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

申请号 CN201380067895.4 申请日 2013-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4884330B 公开(公告)日 2017-05-10
申请人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口晃; 吉村忠史;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可承受来自 制动 盘 的反作用 力 的足够强度、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的 铁 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的卡钳杠杆(3a)具有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和作用点部(32a)。作用点部(32a)将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彼此相连结,并且,借助作用点轴保持制动衬片。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以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而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另外,各作用点侧臂部(29a、30a)相对于与作用点部(32a)延伸的方向 正交 的基准面(P3)倾斜。
权利要求

1.一种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卡钳杠杆,其以使制动衬片能向靠近制动盘的方向和远离所述制动盘的方向位移的方式,构成为能够绕规定的支轴摆动;
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所述卡钳杠杆而使所述卡钳杠杆绕所述支轴旋转,所述卡钳杠杆具有:
点侧臂部,其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结;
支点部,其从所述力点侧臂部延伸且与所述支轴相连结;
一对作用点侧臂部,其从所述支点部延伸;
作用点部,其用于将一对所述作用点侧臂部彼此连结起来,并且借助规定的作用点轴保持所述制动衬片,
一对所述作用点侧臂部以随着靠近所述作用点部而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并且,各所述作用点侧臂部相对于与所述作用点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基准面倾斜,所述作用点部在所述支点部侧的部位具有从外侧面向内凹陷并自所述外侧面连续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从侧面观察形成为从所述支点部向所述作用点部弯曲的圆弧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杠杆具有由一对所述作用点侧臂部和所述作用点部围成的开口部,在所述作用点部的四周,所述开口部的缘部具有形成为弯曲状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作用点侧臂部具有彼此相面对的一对内侧面,
一对所述内侧面具有以随着靠近所述作用点部而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圆弧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还具有从所述圆弧状部朝向所述支点部延伸的平坦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杠杆具有由一对所述作用点侧臂部和所述作用点部围成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形成为随着靠近所述作用点部而顶端变细的三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作用点侧臂部的形状在这些一对所述作用点侧臂部彼此相面对的方向上对称。

说明书全文

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公知有使用杠杆原理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盘式制动装置具有:一对制动、一对卡钳杆以及驱动器
[0003] 一对制动蹄块以可夹住车轮的方式配置,并保持有一对制动制动衬片。一对制动蹄块安装于一对卡钳杆。各卡钳杆能够绕沿着大致铅垂方向延伸的支点销摆动。各卡钳杆与驱动器相连接。驱动器以使各卡钳杆绕支点销摆动的方式驱动各卡钳杆。利用该结构,能够使各卡钳杆旋转。其结果,借助制动蹄块保持于各卡钳杆的制动制动衬片与制动盘接触,并且对制动盘施加制动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15422号公报([摘要])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6] 对于铁路车辆而言,质量越轻,行驶时消耗的能量越少就足够。因此,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也追求进一步的轻量化。另一方面,在铁路车辆制动时,卡钳杆承受来自制动盘的较大的反作用力。因此,卡钳杆形成为具有足够强度的壁厚的形状。其结果,卡钳杆的重量就变重。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卡钳杆具有从支点销延伸到制动蹄块的部分,从侧面观察,该部分具有形成为大致四边形形状的大型的形状。
