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式车辆

申请号 CN200910205392.4 申请日 2009-10-23 公开(公告)号 CN101723029B 公开(公告)日 2012-07-25
申请人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蔡昆霖; 浅井贵之; 大平优;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 踏板 式小型摩托车(1),其具有前罩(2)和可动型前 挡泥板 (9),前罩(2)具有中央罩(30)和侧罩(60L,60R)。前照灯开口(40)形成在中央罩(30)上。每个侧罩(60L,60R)具有 闪光灯 开口(62)。每个侧罩(60L,60R)具有凸出部(61),每个凸出部(61)包括从前方观看大致与底托架(8)位于同一高度且在车宽方向上位于上端部(60A)外侧的部分。闪光灯开口(62)形成在凸出部(61)上,从而闪光灯(65)的 灯泡 位于比底托架(8)高的 位置 上。
权利要求

1.一种踏板式车辆,包括:
前轮(3);
前管(6A);
前叉(4),其具有设置在前轮(3)的左侧和右侧的叉管(5L,5R)、由前管(6A)可转动地支持的转向轴(7)以及用于将转向轴(7)的下端部连接到叉管(5L,5R)并与转向轴(7)一起转动的底托架(8);
车体罩(90),其具有覆盖前管(6A)的前罩部(2)和被连接在前罩部(2)的下部且用于驾驶员放置脚的踏板部(70);
挡泥板体(9),其位于前轮(3)和车体罩(90)之间并构造成与底托架(8)一起转动;
位于形成在前罩部(2)中的前照灯开口(40)内的前照灯(45);
多个位于形成在前罩部(2)中的闪光灯开口(62)内的闪光灯(65),在车宽方向上,闪光灯(65)位于前照灯(45)的外侧,每个闪光灯(65)具有灯泡(63),
前罩部(2)包括:
位于前管(6A)前方的中央罩(30),中央罩(30)具有形成在底托架(8)上方位置的前照灯开口(40)以及下侧外端部(30A),从前方观看,下侧外端部(30A)的上部在车宽方向上位于比其下部靠外的位置,
与中央罩(30)是分体零件的一对左、右侧罩(60L,60R),从前方观看,所述侧罩(60L,
60R)被分别设置在前轮(3)的两侧,每个侧罩(60L,60R)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闪光灯开口(62)以及与中央罩(30)的下侧外端部(30A)连接的上端部,
从前方观看,每个侧罩(60L,60R)具有沿车宽方向向外凸出的凸出部(61),该凸出部(61)包括与底托架(8)位于同一高度且在车宽方向上比所述上端部(60A)更靠外的部分,闪光灯开口(62)形成在凸出部(61)上,从而灯泡(63)被设置在比底托架(8)高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每个闪光灯开口(62)的上端(62t)位于前照灯开口(40)的下端(40b)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前照灯开口(40)的下端(40b)位于每个闪光灯开口(62)的下端(62b)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从前方观看,前照灯开口(40)在车宽方向的外侧端(40o)位于每个闪光灯开口(62)在车宽方向的内侧端(62i)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每个闪光灯(65)的上端位于前照灯(45)的下端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前照灯(45)的下端位于每个闪光灯(65)的下端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每个闪光灯(65)的前后长度比其左右长度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前照灯(45)的后端(45r)位于在底托架(8)的前端(8f)的后方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底托架(8)的前端(8f)位于在每个闪光灯(65)的前端(65f)的后方且在每个闪光灯(65)的后端(65r)的前方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
