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

申请号 CN200510127216.5 申请日 2005-11-25 公开(公告)号 CN1970380A 公开(公告)日 2007-05-30
申请人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姚明顺; 王兴洋; 彭正志;
摘要 本 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机车 的电瓶收容构造,其可有效地利用机车的结构与造型所产生的空间而形成一电瓶收容空间,以达到方便收容电瓶且利于封电瓶处理的功效。本发明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其具备收容电瓶用的电瓶收容箱,其特征为利用所述机车后侧的后车壳的内侧与所述机车的其它构件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电瓶收容箱,将所述电瓶收容箱结合设置于所述后车壳上,且于所述后车壳上形成对应所述电瓶收容箱的电瓶收容箱盖的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其具备收容电瓶用的电瓶收容箱, 其特征为利用所述机车后侧的后车壳的内侧与所述机车的其它构件间 的空间配置所述电瓶收容箱,将所述电瓶收容箱结合设置于所述后车 壳上,且于所述后车壳上对应所述电瓶收容箱的部分形成用以开闭所 述电瓶收容箱的电瓶收容箱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其中所述机车 还具备后握把,将所述电瓶收容箱盖形成在俯视观察时不与所述后握 把重叠的所述后车壳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其中所述电瓶 收容箱与所述后车壳一体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机车的电瓶收容 构造,其中所述机车于所述后车壳的上方还具备有座垫部,且俯视观 察时,所述电瓶收容箱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座垫部所遮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机车的电瓶收容 构造,其中于所述电瓶收容箱的内部上形成有用以固定所述电瓶的辅 助固定构件。
6.一种机车,其特征为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 所述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尤其涉及一种使用于小型 摩托车中的电瓶收容构造。

背景技术

在各种车辆上,一般都会设置有电瓶,以提供车辆发动和电灯时 所需的电。为了收容并保持所述电瓶,必须配合所述电瓶的大小而 于车辆上形成一电瓶收容构造,以收容并保持所述电瓶。此一电瓶收 容构造,对于搭载空间相对于汽车极为有限的机车的设计来说,非常 的重要,不仅须考虑避免造成机车的车身尺寸过大,且不能妨碍机车 内部零件和配线的配置。
在所述的要求下,早期的机车,是将电瓶收容构造设置于置脚板 的下方空间,以满足所述的要求。但是将电瓶收容构造设置于置脚板 下方的构造,由于开启非常容易,因此有遭偷窃的可能。为了解决此 一问题,而有将电瓶收容构造设置于机车座垫部下方的置物箱内部的 构造。请参考图5的先前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图,如图5所示,所 述构造中是将一电瓶收容箱71设置于置物箱72后方下侧处。电瓶收 容箱71是以与置物箱72不同的模具所形成,而与置物箱72为不同 个体,以螺栓结构等将其定于置物箱72的后下侧。此种电瓶收容 构造,可满足所述避免造成机车的车身尺寸过大和不妨碍机车内部零 件配置和配线的要求。此外,由于是设置于置物箱72的内部,因此 可由锁定的座垫部所保护,其中的电瓶73不易遭到偷窃或破坏。
但如图5所示的电瓶收容构造,虽因其电瓶收容箱71深入机车 的内部而不易遭到偷窃或破坏,但仍有下述种种问题存在。首先,由 于其是设置于置物箱72的下方凹入的内部内,因此操作者必须先经 由置物箱72深入机车的内部,再以手使电瓶73倾倒一定度后才能 将电瓶73安装或取出,极为不便,组装和维修操作的困难度也很高。 并且在进行倾倒和取出电瓶73的动作中,操作者的手部容易受到置 物箱72的电瓶收容箱71开口部边缘所妨碍而使得操作变得困难。
此外,由于电瓶收容箱71是与置物箱72分别形成为不同个体, 因此制作时必须多一个模具,造成生产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并且在固 定时,可能会因制作上的些许误差或人工固定操作的原因,而使得电 瓶收容箱71与置物箱72间产生间隙,以致有雨天行驶时泥等可能 经由所述间隙溅入其中的可能。
另外,由于所述先前的电瓶收容构造中是以螺栓结构等将电瓶收 容箱72安装于置物箱71上,因此如果固定操作不完善,长久使用后, 可能会有因车体经常的振动造成螺栓部位松脱,并进而引起杂音等问 题。

