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可达型车辆

申请号 CN201510395074.4 申请日 2015-07-07 公开(公告)号 CN105270523A 公开(公告)日 2016-01-27
申请人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藤原祐; 川口勉;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速可达型车辆。在下降 框架 朝向右侧方延伸的情况下,在俯视车辆时,供油管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中心线被配置在左侧方。在下降框架朝向左侧方延伸的情况下,在俯视车辆时,供油管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中心线被配置在右侧方。平型 脚踏 板 的中央部被配置在下降框架的下端部和供油管的后方。左载脚部相比中央部被配置在前方,并且被配置在下降框架的下端部和供油管的左侧方。右载脚部相比中央部被配置在前方,并且被配置在下降框架的下端部和供油管的右侧方。
权利要求

1.一种速可达型车辆,包括:
头管
下降框架,所述下降框架从所述头管向下方延伸;
底框架,所述底框架从所述下降框架向后方延伸;
座椅框架,所述座椅框架从所述底框架向后方且上方延伸;
座椅,所述座椅与所述头管相比被配置在后方,并被所述座椅框架支承;
平型脚踏板,所述平型脚踏板与所述座椅相比被配置在下方且前方,并被配置在所述底框架的上方,用于驾驶者放置脚;
燃料罐,所述燃料罐被配置在所述平型脚踏板的下方;
供油管,所述供油管从所述燃料罐朝向上方突出;以及
前轮,所述前轮在侧视车辆时被配置在所述下降框架的下端部、所述供油管以及所述燃料罐的前方;
在侧视车辆时,所述供油管的下端部的至少一部与所述下降框架重叠,在俯视车辆时,车辆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的中心线穿过所述头管而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下降框架以在俯视车辆时所述下降框架的所述下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中心线被配置在左侧方的方式从所述头管向左侧方延伸,或者,所述下降框架以在俯视车辆时所述下降框架的所述下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中心线被配置在右侧方的方式从所述头管向右侧方延伸,
在所述下降框架朝向右侧方延伸的情况下,在俯视车辆时,所述供油管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中心线被配置在左侧方,
在所述下降框架朝向左侧方延伸的情况下,在俯视车辆时,所述供油管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中心线被配置在右侧方,
所述平型脚踏板包括:
中央部,所述中央部被配置在所述下降框架的所述下端部和所述供油管的后方;
左载脚部,所述左载脚部与所述中央部相比被配置在前方,并且被配置在所述下降框架的所述下端部和所述供油管的左侧方;以及
右载脚部,所述右载脚部与所述中央部相比被配置在前方,并且被配置在所述下降框架的所述下端部和所述供油管的右侧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可达型车辆,其中,
所述左载脚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右载脚部的至少一部相比所述下降框架的下端部的后端和供油管的下端部的后端位于前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速可达型车辆,其中,
所述左载脚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右载脚部的至少一部分相比所述供油管的下端部的前端位于前方。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速可达型车辆,其中,
车辆左右方向上的所述车辆的中心线位于所述下降框架的下端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和所述供油管的下端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之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速可达型车辆,其中,
所述下降框架的直径大于所述供油管的直径,
在包含所述供油管的下端部的平面上,从所述下降框架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到车辆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的中心线的距离小于从所述供油管的下端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到车辆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的中心线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速可达型车辆,其中,
所述供油管包括从所述罐主体朝向上方突出的连接管,
在侧视车辆时,所述连接管的上端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中心与所述下降框架重叠,在俯视车辆时,在穿过所述连接管的上端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中心且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假想线上,
所述左载脚部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中央部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所述右载脚部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中央部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将所述左载脚部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和所述右载脚部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相加得到的尺寸小于所述中央部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速可达型车辆,其中,
车辆左右方向上的所述下降框架和所述供油管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辆左右方向上的所述下降框架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速可达型车辆,其中,
在侧视车辆时,所述燃料罐的前部与所述下降框架的下部重叠,
在俯视车辆时,所述燃料罐的前部被配置在所述下降框架的下部与所述左载脚部之间、或者被配置在所述下降框架的下部与所述右载脚部之间。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速可达型车辆,其中,
所述底框架具有:
第一底框架,其在俯视车辆时被配置在相对于所述车辆的中心线与所述下降框架延伸的方向相同的侧方,并与所述下降框架的下端部连接;以及
第二底框架,其在俯视车辆时被配置在相对于所述车辆的中心线与所述下降框架延伸的方向相反的侧方,并与所述下降框架的下端部连接,
所述燃料罐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车辆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底框架与所述第二底框架之间,
第二底框架在俯视车辆时从配置有所述下降框架的下端部的侧方横穿所述车辆的中心线而延伸,
在俯视车辆时,所述左载脚部和右载脚部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二底框架的一部分重叠,在俯视车辆时,从所述车辆的中心线到所述第二底框架的外缘的距离大于从所述车辆的中心线到所述第一底框架的外缘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速可达型车辆,其中,
所述燃料罐的前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底框架的上方,
在俯视车辆时,所述燃料罐的前部与所述第二底框架重叠,
所述左载脚部和所述右载脚部中的一者在俯视车辆时被配置在所述燃料罐的前部和所述第二底框架重叠的部分的外侧方。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速可达型车辆,其中,
所述供油管和所述燃料罐的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底框架的上方,在俯视车辆时与所述第二底框架重叠,
