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交列车到站时间预测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105684.0 申请日 2016-02-26 公开(公告)号 CN105774848A 公开(公告)日 2016-07-20
申请人 苏州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剑锋; 朱麟; 黄文强; 巩荣海;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轨交列车到站时间预测方法,包括:预设多个勘测点和通过连续勘测点所需时间;判断列车是否经过勘测点;若经过,判断列车是否有任务;若列车当前有任务则进行到站时间预测;若列车当前没有任务,则预测结束;若未经过,判断列车当前是否为停车状态;若列车当前不是停车状态则预测结束,若是停车状态则判断列车当前状态是否有任务,若列车有任务则每隔预设时长更新预测到站时间,获取当日列车经过各勘测点间所需时间,预测次日列车经过勘测点所需时间,首先判断运营条件,然后根据之前N日记录的相同运营条件下列车经过勘测点所需时间作为预测到站时间的依据。本发明能准确预测轨交列车到站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轨交列车到站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在轨交线路两站之间预设多个勘测点,预设列车通过两个连续勘测点之间所需时间;
其中,预测到站时间为列车行驶剩余勘测点之间距离所需时间之和
判断列车是否经过勘测点;若经过,判断列车是否有任务;若列车当前有任务则进行到站时间预测;若列车当前没有任务,则预测结束;
若未经过,判断列车当前是否为停车状态;若列车当前不是停车状态则预测结束,若是停车状态则判断列车当前状态是否有任务,若列车有任务则每隔预设时长更新预测到站时间;
当日列车运营结束,计算第一平均数,第一平均数作为当日某种运营条件下列车经过某两个连续勘测点之间所需时间;第一平均数:当日相同运营条件所有列车经过相同位置的两个连续勘测点所需时间的算数平均数;
预测次日列车经过上述两个连续勘测点所需时间,首先判断运营条件,然后计算第二平均数,将第二平均数作为次日该运营条件列车经过所述两个连续勘测点所需时间;第二平均数:之前N日记录的该运营条件下列车经过所述两个连续勘测点所需时间的算数平均数;N的范围为1~90;
首次预测采用预设两个连续勘测点之间列车通过所需时间作为基础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交列车到站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是:运营条件包括:天气情况、日期情况和轨交线路情况;
天气情况包括:晴、雨、、雾、极端气候
日期情况包括:工作日、假日、特定节日;
轨交线路情况包括:畅行、线路施工、线路故障、线路拥堵、早晚高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交列车到站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预设时长为1-5分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交列车到站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是:勘测点数据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获取。

说明书全文

轨交列车到站时间预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交列车到站时间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轨交列车是一般采用电驱动并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以汽车为主导的传统交通模式带来了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土地紧缺、交通拥堵等问题。而现代有轨列车尤其是有轨电车具有运行可靠、舒适、节能、环保等特点,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在世界范围被普遍推广也充满了光明的前景。
[0003] 传统轨交列车对到站时间的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较低,目前一般采用的方法如下:
[0004] 依据当前站台与下一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和交通工具平均的运行速度,计算交通工具到达下一目的地的时间。如果将该方法直接应用到轨交列车上,则会存在以下问题:
[0005] 1、由于轨交列车运行速度的不确定性,预测的时间可靠性较差;
[0006] 2、没有将道口红绿灯因素加入列车到站时间预测中进行计算;
[0007] 3、无法根据路况(早晚高峰,修路,天气等)动态修正列车预测到站时间;
[0008] 4、没有结合当前列车运行任务对列车到站时间进行预测。
