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式车辆

申请号 CN201410727146.6 申请日 2014-12-03 公开(公告)号 CN104691672B 公开(公告)日 2017-04-12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原巧;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该跨骑式车辆不仅能够有效地配置用于 燃料 箱的排出管和用于 碳 罐的排出管,还能够有效地发挥碳罐的作用。跨骑式车辆具有:碳罐,其位于后 挡泥板 的上方,且至少一部分配置在 燃料箱 的下方;燃料箱护罩,其罩住燃料箱的上表面侧。并且,燃料箱护罩在燃料箱的加油口的周围形成凹部状的第一托盘部,该第一托盘部具有与第一排出管的基端部相连接的第一排出部。另外,后挡泥板形成与第一排出管的顶端部和第二排出管的顶端部相连接的凹部状的第二托盘部,其中,第二排出管的基端部与碳罐相连接,第二托盘部具有用于排出液体的第二排出部。
权利要求

1.一种跨骑式车辆(1),具有:
框架(5d),其形成车身框架(5)的后部;
挡泥板(60),其安装在所述后框架(5d)上;
燃料箱(25),其位于所述后挡泥板(60)的上方,被所述后框架(5d)支承;
罐(50),其位于所述后挡泥板(60)的上方,且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燃料箱(25)的下方;
燃料箱护罩(40),其罩住所述燃料箱(25)的上表面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箱护罩(40)在所述燃料箱(25)的加油口(26)的周围形成凹部状的第一托盘部(41),所述第一托盘部(41)具有与第一排出管(101)的基端部(101a)相连接的第一排出部(45),
所述后挡泥板(60)形成与所述第一排出管(101)的顶端部(101b)和第二排出管(102)的顶端部(102b)相连接的凹部状的第二托盘部(64),其中,所述第二排出管(102)的基端部(102a)与所述碳罐(50)相连接,所述第二托盘部(64)具有用于排出液体的第二排出部(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料箱(25)的上表面侧配置有所述第一托盘部(41),在所述燃料箱(25)的下方配置有所述第二托盘部(6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料箱(25)的前部形成有台阶部(28),所述台阶部(28)形成上表面高度低于所述加油口(26)的周围的下方位移部(27B),
所述第一排出部(45)沿所述台阶部(28)向前下方倾斜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方位移部(27B)上支承有燃料(29),
所述燃料箱护罩(40)具有用于引导与所述燃料泵(29)相连接的电线束(36)的引导部(40f)。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罐(50)配置在所述燃料箱(25)的前下方,
所述第二托盘部(64)具有连接部(66),所述连接部(66)在所述碳罐(50)的前方,与所述第一排出管(10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挡泥板(60)支承所述碳罐(50)、供气软管(54)、净化软管(52)以及净化用控制(53),其中,所述供气软管(54)从所述燃料箱(25)导入蒸发燃料,所述净化软管(52)将蒸发燃料从所述碳罐(50)提供给吸气系统,所述净化用控制阀(53)控制所述净化软管(52)对蒸发燃料的供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料箱(25)的前方设置有物品收装部(24a),
所述碳罐(50)配置在所述物品收装部(24a)和所述燃料箱(25)之间。

说明书全文

跨骑式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轮摩托车等的跨骑式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近几年,为了提高环保性能而具有用于回收燃料箱内的蒸发燃料的罐的跨骑式车辆正在普及。
[0003] 该碳罐除与供气软管相连接外,还与净化软管、空气导入管、排出管相连接,其中,供气软管用于回收燃料箱内的蒸发燃料(燃料蒸气),将其送至碳罐。空气导入管用于在净化时将空气(气压)导入碳罐内。净化软管用于将由空气导入管导入的空气和由碳罐吸附的蒸发燃料混合而成的混合气提供给引擎的吸气系统。排出管用于将多余的分等排出到外部。
