱部件265L(265R)的位置(即螺栓266)布置在头灯281和辅灯286附近。更具体地,支撑柱部件265L(265R)布置在构成凹入部分220的内壁表面(未图示)上。
具体地,螺栓266的位置布置在图5所示的直线L1内侧,换言之,当从前侧观察摩托车10时更靠近摩托车10的中心。
直线L1通过位于头灯281外侧的外边缘部分231的外端231a(图7)和外边缘部分291的外端291a(图9)。
(5)保护件的形状
接下来,将参照图13至图15描述布置在前盖200前方的保护件的形状。
图13是安装了构成本实施例中的保护件的头灯挡护270的前盖200的主视图。图14是头灯挡护270的立体图。此外,图15是头灯挡护270的左视图。
头灯挡护270可以作为可选设备安装到前盖200(支撑框架260)。
头灯挡护270沿头灯281和辅灯286的外围布置。具体地,头灯挡护270布置在头灯281的下方及侧向以及辅灯286的下方。换言之,头灯挡护270布置在前盖200的前方,同时头灯挡护270与头灯281和辅灯286分离。
头灯挡护270形为圆棒。具体地,头灯挡护270由圆管件形成。
头灯挡护270具有挡护管部件271、上支柱部件272L、272R和下支柱部件273L、273R。
当从前侧观察时,挡护管部件271形成为字母U的形状。上支柱部件272L(272R)与头灯盖210一起固定到支撑柱部件265L(265R)(参见图12)。下支柱部件273L(273R)与头灯盖210一起固定到支撑柱部件264L(264R)(参见图12)。
此外,如图15所示,头灯挡护270布置在外侧盖250的前方,同时头灯挡护270与外侧盖250分离。
(6)显示单元的形状
接下来,将参照图16和图17描述构成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单元的仪表单元450的形状。图16是仪表单元450的平面图。图17是仪表单元450的左视图。
如图16和17所示,仪表单元450具有显示部件451、前面板部件452和主体部件453。
显示部件451显示摩托车10的状态。具体地,速度计451a、测量表451b和警告灯部件451c设置在显示部件451上。
前面板部件452安装到主体部件453。当从侧面观察摩托车10时,仪表单元450的前部(具体地,前面板部件452)沿外侧盖250的平滑面251的倾度延伸。
此外,当从前侧观察摩托车10时,仪表单元450的下边缘部分450a形成字母V的形状。
(7)操作和效果
根据摩托车10,沿车辆的上下方向设置的头灯281和辅灯286中的透镜282和透镜287暴露到车辆前方。当从侧面观察车辆时,头灯盖210突出到侧部251d前方。
通过沿车辆上下方向将头灯281和辅灯286安装在头灯盖210上,可以确保由照明装置照射的区域。
此外,摩托车10采用的结构中不布置用于覆盖照明装置的透镜的盖,从而摩托车10可以减小其前突出区域,并从而可以减小空气阻力。
此外,头灯盖210突出到侧部251d前方,从而可以使空气容易地流到左右侧,并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空气阻力。
根据摩托车10,不布置用于覆盖照明装置的透镜的盖,并且其上设置头灯281和辅灯286的头灯盖210突出到侧部251d前方。从而,可以比之前更改善头灯281和辅灯286的能见度。
并且,相比其中布置用于覆盖照明装置的透镜的盖的传统结构,可以降低从头灯281和辅灯286发射的光线量的减少。
当从侧面观察摩托车10时,头灯281的透镜282和辅灯286的透镜287的倾斜角小于外侧盖250的倾斜角。具体地,从侧面观察摩托车10时,头灯281和辅灯286布置为阶梯形。此外,透镜282和透镜287从形成在前盖200上的平滑面251突出。
换言之,从灯泡283(灯泡288)发射的光线在透镜282(透镜287)内部通过的距离相比透镜282和透镜287沿外侧盖250倾斜的情况变得更短。从而,可以防止经由透镜282(透镜287)发射的光线量减少。
在实施例中,外侧盖250以倾斜角α向后上方倾斜。此外,外侧盖250的前端部250b位于头灯281前方。此外,当从侧面观察摩托车10时,仪表单元450的前面板部件452沿外侧盖250的倾度延伸。从而,可以减小前盖200的空气阻力。
在实施例中,外侧盖250的平滑面251的高度H2大于头灯281和辅灯286的高度H1。此外,外侧盖250具有突出区域251b。
此外,平滑面251形成在头灯盖210的两侧,具体地,在左盖区域252L和右盖区域252R中。下盖35连接到突出区域251b的下部。
因此,通过减小透镜282(透镜287)的倾度,可以防止经由透镜282(透镜287)发射的光线量减少,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小前盖200周围的空气阻力。
此外,在实施例中,突出区域251b比平滑面251更向后倾斜。从而,通过前盖200周围的空气阻力(具体地,通过经过前盖200的表面的吹过的风),可以产生向下的力以将摩托车10向下压。
在实施例中,辅灯286的透镜287形成为向前突出的曲面的形状。使得空气更容易流动,并从而通过采用曲面进一步减小空气阻力。此外,通过将透镜287向前突出,可以改善辅灯286的能见度。
(8)其它实施例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的内容,但是不应该理解为该公开的一部分描述和附图限制本发明。根据该公开,各种替代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明显的。
例如,上述实施例构造为使得当从侧向观察摩托车10时,头灯281的透镜282和辅灯286的透镜287两者的倾斜角都小于外侧盖250的倾斜角。然而,摩托车10可以构造为使得透镜282和透镜287任意一个的倾斜角可以小于外侧盖250的倾斜角。
在上述实施例中,头灯281和辅灯286是圆形的,但是头灯281和辅灯286的任一个或二者不一定是圆形的。此外,辅灯286的外部尺寸可以类似于头灯281的外部尺寸。
在上述实施例中,弯曲部分216和凹入部分220形成在头灯盖210上。然而,如果头灯盖210形成为凹入和突出形,则不需要形成弯曲部分216和凹入部分220。
在上述实施例中,外侧盖250的平滑面251的高度H1大于头灯281和辅灯286的高度H2。然而,高度H1可以大致等于高度H2或大于高度H2。
此外,不一定要形成突出区域251a和突出区域251b。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从侧面观察车辆时,辅灯286的透镜287形成为向外边缘部分291的前边缘的前方突出的曲面形状。然而,透镜287不一定要形成曲面的形状,而可以形成向后倾斜的平面的形状。
如上所述,当然本发明包括各种以上没有描述的实施例。从而,应理解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仅由根据以上描述为合理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发明的具体条件限定。
在此通过引用将日本专利申请No.2007-241644(2007年9月18日递交)的全部内容包含到目前的描述中。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确保由照明装置(例如头灯)照射的区域,并能减小空气阻力。因此,本发明有益于例如摩托车的跨骑式车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