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

申请号 CN200810173914.2 申请日 2008-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1423079B 公开(公告)日 2013-09-11
申请人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小林勇太; 花井哲也;
摘要 为了防止从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遮盖座椅 导轨 的后侧盖损坏,提供一种摩托车,其包括 手柄 (40),该手柄固定于座椅导轨,并且由坐在座椅(5)上的同行乘客抓握。手柄(40)包括 支撑 部分(41),其固定于座椅导轨(23),在后侧盖(30)之上,沿车辆宽度方向向 外延 伸,把手(42),其由支撑部分(41)支撑,以在座椅(5)的后侧延伸,并且由同行乘客抓握,以及悬臂结构的防护栏部分(43),其由支撑部分(41)的位于后侧盖(30)之上的部分支撑,并且通过后侧盖(30)上方,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前延伸,以保护后侧盖(30)。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对车身框架,其沿车纵向方向延伸;
同行乘客座椅,其布置于所述一对车身框架上;
后侧盖,其从沿车宽度方向的外侧遮盖任一所述车身框架;以及
手柄,其固定于至少任一所述车身框架,并且由坐在同行乘客座椅上的同行乘客抓握,所述手柄包括:
支撑部分,其固定于所述车身框架,在所述后侧盖上方沿车宽度方向向外延伸,且其前边缘位于后座椅之下;
把手,其由所述支撑部分支撑,在所述同行乘客座椅的后侧延伸,并且由所述同行乘客抓握;以及
悬臂结构的防护栏部分,其由所述支撑部分的位于所述后侧盖之上的部分支撑,以朝向车前方侧并且在所述后侧盖上方延伸,以保护所述后侧盖;
且所述支撑部分、所述把手、以及所述防护栏部分整体成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部分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分的左、右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分沿车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并且朝向车前方倾斜,并且
所述防护栏部分在所述支撑部分的端部的前方延伸,并且沿车宽度方向向外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分的左、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把手的后端相互分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把手在所述支撑部分的后方延伸,并且朝向车宽度方向的中心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部分的沿车宽度方向的外边缘位于所述后侧盖的沿车宽度方向的外边缘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凹进部分形成于所述后侧盖上的把手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盖由树脂制成。

说明书全文

摩托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布置于摩托车后部的后侧盖的形状,以及由同行乘客(fellow passenger)抓握的手柄(glove bar)。

背景技术

[0002] 公知的摩托车包括一对沿车辆纵向方向延伸的车身框架以及用于同行乘客的布置于车身框架上的座椅。某些摩托车包括后侧盖,为了改善车辆的外观与样式,该后侧盖沿车辆宽度方向从外侧遮盖两个车身框架,后侧盖形成得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外突出(参见以下的专利文献1)。
[0003] 【专利文献1】No.2005/002954的国际公开小册子
[0004] 然而,这就产生了问题,这种向外突出的后侧盖容易在与乘客及其他物品的碰撞中损坏。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考虑了上述问题,并且其目标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后侧盖损坏的摩托车。
[0006]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包括一对车身框架,其沿车纵向方向延伸;同行乘客座椅,其布置于所述一对车身框架上;后侧盖,其从沿车宽度方向的外侧遮盖任一所述车身框架;以及手柄,其固定于至少任一所述车身框架,并且由坐在同行乘客座椅上的同行乘客抓握。所述手柄包括:支撑部分,其固定于所述车身框架,在所述后侧盖上方沿车宽度方向向外延伸;把手,其由所述支撑部分支撑,在所述同行乘客座椅的后侧延伸,并且由所述同行乘客抓握;以及悬臂结构的防护栏部分,其由所述支撑部分的位于所述后侧盖之上的部分支撑,以朝向车前方侧并且在所述后侧盖上方延伸,以保护所述后侧盖。
