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列搁脚板和设置有该串列搁脚板的跨骑型车辆

申请号 CN200810129901.5 申请日 2008-07-21 公开(公告)号 CN101391627A 公开(公告)日 2009-03-25
申请人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栗原耕治;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串列搁脚板和设置有该串列搁脚板的跨骑型车辆,其降低串列搁脚板和外盖的重量和制造成本。串列搁脚板(200)包括将被附接到 车身 框架 (300)的 支架 (220)。支架(220)包括在与支架(220)相邻设置的外盖(400)的内侧延伸的凸缘(280)。凸缘(280)具有用于支承外盖(400)的内侧的支承部(210)。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凸缘(280)支承外盖(400)与串列搁脚板(200)的相邻部分,所以可确保在相邻部分的外盖(400)的刚性。另外,因为串列搁脚板(200)用作用于附接外盖(400)的支架,所以可减少部件的数目,因而可降低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跨骑型车辆的串列搁脚板,其中
所述串列搁脚板包括附接到车身框架支架
所述支架包括延伸到与所述支架相邻设置的外盖的内侧的凸缘;以及
所述凸缘包括用于支承所述外盖的内侧的支承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列搁脚板,其中
所述外盖在内表面上具有突出部,和
装配孔,形成在所述串列搁脚板的凸缘中,所述突出部装配到该装配 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列搁脚板,其中
衬垫附接到形成于所述串列搁脚板的凸缘中的装配孔,所述突起部弹 性装配到所述衬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列搁脚板,其中
所述外盖的所述突出部穿过所述装配孔,穿过所述装配孔的所述突出 部的末端比其装配到所述装配孔的部分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列搁脚板,其中
所述外盖是通过双拼式模具形成的树脂模铸件,所述突出部在所述外 盖的模具退出方向上突出,并且
所述串列搁脚板的所述凸缘延伸到所述外盖的内侧,从而垂直于所述 突出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列搁脚板,其中
所述串列搁脚板的所述支架的外形与所述外盖的外形连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列搁脚板,其中
所述外盖具有端表面,该端表面位于所述串列搁脚板的支架的相邻 侧,并且在所述凸缘延伸的部分中形成有切口,
所述串列搁脚板设置有从所述支架的外表面起的台阶,并且所述凸缘 通过在所述外盖的端表面上的切口从所述支架的外表面的内侧延伸到所述 外盖的内侧。
8.一种跨骑型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串列搁脚 板。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串列搁脚板。

背景技术

例如,在跨骑型车辆中,串列搁脚板是后座乘客(串骑者)将他的或 她的脚放在上面的构件。因为后座乘客将他的或她的脚放在串列搁脚板 上,所以来自后座乘客的重载荷施加在串列搁脚板上。为了获得期望的强 度并减小重量,串列搁脚板通常由锻件或锻件制成。这样的串列搁脚板 公开于JP-A-2003-40173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顺便提一下,在跨骑型车辆中,存在这样的情况,用于连接串列搁脚 板的支架与外盖相邻。在这种情况下,会希望一些车辆设计来在串列搁脚 板和外盖之间产生一体感。然而,在串列搁脚板和外盖上存在组装误差, 则两个部件的可见轮廓将错位。结果,发生展示串列搁脚板和外盖之间的 一体感的设计不能实现的情况。当应用展示串列搁脚板和外盖之间的一体 感的设计时,希望这样的设计能够很好地实现。同时,希望实现重量和制 造成本的降低。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串列搁脚板包括附接到车身框架的支架。支架包括延伸 到与该支架相邻设置的外盖的内侧的凸缘。该凸缘包括用于支承外盖的内 侧的支承部。
外盖在内表面上可具有突出部,装配孔可形成在串列搁脚板的凸缘 中,突出部装配到该装配孔。
衬垫可附接到形成于串列搁脚板的凸缘中的装配孔,突起部弹性装配 到该衬垫。在这种情况下,外盖的突出部穿过装配孔,并且穿过装配孔的 突出部的末端可比其装配到装配孔的部分厚。