[0004] 另外,在跨骑式车辆上,为了将加油等时从燃料箱的加油口溢出或者洒落在加油口周围的燃料排出到外部,而设置有排出管。
[0005] 因此,在跨骑式车辆上需要配备用于碳罐的排出管和用于燃料箱的排出管,这使得各排出管的配置变得复杂。
[0006] 于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一种结构,即,在加油口附近配置油口,同时,在加油口和油口的周围设置托盘,来自各口的多余液体在该托盘处合流后,经由碳罐被排出到外部。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第4135431号
[0008]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来自加油口和油口的多余液体,即,燃料和润滑油被送至碳罐。为了有效地分离碳罐吸附的燃料,最好使该碳罐从不含有蒸发燃料的外部吸入空气。
[0009] 另外,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使加油口和油口靠近,因而使得燃料箱和储油箱相接近。其结果导致设置燃料箱的空间因储油箱而变小,容易影响燃料箱的容量。采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在使燃料箱和碳罐接近配置,从而共用双方的排出管时,燃料箱的容量会受到碳罐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10]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该跨骑式车辆不仅能够有效地配置用于燃料箱的排出管和用于碳罐的排出管,还能够有效地发挥碳罐的作用。
[0011] 作为上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手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为:
[0012] 跨骑式车辆具有:
[0013] 后框架(5d),其形成车身框架(5)的后部;
[0014] 后挡泥板(60),其安装在所述后框架(5d)上;
[0015] 燃料箱(25),其位于所述后挡泥板(60)的上方,被所述后框架(5d)支承;
[0016] 碳罐(50),其位于所述后挡泥板(60)的上方,且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燃料箱(25)的下方;
[0017] 燃料箱护罩(40),其罩住所述燃料箱(25)的上表面侧,其特征在于,
[0018] 所述燃料箱护罩(40)在所述燃料箱(25)的加油口(26)的周围形成凹部状的第一托盘部(41),所述第一托盘部(41)具有与第一排出管(101)的基端部(101a)相连接的第一排出部(45),
[0019] 所述后挡泥板(60)形成与所述第一排出管(101)的顶端部(101b)和第二排出管(102)的顶端部(102b)相连接的凹部状的第二托盘部(64),其中,所述第二排出管(102)的基端部(102a)与所述碳罐(50)相连接,所述第二托盘部(64)具有用于排出液体的第二排出部(69)。
[0020] 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为:
[0021] 在所述燃料箱(25)的上表面侧配置有所述第一托盘部(41),在所述燃料箱(25)的下方配置有所述第二托盘部(64)。
[0022] 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为:
[0023] 在所述燃料箱(25)的前部形成有台阶部(28),所述台阶部(28)形成上表面高度低于所述加油口(26)的周围的下方位移部(27B),
[0024] 所述第一排出部(45)沿所述台阶部(28)向前下方倾斜形成。
[0025] 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为:
[0026] 在所述下方位移部(27B)上支承有燃料(29),
[0027] 所述燃料箱护罩(40)具有用于引导与所述燃料泵(29)相连接
[0028] 的电线束(36)的引导部(40f)。
[0029] 在技术方案1~4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为:
[0030] 所述碳罐(50)配置在所述燃料箱(25)的前下方,
[0031] 所述第二托盘部(64)具有连接部(66),所述连接部(66)在所述碳罐(50)的前方,与所述第一排出管(101)相连接。
