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以及搭载气囊装置的摩托车

申请号 CN200410007690.X 申请日 2004-02-27 公开(公告)号 CN1537752A 公开(公告)日 2004-10-20
申请人 高田株式会社; 发明人 宫田保人;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在摩托车中,发生事故时有助于彻底保护乘坐人员的气囊构成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在作为摩托车的自动二轮车中,搭载具有气囊(122)、以及能使该气囊(122)滞留在车体内的长尺状的麻布 橡胶 带(130)的气囊装置。气囊(122),在自动二轮车发生前方冲突时,向形成于乘坐人员前方的乘坐人员保护区域突出并展开膨胀。麻布橡 胶带 (130),其一端(130a)通过贯通气囊(122)的壁面的排气孔(127)被导入气囊(122)内而安装在该气囊(122)中,并在气囊(122)结束展开膨胀时限制该气囊(122)向车体前方移动,另一方面在气囊(122)展开膨胀过程中允许该气囊(122)向突出方向移动。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囊装置,作为搭载于摩托车中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 于,
具备气囊、以及能使该气囊滞留在摩托车的车体侧的长尺状滞留 体,
所述气囊,当所述摩托车发生前方冲突时,在形成于乘坐人员前 方侧的乘坐人员保护区域中展开膨胀,
所述滞留体,其一端通过贯通前述气囊的壁面的通孔导入到气囊 内而安装在该气囊中,并在所述气囊结束展开膨胀时根据该滞留体的 张限制该气囊向车体前方侧移动,而另一方面在所述气囊展开膨胀 过程中允许该气囊向突出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滞留体,配置在通过乘坐人员两脚之间的车体中央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滞留体,采用1根长尺状部件而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兼用作连通所述气囊内外的用于排出膨胀气体的排气 孔。
5.搭载气囊装置的摩托车,具有,当发生前方冲突时,气囊在 形成于乘坐人员前方的乘坐人员保护区域中展开膨胀,并且该气囊通 过长尺状的滞留体滞留在车体侧而构成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滞留体,其一端通过贯通前述气囊的壁面的通孔导入到气囊 内而安装在该气囊中,而另一端安装在车体中所述乘坐人员保护区域 的后方侧,并在前述气囊结束展开膨胀时根据该滞留体的张力限制该 气囊向车体前方侧移动,而另一方面在所述气囊展开膨胀过程中允许 该气囊向突出方向移动。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摩托车上的气囊装置的构成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各种在摩托车上安装气囊装置来保护乘坐人员的技 术。例如,在自动二轮车中,气囊装置侧与车体侧(车架)通过滞留 体连接,而气囊展开时此滞留体与气囊同时拉长从而保持气囊的技术 是公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这种技术,即使是如摩托车 那样四被开放的构成的车体,也能通过气囊来约束乘坐人员。
专利文献1
特开平10-35564号公报
但是,本发明者,对于气囊与车架通过滞留体连接而构成的气囊 装置中,实现发生事故时能彻底保护乘坐人员的有效的技术进行了研 究。其研究结果,本发明者,发现通过滞留体的构成、以及对气囊追 加滞留体的配置等,可以顺利地使气囊展开并膨胀,由此可以彻底达 到发生事故时对乘坐人员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点而研究出来的,并以提供摩托车中的, 发生事故时有助于彻底保护乘坐人员的气囊构成技术、以及其相关技 术为课题。