每个闪光灯(65)具有覆盖灯泡(63)的外侧区域的透镜(64),
底托架(8)的前端(8f)位于透镜(64)的后端的前方。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从前方观看,中央罩(30)与侧罩(60L,
60R)的连接部分的上端(35t)位于前照灯开口(40)的上端(40t)的下方,并位于前照灯开口(40)的下端(40b)的上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从前方观看,中央罩(30)与侧罩(60L,
60R)的连接部分的下端(35b)位于前照灯开口(40)的下端(40b)的下方。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从车辆侧方观看,每个闪光灯(65)被设置在与前管(6A)交迭的位置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从前方观看,前照灯开口(40)在垂直方向的中间位置位于中央罩(30)在垂直方向的中间位置的下方,
从前方观看,中央罩(30)上至少比其垂直方向中间位置高的部分形成为:该部分的宽度朝向上端变得越来越窄的形状。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左侧罩(60L)和右侧罩(60R)是分体零件。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每个侧罩(60L,60R)的凸出部(61)朝向外侧凸出。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还包括:
覆盖每个闪光灯(65)的灯泡(63)的外侧区域的透镜(64);
透镜(64)比每个侧罩(60L,60R)的凸出部(61)更向外侧凸出。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车辆,其中,从前方观看,在车宽方向上,每个闪光灯(65)位于中央罩(30)的下侧外端部(30A)的外侧。

说明书全文

踏板式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踏板式车辆(scooter type vehicle)。

背景技术

[0002] 日本专利文献JP10-226374A介绍了一种踏板式车辆,其具有用于覆盖前管前方区域的前罩、用于覆盖前管后方区域的腿护罩、以及与该腿护罩的下部相连的踏板。该踏板式车辆具有安装在该前罩上部的前照灯,还具有安装在该前罩左侧和右侧的闪光灯
[0003] 转向轴由前管可转动地支持。车把被紧固在该转向轴的上端部。前叉被固定在该转向轴的下端部。前轮由前叉的下端可自由转动地支持。该前轮的上半部由与车把一起转动的可动型前挡泥板(护板,fender)覆盖。
[0004] 该可动型前挡泥板具有阻止前轮抛起的泥土飞溅到驾驶员身上的挡泥板功能。利用该可动型前挡泥板,即使前罩不是很大,仍能充分确保驾驶员身上不被溅到泥土。因而,上述踏板式车辆能够确保前罩尺寸紧凑,同时确保实现足够的挡泥板功能。另外,该可动型前挡泥板能够与前轮一起转动,因此,无需像固定式挡泥板那样覆盖前轮周围的广大区域。因此,上述踏板式车辆能够确保前挡泥板尺寸紧凑,同时确保实现足够的挡泥板功能。
[0005] 这样一种踏板式车辆是众所周知的,也就是与前罩为分体零件的车把罩设置在车把(方向把)的前方,前照灯或闪光灯设置在车把罩内。在这种踏板式车辆中,由于车把罩需要具有用于安装前照灯或闪光灯的空间,因此,车把罩趋向于尺寸很大。然而在日本专利文献JP10-226374A所介绍的踏板式车辆中,前照灯和左右闪光灯被安装在覆盖前管前方区域的前罩的上部。由此因素,日本专利文献JP10-226374A所介绍的踏板式车辆能够确保包围车把的部分尺寸紧凑。
