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上的解除闭操作部件的配设结构

申请号 CN200510001822.2 申请日 2005-01-13 公开(公告)号 CN100345721C 公开(公告)日 2007-10-31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道坂进; 山口宣雄; 矢野谦吾;
摘要 一种车辆的解除闭 锁 操作部件的配设结构,该车辆的配置在车体罩内的功能部件支承在车架上, 盖子 能闭锁在 覆盖 上述功能部件的关闭状态,该盖子在与上述功能部件对应的 位置 ,能 开关 地安装在上述车体罩上,利用这种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构能防止用于解除盖子的关闭闭锁状态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受到并非出自使用者本意的摆弄,而且,能尽量避免 气候 等外界干扰给解除闭锁操作部件带来的影响。配置在离开盖子(169)的位置上的罩部件(195),能开关地配设在车体罩(34)上,用于解除盖子(169)的闭锁状态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配设在车体罩(34)上,其由处于关闭状态的罩部件(195)覆盖。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的解除闭操作部件的配设结构,在该车辆中,配设 在车体罩(34)内的功能部件(28)支承在车架(F)上,盖子(169) 能闭锁在覆盖上述功能部件(28)的关闭状态,该盖子(169)在与 上述功能部件(28)对应的位置,安装在上述车体罩(34)上且相对 于该车体罩(34)可开、关,其特征是:配置在离开上述盖子(169) 的位置上的罩部件(195),设置在上述车体罩(34)上且相对于该车 体罩(34)可开、关,用于解除上述盖子(169)的闭锁状态的解除 闭锁操作部件(272)设置在上述车体罩(34)上,该闭锁状态的解 除闭锁操作部件(272)由处于关闭状态的上述罩部件(195)覆盖; 构成上述车体罩(34)的一部分的内罩(157)从后方侧覆盖车架(F) 前端所具有的头管(27);上述罩部件(195)以及上述解除闭锁操作 部件(272)设置在该内罩(15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车辆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 构,其特征是:设置在上述内罩(157)上的收容盒(193)由上述罩 部件(195)从车体后方侧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车辆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 构,其特征是:上述收容盒(193)设置在上述内罩(157)上,该收 容盒(193)能在其收容在上述内罩(157)内的全闭位置和从上述内 罩(157)中伸出来的全开位置之间沿车体前后方向滑动;上述解除 闭锁操作部件(272)在上述内罩(157)上的设置位置是:在从车体 前后方向的后方看时,其偏离上述收容盒(193)而且至少一部分与 上述头管(27)重叠,上述罩部件(195)安装在收容盒(193)上, 在上述收容盒(193)处于全闭位置的状态下,该罩部件(195)覆盖 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车辆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 构,其特征是:具有将上述收容盒(193)锁在其全闭位置的收容盒 闭锁机构(2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车辆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 构,其特征是:左、右前收容部(191、192)设置在上述内罩(157) 上并沿车体宽度方向空开间隔,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配置 在左、右前收容部(191、19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车辆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 构,其特征是: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配置在从车体中心线 (C)偏向左右方向之一侧的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车辆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 构,其特征是:上述功能部件是配置在上述车体罩(34)所具有的踏 板(159)附近的燃油箱(28),上述盖子(169)覆盖该燃油箱(28) 的加油盖(168)。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尤其涉及是用于解除下述盖子的闭状态 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构改良,其中在所述车辆中,配设在车 体罩内的功能部件支承在车架F上,盖子能闭锁在其覆盖上述功能部 件的关闭状态,该盖子在与上述功能部件对应的位置,安装在上述车 体罩上且相对于该车体罩可开、关。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11-227658号)中 我们知道:作为功能部件的燃油箱配置在小型二轮摩托车的低地板 部,覆盖燃油箱的加油盖的盖子安装在车体罩上,闭锁机构用于将盖 子锁在关闭状态,在上述盖子的附近,面向车体罩的外面配置有钥匙 孔,该钥匙孔用于插入使上述闭锁机构做开启动作的钥匙。

发明内容

但是,如上述现有的结构那样,若配置具有钥匙孔的解除闭锁操 作部件,使其一部分朝向车体罩的外面,则容易受到并非出自使用者 本意的摆弄,而且,必须将解除闭锁操作部件构造成即使受到气候等 外界干扰的影响,也具有足够的耐用性。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解 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构,使其能防止用于解除盖子的关闭闭锁状 态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不受非出自使用者本意的摆弄,而且,能尽量 避免气候等外界干扰给解除闭锁操作部件带来的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车辆的解 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构,在该车辆中,配设在车体罩内的功能部 件支承在车架上,盖子能闭锁则其覆盖上述功能部件的关闭状态,该 盖子在与上述功能部件对应的位置,安装在上述车体罩上且相对于该 车体罩可开、关,其中,配置在离开上述盖子的位置上的罩部件,设 置在上述车体罩上且相对于该车体罩可开、关,用于解除上述盖子的 闭锁状态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设置在上述车体罩上,该闭锁状态的解 除闭锁操作部件由处于关闭状态的上述罩部件覆盖,构成上述车体罩 的一部分的内罩从后方侧覆盖车架前端所具有的头管,上述罩部件以 及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设置在该内罩上。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的结构 的基础上做出的,其中,设置在上述内罩上的收容盒(193)由上述 罩部件从车体后方侧覆盖。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的结构 的基础上作出的,其中,上述收容盒设置在上述内罩上,该收容盒能 在其收容在上述内罩内的全闭位置和从上述内罩中伸出来的全开位 置之间沿车体前后方向滑动;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在上述内罩上的 设置位置是:在从车体前后方向的后方看时,偏离上述收容盒而且至 少一部分与上述头管重叠,上述罩部件安装在收容盒上,在上述收容 盒处于全闭位置的状态下,该罩部件覆盖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的结构 的基础上做出的,其具有将上述收容盒锁在其全闭位置的收容盒闭锁 机构。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的结构 的基础上做出的,其中,左、右前收容部设置在上述内罩上并沿车体 宽度方向空开间隔,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配置在左、右前收容部之 间。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的结构 的基础上做出的,其中,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配置在从车体中心线 偏向左右方向之一侧的位置上。