[0007]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做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可承受来自制动盘的反作用力的足够的强度、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
[0008]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9] (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某个技术方案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具有:卡钳杠杆,其以使制动衬片能向靠近制动盘的方向和远离所述制动盘的方向位移的方式构成为能够绕规定的支轴摆动;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所述卡钳杠杆而使所述卡钳杠杆绕所述支轴旋转。所述卡钳杠杆具有:力点侧臂部,其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结;支点部,其从所述力点侧臂部延伸且与所述支轴相连结;一对作用点侧臂部,其从所述支点部延伸;作用点部,其用于将一对所述作用点侧臂部彼此连结起来,并且借助规定的作用点轴保持所述制动衬片,一对所述作用点侧臂部以随着靠近所述作用点部而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并且,各所述作用点侧臂部相对于与所述作用点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基准面倾斜。
[0010] 采用该结构,一对作用点侧臂部以随着靠近作用点部而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并且,任何一个作用点侧臂部都相对于基准面倾斜。采用这样的结构,在铁路车辆制动时,沿着制动盘的旋转方向从制动盘作用于制动衬片的反作用力借助作用点轴和作用点部稍偏地作用于一对作用点侧臂部。由此,能够抑制一对作用点侧臂部和作用点部的应力集中。于是,一对作用点侧臂部和作用点部的应力峰值较低。由此,一对作用点侧臂部能够确保可承受来自制动盘的反作用力的足够强度,进而,卡钳杠杆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另外,在铁路车辆制动时,在一对作用点侧臂部产生的应力的峰值变小,其结果,这些一对作用点侧臂部能够形成为更细的形状。由此,通过将一对作用点侧臂部轻量化,能够实现卡钳杠杆的轻量化。
[0011] 如上所述,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可承受来自制动盘的反作用力的足够强度、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
[0012] (2)优选的是,所述卡钳杠杆具有由一对所述作用点侧臂部和所述作用点部围成的开口部,在所述作用点部的四周,所述开口部的缘部具有形成为弯曲状的部分。
[0013] 采用该结构,一对作用点侧臂部和作用点部的连接部分的形状能够形成为难以应力集中的顺滑的形状。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各作用点侧臂部的负荷。
[0014] (3)更加优选的是,一对所述作用点侧臂部具有彼此相面对的一对内侧面,一对所述内侧面具有以随着靠近所述作用点部而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圆弧状部。
[0015] 采用该结构,一对作用点侧臂部和作用点部的连接部分的形状能够形成为更加难以应力集中的顺滑的形状。
[0016] (4)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内侧面还具有从所述圆弧状部朝向所述支点部延伸的平坦部。
[0017] 采用该结构,各作用点侧臂部的全长能够变得更长。由此,能够提高各作用点侧臂部的挠性,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过大的负荷作用于作用点侧臂部。
[0018] (5)优选的是,所述卡钳杠杆具有由一对所述作用点侧臂部和所述作用点部围成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形成为随着靠近所述作用点部而顶端变细的三形形状。
[0019] 采用该结构,由支轴、一对作用点侧臂部以及作用点部构成三角形形状的构架结构。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一对作用点侧臂部的刚性。例如,在沿着制动盘的旋转方向从制动盘作用到制动衬片的反作用力传递到一对作用点侧臂部时,能够抑制一对作用点侧臂部的变形。其结果,能够抑制由一对作用点侧臂部的变形引起的应力集中。
[0020] (6)优选的是,一对所述作用点侧臂部的形状在这些一对所述作用点侧臂部彼此相面对的方向上对称。
[0021] 采用该结构,在沿着制动盘的旋转方向从制动盘作用到制动衬片的反作用力传递到一对作用点侧臂部时,能够抑制一对作用点侧臂部的负荷的不均衡。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一对作用点侧臂部的整体的强度。
[0022] 发明的效果
[0023]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可承受来自制动盘的反作用力的足够强度、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的侧视图。