[0006] 然而,在日本专利文献JP10-226374A所介绍的踏板式车辆中,前照灯和左右闪光灯沿车辆宽度方向被设置在前罩的上部,由此因素,为了确保能够看见来自前照灯的光以及来自左右闪光灯的光,必须确保前照灯和左右闪光灯之间具有足够间隙。为了确保上述间隙,需要使前罩上部在车宽方向上很大。这导致车辆前部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踏板式车辆,能够确保车辆前部尺寸紧凑,同时确保闪光灯的可见性和足够的挡泥板功能。
[0008] 本发明提供一种踏板式车辆,其包括前轮;前管;前叉,其具有设置在前轮的左侧和右侧的叉管、由前管可转动地支持的转向轴、用于将该转向轴的下端部结合在所述叉管上并与该转向轴一起转动的底托架;车体罩,其具有覆盖所述前管的前罩部、被结合在该前罩部的下部且用于驾驶员放置脚的踏板部;挡泥板体,其位于所述前轮和所述车体罩之间并与底托架一起转动;位于形成在前罩部上的前照灯开口内的前照灯;多个位于形成在前罩部上的闪光灯开口内的闪光灯,在车宽方向上,所述闪光灯位于前照灯的外侧,每个闪光灯具灯泡(bulb)。其中,前罩部包括:位于前管前方的中央罩,该中央罩具有形成在底托架上方位置的前照灯开口以及下侧外端部,从前方观看(在正面视图中,从正面看),该下侧外端部的上部在车宽方向上比其下部靠外;与中央罩是分体零件的一对左、右侧罩,从前方观看,所述侧罩分别设置在前轮的两侧,每个侧罩具有形成在其上的闪光灯开口以及与中央罩的下侧外端部结合的上端部。每个侧罩具有沿车宽方向向外凸出的凸出部,从前方观看,该凸出部包括一个与底托架位于同一高度且在车宽方向上比上端部更靠外的部分。闪光灯开口形成在该凸出部上,从而灯泡被设置在比底托架高的位置上。
[0009] 本发明允许车辆前部尺寸紧凑,同时能够确保闪光灯的可见性,并能实现足够的挡泥板功能。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踏板式(低座)小型摩托车(motor scooter)的前视图;
[0011] 图2是踏板式小型摩托车的一部分的左侧视图;
[0012] 图3是踏板式小型摩托车的一部分的左侧视图;
[0013] 图4是踏板式小型摩托车的一部分的平面视图;
[0014] 图5是没有安装闪光灯的踏板式小型摩托车的一部分的平面视图;
[0015] 图6是表示踏板式小型摩托车的一部分的内部结构的左侧视图;
[0016] 图7是沿图3中VII-VII线的剖视图;
[0017] 图8是沿图3中VIII-VIII线的剖视图;
[0018] 图9是沿图3中IX-IX线的剖视图;
[0019] 图10A是与图9对应的剖视图,显示车把被转向右侧的状态,图10B是与图9对应的剖视图,显示车把被转向左侧的状态;
[0020] 图11A和图11B是显示如何装配中央罩和侧罩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踏板式小型摩托车1配备有中央罩30和前罩2,前罩2具有一对左右侧罩60L和60R。应该指出的是,术语“前”、“后”、“左”、“右”分别基于踏板式小型摩托车1的驾驶员的视点而言。
[0022] 如图2所示,踏板式小型摩托车1具有车体框架6。车体框架6具有前管6A、从前管6A向后下方倾斜延伸的下行框架部6B、从下行框架部6B的底部向后延伸的后框架部6C。后框架部6C例如通过焊接与下行框架部6B结合在一起。踏板70设置在后框架部6C的上方。踏板70与前罩2的下部结合。前罩2和踏板70构成车体罩90。座椅71倾斜地设置在踏板70后部的上方。应该指出的是,图2主要用于说明车体框架6,前罩2的具体形状与实施例中的形状(也就是图1所示形状)不同。此外,在图2中未显示后述闪光灯65等。
[0023] 如图1所示,踏板式小型摩托车1配备有前轮3和用于支持前轮3的前叉4。前叉4具有一对左右叉管5L和5R、由前管6A可转动地支持的转向轴7(参照图6)、用于将转向轴7的下端部结合在叉管5L和5R上的底托架8。如图9所示,转向轴7被支持在底托架8的中央。叉管5L和5R被支持在对转向轴7进行支持的底托架8上的一部分的左侧和右侧。