所述左载脚部和所述右载脚部中的一者在俯视车辆时被配置在所述供油管和所述燃料罐的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底框架重叠的部分的外侧方。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速可达型车辆,其中,
所述燃料罐包括罐主体、以及从所述罐主体向水平方向突出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第二底框架的上方,并在俯视车辆时与所述第二底框架重叠,
所述左载脚部和所述右载脚部中的一者在俯视车辆时被配置在所述凸缘部和所述第二底框架重叠的部分的外侧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速可达型车辆,其中,
所述供油管包括从所述罐主体朝向上方突出的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在俯视车辆时不与所述凸缘部重叠。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速可达型车辆,其中,
在俯视车辆时,所述凸缘部包围所述罐主体的周围,
所述罐主体和所述凸缘部的边界不具有朝向所述罐主体侧凹陷的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速可达型车辆,其中,
所述下降框架包括下降框架下部,所述下降框架下部在从正面看车辆时相对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辆的中心线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侧方,并包括所述下降框架的下端部,所述供油管在从正面看车辆时相对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辆的中心线被配置在所述第二侧方,
在从正面看车辆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辆的中心线位于所述下降框架下部与所述供油管之间。

说明书全文

速可达型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速可达型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已知有具备平型脚踏板的速可达型(Scooter)车辆。在速可达型车辆中,有在平型脚踏板的下方配置燃料罐的车辆。燃料罐具有储存燃料的空间,并配置在平型脚踏板的下方。供油管与燃料罐连接。供油管从燃料罐突出。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03-246287号的车辆中,供油管被配置在下降框架的侧方。

发明内容

[0003] 从驾驶者的舒适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平型脚踏板在前后方向上大。但是,在平型脚踏板的前方配置有从头管向下方延伸的下降框架。因此,平型脚踏板的前方的位置被下降框架限制。因此,在前后方向上加大平型脚踏板是不容易的。
[0004] 另外,从容易供油的观点出发,优选供油口处于高的位置。因此,供油管优选的是在平型脚踏板的前方以向上方延伸的方式配置。但是,如上所述,在平型脚踏板的下方配置燃料罐的情况下,被配置于平型脚踏板的前方的供油管也可成为限制平型脚踏板的位置的主要因素。例如,在与下降框架相比在后方配置供油管的情况下,如果在供油管的后方配置平型脚踏板,则平型脚踏板在前后方向上变小。另外,在下降框架和供油管的前方配置有转动的前轮,因此与下降框架相比在前方配置供油管非常难。
[0005] 与此相对,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246287号中,供油管被配置在下降框架的侧方。因此,例如如图18的(A)所示,能够避免与前轮102干涉,并且能够将平型脚踏板103延伸至下降框架100和供油管101的后方的位置。由此,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加大平型脚踏板103(参照L1)。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期望进一步加大平型脚踏板。
[0006] 另外,如图18的(B)所示,如果扩大平型脚踏板103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则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加大平型脚踏板103(参照图18的(A)的W0和图18的(B)的W0’)。但是,如果平型脚踏板103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变大,则有产生车辆的倾斜变浅的问题等的可能性。因此,平型脚踏板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变大并不是优选的。因此,期望在抑制平型脚踏板向车辆左右方向大型化的情况下、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加大平型脚踏板。
[0007]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燃料罐被配置在平型脚踏板的下方的速可达型车辆中,在抑制平型脚踏板向车辆左右方向的大型化的情况下,将平型脚踏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扩大,以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
[0008]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09]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包括头管、下降框架、底框架、座椅框架、座椅、平型脚踏板、燃料罐、供油管、以及前轮。下降框架从头管向下方延伸。底框架从下降框架向后方延伸。座椅框架从底框架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座椅与头管相比被配置在后方,并被座椅框架支承。平型脚踏板与座椅相比被配置在下方且前方,并被配置在底框架的上方。平型脚踏板被设置成用于驾驶者放置脚。
[0010] 燃料罐被配置在平型脚踏板的下方。供油管从燃料罐朝向上方突出。前轮在侧视车辆时被配置在下降框架的下端部、供油管以及燃料罐的前方。在侧视车辆时,供油管的下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与下降框架重叠。
[0011] 在俯视车辆时,车辆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的中心线穿过头管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下降框架以在俯视车辆时下降框架的下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中心线被配置在左侧方的方式从头管向左侧方延伸。或者,下降框架以在俯视车辆时下降框架的下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中心线被配置在右侧方的方式从头管向右侧方延伸。
[0012] 在下降框架朝向右侧方延伸的情况下,在俯视车辆时,供油管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中心线被配置在左侧方。在下降框架朝向左侧方延伸的情况下,在俯视车辆时,供油管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中心线被配置在右侧方。
[0013] 平型脚踏板包括中央部、左载脚部、以及右载脚部。中央部被配置在下降框架的下端部和供油管的后方。左载脚部与中央部相比被配置在前方,并且被配置在下降框架的下端部和供油管的左侧方。右载脚部与中央部相比被配置在前方,并且被配置在下降框架的下端部和供油管的右侧方。
[0014]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中,在俯视车辆时,下降框架的下端部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被配置在右侧方或左侧方。在俯视车辆时,供油管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被配置在与下降框架的下端部相反的侧方。因此,与下降框架的下端部被配置在车辆的中心线上、在其侧方配置供油管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平型脚踏板向车辆左右方向的大型化,并且能够在下降框架的下端部和供油管的两侧方确保大的空间。并且,在本方式涉及的车辆中,平型脚踏板的左右的载脚部分别被配置在下降框架的下端部和供油管的左右的侧方。由此,能够在抑制平型脚踏板向车辆左右方向的大型化的情况下,在左右的载脚部中能够前后加大平型脚踏板。
[0015] 另外,在本方式涉及的车辆中,中央部的宽度大于上述的以往的车辆的中央部的宽度。即,在平型脚踏板中,相比左右的载脚部来说前后方向上小的中央部向左右方向上变宽,因此担心由此带来驾驶者的舒适性的下降。
[0016]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即使平型脚踏板的中央部的宽度变大,给予驾驶者的舒适性的影响少,与其相比,在前后方向上加大左右的载脚部更加有助于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
