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后尾机构

申请号 CN201611234222.5 申请日 2016-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7336749A 公开(公告)日 2017-11-10
申请人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杰; 韦天勇; 潘荣尚;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车用后尾机构,包括:壳体,一体成型,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方形凹槽,且每个方形凹槽的槽底开设有方孔;两组后 尾灯 座,分别位于作为观测、维修动 力 机构通道的方形凹槽的两侧;两个后 雾灯 座,对称设置于壳体的下部。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后尾机构,将壳体设置成一个整体,使得后尾表面无 焊接 痕迹,外部美观,而且一体成型的壳体结构较为紧凑,另外,由于壳体是一体成型的,从而减少零件的焊接与装配,进而降低后尾机构的维修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后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一体成型,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方形凹槽;
两组后尾灯座,分别位于方形凹槽的两侧;
两个后雾灯座,对称设置于壳体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尾灯座包括若干个第一灯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其特征在于,后尾灯座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形凹槽,其中,靠近后雾灯座的条形凹槽呈平状设置,远离后雾灯座的条形凹槽斜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后尾机构还包括一液晶显示条槽,位于方形凹槽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其特征在于,作为通起落架一侧的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强条,且第一加强条与壳体之间通过结构胶相连,并通过螺纹固件加强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液晶显示条槽的下方壳体内侧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条,且加强条的与壳体内侧之间通过结构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方形凹槽之间的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三加强条,且第三加强条与壳体之间通过结构胶相连,其中,第三加强条上设置有第一条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其特征在于,壳体侧壁的内侧设置有第四加强条,且第四加强条上设置有第二条形凸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其特征在于,方形凹槽的侧边剖面一端设置有第五加强条,且第五加强条与方形凹槽槽底相对侧通过结构胶相连;车厢后尾的折弯剖面一端设置有第六加强条,并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壳体与第六加强条之间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方形凹槽一侧的第七加强条位于壳体内侧上,并通过结构胶固定第七加强条与壳体之间的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车用后尾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汽车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后尾机构,特别是一种车用后尾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后尾是汽车的主要组成部件,而现有的汽车尾部是将多个零部件通过焊接技术拼接而成,导致后尾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平整,而且影响后尾的美观造型,而且也不便于后尾的维修,增加维修成本。
[0003]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一体成型、造型简单且维修成本低的车用后尾机构。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一体成型、造型简单且维修成本低的车用后尾机构。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用后尾机构,包括:
[0006] 壳体,一体成型,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方形凹槽,且每个方形凹槽的槽底开设有方孔;
[0007] 两组后尾灯座,分别位于作为观测、维修动机构通道的方形凹槽的两侧;
[0008] 两个后雾灯座,对称设置于壳体的下部。
[0009]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中,所述后尾灯座包括若干个第一灯槽,且所述第一灯槽沿方形凹槽的长度方向呈一字排列设置,其中,沿第一灯槽的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沿第一灯槽的厚度方向设置有一通孔。
