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

申请号 CN201410698000.3 申请日 2014-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4590449A 公开(公告)日 2015-05-06
申请人 天津都市玛自行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勇;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电动车 配件技术领域,一种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包括防撞装置和连接 块 ,所述防撞装置包括防撞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块为内空的方块状,所述防撞端和连接端大体成钝 角 角度,所述连接端 水 平穿入所述连接体内,所述连接块的底面和所述后行李架刚性连接,所述防撞端大体成倒”U”型,且上窄下宽,所述防撞端的主体为 钢 梁结构、所述防撞端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侧面上设置有灯光警示部件,所述灯光警示部件为套装在在所述防撞端的主体钢梁上;所述灯光警示部件电连接所述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的灯 开关 ,所述灯开关控制所述灯光警示部件的开启和关闭。本发明实现了的高强度、吸能减震、且具有警示功能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特征在于:包括防撞装置和连接,所述防撞装置包括防撞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块为内空的方块状,所述防撞端和连接端大体成钝角度,所述连接端平穿入所述连接体内,所述连接块的底面和所述后行李架刚性连接,所述防撞端大体成倒“U”型,且上窄下宽,所述防撞端的主体为梁结构、所述防撞端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侧面上设置有灯光警示部件,所述灯光警示部件为套装在在所述防撞端的主体钢梁上;所述灯光警示部件电连接所述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的灯开关,所述灯开关控制所述灯光警示部件的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端和连接端交叉的角度为95度-120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端包括纵向杆、过渡部分、横杆,其中所述横杆通过过渡部分与所述纵向杆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所述纵向杆交叉的角度为120度-14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警示部件包括左警示灯、右警示灯、上警示灯三部分,所述包括左警示灯、右警示灯设置在所述纵向杆上,所述上警示灯设置在所述横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所述过渡部分中连接所述纵向杆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过渡部分中连接所述横杆的一端,二者比值范围为(2-3):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装置的防撞端和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上设置有间断的吸能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警示灯、右警示灯、上警示灯分别设置有左灯条、上灯条、右灯条,所述左灯条、上灯条、右灯条为并联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灯条、上灯条、右灯条中均设置有红黄蓝三种灯珠。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黄蓝灯珠均为LED灯珠。