发明内容

对于所述常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上的种种问题,长久以来业界 和使用者都希望能获得一有效的改善解决方案,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 针对所述常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致力思考并 研发其解决方案,而提出的一崭新的解决方案。即,本发明的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其特别是可有效地利用小型摩托车 的造型所产生的空间而形成一收容空间,以达到收容电瓶的功能。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机车的电瓶 收容构造,其具备收容电瓶用的电瓶收容箱,其特征为利用所述机车 后侧的后车壳的内侧与所述机车的其它构件间的空间配置所述电瓶收 容箱,将所述电瓶收容箱结合投置于所述后车壳上,且于所述后车壳 上对应所述电瓶收容箱的部分形成用以开闭所述电瓶收容箱的电瓶收 容箱盖。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构成,通过利用机车后侧的后车壳的内侧与机 车的其它构件间的空间形成电瓶收容箱,将所述电瓶收容箱结合设置 于所述后车壳上,且于所述后车壳上形成对应所述电瓶收容箱的电瓶 收容箱盖的部分,那么不仅可任意利用后车壳内部未被利用的空间, 且可因此利用现有技术中用来配置电瓶收容箱的空间,使车身内部各 构件的配置更为紧凑化,而可满足避免造成机车的车身尺寸过大和不 妨碍机车内部零件配置和配线的基本要求。此外,在电瓶安装或取出 操作时,操作者打开所述后车壳上的电瓶收容箱盖后,即可对电瓶进 行处理,不需如现有技术般深入机车的内部,因此组装和维修操作容 易,操作者的手部一般没有受到置物箱和电瓶收容箱开口部妨碍的可 能。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 的电瓶收容构造,其中所述机车还具备后握把,将所述电瓶收容箱盖 形成在俯视观察时不与所述后握把重叠的所述后车壳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构成,通过将电瓶收容箱盖形成在俯视观察时 不与后握把重叠的后车壳的部分,那么即使机车上设有后握把,也不 会妨碍本发明的电瓶收容箱盖的开启。在电瓶安装或取出操作时,操 作者手部穿过后握把即可打开电瓶收容箱盖并取出或安装电瓶,获得 与所述权利要求1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 的电瓶收容构造,其中所述电瓶收容箱与所述后车壳一体成形。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构成,由于将所述电瓶收容箱与所述后车壳一 体成形,因此制作时不需增加模具,减少生产和固定操作的成本。并 且由于电瓶收容箱与置物箱间不会有间隙,因此可确实防止泥水等溅 入电瓶收容箱内,确保其中的电瓶不会受损。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 权利要求所述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其中所述机车于所述后车壳的 上方还具备有座垫部,且俯视观察时,所述电瓶收容箱的至少一部分 由所述座垫部所遮盖。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构成,利用所述后车壳上方的座垫部由正上方 遮盖所述电瓶收容箱的至少一部分,那么可通过锁定的座垫部保护所 述电瓶收容箱,使电瓶不会随意遭到偷窃或破坏。而在电瓶安装或取 出操作时,操作者掀起座垫部后,即可打开后车壳上的电瓶收容箱盖 而对电瓶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 权利要求所述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其中于所述电瓶收容箱的内部 上形成有用以固定所述电瓶的辅助固定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构成,由于所述电瓶收容箱的内部形成有用以 固定所述电瓶的辅助固定构件,因此收容于其中的电瓶可被所述辅助 固定构件所顶住固定,不会因机车行驶时的振动而摇动碰撞产生杂 音。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是一种机车,其特征为具备权 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构成,可获得具有所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 权利要求所述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的功效的机车。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的一机车的侧视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的侧视图,(a)是拆下 后握把的状态的图,(b)是安装后握把的状态的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的俯视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中座垫部与电瓶收容箱 的位置关系图。
图5a-b是显示本发明的电瓶收容箱1的构造图。
图6的先前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看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的一机车的侧视图。图 1中虽显示将本发明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应用于一小型摩托车上, 但本发明并不限定应用于小型摩托车,还可为其它类型的机车,如打 档型机车,和动力车辆。动力车辆是例如ATV(All-terrain vehicles,全 能越野车)和机动车辆等。
