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带气囊装置的摩托车

申请号 CN200410006795.3 申请日 2004-02-26 公开(公告)号 CN1550403A 公开(公告)日 2004-12-01
申请人 高田株式会社; 发明人 宫田保人;
摘要 提供一种当发生事故时可以可靠保护乘员的摩托车中的气囊构成技术以及关联技术。在作为摩托车的自动二轮车(100)上安装有气囊装置(120),该气囊装置(120)具有当前面发生冲撞时,向在乘员前面的乘员保护区域展开膨胀的气囊(122),以及可以容纳此气囊(122)的 保持架 (128)。气囊(122)的一部分设置在保持架(128)外部,该设置部分沿手把(104)的长度方向(纵向)安装。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囊装置,安装在摩托车上,其特征在于,具有:气囊, 当前方发生冲撞时,向在乘员的前方侧形成的乘员保护区域展开膨 胀;和用于容纳该气囊的收纳体;
所述气囊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在所述收纳体的外部,该设置部分 可以安装于车体侧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可 以安装在作为所述车体侧部件的手把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 囊中,设置于所述收纳体外部的设置部分被允许该气囊展开膨胀的覆 盖部件覆盖
4.一种带气囊装置的摩托车,安装有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 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所述气囊的一部分或全部安装于所述收纳 体外部的车体侧部件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装配在摩托车上的气囊装置的构成技术。

技术背景

现在,已经知道有各种将气囊装置安装在摩托车上,用以保护乘 员的技术。例如在前方发生冲撞时,在自动二轮车中,容纳在安装于 车体架上的箱子内的气囊利用膨胀的气体展开膨胀,由此把乘员束缚 住的技术被公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用此技术要注意确保拓宽 气囊保护区域的可能性,而在像摩托车这样的四面开放结构的车体上 安装气囊装置的情况下,要求用气囊可靠地束缚住乘员需要更有效的 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些问题点提出的,把要提供一种在摩托车中,当 发生事故时能可靠保护乘员的气囊的构成技术以及相关技术作为课 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形成各权利要求所述的发明。这些权利要求 中所述的发明可以适用于安装在各种摩托车上的气囊装置的结构。此 外,在本说明书中,“摩托车”是指跨骑的车辆,也就是包括乘员跨 坐在座椅上方式的各种车辆,例如在乘员前面并列设置有燃料箱类型 的自动二轮车、也包括在乘员座椅和用于支撑手把的头管之间形成空 间的踏板车型的自动二轮车。除了自动二轮车以外,还有具有三个以 上车轮、乘员跨坐的车辆(例如送匹萨饼用的三轮机动车、走坏路用 的三轮或四轮车式机动车),此外,像机动橇等那样的利用雪橇 或循环履带行进并且乘员跨坐的车辆也包括在上述“摩托车”中。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
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中,安装在摩托车上的气囊装置具备有 气囊和收纳体。
本发明的气囊是在摩托车前方冲撞时其内部被提供膨胀气体。收 纳体具有可以容纳气囊的结构。典型的上述气囊和使气囊膨胀的装 置,例如充气机等容纳于作为收纳体的保持架中,充气机动作从而向 气囊内部提供气体。由此,气囊向乘员前方形成的保护乘员区域突出, 展开膨胀。
特别是本发明的气囊具有它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在收纳体外部的 结构。此设置部分的设置方式在组装成将整个气囊装入收纳体方式的 气囊装置中,可以通过使气囊的一部分或全部从收纳体展开(拉出) 来实现,或者可以通过预先将气囊装置组装,使气囊的一部分或全部 设置在收纳体外部来实现。
本发明中所说的“车体侧部件”主要是包括直接或间接安装在车 体上的各种部件。安装在车体上的手把、仪表板等是车体侧部件的典 型示例。此外,气囊装置被安装在摩托车的车体上才成为车体侧部件, 例如本来是构成气囊装置一部分的构成部分,通过将此气囊装置安装 在摩托车的车体上而构成车体的一部分,也包括在本发明所说的“车 体侧部件”的范畴。
此外,本发明中所说的“可以安装”是指只要是能形成安装于车 体侧部件上的方式就可以,也包括气囊中设置在收纳体外部的设置部 分,在气囊装置安装前、安装时或安装后安装于车体侧部件上的方式, 而不管安装于车体侧部件上的时机。
此外,优选的是气囊中设置于收纳体外部的设置部分是车体侧部 件,安装在允许此设置部分向乘员保护区域突出的位置。将设置在收 纳体外部的设置部分安装在朝向(相邻)乘员保护区域的车体侧部件 上的方式,是这种安装方式的典型示例。采用这种安装方式,可以避 免气囊被车体侧部件的突起部分等挂住,妨碍气囊展开膨胀的事情。 因此发生事故时可以实现有效地保护乘员。