[0007] 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对后侧盖的损坏。而且,因为防护栏部分为悬臂结构,其可以在不需要相当大地修改通常的后侧盖,车身框架等的结构的情况下保护后侧盖。例如,其可以在不设置任何位于车身框架上的支撑防护栏部分的顶端的托架等的情况下支撑防护栏部分。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0009] 图2为示出摩托车的平面视图;
[0010] 图3为示出摩托车的后部的侧视图;
[0011] 图4为示出摩托车的后部的平面图;
[0012] 图5为沿图3中的V-V线,示出座椅导轨,后撑,以及后侧盖的横截面视图;
[0013] 图6为示出安装于座椅导轨的手柄的侧视图;
[0014] 图7为示出安装于座椅导轨的手柄的平面图;
[0015] 图8为沿图4中的VIII-VIII线的横截面视图;
[0016] 图9为沿图7中的IX-IX线的横截面视图;
[0017] 图10为沿图7中的X-X线的横截面视图。
[0018] 1:摩托车,3:前轮,4:后轮,5:座椅,6:转向轴,7:托架,8:车把手,9:前叉,10:发动机,11:后臂,12:枢轴,13:同行乘客的搁脚架,20:车身框架,21:头管,22:主车身框架,23:座椅导轨,24:后撑(backstay),30:后侧盖,31:尾罩,40:手柄,41:支撑部分,42:把手(grip),43:防护栏部分,44:螺栓,4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在以下进行描述。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1的侧视图,图2为示出摩托车1的平面视图。而且,图3为示出摩托车1的后部的侧视图,图4为示出摩托车1的后部的平面图。
[0020] 如图1或2所示,摩托车1包括前轮3,后轮4,座椅5,发动机10,车身框架20,手柄40,以及一对左、右后侧盖30、30。而且,车身框架20包括头管21,一对左、右主车身框架22、22,以及一对左、右座椅导轨23、23。进一步,车身框架20还包括左后撑24与右后撑。
另外,图1或3仅示出沿车辆行驶方向(由图中的Fr指示的方向)的左侧的后撑24。
[0021] 如图1所示,头管21布置于车身框架20的前端,以可旋转地支撑转向轴6。转向轴6的上部连接至车把手8,该车把手布置得沿车辆宽度方向(由图2或4中的W指示方向)延伸,以通过两个垂直排列的托架7,7改变前轮3的方向。前叉9连接至转向轴6的下部。前轮3的车轴由前叉9支撑。
[0022] 主车身框架22,22的前端连接至头管21。如图2所示,主车身框架22,22从其前端开始向后延伸(与图1至4中Fr指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并且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外展开。而且,如图1所示,主车身框架22朝向车身后部倾斜地向下延伸,并且在其中途向下弯曲。座椅导轨23的前端连接至主车身框架22,并且座椅导轨23从前端开始朝向车身后部倾斜地向上延伸,以支撑布置于其上的座椅5。后撑24的前端分别连接至主车身框架22。后撑24与主车身框架22相互连接的位置低于座椅导轨23与主车身框架22相互连接的位置,并且后撑24从连接位置开始朝向车身后部倾斜地向上延伸。后撑的后端连接至座椅导轨23。
[0023] 如图1所示,发动机10布置于主车身框架22之下,并且由主车身框架22悬挂。后轮4布置于车身后部,并且位于座椅5之下。而且,后轮4由后臂11支撑,后臂11布置得沿纵向方向延伸。后臂11的前端安装于由主车身框架22支撑的枢轴12,以便于后轮4根据路面不平整性(凹凸)围绕枢轴12垂直摆动。输出自发动机10的驱动通过链条(未示出)传递至后轮4。
[0024] 座椅5为所谓的双座椅,其包括用于操作车把手8等的驾驶者的前座椅5a,以及用于位于驾驶者后方骑乘摩托车1的同行乘客的后座椅5b。前座椅5a与后座椅5b以沿纵向方向排成行的状态相互邻接。而且,后座椅5b设置于比前座椅5a更高的位置处。
[0025] 现将对后侧盖30,30给出说明。图5为沿图3中的V-V线,示出后侧盖30,座椅导轨23,以及后撑24的横截面视图。另外,因为穿过车身中心的中心线介于设置于车身左侧的后侧盖30与设置于车身右侧的后侧盖30之间,并且上述后侧盖左右对称地构成,因此,作为示例,对左侧的后侧盖30给出说明。
[0026] 如图3所示,后侧盖30设置于座椅5之下,以便于从车辆侧面观察时靠近座椅5。后侧盖30在座椅导轨23与后撑24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沿着座椅导轨23与后撑24纵向延伸。后侧盖30沿车辆宽度方向从外侧遮盖座椅导轨23与后撑24。后侧盖30由例如树脂制成。而且,后侧盖30例如安装于座椅导轨23,并且由座椅导轨23的外侧支撑。
[0027] 而且,如图5所示,后侧盖30形成得从座椅5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边缘5c开始,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外侧突出。也就是说,后侧盖30的上边缘30a位于座椅5的边缘5c与座椅导轨23之间。后侧盖30从上边缘30a开始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并且在边缘30b处弯曲,以朝向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后侧盖30的下边缘30c位于后撑24之下。