如图1所示,所谓的可动型前挡泥板9被设置在前轮3的上方。前挡泥板9是本发明的“挡泥板体”的一个示例。前挡泥板9位于底托架8的下方。该前挡泥板9被固定在底托架8上。叉管5L和5R穿过前挡泥板9并向后上方倾斜地延伸。当驾驶员转动车把10时,转向轴7、叉管5L和5R以及底托架8随之转动,导致前轮3转动。随着车把10转动,前挡泥板
9转动。前挡泥板9与底托架8一起转动。图10A显示了车把10转向右方的状态,图10B显示了车把10转向左方的状态。此时,前挡泥板9可以位于底托架8的上方。另外,前挡泥板9可以被设置得围绕底托架8的周边区域,同时不与底托架8垂直地交迭。
[0024] 如图6所示,车把10设置在前管6A的后部上方。车把10配备有车把罩11。车把罩11至少覆盖车把10的前部区域。车把罩11与前罩2分体形成。
[0025] 前罩2包括中央罩30、侧罩60L和60R、后罩80(参照图7)和内挡泥板81(参照图9)。中央罩30、左侧罩60L和右侧罩60R是分体零件并被组装在一起。中央罩30位于前管6A的前方。侧罩60L和60R被结合在中央罩30上。后罩80位于前管6A的后方。后罩80与中央罩30、侧罩60L和60R结合在一起。本实施例的前罩2对应于本发明的“前罩部”。应该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前罩2仅是一个示例,具有不同分开结构的罩的部件仍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侧罩60L和60R中的每个可以在垂直方向上被一分为二。另外,后罩80可以包括多个罩。踏板70与后罩80无缝地结合。
[0026] <中央罩>
[0027] 如图1所示,从前方看,中央罩30位于前轮3的上方。更具体地说,中央罩30位于前挡泥板9的上方。从前方看,中央罩30位于车把罩11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车把罩11的下端部于中央罩30的内侧。换句话说,车把罩11的下端部和中央罩30的上端部彼此垂直地交迭。应该指出的是,车把罩11的下端部可以位于中央罩30上端部的上方。换句话说,车把罩11的下端部和中央罩30的上端部可以彼此不垂直地交迭。
[0028] 如图3所示,从车辆侧方观看,中央罩30向前下方倾斜。整个中央罩30是弯曲的,从而,车宽方向的外侧部比车宽方向的中央部靠后。换句话说,中央罩30是弯曲的,从而,中央罩30围绕前管6A的周边区域(参照图4)。中央罩30具有向前朝向前照灯开口40凸出的凸出部30f。如图1所示,中央罩30包括下侧外端部30A(下侧外端部)和顶外端部30B(上侧外端部),每个下侧外端部30A被形成得从前方观看,随着其高度降低,越来越靠近车宽方向中央,每个顶外端部30B均位于下侧外端部30A的上方并形成得从前方观看,随着高度增大,越来越靠近车宽方向中央。每个下侧外端部30A被形成得从前方观看,其上方部分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其下方部分的外侧。每个顶外端部30B被形成得从前方观看,其下方部分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其上方部分的外侧。
[0029] 如图1所示,前照灯开口40形成在中央罩30的车宽方向中央,且在垂直方向上靠下部分上。前照灯开口40被形成为椭圆形,其垂直长度比横向长度大。形成在中央罩30中的前照灯开口40的数量为1个。前照灯开口40的横向长度被设置为中央罩30的最大横向长度的一半左右。前照灯开口40的垂直长度被设置为中央罩30的最大垂直长度的一半左右。从而在本实施例中,前照灯开口40被形成为相对较大尺寸。
[0030] 如图7所示,前照灯45设置在前照灯开口40内,前照灯45包括外壳82、灯泡42和透镜43。覆盖灯泡42外侧区域的透镜43被装配在前照灯开口40内。如图3所示,从车辆侧方观看,透镜43和中央罩30向前下方倾斜。透镜43从中央罩30向前凸出。前照灯45的上端40t也从中央罩30向前凸出。
