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

申请号 CN201080012685.1 申请日 2010-09-24 公开(公告)号 CN102356018B 公开(公告)日 2015-07-22
申请人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野村靖; 柴田雅德; 池西由成;
摘要 本 发明 揭示了一种摩托车,其中形成了第一导 风 路径(20f)。第一导风路径(20f)将空气通过位于对第二搁脚部进行 支撑 的支撑部分(19a)的上方或下方以及 车身 覆盖 与后车架部分之间的空间向 散热 器(17)的横向外侧导引。此外,车身罩包括用于将空气取入第一导风路径(20f)的进气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包括:
车身框架(9),其包括:头管部分(9a);下车架部分(9b1、9b2),其从所述头管部分(9a)向下延伸;底车架部分(9c1、9c2),其从所述下车架部分(9b1、9b2)的底端向后延伸;
以及后车架部分(9d1、9d2),其从所述底车架部分(9c1、9c2)的后端向上延伸;
第一搁脚部(21a),其布置在所述底车架部分(9c1、9c2)的上方;
支撑部分(19a、19b),其连接至所述后车架部分(9d1、9d2);
第二搁脚部(18a、18b),其通过所述支撑部分(19a、19b)安装至所述后车架部分(9d1、
9d2);
车身罩(20),其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后车架部分(9d1、9d2);
所述摩托车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动机(15),其包括横向延伸的曲轴(15a),所述发动机(15)可枢转地由所述车身框架(9)支撑;
散热器(17),其布置在所述曲轴(15a)的横向外侧;
其中,所述后车架部分(9d1、9d2)的一部分布置在所述散热器(17)的前方,所述支撑部分(19a、19b)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散热器(17)的前方和所述后车架部分(9d1、9d2)的横向外侧,
所述车身罩(20)从横向外侧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支撑部分(19a、19b)和所述后车架部分(9d1、9d2),
将空气通过位于所述支撑部分(19a、19b)上方或下方以及所述车身罩(20)与所述后车架部分(9d1、9d2)之间的空间向所述散热器(17)的横向外侧导引的第一导路径(20f)被形成在俯视状态下与所述支撑部分(19a、19b)重叠的位置,并且
所述车身罩(20)包括用于将空气取入所述第一导风路径(20f)的进气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车身罩(20)从横向外侧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散热器(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
其中,所述车身罩(20)包括:右下罩(21d1),其从横向右侧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底车架部分(9c1、9c2);以及左下罩(21d2),其从横向左侧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底车架部分(9c1、9c2),并且
设置第二导风路径(21e),以将空气通过位于所述第一搁脚部(21a)下方以及所述右下罩与所述左下罩之间的空间向所述第一导风路径(20f)导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车身罩(20)还包括侧罩(20d),所述侧罩(20d)从横向外侧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散热器(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支撑部分(19a、19b)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散热器(17)的横向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支撑部分(19a、19b)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低于所述散热器(17)的顶端并高于所述散热器(17)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第二搁脚部(18a、18b)位于所述散热器(17)的横向外侧。