[0025] 图2是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的俯视图。
[0026] 图3是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的仰视图。
[0027] 图4是俯视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而得到的立体图。
[0028] 图5是仰视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而得到的立体图。
[0029] 图6是卡钳杠杆的立体图,示出了卡钳杠杆的内侧面可见的状态。
[0030] 图7是卡钳杠杆的侧视图,示出了卡钳杠杆的内侧面可见的状态。
[0031] 图8是沿着图7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表示仰视观察卡钳杠杆的状态。
[0032] 图9的(A)是沿着图7的IXA-IXA线的剖视图,图9的(B)是沿着图7的IXB-IXB线的剖视图。
[0033] 图10是卡钳杠杆的立体图,示出了卡钳杠杆的外侧面可见的状态。
[0034] 图11是杠杆支承构件的立体图,表示俯视观察杠杆支承构件的状态。
[0035] 图12是用于说明制动装置的工作的、主要部件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0036] 图1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的卡钳杠杆的侧视图,示出了卡钳杠杆的内侧面可见的状态。
[0037] 图14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图。
[0038]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的工作的、主要部件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第1实施方式)
[0040]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例示的实施方式,能够广泛地使用于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
[004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1的侧视图。图1表示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1设置在了底盘100的状态。图2是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1的俯视图。图3是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1的仰视图。在图1~图3中,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1以外的构件利用作为假想线的双点划线表示。图4是俯视观察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1而得到的立体图。图5是仰视观察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1而得到的立体图。
[0042] 参照图1和图2,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1(以下,也简称为制动装置1。)设置在铁路车辆上。该制动装置1设置于铁路车辆(以下,也简称为车辆。)的转向架100的下部。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1与配置在转向架100的下部的制动盘101邻接。制动盘101是圆盘状的构件,在车辆行驶时随着车轮一起旋转。制动装置1通过夹住该制动盘101而对制动盘101施加摩擦力,由此,对制动盘101施加制动力,其结果,使车辆减速。
[0043] 制动装置1具有:缸装置(驱动装置)2、一对卡钳杠杆3a、3b、支轴构件4a、4b、一对制动衬片支架5a、5b、杠杆支承构件6、吊轴构件7以及固定托架8。
[0044]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以制动装置1设置于放置在平面上的转向架100的使用状态为基准,定义上下、前后以及左右各个方向。左右方向是卡钳杠杆3a、3b所面对的方向。前后方向是卡钳杠杆3a、3b延伸的方向。在以下说明中,在未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将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1未工作的状态下的结构作为基准进行说明。
[0045] 参照图2、图3以及图5,缸装置2为了使卡钳杠杆3a、3b绕上下延伸的支轴构件4a、4b的支轴9a、9b摆动而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支轴构件4a、4b是螺纹构件。支轴9a、9b是在顶端形成有外螺纹的圆轴。缸装置2将空气、油等流体用作工作流体。缸装置2以与制动盘
101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方式配置。另外,缸装置2以被一对卡钳杠杆3a、3b夹持的方式配置。
[0046] 缸装置2具有:缸外壳10、杆构件11、联轴器12、柱构件13以及保护罩构件14。