外盖可以是通过双拼式模具形成的树脂模铸件。所述突出部可以延伸 到所述外盖的模具退出方向。串列搁脚板的凸缘延伸到外盖的内侧,从而 垂直于突出部。
此外,外盖可具有端表面,该端表面位于串列搁脚板的支架的相邻 侧,并且在凸缘延伸的部分中形成有切口。串列搁脚板可以设置有从支架 的外表面起的台阶。凸缘可以通过在外盖的端表面上的切口从支架的外表 面的内侧延伸。
本发明的效果
串列搁脚板包括附接到车身框架的支架。支架包括延伸到与支架相邻 设置的外盖的内侧的凸缘。凸缘包括用于支承外盖的内侧的支承部。在这 个串列搁脚板中,因为凸缘支承外盖与串列搁脚板的相邻部分,所以可以 确保外盖在相邻部分上的刚性。另外,因为串列搁脚板用作用于附接外盖 的支架,所以可以减少部件的数目,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在外盖在其内表面上具有突出部、并且突出部装配到其上的装配孔形 成在串列搁脚板的凸缘中的情况下,外盖和串列搁脚板能够相互对准。另 外,因为外盖包括在其内表面上的突出部、还因为突出部装配到其上的装 配孔形成在串列搁脚板的凸缘上,所以可以相对定位外盖和串列搁脚板。 因此,即使当表达一体感的设计应用于外盖和串列搁脚板时,这样的设计 也能够更精确地实现。
在突出部弹性装配到其上的衬垫附接到形成于串列搁脚板的凸缘中的 装配孔中的情况下,可以很大程度上抑制外盖带有突出部的部分的抖动。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盖的突出部进一步穿过装配孔,并且穿过装 配孔的突出部的末端比其装配到装配孔的部分厚,则能够更加精确地执行 外盖和串列搁脚板的相对定位。
在外盖是通过双拼式模具形成的树脂模铸件、并且突出部在外盖的模 具退出方向上延伸、并且串列搁脚板的凸缘延伸到外盖的内侧从而垂直于 突出部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外盖。另外,有助于外盖的附接和脱离。
外盖具有端表面,该端表面位于串列搁脚板的支架的相邻侧,并且在 凸缘延伸的部分中形成有切口。串列搁脚板设置有从支架的外表面起的台 阶,并且凸缘通过在外盖的端表面上的切口从支架的外表面的内侧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从外观上看,外盖的内侧以及支架的内侧几乎不可见。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串列搁脚板的跨骑型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串列搁脚板和外盖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串列搁脚板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外盖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外盖的侧视图。
图6是沿着图5中的A-A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 外盖的突出部。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串列搁脚板的内侧和外盖的内侧。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串列搁脚板和外盖从内侧的安装情况。
图9是沿着图3中的B-O-B截取的端部剖视图,示出了串列搁脚板的 支架的轮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串列搁脚板。在附图中,相 同的标号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和部件。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下面 的实施例。
这里,将通过示出如图1所示的跨骑型车辆100的例子,对根据本发 明的串列搁脚板进行描述。这个跨骑型车辆100的座位110采用在驾骑者 (驾驶者)后面的后座乘客能够坐在上面的座位。图1是跨骑型车辆的左 视图。串列搁脚板200于驾骑者正常驾骑位置的后面安装在车辆的左侧和 右侧。
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串列搁脚板200中的每个设置有将被 附接到车身框架300的支架220。支架220包括延伸到与支架220相邻设 置的外盖400的内侧。凸缘280具有用于支承外盖400的内侧的支承部 210。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凸缘280支承外盖400的与串列搁脚板200相邻 的部分,所以可以确保外盖400在相邻部分的刚性。另外,因为串列搁脚 板200用作用于附接外盖200的支架,所以可以减少部件的数目,并因此 降低制造成本。