说明书全文

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动自行车作为方便、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此外随着城市规模、和人们出行的需求的不断扩大,人们生活工作方式对电动自行车的需求越来越高,例如需要电动车的速度不断提高,如最高可以达到50公里每小时,而且作为快递使用、市场小贩经营之用、家用拉货的需要,载重量需要也大大增加,最高达到100多公斤,再加上骑车人的体重,总质量将近200公斤。所以,在现代大中型城市交通中,交通拥挤的情况以及已经非常普遍,电动自行车在如此高的速度和载重量的情况下,是极有发生交通碰撞事故。
[0003] 现有技术中,一般对电动车交通安全的目的防碰撞的设置一般没有,即使有设置,也是简单一个安装防护板,但是这种单纯的防护板只是一个简单护具,没有对如何吸收撞击时的动能进行专的设计,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对电动车车体和骑车人的动能冲击伤害,从提高电动车安全保障效果。而且现有技术对警示灯管均独立设置,且灯光形式单一,没有将防撞结构和警示灯具结合起来的所以,在目前稳固减震、且集成警示灯光的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尚未空白,成为本技术领域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以实现的高强度、吸能减震、且具有警示功能的技术效果。
[0005]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带警示功能的电动车防撞装置,包括防撞装置和连接,所述防撞装置包括防撞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块为内空的方块状,所述防撞端和连接端大体成钝角度,所述连接端平穿入所述连接体内,所述连接块的底面和所述 后行李架刚性连接,所述防撞端大体成倒“U”型,且上窄下宽,所述防撞端的主体为梁结构、所述防撞端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侧面上设置有灯光警示部件,所述灯光警示部件为套装在在所述防撞端的主体钢梁上;所述灯光警示部件电连接所述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的灯开关,所述灯开关控制所述灯光警示部件的开启和关闭。
[0007] 所述防撞端和连接端交叉的角度为95度-120度之间。
[0008] 所述防撞端包括纵向杆、过渡部分、横杆,其中所述横杆通过过渡部分与所述纵向杆相连接。
[0009] 所述横杆所述纵向杆交叉的角度为120度-140度之间。
[0010] 所述灯光警示部件包括左警示灯、右警示灯、上警示灯三部分,所述包括左警示灯、右警示灯设置在所述纵向杆上,所述上警示灯设置在所述横杆。
[0011] 所述其中所述过渡部分中连接所述纵向杆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过渡部分中连接所述横杆的一端,二者比值范围为(2-3):1之间。
[0012] 所述防撞装置的防撞端和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上设置有间断的吸能槽。
[0013] 所述左警示灯、右警示灯、上警示灯分别设置有左灯条、上灯条、右灯条,所述左灯条、上灯条、右灯条为并联供电。
[0014] 所述左灯条、上灯条、右灯条中均设置有红黄蓝三种灯珠。
[0015] 所述红黄蓝灯珠均为LED灯珠。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7] 一、本发明通过倒”U”型防撞端钢梁结构了集成警示部件,灯光警示部件为套装在防撞端的主体钢梁,不要想了防撞端的强度指标,不但实现了防撞结构的高强度耐撞、而且有灯光警示功能,双重措施保证了交通安全。
[0018] 二、所述防撞端和连接端交叉的角度为95度-120度之间,有效的扩大了保护的范围和弧度,较好的实现防护外物冲击的目的。所述防撞端的纵向杆、过渡部分、横杆设计,且过渡部分均与圆滑,减少了外来撞击量的不均匀传递,进一步实现了安全的防护的效果。
[0019] 四、在冲击动能过大时,吸能槽的设计使得此处容易吸收能量,使得防撞端在吸能槽处容易断裂,从而阻断外部力矩的传递,隔绝了外部冲击对车体和骑车人的伤害,安全性得到提高好;吸能槽,位于所述防撞端和连接端交叉的角度的中心线的剖面上,实现了外力情况下的容易断裂,大大增加安全性。
[0020] 五、灯光警示部件设置了三部分(左警示灯、右警示灯、上警示灯)、且红黄蓝led灯珠,发光面积、灯光色彩、光源发光强度三个技术手段保证了灯光警示的良好效果;且并联供电,保证即使其中之一烧坏,不影响其他灯光工作,且led灯直流供电可以和电动车电源相连接,方便实用。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与电动自行车后车架的连接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发明灯光警示部件的示意图
[0024] 图中:
[0025] 1—后行李架、2防撞装置、21-防撞端、211—纵向杆、211-1左警示灯、211-2右警示灯、212---过渡部分、213---横杆、213-1-上警示灯、22-连接端、23-弯曲部分、231-吸能槽、3—连接块4—后车架、5--车座立管、7—灯开关、a-左灯条、b-上灯条、c-右灯条、a1-a2-a3左红-黄-蓝灯珠、b1-b2-b3上红-黄-蓝灯珠、c1-c2-c3右红-黄-蓝-灯珠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1-3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撞装置,设置在电动自行车后行李架1上,其包括防撞装置2和连接块3,所述防撞装置包括防撞端21和连接端22,所述连接块3为内空的方块状,所述防撞端21和连接端22大体成钝角角度,所述连接端22水平穿入所述连接体3内,所述连接块3的底面和所述后行李架1刚性连接,所述防撞端21的主体为钢梁结构、所述防撞端21远离所述连接端22的侧面上设 置有灯光警示部件211-1、211-2、213-1,所述灯光警示部件211-1、211-2、213-1为套装在在所述防撞端21的主体钢梁上;所述灯光警示部件电连接所述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的灯开关7,所述灯开关7控制所述灯光警示部件的开启和关闭。
[0028] 本发明通过倒“U”型防撞端钢梁结构了集成警示部件,灯光警示部件为套装在防撞端的主体钢梁,不要想了防撞端的强度指标,不但实现了防撞结构的高强度耐撞、而且有灯光警示功能,双重措施保证了交通安全。
[0029] 所述防撞端21大体成倒“U”型,且上窄下宽。本发明通过倒“U”型防撞端的设计,防撞装置具备阻挡外物碰撞的效果,
[0030] 而且所述倒“U”型防撞端,上部宽度为20-30cm,下部宽度为35-45cm,高度为40-60cm;形成上窄下宽的保护范围,切合骑车人或坐车人的身体曲线,有助于,有效的扩大了保护的范围和弧度,较好的实现防护外物冲击的目的;
[0031] 所述防撞端21和连接端22交叉的角度为95度-120度之间。实现防撞端适当后倾斜的目标,有助于提前防护外来撞击物,提高了防护的效果。最优为110度。
[0032] 所述防撞端21包括纵向杆211、过渡部分212、横杆213,其中所述横杆213通过过渡部分212与所述纵向杆211相连接,所述横杆213所述纵向杆211交叉的角度为120度-140度之间。最优为130度.
[0033] 所述过渡部分212中连接所述纵向杆211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过渡部分212中连接所述横杆213的一端,且比值范围为(2-3):1之间。所述过渡部分212中连接所述纵向杆211的一端与所述过渡部分212中连接所述横杆213的一端为均匀圆滑过渡,二者比值范围为2.5:1。
[0034] 所述防撞端的纵向杆、过渡部分、横杆设计,而且管径的不一样,最大限度的实现粗横杆设计大部分抗击外来撞击力的效果;且过渡部分均与圆滑,减少了外来撞击力量的不均匀传递,进一步实现了安全的防护的效果。
[0035] 所述防撞装置的防撞端21和连接端22之间设置有弯曲部分23,所述弯曲部分23上设置有间断的吸能槽231。在冲击动能过大时,吸能槽的设计使得此处容易吸收能量,使得防撞端在吸能槽处容易断裂,从而阻断外部力矩的传递,隔绝了外部冲击对车体和骑车人的伤害,安全性得到提高好。
[0036] 所述吸能槽231位于同一个剖面上,所述剖面位于所述防撞端21和连接端22交叉的角度的中心线上。吸能槽,位于所述防撞端和连接端交叉的角度的中心线的剖面上,实现了外力情况下的容易断裂,大大增加安全性。
[0037] 所述灯光警示部件包括左警示灯211-1、右警示灯211-2、上警示灯213-1三部分,所述包括左警示灯211-1、右警示灯211-2设置在所述纵向杆211上,所述上警示灯213-1设置在所述横杆213。
[0038] 所述左警示灯211-1、右警示灯211-2分别设置有左灯条a、上灯条b、右灯条,所述左灯条a、上灯条b、右灯条c为并联供电。
[0039] 所述左灯条a、上灯条b、右灯条c中分别设置有红黄蓝三种灯珠a1-a2-a3、b1-b2-b3、c1-c2-c3;所述红黄蓝灯珠均为LED灯珠。
[0040] 本发明的灯光警示部件设置了三部分(左警示灯、右警示灯、上警示灯)、且红黄蓝led灯珠,发光面积、灯光色彩、光源发光强度三个技术手段保证了灯光警示的良好效果;且并联供电,保证即使其中之一烧坏,不影响其他灯带工作,且led灯直流供电可以和电动车电源相连接,方便实用。
[004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