说明书全文

摩托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包括布置在曲轴的横向外侧的散热器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0002] 如以下专利文献1等中所述,公知的摩托车包括布置在曲轴的横向外侧的散热器(此后称为“侧散热器”)。侧散热器通常在其用于接收气流的受面指向横向外侧的状态下布置。应该注意,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横向外侧”及其相关术语表示沿着横向(宽度方向)远离车辆的横向中心的方向。另一方面,术语“横向内侧”及其相关术语表示沿着横向靠近车辆的横向中心的方向。
[0003] 当侧散热器被用在摩托车中时,或者气缸盖与散热器之间的距离减小,或者气缸体与散热器之间的距离减小。因此,对于将气缸盖与散热器连接的冷却剂路径或将气缸体与散热器连接的冷却剂路径而言,距离减小。此外,当使用侧散热器时,散热器扇可以由曲轴直接驱动。简言之,由于使用侧散热器,散热器及其周围可以简单地得到构造。
[0004] 此外,使用侧散热器避免了对确保用于布置散热器和冷却剂路径的、位于发动机前方的空间的需求。因此,侧散热器已经日益广泛地用于各种摩托车,包括具有较小发动机容量的摩托车。
[0005] 如上所述,侧散热器在其受风面指向横向外侧的状态下布置。因此,与在俯视图中指向前侧的常规散热器不同,侧散热器不容易直接接收到气流。因此,对于包括侧散热器的摩托车而言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将气流向侧散热器导引。
[0006] 例如,在以下专利文献1所述的摩托车中,如图15所示,侧散热器101在通过侧罩102暴露的状态下布置。此外,导风构件103布置在侧散 热器101的横向外侧。由于上述结构,将在侧罩102的横向外侧流动的空气向侧散热器101导引。
[0007] 参考文献列表
[0008] 专利文献
[0009] PTL 1:日本公开的专利申请公告号JP-A-2009-132356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解决的问题
[0011] 如上所述,在如图15所示的摩托车100中,导风构件103将在侧罩102的横向外侧流动的空气向侧散热器101导引。因此,需要将侧罩102的位于侧散热器101前方的一部分的后端102a尽可能地布置在横向内侧布置,以有效地将气流向侧散热器101导引。但是,形成车身框架的一部分的后车架通常布置在后端102a的横向内侧。因此,难以将后端102a布置在横向内侧位置
[0012] 作为尽可能将后端102a布置在横向内侧位置的方法,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如图15所示,将位于侧散热器101前方的车身框架104的后车架104a布置在沿着纵向(前后方向)远离侧散热器101的位置。在此情况下,可以避免后端102a与后车架104a之间在横向上的位置干扰。后端102a因此可以容易地布置在横向内侧位置。因此,可以有效地将气流向侧散热器101导引。
[0013] 但是,当车身框架104布置在向前远离侧散热器101的位置时产生了缺点。简言之,用于放置骑乘者的脚部的搁脚部105需要具有较小的纵向长度。
[0014] 此外,后座搁脚部106的定位也是为了有效地将在侧罩102的横向外侧流动的空气向侧散热器101导引所涉及的问题。具体而言,当后座搁脚部106布置在侧散热器101的前方或横向外侧时,气流向侧散热器101的导引受到后座搁脚部106以及放置于其上的骑乘者的脚部的阻挡。因此,需要将后座搁脚部106布置在侧散热器101上方或侧散热器101后方以有效地将气流引导至侧散热器101。简言之,摩托车100还存在布置后座搁 脚部106的灵活性较低的缺点。
[0015] 考虑到以上情况进行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侧散热器的摩托车,以有效地将气流向散热器导引,增大第一搁脚部的纵向尺寸,并高度灵活地布置第二搁脚部。