[0032] 在技术方案1~5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为:
[0033] 所述后挡泥板(60)支承所述碳罐(50)、供气软管(54)、净化软管(52)以及净化用控制(53),其中,所述供气软管(54)从所述燃料箱(25)导入蒸发燃料,所述净化软管(52)将蒸发燃料从所述碳罐(50)提供给吸气系统,所述净化用控制阀(53)控制所述净化软管(52)对蒸发燃料的供给。
[0034] 在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为:
[0035] 在所述燃料箱(25)的前方设置有物品收装部(24a),
[0036] 所述碳罐(50)配置在所述物品收装部(24a)和所述燃料箱(25)之间。
[0037]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时,由于从燃料箱护罩延伸过来的第一排出管和从碳罐延伸过来的第二排出管均与后挡泥板的第二托盘部连接,因此能够使加油口和碳罐相离。从而能够抑制碳罐的配置对燃料箱的容量的影响。并且,由于从第二托盘部处开始仅连接一个排出管便可,因而,即使在燃料箱和碳罐分别设置排出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排出管配置的复杂化。
[0038] 另外,由于不会有多余液体从第一排出管被送至碳罐,因而能够使该碳罐从不含有蒸发燃料的外部吸入空气,从而能够对其所吸附的燃料进行有效的分离。
[0039]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时,虽然在燃料箱的上下分别设置第一托盘部和第二托盘部,但是也能够有效地使多余液体汇流到第二托盘部。并且,第一托盘部和第二托盘部配置在燃料箱的上下,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托盘部和第二托盘部对燃料箱的容量的影响。
[0040]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时,通过利用台阶部轻松配置向前下方倾斜的第一排出部,而且通过第一排出部向前下方的倾斜,能够良好地从第一排出部排出来自加油口的多余燃料。
[0041]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时,通过由燃料箱护罩所具有的引导部引导与燃料箱连接的电线束,能够简化该电线束的配置结构。
[0042]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时,通过使第一排出管避开碳罐和燃料箱而在前方侧与第二托盘部连接,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排出管的连接。
[0043]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时,能够在预先将碳罐、供气软管、净化软管以及净化用控制阀安装在后挡泥板上的状态下,将该后挡泥板与车身进行组装。从而能够提高车身的组装作业的效率。
[0044]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时,能够将物品收装部和燃料箱之间的空间作为碳罐的配置空间来进行有效地利用,抑制碳罐对燃料箱容量的影响。附图说明
[0045]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轮摩托车的左视图。
[0046] 图2是上述二轮摩托车的燃料箱周围的左视图。
[0047] 图3是上述二轮摩托车的燃料箱周围的右视图。
[0048] 图4是上述二轮摩托车的燃料箱周围的俯视图。
[0049] 图5是与图4相对的拆下燃料箱护罩和置物箱后的状态时的俯视图。
[0050] 图6是设置在上述燃料箱盖上的第一托盘部的俯视图。
[0051] 图7是上述二轮摩托车的后挡泥板的前部的俯视图。
[0052] 图8是上述后挡泥板的正面图。
[0053] 图9是设置在上述后挡泥板上的第二托盘部的立体图。
[0054] 图10是上述第二托盘部的俯视图。
[0055] 【附图标记说明】
[0056] 1:二轮摩托车;5:车身框架;5d:左右后框架;24:置物箱;24a:收装凹部(物品收装部);25:燃料箱;26:加油口;27A:第一倾斜面;27B:第二倾斜面(下方位移部);28:台阶部;29:燃料泵;36:电线束;40:燃料箱护罩;40f:线束卡扣(引导部);41:第一托盘部;45:第一排出连接口(第一排出部);46:密封部件;50:碳罐;52:净化软管;53:净化用控制阀;54:供气软管;60:后挡泥板;64:第二托盘部;65:空气开放托盘部;66:第一排出管连接部(连接部);67:第二排出管连接部;68:第二排出孔;69:第二排出连接口(第二排出部);70:空气导入管连接部;80:工具保持部;81:插入凹部;101:第一排出管;101a:基端部;101b:顶端部;