再有,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 的结构的基础上做出的,其中,上述功能部件是配置在上述车体罩所 具有的踏板附近的燃油箱,上述盖子安装在上述车体罩上,该盖子覆 盖该燃油箱的加油盖。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只要在罩部件处于关闭状态下, 解除闭锁操作部件就不会露出,这样就能尽量防止解除闭锁操作部件 受到并非出自使用者本意的摆弄,而且,能尽量减少由于气候等外界 干扰给解除闭锁操作部件带来的影响。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将解除闭锁操作部件配置在靠近 骑乘者的前方位置上,能很容易地操作解除闭锁操作部件。
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不需要设置用于覆盖解除闭锁操 作部件的专用部件,能减少部件个数。
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由于采用抽屉式的设计,所以既 能确保收容盒的容量,还能高效率地利用空间来配置解除闭锁操作部 件。
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在打开盖子时必须解除收容 盒的在全闭位置上的闭锁状态,所以,不需要设置用于打开盖子的专 用的闭锁机构,能简化闭锁结构。
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将解除闭锁操作部件配置于在左、 右前收容部之间产生的空间中,能高效率地利用空间来配置解除闭锁 操作部件。
根据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将解除闭锁操作部件配置在靠近 乘车用座垫上的骑乘者的左右手之一的位置上,能很容易地进行操 作。
根据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由于盖子配设成使其覆盖使用频 度高的加油盖,所以更加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小型二轮摩托车的左视图。
图2是安装着燃油箱以及散热器的状态下的车架的立体图。
图3卸下乘车用座垫以及车体罩状态下的小型二轮摩托车的前后 方向中间部的左视图。
图4是卸下了行李箱状态下的图3的箭头4的向视图。
图5是小型二轮摩托车的后部的放大纵剖侧视图。
图6是行李箱的后部附近的纵剖视图。
图7是打开了前部座垫状态下的图5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图8是图7的箭头8的向视图。
图9是图1的箭头9的放大向视图。
图10是沿图9的10-10线剖切的简要剖视图。
图11是沿图9的11-11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11的12-12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13是从图10的箭头13方向看处于全闭位置的收容盒的侧视 图。
图14是图13的箭头14的向视图。
图15是从与图14相同的方向看收容盒处于全闭闭锁状态时的收 容盒闭锁机构的图。
图16是收容盒闭锁机构处于解除闭锁状态时的与图15对应的 图。
图17是用保持机构将收容盒暂时保持在全闭位置以及全开位置 之间的大致中央的状态下的与图13对应的侧视图。
图18用于表示保持机构的组成的纵剖侧视图。
图19是沿图9的19-19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20是沿图9的20-20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智能钥匙系统的组成的图。
图22是沿图9的22-22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23是图22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 行说明。
首先,在图1中,车辆、即小型二轮摩托车的车架F,在前端具 有头管27,该头管27支承着枢支前轮WF的前叉25以及与该前叉 25连接的能控制方向的方向把26,在后端支承后轮WR的总成摆动 发动机UE能上下摆动地支承在车架F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在总成 摆动发动机UE的前方、在车架F上装设有制成在侧视中上下长的功 能部件、即燃油箱28和配置在该燃油箱28的后方的散热器29。另外, 在车架F的后部配置有具有前部座垫32和后部座垫33的双座式的乘 车用座垫31。再有,覆盖车架F、上述总成摆动发动机UE的前部、 燃油箱28以及散热器29的合成树脂制的车体罩34安装在车架F上。
同时参照图2和图3,车架F具有:上述头管27;与该头管27 连接设置、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上部下降车架37…;位于这些 上部下降车架37…的下方的左、右一对下部下降车架38、38,该下 部下降车架38、38与头管27连接设置、在其向后下方延伸的倾斜部 38a…的后端连接设置与之一体的平部38b…,而且后端焊接在上述 上部下降车架37…的后端部上;从上述两上部下降车架37…的中间 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座垫横轨39、39;连接上部下降车架 37…的后部以及座垫横轨39…的后之间的左、右一对后车架40、40; 配置在上部下降车架37…、下部下降车架38…以及后车架40…的外 侧、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支撑车架41、41。
两支撑车架41…从下方支承车体罩34在其左、右所具有的踏板 159…,两支撑车架41…的前端与下部下降车架38…上的倾斜部 38a…的下部连接,另外,两支撑车架41…的后端与后车架40…的中 间部连接。
同时参照图4和图5,总成摆动发动机UE包括使气缸轴线大致 水平的水冷式的发动机E和带式无级变速器M,该带式无级变速器M 将该发动机E的输出用传动带以及带轮进行无级变速后传递到后轮 WR,该无级变速器M是根据变速用的电动达42的动作,驱动曲 轴侧的活动带轮无级地改变变速比的装置。
上述无级变速器M的变速器箱体43连接设置在上述发动机E的 曲轴箱44的左侧,其从发动机E向左侧伸出,延伸到后轮WR的左 侧。另外,在上述曲轴箱44的右侧接合有未图示的摆臂的前端部, 后轮WR轴支承在变速器箱体43的后端部以及上述摆臂的后端部之 间。
在车架F的座垫横轨39…以及后车架40…的中间部之间设有撑 架49、49,在发动机E的曲轴箱44的顶面突出地设有一对支承突部 44a、44a。连杆50具有向车体宽度方向延伸的连杆筒部50a和同轴 且一体地设置在该连杆筒部50a的两端的圆筒状的支承筒部50b、 50b,用连接轴51连接上述两支承突部44a、44a以及上述连杆筒部 50a。另外,连杆50两端的支承筒部50b、50b通过与上述连接轴51 平行的支承轴52、52能转动地支承在上述撑架49、49上。即,总成 摆动发动机UE支承在车架F上,并且能绕上述两支承轴52、52的 轴线摆动。
在上述发动机E与车架F之间设有拉杆53,在该拉杆53的两端 设有环状的连接部53a、53b。而且,拉杆53的一端的连接部53a能 转动地连接设置于在车架F中的右侧的座垫横轨39以及后车架40上 的安装部54上,拉杆53另一端的连接部53b,能转动地连接在将曲 轴箱44连接在连杆50上的连接轴51的右端。
而且,上述安装部54具有:从右侧的座垫横轨39的前部向后下 方下降、向斜后方延伸的支承筒55;呈向后方敞开的大致为“U”字 形、固定在上述支承筒55的后端的撑架56;连接右侧的后车架40 以及撑架56之间的连接筒57,拉杆53的一端的连接部53a由螺栓 58将其能转动地支承在安装部54上,该螺栓58穿插在撑架56和连 接筒57中,并被固定在车架F上。
另外,在车架F的两座垫横轨39…的后端固定有向下方下垂的支 承板61、61,在两支承板61、61之间架设有支承管62,在该支承管 62上设有一对撑架63、63,后减振器64、64的上端部连接在该一对 撑架63、63上,两后减振器64、64的下端部与变速器箱体43的后 端部以及摆臂的后端部相连接。
在两上部下降车架37…的后端、即下端安装有撑架65…,主支 架66能转动地支承在两撑架65…上。而且,若使主支架立起的话, 则如图1所示,后轮WR抬起,从而能使小型二轮摩托车自己站立着, 在使摩托车行驶时,要收起主支架66,使后轮WR与地面接触