[0016] 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7] 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包括车身框架、第一搁脚部、支撑部分、第二搁脚部、车身罩、发动机以及散热器。车身罩包括:头管部分;下车架部分、底车架部分以及后车架部分。下车架部分从头管部分向下延伸。底车架部分从下车架部分的底端向后延伸。后车架部分从底车架部分的后端向上延伸。第一搁脚部布置在底车架部分的上方。支撑部分连接至后车架部分。第二搁脚部通过支撑部分安装至后车架部分。车身罩至少部分地覆盖后车架部分。发动机包括横向延伸的曲轴。发动机可枢转地由车身框架支撑。散热器布置在曲轴的横向外侧。后车架部分的一部分布置在散热器的前方。支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散热器的前方和后车架部分的横向外侧。车身罩从横向外侧至少部分地覆盖支撑部分和后车架部分。
此外,第一导风路径布置在摩托车中。第一导风路径将空气通过位于支撑部分上方或下方以及车身罩与后车架部分之间的空间向散热器的横向外侧导引。车身罩包括用于将空气取入所述第一导风路径的进气部分。
[0018] 发明效果
[0019]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包括侧散热器的摩托车,以有效地将气流向散热器导引,增大第一搁脚部的纵向尺寸,并高度灵活地布置第二搁脚部。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摩托车的示意性右侧视图。
[0021] 图2是摩托车的示意性俯视图。
[0022] 图3是用于解释车身框架的摩托车的示意性右侧视图。
[0023] 图4是车身框架的示意性立体图。
[0024] 图5是发动机的局部示意性剖视图。
[0025] 图6是发动机的示意性右侧视图。
[0026] 图7是用于解释发动机、车身框架、散热器和后座搁脚部的布置的示意性概要轮廓图。
[0027] 图8是在未示出前叉、前轮、把手等的情况下的摩托车的示意性正视图。
[0028] 图9是沿着图8中的线IX-IX所取的摩托车的示意性剖视图。
[0029] 图10是沿着车辆横向所取的导风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0030] 图11是导风构件沿着平方向的示意性剖视图。
[0031] 图12是沿着图1中的线XII-XII所取的摩托车的示意性剖视图。
[0032] 图1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摩托车的示意性右侧视图。
[0033] 图1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局部示意性立体图。
[0034] 图15是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摩托车的示意性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此后将通过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的摩托车1来解释实现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应该注意,此后诸如“前”、“后”、“右”、“左”之类的方向术语及其相关术语表示由坐在车座10上的骑乘者所观察到的方向。
[0036] 图1是摩托车的示意性右侧视图。图2是摩托车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是用于解释车身框架的摩托车的右侧视图。
[0037] 如图1至3所示的摩托车是包括单元摆动型的发动机15的踏板型摩托车(scooter)。更具体而言,摩托车1是用于双人骑乘的踏板型摩托车,并包括搁脚板21a和后座搁脚部18a。搁脚板21a沿着车辆的横向延伸,并用作第一搁脚部。后座搁脚部18a用作第二搁脚部。
[0038] (车身框架9)
[0039] 如图2和3所示,摩托车1包括车身框架9。图4是车身框架9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4所示,车身框架9包括头管部分9a。右下车架部分9b1和左下车架部分9b2连接至头管部分9a。下车架部分9b1和9b2每一者均从头管部分9a向下延伸。更具体而言,下车架部分9b1和9b2每一者从头管部分9a向横向外侧延伸,然后在其中间部分弯曲,并从其向下延 伸。右底车架部分9c1连接至右下车架部分9b1的底端,而左底车架部分9c2连接至左下车架部分9b2的底端。如图3所示,右底车架部分9c1从右下车架部分9b1的底端大致水平地向后延伸。左底车架部分9C2从左下车架部分9b2的底端大致水平地向后延伸。