102:第二排出管;102a:基端部;102b:顶端部;103:空气导入管;103a:基端部;103b:顶端部;104:第三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下面所使用的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的左方。
[0058] 图1所示的踏板式二轮摩托车(跨骑式车辆)1具有:前轮3,其被车把2操作而转向;后轮4,其被摆动式的动单元10驱动。包括车把2和前轮3的转向系统部件枢支在车身框架
5前端的头管5a上且能够进行转向操作。动力单元10的前部下侧枢支在车身框架5的下部后侧且能够上下摆动。车把2和支承在车身后部上方的乘员乘坐用的车座6之间的部分被设定为低部,在该低部上设置有供乘员放脚用的踏板7。
[0059] 车身框架5例如通过利用焊接等方法将多种材连接成一体而形成,具有头管5a、一根主框架5b、左右后下方框架5c、左右后框架5d,其中,头管5a位于车身框架5的前端部;主框架5b由头管5a向斜后下方延伸后,在车身前部下侧向后方弯曲延伸;左右后下方框架
5c由主框架5b的后端部向上方立起;左右后框架5d由左右后下方框架5c的上端部向斜后上方延伸。
[0060] 动力单元10的前部下侧通过悬架连杆(未图示)支承在主框架5b的后端部且能够上下摆动。
[0061] 动力单元10是由构成其前部的引擎11和构成其后部左侧的传动装置16一体形成的摆动式动力单元,在传动装置16的后部和车身框架5的后部之间安装有后减震器17,由此,在车身后部构成单元摆动式后悬架结构。
[0062] 引擎(内燃机)11是曲轴配置在左右方向(车身宽度方向)上的单缸引擎,气缸13由该引擎11的曲轴箱12的前端部向前方大致沿水平方向(详细来说是稍微向前朝上方倾斜)突出。
[0063] 在气缸13内嵌装有活塞,该活塞能够在该气缸13内往复运动,该活塞的往复运动经由连杆被转换为曲轴的转动运动(均未图示)。
[0064] 在曲轴箱12的左侧设置有与之形成一体的传动箱16a的前部,该传动箱16a的前部在传动装置16上向后方延伸出来。在传动箱16a的后端部支承有向其右方(车身中心侧)突出的且能够转动的后轮车轴4a。并且,曲轴的转动动力经由传动箱16a内的传动机构被传递给后轮车轴4a,从而驱动被后轮车轴4a支承的后轮4,使二轮摩托车1行驶。
[0065] 二轮摩托车1具有:前罩21,其从前方和左右外侧的斜前方罩住车身框架5的前部;内罩22,其从后方罩住车身框架5的前部;上部踏板7,其从上方罩住车身框架5的下部;框架主体罩23,其从前方、侧方及后方罩住车身框架5的后部。
[0066] 车座6支承在框架主体罩23的上方。在被框架主体罩23和车座6包围的部位,于左右后框架5d之间,设置有收装头盔等物品的置物箱24和位于其后方的燃料箱25。在车座6的后方配置有支承在左右后框架5d的后端部的后扶手5g。
[0067] 如图2、图3所示,燃料箱25具有:上箱体25a,其由钢板制成,向上方呈凸状;下箱体25b,其同样由钢板制成,向下方呈凸状,通过焊接将上箱体25a的上凸缘部25f和下箱体25b的下凸缘部25g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燃料箱25的内部空间。同时参照图4,燃料箱25通过螺栓25x紧固在设置在左右后框架5d上的托架5x上,其上凸缘部25f和下凸缘部25g的一部分向外周侧突出出来。另外,图中标记6a表示配置在燃料箱25的后方的车座定机构,标记6b表示从车座锁定机构6a延伸到车身前部的锁定操作部的车座锁定连接线,标记IG表示配置在置物箱24的右方的点火线圈。
[0068] 如图2、图3、图5所示,在燃料箱25的上箱体25a上形成有与左右后框架5d同样向前下方倾斜的上表面25h,在该上表面25h的后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设置有加油口26。加油口26具有筒状的加油筒部26a,该加油筒部26a上下贯通,使燃料箱25的内外相连通,在加油筒部26a的上部开口处安装有燃料箱盖26b,且该燃料箱盖26b能够从该上部开口处拆下来。
[0069] 燃料箱25的上箱体25a上的加油口26的加油筒部26a的周围相对于上述上表面25h向下方位移,形成向前下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面27A。在燃料箱25的上箱体25a的前左侧形成有向前下方倾斜的第二倾斜面27B,该第二倾斜面(下方位移部)27B隔着台阶部28进而低于第一倾斜面27A。