接着,将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串列搁脚板。
在这个实施例中,因为作用在串列搁脚板200上的后座乘客的相当大 的负载,所以为了满足所需的刚性和重量减少而对串列搁脚板采用200采 用铝铸件。串列搁脚板200在其材料、制造方法等方面可具有各种变化, 只要保持串列搁脚板200的所需的功能。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串列搁脚板 200不限于铝铸件。
如图2和图3所示,这个串列搁脚板200包括支架220、臂部240、串 列搁脚板部260以及凸缘280。
支架220是附接到车身框架300的部分。在这个实施例中,支架220 被螺接到附接于车身框架300的另一支架320。在这个实施例中,串列搁 脚板200被示出为:支架220螺接到附接于车身框架300的另一支架 320;然而,串列搁脚板200可直接附接到车身框架300。
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串列搁脚板200的支架220与设置在 串列搁脚板200的前面的外盖400相邻。在这个实施例中,支架220的外 形和外盖400的外形是连续的。换言之,从外观上来说,支架220和外盖 400被设计成产生连续的印象
更具体地讲,在这个实施例中,支架220和外盖400被设计成在其间 具有几毫米的间隔211,并且分别具有上侧部221和401、外表面222和 402、以及下侧部223和403,从而使得它们相互连续。也就是说,在这个 实施例中,形成支架220的上侧部221、外表面222以及下侧部223的表 面与形成外盖400的上侧部401、外表面402以及下侧部403的表面经由 支架220和外盖400之间的间隔211在车辆100的纵向方向上连续地放 置。进一步详细地,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架220的上侧部 221和下侧部223之间的距离以及外盖400的上侧部401和下侧部403之 间的距离从车辆100的前侧到后侧逐渐变短。因此,从外盖400到串列搁 脚板200的支架220的一系列设计逐渐变薄,从而产生车辆100跑得更快 的印象。
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外盖400具有端表面420,该端表面 420位于与串列搁脚板200的支架220的相邻侧并且在串列搁脚板200的 凸缘280延伸的部分形成有切口421。
接着,如图2和图3所示,串列搁脚板200的臂部分240是将支架 220与串列搁脚板部260相连接的部分。在这个实施例中,两个臂241、 242从支架220延伸,并且臂241、242的末端结合为一。因此,与用单臂 形成臂部240的情况相比,每个臂的半径可变得更小。此外,可将两个臂 241和242设置成在其间具有间隙。因此,设计成减小串列搁脚板200的 笨重的印象,因而赋予其纤薄轻巧的印象。
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用于在支架220中插入螺栓 231和232的孔形成在臂部240的基端。支架220通过所述孔螺接到附接 于车身框架300的另一支架320。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架 220和臂部240是一体形成的铝铸件,螺栓孔233、234形成在臂部240的 基端。因而,从外观来说,设计成产生这样的印象:支架220和臂部240 是分离的部件并且臂部240螺接到支架220。
如图2和图3所示,串列搁脚板部260附接到臂部240的末端。在这 个实施例中,串列搁脚板部260是与臂部240的末端分离的部件,并且附 接到臂部240的末端,使得它能够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折叠成向外突出的状 态以及沿着车辆的横向侧的状态。当没有后座乘客因而这个串列搁脚板 200不必要时,它可以折叠到车辆的内侧。另一方面,当有后座乘客因而 这个串列搁脚板200是必要的时,它可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突出到外侧。
如图2所示,凸缘280延伸到与支架220相邻设置的外盖400的内 侧,并具有用于支承外盖400的内侧的支承部210。
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外盖400具有形成在与内表面 上的支承部210相对应的部分中的突出部440。如图3所示,装配孔281 形成在串列搁脚板200的凸缘280上,突出部440装配到所述装配孔 281。