在发动机E的气缸盖46的顶面上通过从该气缸盖46向后方弯曲 的进气管67连接有节流体68的下游端,该节流阀体68的上游端, 通过在上述连杆50的连杆筒部50a的上方穿过的连接管70,与配置 在总成摆动发动机UE的无级变速器M的上方的空气滤清器69连接。
在进气管67上安装有燃油喷射阀74。另外,在节流阀体68上安 装有控制盒76,该控制盒76内收容有用于控制发动机E的点火时间 以及上述燃油喷射阀74的燃油喷射量的控制器75。
在上述气缸盖46的底面上连接有排气管77,该排气管77连接在 配置于摆臂的右侧的排气消音器78上。
燃油从燃油箱28供给到向发动机E喷射燃油的燃油喷射阀74, 该燃油箱28配置在由车架F中的左、右一对上部下降车架37…以及 左、右一对下部下降车架38…包围着的、而且紧接在前轮WF后面的 空间中,而且制成从头管27的下部后方到上述两下部下降车架38… 的下部、在上下方向延伸。
而且,在两下部下降车架38…的倾斜部38a…上焊接有用于紧固 连接燃油箱28的上部的安装板95…,在两下部下降车架38…的水平 部38b…上焊接有用于紧固连接燃油箱28的下部的安装板96…。
在燃油箱28内的下部收容有总成97,使该泵总成97从设置在 燃油箱28的下部背面上的安装孔98插入到燃油箱28内,然后从上 述燃油箱28的背面一侧将其安装在燃油箱28上。
而且,上述泵总成97以使其旋转轴线向前下方倾斜的姿势安装 在燃油箱28上,附设在上述泵总成97上的燃油过滤器99,配置在燃 油箱28内的最下部以使其能吸入燃油箱28内的燃油。另外,根据燃 油箱28内的燃油量上下运动的浮子101从泵总成97延伸出来,由该 浮子101检测出的剩余燃油量被发送到安装在上述节流阀体68上的 控制盒76内的控制器75。
具有散热器扇35的散热器29配置在燃油箱28的后方并与燃 油箱28空开一定间隔,该散热器29由支承框100支承着,该支承框 100设置在车架F的两下部下降车架38…的水平部38b…的后部与车 架F的两上部下降车架37…的后部之间。
向上方延伸的软管105的下端连接在与上述散热器29相连的水 箱104上,上述软管105的上端连接在形成有能用盖106打开或关闭 的加水口107的加水口形成部件108上。
而且,上述加水口形成部件108支承在拉杆53的向车架F上安 装的安装部54上,而拉杆53设置在车架F和能摆动地支承在车架F 上的总成摆动发动机UE之间。即,上述加水口形成部件108支承在 支承筒55上,该支承筒55从右侧的座垫横轨39的前部向后下方下 降、并向斜后方延伸,并构成上述安装部54的一部分。
同时参照图6,在车架F的两上部下降车架37…的后部、两座垫 横轨39…、以及两后车架40…之间,在乘车用座垫31的下方,配置 有作为收容部的行李箱30,该行李箱30包括上端敞开的箱本体110 和从上方覆盖该箱本体110的后部,与箱本体110相接合的上盖111, 其被配置成从乘车用座垫31的前端下方延伸到后减振器64…的上部 附近。
为了将行李箱30支承在车架F上,在车架F上的一对座垫横轨 39…的中间部上分别焊接有前部支承部件112…,在上述两座垫横轨 39…的后部上分别焊接有前后方向较长的后部支承部件113…。另一 方面,在行李箱30的箱本体110的两侧上部设有放置在上述前部支 承部件112…上的前部安装部110a和放置在上述后部支承部件113… 的长度方向中间部上的后部安装部110b,前部安装部110a…分别用 螺栓114…紧固连接在前部支承部件112…上,而且,后部安装部 110b…分别用螺栓115…连接在后部支承部件113…上。
在行李箱30的底壁、即箱本体110的底壁上形成有:能收容头盔 H1,配置在前部座垫32的下方的前部头盔收容部119;能收容头盔 H2,配置在后部座垫33的下方的后部头盔收容部120;配置在前部 头盔收容部119以及后部头盔收容部120之间的大致平坦的浅底部 110c。前部和后部头盔收容部119、120制成向下方鼓出的形状。而 且,为了能将头盔H2收容到上述后部头盔收容部120中,行李箱30 的上盖111的前缘制成在俯视中为向后方鼓出的圆弧状。另外,在与 上盖111的前部对应的部分处,在箱本体110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照 亮行李箱30内部的灯具116。
在行李箱30的上述浅底部110c的下方配置有节流阀体68以及燃 油喷射阀74,并使该节流阀体68以及燃油喷射阀74的上端位置大致 相同,而且,配置有水箱104的加水口107,在加水口107的上方, 在上述浅底部110c上安装有能开关的第1维修盖117。
在行李箱30的后部设有作为后减振器64…的上部向车架F的后 部安装的安装部的支承管62以及比后部座垫33的后端还要向后方鼓 出的后部鼓出部121,该后部鼓出部121向后方鼓出到与配置在后部 座垫33周围的扶手栏杆118的后端大致相同的位置。而且,在后部 鼓出部121的后部中央设有宽度窄的部分121a,在该宽度窄的部分 121a的两侧配置有尾灯总成123…。
上述后部鼓出部121的下部配置在上述作为后减振器64…的上部 向车架F的后部安装的安装部的支承管62的下方,因此,使行李箱 30、即箱本体110的底壁局部隆起而形成与上述后减振器64的上部 向车架F上安装的安装部相对应的隆起部110d,在后部鼓出部121 内形成储物部124,而且,使上述隆起部110d介于该储物部124与后 部头盔收容部120之间。
乘车用座垫31的后部座垫33制成覆盖上述行李箱30上的上盖 111的前部侧,能拆卸地安装在上述上盖111上。在上盖111的上表 面上突出地设有连成环状的四边形形状的第1棱127,用该第1棱127 包围着,在上盖111的上表面上形成相应于后部座垫33的装卸而能 利用的收容空间128。另外,包围第1棱127连成环状的第2棱129 从后部座垫33的底板33a垂下,由第1、第2棱127、129构成包围 上述收容空间128的迷宫结构。
扶手栏杆118是金属部件,其包括配置在后部座垫33的两侧、在 前后方向延伸的握持部118a…和连接这些握持部118a…的后端之间 的连接部118b,上述两握持部118a的前部分别在两处用螺栓134… 紧固连接在焊接在车架F的座垫横轨39…的后部上的后部支承部件 113…上,该两处从前后夹着行李箱30的向该后部支承部件113…上 连接的连接部。
上述连接部118b配置在从行李箱30的后部鼓出部121的上部向 上方空出一定间隔的位置上,而且,与上述两握持部118a…的后端连 续设置且与之一体,该连接部118b与后部座垫33的上表面大致为同 一高度,在该连接部118b上安装有能拆卸的从后方保持乘座在后部 座垫33上的搭乘者的腰部的靠背135。
即,在靠背135的底板136上,突出地设有与之一体的多个支承 部136a…,该多个支承部136a抵在上述扶手栏杆118的连接部118b 上。另外,在各支承部136a…上埋设有螺母138…,通过将从下方插 入在扶手栏杆118的连接部118b上的螺栓137…旋合在上述螺母 138…上并拧紧,将靠背135能拆卸地安装在扶手栏杆118的后部上 表面、即连接部118b的上表面上。
而且,上述靠背135制成在侧视中在顶面具有前低后高的前部倾 斜面135a和前高后低的后部倾斜面135b的近似流线形,而且,制成 在俯视中其宽度向后方逐渐变窄,上述扶手栏杆118和靠背135在俯 视中几乎所有的部分相重叠。
乘车用座垫31的前部座垫32,在后部具有与之一体的向上方隆 起的靠背部32a,该靠背部32a从后方保持乘座在该前部座垫32上的 驾驶员的腰部,该前部座垫32配置在行李箱30的上面,从上方覆盖 行李箱30中的未用上盖111覆盖的前部开口部,前部座垫32的前端 部通过铰链销139连接在行李箱30的前端。即,前部座垫32的前端 部支承在行李箱30上,其能上下开闭。
在前部座垫32的底板140的后部,安装有大致为“U”字形的撞 锤141,在与后部座垫33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对应的位置上,在行李箱 30的上盖111的前部与后部座垫33的前部之间配置有座垫闭锁机构 142,该座垫闭锁机构142能切换成握持上述撞锤141、将前部座垫 32保持在关闭状态的座垫闭锁状态、以及解除对撞锤141的握持、使 前部座垫32能做开关动作的解除座垫关闭状态,该座垫闭锁机构142 的结构为:在使处于向上方打开的状态的前部座垫32落下,关闭行 李箱30的前部开口部时,与上述撞锤141卡合,成为座垫闭锁状态, 另外,靠传动丝绳143的牵引动作,能从座垫闭锁状态切换到解除 闭锁状态。
上述座垫闭锁机构142设置在设于扶手栏杆118的两握持部 118a…的前端之间的金属过渡板144上,该过渡板144从上述两握持 部118a…的前端进入到上盖111以及后部座垫33之间,且顺着上盖 111的前部上表面形成。
另外,在后部座垫33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前部,安装有具有能使 上述撞锤141插入、拔出的缺口(参照图8)的盖子146,在打开前 部座垫32的状态下,其能从上方覆盖上述座垫闭锁机构142。
同时参照图7和图8,燃油箱28在车体罩34所具有的踏板159 的附近,配置在行李箱30的前方,在行李箱30的前端下部设有向前 方鼓出到燃油箱28的底部附近的前部鼓出部122,该前部鼓出部122 配置在燃油箱28以及散热器29之间,在前部鼓出部122中收容有蓄 电池147。即,蓄电池147配置在燃油箱28和散热器29之间。另外, 在前部鼓出部122中,除了上述蓄电池147以外,还收容有电子部件 148、149、150等。