[0031] 如图1所示,中央罩30具有一个或多个形成在其上的喇叭孔41。从前方观看,喇叭孔41形成在中央罩30的右上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喇叭孔41的数量为2个。从前方观看,每个喇叭孔41被形成为大致椭圆形。喇叭孔41设置得在垂直方向上对齐。喇叭孔41形成于比前照灯开口40高的位置。喇叭12设置在喇叭孔41的后面。
[0032] 从前方观看大致V形的山谷线31和垂直延伸的山谷线32形成在中央罩30的前面侧上。在车宽方向上,山谷线32位于前照灯开口40的外侧。山谷线32被形成在中央罩30的下侧部分上,从前方观看,山谷线32设置得越向上在车宽方向上越靠外。山谷线32分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中央罩30包括位于左、右山谷线32之间的中央部30C,以及在车宽方向上位于山谷线32外侧的侧部30L和30R。山谷线32内侧的部分和山谷线32外侧的部分,换句话说,中央部30C以及侧部30L和30R被形成得他们的表面倾斜度彼此不同。能够代替山谷线32形成脊线。在此,术语“山谷线”是指由从两侧凹入的连续线状部分形成的一条线。术语“脊线”是指由从两侧凸出的连续线状部分形成的一条线。
[0033] 如图1所示,前罩2形成这样一种轮廓,从而,从前方观看,在中央罩30与侧罩60L和60R之间的边界部分50向内凹入。每个边界部分50包括下侧外端部30A以及上端部60A,下侧外端部30A是指中央罩30中的与侧罩60L或60R的边界部,上端部60A是指每个侧罩60L和60R中的与中央罩30的边界部。中央罩30的下侧外端部30A中比上端35t高的部分,也就是顶外端部30B被形成为下述形状,从而从前方观看时,其宽度越向上越窄,中央罩30的下侧外端部30A中比上端35t低的部分被形成为下述形状,从而从前方观看时,其宽度越向下越窄。下侧外端部30A被形成得在中央罩30的侧部沿前后方向倾斜延伸。
这确保中央罩30与侧罩60L和60R之间具有很长的连接部分,导致所述连接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阻止这些元件在车宽方向上增大尺寸。
[0034] <侧罩>
[0035] 如图1所示,从前方观看,左侧罩60L和右侧罩60R分别从中央罩30的左侧和右侧沿基本向下方向朝向前轮3的侧面延伸。侧罩60L和60R的上端部60A与中央罩30的下侧外端部30A结合。侧罩60L和60R与中央罩30是分体零件,从前方观看,他们从上端部60A的内侧端(图1中显示,连接上端35t和下端35b的线)延伸。应该指出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罩的端部”是指可以从外侧观看到的部分的端部。例如当两个罩在连接部分彼此结合,一个罩被设置在另一个罩的下边时,该一个罩的端部是指结合部(连接部),不是指位于另一个罩下边(下方)的部分。
[0036] 每个侧罩60L和60R均有从中央罩30的每个下侧外端部30A沿车宽方向进一步向外延伸的凸出部61。至少凸出部61上一个部分与中央罩30的下侧外端部30A位于同一高度。凸出部61位于与底托架8相同的高度。凸出部61被形成得至少从垂直方向上与中央罩30的下侧外端部30A位于同一高度直至与底托架8位于同一高度。凸出部61向外部凸出。应该指出的是,此处“外部”意味着侧罩60L和60R的外表面侧和内表面侧中的外表面侧。更具体地说,“外部”意味着向外暴露侧。凸出部61是位于中央罩30的下侧外端部30A外侧的部分,在车宽方向上相对于将中央罩30与侧罩60L和60R连续和平滑地结合在一起的假想曲面向外凸出。因凸出部61的存在,从前方观看,中央罩30与侧罩60L和60R的切线在结合部不一致。从而在中央罩30与每个侧罩60L和60R之间形成了凹处。换句话说,在中央罩30与侧罩60L和60R的结合部形成了山谷线。如图4所示,当从平面观看时,凸出部61的部分是可见的,闪光灯65被设置在该看得见的部分上。