[0047] 缸外壳10形成为中空状。缸外壳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借助螺纹构件15b、15b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卡钳杠杆3b。缸外壳10用于支承杆构件11。
[0048] 杆构件11伴随着流体在缸外壳10内的缸室(未图示)中移动而沿着左右方向移动。杆构件11的顶端借助联轴器12与柱构件13相结合。
[0049] 柱构件13是上下延伸的构件。柱构件13以借助联轴器12与杆构件11一体地沿着左右方向移动的方式构成。柱构件13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借助螺纹构件15a、15a能旋转地支承于卡钳杠杆3a。
[0050] 在柱构件13和缸外壳10之间配置有保护罩构件14。保护罩构件14是形成为波纹状的能伸缩的构件,并包围杆构件11。卡钳杠杆3a、3b以夹持缸装置2的方式配置。
[0051] 一对卡钳杠杆3a、3b是为了支承以可夹住制动盘101的方式相对配置的一对制动衬片102a、102b而设置的。卡钳杠杆3a、3b将对应的支轴构件4a、4b的支轴9a、9b作为支点进行摆动,从而能够使制动衬片102a、102b对制动盘101的对应的侧面101a、101b加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卡钳杠杆3a、3b是金属制的,利用铸造锻造烧结以及其他制造方法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卡钳杠杆3a、3b是实心构件(solid member),未形成贯穿孔以外的内部空腔。
[0052] 卡钳杠杆3a、3b以夹持缸装置2的方式配置,并且以可夹住制动盘101的方式配置。另外,卡钳杠杆3a、3b在前后方向上从与缸装置2邻接的位置延伸到与制动盘101邻接的位置,是前后方向细长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侧面进行观察时(图1),卡钳杠杆3a、3b分别形成为大致A字状。
[0053] 图6是卡钳杠杆3a的立体图,示出了卡钳杠杆3a的内侧面21a可见的状态。图7是卡钳杠杆3a的侧视图,示出了卡钳杠杆3a的内侧面21a可见的状态。图8是沿着图7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表示仰视观察卡钳杠杆3a的状态。图9的(A)是沿着图7的IXA-IXA线的剖视图,图9的(B)是沿着图7的IXB-IXB线的剖视图。
[0054] 参照图1和图6~图9的(B),卡钳杠杆3a配置为倾斜状,在前后方向上,以越是远离制动盘101的位置越靠近路面的方式延伸。但是,卡钳杠杆3a相对于水平面(路面)的倾斜程度是几度左右的微小的量,在以下说明中,将该倾斜程度实质上作为零来进行说明。
[0055] 卡钳杠杆3a具有:面向缸装置2的内侧面21a、以面向制动装置1的外侧的方式配置且与内侧面21a成对的外侧面22a、朝向上方的上表面23a以及朝向下方的下表面24a。
[0056] 另外,卡钳杠杆3a具有:上下成对的力点侧臂部25a、26a、上下成对的支点部27a、28a、上下成对的作用点侧臂部29a、30a、连结部31a以及作用点部32a。
[0057] 力点侧臂部25a、26a作为缸装置2所连结的部分而设置。力点侧臂部25a配置在力点侧臂部26a的上方。力点侧臂部25a、26a的前后方向上的一端部构成卡钳杠杆3a的前后上一端部。力点侧臂部25a、26a的一端部形成为扁平的矩形形状的板状,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贯穿孔253a、263a。这些贯穿孔253a、263a中插入有上述的螺纹构件15a、15a。
[0058] 力点侧臂部25a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形成为倾斜状,随着远离该力点侧臂部25a的一端部而向下方延伸。另一方面,力点侧臂部26a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形成为倾斜状,随着远离该力点侧臂部26a的一端部而向上方延伸。力点侧臂部26a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倾斜角度)比力点侧臂部25a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角度大。
[0059] 另外,通过设定力点侧臂部25a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的倾斜角度以及力点侧臂部26a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的倾斜角度,能够设定力点侧臂部25a、26a之间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该间隔根据缸装置2的柱构件13的尺寸来设定。力点侧臂部25a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的倾斜角度以及力点侧臂部26a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的倾斜角度可以设为相同的值,也可以设定为不同的值。
[0060] 力点侧臂部25a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具有第1部分251a和第2部分252a。
[0061] 在与力点侧臂部25a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P1(图9的(A)所示的截面)上,第1部分251a和第2部分252a整体形成为L字状。在截面P1上,第1部分251a和第2部分252a以彼此交叉的方式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彼此正交地延伸。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第1部分251a和第2部分252a的下方配置有力点侧臂部26a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