在行李箱30的箱本体110的底壁上安装有划分出前部鼓出部122 以及前部头盔收容部119的能自如开关的第2维修盖151,在打开前 部座垫32的状态下,通过打开第2维修盖151,能对前部鼓出部122 内的上述蓄电池147以及电子部件148~150进行维修。
另外,在前部座垫32的前部以及行李箱30的前部之间,设有辅 助前部座垫32做开关动作的缓冲杆152,其使得用很小的就能打开 前部座垫32,同时,在关闭前部座垫32时,能减缓关闭的速度,该 缓冲杆152的下部收容在前部鼓出部122内,在第2维修盖151上设 有用于插入缓冲杆152的槽153,其允许上述缓冲杆152随着前部座 垫32的关闭而位移。
再有,在图1中,车体罩34具有:覆盖头管27的前部以及前轮 WF的上部的前罩155;与该前罩155的左、右两侧接合的左、右一 对前侧罩156…;连续于前侧罩156…、从后方覆盖头管27的内罩157; 与上述两前侧罩156…以及内罩157接合、覆盖乘座在前部座垫32 上的骑手的腿部前方的腿遮护板158…;与腿遮护板158…相连续、 向后方延伸,而且在其下端部形成踏板159…的左、右一对地板中央 罩160…;分别从上述踏板159…的外缘垂下的左、右一对地板侧罩 161…;分别设置在上述踏板159…的后部的左、右一对搭乘者脚蹬 162…;配置在乘车用座垫31的两侧下方,而且,与上述地板侧罩 161…连续设置、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车身侧罩163…;与车身侧 罩163…的后侧下部连续设置的后下罩164;配置在行李箱30的后部 鼓出部121以及扶手栏杆118的后部之间的后上罩165;配置在左、 右一对尾灯总成123…之间、而且,连续于后上罩165,从后方覆盖 行李箱30的后部鼓出部121上的宽度窄的部分121a的后中央罩166。
由腿遮护板158…的一部分以及地板中央罩160…形成在两踏板 159…之间向上方隆起的地板隧道部167,该板隧道部167配置成从头 管27的后方到乘车用座垫31的前端下方,而且,位于燃油箱28以 及散热器29的上方。为了能打开燃油箱28的设在其上端所具有的加 油盖168给燃油箱28加油,在该地板隧道部167上安装有能开关的 加油用盖169。铰链罩170覆盖将前部座垫32连接到行李箱30上的 铰链部,该铰链罩170与地板隧道部167的后端接合。
在前罩155的前部两侧和左、右一对前侧罩156…的前部之间分 别配置有前照灯171…,在前照灯171…的下方,在两前侧罩156…的 前部分别配置有闪光式方向指示灯172…。另外,在前罩155、两前 侧罩156…、内罩157以及腿遮护板158的上部,接合有用于配置仪 表类的仪表盘173,在该仪表盘173的前部设有与之一体的仪表遮光 檐173a,使其向上方隆起。再有,在仪表遮光檐173a的前方配置有 遮风屏174。
从上方覆盖前轮WF的前挡泥板175支承在前叉25上,在方向 把26上安装有:左、右一对后视镜176…;操作音响用的开关盒177; 用于操作各灯具等的开关盒178等。
在左、右一对地板中央罩160…中的左侧的地板中央罩160上, 在搭乘者脚蹬162的前方位置上,安装有火花塞维修用盖180,其用 于对发动机E所具有的火花塞179进行维修,能开、关。
在从后方覆盖后轮WR的后挡泥板181上安装有牌照板182、反 射板183以及牌照灯184,该后挡泥板181与左、右一对尾灯总成 123…、后上罩165以及后中央罩166一起安装在行李箱30的后部鼓 出部121上。
另外,如图5所示,在后挡泥板181的前方,在行李箱30的箱 本体110的底面上,突出地设有起后挡泥板的作用的一对突条110e…, 该突条110e…被配置在后轮WR的左、右两侧。
在图9~图12中,在内罩157上,沿车体宽度方向空开间隔设有 左前收容部191和右前收容部192,左前收容部191构成为抽屉式, 具有能从内罩157抽出、卸下的收容盒193。
同时参照图13和图14,收容盒193的结构为:在例如用合成树 脂制成上部敞开的矩形箱式的盒本体194的外端,固定有作为盖部件 的装饰盖195。另外,在内罩157上形成有能插入、抽出收容盒193 的矩形的开口部196,而且,连续于该内罩157设置有与之一体的存 储壁197,该存储壁197与开口部196相连、制成矩形的筒状,存储 壁197的内端用端壁197a封闭。
在盒本体194的两侧下部上分别固定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活动导 轨198、198,在这些活动导轨198…的上端,在除了顺着车体前后方 向的前部之外的部分处,形成有与之一体的、向下开口大致制成“U” 字形的支承部198a、198a。另一方面,在存储壁197两内侧面上,固 定有与上述活动导轨198…相对应、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导轨200、 200,在上述固定导轨200…的顺着车体前后方向的后部,分别枢支有 承载上述活动导轨198…的支承部198a…的辊子199、199。另一方面, 在上述活动导轨198…的顺着车体前后方向的前部,固定有与上述两 固定导轨200、200的上部下表面滑动接触的滑190…。
因此,收容盒193能在使该收容盒193的装饰盖195与腿遮护板 158的背面大致连成一个面的全闭位置、和从上述存储壁197中抽出 大部分的全开位置之间滑动,能从开口部196朝着存储壁197内插入, 也能将整个收容盒193从内罩157中抽出。而且,收容盒193制成在 其全闭位置从头管127的左侧覆盖头管127。
而且,在上述存储壁197的端壁197a上设有维修用窗口201,通 过该维修用窗口201,在从腿遮护板158上抽出了收容盒193时,能 进行更换位于上述端壁197a的前方的前照灯171的灯泡171a等的维 修作业,该窗口201用能拆卸的盖子202覆盖。
在收容盒193的外端侧设有伸出到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的伸出部 193a,在存储壁197上也形成有在将收容盒193存储在全闭位置时收 纳上述伸出部193a的凹部197b,其后方一侧对着头管27。
同时参照图15,在上述收容盒193以及内罩157之间设有将收容 盒193闭锁在其全闭位置的收容盒闭锁机构208。该收容盒闭锁机构 208具有:固定在收容盒193的盒本体194的下表面上的销状的撞锤 209;能转动地支承在内罩157上的锁闩210,其随着收容盒193朝关 闭侧滑动到至全闭位置,捉住上述撞锤209;能与该锁闩210卡合以 将其保持在握持上述撞锤209的状态下的卡合部件211;在使卡合部 件211与锁闩210卡合的方向上对卡合部件211施加力的螺旋弹簧 212。
在固定在内罩157上的一对固定导轨200、200之间架设有支承 框214,其对着盒本体194的下表面,该支承框214具有导向凹部213, 该导向凹部213允许上述撞锤209随着收容盒193朝关闭侧滑动到至 全闭位置而插入到该导向凹部213中,配置在支承框214的下方的上 述锁闩210通过支承销216能转动地支承在支承框214上。在该锁闩 210上设有使插入到上述导向凹部213中的撞锤209卡合的卡合凹部 215。
卡合部件211在关于上述导向凹部213与锁闩210相反的一侧、 配置在支承框214的下方,通过与上述支承销216平行的支承销217 能转动地支承在支承框214上。
螺旋弹簧212被拉伸设置在锁闩210以及卡合部件211之间,从 而对锁闩210施加弹簧力,使其具有向图15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趋 势,而且,对卡合部件211施加弹簧力,使其具有向图15的顺时针 方向转动的趋势,在支承框214上设有:限制锁闩210由于上述螺旋 弹簧212的弹簧力而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转动端点的挡块218;限制 卡合部件211由于上述螺旋弹簧212的弹簧力而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 转动端点的挡块219。
上述锁闩210,在如图16所示撞锤209脱离导向凹部213的状态 下,在螺旋弹簧212的弹簧力的作用下转动到抵在挡块218上的转动 限制端点,在该状态下,卡合凹部215的开口端处在面向导向凹部213 的位置。而且,在锁闩210的靠近卡合部件211一侧的部分上,设有 锁止台阶部210a,其朝向由螺旋弹簧212的弹簧力产生的转动趋势的 方向(图15和图16的逆时针方向)的前方侧,在卡合部件211上设 有卡合突部211a,其通过与上述锁止台阶部210a卡合而限制上述锁 闩210向锁闩210的上述转动趋势方向转动。