为实现上述的课题,构成了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这些各技术 方案所述的发明,适用于各种安装在摩托车上的气囊装置的构成中。 再者,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摩托车”,广义地包括鞍乘车辆,即乘 坐人员跨坐在座椅方式的车辆,例如在乘坐人员座椅的前方并列设置 燃料箱型的自动二轮车、在乘坐人员座椅与支撑手柄头管之间留有 空间的小型摩托车型自动二轮车等都包括在内。进而除了自动二轮车 以外,对于具有三个以上的行使轮且乘坐人员跨坐在座椅上的车辆(例 如用于比萨饼派送的三轮摩托车、用于走陡坡的三轮以及四轮小矿车 型摩托车)、进而如车等通过橇以及履带行使且乘坐人员跨坐在座 椅上的车辆也被广义地包括在上述「摩托车」之内。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安装于摩托车的气囊装置,具备气 囊以及滞留体。
本发明的气囊,在摩托车与前方产生冲突时,可向其内部提供膨 胀气体。典型的是,上述气囊以及使该气囊膨胀的装置,例如采用把 充气机作为保存体保存在护围中,并通过充气机的启动向气囊内部提 供膨胀气体的构成。由此,气囊向形成于乘坐人员前方侧的乘坐人员 保护区域突出的同时展开并膨胀。
本发明中的滞留体,为长尺状且具有将气囊系留在摩托车的车体 侧的构成。作为这种滞留体,可采用具有把气囊保持在车体侧的强度 的长尺状材料。在本发明中的所谓“长尺状”,广义地包括带状以及 纽带状为主旨,典型的是使用将树脂纤维丝等加工成带状的麻布橡胶 带。
在本发明中,这种滞留体,在气囊结束展开膨胀时通过其张把 该气囊保持在车体侧从而使得限制气囊向前移动。且,滞留体,在气 囊的展开膨胀过程中允许该气囊向突出方向移动。
作为这种典型的例子,把长尺状的滞留体的一端安装在气囊上, 并在车体中乘坐人员保护区域的后方的位置安装滞留体的另一端。 且,设定长度以及配置位置使得这种滞留体在气囊展开膨胀过程中允 许此气囊向突出方向移动,且当气囊结束展开膨胀时限制此起囊向突 出方向移动。
本发明者,对于气囊与滞留体之间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的结果, 发现在气囊的展开膨胀过程中,即在结束气囊的展开膨胀之前的期间 通过滞留体抑制张力的构成使得气囊能顺利地展开并膨胀,并且这种 方式对保护乘坐人员很有效。因此,在本发明中,滞留体不极力阻止 气囊向乘坐人员保护区域突出的操作。再者,对于本发明中的“允许”, 滞留体允许气囊向突出方向移动的结构便足以,而不管允许的强弱。
另一方面,当结束气囊的展开时,滞留体的张力作用于气囊以及 车体侧,因此气囊很难移动到前方,从而把气囊能充分约束乘坐人员 的阻力作用在该气囊上。
特别是,在本发明中,滞留体的端部通过贯通气囊壁面的通孔导 入到气囊内部,从而安装在气囊上。通孔,如排出膨胀气体的排气孔 那样可以采用预先形成于气囊的孔,或者也可以采用为通过滞留体而 新设置的孔。滞留体的端部,可以导入到气囊内部而安装在气囊的内 壁面,或者也可以导入到气囊内部之后再次贯通气囊的壁面而导出到 气囊外部从而安装在气囊的外壁面上。根据这种构成,能具有例如与 沿着气囊的外壁面配置滞留体时相比缩短滞留体的长度的构成而很合 理。
如以上所述使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可以通过合理的构成实 现,发生事故时对乘坐人员彻底地进行保护的气囊装置。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
在这里,技术方案1所述的滞留体,如技术方案2所述配置于通 过乘坐人员的两脚之间的车体中央区域的构成为好。本发明中的“车 体中央区域”为,广义地包括俯视车体时通过乘坐人员的大致中央的 位置的区域,典型的是通过跨坐在车体座椅的乘坐人员的两脚之间的 位置相当于此。在本发明中,滞留体很难挂到或触碰到乘坐人员。根 据这种构成,可以极力防止气囊展开膨胀时由于滞留体挂到乘坐人 员,而气囊展开膨胀无法顺利启动的现象。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中,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气囊装置 中,进而,滞留体采用了1根长尺状部件。再者,在本发明中所谓“1 根”,广义地包括例如把1根部件形成闭环状的状态、以及把多个部 件连接成1根部件的状态等。例如,当把1根部件形成闭环状时,局 部会有看成2根的部分但即使是这种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的“1 根”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这种构成,可简化滞留体的构成。尤其,根据将作 为滞留体的长尺状部件配置成1根直线状的构成,可以抑制配置滞留 体的区域变大,从而当气囊展开膨胀时,可以实现滞留体不易干扰乘 坐人员的构成。