[0017] 即,平型脚踏板的中央部主要在驾驶者乘车时用于使脚通过。因此,在中央部前后方向的尺寸确保能够使脚通过的程度即可。与此相对,在驾驶中,驾驶者的脚相比中央部被放置在左右的载脚部的频率更高。因此,即使中央部的宽度变大,对驾驶中的驾驶者的舒适性给予的影响少,反而通过在前后方向上加大左右的载脚部,能够大大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
[0018] 以上,在本方式涉及的车辆中,能够在抑制平型脚踏板向车辆左右方向大型化的情况下,在左右的载脚部中向前后加大平型脚踏板,由此,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
[0019] 优选的是,左载脚部的至少一部分和右载脚部的至少一部相比下降框架的下端部的后端和供油管的下端部的后端位于前方。在此情况下,通过在前后方向上加大左右的载脚部,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
[0020] 优选的是,左载脚部的至少一部分和右载脚部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供油管的下端部的前端位于前方。在此情况下,左右的载脚部不受供油管和下降框架限制,而向前方延伸。因此,能够抑制平型脚踏板向车辆左右方向的大型化,并且通过前后延长左右的载脚部,能够提高舒适性。
[0021] 优选的是,车辆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的中心线位于下降框架的下端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和供油管的下端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之间。在此情况下,下降框架的下端部和供油管的下端部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被左右分开配置。因此,在抑制平型脚踏板向车辆左右方向的大型化的同时,容易均等地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加大左右的载脚部。因此,与仅左右的载脚部的一者宽、另一者窄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
[0022] 优选的是,下降框架的直径大于供油管的直径。在包含供油管的下端部的平面上,从下降框架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到车辆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的中心线的距离小于从供油管的下端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到车辆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的中心线的距离。在此情况下,通过将具有大的直径的下降框架配置在更靠近车辆左右方向的车辆中心的位置,可使平型脚踏板的宽度尺寸紧凑化,并且均等地左右加大左右的载脚部。
[0023] 优选的是,供油管包括从罐主体朝向上方突出的连接管。在侧视车辆时,连接管的上端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中心与下降框架重叠。在俯视车辆时,在穿过连接管的上端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中心且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假想线上,左载脚部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小于中央部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在上述假想线上,右载脚部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小于中央部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在上述假想线上,左载脚部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和右载脚部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的合计尺寸小于中央部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在此情况下,能够向前方延伸左右的载脚部而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并且能够使平型脚踏板全体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小型化。
[0024] 优选的是,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下降框架和供油管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下降框架的宽度。在此情况下,能够将下降框架的下端部和供油管配置为靠近车辆中央。因此,能够左右加大左右的载脚部。
[0025] 优选的是,在侧视车辆时,燃料罐的前部与下降框架的下部重叠。在俯视车辆时,燃料罐的前部被配置在下降框架的下部与左载脚部之间、或者被配置在下降框架的下部与右载脚部之间。
[0026] 在此情况下,利用通过下降框架偏向左右的一方配置而确保的空间来配置燃料罐。因此,在俯视车辆时,即使在左载脚部与下降框架之间、或者右载脚部与下降框架之间配置燃料罐,也能够抑制平型脚踏板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大型化,并且向前方延长左载脚部或右载脚部。由此,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另外,通过向前方延长燃料罐而能够确保燃料罐的大的容量,并且能够抑制燃料罐的高度。即,能够抑制燃料罐部分接近地面,并且降低平型脚踏板的高度确保乘车空间,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
[0027] 优选的是,底框架具有第一底框架和第二底框架。第一底框架は、在俯视车辆时、第一底框架在俯视车辆时被配置在相对于所述车辆的中心线与所述下降框架延伸的方向相同的侧方。第一底框架与下降框架的下端部连接。第二底框架在俯视车辆时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被配置在与下降框架延伸的方向相反的侧方。第二底框架与下降框架的下端部连接。燃料罐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车辆时被配置在第一底框架与第二底框架之间。第二底框架在俯视车辆时从配置有下降框架的下端部的侧方横穿车辆的中心线而延伸。在俯视车辆时,左载脚部和右载脚部中的一者与第二底框架的一部分重叠。在俯视车辆时,从车辆的中心线到第二底框架的外缘的距离大于从车辆的中心线到第一底框架的外缘的距离。
[0028] 在此情况下,在俯视车辆时,左载脚部和右载脚部中的一者与第二底框架重叠。因此,能够确保左载脚部或右载脚部的支承刚性,并且能够确保左载脚部或右载脚部的大的尺寸。另外,第一底框架和第二底框架的间隔变大,由此能够增大位于之间的燃料罐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因此,能够确保燃料罐的大的容量,并且能够减小燃料罐的高度尺寸。由此,能够适当地确保燃料罐与地面的距离,并且能够确保驾驶者的乘车空间,能够确保驾驶者的舒适性。
[0029] 优选的是,燃料罐的前部被配置在第二底框架的上方。在俯视车辆时,燃料罐的前部与第二底框架重叠。左载脚部和右载脚部中的一者在俯视车辆时被配置在燃料罐的前部和第二底框架重叠的部分的外侧方。
[0030] 在此情况下,利用通过下降框架偏向左右的一方配置而确保的空间,燃料罐和第二底框架被上下重叠配置。因此,即使将左载脚部或右载脚部配置在俯视车辆时燃料罐的前部和第二底框架重叠的部分的外侧方,也能够抑制平型脚踏板向车辆左右方向的大型化,并且向前方延长左载脚部或右载脚部。由此,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
[0031] 另外,担心由于燃料罐和第二底框架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排列而导致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大。但是,通过将燃料罐向前方延伸,能够确保燃料罐的大的容量,并且能够抑制燃料罐的高度。因此,能够抑制燃料罐靠近地面,并且能够降低平型脚踏板的高度而确保乘车空间,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并且,能够通过第二底框架从下方保护燃料罐。另外,由于供油管无需从底框架的下方迂回到底框架的前方再向上方延伸,因此容易处理供油管。
[0032] 优选的是,供油管和燃料罐的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第二底框架的上方,在俯视车辆时与第二底框架重叠。左载脚部和右载脚部中的一者在俯视车辆时被配置在供油管和燃料罐的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底框架重叠的部分的外侧方。