[0040] 右后车架部分9d1连接至右底车架部分9c1的后端。右后车架部分9d1从右底车架部分9c1的后端向后并倾斜向上延伸。左后车架部分9d2连接至左底车架部分9c2的后端。左后车架部分9d2从左底车架部分9c2的后端向后并倾斜向上延伸。
[0041] 如图3所示,车座10布置在后车架部分9d1和9d2的上方。车座10是用于允许骑乘者7和乘客6(见图1)乘坐于其上的前后二人式车座。
[0042] 在摩托车1的行驶期间,乘客6将其脚部放置在右后座搁脚部18a和左后座搁脚部18b上。如图3所示,后座搁脚部18a和18b布置在将会说明的散热器17的前方,并布置在后车架部分9d1和9d2的横向外侧。此外,后座搁脚部18a和18b位于散热器17的横向外侧。右后座搁脚部18a通过如图4所示的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连接至右后车架部分9d1。左后座搁脚部18b通过左后座搁脚部支架19b连接至左后车架部分9d2。换言之,后座搁脚部支架19a和19b对应于用于支撑后座搁脚部18a和18b的支撑部分。
[0043]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从右后车架部分9d1向横向外侧(即,右侧)延伸。因此,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位于右后车架部分9d1的横向外侧。右后座搁脚部18a可转动地安装至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的外端。左后座搁脚部支架19b从左后车架部分9d2向横向外侧(即,左侧)延伸。因此,左后座搁脚部支架19b位于左后车架部分9d2的横向外侧。此外,左后座搁脚部支架19b位于将要说明的散热器17的横向外侧。左后座搁脚部18b可转动地安装至左后座搁脚部支架19b的外端。
[0044] 如图3所示,后座搁脚部支架19a和19b位于散热器17的前方。后座搁脚部支架19a和19b位置低于散热器17的顶端。此外,后座搁脚部支架19a和19b位置高于散热器
17的底端。
[0045] 转向轴(图中未示出)可转动地插入到如图4所示的头管部分9a中。转向轴连接至如图1至3所示的把手12和如图3所示的前叉13。前轮11可转动地由前叉13的底端支撑。
[0046] 如图4所示,车身框架9设置有一对右支架9e1和左支架9e2。右支架9e1连接至右底车架部分9c1的后端和右后车架部分9d1,而左支架9e2连接至左底车架部分9c2的后端和左后车架部分9d2。枢轴8安装至支架9e1和9e2。如图3所示,单元摆动型的发动机15可枢转地安装至枢轴8。换言之,发动机15由车身框架9通过支架9e1和9e2以及枢轴
8进行支撑。
[0047] (发动机15)
[0048] 接着,将主要参照图5至7来解释发动机15。
[0049] 如图5所示,发动机15包括曲轴15a。曲轴15a沿着车辆的横向延伸。换言之,曲轴15a的轴线与车辆的横向平行地布置。曲轴15a被容纳在曲轴箱15h中。
[0050] 气缸体15c连接至曲轴箱15h的前端。气缸体15c包括气缸15c1,气缸15c1在其内部具有圆筒形状。气缸15c1容纳活塞(图中未示出)。活塞在气缸15c1内可移动。活塞通过连接杆(即,连杆)15b连接至曲轴15a。
[0051] 如图6和7所示,气缸盖15g连接至气缸体15c的前端。如图3和7所示,气缸盖15g在横向上位于右后车架部分9d1与左后车架部分9d2(见图4)之间。换言之,在气缸盖
15g在横向上位于后车架部分9d1和9d2之间的状态下,发动机15可枢转地安装至车身框架9,
[0052] 如图5所示,变速器15d布置在曲轴箱15h内曲轴15a的左端。曲轴15a的转动通过变速器15d传递至输出轴15e。由此,安装至输出轴15e上的后轮16转动。
[0053] (散热器17)
[0054] 如图5至7所示,散热器17布置在发动机15的横向外侧。具体而言,散热器17布置在曲轴15a的横向外侧。更具体而言,散热器17在布置在曲轴箱15h的外侧的状态下布置在曲轴15a的右侧。散热器17是被配 置为使用于冷却如图6所示的气缸体15c和气缸盖15g的冷却剂(例如,冷却水)冷却的装置。
[0055]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响应于布置在曲轴15a的右端的散热器扇15f的转动,在散热器17的横向外侧流动的气流被吸入散热器17。散热器17和散热器17内的冷却剂因而得到冷却。
[0056] 接着,将解释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散热器17的布置。