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中,根据技术方案1~3中的任一项所述 的气囊装置中,进而,作为使滞留体通过气囊的通孔兼用排气孔。这 种排气孔,通常,用于当气囊突出(展开膨胀)时将提供于气囊内的 膨胀气体的一部分,向气囊外释放。根据这种构成因能将原有的排气 孔,用作通过滞留体的通孔而比较合理。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规定成具备技术方案1所述的气囊装置 的气囊装置搭载型摩托车。这种摩托车,滞留体的一端通过贯通气囊 的壁面的通孔导入到气囊内部而安装在气囊上,且滞留体的另一端则 安装在车体中乘坐人员保护区域的后方侧。根据这种构成,可以通过 合理的构成实现,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彻底保护乘坐人员的气囊装置搭 载型摩托车。
附图说明
图1为从侧面看第1实施方式的小型摩托车型的自动二轮车100 的图,并表示自动二轮车100搭载气囊装置120的状态。
图2为从乘坐人员R侧看图1中的前部102的图。
图3为表示图1中的气囊装置120的结构的图。
图4为图3中的气囊122结束展开膨胀时的透视图。
图5为从乘坐人员R侧看图4中的气囊122的图。
图6为从侧面看自动二轮车100的图,并表示气囊122展开膨胀 过程的状态。
图7为从侧面看自动二轮车100的图,并表示气囊122结束展开 膨胀状态。
图8为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222结束展开膨胀时的透视图。
图9为从乘坐人员R侧看图8中的气囊222的图。
图10为从侧面看自动二轮车100的图,并表示气囊222结束展 开膨胀状态。
图11为第3实施方式的气囊322结束展开膨胀时的透视图。
图12为从乘坐人员R侧看图11中的气囊322的图。
图13为从侧面看自动二轮车100的图,并表示自动二轮车100 搭载气囊装置320的状态。
图14为图13中的固定部件305的透视图。
图15为从侧面看自动二轮车100的图,并表示气囊322展开膨 胀过程的状态。
图16为从侧面看自动二轮车100的图,并表示气囊322结束展 开膨胀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对本发明的 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里,图1为,从侧面看有关第1实施方 式的小型摩托车型的自动二轮车100的图,表示自动二轮车100中安 装了气囊装置120的状态。图2为,从乘坐人员R侧看图1中的前部 102的图。图3为,表示图1中的气囊装置120的结构的图。图4为, 结束图3中的气囊122的展开膨胀时的透视图。图5为,从乘坐人员 R侧看图4中的气囊122的图。再者,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100, 相当于本发明中“摩托车”的一个例子。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自动二轮车100为,根据发动机以及主架等构成的 车体构成部101、乘坐人员R可以跨坐的座椅103、手柄104、前轮111 以及后轮112等作为主体构成小型摩托车。
在自动二轮车100的车体构成部101的上方,乘坐人员R的前方 区域,规定为自动二轮车100与前方产生冲突时的乘坐人员保护区域 140。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前方冲突”,广义地包括自动二轮车100与 前方侧的冲突对象(为简便而未图示)冲突的状态。且,本实施方式 中的“乘坐人员保护区域140”,定义为当由于前方冲突时的动能乘坐 人员要向自动二轮车100的前方移动时,延伸到乘坐人员R的向前移 动方向10上,从而约束并保护要飞出到自动二轮车100的前方的乘 坐人员的空间。
在车体构成部101中的车体前方的前部102上,设置了气囊装置 120、以及各种仪表类、开关类等。特别是,气囊装置120,配置成与 上述的乘坐人员保护区域140相邻。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气囊装置 120配置成,后述的气囊122的突出(展开膨胀)方向指向乘坐人员 R的前上方。且,气囊装置120侧、以及设置在座椅103下方的固定 部件105之间,设置把气囊122拴在车体侧的带状麻布橡胶带130。 即麻布橡胶带130的一端安装在气囊装置120侧,而麻布橡胶带130 的另一端安装在车体101的固定部件105上。麻布橡胶带130对应本 发明中的“长尺状滞留体”。固定部件105,配置于乘坐人员保护区域 140的后方,并对应本发明中“车体内乘坐人员保护区域的后方”。