[0037] 如图3所示,侧罩60L和60R采用下述方式向后下方倾斜,从而越向下侧越靠后。从车辆侧方观看,每个凸出部61被形成在每个侧罩60L和60R上前后长度最大的部分上。
[0038] 闪光灯开口62被形成在每个侧罩60L和60R上。闪光灯开口62被形成在每个凸出部61上。闪光灯开口62形成得靠近上端部60A。换句话说,闪光灯开口62形成得靠近中央罩30的下侧外端部30A。在本实施例中,闪光灯开口62被形成为指向前方的大致三形。但是,闪光灯开口62的形状没有被特别限定。闪光灯开口62的车宽方向上位于内侧的边62a向后上方倾斜延伸。边62a大致与下侧外端部30A的轮廓平行。
[0039] 如图8所示,灯泡63设置在闪光灯开口62内。此外,用于覆盖灯泡63的外侧区域的透镜64被装配在每个闪光灯开口62内。此处,闪光灯65的前后长度F1比其左右长度F2大。
[0040] 图4是说明闪光灯65被设置在闪光灯开口62内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5是说明闪光灯65没被设置在闪光灯开口62内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如图4所示,从平面上看在前后方向上一个预定位置,每个透镜64上至少一个部分在车宽方向上位于侧罩60L和60R的外侧。也就是至少透镜64的一部分在前后方向上的预定位置从侧罩60L或60R凸出。
[0041] 如图11A所示,侧罩60L具有从上端部60A沿车宽方向向内(也就是图11A中向左)弯曲的弯曲部60k,同时,中央罩30的下侧外端部30A具有向下倾斜延伸的凸出部30k。中央罩30和侧罩60L被组装在一起,从而,凸出部30k与弯曲部60k触接。应该指出的是,如图11B所示,可以采用相对于弯曲部60k向内偏移的方式设置凸出部30k。附图标记L2表示偏移量。虽然图中未示,但是右侧罩60R和中央罩30以相同方式组装。
[0042] 下文将介绍前照灯开口40和每个闪光灯开口62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且,透镜43被组装在前照灯开口40内,透镜64被组装在闪光灯开口62内,因而,前照灯开口40和每个闪光灯开口62之间的位置关系大致与透镜43和每个透镜64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同。
[0043] 如图1所示,从前方观看,前照灯开口40的车宽方向外侧端40o位于比闪光灯开口62的车宽方向内侧端62i靠内的位置。换句话说在车宽方向,前照灯开口40和每个闪光灯开口62之间具有间隙L1。在垂直方向上,前照灯开口40和每个闪光灯开口62彼此部分交迭。换句话说从前方观看,至少每个闪光灯开口62的一部分位于比前照灯开口40的上端40t低但是比下端40b高的位置。
[0044] 如图3所示,从车辆侧面观看,前照灯开口40的上端40t与前照灯开口40的后端40r一致。前照灯开口40的后端40r稍微比闪光灯开口62的前端62f靠后。从车辆侧面观看,闪光灯开口62的中心62c位置比前照灯开口40的后端40r靠后。
[0045] 下文将介绍前照灯开口40和底托架8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从前方观看,前照灯开口40设置在比底托架8高的位置。另外如图6所示,前照灯开口40的下端40b比底托架8靠前。由于前照灯45的一部分设置得比前照灯开口40更靠近底托架8侧,因此,需要提供用于容纳前照灯45以及与前照灯45相连的电线的一定的空间。然而,由于在前照灯开口40的周围区域设置了凸出部30f,因此,即使中央罩30没有设置得更靠前,也可以轻易地提供这种空间。因而,至少中央罩的前后方向尺寸整体上可以被制造得紧凑。
[0046] 同样,由于每个闪光灯65的一部分设置得比闪光灯开口62更靠近底托架8侧,需要提供用于容纳灯泡63和与灯泡63相连电线的一定空间。然而,由于在每个闪光灯开口62的周围区域设置了凸出部61,因此,也可以轻易地提供这种空间。因而,至少侧罩60L和
60R的车宽方向尺寸整体上可以被制造得紧凑。