[0028] 而且,如图4所示,边缘30b之中位于车身后部的后边缘30e位于后座椅5b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后边缘30e与后座椅5b的边缘5c之间的距离随着其向前延伸而增加,并且后边缘30e的前端30d距离边缘5c最远。前端30d位于后座椅5b的前端5d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而且,如图2所示,坐在后座5b上的同行乘客搁脚的搁脚架13设置于前端30d之下。边缘30b之中位于车身前部的前边缘30f从前端30d开始朝向车身前部并且朝向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侧延伸。
[0029] 如图4所示,左、右后侧盖30、30分别超出座椅5的后边缘5e向后延伸。位于座椅5后侧的尾罩31桥接在后侧盖30,30的后端30g,30g之间。在尾罩31的外表面与后侧盖30的外表面之间不存在台阶的状态下,尾罩31的外表面加工得平滑地靠接后端30g的外表面。
[0030] 现将对手柄40给出说明。图6为示出安装于座椅导轨23,23的手柄40的侧视图,图7为示出安装于座椅导轨23,23的手柄40的平面图。而且,图8为沿图4中的VIII-VIII线的横截面视图,图9为沿图7中的IX-IX线,示出手柄40的横截面视图,图10为沿图7中的X-X线,示出手柄40的横截面视图。
[0031] 手柄40由坐在后座椅5b上的同行乘客抓握,因此使得同行乘客的骑乘姿势平稳。如图7所示,手柄40具有夹着穿过车身中心的中心线左右对称的形状,手柄40包括支撑部分41,一对左右把手42,42,以及一对左、右防护栏部分43、43。支撑部分41,把手42、42,以及防护栏部分43、43整体成形。
[0032] 如图7所示,支撑部分41分别固定于左右座椅导轨23,23。在此处示例的例子中,支撑部分41包括一对位于后座椅5b之下的左、右固定部分41a,41a(参见图4)。右固定部分41a通过两个螺栓44,44固定于右座椅导轨23,左固定部分41a通过两个螺栓44,44固定于左座椅导轨23。
[0033] 如图6,7或9所示,固定部分41a为平板型,从支撑部分41向前延伸。固定部分41a分别形成有两个安装孔41b,41b。具有平行于座椅导轨23,23延伸方向的表面的平板型托架23a,23a连接至座椅导轨23,23的外周面。托架23a分别形成有两个安装孔23b,
23b。螺栓44,44插入安装孔23b,23b以及固定部分41a的安装孔41b,41b。另外,螺母45,
45设置于安装孔23b,23b的背面侧,螺母45,45在安装孔23b,23b的背面侧将螺栓44,44固定(参见图6)。
[0034] 如图7所示,支撑部分41为平板型,并且布置得沿车辆宽度方向,从沿宽度方向的中心41g向外(左右方向)延伸。如图4所示,支撑部分41的前边缘41c位于后座椅5b之下。支撑部分41的后边缘41d位于后座椅5b的后侧。
[0035] 如图8所示,支撑部分41从车身中心开始向外延伸,其端部41e,41e在后侧盖30,30之上。而且,端部41e,41e在后侧盖30,30之上向上弯曲。
[0036] 如图7与9所示,向上(朝向座椅5的下侧)突出并且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突出部分41f形成于支撑部分41的后边缘41d与前边缘41c之间。突出部分41f位于座椅5的后边缘5e的内侧(前侧),以防止等进入座椅5之下。而且,如图9所示,支撑部分
41的前边缘41c向上倾斜。
[0037] 把手42,42为杆型,并且由坐在后座椅5b上的同行乘客抓握。如图4或7所示,把手42,42设置于支撑部分41的两个端部41e,41e,以在后座椅5b的后侧上的两个端部41e,41e向后侧延伸。而且,在此处描述的例子中,把手42,42以倾斜的状态,从后侧盖30之上的位置开始,朝向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向后延伸。其后端42a,42a沿车辆宽度方向相互隔开。而且,如图4所示,当从车身的平面图中观察时,把手42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边缘42b,42b位于尾罩31的边缘31a的内侧(前侧)。
[0038] 而且,如图6或10所示,把手42倾斜,以使得其后端42a,42a高于其前侧,并且把手42的下表面42c与后侧盖30的上表面及尾罩3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随着其向后延伸而增加。而且,如图3或8所示,向内(朝向座椅导轨23)凹进部分30h形成于后侧盖30的位于把手42之下的部分上。如图3所示,凹进部分30h在把手42之下纵向延伸。因此,在后侧盖30或尾罩31的上表面与把手42的下表面42c之间,可确保当同行乘客抓紧手柄40时将手放入的空隙。
[0039] 如图4,7或10所示,防护栏部分43,43在后侧盖30之上,从位于后侧盖30之上的支撑部分41的端部41e,41e向前延伸,以保护后侧盖30。