在这个实施例中的外盖400是通过双拼式模具(split die)形成的 树脂模铸件。在这个实施例中,虽然没有示出模具,但是外盖400的突出 部440从如图7所示的模具在外盖400的退出方向上突出。换言之,在这 个实施例中,突出部440从形成外盖400的内表面的模具在外盖400的退 出方向上突出。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突出部440 穿过形成在串列搁脚板200的凸缘280中形成的装配孔281。穿过装配孔 281的突出部440的末端441比其装配到装配孔281中的部分442厚。
接着,如图2所示,串列搁脚板200的凸缘280延伸到外盖400的内 侧。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串列搁脚板200设置有从支架220的 外表面222起的台阶282。如图2所示,凸缘280通过外盖400的端表面 420的切口421从支架220的外表面222的内侧延伸到外盖400的内侧。
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凸缘280具有大致三形形 状,其基端宽并且其宽度朝向穿入外盖400的内侧的末端变得较窄。凸缘 280延伸成在外盖400的内侧面对外盖400的内表面。在这个实施例中, 如图8所示,串列搁脚板200的凸缘280延伸到外盖400的内侧,从而垂 直于上面描述的突出部440。
如上所述,这个凸缘280形成有装配孔281,形成在外盖400的内表 面上的突出部440装配到所述装配孔281。在这个实施例中,装配孔281 形成为细长槽,该细长槽沿着外盖440与支架220相邻的方向是长的。支 架220和外盖400彼此相邻,在其间具有几毫米的间隔211。支架220和 外盖440的各自上侧部331和401、外表面222和402、下侧部223和403 被设计使得它们相继放置。形成在凸缘280中的装配孔281沿着外盖400 邻接支架220的方向被形成为细长槽。因此,即使支架220的装配孔281 的位置与外盖400的突出部440的位置在外盖400邻接支架220的方向上 一定程度地未对准,由于细长槽的错位补偿,这两个部件也都能容易地相 互装配。此外,因为装配孔281形成为沿着外盖400邻接支架200的方向 细长的槽,所以可以在垂直于外盖400邻接支架220的方向的方向上相对 定位外盖400和支架200。这使得支架220和外盖400精确地实现各自上 侧部221和401、以及下侧部223和403相互连续的设计。
衬套283附接到装配孔281,突出部440弹性装配到衬套283。更具 体地,在这个实施例中,橡胶衬套用作衬套283。如上所述,在外盖400 的突出部440中,其穿过装配孔281的末端441比衬套283插入在装配孔 281中的内径(内部间隙)略厚。因此,能够通过利用固定的使衬套 283弹性变形来装配突出部440。还可以通过施加固定的力来从装配孔281 中拔出外盖400的突出部440。
在这个实施例中,串列搁脚板200首先螺接到附接于车身框架300的 另一支架320。如上所述,串列搁脚板200的支架220具有两个螺纹紧固 部。因此,在将附接到车身框架300的另一支架320以一定精度精确附接 到车身框架300的情况下,能够相对于车身框架300将串列搁脚板200附 接在预定的位置。
然后,外盖400的突出部440装配到串列搁脚板200的凸缘280的装 配孔281,以将外盖400附接到串列搁脚板200。虽然没有示出,但是除 串列搁脚板200的凸缘280之外,通过一些预定的装配部将外盖400如图 1所示地附接到车辆100。
如上所述,如图2所示,串列搁脚板200设置有支架220,该支架 220在这个实施例中附接到车身框架300。支架220包括在与支架220相邻 设置的外盖400的内侧延伸的凸缘280,并且凸缘280包括用于支承外盖 400的内侧的支承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凸缘280支承外盖400与串列 搁脚板200相邻的部分,所以可以确保在相邻部分的外盖400的刚性。另 外,因为串列搁脚板200用作用于附接外盖400的支架,所以可以减少部 件的数目并且因而降低制造成本。
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外盖400具有在其内侧的突出部 440,并且如图3所示,装配孔281形成在串列搁脚板200的凸缘280中, 突出部440装配到装配孔281中。因此,可以将外盖400与串列搁脚板 200相互对准。此外,因为突出部440形成在外盖400的内表面上,还因 为装配孔281形成在串列搁脚板200的凸缘280中,所以从外观上看可取 消串列搁脚板200和外盖400的接合条件。另外,外盖400和串列搁脚板 200可以相对定位。因此,当一体设计应用于外盖400和串列搁脚板200 时,能够更加精确地实现这样的设计。
在这个实施例中,衬套283被附接到形成于串列搁脚板200的凸缘 280中的装配孔281中,突出部440弹性装配到所述衬套283上。因此, 外盖400能够利用固定的力固定,并且也能够通过施加固定的力来从支架 220的凸缘280去除。因此,例如,能够有助于外盖400的组装和去除工 作以及车辆100的维护等。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能够很大程度上抑制外盖 400的部分的抖动。