[0070] 在燃料箱25的第一倾斜面27A的右方设置有供气连接部25j,该供气连接部25j用于连接延伸到后述的碳罐50的供气软管54的一端部54a。供气软管54被导向燃料箱25的后方,沿着上箱体25a的上凸缘部25f,朝着车身左方穿过燃料箱25和左方的后框架5d之间的间隙之后,配置在燃料箱25的下侧。参照图7,配置在燃料箱25的下侧的供气软管54在后挡泥板60上再次向车身右方折回后向前方弯曲,与碳罐50的右端部连接。在后挡泥板60上竖立地设置有多个用于引导供气软管54的软管引导件60b。
[0071] 如图4、图6所示,在燃料箱25的上表面侧设置有燃料箱护罩40,以罩住燃料箱25的比台阶部28靠后方的部位。燃料箱护罩40具有凹部41u,该凹部41u在加油口26的周围,配合第一倾斜面27A的形状向下方凹进,由该凹部41u和后述的密封部件46形成第一托盘部41。燃料箱护罩40上形成有内径大于加油筒部26a的外径的开口部42,加油筒部26a通过该开口部42露出到燃料箱护罩40的上方。位于加油筒部26a的外周侧的第一倾斜面27A的一部分露出到开口部42的内周侧。在燃料箱护罩40上形成有凸部47,由该凸部47罩住燃料箱25的供气连接部25j和供气软管54的连接部分。
[0072] 燃料箱护罩40的前缘部40g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侧部40s、40t和横跨在左右侧部40s、40t的内侧端部之间的倾斜部40u,该前缘部40g在俯视看时呈曲柄状。左侧部40s相对于右侧部40t向后方位移,以避开燃料箱25的第二倾斜面27B。倾斜部40u朝向右前侧倾斜而形成。
[0073] 在第一托盘部41的凹部41u,形成有延伸部43,该延伸部43在开口部42的外周侧向车身的左前方延伸。在延伸部43的左前方的部(最下端部)形成有排出孔44。
[0074] 在燃料箱40的下表面形成有喷嘴状的第一排出连接口(第一排出部)45,该第一排出连接口45从排出孔44的周围向斜前下方突出。第一排出连接口45随着台阶部28的倾斜而向前下方倾斜而形成,并面向第二倾斜面27B的上方。第一排出连接口45与第一排出管(软管)101的基端部101a相连接。参照图2、图5,第一排出管101沿着第二倾斜面27B向斜前下方延伸配置。
[0075] 如图5、图6所示,在加油口26的加油筒部26a的外周部安装有环形的密封部件46。密封部件46使燃料箱护罩40的开口部42和加油口26的加油筒部26a之间密封。由于具有密封部件46,因而能够利用该密封部件46和凹部41u构成第一托盘部41。
[0076] 密封部件46具有从内周部向外周部逐渐变高的周壁部46a。在周壁部46a的与延伸部43相对的区域,由周壁部46a的圆周方向上的一部分形成切口部46b。从加油口26溢出的燃料被该切口部46b导入周壁部46a和加油筒部26a之间形成的导水管状的部分中之后,经延伸部43被导向排出孔44一侧。
[0077] 如图3、图4所示,在置物箱24的后部的上端部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后部延伸部24d。后部延伸部24d以其后缘部与燃料箱护罩40上的曲柄状的前缘部40g对齐的方式设置。
后部延伸部24d碰触到燃料箱护罩40的前缘部40g,形成与该燃料箱护罩40相连续的面,并且,罩住使燃料泵29的上部露出的第二倾斜面27B。
[0078] 如图5所示,燃料泵29支承在燃料箱25的第二倾斜面27B上。燃料泵29具有:圆柱形的泵主体(未图示),其伸入到燃料箱25内;凸缘部29f,其是通过将泵主体的上部扩大直径后而形成的。通过将燃料泵29的泵主体从形成于第二倾斜面27B上的未图示的泵插孔插入到燃料箱25内,使凸缘部29f从上方卡止在第二倾斜面27B的泵插孔周围的部分上,从而使该燃料泵29支承在第二倾斜面27B上。
[0079] 通过将凸缘部29f夹持在一对定位板30和第二倾斜面27B之间,从而固定住燃料泵29。将设置在燃料箱25上的双头螺栓33a插入未图示的螺栓插孔中,在这种状态下,将螺帽
33b拧紧在各双头螺栓33a上,从而使燃料泵29的凸缘部29f被夹持在一对定位板30和第二倾斜面27B之间。
[0080] 燃料泵29的上部与燃料输送管34的一端部相连接,该燃料输送管34沿着燃料箱25的第二倾斜面27B向左下方延伸。燃料输送管34向燃料泵29的径向外侧吐出由该燃料泵29加压后输送过来的燃料。燃料输送管34与喷油器等燃料供给装置(未图示)相连接,该燃料供给装置用于向上述引擎11的气缸13内提供燃料。
[0081] 在燃料泵29的上部设置有耦合器35,该耦合器35能够从与燃料输送管34的连接方向相反的方向连接燃料泵连接器。用于燃料泵29的电线束36的连接器以能够插入和拔出的方式与耦合器35相连接,该电线束36用于传送控制燃料泵29动作的信号