[0062] 力点侧臂部26a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具有第1部分261a和第2部分262a。力点侧臂部26a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具有与力点侧臂部25a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大体相同的结构。
[0063] 具体而言,在与力点侧臂部26a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未图示)上,力点侧臂部26a的第1部分261a和第2部分262a整体形成为L字状。第1部分261a和第2部分262a以彼此交叉的方式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彼此正交。
[0064] 另外,第1部分261a和第2部分262a在与力点侧臂部26a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上的形状与第1部分251a和第2部分252a在截面P1上的形状为大致上下对称的形状。
[0065] 具有上述结构的力点侧臂部25a、26a利用连结部31a相连结。
[0066] 连结部31a在力点侧臂部25a、26a的第1部分251a、261a之间延伸,并与这些第1部分251a、261a双方相连续。连结部31a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从侧面观察,具有中间较细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31a的壁厚(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大致固定。连结部31a与各第1部分251a、261a顺滑地相连续。由此,能够抑制在连结部31a与对应的第1部分251a、261a之间的连接部产生应力集中。
[0067] 利用连结部31a、一对力点侧臂部25a、26a、一对支点部27a、28a、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以及作用点部32形成开口部20a。从侧面观察,该开口部20a具有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
[0068] 开口部20a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W1随着从连结部31a朝向作用点部32延伸而一时变宽,之后阶段性地变窄。更具体而言,宽度W1在连结部31a处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而连续地变宽。另外,宽度W1在一对力点侧臂部25a、26a处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而连续地变窄。另外,宽度W1在支点部27a、28a处大致恒定。另外,宽度W1在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处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而逐渐变窄。
[0069] 支点部27a、28a从力点侧臂部25a、26a延伸,作为与支轴构件4a相连结的部分而设置。支点部27a、28a形成为上下对称的形状。支点部27a、28a分别形成为块状,支点部27a配置在支点部28a的上方。支点部27a形成为与力点侧臂部25a和作用点侧臂部29a顺滑地相连续的形状,难以产生应力集中。同样,支点部28a形成为与力点侧臂部26a和作用点侧臂部30a顺滑地相连续的形状,难以产生应力集中。
[0070] 支点部27a具有上表面271a和内侧面272a。上表面271a构成卡钳杠杆3a的上表面23a的一部分。上表面271a的一端部形成为向下凹陷的弯曲状,与力点侧臂部25a的上表面
23a相连接。上表面271a的一部分与基准面P3平行地延伸。基准面P3是与作用点部32a的贯穿孔323a(作用点轴35a)正交的假想平面,经过作用点部32a所延伸的上下方向上的作用点部32a的中心。基准面P3与作用点部32a延伸方向正交地延伸。内侧面272a是平坦面,从侧面观察,面向卡钳杠杆3a的内侧。即、内侧面272a面向基准面P3。
[0071] 支点部28a具有下表面281a和内侧面282a。下表面281a构成卡钳杠杆3a的下表面24a的一部分。下表面281a的一端部形成为朝上凹陷的弯曲状,与力点侧臂部26a的下表面
24a相连接。下表面281a的一部分与基准面P3平行地延伸。内侧面282a是平坦面,从侧面观察,面向卡钳杠杆3a的内侧。即、内侧面282a面向基准面P3。
[0072] 在支点部27a、28a上形成有上下延伸的贯穿孔273a、283a。在贯穿孔273a、283a中嵌入有圆筒状的衬套,支点部27a、28a借助对应的衬套与支轴构件4a相连结。支点部27a、28a与上下成对的作用点侧臂部29a、30a相连续。
[0073] 图10是卡钳杠杆3a的立体图,示出了卡钳杠杆3a的外侧面22a可见的状态。参照图1和图7~图10,作用点侧臂部29a、30a作为从支轴构件4a侧朝向制动衬片102a(制动衬片支架5a)侧延伸的部分设置。作用点侧臂部29a配置在作用点侧臂部30a的上方。作用点侧臂部
29a、30a的一端部从对应的支点部27a、28a延伸。