作为这种麻布橡胶带130,例如采用构成汽车的安全带的麻布橡 胶带(采用树脂纤维丝加工成带状的),在气囊装置120与固定部件105 之间配置1根麻布橡胶带130。这种麻布橡胶带130,在气囊装置120 未启动时,则被车体构成部101侧的麻布橡胶带罩106所覆盖。再者, 这种麻布橡胶带130,可以由与汽车用安全带相同的材料、以及与气 囊布相同的材料构成。
如图2所示,麻布橡胶带130,沿着中心线L,配置在气囊装置 120与固定部件105之间。该中心线L为,将车体中心向前后方向延 伸的线,且乘坐人员R跨坐在座椅103上时该中心线L通过乘坐人员 R的左右脚之间。由此,麻布橡胶带130,配置成可以通过俯视时的 乘坐人员的大致中央。这种麻布橡胶带130的配置状态,相当于本发 明中的“配置于通过乘坐人员两脚之间的车体中央区域”的状态。根 据麻布橡胶带130的这种配置,不仅对于被麻布橡胶带罩106所覆盖 时,就连解除了麻布橡胶带130的覆盖时也能极力避免麻布橡胶带130 干扰乘坐人员R。
如图3所示,气囊装置120,以作为保存体的护围128、以折叠 状态保存在该护围内的气囊122、以及提供膨胀气体使得气囊122从 护围128展开并膨胀的充气机129为主体而构成。再者图3中,用箭 头12表示了气囊122的突出(展开)方向。
该气囊122,形成皱折的皱纹状折叠部123a、以及在折叠中心122a 周围以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卷绕成旋绕状的旋绕状折叠部123的同 时,保存在护围128内。且气囊122的开口端部122b,安装在充气机 129的气体提供部中。
此外,该气囊122,如图4所示,具有主板125、以及组合在该 主板125两侧的左右一对侧板126。且,主板125,由配置于结束展 开膨胀时面对乘坐人员的位置的乘坐人员侧板构成布125a、以及配置 于结束展开膨胀时的车体前方的前侧板构成布125b构成。该气囊122, 可以通过例如在主板125的两侧缝合各侧板126而形成。
此外,气囊122中,如图3~图5所示,在其乘坐人员侧板构成 布125a(气囊122的壁面)上形成排气孔(通孔)127。该排气孔 127,通过把气囊122突出(展开膨胀)时充气机129所产生的气体 的一部分向外排出,从而根据在乘坐人员R前方膨胀到最大限度的气 囊122可以更好地防止乘坐人员受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此排气 孔127把麻布橡胶带130的一端130a导入到气囊122内,而其一端130a 通过缝制、粘接在气囊122的内壁面的规定位置上而被安装。由此, 气囊122,通过麻布橡胶带130连接到车体构成部101侧的固定部件 105上。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用于排出膨胀气体的排气孔127,用 作把麻布橡胶带130的一端130a导入到气囊122内的通孔。即,该 排气孔127,对应于本发明中的通孔。根据如麻布橡胶带130那样的 设置状态,因可以构成例如与沿着气囊122的外壁面配置麻布橡胶带 时相比缩短麻布橡胶带的长度的结构而很合理。
继而,对于有关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并制造的第1实施方式的自 动二轮车100以及气囊装置120的作用,在图1~图5上进一步参照 图6以及图7等进行说明。在这里图6为,从侧面看自动二轮车100 的图,并表示气囊122展开膨胀过程的状态。图7为,从侧面看自动 二轮车100的图,并表示气囊122展开膨胀过程结束的状态。
乘坐人员R以如图1所示的状态乘坐的自动二轮车100,当在其 前进方向侧发生冲突事故时,乘坐人员R有向自动二轮车100的前方 例如图1中的前头10方向移动(飞出)的倾向。在本实施方式中, 根据检测前方冲突,气囊122从气囊装置120开始向乘坐人员保护区 域140突出(展开)。这种状态表示在图6中。