[0010]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中,后尾灯座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形凹槽,其中靠近后雾灯座的条形凹槽呈平状设置,远离后雾灯座的条形凹槽斜向设置。
[0011]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中,后雾灯座,呈长条形设置,其中,后雾灯座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安装,且沿每一个安装块的厚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两块安装块之间设置有一条形通槽。
[0012]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中,所述车用后尾机构还包括一液晶显示条槽,位于作为安装化玻璃的方形凹槽的上方,其中,液晶显示条槽呈阶梯状设置,沿液晶显示条槽的厚度方向设置有第三安装孔。
[0013]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中,液晶显示条槽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作为指示灯安装空间的第二灯槽,沿第二灯槽的厚度方向设置有第四安装孔。
[0014]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中,作为安装钢化玻璃的方形凹槽的两侧各设置有两个加强块。
[0015]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中,两个后雾灯座之间设置有一斜槽。
[0016]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中,作为通起落架一侧的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强条,且第一加强条与壳体之间通过结构胶相连,并通过螺纹固件加强固定。
[0017]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中,位于液晶显示条槽的下方壳体内侧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条,且加强条的与壳体内侧之间通过结构胶固定。
[0018]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中,两方形凹槽之间的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三加强条,且第三加强条与壳体之间通过结构胶相连,其中,第三加强条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凸块
[0019]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中,壳体侧壁的内侧设置有第四加强条,且第四加强条上设置有第二条形凸块。
[0020]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中,方形凹槽的侧边剖面一端设置有第五加强条,且第五加强条与方形凹槽槽底之间通过结构胶相连;车厢后尾的折弯剖面一端设置有第六加强条,并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壳体与第六加强条之间的连接。
[0021] 在上述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中,连接于方形凹槽一侧的第七加强条位于壳体内侧上,并通过结构胶固定第七加强条与壳体之间的连接。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3] (1)、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后尾机构,将壳体设置成一个整体,使得后尾表面无焊接痕迹,外部美观,而且一体成型的壳体结构较为紧凑,另外,由于壳体是一体成型的,从而减少零件的焊接与装配,进而降低后尾机构的维修成本;
[0024] (2)、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后尾机构,根据壳体各个部位的受力情况,设置加强条的位置以及加强条的安装方式,从而提高壳体的强度以及保持壳体表面的平整性,另外,壳体的边线折弯处均通过圆弧过渡,防止壳体一体成型时发生应力集中现象,进而提高壳体的强度。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一种车用后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0027] 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图。
[0028] 图4是图1中C-C的剖视图。
[0029] 图5是图1中D-D的剖视图。
[0030] 图6是图1中E-E的剖视图。
[0031] 图中,100、壳体;110、方形凹槽;111、方孔;120、斜槽;130、第一加强条;140、第二加强条;150、第三加强条;151、第一条形凸块;160、第四加强条;161、第二条形凸块;170、第五加强条;180、第六加强条;190、第七加强条;200、后尾灯座;210、第一灯槽;211、第一安装孔;212、通孔;220、条形凹槽;300、后雾灯座;310、安装块;311、第二安装孔;320、条形通槽;400、液晶显示条槽;410、第三安装孔;500、第二灯槽;510、第四安装孔;600、加强块;700、结构胶;800、螺纹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3]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用后尾机构,包括:壳体100,一体成型,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方形凹槽110,且每个方形凹槽110的槽底开设有方孔111,其中一个方形凹槽110位置作为钢化玻璃的安装空间,另一个方形凹槽110与车厢内部的动力机构相通,作为观测、维修动力机构的通道;两组后尾灯座200,分别位于作为观测、维修动力机构通道的方形凹槽110的两侧;两个后雾灯座300,对称设置于壳体100的下部,用以警示后车,使得后车与前车保持车距。