[0057] 散热器17包括主表面17a,作为主要接收气流的受风面。散热器17在主表面17a朝向横向外侧的状态下布置。换言之,主表面17a的法线17a1(见图7)指向横向外侧。简言之,散热器17沿着纵向布置。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主表面17a的法线17a1与车辆的横向平行地布置。
[0058] 这里“主表面17a指向横向外侧”的表达表示在主表面17a的法线17a1与横向外侧方向之间形成的度在45度或更小。
[0059] 如图7所示,散热器17在正视图中(即,在纵向上)与右后车架部分9d1叠置的状态下布置在右后车架部分9d1的后方。换言之,右后车架部分9d1位于散热器17的前方。
[0060] (车身罩20)
[0061] 如图1和2所示,摩托车1包括用于局部地覆盖车身的车身罩20。车身罩20包括前罩20a、如图8和9所示的内面板20b、如图1和9所示的护腿板20c、搁脚板21a、如图10所示的下罩21d1和21d2、以及底罩21c。前罩20a从如图4所示的头管部分9a的前侧覆盖头管部分9a,并从车辆的前部的横向外侧部分地覆盖车辆的前部。如图8和9所示,内面板20b在布置在前罩20a的底部的前方的状态下安装至前罩20a。另一方面,护腿板20c在布置在前罩20a的后方的状态下安装至前罩20a。
[0062] 如图1和2所示,侧罩20d布置在车座10下方。侧罩20d从下述部件的前方至少部分地覆盖这些部件:发动机15、散热器17、后车架部分9d1和9d2、以及后座搁脚部支架19a和19b。此外,侧罩20d从下述部件的横向外侧覆盖这些部件:后座搁脚部支架19a和
19b以及后车架部分9d1和9d2。具体而言,在本示例实施例中,侧罩20d覆盖后座搁脚部支架19a和19b以及后车架部分9d1和9d2全部。
[0063]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侧罩20d从散热器17的主表面17a的横向外侧至少部分地覆盖散热器17的主表面17a。具体而言,侧罩20d从散热器17的主表面17a的前部的横向外侧部分地覆盖散热器17的主表面17a的前部。
[0064] 如图3所主要示出的,搁脚板21a布置在车身罩20的护腿板20c与侧罩20d之间。搁脚板21a布置在发动机15和散热器17的前方。搁脚板21a是在摩托车1的行驶期间骑乘者7(见图1)放置其脚部的部分。如图3所示,在侧视图中,搁脚板21a布置在下车架部分9b1和9b2与后车架部分9d1和9d2之间。如图10所示,搁脚板21a布置在底车架部分
9c1和9c2上方。搁脚板21a具有横向平坦形状。
[0065] “搁脚板具有平坦形状”的表达表示搁脚板不包括用于在其横向中心部分形成管部的突起的状况。“搁脚板具有平坦形状”还表示搁脚板平坦到允许骑乘者将其脚部放置于其任意部分的程度。换言之,搁脚板可以包括例如用于防滑的凹凸部等。
[0066] 应该注意,在本发明中,搁脚板不一定具有在车辆横向上整体平坦的形状。例如,管部可以布置在车座10的前方,且一对左右搁脚板可以布置在管部的在车辆横向上的两侧,并同事布置在后车架部分的前方。
[0067] 下罩21d1和21d2布置在搁脚板21a下方。下罩21d1和21d2从底车架9c的横向外侧至少部分地覆盖底车架9c。具体而言,右下罩21d1从底车架9c的其右侧覆盖底车架9c。左下罩21d2从其左侧覆盖底车架9c。底罩21c布置在搁脚板21a以及下罩21d1和21d2的下方。底罩21c从底车架9c的底侧覆盖底车架9c。
[0068] 如图10所示,由搁脚板21a、底罩21c以及下罩21d1和21d2形成第二导风路径21e。如此后更详细解释的,第二导风路径21e是用于将空气通过位于搁脚板21a下方以及下罩21d1和21d2之间的空间向形成在侧罩20d内侧的第一导风路径20f(见图7)导引的路径。
[0069] 如图9所示,第二导风路径21e的前端延续至在内面板20b与护腿板20c之间产生的空间20e。如图8和9所示,内面板20b包括两个上开口(此后称为“第一上开口20b1”和“第二上开口20b2”)以及两个下开 口(此后称为“第一下开口20b3”和“第二下开口20b4”)。
[0070] 第一和第二上开口20b1和20b2彼此在横向上离开地布置。在正视图中,前轮11布置成与内面板20b的布置在第一和第二上开口20b1和20b2之间的部分叠置。更具体而言,在正视图中,前轮11与第一上开口20b1的横向内端以及第二上开口20b2的横向内端叠置。另一方面,在正视图中,前轮11不与第一上开口20b1的其他部分以及第二上开口20b2的其他部分叠置。在正视图中,第一和第二上开口20b1和20b2的不与前轮11叠置的部分具有比第一和第二上开口20b1和20b2的与前轮11叠置的部分更大的面积。此外,第一和第二上开口20b1和20b2的位置高于搁脚板21a。