[0047] 如图6和8所示,每个灯泡63被设置在底托架8的上方。同样如图6和8所示,每个灯泡63被设置在前管6A的前方。侧罩60L和60R的凸出部61设置在与底托架8同一高度。
[0048]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0049] 如上所述,由于具有所谓的可动型前挡泥板9,本实施例的踏板式小型摩托车1能够避免前罩2具有很大尺寸,同时确保足够的挡泥板功能。从而,车辆前部可以被制造得尺寸紧凑。而且,由于前照灯45和闪光灯65被设置在前罩2上,与被设置在车把10的周围区域相比,车把10的周围部分可以被制造得尺寸更紧凑。
[0050] 当像日本专利文献JP10-226374A所描述的踏板式车辆那样,前照灯和左右闪光灯沿车宽方向被设置在一条线上时,在前照灯和左右闪光灯之间必须确保足够的间隙,以便确保来自前照灯的光和来自左右闪光灯的光的可见性。为了确保上述间隙,必须沿车宽方向上将前罩上部制造得很大。这导致车辆前部变大的问题。
[0051] 将闪光灯设置在前罩下部是可以想象到的事情。然而,踏板式车辆具有将转向轴下部和左右叉管上部连接在一起的底托架。当驾驶员转动车把时,底托架通过该转向轴转向。底托架在车宽方向上具有一定宽度。由此,为了在转动底托架时不导致底托架与前罩接触,必须在底托架与前罩之间提供一定的间隙。因而,当闪光灯被设置在前罩下部,与底托架位于同一高度时,在车宽方向上,闪光灯必须位于底托架的余隙空间(clearancespace,移动空间)的外侧。因此,前罩在车宽方向的尺寸变大,车辆前部变大。
[0052] 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将闪光灯设置在底托架的余隙空间的前方。但是,在此情况下,前罩会向前很大地凸出,导致车辆前部变大。
[0053] 此外,可以考虑将闪光灯设置在前罩内,使其位于前照灯下方,位于底托架的上方。然而在此情况下,必须在左右闪光灯之间提供间隙,从而,前罩在车宽方向上变大。因此,车辆前部变大。
[0054] 相反,在本实施例的踏板式小型摩托车1中,凸出部61被形成在侧罩60L和60R上与底托架8位于同一高度的位置上,从而为底托架8提供了余隙空间。而且,闪光灯开口62被形成在凸出部61中。闪光灯65被设置在凸出部61中,从而灯泡63被设置在比底托架8高的位置上。在本实施例中,在侧罩60L和60R上与底托架8位于同一高度且需要最大宽度的位置上,形成了凸出部61。闪光灯开口62被设置在该凸出部61中。因此,在前照灯开口40和每个闪光灯开口62之间可以提供足够大的间隙L1(参照图1),同时整体上不增大前罩2的尺寸,从而可以确保闪光灯65的高可见性。另外,由于凸出部61仅形成在侧罩60L和60R上,因此,前罩2在车宽方向上不伸出。从而,前罩2可以被制造得尺寸紧凑。
[0055] 因此,踏板式小型摩托车1允许车辆前部尺寸紧凑,同时确保闪光灯的高可见性,并确保足够的挡泥板功能。
[0056] 此外从前方观看,前照灯开口40设置在比底托架8高的位置上,从而允许前照灯45被设置得相对靠后(参照图6)。因此,前罩2可以向前伸出很少,允许前罩2尺寸紧凑。
[0057] 另外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闪光灯65的灯泡63设置在底托架8的上方。从而即使灯泡63被设置得在车宽方向上相对靠内,灯泡63和底托架8也不彼此相接触。从而,促进了前罩2的尺寸减少。此外,在例如更换灯泡63的维护期间,底托架8不可能影响维修。由此,灯泡63的维护很容易。
[0058] 为了确保底托架8的余隙空间,中央罩30在底托架8前方的部分被设置得相对靠前。从而,通过将前照灯45设置在相对较低位置上,前罩30的前部可以作为用于容纳前照灯45的空间被有效地利用。这有助于使前照灯45的向前凸出不引人注意。如图1所示,在踏板式小型摩托车1中,闪光灯开口62的上端62t设置在前照灯开口40的下端40b的上方。换句话说,闪光灯65的上端位于前照灯45的下端的上方。由于采用这种方式,前照灯45设置在相对较低位置上,车辆前部可以被制造得尺寸紧凑。