[0082] 同时参照图6,电线束36被多个沿燃料箱护罩40的前缘部40g设置的线束卡扣(引导部)40f保持,由此使电线束36沿着燃料箱护罩40,被导向车身右方。电线束36的另一端部与未图示的主电线束相连接。
[0083] 如图6所示,燃料箱护罩40的前端部的左右两侧被固定用金属件49紧固在置物箱24的后部延伸部24d的后端部。由于燃料箱护罩40的前缘部40g被置物箱24的后部延伸部
24d的后端部罩住,因而使线束卡扣(引导部)40f不会露到外部,能够使外观更加美观(参照图2)。燃料箱护罩40的后端部被未图示的螺栓等紧固在连接左右后框架5d的连接板5j(参照图4)上。
[0084] 如图3、如4所示,置物箱24具有配置在燃料箱25的前方且能够收装安全帽等的收装凹部(物品收装部)24a。收装凹部24在其后端部右侧形成能够插入螺丝刀等工具的工具保持部80。工具保持部80以避开后述的碳罐50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工具保持部80的多个与工具的顶端部形状相对应的插入凹部81向上方开口。通过将工具顶端部从上方插入该各插入凹部81内,从而能够将工具保持在置物箱24内的规定位置上。由于工具保持部80设置在收装凹部24a的后端部的左右任一角部上,因而在将安全帽等物品收装在收装凹部24a内时不容易对该收装动作造成妨碍,且能够有效地利用角部空间,有利于置物箱24的实用容量的增加。
[0085] 如图2~图5所示,在燃料箱25的前下方,且在置物箱24的收装凹部24a的后方(即,燃料箱25和收装凹部24a之间)配置有碳罐50。
[0086] 碳罐50能够利用内置的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蒸发燃料,其具有圆筒形的外观,该碳罐50以其中心轴方向与车身的宽度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通过将卷绕在碳罐50的外周面上的例如一对橡皮圈51卡止在连接管5p上,从而使该碳罐50支承在该连接管5p上,其中,连接管5p位于燃料箱25的前端部附近且横跨在左右后框架5d之间。碳罐5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燃料箱25的下方。
[0087] 如图7、图8所示,碳罐50的朝向车身右方的一端部(右端部)与用于将蒸发燃料供应给吸气系统的净化软管52的基端部52a相连接,并且与用于将从燃料箱25导入蒸发燃料的供气软管54的顶端部54b相连接。
[0088] 净化软管52的另一端部与未图示的引擎吸气系统中的例如吸气管相连接。在净化软管52的中间部设置有净化用控制阀(下面称为PCV)53。PCV53配置在碳罐50的右方。PCV53能够基于配置在车辆的适当位置上的控制装置的指令,使电磁阀动作,开闭净化软管52的流路,从碳罐50向引擎吸气系统侧导入蒸发燃料。在二轮摩托车1上,通过PCV53的开闭能够调整被导入吸气系统的蒸发燃料的回送量。例如能够通过根据引擎转速等使电磁阀的开闭间隔发生变化的方式等,来增减蒸发燃料的回送量。
[0089] 碳罐50的朝向车身左方的另一端部(左端部)与第二排出管(喷嘴)102的基端部102a相连接,并且与空气导入管(软管)103的基端部103a相连接。
[0090] 第二排出管102能够排出存留在碳罐50内的燃料以及水滴等,空气导入管103能够将空气导入碳罐5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将突出设置在碳罐50的左端部的喷嘴作为第二排出管102,但是第二排出管102也可以具有与其他软管连接等的结构。
[0091] 如图2、图3所示,在上述燃料箱25的下方,用于挡住由后轮4溅起的泥和水的后挡泥板60通过螺栓61等安装在左右后框架5d上。
[0092] 如图1所示,后挡泥板60具有:上部挡泥面60f,其位于左右后框架5d之间,用于罩住燃料箱25的下方;后部挡泥面60g,其从左右后框架5d的后端部向斜后下方延伸出来,用于挡住由后轮4向后方溅起的泥和水,其中,上部挡泥面60f和后部挡泥面60g形成一体。如图7、图8所示,在后挡泥板60的上部挡泥面60f的左侧形成有供后减震器17插入的避让凹部60n。
[0093] 如图2、图3所示,后挡泥板60的前端部60a比燃料箱25的前下端部25e更向斜前下方延伸配置。
[0094] 如图7~图10所示,在后挡泥板60的前端部60a,具有:碳罐支承部63,其支承碳罐50的下表面侧;第二托盘部64,其邻接碳罐支承部63的左方而形成;空气开放托盘部65,其邻接第二托盘部64的左方而形成。
[0095] 碳罐支承部63具有多个圆弧形的肋63a,该多个肋63a沿圆筒形的碳罐50的外周面设置,且在左右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通过将碳罐50放置在该多个肋63a上的方式来支承该碳罐50。