[0033] 在此情况下,利用通过下降框架偏向左右的一方配置而确保的空间,燃料罐、供油管、以及第二底框架上下排列配置。因此,即使在俯视车辆时在燃料罐、供油管、以及第二底框架的外侧方配置左载脚部或右载脚部,也能够抑制脚踏板向车辆左右方向的大型化,并且能够将左载脚部或右载脚部向前方延长。由此,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
[0034] 另外,担心如果燃料罐、供油管、以及第二底框架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则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大。但是,通过将燃料罐向前方延伸,能够大大地确保燃料罐的容量,能够抑制燃料罐的高度。因此,能够抑制燃料罐部分靠近地面,并且能够降低平型脚踏板的高度,确保乘车空间,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
[0035] 并且,能够通过第二底框架从下方保护供油管。另外,供油管无需从底框架的下方迂回到底框架的前方再向上方延伸,因此容易处理供油管。
[0036] 优选的是,燃料罐还包括罐主体以及凸缘部。凸缘部从罐主体向水平方向突出。凸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第二底框架的上方,并在俯视车辆时与第二底框架重叠。左载脚部和右载脚部中的一者在俯视车辆时被配置在凸缘部和第二底框架重叠的部分的外侧方。在此情况下,能够前后加大燃料罐。另外,能够通过底框架保护燃料罐。
[0037] 优选的是,供油管包括从罐主体朝向上方突出的连接管。优选的是,连接管在俯视车辆时不与凸缘部重叠。在此情况下,连接管向上方突出,由此在凸缘的焊接时不会成为妨碍。另外,连接管位于下降框架的侧方,因此即使设置成向上方突出,也不会缩小平型脚踏板的载脚部。
[0038] 优选的是,在俯视车辆时,凸缘部包围罐主体的周围。罐主体和凸缘部的边界不具有朝向罐主体侧凹陷的部分。在此情况下,容易进行燃料罐的焊接。另外,下降框架向与第二底框架延伸的方向相反的侧方偏心,因此能够不设置朝向罐主体侧凹陷的部分,而将罐主体延伸至第二底框架的上方的位置。
[0039] 优选的是,下降框架包括下降框架下部。下降框架下部包括下降框架的下端部,并在从正面看车辆时相对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辆的中心线被配置在与下降框架延伸的方向相同的侧方。供油管在从正面看车辆时相对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辆的中心线被配置在与下降框架延伸的方向相反的侧方。在从正面看车辆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辆的中心线位于下降框架下部与供油管之间。在此情况下,能够将供油管和下降框架配置为靠近车辆的中央线。由此,能够向左右加大左右的载脚部。
[0040] 根据本发明,在平型脚踏板的下方配置燃料罐的速可达型车辆中,能够抑制平型脚踏板向车辆左右方向的大型化,并且将平型脚踏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加大,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附图说明
[0041] 图1是实施方式车辆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的侧视图。
[0042] 图2是车身框架的侧视图。
[0043] 图3是车身框架的俯视图。
[0044] 图4是车身框架的主视图。
[0045] 图5是从左斜前方观察速可达型车辆的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的立体图。
[0046] 图6是从左斜后方观察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的立体图。
[0047] 图7是表示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0048] 图8是表示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49] 图9是表示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0050] 图10是表示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的一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0051] 图11是表示前盖的背面的图。
[0052] 图12是表示前盖的背面的立体图。
[0053] 图13是表示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0054] 图14是表示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的一部以及前盖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0055] 图15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的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56] 图16是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的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0057] 图17A和图17B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的特征的说明图。
[0058] 图18A和图18B是比较例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1。图1是速可达型车辆1的侧视图。速可达型车辆1包括车身框架2、车身盖3、前轮4、座椅5、后轮6、动单元7、以及燃料罐8。
[0060]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速可达型车辆1的前后方向、速可达型车辆1的上下方向、速可达型车辆1的左右方向是从速可达型车辆1的驾驶者观察时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另外,前后方向不是仅表示与速可达型车辆1的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向,也包括相对于速可达型车辆1的前后方向在±45°的范围倾斜的方向。换言之,相比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更接近前后方向的方向被包含在前后方向中。
[0061] 同样地,上下方向包括相对于速可达型车辆1的上下方向在±45°的范围倾斜的轴线。换言之,相比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更接近上下方向的方向被包含在上下方向中。
[0062] 并且,左右方向包含相对于速可达型车辆1的左右方向在±45°的范围倾斜的方向。换言之,相比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更接近左右方向的方向被包含在左右方向中。
[0063] 图2是车身框架2的侧视图。图3是车身框架2的俯视图。图4是车身框架2的主视图。如图2至图4所示,车身框架2包括头管11、下降框架12、底框架13、以及座椅框架14。如图3所示,在俯视车辆时,车辆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的中心线C1穿过头管11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0064] 如图1所示,转向轴15可左右旋转地插入到头管11中。转向轴15的下部与前叉16连接。前叉16可旋转地支承前轮4。转向轴15的上部与把手17连接。
[0065] 如图2所示,下降框架12从头管11向下方延伸。详细地,下降框架12的上部从头管11向下方且后方延伸。下降框架12的下部从下降框架12的上部向下方且前方延伸。在侧视车辆时,下降框架12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后方呈凸向弯曲的形状。
[0066] 遍及下降框架12和头管11而固定有加强部件18。如图3和图4所示,下降框架12以在俯视车辆时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中心线C1配置于右侧方的方式从头管11向右侧方且下方延伸。详细地说,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的全体相对于中心线C1配置在右侧方。如图4所示,在从正面看车辆时,下降框架12的上端部122被配置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辆的中心线C2重叠。另外,在从正面看车辆时,下降框架12呈直线状延伸。