[0071] 第一和第二下开口20b3和20b4彼此在横向上离开地布置。在正视图中,前轮11布置成与内面板20b的布置在第一和第二下开口20b3和20b4之间的部分叠置。更具体而言,在正视图中,前轮11与第一下开口20b3的横向内端以及第二下开口20b4的横向内端叠置。另一方面,在正视图中,前轮11不与第一下开口20b3的其他部分以及第二下开口20b4的其他部分叠置。在正视图中,第一和第二下开口20b3和20b4的不与前轮11叠置的部分具有比第一和第二下开口20b3和20b4的与前轮11叠置的部分更大的面积。第一和第二下开口20b3和20b4每一者均包括位置比搁脚板21a低的部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下开口20b3和20b4整体低于搁脚板21a。应该主义,可以使第一和第二下开口20b3和20b4的仅一部分的位置低于搁脚板21a。
[0072] 位于内面板20b后方的空间20e通过前述上开口20b1和20b2以及前述下开口20b3和20b4与布置在内面板20b前方的空间连通。因此,第二导风路径21e通过空间20e、上开口20b1和20b2以及下开口20b3和20b4与布置在内面板20b前方的空间连通。应该注意,上开口20b1和20b2以及下开口20b3和20b4对应于用于通过第二导风路径21e将空气取入第一导风路径的进气部分。
[0073] 另一方面,如图7和11所示,第二导风路径21e的后端延续至第一导风路径20f。第一导风路径20f形成在其中布置发动机15和散热器17的侧 罩20d的内侧。具体而言,第一导风路径20f形成在侧罩20d的内侧,并且在俯视图中与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叠置。
此外,第一导风路径20f的后端在位于散热器17的主表面17a的前方并且在散热器17的主表面17a的横向外侧的位置处开口。因此,第一导风路径20f将空气通过位于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上方和下方以及位于侧罩20d与右后车架部分9d1之间的空间向散热器17的横向外侧导引。因此,空气通过前述上开口20b1和20b2以及前述下开口20b3和20b4流入车身罩20的前部的内部,接着空气通过第二导风路径21e和第一导风路径20f被供应至散热器17的主表面17a。
[0074] 更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侧罩20d的位置低于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的部分横向向外膨凸。应该注意,图12是沿着图1中的线XII-XII所取的摩托车1的示意性剖视图。侧罩20d包括下侧罩部分22a、上侧罩部分22b、以及台阶部分22c。下侧罩部分22a是侧罩
20d的位于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下方的部分。上侧罩部分22b是侧罩20d的位于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上方的部分。下侧罩部分22a位于上侧罩部分22b的横向外侧。台阶部分
22c具有横向延伸的形状。台阶部分22c将上侧罩部分22b的下端和下侧罩部分22a的上端连接。前述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位于台阶部分22c的下方。后座搁脚部18a布置在台阶部分22c上。此外,如图1所示,台阶部分22c倾斜以将其后部布置得高于其前部。
[0075] 如图12所示,第一导风路径20f的位于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上方的部分称为上路径23a。第一导风路径20f的位于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下方的部分称为下路径23b。如上所述,下侧罩部分22a位于上侧罩部分22b的横向外侧。因此,下路径23b具有比上路径23a更大的横截面面积。此外,如图1所示,前述第二导风路径21e位于右后座搁脚部支架
19a的下方。因此,相比通过上路径23a,更大量的空气流动通过下路径23b。应该注意,虽然流动通过上路径23a的空气量小于流动通过下路径23b的空气量,但是空气仍然流动通过上路径23a。
[0076] 此外,如图1和11所示,导风构件30布置在散热器17的横向外侧。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导风构件30位于散热器17的横向外侧且位于侧 罩20d的后端的内侧。换言之,导风构件30位于第一导风路径20f的后开口的后侧。来自第一导风路径20f的气流因此通过导风构件30被有效地导引至散热器17的主表面17a。