而且,在不将解除闭锁的力作用在卡合部件211上的状态下,如 图16所示,在撞锤209脱离着导向凹部213时,卡合部件211处于 解除了卡合突部211a向锁止台阶部210a卡合的位置上,若撞锤209 从由图16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如图15所示进入到导向凹部213的位置, 则由于锁闩210抵在卡合部件211的卡合突部211a上,使卡合部件 211克服螺旋弹簧212的弹簧力,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因此,锁闩210 越过卡合突部211a。而且,在锁闩210越过卡合突部211a之后,卡 合部件211依靠螺旋弹簧212的弹簧力沿顺时针方向朝抵在挡块219 上的一侧转动,卡合突部211a与锁闩210的锁止台阶部210a卡合。 在该状态下,即使将朝向打开方向的外力作用在收容盒193上,想要 通过撞锤209使锁闩210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也由于使卡合突部211a 与锁止台阶部210a卡合的卡合部件211的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被挡 块219阻止,所以,锁闩210不会向图15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使 撞锤209脱离卡合凹部215,收容盒193的全闭状态被收容盒闭锁机 构208闭锁。
为了解除收容盒闭锁机构208的闭锁状态,只要将使卡合部件211 向离开挡块219的方向、即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解除闭锁的力作用在 卡合部件211上即可,上述解除闭锁的力由第1电气执行元件221通 过与卡合部件211连接的传动钢丝绳220作用在卡合部件211上。
当第1电气执行元件221在工作时,其在牵引传动钢丝绳220的 方向上产生解除闭锁的力,在收容盒闭锁机构208闭锁状态下,若传 动钢丝绳220被第1电气执行元件221牵引,则卡合部件211克服螺 旋弹簧212的弹簧力,使锁闩210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卡合部 件21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卡合突部211a越过锁止台阶部210a, 在卡合突部211a越过了锁止台阶部210a时,锁闩210靠螺旋弹簧212 的弹簧力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抵在挡块218上,如图16所示,将撞 锤209向脱离导向凹部213的一侧推出。
即,在收容盒闭锁机构208闭锁的状态下,通过使第1电气执行 元件221工作,能使解除闭锁的力作用在收容盒闭锁机构208上,解 除闭锁状态,撞锤209、即,收容盒193被收容盒闭锁机构208所具 有的螺旋弹簧212的弹簧力,从全闭位置向敞开一侧推出少许。
另外,在收容盒193和内罩157之间设有在上述收容盒193处于 全闭位置的状态下,向全开方向对收容盒193施加弹射力的反弹机构 222。该反反弹机构222具有:在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筒体223;从筒 体223的顺着上述车体前后方向的后端突出一部分的杆224,其嵌合 于上述筒体223,且能在被沿车体前后方向限制了的范围内沿轴向相 对上述筒体223滑动,而且,;设置在筒体223和杆224之间、对上 述杆224施加朝向车体前后方向的后方侧的弹力的弹簧(未图示)。
在上述支承框214的车体前后方向的前方、在一对固定导轨200、 200之间,架设有前部支承框225,其位于处于全闭位置的收容盒193 的下方,上述筒体223的前端固定连接在该前部支承框225上,用安 装在支承框214上的保持部件227保持筒体223的轴向中间部。再有, 在上述支承框214的车体前后方向的后方、在一对活动导轨198、198 之间,架设有位于收容盒193的下方的后部支承框226,在该后部支 承框226上设有抵接板部226a,当收容盒193朝全闭位置侧移动时, 在靠近全闭位置的位置,该抵接板部226a与上述杆224的后端接触。
根据这样的反弹机构222,若在收容盒193处于全闭位置的状态 下解除收容盒闭锁机构208的闭锁状态,则由收容盒闭锁机构208的 螺旋弹簧212所产生的弹射力和由反弹机构222产生的弹射力作用在 收容盒193上,收容盒193从全闭位置向敞开一侧滑动少许,然后可 以拉出收容盒193。
在图17和图18中,在收容盒193和内罩157之间,设有在从全 闭位置打开上述收容盒193时、能暂时将上述收容盒193保持在全闭 位置和全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保持机构230,在本实施例中该中 间位置是在全闭位置和全开位置之间的大致中央部,由该保持机构 230暂时保持的收容盒193的位置,设定成使覆盖日本人口的90%的 身高小于等于175cm的人在乘坐在前部座垫32上的状态下,膝部不 会碰到收容盒193(参照图1双点划线)。
上述保持机构230具有:沿车体宽度方向延伸的锁止轴232,其 由支承部件231支承,该支承部件231固定在左、右一对固定导轨200、 200中的、在从车体前后方向看时位于右侧的固定导轨200的前端, 该左、右一对固定导轨200、200固定于内罩157上;通过具有与上 述锁止轴232平行的轴线的支承轴234支承在支架233上的摆动卡合 部件235,其可相对于支架233摆动,该支架233固定在后部支承框 226上,该后部支承框226固定在收容盒193上;设置在上述支架233 和摆动卡合部件235之间,对摆动卡合部件235向图17和图18中的 逆时针方向施加弹力的扭转弹簧236。
锁止轴232支承在支承部件231上,其一端部从固定导轨200朝 收容盒193侧伸出。另外,摆动卡合部件235具有与之一体的、从上 述支架233朝固定导轨200侧伸出的卡合部235a,能自如转动地支承 在上述支架233上,上述扭转弹簧236的弹簧力使得上述卡合部235a 具有向上方转动的方向、即向图17和图18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趋 势,摆动卡合部件235的转动端由于摆动卡合部件235抵在后部支承 框226上而被限制住。
在上述卡合部235a的上侧缘上形成有:使上述锁止轴232与之弹 性卡合的卡合凹部238;配置在上述卡合凹部238的车体前后方向的 前方的前方引导面239;配置在卡合凹部238的后方、将上述卡合凹 部238夹在其与上述前方引导面239之间的后方引导面240。
在上述摆动卡合部件235处于由扭转弹簧236对于作用使其转动 的力的一端的状态下,前方引导面239制成越向后方越向上的倾斜面, 后方引导面240制成越向后方越向下的、与前方倾斜面239相比,倾 斜得较为平缓的倾斜面。另外,卡合凹部238中的后方倾斜面240侧 的内侧面,制成在摆动卡合部件235处于由于扭转弹簧236对其作用 使其转动的力一端的状态下,与前方引导面239大致平行。
根据这样的保持机构230,若打开处于全闭位置的收容盒193, 则由于处于固定位置的锁止轴232与后方引导面240接触,摆动卡合 部件235克服扭转弹簧236的弹簧力,向压下卡合部235a的方向、 即向图18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若在使后方引导面240与锁止轴232 滑动接触着的同时,收容盒193进一步向全开位置一侧滑动,则由于 锁止轴232从后方引导面240落入到卡合凹部238中,所以,摆动卡 合部件235因扭转弹簧236的弹簧力而朝着向上推卡合部235a的方 向、即向图18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锁止轴232弹性地卡合在卡合 凹部238中,从而将收容盒193暂时保持。
在解除这样的暂时保持状态时,只要如图18中的双点划线所示, 克服扭转弹簧236的弹簧力,强行转动摆动卡合部件235即可,这样 的话,能解除锁止轴232与卡合凹部238的弹性卡合,进行使收容盒 193向全开位置一侧滑动的操作。
在进行操作,将处于全开位置的收容盒193推入到全闭位置时, 虽然在中途锁止轴232与前方引导面239接触,但由于前方引导面239 是前低后高的倾斜面,所以,通过进一步推入收容盒193,锁止轴232 将卡合部235a压下而使摆动卡合部件235转动,锁止轴232落入卡 合凹部238中。然而,由于卡合凹部238中的后方倾斜面240侧的内 侧面倾斜成与前方引导面239大致平行,所以,通过进一步推入收容 盒193,锁止轴232进一步压下卡合部235a,使摆动卡合部件235转 动,锁止轴232与后方引导面240滑动接触,这样就能将收容盒193 推入到全闭位置。
而当解除由上述保持机构230对收容盒193的暂时保持时,只要 向图18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紧固连接在摆动卡合部件235上的 合成树脂制的解除保持操作部件237即可,该解除保持操作部件237 在靠近车体中心线C以及车体后方侧的位置,配设在收容盒193的下 表面上。
在与左前收容部191相反的侧,在头管27附近,配置有能使方 向把26的转向操作不能进行的方向把闭锁模块241,另外还配置有右 前收容部192,其将方向把闭锁模块241夹在其与左前收容部191之 间。
在图19中,方向把闭锁模块241对应于在规定的条件下对在左 前收容部191和右前收容部192之间配设在内罩157上的智能钥匙用 旋钮242进行的操作,使方向把26能进行转向操作,而且使发动机E 能起动,在该方向把闭锁模块241上配设有上述第1电气执行元件 221。