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外盖400的突出部440进一步 穿过装配孔281,并且穿过装配孔281的突出部440的末端441比其装配 到装配孔281中的部分442厚。因此,如上所述,外盖400能够利用固定 的力装配并且还能够通过施加固定的力来从支架220的凸缘280去除。因 此,可以进一步有效地获得这样的效果,由于容易进行外盖400的组装和 去除工作所以能够容易执行车辆的维护,并且外盖400的部分的抖动能够 被很大程度地抑制。还可以更精确地相对定位外盖400和串列搁脚板 200。
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外盖400通过双拼式模具形成的树脂 模铸件,并且突出部440向外盖400的退出方向突出。因此,易于形成外 盖400。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串列搁脚板200的凸缘 280在外盖400的内部延伸,使得与突出部440相垂直。因此,当外盖400 装配到凸缘280的装配孔281中时,外盖400的突出部440能够大致以直 角装配到凸缘280。结果,能够有助于外盖400的附接和脱离。此外,外 盖400的突出部440在其附接和脱离期间由于在向外伸展方向上作用于外 盖400的突出部440上的较大的力而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很小。
这里,为了实现这样的功能和效果,串列搁脚板200的凸缘280被设 计成使得它与突出部440垂直地延伸到外盖400的内侧。换言之,串列搁 脚板200的凸缘280不必以严格的方式垂直于外盖400的突出部440。当 然,凸缘280必须大致垂直于外盖400的突出部440,例如,它可以倾斜 ±10度。
利用上面的构造,在这个实施例中,串列搁脚板200的支架220包括 延伸到与支架220相邻设置的外盖400的内侧的凸缘280,并且凸缘280 支承外盖400的内侧。因此,可以相对定位外盖400和串列搁脚板200。 结果,即使当外盖400的外形被设计成如这个实施例中所示地连续串列搁 脚板200的支架280的外形时,这样的设计也能够精确地实现。
在这个实施例中,外盖400具有端表面420,端表面420位于与串列 搁脚板200的支架220相邻侧,并且在其凸缘280延伸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421。台阶282设置在串列搁脚板200的支架220上。由于台阶282,土缘 280通过外盖400的端表面420的切口421从支架220的外表面222的内 侧延伸到外盖400的内侧。从而外盖400的端表面420以外盖400和支架 220之间的间隔面对支架220的台阶282。凸缘280进一步延伸到间隔的内 侧,因而从外观上看,外盖400的内侧和支架220的内侧变得几乎看不 到。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外盖400与串列搁脚板200的支架220相 邻的部分中,外盖400的端部通过支架200的台阶282隐藏。因此,例 如,即使当在外盖的端部出现漆点时,漆点也将被隐藏。因此,车辆的成 品能够看起来是无瑕疵的。
上面已经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串列搁脚板;然而,根据本发 明的串列搁脚板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
例如,上面的实施例示出了在串列搁脚板中支架和臂由一体的铝铸件 构成。然而,串列搁脚板可具有作为分离部件的支架和臂。
另外,用于支承外盖的内表面的支承部和串列搁脚板的凸缘不限于上 面的实施例,只要它们具有这样的构造,在外盖内侧延伸的串列搁脚板的 凸缘支承外盖的内表面。例如,外盖和串列搁脚板的凸缘可以螺接到一 起。为了举例,螺栓可插入在外盖的内表面上,并且可穿过形成在串列搁 脚板的凸缘中的螺栓插入孔。然后,螺母可从串列搁脚板的凸缘的后表面 拧到螺栓上,以紧固螺栓。作为除螺接方法之外的紧固方法,例如,用于 将外盖的内表面与串列搁脚板的凸缘接合到一起的接合部(例如,爪接合 部)可以设置在外盖的内表面与串列搁脚板的凸缘之间。
上面提及的串列搁脚板还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跨骑型车辆,例如踏 板型摩托车、三轮车、四轮车以及地车。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用于例如各种跨骑型车辆的串列搁脚板。
[专利文件1]JP-A-2003-40173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