如图1所示,具有本发明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1的机车50, 具有:车头51、车体骨架52、踏板53、座垫部54、车轮55、前叉56、 动力和变速机构57、和后握把58。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的侧视图,(a)是未安装 后握把的情形的图,(b)是安装有后握把的情形的图。如图2所示,本 发明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中,是利用机车50的后侧的后车壳11的 内侧(图2中的后车壳11的下侧)与机车50的其它构件间的空间,并 配合电瓶3的形状,而形成机车50的电瓶收容箱1。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车壳11的侧视形状是形成为大致由前方(图 2中的左侧)向后侧逐渐升起达到顶部12的位置后,再呈逐渐下降的 形状,而电瓶收容箱1则设置于后车壳11的顶部12后侧处(如图2中 的虚线所示),且电瓶收容箱1是结合设置于后车壳11上。由于顶部 12后的内侧空间是一未被利用的空间,因此将电瓶收容箱1配置于所 述处,不仅可有效利用后车壳内部未被利用的空间,且可因此利用现 有技术中用来配置电瓶收容箱的空间,使车身内部各构件的配置更为 紧凑化,而可避免造成机车50的车身尺寸过大,且还不妨碍机车50 内部的其它零件和配线的配置。
接着,于后车壳11上对应电瓶收容箱1的部分,形成用以开闭 电瓶收容箱1的电瓶收容箱盖2。如此,操作者打开后车壳11上的电 瓶收容箱盖2后,即可对电瓶3进行处理,因此不需如现有技术般深 入机车的内部,组装和维修操作容易,且操作者的手部一般没有受到 置物箱和电瓶收容箱开口部边缘妨碍的可能。
但于如图2(b)所示的安装有后握把的情形时,由于在后车壳11 的上侧安装有后握把58,为了避免打开电瓶收容箱盖2时受到后握把 58的妨碍而无法充分打开的情形发生,因此后车壳11上作为电瓶收 容箱1的电瓶收容箱盖2的部分,优选为使用不受后握把58的妨碍 而可以打开的位置。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的俯视图,由图3中可 清楚得知电瓶收容箱盖2与后握把58的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本 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电瓶收容箱1的电瓶收容箱盖2打开后受到后 握把58的妨碍而无法开启的情形,因此优选为将后车壳11上作为电 瓶收容箱1的电瓶收容箱盖2的部分,设定在俯视观察时不与机车50 的后握把58重叠的部分。如此,即使机车50上设有后握把58,也不 会妨碍本发明的电瓶收容构造中的电瓶收容箱盖2的开启。操作者手 部可穿过后握把58而打开电瓶收容箱盖2以取出或安装电瓶3。
此外,本发明的电瓶收容箱1除了可采用与后车壳11分别制作 后,再利用卡止或螺栓固定等方式将其结合设置在后车壳11上的方 式外,还可采用直接与后车壳11一体成形的方式。如此,不仅制作 时不需增加模具,可减少生产和固定操作的成本,且由于电瓶收容箱 与置物箱间不会有间隙,可确实防止泥水等溅入电瓶收容箱内,确保 其中的电瓶不会受损。
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中座垫部与电瓶收容箱 的位置关系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机车的电瓶收容构造,优选为 可将所述电瓶收容箱形成在俯视观察时其至少一部分由机车50所具 备的座垫部54所遮盖的位置。
如此,利用后车壳11上方的座垫部54由正上方遮盖电瓶收容箱 1的至少一部分,那么可遮蔽保护用以锁止固定电瓶收容箱盖2的锁 止固定装置,使电瓶收容箱盖2和电瓶3不会随意遭到破坏或偷窃, 或即使电瓶收容箱盖2遭到不当开启时,锁定的座垫部54也可挡住 电瓶收容箱1上方的部分范围,使电瓶收容箱盖2仅能打开一小角度, 电瓶3不会随意遭到破坏或偷窃。另一方面,在电瓶3安装或取出操 作时,操作者掀起座垫部54后,即可打开电瓶收容箱盖2而对电瓶3 进行处理。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电瓶收容箱1的构造图。由于电瓶收容箱1 与其所收容的电瓶3间具有间隙,因此本发明优选为在电瓶收容箱1 的内部具有辅助固定构件4,以固定电瓶3,使电瓶3不会随着车体 的振动而摇动。而本发明中,是例如于电瓶收容箱1的电瓶收容箱盖 2的内侧面形成多个肋柱作为辅助固定构件4。如图5所示,当电瓶 收容箱盖2于开闭的状态时,形成于其内侧面的多个肋柱可抵住电瓶 3的顶面,因此可辅助固定收容于其中的电瓶3,使得电瓶3不会因 机车行驶时的振动而摇动造成碰撞或逐渐松脱。此外,不限定于电瓶 收容箱盖2,还可于电瓶收容箱1的内侧面适当处,形成多个辅助固 定构件4,以辅助固定收容于其中的电瓶3。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和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 人员仍可基于所述本发明的教示和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 替换和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而 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和修饰,并被所述权利要求书所涵 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