[0067] 下降框架12包括下降框架下部120。下降框架下部120包括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如图4所示,下降框架下部120在从正面看车辆时相对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辆的中心线C2被配置在右侧方。即,下降框架下部120在从正面看车辆时相对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辆的中心线C2被配置在与下降框架12延伸的方向相同的侧方。
[006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C1或C2的右侧方也可以称之为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C1或C2与下降框架12延伸的方向相同的侧方。另外,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C1或C2的左侧方也可以称之为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C1或C2与下降框架12延伸的方向相反的侧方。
[0069] 底框架13与下降框架下部120连接。底框架13从下降框架12向后方延伸。底框架13仅通过下降框架12与头管11连结。即,车身框架2不包含从头管11向左侧方延伸并与底框架13连接的部分。
[0070] 底框架13包括第一底框架13a以及第二底框架13b。第一底框架13a在俯视车辆时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C1被配置在右侧方。第一底框架13a在侧视车辆时,从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向后方延伸。第一底框架13a在俯视车辆时不与车辆的中心线C1交叉。
[0071] 第二底框架13b在俯视车辆时从下降框架下部120向后方且左侧方延伸。第二底框架13b的前部从右向左延伸。如图4所示,第二底框架13b从下降框架下部120向车辆的中心线C2的左侧方延伸。第二底框架13b的前部在俯视车辆时与车辆的中心线C1交叉。在俯视车辆时,从车辆的中心线C1至第二底框架13b的外缘的距离大于从车辆的中心线C1至第一底框架13a的外缘的距离。
[0072] 如图4所示,第二底框架13b和下降框架12的连接部124(以下,称为“第二连接部124”)相比第一底框架13a和下降框架12的连接部123(以下,称为“第一连接部123”)位于下方。详细地说,第二连接部124的上端部相比第一连接部123的上端部位于下方。第二连接部124的下端部相比第一连接部123的下端部位于下方。
[0073] 在第一底框架13a和下降框架12安装有第一加强部件21。在第二底框架13b和下降框架12安装有第二加强部件22。
[0074] 座椅框架14与底框架13连接。座椅框架14从下降框架12的后部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座椅框架14包括第一座椅框架14a和第二座椅框架14b。第一座椅框架14a与第一底框架13a连接。第一座椅框架14a从第一底框架13a的后部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第二座椅框架14b与第二底框架13b连接。第二座椅框架14b从第二底框架13b的后部向后方且上方延伸。
[0075] 车身框架2包括横向框架23。横向框架23与第一底框架13a和第二底框架13b连接。横向框架23沿左右方向延伸,遍及第一底框架13a和第二底框架13b配置。横向框架23具有朝向下方弯曲的形状。
[0076] 如图1所示,车身盖3包括前盖31、后盖32、以及下盖33。前盖31覆盖头管11和下降框架12的周围。后盖32覆盖座椅框架14的周围。
[0077] 座椅5被配置在后盖32的上方。座椅5相比头管11被配置在后方。座椅5被车身框架2支承。详细地,座椅5经由未图示的撑条被座椅框架14支承。
[0078] 下盖33被配置在前盖31与后盖32之间。下盖33覆盖底框架13的周围。下盖33的上表面包括平型脚踏板34。平型脚踏板34相比座椅5被配置在下方且前方。平型脚踏板34被配置在底框架13的上方。平型脚踏板34被设置成用于驾驶者放置脚。平型脚踏板34具有平坦的形状。
[0079] 另外,平型脚踏板34的“平坦的形状”是指平坦到驾驶者能够在平型脚踏板34的任一部分都能承载脚的程度。即,在平型脚踏板34也可以形成有例如用于止滑等的凹凸。
[0080] 动力单元7被配置在座椅5的下方。动力单元7包括发动机9以及传动装置10。动力单元7可旋转地支承后轮6。后轮6经由后悬架25被支承在车身框架2。
[0081] 动力单元7可摆动地支承于车身框架2。如图2和图3所示,在横向框架23上连接有动力单元支承部24、25。动力单元7被安装到动力单元支承部24、25。经由动力单元支承部24、25可摆动地支承于横向框架23。
[0082] 如图1所示,燃料罐8被配置在下盖33内。燃料罐8被配置在平型脚踏板34的下方。
[0083] 图5是从左斜前方观察速可达型车辆1的燃料罐8和用于向燃料罐8补充燃料的构成(以下称为“供油系统”)、以及车身框架2的立体图。图6是从左斜后方观察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2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2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2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2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0084] 速可达型车辆1的供油系统包括供油部41、副罐42、供油管40、以及上述的燃料罐8。供油部41被配置在平型脚踏板34的上方。供油部41被配置在头管11的左侧方。如图5和图6所示,供油部41包括供油口50。如图7和图8所示,在供油部41安装有打开或关闭供油口50的供油口盖49。供油口盖49被配置在头管11的侧方。
[0085] 副罐42与供油部41连接。供油部41被配置在头管11的左侧方。副罐42被配置在供油部41的下方。副罐42被配置在头管11和下降框架12的左侧方。在侧视车辆时,副罐42与头管11重叠。在侧视车辆时,副罐42与下降框架12重叠。
[0086]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1的供油系统相比头管11被配置在左侧方。一般来说,驾驶者从速可达型车辆1的左侧方乘车的情况多。驾驶者在速可达型车辆1的左侧方下车的情况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速可达型车辆1的左侧部配置有侧支架
19(参照图1)。因此,如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1那样,通过供油系统相比头管11位于左侧方,驾驶者在速可达型车辆1的左侧方下车之后容易进行供油作业。另外,在供油作业结束之后,驾驶者容易乘上速可达型车辆1。
[0087] 在头管11上连接有第一副罐支承部26。第一副罐支承部26从头管11向左侧方突出。在下降框架12上连接有第二副罐支承部27。第二副罐支承部27从下降框架12向左侧方突出。副罐42被安装到第一副罐支承部26和第二副罐支承部27。即,副罐42经由第一副罐支承部26支承在头管11。副罐42经由第二副罐支承部27支承在下降框架12。
[0088] 供油管40与燃料罐8连接,从燃料罐8向上方延伸。供油管40包括燃料管43。燃料管43的上端部与副罐42连接。燃料管43从副罐42向下方延伸。燃料管43在从正面看车辆时相对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辆的中心线C2被配置在左侧方。即,燃料管43在从正面看车辆时相对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辆的中心线C2被配置在与下降框架12延伸的方向相反的侧方。在从正面看车辆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辆的中心线C2位于下降框架下部120与燃料管43之间。
[0089] 在副罐42和燃料罐8上连接有通气管44。通气管44从副罐42向下方延伸。通气管44的至少一部分在从正面看车辆时位于下降框架12与燃料管43之间。通气管44的至少一部分在从正面看车辆时与下降框架12重叠。通气管44的至少一部分在从正面看车辆时与燃料管43重叠。
[0090] 燃料罐8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车辆时被配置在第一底框架13a与第二底框架13b之间。燃料罐8包括罐主体51和凸缘部53。罐主体51在内部包括储存燃料的空间。罐主体51被配置在平型脚踏板34的下方。
[0091] 罐主体51的前部被配置在下降框架12的左侧方。如图7所示,罐主体51的前部在侧视车辆时与下降框架12重叠。罐主体51的前部被配置在第二底框架13b的上方。如图8所示,罐主体51的前部在俯视车辆时与第二底框架13b重叠。
[0092] 罐主体51的后部被配置在横向框架23的上方。如图8所示,罐主体51的后部在俯视车辆时与横向框架23重叠。罐主体51的一部分被配置在第一底框架13a和第二底框架13b之间。罐主体51的一部分被配置在第一底框架13a和第二底框架13b之间。在侧视车辆时,罐主体51的一部分与第一底框架13a重叠。在侧视车辆时,罐主体51的一部分与第二底框架13b重叠。
