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上装置

申请号 CN96121735.9 申请日 1996-11-20 公开(公告)号 CN1096978C 公开(公告)日 2002-12-25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新村裕幸;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车辆上 锁 装置,是利用设在 车身 上的上锁部件来锁固 防盗 钢 丝绳 。设有能将 蓄 电池 14相对于主架管3装卸的上锁部件15,将防盗 钢丝绳 20的接合配件21接合在上锁部件15、锁栓16上,在卸下 蓄电池 14的状态,操作钥匙使锁栓后退并锁住。在蓄电池14锁固时,使接合配件21与被蓄电池14推下的提升臂17接合并锁固。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上装置,该车辆具有可装卸的车身用品、用于锁固 该车身用品的上锁部件、防盗丝绳;其特征在于,利用该上锁部件 将防盗钢丝绳锁固在车身上,上述车身用品是带辅助自行车的蓄 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身用品 卸下的状态,用上锁部件锁固防盗钢丝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被锁固 着的车身用品将防盗钢丝绳不能卸下地接合在车身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锁部件备 有与蓄电池接合或脱开的锁栓,在开锁时,该锁栓在与防盗钢丝绳接 合的状态下被拉入车身内部,使防盗钢丝绳卸不下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身用品是 带辅助力的自行车的蓄电池,通过将该蓄电池开锁并从车身往上抬, 把防盗钢丝绳接合在车身上,然后再锁住蓄电池,使得防盗钢丝绳不 能卸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将防盗钢 丝绳收存在车架的中空部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将防盗钢 丝绳的一端穿过车座柱内,卷绕在设在车座下方的卷轴上。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带电池驱动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用上装置。

蓄电池驱动的电动辅助力的自行车是公知的。该蓄电池相对于车 架能装卸,由设在车架上的上锁部件锁固。

另外,卷成圈状并连接两端地将车身的一部分与桩等固定物锁在一 起的防盗丝绳也是公知的。日本专利公报实开昭61-187782号揭示了 这样一种防盗钢丝绳。其锁固方式是,将从设在前叉上的锁引出的锁带 呈圈状地穿过前轮的辐条后,将其前端插入锁中并用钥匙锁住。

当使用者要停放这种带蓄电池驱动的电动辅助力的自行车时,一种 情形是将蓄电池锁固在车上,另一种情形是把蓄电池卸下来带走。

因此,如果能够利用蓄电池的上锁部件或蓄电池本身使得防盗钢丝 绳卸不下来,就不必在防盗钢丝绳上设置上锁部件,可以减少零件数目, 减轻上锁装置的重量,降低造价。

另外,在不使用时,该长长的防盗钢丝绳露在外面很碍事,因此希 望有一种在不使用时能将该较长防盗钢丝绳收起来的构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是车辆上锁装置,该车辆具有可装卸的车身 用品、用于锁固该车身用品的上锁部件、防盗钢丝绳,该上锁装置的特 征在于,利用该上锁部件将防盗钢丝绳锁固在车身上,车身用品是带辅 助力的自行车的蓄电池。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特征是,在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中,在车 身用品卸下的状态,用上锁部件锁固防盗钢丝绳。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的特征是,在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中,利用 被锁固着的车身用品将防盗钢丝绳不能卸下地接合在车身上。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的特征是,在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中,上锁 部件备有与蓄电池接合或脱开的锁栓,在开锁时,该锁栓与防盗钢丝绳 在接合着的状态下被拉入车身内部,使防盗钢丝绳卸不下来。

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所述发明的特征是,在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 中,车身用品是带辅助力的自行车的蓄电池,通过将该蓄电池开锁并从 车身往上抬起,把防盗钢丝绳接合在车身上,然后再锁住蓄电池,使得 防盗钢丝绳不能卸下。

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所述发明的特征是,在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 中,能将防盗钢丝绳收存在车身架的中空部内。

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所述发明的特征是,在第6技术方案的发明 中,能将防盗钢丝绳的一端穿过车座柱内,卷绕在设在车座下方的卷轴 上。

图1是带辅助力的自行车的整体侧面图。

图2是上锁部件部分的放大侧面图(开锁时)。

图3是上锁部件部分的放大侧面图(锁固时)。

图4是表示用上锁部件锁固防盗钢丝绳的图。

图5是图2的5-5线断面图。

图6是图3的6-6线断面图。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带蓄电池驱动的电动辅助力的自行车的整体侧面图。支持前 轮1和后轮2的车身架备有大体呈V字形并相互连通的主架管3和车座 柱4,车座5支承在车座柱4上。