[0096] 第二托盘部64位于燃料箱25的前方且配置在工具保持部80的后方。第二托盘部64以四周被从后挡泥板60的上表面60u向上方立起的壁部64w包围的方式形成。在壁部64w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第一排出管连接部(连接部)66,其与第二排出管101的顶端部101b相连接;第二排出管连接部67,其与第二排出管102的顶端部102b相连接。
[0097] 第一排出管连接部66呈圆筒形,其从后挡泥板60的上表面60u向上方立起,在该第一排出管连接部66的圆周方向上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切口66s。第一排出管连接部66的内径与第二排出管101的外径大致相等,在第一排出管连接部66的下端部形成有俯视看时呈C字形的止挡部66a,该止挡部66a的内径小于第一排出管101的外径且大于第一排出管101的内径。第一排出管101的顶端部101b插入第一排出管连接部66中,被止挡部66a挡住。在该状态下,当溢出到燃料箱25的加油口26的周围的燃料从第一排出管101的顶端部101b流出时,该燃料经过切口66s的下部,流入第二托盘部64内。
[0098] 通过将壁部64w的上缘部加工成大致U字形,从而形成第二排出管连接部67。第二排出管102的顶端部102b从上方插入第二排出管连接部67中,从而与该第二排出管连接部67相连接且支承在其上。在该状态下,来自碳罐50的排出液体从第二排出管102的顶端部
102b流入第二托盘部64内。
[0099] 在第二托盘部64的前端部形成有第二排出孔68。第二托盘部64的底面64b(后挡泥板60的上表面60u)向前下方倾斜,第二排出孔68形成于底面64b的最下端部。
[0100] 在后挡泥板60的前端部形成有从第二排出孔68的周围向斜前下方突出的喷嘴状的第二排出连接口(第二排出部)69。第二排出连接口69与第三排出管(软管)104相连接。第三排出管104向车身的下端部延伸配置,其未图示的顶端部向车身下方敞开。
[0101] 空气开放托盘部65形成于周壁部50w和第二托盘部的壁部64w之间,其中,周壁部50w从后挡泥板60的外周缘部向上方立起而形成。在空气开放托盘部65上形成有与空气导入管103的顶端部103b相连接的空气导入管连接部70。
[0102] 空气导入管连接部70具有:引导部71,其形成于后挡泥板60的周壁部50w的一部分上,且沿着空气导入管103的外周面弯曲向外突出;引导壁72,其在引导部71的内侧,从空气开放托盘部65的底面65b(后挡泥板60的上表面60u)向上方立起,并沿着空气导入管103的外周面弯曲而形成;止挡部73,其在引导壁72的下方,从空气开放托盘部65的底面65b向上方突出,挡住空气导入管103的顶端;空气导入口74,其通过在周壁部50w上对引导部71的下方切割后而形成。
[0103] 空气导入管103的顶端部103b被插入引导部71和引导壁72之间且被两者夹持。空气导入管103由于其顶端被止挡部73挡住,因而处于与空气开放托盘部65的底面65b之间隔开间隙且相向的状态。从而,空气导入管103能够从空气导入口74,经由空气开放托盘部65的底面65b和空气导入管103的顶端部103b之间的间隙吸入空气。
[0104] 从碳罐50经由PCV53的净化软管52在后挡泥板60的右侧向前方折回,沿着后挡泥板60的前端部的周壁部50w的内侧配置。净化软管52穿过形成于后挡泥板60的前端部的插孔77被导出到后挡泥板60的外侧。在后挡泥板60的外侧,净化软管52被形成于第二排出连接口69的附近的截面大致呈U字形的引导爪78保持。净化软管52在引导爪78的右方向前方弯曲,被导向未图示的吸气系统,与该吸气系统相连接。
[0105] 参照图10,在引导爪78上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能够插入排出管(软管)200且对其进行保持的保持凹部75。即,在二轮摩托车1不具有碳罐50,而是将排出管200从燃料箱25引导至车身下方时,能够由保持凹部75保持排出管200。因此,在没有设置碳罐的车辆上,能够不用设定新的后挡泥板,而使用上述后挡泥板60,因而能够提高后挡泥板60的通用性。从而能够批量生产后挡泥板60,实现成本的降低。
[0106] 如以上说明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罩住燃料箱25的上表面侧的燃料箱护罩40在燃料箱25的加油口26的周围形成凹部状的第一托盘部41,该第一托盘部41具有与第一排出管101的基端部101a相连接的第一托盘部45,后挡泥板60形成与第一排出管101的顶端部101b和第二排出管102的顶端部102b相连接的凹部状的第二托盘部64,其中,第二排出管