[0059] 如图1所示,前照灯开口40的下端40b位于闪光灯开口62的下端62b的上方。换句话说,前照灯45的下端位于闪光灯65的下端的上方。这意味着存在这样一个部分,其中前照灯45的位置和每个闪光灯65的位置不垂直交迭,从而,能够充分确保前照灯45和闪光灯65的可见性。因此,车辆前部可以制造得尺寸紧凑,同时确保高的可见性。
[0060] 如图1所示,从前方观看,前照灯开口40的车宽方向外侧端40o位于闪光灯开口62的车宽方向内侧端62i的内侧。这意味着前照灯45和闪光灯65在左右方向上隔开有间隙。从而,能够确保前照灯45和闪光灯65具有足够的可见性。
[0061] 如图8所示,每个闪光灯65的前后长度F1比其左右长度F2大,从而,前罩2可以被制造得在左右方向上尺寸紧凑,同时确保闪光灯65足够大的尺寸。
[0062] 如图6所示,前照灯45的后端45r位于底托架8的前端8f的后方,这意味着前照灯45的向前凸出量较小。从而,车辆前部可以制造得尺寸紧凑。
[0063] 如图6所示,底托架8的前端8f位于每个闪光灯65的前端65f的后方,位于每个闪光灯65的后端65r的前方,从而,与整个闪光灯65被设置在底托架8的前方或后方的情况下相比,侧罩60L和60R的前后长度可以被制造得较短。
[0064] 底托架8的前端8f位于透镜64的后端的前方,从而与整个底托架8位于透镜64的后端的后方相比,侧罩60L和60R的前后长度可以被制造得较短。
[0065] 如图1所示,从前方观看,中央罩30与每个侧罩60L和60R的相连部分(连接部分)的上端35t位于前照灯开口40的上端40t的下方,位于前照灯开口40的下端40b的上方。由于侧罩60L和60R的上端位于低的位置上,侧罩60L和60R的垂直方向长度可以很短。
[0066] 如图1所示,从前方观看,中央罩30与每个侧罩60L和60R相连部分的下端35b位于前照灯开口40的下端40b的下方,换句话说,前照灯45位于下端35b的上方。从而,前照灯45的向前凸出量可以很小。
[0067] 如图6所示,从车辆侧方观看,每个闪光灯65被设置在与前管6A交迭(重叠)的位置上,从而,与闪光灯65被设置在前管6A的前方或后方相比,侧罩60L和60R的前后长度可以被制造得很短。
[0068] 如图1所示,从车辆前方观看,前照灯开口40的垂直方向中间位置位于比中央罩30的垂直方向中间位置低的位置上,中央罩30上至少一个比其垂直方向中间位置高的部分被形成为下述形状:从车辆前方观看,该部分的宽度朝向其上端变得越来越窄。因而,允许中央罩30的上部尺寸紧凑,因此,前罩2的尺寸可以很小。
[0069] 应该指出的是,虽然中央罩30、左侧罩60L和右侧罩60R可一体形成,然而在本实施例中,他们被分体形成。从而,中央罩30可以很小。同样,侧罩60L和60R也可以很小。
[0070] 如图8所示,闪光灯65的灯泡63位于前管6A的前方。从而,在例如更换灯泡63的维修期间,前管6A不可能影响维修。由此,灯泡63的维修很容易。
[0071] 每个侧罩60L和60R的凸出部61朝向外侧凸出,从而,进一步改善了闪光灯65的可见性。
[0072] 此外,如图4所示,透镜64从每个侧罩60L和60R的凸出部61进一步朝向外侧凸出,从而,进一步改善了闪光灯65的可见性。
[0073] 如图1所示,从前方观看,在车宽方向上,闪光灯65位于中央罩30的下侧外端部30A的外侧,从而,可以改善闪光灯65的可见性。
[0074] 仅通过所挑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例示。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根据上述记载,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轻易地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化,因而,本发明上述说明仅是用于例示,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内容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