[0074] 作用点侧臂部29a形成为倾斜状,随着从该作用点侧臂部29a的一端部向作用点部32a前进而向下方延伸。同样,作用点侧臂部30a形成为倾斜状,随着从该作用点侧臂部30a的一端部向作用点部32a前进而向上方延伸。这样一来,作用点侧臂部29a、30a以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而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
[0075] 作用点侧臂部29a和作用点侧臂部30a形成为上下对称的形状。即,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形成为在彼此相面对的方向上对称的形状。从侧面观察(图7),作用点侧臂部29a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θ29a与力点侧臂部25a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θ25a大致相同。该角度θ29a比力点侧臂部26a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θ26a小(θ29a<θ26a)。
[007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θ29a是作用点侧臂部29a的平坦部294a的上表面23a和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另外,角度θ25a是力点侧臂部25a的中间部的上表面23a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另外,角度θ26a是力点侧臂部26a的中间部的下表面24a和水平面所成的角度。
[0077] 作用点侧臂部29a具有第1部分291a和第2部分292a。
[0078] 在与作用点侧臂部29a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P2(图9的(B)所示的截面)上,第1部分291a和第2部分292a整体形成为L字状。在截面P2上,第1部分291a和第2部分292a以彼此交叉的方式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彼此正交。
[0079] 作用点侧臂部29a的上表面293a构成卡钳杠杆3a的上表面23a的一部分。该上表面293a从支点部27a的上表面271a延伸。
[0080] 上表面293a具有平坦部294a和弯曲状部295a。
[0081] 平坦部294a设置为平坦的面,相对于基准面P3倾斜。平坦部294a与弯曲状部295a顺滑地相连续。
[0082] 弯曲状部295a是为了使作用点侧臂部29a和作用点部32a的连接部分形成为顺滑的形状而设置的。弯曲状部295a作为向下凹陷的形状的曲面而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后方向上,弯曲状部295a的长度比平坦部294a的长度短。弯曲状部295a的下端与平坦部294a相连续。
[0083] 作用点侧臂部29a具有与上表面293a成对的内侧面296a。内侧面296a朝向开口部20a的内侧。另外,内侧面296a与作用点侧臂部30a的内侧面306a彼此相面对。内侧面296a、
306a是本发明的“彼此相面对的一对内侧面”的一例。
[0084] 内侧面296a具有:第1弯曲状部297a、平坦部298a以及第2弯曲状部299a。
[0085] 第1弯曲状部297a作为与支点部27a的内侧面272a相连续的部分而设置。从侧面观察,第1弯曲状部297a形成为圆弧状。第1弯曲状部297a具有向上凹陷的形状,具有随着从内侧面272a向作用点部32侧延伸而朝向下方的形状。第1弯曲状部297a位于支点部27a的上表面271a和作用点侧臂部29a的上表面293a的交界部分的下方。即、第1弯曲状部297a配置在支点部27a和作用点侧臂部29a的交界部分。从第1弯曲状部297a延伸出平坦部298a。
[0086] 平坦部298a从第2弯曲部299a朝向支点部27a延伸。平坦部298a配置在平坦部294a的下方。平坦部298a是平坦的面,相对于基准面P3倾斜,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而靠近基准面P3。在本实施方式中,平坦部298a相对于基准面P3的角度θ298a设定为比平坦部294a相对于基准面P3的倾斜角度θ29a小(θ298a<θ29a)。这样一来,在作用点侧臂部29处,朝内侧的平坦部298a的倾斜程度与朝外侧的平坦部294a的倾斜程度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前后方向上平坦部298a的长度比第1弯曲状部297a的长度长,但比平坦部294a的长度更短。平坦部298a与第2弯曲状部299a相连续。
[0087] 第2弯曲状部299a是为了抑制作用点侧臂部29a和作用点部32a的连接部分的周边的应力集中而设置的。第2弯曲状部299a是本发明的“作用点部周围的开口部的缘部”的一例。从侧面观察,第2弯曲状部299a形成为圆弧状,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而向下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弯曲状部299a的曲率中心c299a配置在基准面P3的上方。该曲率中心c299a配置在平坦部294a、298a的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弯曲状部299a的一端2991a与曲率中心c299a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0088] 另外,如图8清楚地所示,从上下方向观察,作用点侧臂部29a的内侧面21a形成为弯曲状,以随着远离支点部27a而一时远离卡钳杠杆3b的方式延伸,之后以靠近卡钳杠杆3b的方式延伸。另外,从上下方向观察,作用点侧臂部29a的外侧面22a以随着远离支点部27a而一时从卡钳杠杆3b远离的方式延伸,之后以靠近卡钳杠杆3b的方式延伸。