在图20中,右前收容部192是用与内罩157铰链连接、能开关 的盖部件245覆盖在内罩157上形成的收容凹部244而构成的,收容 凹部244制成比左前收容部191的收容盒193小,且随着向前端略微 变窄一点。
上述盖部件245能在如图20的双点划线所示、转动到下方打开 收容凹部244的敞开位置和如图20的实线所示、关闭收容凹部244 的关闭位置之间转动,通过枢轴256铰接在内罩157上,在盖部件215 上安装有能自如转动的把手247,其用于进行盖部件215的转动操作。
在上述智能钥匙用旋钮242的下方,即在左前收容部191的侧方, 在左前收容部191和右前收容部192之间,在内罩157上,配设有多 个解除闭锁操作按钮,这些按钮分别用于解除包含左前收容部191的 多个收容部、在本实施例为左前收容部191和行李箱30的闭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左前收容部191用的第1解除闭锁操作按钮248a和 行李箱30用第2解除闭锁操作按钮249a,上、下排列配设在从车体 中心线C偏向左、右之一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右侧)的位置上,并使 第1解除闭锁操作按钮248a位于下方。
第1、第2解除闭锁操作按钮248a、249a构成第1、第2解除闭 锁开关248、249的一部分,通过操作这些操作按钮248a、249a来改 变开、关的状态,第1、第2解除闭锁开关248、249,在使第1、第 2解除闭锁操作按钮248a、249a探出内罩157的外面的状态下安装在 内罩157上,而且,第1、第2解除闭锁操作按钮248a、249a制成横 向长。
另外,用于解除左前收容部191的闭锁状态的第1解除闭锁操作 按钮248a、左前收容部191所具有的闭锁机构208、及使解除闭锁的 力作用在该闭锁机构208上的第1电气执行元件221,配置在大致相 同的高度。
在图21中,收容在安装于节流阀体68上的控制盒76中的控制 器75、上述方向把闭锁模块241以及上述第1、第2解除闭锁开关248、 249,构成智能钥匙系统(一种新型的转向闭锁机构,用户只要随身 携带例如智能卡这样的智能钥匙,则无需使用机械式钥匙就能起动发 动机。其原理为:若智能卡与其系统的ID一致,则系统驱动螺线管 动作,解除对转向闭锁用旋钮的闭锁)的一部分,方向把闭锁模块241 具有:能用旋钮242操作其转动、而且,在操作其转动时,解除方向 把26在头管27上的闭锁状态的圆柱锁250;能使该圆筒销子锁250 不能转动的闭锁电磁线圈251;对应于上述圆柱锁250的转动做开、 关动作的主开关252;输入来自主开关252的信号的控制单元253, 上述闭锁电磁线圈251由控制单元253进行控制。
控制单元253控制发送天线255,使其发送催促信号,催促车辆 用户携带的正规的便携式发射器256发送ID信号。另外,接收单元 257接收上述便携式发射器256的信号的其信号接收结果,被输入到 控制单元253。而且,控制单元253在确认了从便携式发射器256发 送的ID信号是规定的信号时,使上述闭锁电磁线圈251动作,允许 用旋钮242操作圆筒销子锁250转动。
另外,控制单元253在确认了从便携式发射器256发送的ID信 号是规定的信号时,能随着主开关252的导通由控制器75控制发动 机E运转,根据第1解除闭锁开关248对应于在主开关252导通状态 下的第1解除闭锁操作按钮248a的操作而发出的信号,使第1电气 执行元件221工作,同时,根据第2解除闭锁开关249对应于在主开 关252导通状态下的第2解除闭锁操作按钮249a的操作而发出的信 号,使第2电气执行元件258工作。而且,第2电气执行元件258随 着其动作,牵引传动钢丝绳143(参照图5和图6),由此解除座垫闭 锁机构142的闭锁状态。
再有,控制单元253在确认了从便携式发射器发送的ID信号是 规定的信号时,能通过操作解除闭锁操作按钮248a,解除收容盒闭锁 机构208对收容盒193的闭锁,能将收容盒193拉出到从全闭位置到 中间保持位置之间,在该拉出的状态下,能操作解除闭锁操作部件 272。
上述接收单元257配设在行李箱30内或乘车用座垫31内,在本 实施例中,使行李箱30的浅底部110c的一部分向下方凹下的接收单 元收容部110f设置在行李箱30上,在该接收单元收容部110f中收容 有接收单元257。而且,在上述浅底部110c上设有能开关的第1维修 盖117,其用于进行与配置在行李箱30的下方的发动机E相关的维 修,上述接收单元257由第1维修盖117的一部分覆盖着收容在上述 接收单元收容部110f中。
另一方面,发送天线255配置在离开上述方向把闭锁模块241的 位置上,在本实施例中,其配置在方向把闭锁模块241的上方、例如 构成车体罩34的一部分的仪表盘173的正下方。
在图22中,加油用盖169用多个螺纹件262…紧固在沿车体前后 方向延伸的框部件261上,与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框部件261的后 端相连的铰接臂263,通过支承轴266能转动地支承在固定于车架F 上的支承板264以及固定于铰接罩170上的支架265上。
在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框部件261的前端部设有锁止部267, 盖闭锁机构268用于闭锁加油用盖169的关闭状态,其通过与上述锁 止部267卡合而将加油用盖169保持在闭锁状态。
盖闭锁机构268具有:在加油用盖169的前方、在地板隧道部167 的下方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杆270;使对该杆270向顺着车体前后 方向的后方侧作用弹力的弹簧271,在杆270的后端安装有能与上述 锁止部267卡合的合成树脂制的帽269。
通过操作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可以对上述杆270作用一个力, 该力的作用方向为克服上述弹簧271的弹簧力、解除上述帽269与锁 止部267的卡合的方向、即朝向前方侧,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在左 前收容部191和右前收容部192之间、在从车体中心线C向左或右侧 (在该实施例中是在左侧)的位置上,配置在内罩157上,在配设在 内罩157上的装饰盖195处于关闭状态时,该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 由该装饰盖195覆盖,在本实施例中,在从车体前后方向的后方侧看 时,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在这样的位置上配设在内罩157上:偏离 开左前收容部191的收容盒193、而且至少一部分与头管27重叠;装 饰盖195安装在收容盒193上,在收容盒193处于全闭位置时,该装 饰盖195能覆盖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
即,在收容盒193的外端侧,设有朝车体宽度方向内侧伸出的伸 出部193a,由于装饰盖195安装在收容盒193的外端上,所以,在能 用上述伸出部193a覆盖的位置、在内罩157上安装有支承罩274,解 除闭锁操作部件272的上部通过轴273能转动地支承在该支承罩274 上。另外,杆270在其前部具有与之一体的向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 侧弯曲的弯曲部270a,该弯曲部270a与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的下 部相连接。因此,在左前收容部191,在将收容盒193拉出到被上述 保持机构230限制的中间敞开位置(图22中的双点划线位置)、或大 于该敞开程度的敞开位置的状态下,使用者通过用绕到上述伸出部 193a的里侧的手指推入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而使其向图22的 箭头方向转动,能使杆270向使帽269脱离锁止部267的方向动作。
在图23中,在加油用盖169的前方、在地板隧道部167的内面 上,用螺纹件279安装有杆保持框278,杆270的中间部被保持成能 在该杆保持框278上沿轴向移动。而且,在保持框278内、在杆270 上安装有弹性挡圈275,环状的弹簧座276从前方与该弹性挡圈275 卡合而且其能与杆保持框278的后壁接触、卡合环状的弹簧座277能 与上述杆保持框278的前壁接触、卡合,在该弹簧座276和弹簧座277 之间压缩设置有围绕杆270的上述螺旋状的弹簧271。