如图6所示,此时首先气囊122的皱纹状的折叠部(图3中的皱 纹状折叠部123a)突出,而旋绕状折叠部(图3中的旋绕状折叠部 123),如上述的那样旋绕向乘坐人员保护区域140转动而解除的同时 向突出方向(图6中的箭头20方向)展开。开始气囊122的展开的 同时,通过由护围128内的充气机129向气囊122内送入膨胀气体, 在气囊122内从护围128侧依次形成膨胀部124。这种气囊122展开 的同时膨胀的状态,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展开膨胀”。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麻布橡胶带130,允许(不限制)在气 囊122的展开膨胀过程中向此气囊122的突出方向(图6中的箭头20 方向)移动。即,本实施方式的麻布橡胶带130,设定为气囊122向 突出方向移动时,不刻意限制该气囊122的动作的充分的长度以及位 置。例如,采用充分长于连接气囊装置120与固定部件105的直线距 离的麻布橡胶带130。根据这种构成,气囊122在展开膨胀过程中能 够顺利地进行动作。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中的“1根长 尺状部件”的1根麻布橡胶带130配置在通过乘坐人员R的左右脚之 间的位置上,因此即使气囊122展开膨胀时解除麻布橡胶带罩106对 麻布橡胶带130的覆盖,也能防止该麻布橡胶带130挂到乘坐人员R 以及车体构成部101侧的部件等,从而气囊122可以顺利地进行展开 膨胀动作。
进而,随着气囊122进行展开膨胀,气囊122的旋绕状折叠部(图 3中的旋绕状折叠部123)被减少的同时,膨胀部124依次被扩大。 此时,气囊122,展开时首先皱纹状的折叠部(图3中的皱纹状折叠 部123a)会突出,且旋绕状折叠部123的旋绕在离车体构成部101很 远的位置向远离乘坐人员R的方向解除,因此不会阻碍气囊121的展 开,从而可以确保顺利地向乘坐人员保护区域140侧展开。
接着,气囊122,结束展开膨胀,从而在乘坐人员保护区域140 中形成如图7所示的膨胀部124。这种气囊122被完全展开膨胀的状 态中,气囊122的膨胀部124充满了乘坐人员保护区域140,而当发 生冲突时因动能而有向箭头10方向移动的倾向的乘坐人员R有效地 保持约束在该乘坐人员保护区域140中,从而防止飞扑到自动二轮车 100前方。且,此时如图7所示,在气囊122与固定部件105之间麻 布橡胶带130被线性拉伸,因此通过该麻布橡胶带130的张力的作用, 气囊122向车体前方的移动被限制。因此,气囊122不易脱离到车体 前方,从而产生能够充分约束乘坐人员R的阻力。
(第2实施方式)
继而,对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参照图8~图10而进行说 明。在这里,图8为,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222结束展开膨胀时 的透视图。图9为,从乘坐人员R侧看图8中的气囊222的图。图10 为,从侧面看自动二轮车100的图,并表示气囊222结束展开膨胀的 状态。再者,该第2实施方式,涉及对应气囊的麻布橡胶带的安装状 态的变化,向具有本质上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的部件要素 附上同一标号,且为简便略去其详细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220,具备结束展开膨胀时的状态如图 8以及图9的气囊222。
该气囊222中,麻布橡胶带230通过排气孔(通气孔)127导入 到气囊222内部,其麻布橡胶带230的一端230a则根据后述的安装 方式安装到气囊222侧。麻布橡胶带230,由例如与第1实施方式的 麻布橡胶带130相同的材料构成。本实施方式中,在气囊222上对应 麻布橡胶带230的形状形成了2个通孔227a、227b。
当把麻布橡胶带230安装在气囊222上时,例如把通过排气孔127 导入到气囊222内的麻布橡胶带230的一端230a,从气囊222内侧通 过通孔227a,接着通过通孔227b,最后在气囊222内通过缝制以及 粘接等将该一端230a固定在麻布橡胶带230自身上。由此,气囊222, 通过麻布橡胶带230与车体构成部101侧连结。根据这种构成,可以 提高气囊222安装麻布橡胶带230时的安装强度。再者,当把麻布橡 胶带230的一端230a固定在麻布橡胶带230自身上时,也可以采用 铆钉类以及螺栓类等固定装置。
此外,根据麻布橡胶带230的这种设置状态,例如可以构成麻布 橡胶带的长度短于沿着气囊222的外壁面配置麻布橡胶带时的结构而 很合理。
此外,麻布橡胶带230,如图9所示,根据安装在气囊222的部 分中露在气囊222外部的第1部分231、配置在气囊222内部的第2 部分232以及第3部分233形成近似的三角形。第1部分231,配置 成相对气囊222左右延伸的结构,并通过与气囊222的外周面而接触 来限制气囊222向车体前方侧移动。根据这种构成,在气囊222结束 膨胀时,防止该气囊222左右摇摆从而能够稳定地保持气囊222的状 态。