[0040] 如图10所示,防护栏部分43在从后侧盖30的上表面向上稍稍分开的位置,沿着后侧盖30的上表面向前延伸,其前端43a位于后座椅5b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参见图4)。而且,防护栏部分43稍稍倾斜,以使得与后部(朝向支撑部分41的端部41e侧)相比,前端43a靠近后侧盖30的上表面。而且,如图4所示,当从车身的平面图观察时,防护栏部分43,43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边缘43b,43b位于后侧盖30的后边缘30e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
[0041] 而且,如图7所示,防护栏部分43朝向车辆的前方,以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外倾斜的状态延伸。而且,支撑部分41以朝向车辆前方倾斜的状态向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41g的外侧延伸。因此,形成于支撑部分41延伸方向与防护栏部分43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度,从车身的平面图观察时为钝角α。
[0042] 防护栏部分43,43通过支撑部分41的端部41e,41e以悬臂方式支撑。也就是说,防护栏部分43,43的基部支撑于支撑部分41的端部41e,41e上,防护栏部分43,43的前端与中间部分并不固定于例如座椅导轨23,后侧盖30等位于周围的元件。
[0043] 另外,如图10所示,多个(此处为三个)向下(朝向后侧盖30的上表面)开口的凹槽40b形成于防护栏部分43与把手42上。
[0044] 如上所述,摩托车1包括一对沿车辆纵向延伸的座椅导轨23,23,布置于一对座椅导轨23,23上用于同行乘客的座椅5,沿车辆宽度方向从外侧遮盖座椅导轨23,23的后侧盖30,30,以及固定于座椅导轨23,23并且由坐在座椅5上的同行乘客抓握的手柄40。手柄40包括固定于座椅导轨23的支撑部分41,其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外侧延伸,并且在后侧盖30之上延伸,把手42,其由支撑部分41支撑,在座椅5的后侧延伸,并且由同行乘客抓握;
悬臂结构的防护栏部分43,其由位于后侧盖30之上的支撑部分41的端部41e支撑,并且朝向车辆的前部在后侧盖30之上延伸,以保护后侧盖30。
[0045] 因此,可以防止对后侧盖30的损坏。而且,因为防护栏部分43为悬臂结构,其可以在不需要相当大地修改通常的后侧盖,座椅导轨等的结构的情况下保护后侧盖。例如,其可以在不设置任何位于座椅导轨23上的支撑防护栏部分43的前端43a的托架等的情况下保护防护栏部分43。
[0046] 而且,对于摩托车1,防护栏部分43分别设置于支撑部分41的左右端41e,41e上。因此,可以防止对左、右后侧盖30的损坏。
[0047] 而且,对于摩托车1,支撑部分41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外侧延伸,并且朝向车辆的前方倾斜,防护栏部分43从支撑部分41的端部41e向前延伸,并且沿车辆宽度方向向外倾斜。因此,与在支撑部分41延伸的方向与防护栏部分43延伸的方向之间形成锐角的情况相比,其可以增加支撑防护栏部分43的强度。
[0048] 而且,对于摩托车1,把手42分别设置于车身左、右侧上。因此,同行乘客可以用双手抓紧手柄40,以便于可以使同行乘客保持稳定的姿势。
[0049] 而且,对于摩托车1,把手42分别设置于车身左、右侧上,并且左右把手42,42的后端42a,42a相互分开。因此,其可以使同行乘客进一步保持稳定的姿势,同时使手柄40重量较轻。
[0050] 而且,对于摩托车1,左右把手42,42从支撑部分41向后延伸,并且分别朝向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侧倾斜。因此,同行乘客容易抓紧把手42,42。
[0051] 而且,对于摩托车1,防护栏部分43的沿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边缘43b位于后侧盖30的沿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后边缘30e的外侧。因此,可以进一步有效地保护后侧盖30。
[0052] 而且,对于摩托车1,凹进部分30h形成于后侧盖30的位于把手42之下的部分上。因此,同行乘客容易抓紧把手42。
[0053] 而且,对于摩托车1,后侧盖30由树脂制成。因此,其可以实现摩托车1的轻量化。
[0054]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摩托车1,而是能够进行各种修改。例如,对于上述摩托车1,防护栏部分43从支撑部分41的端部41e向前延伸。然而,防护栏部分43也可以从支撑部分41的中间部分向前延伸。
[0055] 而且,对于摩托车1,把手42从支撑部分41的端部41e向后延伸。然而,把手42也可以从支撑部分41的中间部分向后延伸。
[0056] 而且,对于摩托车1,托架23a,23a分别设置于座椅导轨23,23上,并且固定部分41a,41a安装于各自相应的托架23a,23a。然而,也可以采用单个托架与单个固定部分。例如,托架可以桥接于一对座椅导轨23,23之间,设置于支撑部分41上的单个固定部分可以安装于托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