在关闭处于敞开状态的加油用盖169时,虽然必须向前方推盖闭 锁机构268的杆270。但在加油用盖169侧的锁止部267上,设有与 之一体的推压板267a,该推压板部267a随着加油用盖169的关闭操 作将杆270的后端的帽269推向前方侧,在将处于敞开状态的加油用 盖169关闭时,推压板部267a通过帽269将杆270向前方侧推,当 加油用盖169转动到关闭位置时,杆270依靠弹簧271的弹簧力向后 方移动,帽269与锁止部267卡合,加油用盖169的关闭状态被闭锁。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行李箱30具有前部头盔收容 部119和后部头盔收容部120,该前部头盔收容部119配置在双座垫 式的乘车用座垫31的前部座垫32的下方,该后部头盔收容部120配 置在上述乘车用座垫31的后部座垫33的下方,在该行李箱30的后 部,设有后部鼓出部121,该后部鼓出部121鼓出到后部座垫33的后 端以及后减振器64的上部向车架F的后部安装的安装部、即支承管 62的后方,所以,能增大行李箱30的容积,使得能将延伸到乘车用 座垫31后端的后方的高尔夫球杆等长条形物收容在行李箱30内。而 且,在行李箱30的后部也能收容头盔之外的小物品,能恰到好处地 将工具等使用频率低的物品收容在行李箱30的后部。
另外,由于后部鼓出部121向后方鼓出到与配置在后部座垫33 的周围的扶手栏杆118的后端大致相同的位置,所以,能进一步增大 行李箱30的容量,而且,能用扶手栏杆118保护行李箱30的后部。
另外,由于在后部鼓出部121的后部设有在俯视中进入到左、右 尾灯总成123…之间的宽度窄的部分121a,所以,能有效地利用在左、 右一对尾灯总成123…之间产生的空间来增大行李箱30的容量,容易 形成用于更换尾灯总成123…的灯泡的空间。
行李箱30具有配置在后部座垫33的下方的顶盖111,由于在顶 盖11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随着装卸后部座垫33能利用的收容空间 128,所以,既能避免部件个数的增加以及结构复杂化,还能在行李 箱30内的空间之外确保收容小物品的空间。除此之外,由于上述收 容空间128在立设在顶盖111上、连成环状的第1棱127内形成,连 成环状、与第1棱127协同形成迷宫结构的第2棱129从后部座垫33 的底板33a向下垂下,所以,能用简单的结构防止雨水或尘埃等从周 围进入到收容空间128。
而且,在与顶盖111的前部对应的部分上、在行李箱30的内侧面 上安装有对行李箱30内进行照明的灯具116,由于设置有顶盖111, 行李箱30的后部内比较容易变暗,而上述灯具116能不受收容在行 李箱30后部的物品的影响,有效地对行李箱30的后部内进行照明, 而且,在与顶盖111的前部对应的部分处,行李箱30的内侧面比较 容易被看到,也能很容易地确认灯具116的灯泡的钨丝断了等情况。
另外,由于在后部鼓出部121上安装有覆盖该后部鼓出部121的 后上罩165以及后中央罩166、左、右一对尾灯总成123…和后挡泥 板181,所以,只要拆下尾灯总成123…的电线,就能一下子取下配 置在行李箱30的后部周边的多个部件,维修性优异。
行李箱30具有配置在前部头盔收容部119和后部头盔收容部120 之间的浅底部110c,在该浅底部110c的下方,配置有节流阀体68和 燃油喷射阀74,且它们的上端位置大致相同,其中,该节流阀体68 附设有收容着控制器75的控制盒76。因此,通过将前部和后部头盔 收容部119、120之间的浅底部110c制成平坦状,能将其作为储物部 进行有效利用,而且,可以有效地利用浅底部110c的下方的空间配 置发动机E的进气系的一部分。
上述后部鼓出部121的下部,配置在后减振器64的上部向上述 车架F的后部安装的安装部的下方,在后部鼓出部121内形成有储物 部124,该储物部124将使行李箱30的底壁局部向上方隆起而形成的 隆起部110d夹在其与后部头盔收容部120之间,由隆起部110d划分 出后部头盔收容部120和后部头盔收容部120后方的储物部124以提 高使用方便性,而且,隆起部110d能阻止收容在后方的储物部124 中的小物品向前、后移动。
另外,由于被制成在侧视中上下方向长的燃油箱28配置在行李 箱30的前方,在行李箱30的前端下部设置有向前方鼓出到燃油箱28 的底部附近的前部鼓出部122,所以,能将行李箱30的前部制得较深, 以便容易收容长物品,而且,能增大行李箱30的容量。
而且,由于在前部鼓出部122上收容有蓄电池147和其它的电子 器件148~150,所以,能将电池147以及电子部件148~150收容在 行李箱30内,而不会影响头盔H 1等的收容。
另外,由于划分出前部鼓出部122内部以及前部头盔收容部119 的第2维修盖151能自如开关地安装在行李箱30上,所以,能防止 收容在前部鼓出部122内的物品和收容在前部头盔收容部119中的头 盔H1相互接触而受损。
再有,由于上下延伸、用于辅助上述前部座垫32做开关动作的 缓冲杆152的下部收容在前部鼓出部122内,所以,没有必要在行李 箱30的外侧确保收容缓冲杆152的空间,而且,在打开前部座垫32 时,能尽量避免缓冲杆152露出到外部,以使其不影响将物品放入到 行李箱30内,能提高美观性、改善外形。
虽然燃油箱28和散热器29配置在由覆盖车架F的车体罩34的 一部分形成的地板隧道部167的下方,但车架F具有:头管27;从 该头管27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上部下降车架37…;在这些上 部下降车架37…的向头管27连接的连接部的下方的、具有从上述头 管27向后下方延伸的倾斜部38a…的左、右一对下部下降车架38…, 从头管27的下部后方到上述两下部下降车架38…的下部、上下延伸 的燃油箱28,被上述两上部下降车架37…和上述两下部下降车架38 包围,而且,配置在紧接在前轮WF的后方的空间中。
因此,由于将上下长的燃油箱28配置在紧接着前轮WF的后方 的空间中,所以,能避免与头管27的下部对应的部分成为无用空间 (dead space),能有效地利用地板隧道部167的下方的空间配置零部 件,而且,由于使重量较大的燃油箱28靠近前轮WF,所以,能提高 前轮WF的分布载荷而提高转向性能。另外,在燃油剩余量较小的状 态下,上下长的燃油箱28能使剩余高度相对较高,所以,如本实施 例所示,在泵总成97附设在燃油箱28中的场合,上下长的燃油箱28 有利于泵将燃油吸入。
另外,由于在燃油箱28的后方配置有散热器29,在散热器29和 燃油箱28之间配置有蓄电池147,所以,通过将燃油箱28制成纵向 长(上下长),能将燃油箱28的后方空间设定得相对较大,能将重物、 即蓄电池147配置在车体前后方向的中心,有助于提高操纵性,而且, 由于在散热的散热器29和燃油箱28之间配置电池147,所以,能避 免来自散热器29的热对燃油箱28产生影响。
由于收容配置在燃油箱28内的下部的泵总成97从燃油箱28的 背面侧安装在该燃油箱28上,所以,能将泵总成97安装在燃油箱28 上,使其不会受到路面上的凹凸的影响。
而且,由于泵总成97以使其旋转轴线向前下方倾斜的姿势安装 在燃油箱28上,所以,能使泵总成97的吸入口尽量接近燃油箱28 的底部,能尽量减少燃油箱28内的燃油的不能被吸入的剩余量。
另外,散热器29的水箱104用的加水口107,配置在第1维修盖 117的下方,而第1维修盖能拆卸地安装于配置在乘车用座垫31的下 方的行李箱30的底壁上。因此,由于散热器29配置在燃油箱28的 后方,所以,容易使散热器水箱104的加水口107面向乘车用座垫31 的底部,与使加水口面向处于水箱104的正上方的踏板159等相比, 能将加水口107配置得较高,可改善加水作业性。
而且,由于形成加水口107的加水口形成部件108支承在拉杆53 向车架F侧安装的安装部54上,而该拉杆53设置在车架F和能摆动 地支承在车架F上的总成摆动发动机UE之间,所以,不需要采取用 于支承加水口形成部件108的特别的措施,能用车架F支承加水口形 成部件108。
再有,来自燃油箱28的燃油被供给到燃油喷射阀74,该燃油箱 28在燃油剩余量少的状态下能使剩余量高度相对较高,从而赋予泵总 成97以势能。使用这样的泵总成97,能将燃油箱28内的燃油高效率 地供给到燃油喷射阀74。
改变夹设于发动机E和后轮WR之间的无级变速器M的变速比 的电动马达42,配置在搭乘者脚瞪162的下方,而该搭乘者脚瞪162 设置在车体罩34所具有的踏板159的后部,由于将电动马达42配置 在相对较低的位置,所以,有助于降低摩托车的重心
另外,无级变速器M是与使气缸45的轴线大致水平的发动机E 一起构成总成摆动发动机UE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由于电动马达42 在无级变速器M的前方,配置在气缸45的侧方,所以,能用发动机 E的气缸45和无级变速器M保护电动马达42。而且,在车架F上设 有从下方支承踏板159的支撑车架41的下方,而电动马达42配置在 支撑车架41的下方,所以,能用高刚性的支撑车架41更加有效地保 护电动马达42。
在车架F的后部安装有扶手栏杆118,在乘车用座垫31所具有的 后部座垫33的后方配置有靠背135,该靠背135在侧视中在顶面具有 前低后高的前部倾斜面135a和前高后低的后部倾斜面135b,其被制 成大致流线形,而且,安装在扶手栏杆118的后部顶面。
因此,能用靠背135的顶面中的前低后高的前部倾斜面135a牢固 地保持后部座垫33上的同乘者的腰部,而且,由于在侧视图中大致 是流线形,所以,提高了靠背135的美观性,而且能提高空气动力性 能,另外,由于能灵活运用靠背135的顶面中的前高后低的后部倾斜 面135b,所以,能将从后部座垫33伸出到后方的、即比后部座垫33 长的行李放置在靠背135上。
另外,由于靠背135制成在俯视中向后方宽度逐渐变窄,所以, 能使靠背135很紧凑,与车体罩34的形状相结合,能确保外观设计 的协调性,而且,能进一步提高空气动力性能。