此外,采用本发明的这种结构,通过将气囊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 在收纳体外部,可以提高气囊突出的方向性,有效地控制气囊的突出 方向。也就是,在整个气囊装入收纳体中的现有结构中,要使气囊向 适当的方向突出,必须在气囊的折叠方式等方面下工夫,而通过将气 囊中设置在收纳体外部的设置部分设置在朝向乘员保护区域的位置, 可以使气囊稳定可靠地向乘员保护区域方向突出。
此外,利用本发明这样的将气囊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在收纳体外 部,可以缩短整个气囊完成展开膨胀的时间,可以提高对乘员的束缚 性能。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收纳体小型化。也就是,在乘员四周开放的 摩托车的车体上,由于要求采用更大气囊以可靠地束缚乘员,一般收 纳体大型化,而采用这样将气囊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在收纳体外部, 不但能可靠地保证气囊对乘员的束缚性能,而且能使收纳体小型化。 因此可以有效地使装有气囊装置的摩托车外表美观。
(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
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中,优选的是如权利要求2所述, 气囊可以安装在作为车体侧部件的手把部。本发明中所谓的“手把部” 当然是指手把本身,是指安装在手把上的托架等各种部件,此外还指 包括这些各种部件和手把的结构。例如除了将气囊的一部分或全部安 装在手把上以外,使托架等介于其中间而间接安装在手把上的方式, 也包括在本发明所说的“安装在手把部”的范畴。
一般摩托车是手把部位朝向(临近)乘员前方的乘员保护区域的 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利用将气囊中设置在收纳体外部的设置部分 设置在朝向乘员保护区域的手把部,可以更稳定而且可靠地使气囊向 乘员保护区域突出。此外,本发明的这种结构设置在收纳体外部的设 置部分的安装位置容易确定,组装性能优良。
尤其是利用铆钉类、螺栓类、扣钩类等的安装装置将此设置部分 安装在手把上,从而利用安装装置可以防止展开膨胀结束的气囊束缚 乘员时气囊位置的偏离。此外,具有一定刚性的手把部位起到承受展 开膨胀后气囊的受压部位的作用,利用手把可以可靠地承受乘员作用 在气囊上的负荷。一般有的情况下摩托车的手把部处于容易妨碍气囊 展开膨胀的位置,将设置在收纳体外部的设置部分安装在此手把主体 上的结构,可以使气囊的展开膨胀不容易受到手把部的妨碍。此外, 手把一般是长形结构,采用沿长的手把径向大的范围内安装设置在收 纳体外部的设置部分的结构,可以提高气囊突出的方向性,可以有效 控制气囊突出的方向。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结 构中,利用覆盖部件将设置在收纳体外部的设置部分覆盖。作为该覆 盖部件,例如适合使用覆盖气囊四周的布和树脂做的覆盖部件。这样 的覆盖部件具有使折叠的气囊保持折叠状态的作用,以及从外部保护 气囊的作用。在气囊展开膨胀时,此覆盖部件破裂或被挤掉,以允许 气囊展开膨胀。在这样的结构中,不会因覆盖部件妨碍气囊展开膨胀。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
权利要求4特指安装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 的摩托车。此摩托车上气囊的一部分或全部安装在收纳体外部的车体 侧部件上。这样可以避免被车体侧部件的突起部分等挂住,妨碍气囊 膨胀打开,发生事故时可以有效地保护乘员。
附图说明
图1为从乘员一侧看的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踏板型自动二轮车 100的图示,表示自动二轮车100上安装有气囊装置120的情况。
图2为表示图1中气囊装置120的结构的图示。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示意表示气囊装置120展开初期的状态的图示。
图5为图4的局部断面图。
图6为示意表示气囊装置120展开过程的状态的图示。
图7为图6的局部断面图。
图8为示意表示气囊装置120展开终了时的状态的图示。
图9为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220的结构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 1为从乘员一侧看的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踏板型自动二轮车100的 图示,表示自动二轮车100上安装有气囊装置120的情况。图2为表 示图1中气囊装置120的结构的图示。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100相当于本发明的“摩托车”的一 个例子。
如图1所示,自动二轮车100是由发动机和主架构成的车体构成 部分101、乘员可以跨坐的座椅103、手把104、前轮和后轮(图中省 略)等为主体构成的踏板车。