[0077] 在如上解释的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气流通过形成在侧罩20d的内侧的第一导风路径20f被有效地供应至散热器17。因此,不一定需要将在侧罩20d外侧流动的空气供应至散热器17。换言之,不一定需要将位于散热器17的前方的局部侧罩20d的后端布置在横向内侧位置。如图3所示,右后车架部分9d1由此可以在纵向上与散热器17相邻地布置。换言之,后车架部分9d1和9d2能够布置在进一步靠后侧的位置。因此,可以增大位于后车架部分9d1和9d2前方的搁脚板21a的纵向长度。
[0078] 此外,即使后座搁脚部18a在布置于散热器17的前方和横向外侧并布置于侧罩20d的横向外侧,也难以阻挡气流通过第一导风路径20f向散热器17的供应。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后座搁脚部18a和18b布置在散热器17的前方和横向外侧。换言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能够高度灵活地布置后座搁脚部18a和18b。
[0079] 总体而言,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仅有效地将气流导引至散热器17,而且还可以增大搁脚板21a的纵向尺寸并高度弹性地布置后座搁脚部18a和18b。
[0080] 此外,在俯视图中,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和第一导风路径20f彼此叠置。因此相比例如在俯视图中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和第一导风路径20f彼此不叠置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减小摩托车1的横向尺寸。
[0081]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右后车架部分9d1和左后车架部分9d2可布置在进一步靠后侧的位置。由此,可减小后座搁脚部18a和18b与后车架部分9d1和9d2之间的距离。因此,不一定需要大尺寸的后座搁脚部支架来作为后座搁脚部支架19a和左后座搁脚部支架19b,并且后座搁脚部18a和18b能够分别容易地安装至后车架部分9d1和9d2。
[0082] 具体而言,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后座搁脚部18a和18b布置在后车架部分9d1和9d2的横向外侧。因此,后座搁脚部18a和18b可以容易地安装至后车架部分9d1和9d2。
[0083]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置在第一导风路径20f的横向外侧的侧罩20d至少部分地覆盖散热器17的主表面17a。具体而言,侧罩20d部分地覆盖散热器17的主表面17a。因此,可以进一步有效地使得空气通过第一导风路径20f向散热器17流动。因此,可以增强冷却发动机15的性能。
[0084] 此外,气流通过形成在搁脚板21a下方的第二导风路径21e供应至第一导风路径20f。因此,可以提高将气流向第一导风路径20f供应的效率。换言之,可以进一步有效地将气流向散热器17供应。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强冷却发动机15的性能。
[0085]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内面板20b包括上开口20b1和20b2以及下开口20b3和20b4。因此可以进一步有效地将气流通过上开口20b1和20b2以及下开口20b3和20b4向第二导风路径21e和第一导风路径20f导引。
[0086] 以上已经解释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变。
[0087] 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内面板20b包括上开口20b1和20b2以及下开口20b3和20b4作为用于将空气取入第一导风路径的进气部分。但是,进气部分可以不一定形成在内面板20b中,而是可以形成在车身罩20的任意部分中,例如底罩21c。例如,进气部分可以形成在侧罩20d中。或者,进气部分可以形成在下罩21d1和21d2中。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可以在侧罩20d的侧表面中形成开口部分24,作为进气部分。此外,可以在下罩21d1和21d2中形成开口部分25。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开口部分可以可选地形成在布置于车座