[0034] 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后尾机构,将壳体100设置成一个整体,使得后尾表面无焊接痕迹,外部美观,而且一体成型的壳体100结构较为紧凑,另外,由于壳体100是一体成型的,从而减少零件的焊接与装配,进而降低后尾机构的维修成本。
[0035] 优选地,如图1所示,后尾灯座200包括若干个第一灯槽210,且所述第一灯槽210沿方形凹槽110的长度方向呈一字排列设置,其中,沿第一灯槽210的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211,作为后尾灯与壳体100之间的连接部;沿第一灯槽210的厚度方向设置有一通孔212,作为后尾灯的嵌套通道。
[0036] 上述所述的若干个第一灯槽210之间均为相互独立,使得安装于第一灯槽210内的后尾灯发光时,且相邻两后尾灯之间的光线不会发生重叠,从而使得后尾灯的光线变得柔和,不刺眼,另外,独立的第一灯槽210使得某个后尾灯灯源发生故障时,不影响其他后尾灯灯源的工作,提高了后尾灯的可靠性。
[0037] 优选地,如图1所示,后尾灯座20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形凹槽220,其中靠近后雾灯座300的条形凹槽220呈水平状设置,远离后雾灯座300的条形凹槽220斜向设置,用以固定后尾灯罩的上下两侧边,将其中一条条形凹槽220设置成斜向,一方面安装于条形凹槽220上的后尾灯罩变得美观;另一方面采用斜向条形凹槽220使得后尾灯罩与壳体100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牢固。
[0038] 优选地,如图1所示,后雾灯座300,呈长条形设置,其中,后雾灯座300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安装块310,且沿每一个安装块310的厚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11,作为后雾灯与壳体100之间的连接部;两块安装块310之间设置有一条形通槽320,作为后雾灯的安装通道。
[0039] 优选地,如图1所示,车用后尾机构还包括一液晶显示条槽400,位于作为安装钢化玻璃的方形凹槽110的上方,其中,液晶显示条槽400呈阶梯状设置,沿液晶显示条槽400的厚度方向设置有第三安装孔410,作为液晶显示板与壳体100的连接部。
[0040] 优选地,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条槽40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作为指示灯安装空间的第二灯槽500,沿第二灯槽500的厚度方向设置有第四安装孔510,作为指示灯与壳体100之间的接连部。
[0041] 优选地,如图1所示,作为安装钢化玻璃的方形凹槽110的两侧各设置有两个加强块600,且所述加强块600用以连接车厢侧壁上的加强柱,提高车体的强度。
[0042] 优选地,如图1所示,两个后雾灯座300之间设置有一斜槽120,作为汽车车牌的安装空间。
[0043]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剖面A-A位于壳体100顶部的剖面,其剖线方向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壳体100的一侧为斜边,作为通风起落架的安装位置,而且壳体
100的斜边与上顶边之间一次折弯形成,使得通风起落架与壳体100斜边充分贴合,防止空气中的雨水或者大颗粒物质进入车厢内,保证车厢的整洁;壳体100的另一侧与上顶边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增加壳体100的外观度,而且通过圆弧过渡,防止壳体100在一次成型时发生应力集中现象,导致壳体100表面出现裂纹。
[0044]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通风起落架一侧的壳体100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强条130,且第一加强条130与壳体100之间通过结构胶700相连,并通过螺纹紧固件800加强固定,提高壳体100的强度,满足安装通风起落架的位置的要求。
[0045] 其中,螺纹紧固件800不仅可以作为壳体100与第一加强条130之间的连接,也可以作为通风起落架固定于支架上的连接,从而实现螺纹紧固件800的双重固定功能。
[0046] 结构胶700指强度高(压缩强度>65MPa,钢-钢正拉粘接强度>30MPa,抗剪强度>18MPa),能承受较大荷载,且耐老化、耐疲劳、耐腐蚀,在预期寿命内性能稳定,适用于承受强力的结构件粘接的胶粘剂。
[0047]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液晶显示条槽400的下方壳体100内侧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条140,且加强条的与壳体100内侧之间通过结构胶700固定,由于后尾机构的壳体100侧壁不需要承受其过大的承载力,所以在壳体100与第二加强条140支架只需通过结构胶700相连即可,使得后尾结构变得更加的紧凑,可靠。