规定自动二轮车100的车体构成部101的上方、乘员前面的区域 为自动二轮车100在前方发生冲撞时的乘员保护区域130。在本实施 方式中“前方冲撞”包括自动二轮车100与前方的冲撞对象物(为方 便起见图中没有表示)的各种冲撞方式。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乘员 保护区域130”定义为在由前方冲撞时的动能而使乘员向自动二轮车 100前方移动的情况下,乘员向前方移动方向10上方移动,束缚乘员 向自动二轮车100的前方冲出的保护空间。
车体构成部101中车体前方的前身部102设置有手把104、气囊 装置120和具有各种仪表类、开关类等的仪表板105等。特别是气囊 装置120安装在手把104上,设置在临近上述乘员保护区域130。也 就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气囊120设置成使后面要介绍的气囊122 的突出(展开膨胀)方向朝向乘员的前方。
如图2所示,气囊装置120是由以气囊122、容纳该气囊122的 保持架128、提供膨胀气体使气囊122从保持架128展开膨胀的充气 机129、安装部件125、盖126等为主体构成。此保持架128对应于 本发明的“收纳体”。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气囊122具有容纳在保持架128内部的第1 构成部123、设置在保持架128外的第2构成部124,第1构成部123 例如被折叠成卷筒形,容纳在盒子128内部。
另一方面,第2构成部124利用保持架128外部的安装部件125 等沿长尺形状的手把104的径向安装。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气囊122 一部分的第2构成部124设置在保持架128外部,此第2构成部124 安装在作为车体侧部件的手把104上。也就是,安装在手把104的第 2构成部124与本发明所说的“设置于收纳体外部的设置部分”对应, 手把104与本发明中的“车体侧部件”和“手把部”对应。此外,此 第2构成部124可以设置成在以整个气囊122装入保持架128的方式 组装的状态下,使气囊122的一部分从保持架128展开(拉出),或 可以预先设置在保持架128外部进行组装。
此外,第2构成部124经由安装部件125安装在手把104上表面。 此安装部件25根据需要可以使用铆钉类、螺栓类、扣钩类等。盖126 具有对应于安装了第2构成部124的手把104的形状的结构,把第2 构成部124连同手把104一起覆盖。在此盖126上形成撕裂线126a, 在第2构成部124展开膨胀时,盖126沿此撕裂线126a裂开,从而 允许第2构成部124展开膨胀。也就是,此盖126从外部保护第2构 成部124,另一方面允许此第2构成部124展开膨胀。
其中,如图3所示,优选的是沿手把104安装的第2构成部124 预先折叠成规定形状,例如折叠成波纹形,然后用保护布127覆盖在 它的四周。此保护布127的结构是可以保持折叠后的第2构成部124 的状态,而且在第2构成部124展开膨胀时可以允许该膨胀打开。例 如是不妨碍第2构成部124展开膨胀的易断材料,例如可以用薄布作 为保护布127。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防止第2构成部124的折叠状态 的破坏,而且可以使第2构成部124平滑地展开膨胀。此保护布127 和上述盖126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覆盖部件”。
然后,在图1~图3基础上参照图4~图8等,对于上述结构的 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100和气囊装置120的作用进行说明。其中, 图4为示意表示气囊装置120展开初期的状态的图示。图5为图4的 局部断面图。图6为示意表示气囊装置120展开过程的状态的图示。 图7为图6的局部断面图。图8为示意表示气囊装置120展开终了时 的状态的图示。
乘员乘坐的自动二轮车100在它的前进方向发生冲撞事故的情况 下,乘员如图1所示向自动二轮车100的前方(图中箭头10的方向) 移动(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到前方的冲撞后气囊装置120 动作,气囊122开始从气囊装置120向乘员保护区域130突出(展开)。 通过作为膨胀气体提供装置的充气机129开始向气囊122内提供膨胀 气体,气囊122开始展开膨胀。其中,气囊装置120展开初期的状态 如图4和图5所示。
如图4所示,在气囊装置120展开初期,气囊122中的第1构成 部123从保持架128飞出并展开膨胀。这种气囊122展开并膨胀的方 式相当于本发明的“展开膨胀”。例如如图5所示,在该状态下,沿 手把104设置的第2构成部124保持经由保护布127覆盖而容纳于盖 126内的状态。
然后继续向气囊122提供膨胀气体,气囊122进行展开膨胀的状 态如图6和图7所示。
如图6所示,在气囊装置120展开过程中,气囊122中的第1构 成部123进一步展开膨胀,扩大膨胀区域,另一方面第2构成部124 开始展开膨胀。在这种状态下如图7所示,安装在手把104上的第2 构成部124膨胀。此时,保护布127因第2构成部124的膨胀而破 裂,此外,盖126因第2构成部124的膨胀力而裂开,第2构成部124 向乘员保护区域130突出。