10的前端下方的侧罩20d的前表面中。
[0088] 形成车身罩20的前述部分可以形成为多个部件。例如,如图14所示,车身罩20可以包括第一至第六罩部件41至46。罩部件是分离制成的部件。第一罩部件41位于车座10的前端下方。此外,第一罩部件41位于车座10的前部的左右两侧下方。第一罩部件41形成前述侧罩20d的前表面的上部。第二罩部件42位于第一罩部件41的后方,并位于车座10的后 部下方。第二罩部件42形成侧罩20d的右表面的上部。第三罩部件43与第二罩部件42大致左右对称。第三罩部件43形成前述侧罩20d的左表面的上部。第四罩部分44位于第一罩部件41、第二罩部件42和第三罩部件43的下方。第四罩部件44形成搁脚板21a、以及包括台阶部分22c在内的侧罩20d的左右两个表面的一部分。具体而言,第四罩部件44包括位于其右表面上的凹部44a,并且凹部44a横向向内凹入。凹部44a的底表面形成前述台阶部分22c。第四罩部件44的左表面具有与其右表面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第五罩部件45位于第四罩部件44的下方。第五罩部件45形成前述下罩21d1的一部分。第六罩部件46位于第四罩部件44的下方,并位于第五罩部件45的后方。第六罩部件
46形成前述下罩21d1和一部分以及侧罩20d的右表面的下部。应该注意,第七罩部件与第五罩部件45左右对称地布置,而第八罩部件与第六罩部件46左右对称地布置,不过图中未示出这两个部件。第七罩部件形成下罩21d2,而第八罩部件形成侧罩20d的左表面的下部。当车身罩20因而被划分为多个部件时,前述进气部分可以跨过形成车身罩20的多个部件的边界而形成所述多个部件中。例如,如图14所示,开口部分25可以跨过第五罩部件
45和第六罩部件46的边界形成在第五罩部件45和第六罩部件46中。应该主义,将车身罩
20划分为多个部件的方面可以不限于上述情况。此外,前述第一至第六罩部件41至46以及第七和第八罩子部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一体地形成。
[0089] 用作支撑部分的后座搁脚部支架19a和19b可以分别与后车架部分9d1和9d2一体地形成。或者,后座搁脚部支架19a和19b可以分别与后车架部分9d1和9d2分立地形成。在此情况下,后座搁脚部支架19a和19b可以借助于固定构件(例如,螺栓)或焊接分别固定至后车架部分9d1和9d2。
[0090] 第一导风路径20f可以被配置为用于允许大致等量的空气在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上方和下方流动。或者,第一导风路径20f可以被配置为用于允许空气在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的仅上方或仅下方流动。
[0091] 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导风路径20f被配置为经过右后座搁脚部支架19a的上方或下方。但是,在散热器17被布置在发动机15的左侧 的情况下,第一导风路径可以被配置为至少经过左后座搁脚部支架19b的上方或下方。
[0092] 工业应用性
[0093] 根据本发明,摩托车可以被形成以有效地将气流向散热器导引,增大第一搁脚部的纵向尺寸,并高度灵活地布置第二搁脚部。因此,本发明用作用于摩托车的发明。
[0094] 附图标记说明
[0095] 1 摩托车
[0096] 9 车身框架
[0097] 9a 头管部分
[0098] 9b1 右下车架部分
[0099] 9b2 左下车架部分
[0100] 9c1 右底车架部分
[0101] 9c2 左底车架部分
[0102] 9d1 右后车架部分
[0103] 9d2 左后车架部分
[0104] 10 车座
[0105] 15 发动机
[0106] 15a 曲轴
[0107] 17 散热器
[0108] 18a,,18b 后座搁脚部
[0109] 19a,19b 后座搁脚部支架
[0110] 20d 侧罩
[0111] 20f 第一导风路径
[0112] 21a 搁脚板
[0113] 21e 第二导风路径 。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