再有,由于扶手栏杆118的后部顶面设定为高度与后部座垫33 的顶面大致相同,靠背135能拆卸地安装在该扶手栏杆118的后部顶 面上,所以,在想要在后部座垫上装载更多的行李时,能有效地利用 卸下靠背135之后的扶手栏杆118的后部顶面放置行李。
另外,加油用盖169覆盖在车体罩34的地板隧道部167内配置 的燃油箱28,且能闭锁在关闭状态,该加油用盖169在与燃油箱28 对应的位置,能开关地安装在车体罩34的地板隧道部167上;装饰 盖195配置在离开加油用盖169的位置上,该装饰盖195能开关地设 在车体罩34的内罩157上;用于解除加油用盖169的闭锁状态的解 除闭锁操作部件272配设在上述内罩157上,该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 由处于关闭状态的上述装饰盖195覆盖。因此,只要在装饰盖195处 于关闭状态下,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就不会露出,这样能尽量防止 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受到并非出自使用者本意的摆弄,而且,能尽 量减少由于气候等外界干扰给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带来的影响。
另外,内罩157从后方覆盖头管27,构成车体罩34的一部分, 由于在该内罩34上配设有上述装饰盖195以及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 件272,所以,在接近骑乘者的前方位置配置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 能容易地操作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
另外,由于装饰盖195是从车体后方侧覆盖内罩157上设置的收 容盒193的部件,而不是覆盖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的专用部件,所 以,不需要专设置覆盖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的部件,能减少部件 个数。例如,如果将钱包放在收容盒193内,当在加油站加油时,由 于在打开加油用盖169时一定要打开收容盒193,所以,支付油钱很 容易、很方便。
而且,收容盒193设置在内罩157上,该收容盒193能在收容在 内罩157内的全闭位置和从内罩157中伸出来的全开位置之间、沿车 体前后方向滑动,当从车体前后方向的后方看时,在偏离收容盒193 且至少一部分与头管27重叠的位置,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配 设在上述内罩157上,装饰盖195安装在收容盒193上,该装饰盖195 在收容盒193处于全闭位置的状态下,覆盖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 272,因此,通过将收容盒193设计成抽屉式,能确保收容盒193的 容量,而且能高效率地利用空间来配置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
另外,左前收容部191具有将收容盒193闭锁在其全闭位置的收 容盒闭锁机构208,由于要打开加油用盖169必须解除收容盒193的 在全闭位置的闭锁状态,所以,不需要设置专门用于打开加油用盖169 的闭锁机构,能简化闭锁结构。
左、右前收容部191、192沿车体宽度方向空开间隔设置在上述 内罩157上,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配置在左、右前收容部191、192 之间,所以,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将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配置于在 左、右前收容部191、192之间产生的空间中。
而且,由于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配置在偏离车体中心线C、例 如偏向左侧的位置上,所以,能将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配置在靠近 乘车用座垫31上的骑乘者的左侧的位置上,能很容易地进行操作。 而且,如以上所述,由于将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与覆盖使用频度高 的加油盖168的加油用盖169相关配设,所以,更加有效。
在左前收容部191中,保持机构230用于在将收容盒193从其全 闭位置打开时,将该收容盒193暂时保持在全闭位置和全开位置之间 的中间位置,该保持机构230设置在收容盒193和内罩157之间,所 以,能将收容盒193暂时保持在全闭位置和全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上,能与各种使用条件相对应使用行李箱。
而且,由于保持机构230的结构为在全闭位置和上述全开位置之 间的大致中央位置,能暂时保持收容盒193,所以在收容盒193被保 持在适度打开的状态下,使用者能将适当大小的物品放入收容盒193 或将其取出。
再有,收容盒193安装在内罩157上,该收容盒193能在收容在 内罩157内的全闭位置和从内罩157伸出来的全开位置之间沿车体前 后方向滑动;用于解除保持机构230的保持状态的解除保持操作部件 237,在靠近车体中心线C侧和车体后方侧的位置上配设在收容盒193 的下表面上,所以,能将解除保持操作部件237配置在解除收容盒193 由保持机构230暂时保持的状态时,容易对其操作的位置上。
另外,由于在固定于内罩157上的支承框214和收容盒193之间 设有收容盒闭锁机构208,该收容盒闭锁机构208在收容盒193向关 闭侧滑动到全闭位置侧时,能随着该滑动动作,将收容盒193闭锁在 全闭位置,而且,随着解除闭锁的力的作用,解除闭锁状态,处于全 闭位置的收容盒193因螺旋弹簧212以及反弹机构272而具有朝着敞 开侧弹射的趋势,所以,当对其作用解除闭锁的力而使收容盒闭锁机 构208做开启动作时,收容盒193靠螺旋弹簧212和反弹机构272的 弹射力,从全闭位置向敞开侧滑动,收容盒193的一部分从内罩157 中伸出来,所以,骑乘者能很容易地知道收容盒闭锁机构208处于解 除闭锁状态,而且,用于拉出收容盒193的操作力也小。
另外,在左前收容部191的侧方,在内罩157上配设有分别用于 解除左前收容部191和行李箱30的闭锁状态的第1、第2解除闭锁操 作按钮248a、249a,由于将多个解除闭锁操作按钮248a、249a集中 配置在左前收容部191的侧方,所以,能很容易地对左前收容部191 和行李箱30进行解除闭锁的操作。
另外,由于第1、第2解除闭锁操作按钮248a、249a配置在从车 体中心线C偏向右侧的位置上,所以,、乘车用座垫31上的骑乘者能 很容易地进行解除闭锁的操作。
而且,由于制成横向长的第1、第2解除闭锁操作按钮248a、249a 上、下并排配置,所以,能紧凑地配置多个解除闭锁操作按钮248a、 249a,不使这些解除闭锁操作按钮248a、249a占用大的纵向空间。
再有,由于用于解除左前收容部191的闭锁状态的第1解除闭锁 操作按钮248a、左前收容部191所具有的收容盒闭锁机构208、将解 除闭锁的力作用在该收容盒闭锁机构208上的第1电气执行元件221 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上,所以,能紧凑地构成用于解除左前收容部 191的闭锁状态的解除闭锁操作按钮248a和第1电气执行元件221 之间的配线、以及第1电气执行元件221和收容盒闭锁机构208之间 的传动系。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 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宗旨的范围内,本 发明能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对应用了与加油用盖169相关的本 发明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与覆盖乘车用座垫31的下方 的行李箱30的盖子相关的本发明,另外,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在 维修车体内部结构时使用的盖子。再有,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并不 限于用机械结构解除盖的关闭闭锁状态的操作部件,其既可以是使用 于解除闭锁状态的电气执行元件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是设有供用于解 除盖的闭锁机构的钥匙插入的钥匙孔的装置。另外,本发明也可以应 用于大、中型摩托车、机动三轮车、沙滩车(buggy)等各种车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