例如如图8所示,一旦气囊装置120的打开结束后,由第1构成 部123和第2构成部124组成的气囊122整体在乘员保护区域130中 展开膨胀。在气囊122完全展开膨胀的状态下,膨胀后的气囊122充 满乘员保护区域130,把因冲撞时的动能造成向车体前方(图1中箭 头10的方向)移动的乘员在该乘员保护区域130中确实束缚住,使 向自动二轮车100前方冲出的事防患于未然。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120,利用把第2构成部 124安装于手把104,不容易发生被手把104等的突起部分挂住而妨 碍气囊122展开膨胀的事情。一般,有的情况下摩托车的手把设置在 容易妨碍气囊展开膨胀的位置,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构成部124 安装于手把104自身,特别有效地防止因手把104而妨碍气囊122展 开膨胀的情况。因此在发生事故时可以实现对乘员有效的保护。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120的结构可以提高气囊122的第 2构成部124突出的方向性,有效地控制气囊122突出的方向。也就 是,现有的将整个气囊容纳在收纳体(保持架)内的结构,要使气囊 向适当的突出方向突出,必须在气囊折叠方式等方面下工夫,而采用 本实施方式,可以使气囊122稳定可靠地向乘员保护区域130突出。 特别是由于采用了沿长尺形状的手把104径向大范围安装第2构成部 124的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这种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将气囊122的第2构成部124设置 在保持架128的外部,可以缩短整个气囊122完成展开膨胀的时间, 可以提高对乘员束缚的性能。此外,这样的结构可以使保持架128小 型化。特别是在自动二轮车100这样的乘员四周开放的车体上,由于 要求采用更大气囊以可靠地束缚乘员,收纳体一般大型化,而采用本 实施方式,不但可靠地保证气囊122对乘员的束缚性能,而且使作为 收纳体的保持架128小型化。因此,可以有效使装有气囊装置120的 自动二轮车100外表美观。也就是,特别是在自动二轮车100这样的 乘员四周开放的车体上,一般要使用大的气囊,使收纳体大型化,而 采用本实施方式可以解决此问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了利用安装部件125将第2构 成部124安装在手把104上的结构,展开膨胀后的气囊122束缚乘员 时位置不容易偏离,并且具有刚度的手把104作为该气囊122的受压 部来作用,因此用手把104可以可靠地承受乘员作用于气囊122的负 荷。
(其它的实施方式)
此外,本发明不只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应用和 变形。例如也可以实施应用上述实施方式的如下各种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气囊122的第2构成部124安装 于手把104的情况,也可以是将第2构成部124安装于手把104以外 的车体侧部件上。例如可以将第2构成部124安装在车体侧部件之一 的仪表板105以及它的周围部位。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第2构成部124四周用保护 布127覆盖,以及用盖126将此第2部件124和手把104一起覆盖的 情况,而也可以省掉保护布127和盖126。此外,也可以用保护布127 和盖126覆盖第2构成部124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将盖126和保护布 127作成一个部件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手把104的上表面部分安装 第2构成部124的情况,而如图9所示,也可以在手把104的车体前 方一侧部位安装第2构成部124,构成气囊装置220。采用这样的第2 构成部124的设置方式,减少妨碍气囊122膨胀打开的障碍物,气囊 122的展开膨胀可以更平滑。此外,图9中与图2表示的相同的要素 采用同一符号。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预先将构成气囊122一部分的第2 构成部124设置在保持架128外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也可以是预先 将包括此第2构成部124和第1构成部123的整个气囊122设置在保 持架128外部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保持架128减小到与充 气机129对应的尺寸,可以进一步使保持架128小型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踏板型的自动二轮车100进行了说 明,而本发明也适用于其它种类的摩托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当发生事故时有效保护乘员的摩托车中的气 囊构成技术和与此相关联的技术。
专利文献1
特开2002-137777号公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