再者,本实施方式的麻布橡胶带230,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麻布 橡胶带130一样,设定成允许(不限制)气囊222在展开膨胀过程中 向突出方向(图6中的箭头20方向)移动的长度以及位置。且,与 第1实施方式的麻布橡胶带130一样,1根麻布橡胶带230,配置在 气囊装置220侧与固定部件105之间,并通过跨坐在座椅103上的乘 坐人员R的左右脚之间的位置上,且被麻布橡胶带罩106所覆盖着(例 如,参照图2)。
在这里,参照图10等,对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220的作用 进行说明。
乘坐人员R所乘坐的自动二轮车100,在其前进方向产生冲突事 故时,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通过检测前方冲突,开始从气囊装置220 (参照图10)向乘坐人员保护区域140突出(展开)气囊222,接着 进行气囊222的展开膨胀。此时,麻布橡胶带230,设定成不刻意限 制该气囊222的动作的充分的长度以及位置,因此允许(不限制)气 囊222展开膨胀过程中向突出方向(图6中的箭头20方向)的移动。 根据这种构成,气囊222在展开膨胀的过程中能够顺利地进行动作。
此外,如图10所示,在气囊222完全展开膨胀的状态中,麻布 橡胶带230在气囊222与固定部件105之间拉伸成直线状。根据此麻 布橡胶带230的张力的作用,限制气囊222向车体前方移动,因此气 囊222不易脱离到车体前方,从而产生能够充分约束乘坐人员的阻力。 特别是,把麻布橡胶带230安装在气囊222的部分中,构成了通过麻 布橡胶带230的第1部分231~第3部分233形成近似三角形的结构, 且把麻布橡胶带230的一端230a固定在麻布橡胶带230自身的结构, 因此可以实现根据麻布橡胶带230对气囊222稳定地保持、气囊222 对应的麻布橡胶带230的安装强度的提高等。且,通过把麻布橡胶带 230配置于通过跨坐在座椅103上的乘坐人员R的左右脚之间的位置, 麻布橡胶带230即使在气囊222展开时从麻布橡胶带罩106中露出, 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挂到乘坐人员R以及车体构成部101的部件等,从 而气囊222可以顺利地进行动作。
(第3实施方式)
继而,对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参照图11~图16而进行说 明。在这里,图11为,第3实施方式的气囊322结束展开膨胀时的 透视图。图12为,从乘坐人员R侧看图11中的气囊322的图。图13 为,从侧面看自动二轮车100的图,并表示自动二轮车100中搭载了 气囊装置320的状态。图14为,图13中的固定部件305的透视图。 图15为,从侧面看自动二轮车100的图,并表示气囊322展开膨胀 过程的状态。图16为,从侧面看自动二轮车100的图,并表示气囊322 展开膨胀结束的状态。再者,该第3实施方式,涉及对应气囊的麻布 橡胶带的安装状态的变化,向具有本质上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 构成的部件要素附上同一标号,且为简便略去其详细说明。
第3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320,具备结束展开膨胀时的状态如图 11以及图12的气囊322。
这种气囊322,具有排气孔(通气孔)127a、127b。且,该气囊 322的内周面上,设置多个能够插通麻布橡胶带330的,如所谓通带 的构成的导向部323。麻布橡胶带330,其一端330a通过排气孔127a 插入到气囊322内部,而另一端330b通过排气孔127b插入到气囊322 内部,并插通各导向部323后,通过缝制、粘接等被安装在气囊322 侧。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麻布橡胶带330安装于气囊322内的2 个部位上。麻布橡胶带330,由例如与第1实施方式的麻布橡胶带130 相同的材料构成。
此外,麻布橡胶带330,如图13所示,通过固定部件305与车 体构成部101连结。该固定部件305,如图14所示,通过螺栓等固定 部件305a固定在车体构成部101侧,从而形成高于麻布橡胶带330 的厚度d1的高度d2的插通部306。由此,固定部件305,通过插通 部306能够对麻布橡胶带330自由地进行插通(向图中的箭头30或 箭头40方向移动)。