[0093] 罐主体51的底面位于第一底框架13a和第二底框架的下方。在罐主体51的底面的下方配置有罐保护装置54。在第一底框架13a连接有第一罐保护装置支承部45。在第二底框架13b连接有第二罐保护装置支承部46。在横向框架23连接有第三罐保护装置支承部47和第四罐保护装置支承部48。罐保护装置54被安装到第一~第四罐保护装置支承部45-48。
[0094] 在罐主体51的上表面的后部设置有燃料喷出部55。在燃料喷出部55连接有燃料供应管56。燃料供应管56与被安装到上述的发动机9的燃料喷射装置(未图示)连接。在罐主体51的上表面的后部设置有空气抽出口57(参照图13)。上述的通气管44与空气抽出口57连接。
[0095] 供油管40包括连接管52。连接管52与罐主体51的上表面的前部连接。例如,连接管52通过焊接与罐主体51连接。连接管52从罐主体51朝向上方突出。在连接管52上连接有上述的燃料管43。连接管52被配置在下降框架12的左侧方。在侧视车辆时,连接管52的一部与下降框架12重叠。在俯视车辆时,连接管52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中心线C1被配置在左侧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车辆时,连接管52的全体相对于中心线C1被配置在左侧方。
[0096] 连接管52被配置在第二底框架13b的上方。在俯视车辆时,连接管52的一部分与第二底框架13b重叠。连接管52和罐主体51的连接部的一部分被配置在第二底框架13b的上方配置。连接管52和罐主体51的连接部的一部分在俯视车辆时与第二底框架13b重叠。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和连接管52被配置为接近车辆的中心线C1。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下降框架12和供油管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下降框架12的宽度。
[0097] 车辆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的中心线C2位于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与连接管52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之间。下降框架12的直径大于连接管52的直径。从下降框架12的下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到车辆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的中心线C2的距离小于从连接管52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到车辆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的中心线C2的距离。
[0098] 图10是表示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2的一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如图10所示,在侧视车辆时连接管52的至少一部分与下降框架12重叠。详细地,在侧视车辆时,连接管52的上端的至少一部分与下降框架12重叠。在侧视车辆时,连接管52的下端的至少一部分与下降框架12重叠。在侧视车辆时,连接管52和燃料管43被连接的部分与下降框架12重叠。如图9所示,连接管52的上端、燃料管43和供油部41在从正面看车辆时相对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辆的中心线C2被配置在同侧。连接管52的上端位于供油部41的下方。
[0099] 如图1所示,连接管52被配置在前盖31内。上述的前轮4在侧视车辆时被配置在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连接管52以及燃料罐8的前方。
[0100] 凸缘部53从罐主体51向水平方向突出。燃料罐8包括上下分割的两个部件,这些部件在凸缘部53被焊接而被一体化。在俯视车辆时,凸缘部53包围罐主体51的周围。从与凸缘部53垂直的方向观察时,罐主体51和凸缘部53的边界不具有朝向罐主体51凹陷的部分。
[0101] 凸缘部53的一部分被配置在第二底框架13b的上方。凸缘部53的一部分在俯视车辆时与第二底框架13b重叠。凸缘部53的前端部相比连接管52位于前方。连接管52的轴线朝向上方且前方倾斜。但是,连接管52位于凸缘部53的后方,连接管52的前端部在俯视车辆时不与凸缘部53重叠。
[0102] 凸缘部53包括第一前固定部61。第一前固定部61被配置在第一底框架13a的左侧方。在第一底框架13a连接有第一前支承部65。第一前支承部65从第一底框架13a向左侧方突出。凸缘部53的第一前固定部61被安装到第一前支承部65。
[0103] 凸缘部53包括第二前固定部62。第二前固定部62被配置在第二底框架13b的前方。第二前固定部62相比第一前固定部61位于前方。在第二底框架13b连接有第二前支承部66。第二前支承部66从第二底框架13b向前方突出。凸缘部53的第二前固定部62被安装到第二前支承部66。
[0104] 凸缘部53包括第一后固定部63。第一后固定部63相比第一前固定部61位于后方。第一后固定部63被配置在第一底框架13a的左侧方。第一后固定部63被配置在横向框架23的前方。在横向框架23连接有第一后支承部67。第一后支承部67从横向框架23向前方突出。凸缘部53的第一后固定部63被安装到第一后支承部67。
[0105] 凸缘部53包括第二后固定部64。第二后固定部64相比第二前固定部62位于后方。第二后固定部64被配置在第二底框架13b的右侧方。第二后固定部64被配置在横向框架23的前方。在横向框架23连接有第二后支承部68。第二后支承部68从横向框架23向前方突出。凸缘部53的第二后固定部64被安装到第二后支承部68。
[0106] 图11是表示前盖31的背表面的图。图12是表示前盖31的背表面的立体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前盖31的背表面包括护腿罩38。护腿罩38从平型脚踏板34的前端向上方延伸。因此,驾驶者能够将脚向前方延伸的位置受到护腿罩38限制。护腿罩38从后方覆盖头管11和下降框架12。护腿罩38从后方覆盖供油管40。在护腿罩38上安装有供油部41。
[0107] 图13是表示供油系统和车身框架2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另外,在图13中,为了容易理解,省略了供油部41、副罐42、以及燃料管43。另外,在图13中,以双点划线示出了平型脚踏板34的位置。如图12和图13所示,平型脚踏板34包括中央部35、左载脚部36、以及右载脚部37。中央部35被配置在下降框架12和连接管52的后方。中央部35的前缘部具有朝向后方逐渐变细的形状。即,中央部35的前缘部的左右宽度朝向后方变小。
[0108] 左载脚部36相比中央部35被配置在前方,并且被配置在下降框架12和连接管52的左侧方。右载脚部37相比中央部35被配置在前方,并且被配置在下降框架12和连接管52的右侧方。
[0109] 如图1所示,左载脚部36的前端部361相比前轮4的后端被配置在后方。如图10所示,左载脚部36的前端部361相比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的后端和连接管52的后端位于前方。右载脚部37被设置成与左载脚部36左右对称。即,左右的载脚部36、37的前后和左右的尺寸相同。因此,右载脚部37的前端部371也与左载脚部36的前端部361同样地相比前轮4的后端被配置在后方。右载脚部37的前端部371也与左载脚部36的前端部361同样地相比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的后端和连接管52的后端位于前方。
[0110] 另外,在图7和图10中,以双点划线示出了平型脚踏板34和护腿罩38的位置。详细地,以双点划线示出了平型脚踏板34的最外侧方的位置和、从该位置向上方立起的护腿罩38的最外侧方的位置。
[0111] 如图10所示,在侧视车辆时,罐主体51的前端部与下降框架12的下部重叠。左载脚部36的至少一部分和右载脚部37的至少一部分相比连接管52的下端部的前端位于前方。详细地,左载脚部36的前端部361和右载脚部37的前端部371相比连接管52的下端部的前端位于前方。
[0112] 如图13所示,在俯视车辆时,罐主体51的前端部被配置在下降框架12的下部和左载脚部36之间。
[0113] 左载脚部36在俯视车辆时被配置在罐主体51的前部和第二底框架13b重叠的部分的左侧方。左载脚部36在俯视车辆时被配置在连接管52和罐主体51的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底框架13b重叠的部分的左侧方。左载脚部36在俯视车辆时被配置在凸缘部53和第二底框架13b重叠的部分的左侧方。
[0114] 左载脚部36的内侧端以朝向后方靠近车辆的中心线C1的方式倾斜。因此,左载脚部36的后部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左载脚部36的前部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即,左载脚部36具有朝向后方而宽度变大的形状。因此,即使左载脚部36向前方延伸,驾驶者也能够容易将脚向前方移动。右载脚部37具有与左载脚部36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因此,与左载脚部36同样地,即使右载脚部37向前方延伸,驾驶者也能够容易将脚向前方移动。