102的基端部102a与碳罐50相连接,第二托盘部64具有用于排出液体的第二排出部69。
[0107] 利用像这样的结构使从燃料箱护罩40延伸过来的第一排出管101和从碳罐50延伸过来的第二排出管102均与后挡泥板60的第二托盘部64连接。因此能够使加油口26和碳罐50相离,抑制碳罐50的配置对燃料箱25的容量的影响。并且,由于从第二托盘部64处仅连接一个排出管200便可,因而,即使在燃料箱25和碳罐50上分别设置第一排出连接口45和第二排出连接口69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排出管配置的复杂化。
[010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会有多余液体从第一排出管101被送至碳罐50,因而能够使该碳罐50从不含有蒸发燃料的外部吸入空气,从而能够对其所吸附的燃料进行有效的分离。
[010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燃料箱25的上表面侧配置有第一托盘部41,在燃料箱25的下方配置有第二托盘部64。从而,虽然在燃料箱25的上下分别设置第一托盘部41和第二托盘部64,但是也能够有效地使多余液体汇流到第二托盘部64。并且,第一托盘部41和第二托盘部64配置在燃料箱25的上下,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托盘部41和第二托盘部64对燃料箱25的容量的影响。
[01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燃料箱25的前部形成有台阶部28,该台阶部28形成上表面高度低于加油口26的周围的第二倾斜面27B。第一排出连接口45沿着台阶部28向前下方倾斜形成。从而能够利用台阶部28轻松配置向前下方倾斜的第一排出连接口45,而且通过第一排出连接口45向前下方的倾斜,能够良好地排出来自加油口26的多余燃料。
[011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倾斜面27B上支承有燃料泵29,燃料箱护罩40具有用于引导与燃料泵29相连接的电线束36的线束卡扣40f。从而能够简化与燃料泵29相连接的电线束36的配置结构。
[01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碳罐50配置在燃料箱25的前下方,第二托盘部64具有第一排出管连接部66,该第一排出管连接部66在碳罐50的前方与第一排出管101相连接。从而使第一排出管101避开碳罐50和燃料箱25,在前方侧与第二托盘部64相连接,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排出管101的连接。
[011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挡泥板60能够支承碳罐50、供气软管54、净化软管52以及净化用控制阀53,其中,供气软管54从燃料箱25导入蒸发燃料,净化软管52将蒸发燃料从碳罐50提供给吸气系统,净化用控制阀53控制净化软管52对蒸发燃料的供给。从而能够在预先将碳罐50、供气软管54、净化软管52以及净化用控制阀53安装在后挡泥板60上的状态下,将该后挡泥板60与车身进行组装。由此能够提高车身的组装作业的效率。
[011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燃料箱25的前方设置有置物箱24的收装凹部24a,碳罐50配置在收装凹部24a和燃料箱25之间。从而能够将收装凹部24a和燃料箱25之间的空间作为碳罐50的配置空间来进行有效地利用,抑制碳罐50对燃料箱25容量的影响。
[0115]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参照附图所说明的上述实施方式,在其技术范围内还包含有各种变形例。
[0116] 例如,对于各种配管的配置路径和各种部件的布局,只要在本申请的主旨范围内的话,便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0117] 另外,上述跨骑式车辆包括驾驶者跨骑在车身上进行乘车的所有车辆,不仅包括二轮摩托车(带原动机自行车以及踏板式车辆),还包括三轮车辆(除前一轮且后两轮的车辆以外,还包括前两轮且后一轮的车辆)或者四轮车辆。
[0118]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精神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