[0009] 5、列车运行在站台之间时,没有对预测时间进行动态更新,增大预测时间误差。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准确预测轨交列车到站时间的方法。
[0011]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轨交列车到站时间预测方法,包括:
[0012] 在轨交线路两站之间预设多个勘测点,预设列车通过两个连续勘测点之间所需时间;其中,预测到站时间为列车行驶剩余勘测点之间距离所需时间之和;
[0013] 判断列车是否经过勘测点;若经过,继续判断列车是否有任务;若列车当前有任务则进行到站时间预测;若列车当前没有任务,则预测结束;
[0014] 若未经过,判断列车当前是否为停车状态;若列车当前不是停车状态则预测结束,若是停车状态则判断列车当前状态是否有任务,若列车有任务则则每隔预设时长更新预测到站时间;
[0015] 当日列车运营结束,计算第一平均数,第一平均数作为当日某种运营条件下列车经过某两个连续勘测点之间所需时间;第一平均数:当日相同运营条件所有列车经过相同位置的两个连续勘测点所需时间的算数平均数;
[0016] 预测次日列车经过上述两个连续勘测点所需时间,首先判断运营条件,然后计算第二平均数,将第二平均数作为次日该运营条件列车经过所述两个连续勘测点所需时间;第二平均数:之前N日记录的该运营条件下列车经过所述两个连续勘测点所需时间的算数平均数;N的范围为1~90;
[0017] 首次预测采用预设两个连续勘测点之间列车通过所需时间作为基础值。
[0018] 其中,运营条件包括:天气情况、日期情况和轨交线路情况;
[0019] 天气情况包括:晴、雨、、雾、极端气候;极端气候,例如台、洪、龙卷风。其实际运行中,可根据需要继续细分。
[0020] 日期情况包括:工作日、假日、特定节日;特定节日,例如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其实际运行中,可根据需要继续细分。
[0021] 轨交线路情况包括:畅行、线路施工、线路故障、线路拥堵、早晚高峰。其实际运行中,可根据需要继续细分。
[0022] 所述预设时长为1-5分钟。
[0023] 其中,勘测点数据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获取。
[0024] 本发明的将轨交列车两站之间划分为多个勘测点,通过获取相同运营条件下,相同位置的连续勘测点之间列车多日运行所需时间的平均值作为预测到站时间的依据。能动态更新到站预测时间,将运营条件对预测准确性的影响降低,实现准确预测轨交列车到站时间。附图说明
[0025]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在轨交线路两站之间预设多个勘测点编号为A1~A10,勘测点数据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获取。预设列车通过两个连续勘测点之间所需时间,以A1~A2所需时间为S1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其中,预测到站时间为列车行驶剩余勘测点之间距离所需时间之和,假设列车经过至A2,则预测到站时间为列车行驶A2~A10勘测点所需的时间之和;
[0028] 判断列车是否经过勘测点;若经过,继续判断列车是否有任务;若列车当前有任务则进行到站时间预测;若列车当前没有任务,则预测结束;
[0029] 若未经过,判断列车当前是否为停车状态;若列车当前不是停车状态则预测结束,若是停车状态则判断列车当前状态是否有任务,若列车有任务则每隔预设时长更新预测到站时间;所述预设时长为1-5分钟,优选为1分钟。例如,预测还有20分钟到站,但列车有任务但在线路上故障停车,则每隔1分钟,更新所需要显示的预测到站时间,其显示仍为20分钟。
[0030] 假设当日运营条件:天气情况为晴,日期情况为工作日,轨交线路情况为畅行;
[0031] 当日列车运营结束,计算第一平均数,第一平均数作为当日运营条件下列车经过勘测点A1~A2之间所需时间S1;第一平均数:当日相同运营条件所有列车经过勘测点A1~A2所需时间的算数平均数;
[0032] 预测次日列车经过勘测点A1~A2所需时间,首先判断运营条件,假设次日运营条件同样为天气情况为晴,日期情况为工作日,轨交线路情况为畅行;那么,将之前N天(以90天为例)记录的运营条件(天气情况为晴,日期情况为工作日,轨交线路情况为畅行)的所有列车经过A1~A2勘测点所需时间的取算数平均数,将该获得算数平均数作为预测次日列车经过A1~A2所经过的时间。
[0033] 假设次日运营条件变化为天气情况为雨,日期情况为工作日,轨交线路情况为早高峰;那么,将之前N天(以90天为例)记录的运营条件(日期情况为工作日,轨交线路情况为早高峰)的所有列车经过A1~A2勘测点所需时间的取算数平均数,将该获得算数平均数作为预测次日列车经过A1~A2所经过的时间。
[0034] 首次预测采用预设列车通过A1~A2勘测点所需时间作为基础值。
[0035] N的范围为1~90;假设当日之间只记录了1天,那么就以1天前1天作为计算基础,记录了几天就以几天数据作为计算基础。
[0036] 其中,运营条件包括:天气情况、日期情况和轨交线路情况;
[0037] 天气情况包括:晴、雨、雪、雾、极端气候;极端气候,例如台风、洪水、龙卷风。
[0038] 日期情况包括:工作日、假日、特定节日;特定节日,例如春节,劳动节,国庆节。
[0039] 轨交线路情况包括:畅行、线路施工、线路故障、线路拥堵、早晚高峰。
[0040]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