[0115] 如图7所示,在侧视车辆时,连接管52的上端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中心C3与下降框架12重叠。在图13中,假想线VL1是在俯视车辆时穿过连接管52的上端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中心C3、并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在该假想线VL1上,左载脚部36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W36小于中央部35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W35。在假想线VL1上,右载脚部37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W37小于中央部35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W35。在假想线VL1上,左载脚部36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W36和右载脚部37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W37的合计尺寸小于中央部35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W35。
[0116] 图14是表示供油系统、车身框架2的一部分以及护腿罩38的截面图。护腿罩38包括左底部71、右底部72、以及中央底部73。左底部71位于左载脚部36的前方。右底部72位于右载脚部37的前方。中央底部73位于中央部35的前方。
[0117] 左底部71从左载脚部36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左载脚部36的前端部361和左底部71通过平滑的曲面连接。左底部71具有与右底部72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右底部72从右载脚部37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右载脚部37的前端部371和右底部72通过平滑的曲面连接。通过这样的左底部71和右底部72的形状,载置驾驶者的脚的空间被前后扩大。
[0118] 中央底部73从中央部35向上方延伸。但是,中央底部73从中央部35不向后方延伸。详细地,中央底部73从中央部35向上方且前方延伸。
[0119] 另外,护腿罩38和平型脚踏板34的割线的位置不被限定。例如,可以由包括护腿罩38的部件形成平型脚踏板34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由包括平型脚踏板34的部件形成护腿罩38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包括护腿罩38的部件形成了左载脚部36的一部分和右载脚部37的一部分。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1中,在俯视车辆时,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C1被配置在右侧方。在俯视车辆时,连接管52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C1被配置在左侧方。因此,与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被配置在车辆的中心线C1上、且连接管52被配置在其侧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与连接管52的两侧方确保大的空间。并且,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1中,平型脚踏板34的左右的载脚部36、37分别被配置在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和连接管52的左右的侧方。由此,能够在抑制平型脚踏板34向车辆左右方向大型化的情况下在左右的载脚部36、37中向前后加大平型脚踏板34。
[0120] 在图7中,双点划线LG示出了乘坐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1上的驾驶者的脚的位置。上述的左载脚部36的前端部361和右载脚部37的前端部371是驾驶者向能够放置脚的前方的界限位置。因此,如图7所示,驾驶者的脚在侧视车辆时能够放置在与供油管40的一部分和下降框架12的一部分重叠的位置。驾驶者的脚尖相比供油管40的下端部的后端能够放置在前方。驾驶者的脚尖相比供油管40的下端部的前端能够放置在前方。另外,左右的载脚部36、37的前端部361、371是曲面状,因此容易放置驾驶者的脚尖。
[012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辆的中心线C1的右侧方配置有下降框架12,在左侧方配置有连接管52。即,在车辆的中心线C1的左右大致对称地配置下降框架12和连接管52。由此,能够使左右的载脚部36、37的宽度均等,并且能够抑制平型脚踏板34向车辆左右方向的大型化,同时能够加大左右的载脚部36、37的宽度。
[0122] 接着,使用图17A和图17B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1的特征。图17A是表示比较例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的构成的示意图。图17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1的构成的示意图。
[0123] 如图17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1中,能够维持平型脚踏板34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W0,并且能够加大左右的载脚部36、37的宽度。
[0124] 另一方面,如图17A所示,在比较例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中,下降框架100的中心被配置在车辆的中心线C1上。连接管101被配置在下降框架100的侧方。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将位于座椅104的前方的平型脚踏板103延伸至下降框架100的后方的位置。由此,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加大平型脚踏板103的中央部(参照L1)。
[0125] 与此相对,如图17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1中,中央部35的宽度W35大于上述的以往的速可达型车辆的中央部的宽度W1。即,在平型脚踏板34中,与左右的载脚部36、37相比前后上小的中央部35在左右上更宽,因此担心由此带来驾驶者的舒适性的降低。
[0126]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即使平型脚踏板34中的中央部35的宽度W35变大,给予驾驶者的舒适性的影响也少,与其相比,在前后上加大左右的载脚部会大大有助于驾驶者的舒适性的提高。
[0127] 即,平型脚踏板34的中央部35主要在驾驶者乘车时用于使脚通过。因此,中央部35的前后方向的尺寸L2只要确保能够使脚通过的程度即可。
[0128] 与此相对,在驾驶中,驾驶者的脚相比中央部35被放置在左右的载脚部36、37的频率高。因此,即使中央部35的宽度W35变大,对驾驶中的驾驶者的舒适性给予的影响少。另外,驾驶者通常在膝盖朝前且膝盖弯曲的姿势下驾驶。在这样的姿势下,通过膝盖以下的部位以膝盖为支点容易前后运动来提高舒适性。因此,可知即使中央部35的宽度W35变大,通过在前后上加大左右的载脚部36、37,也能够大大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
[0129] 以上,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中,能够在抑制平型脚踏板34向车辆左右方向大型化的情况下,在左右的载脚部36、37上前后加大平型脚踏板34,由此,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
[0130] 另外,连接管52、燃料管43和供油管40在从正面看车辆时相对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辆的中心线C2被配置在同侧方。因此,能够缩短燃料管43的长度,容易进行燃料管43的配置。
[0131] 左载脚部36的至少一部分和右载脚部37的至少一部分相比连接管52的下端部的前端位于前方。因此,左右的载脚部36、37不受连接管52和下降框架12限制而向前方延伸。因此,能够抑制平型脚踏板34向车辆左右方向的大型化,并且能够通过向前方延伸左右的载脚部36来提高舒适性。