头管6设在主架管3的前端,前叉7可转动地支承在该头管6上。 在前叉7的上端安装着车把8。

在主架管3与车座柱4的连接部设有踏板曲轴9,在与其一起旋转 的主动链轮10与后轮2处的从动链轮11之间卷绕着车链12,由该车 链12驱动后轮2。

主架管3上支承着用于辅助驱动主动链轮10的电动达13,作为 电源的蓄电池14可装卸地安装在主架管3上,由上锁部件15锁固。

在上锁部件15上设有能伸出或缩入的锁栓16(图2),为了在上锁 部件15开锁时易于卸下蓄电池14,设有将蓄电池14的前端往上推、 使其弹起的提升臂17。

在主架管3上的头管6附近的位置处设有开口部18,安装在防盗 钢丝绳20一端的接合配件21从该开口部18伸出,该接合配件21可与 锁栓16或提升臂17接合。

防盗钢丝绳20的另一端进入主架管3和车座柱4的内部空间,通 过线形部件23间接或直接地安装在设在车座5底部的卷轴22上,由卷 轴22常时地卷绕防盗钢丝绳20的不用部分,使得接合配件21一侧的 伸出量最小。

在该例中,由卷轴22卷绕线形部件23,连接在线形部件23一端 的连接部件24通过螺栓25和螺母26安装在防盗钢丝绳20的一端,这 样,将线形部件23与防盗钢丝绳20连接起来。该连接作业是利用由车 座柱4的本体部分和安装在其上部的伸缩部4a构成的、用于上下调节 而分开的部分进行的。

图2是将上锁部件15部分放大了的图,上锁部件15安装在头管6 与主架管3之间的锁托架30上,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并可转到[入]、[切]、 [装卸]各位置。

在钥匙的[入]、[切]位置,锁栓1 6伸出并与蓄电池14前面的接合 孔31嵌合,蓄电池14成为被锁固的状态。在[入]时电源接通,在[切] 时电源切断。

在钥匙的[装卸]位置,锁栓16退出接合孔31并后退到锁托架30 内,蓄电池14成为可装卸的状态。

如图4所示,在锁栓16的前端,形成有L字形断面的接合槽32, 形成在接合配件21前端的L字部33可与该接合槽32接合。

当钥匙在[装卸]位置时,接合槽32能够在与L字部33接合着的状 态下后退到锁托架30内,并且在此状态时不能将L字部33从接合槽 32中卸下。

如图5所示,提升臂17大体呈コ字形,从图2可见,提升臂17的 基部34的销35可滑动地嵌合在锁托架30上的长孔36内,并被弹簧 37往后方(本图中是右方)拉。

弹簧37是张设在接合突起38与车身之间的拉伸螺旎弹簧,上述接 合突起38设在基部34的端部。当要卸下蓄电池14时,把提升臂17 向后方拉出并以销35为支点,使其前端立起转动(图中反时针方向)。

这时,提升臂17的前端部40与设在蓄电池14前端底部的接合肩 部41抵接,凭借弹簧37的弹力将其推上,所以,进行将蓄电池14的 前端抬起的弹起动作。

反之,当要装上蓄电池14时,先将蓄电池14的后端嵌合到设在车 架管3后端部的插口39内,以该嵌合部为支点将前端推下后,接合肩部 41使提升臂1 7的前端部40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将其推下,同时抵抗弹 簧37的弹力地使销35在长孔36内前进而进入前方,如图3所示地将 提升臂17形成为大体平状的倒伏状态。

从图2可见,设有从锁托架30向后方延伸的伸出壁42,在该伸出 壁42上设有供接合配件21自由出入的大开口部43。

图5表示该部分的横断面。如图5所示,在提升臂17提升时,接合 配件21可从开口部43自由地出入内侧。

在图6所示的提升臂17倒伏的状态时,已从开口部43插入锁托架 30内的接合配件21的L字部33与倒伏着的提升臂17的内侧接合着 而不能卸下。

图5的标记44表示车架罩,在该车架罩44的与开口部43(见图 2)对应位置处也形成开口部45。

下面说明利用防盗钢丝绳20的锁固方法。首先,在卸下了蓄电池1 4的状态,如图2所示,用钥匙把上锁部件15从[装卸]位置转到[入]或[切] 位置,使锁栓16从锁托架30中伸出。