[0048]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剖面B-B位于两个方形凹槽110之间的剖面结构,其剖线方向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由于两个方形凹槽110的槽底低于壳体100侧壁的表面,使得两方形凹槽110之间外侧形成凸起,内侧形成凹腔,其中,两方形凹槽110之间的壳体100内侧设置有第三加强条150,且第三加强条150与壳体100之间通过结构胶700相连,由于两方形凹槽110之间的内侧形成空腔,如果直接将第三加强条150连接与壳体100上,需要增加结构胶700的体积,造成结构胶700的浪费,而且由于第三加强条150与壳体100之间的距离较长,使得第三加强条150不能起到加强壳体100强度的效果,因此在第三加强条150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凸块151,从而减小第三加强条150与壳体100之间的距离,一方面减少结构胶700的体积,另一方面加强第三加强条150与壳体100之间的牢固性,从而提高壳体100侧壁的强度。
[0049] 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剖面C-C是位于壳体100底部的剖面,其剖线方向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由于安装车牌的斜槽120一侧与壳体100处于分离状态,使得剖面C-C的结构形成两段,其中,剖面C-C的上部分结构为方形凹槽110与壳体100侧壁之间的剖面,该剖面的结构与剖面B-B的结构相似,其中,壳体100侧壁的内侧设置有第四加强条160,且第四加强条160上设置有第二条形凸块161,从而减小第四加强条160与壳体100侧壁之间的连接缝隙,进而减少连接第四加强条160与壳体100侧壁之间的结构胶700体积;剖面C-C的下面部分为斜槽120的剖面图,且与壳体100相连一侧的斜槽120通过圆弧过渡,减少壳体
100成型时在折弯处发生应力集中的现象,提高壳体100的强度。
[0050] 优选地,如图1和图5所示,剖面D-D是位于壳体100侧壁的剖面,且位于斜向条形凹槽220的上方,其中,剖面D-D的剖线沿壳体100的宽度方向设置,剖面D-D的剖面图的一端为方形凹槽110的侧边剖面,剖面D-D的剖面图的另一端为车厢后尾与车厢侧壁相交接的转弯处的剖面,且车厢后尾与车厢侧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减少壳体100成型时在折弯处发生应力集中的现象,提高壳体100的强度。
[0051] 优选地,如图1和图5所示,方形凹槽110的侧边剖面一端设置有第五加强条170,且第五加强条170与方形凹槽110槽底之间通过结构胶700相连;车厢后尾的折弯剖面一端设置有第六加强条180,并通过螺纹紧固件800固定壳体100与第六加强条180之间的连接,提高壳体100的强度。
[0052] 优选地,如图1和图6所示,剖面E-E是位于壳体100侧壁的剖面,且位于两个加强块600之间的壳体100,其中,剖面E-E的剖线沿壳体100的宽度方向设置,剖面E-E的剖面图的一端为方形凹槽110的侧边剖面,剖面E-E的剖面图的另一端为车厢后尾与车厢侧壁相交接的转弯处的剖面,且车厢后尾与车厢侧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减少壳体100成型时在折弯处发生应力集中的现象,提高壳体100的强度。
[0053] 优选地,如图1和图6所示,剖面E-E中与剖面D-D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剖面E-E中,连接于方形凹槽110一侧的第七加强条190位于壳体100内侧上,并通过结构胶700固定第七加强条190与壳体100之间的连接,而剖面D-D中,连接于方形凹槽110一侧的第五加强条170位于方形凹槽110的槽底相对侧上,之所以第五加强条170与第七加强条190的安装位置不同,是因为第五加强条170所在的位置靠近作为观测、维修动力机构的方形凹槽110,而该方形凹槽110上需要安装随时可以翻折的盖板,当盖板开启后回缩时,后盖撞击壳体100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力,使得方形凹槽110的槽底变形,因此需要将第五加强条
170设置于方形凹槽110槽底的相对侧,以此增加方形凹槽110槽底的强度;而将第七加强条
190设置与壳体100内侧上,是因为第七加强条190的两侧设置有加强块600,当加强块600上安装加强柱时,壳体100会由于受到加强柱的拉力而变形,因此通过第七加强条190来提高两加强块600之间壳体100的强度,防止壳体100表面变形,从而提高壳体100的外表美观度。
[0054] 优选地,如图2、图3、图4、图5以及图6所示,第一加强条130、第二加强条140、第三加强条150、第四加强条160、第五加强条170、第六加强条180以及第七加强条190均为工字钢截面。
[0055] 其中,工字钢有如下优点:(1)、翼缘宽,侧向刚度大。抗弯能力强;(2)、翼缘两表面相互平行使得连接、加工、安装简便;(3)、与一般型钢相比,成本低,精度高,残余应力小,无需昂贵的焊接材料和焊缝检测,节约钢结构制作成本30%左右;(4)、相同截面负荷下.热轧H钢结构比传统结构重量减轻15%-20%;(5)、与砼结构相比,工字钢结构可增大6%的使用面积,而结构自重减轻20%一30%,减少结构设计内力;(6)工字钢可加工成T型钢,蜂窝梁可经组合形成各种截面形式,极大满足工程设计与制作需求。
[0056] 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后尾机构,根据壳体100各个部位的受力情况,设置加强条的位置以及加强条的安装方式,从而提高壳体100的强度以及保持壳体100表面的平整性,另外,壳体100的边线折弯处均通过圆弧过渡,防止壳体100一体成型时发生应力集中现象,进而提高壳体100的强度。
[0057]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