再回到图13,本实施方式中,在气囊装置320与固定部件305 之间,麻布橡胶带330配置在通过跨坐在座椅103上的乘坐人员R的 左右脚之间的位置上,且被麻布橡胶带罩106所覆盖着。再者,在本 实施方式中,把1根麻布橡胶带弯成环状的带用作麻布橡胶带330, 且在配置这种麻布橡胶带330的状态下能使2根麻布橡胶带并列延 伸。在该状态下,麻布橡胶带330,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麻布橡胶带 130一样,设定成允许(不限制)在气囊322展开膨胀过程中向突出 方向(图6中的箭头20方向)移动的长度。根据麻布橡胶带330的 这种设置状态,可以构成与例如沿着气囊322的外壁面配置麻布橡胶 带时相比缩短麻布橡胶带的长度的结构因而很合理。
在这里,参照图15以及图16等,对第3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320 的作用进行说明。
乘坐人员R所乘坐的自动二轮车100,在其前进方向产生冲突事 故时,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通过检测前方冲突,开始从气囊装置320 (参照图13)向乘坐人员保护区域140突出(展开)气囊322,接着 进行气囊322的展开膨胀。此时,麻布橡胶带330,设定成不刻意限 制该气囊322的动作的充分的长度以及位置,因此允许(不限制)气 囊322展开膨胀过程中向突出方向(图中的箭头20方向)的移动。 根据这种构成,气囊322在展开膨胀的过程中能够顺利地进行动作。 此时,随着气囊322的展开膨胀麻布橡胶带330通过在固定部件305 的插通部306上自由移动,能极力阻碍气囊322向突出方向移动。
如图16所示,气囊322被完全展开膨胀的状态中,麻布橡胶带 330的一端330a以及另一端330b在气囊322与固定部件305之间拉 伸。根据该麻布橡胶带330的张力的作用,限制气囊322向车体前方 移动,使得气囊322不易脱离到车体前方,从而产生能够充分约束乘 坐人员R的阻力。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在气囊322的上下2 处安装麻布橡胶带330的构成,因此也能适应大于约束乘坐人员时的 负载。且,根据这种构成,通过麻布橡胶带330中气囊322下方的麻 布橡胶带可以限制该气囊322向上下方移动,从而气囊322能在适当 的位置进行展开膨胀。
此外,通过在通过跨坐在座椅103上的乘坐人员R的左右脚之间 的位置配置麻布橡胶带330,麻布橡胶带330即使在气囊322展开时 从麻布橡胶带罩106中露出,也可以极力防止挂到乘坐人员R以及车 体构成部101的部件等,从而气囊322可以顺利地进行动作。
(其他法实施方式)
再者,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各种应用以及变 形。例如,可以实施应用上述第1~第3的实施方式的以下各种方式。
在上述第1~第3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使麻布橡胶带(滞留体) 设定适当的长度,构成了允许在气囊展开膨胀过程中该气囊向突出方 向移动的结构,但也可以使用其它方式实现这种构成。
例如,可以使用能够卷绕滞留体的卷绕装置,在气囊的展开膨胀 过程中该卷绕装置抑制作用在滞留体的作用力的同时卷出滞留体,而 在气囊结束展开膨胀时滞留体从卷绕装置最大限的卷出来使得能够限 制气囊向车体前方移动。
此外,在上述第1~第3的实施方式中,对于麻布橡胶带配置于 通过跨坐在座椅上的乘坐人员的左右脚之间的位置时的状况进行了描 述,但若是允许气囊展开膨胀过程中向突出方向移动的构成,麻布橡 胶带可根据需要变换成各种形式。
此外,可以不限定麻布橡胶带(滞留体)的根数、以及该麻布橡 胶带(滞留体)延伸到气囊与车体构成部之间的数等,而根据需要变 换成各种形式。
此外,在上述第1~第3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把连通气囊内外的 排气孔兼用为麻布橡胶带的通孔的状况进行了描述,但也可以有别于 该排气孔而另设连通气囊内外的通孔。此时,通孔数可根据麻布橡胶 带的根数而适当的设定。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小型摩托车型的自动二轮车100进行 了描述,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摩托车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在摩托车中,发生事故时彻底保护乘坐 人员的气囊构成技术及其相关的技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