于是,如图4所示地,接合槽32从锁托架30内部呈现出来,将接 合配件21的L字部33与其接合,再用钥匙把上锁部件15转到[装卸] 位置时,则锁栓16将L字部33接合在接合槽32的状态下后退到锁托 架30内,接合配件21被锁固住而不能卸下。

因此,只要不再次用钥匙操作上锁部件15,就不能将防盗钢丝绳2 0开锁,其结果,可将上锁部件15用作为防盗钢丝绳20的上锁部件。

这样,就不必在防盗钢丝绳20上设置上锁部件,因而可使防盗装置 的构造简单化,减少零件的数目,减轻重量并降低造价。

在蓄电池14的安装状态时,在锁固蓄电池14之前,在蓄电池14 的抬起状态,如图5所示地先将接合配件21插入开口部45,再从开 口部43(见图2)插入提升臂17的内侧。

在该状态下将蓄电池14锁固后,如图6所示,提升臂17倒伏并 与接合配件21的L字部33接合,以后如果不用钥匙操作上锁部件15、 将蓄电池14开锁并使其弹起,则接合配件21便不能拔出。

因此,这种情况下也能得到与利用锁栓16时同样的效果,并且, 如果同时用锁栓16和提升臂17进行锁固,则无论在蓄电池14的安 装状态或卸下状态都能进行防盗钢丝绳20的锁固。

当然,也可以单独地使用锁栓16或提升臂17进行锁固。

另外,在用防盗钢丝绳20进行锁固时,通过拉动接合配件21, 可将卷绕在卷轴上的防盗钢丝绳20从主架管3和车座柱4内拉出所 需的长度。

开锁时,由卷轴22自动地卷绕不要的部分并收存在主架管3和 车座柱4内,所以外观好,便于携带该不用时碍事的防盗钢丝绳20。

而且,防盗钢丝绳20的靠近卷轴22的部分不露在外部,不要求 很大的强度,所以,该部分可使用另外的细的、轻的、低价的线形部 件23。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可作出各种变型。适用的对象也不 限于带辅助力的自行车,可以适用于一般的自行车或两轮机动车等。

另外,车身用品不限于蓄电池,也可以是用上锁部件锁住或脱开 的其它物品。

另外,利用车身用品的安装而进行的防盗钢丝绳20的锁固,也 可以不采用提升臂17,而是把车身用品本身与车身用防盗钢丝绳20 接合起来。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由于是利用锁固车身用品的上锁部件 将防盗钢丝绳锁在车身上,所以,可利用该上锁部件作为防盗钢丝绳 的上锁部件,从而不必设置防盗钢丝绳专用的上锁部件。因此,可使 上锁装置的构造简单化,减少零件数目,减轻重量并降低造价。而且 使车身用品是带电动辅助力自行车的蓄电池,所以,在带电动辅助力 的自行车中可得到有利的上锁装置。

由于第2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1技术方案中的发明中,在车身 用品卸下的状态下用上锁部件锁固防盗钢丝绳,所以可有效地利用车 身用品不使用时的上锁部件。

由于根据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1的技术方案中的发明中, 利用被锁固着的车身用品将防盗钢丝绳不能卸下地接合在车身上,所 以能有效地利用车身用品。

由于第4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中,使上锁部 件备有能与蓄电池接合或脱开的锁栓,在开锁时,该锁栓在与防盗钢 丝绳接合的状态下被拉入车身内部,防盗钢丝绳卸不下来,所以,能 有效地利用上锁部件的锁销。

由于第5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中,使车身用 品是带辅助力自行车的蓄电池,通过将该蓄电池开锁并从车身往上 抬,把防盗钢丝绳接合在车身上,然后再锁住蓄电池,使得防盗钢丝 绳不能卸下;所以可有效地利用蓄电池本身来上锁。

由于第6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中,使得能将 防盗钢丝绳收存在车架的中空部内,所以在开锁状态时外观好,不使 用时防盗钢丝绳的处理容易。

由于第7技术方案的发明可将防盗钢丝绳的一端穿过车座柱内 卷绕在设在车座下方的卷轴上,所以,在开锁状态时,自动地将防盗 钢丝绳的大部分收存在车架内,极为方便。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