[0132] 车辆左右方向上的速可达型车辆1的中心线C2位于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与连接管52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之间。因此,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和连接管52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C2被左右分开配置。因此,能够抑制平型脚踏板34向车辆左右方向的大型化,并且能够容易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均等地加大左右的载脚部36、37。
[0133] 下降框架12的直径大于连接管52的直径。另外,从下降框架12的下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到车辆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的中心线C2的距离小于从连接管52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内端到车辆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的中心线C2的距离。因此,通过将具有大的直径的下降框架12配置在更靠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的中心线C2的位置,使平型脚踏板34的宽度尺寸紧凑,并且容易均等地向左右加大左右的载脚部36、37。
[0134] 左载脚部36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W36小于中央部35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W35。右载脚部37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W37小于中央部35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W35。左载脚部36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W36和右载脚部37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W37合计尺寸小于中央部35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W35。因此,能够向前方延长左右的载脚部36、37而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并且使平型脚踏板34的全体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紧凑化。
[0135] 在侧视车辆时,罐主体51的前端部与下降框架12的下部重叠。在俯视车辆时,罐主体51的前端部被配置在下降框架12的下部与左载脚部36之间。因此,能够利用通过下降框架12偏向车辆左右方向配置而确保的空间,来配置燃料罐8。因此,在俯视车辆时,即使在左载脚部36与下降框架12之间配置燃料罐8,也能够确保平型脚踏板34的车辆左右方向的紧凑性,并且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另外,通过使燃料罐8向前方延伸,由此能够确保燃料罐8的容量,并且能够抑制燃料罐8的高度。由此,能够抑制燃料罐8靠近地面,并且能够降低平型脚踏板34的高度,而确保大的乘车空间。
[0136] 在俯视车辆时,左载脚部36与第二底框架13b重叠。因此,能够确保左载脚部36的支承刚性,能够确保左载脚部36的大的宽度。另外,通过第一底框架13a和第二底框架13b的间隔变大,能够增大位于之间的燃料罐8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尺寸。因此,能够确保燃料罐8的容量,并且能够抑制燃料罐8的高度尺寸。由此,能够适当地确保燃料罐8与地面的距离,并且能够确保大的驾驶者乘车空间。
[0137] 利用下降框架12偏向车辆左右方向配置而确保的空间,罐主体51、连接管52、以及第二底框架13b被上下并列配置。因此,在俯视车辆时,即使左载脚部36配置在罐主体51、连接管52、以及第二底框架13b的外侧方,也能够抑制平型脚踏板34向车辆左右方向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性。
[0138] 另外,如果罐主体51、连接管52、以及第二底框架13b沿上下方向排列,则担心高度方向的尺寸变大。但是,通过使燃料罐8向前方延伸,由此能够确保燃料罐8的大的容量,并且能够抑制燃料罐8的高度。由此,能够抑制燃料罐8靠近地面,并且通过降低平型脚踏板34的高度,能够确保大的乘车空间。
[0139] 并且,能够通过第二底框架13b从下方保护连接管52。另外,燃料管43无需从第二底框架13b的下方迂回到第二底框架13b的前方再向上方延伸,因此容易处理燃料管43。
[0140]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变更。
[0141] 本发明涉及的速可达型车辆不限于两个,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的车轮。例如,也可以具有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
[0142] 下降框架12和供油管也可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左右相反地配置。即,如图15和图16所示,下降框架12也可以以在俯视车辆时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中心线C1配置在左侧方的方式从头管11向左侧方延伸。另外,在俯视车辆时供油管40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相对于中心线C1配置在右侧方。在此情况下,燃料罐8的形状和车身框架2的形状也优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左右相反。
[0143] 也可以仅是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的一部分相对于中心线C1配置在右侧方或左侧方。即,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也可以与中心线C1重叠。也可以仅是供油管40的一部分相对于中心线C1配置在右侧方或左侧方。即,供油管40的一部分也可以与中心线C1重叠。
[0144] 供油管40和罐主体51的连接部的全体也可以在俯视车辆时与第二底框架13b重叠。连接管52也可以在俯视车辆时与凸缘部53重叠。罐主体51和凸缘部53的边界也可以具有朝向罐主体51侧凹陷的部分。
[0145] 也可以是左载脚部36的全体和右载脚部37的全体相比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的后端位于前方。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下降框架12的下端部121与供油管4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为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下降框架12的宽度以上。也可以省略副罐42。即,燃料管43也可以与供油部41直接连接。也可以省略燃料管43和副罐42。即,连接管52也可以与供油部41连接。也可以是左载脚部36的全体和右载脚部37的全体相比供油管40的下端部的前端位于前方。
[0146] 这里所使用的用语和表述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并非用于限定地解释的。必须认识到,也并非排除这里所示且叙述的特征事项的任何等同物,也容许本发明的被权利化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本发明是能够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具体化的发明。该公开应该视作提供本发明的原理的实施方式。在了解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意味将本发明限定为这里记载且/或图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将实施方式记载在了这里。并不限于这里记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该公开想到的包含等同的要素、修正、删除、组合、改良和/或变更的所有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的限定事项应该基于该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用语做广泛解释,不应该限定与本说明书或本申请的执行中记载的实施方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