[0089] 采用上述结构,如图7所示,在从侧面观察作用点侧臂部29a的状态下,具有上下排列的平坦部294a、298a的部分2911a形成为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而顶端变细。另外,在从侧面观察作用点侧臂部29a的状态下,位于第2弯曲状部299a的上方的部分2912a成为与作用点部32a相连续的部分。
[0090]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作用点侧臂部29a的下方配置有作用点侧臂部30a。
[0091] 如上述那样,作用点侧臂部30a形成为与作用点侧臂部29a上下对称的形状。即、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形成为沿着彼此相面对的方向对称的形状。于是,对作用点侧臂部30a仅进行简单的说明。
[0092] 具体而言,作用点侧臂部30a具有第1部分301a和第2部分302a。第1部分301a和第2部分302a的形状与第1部分291a及第2部分292a的形状上下对称。
[0093] 另外,作用点侧臂部30a具有作为作用点侧臂部30a的卡钳杠杆3a的下表面24a的下表面303a和内侧面306a。下表面303a和内侧面306a的形状与上表面293a和内侧面296a的形状上下对称。
[0094] 下表面303a具有平坦部304a和弯曲状部305a。平坦部304a和弯曲状部305a的形状与平坦部294a和弯曲状部295a的形状上下对称。
[0095] 内侧面306a具有第1弯曲状部307a、平坦部308a以及第2弯曲状部309a。第1弯曲状部307a、平坦部308a以及第2弯曲状部309a的形状与第1弯曲状部297a、平坦部298a以及第2弯曲状部299a的形状上下对称。内侧面306a的第2弯曲状部309a以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而与第2弯曲状部299a的间隔变窄的方式配置。第2弯曲状部299a、309a是本发明的“一对圆弧状部”的一例。
[0096] 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例如,内侧面296a、306a)以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而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并且,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例如,内侧面296a、306a)都相对于基准面P3倾斜。
[0097] 作用点侧臂部29a、30a的另一端部利用作用点部32a彼此相连结。
[0098] 参照图1、图7以及图8,作用点部32a以保持制动衬片支架5a的方式构成。作用点部32a设置为卡钳杠杆3a的前后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作用点部32a形成为上下延伸的圆筒状。
作用点部32a的上部与作用点侧臂部29a的另一端部相连续。作用点部32a的下部与作用点侧臂部30a的另一端部相连续。在作用点部32a的外侧面22a形成有凹陷部321a。从侧面观察,该凹陷部321a形成为圆弧状,与各个作用点侧臂部29a、30a的外侧面22a顺滑地相连续,从而难以产生应力集中。另外,在作用点部32a的外周面形成有凹陷部322a。凹陷部322a具有顺滑的面,难以产生应力集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陷部321a和凹陷部322a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
[0099] 在前后方向上,作用点侧臂部29a、30a的全长设定为比力点侧臂部25a、26a的全长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后方向上,从支点部27a的贯穿孔273a的中心到作用点部32a的贯穿孔323a的中心为止的长度L11比从上述贯穿孔273a的中心到力点侧臂部25a的贯穿孔253a的中心为止的长度L12短(L11<L12)。
[0100] 作用点部32a具有面向开口部20a的内侧的内侧面324a。内侧面324a作为将作用点侧臂部29a、30的第2弯曲状部299a、309a彼此相连接的部分设置。内侧面324a形成为以基准面P3为中心对称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基准面P3正交。内侧面324a的上端与第2弯曲状部299a的一端2991a相连续。内侧面324a的下端与第2弯曲状部309a的一端3091a相连续。
[0101] 作用点部32a的上表面325a是与基准面P3平行延伸的平坦面,与作用点侧臂部29a的上表面293a的弯曲状部295a相连续。另外,作用点部32的下表面326a是与基准面P3平行地延伸的平坦面,与作用点侧臂部30a的下表面303a的弯曲状部305a相连续。
[0102] 作用点部32a的贯穿孔323a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在该贯穿孔323a的上端和下端嵌入有圆筒状的衬套。作用点部32a借助这些衬套和作用点轴构件33a支承制动衬片支架5a。
[0103] 参照图1、图2、图4以及图5,制动衬片支架5a作为保持制动衬片102a的部分而设置。制动衬片支架5a具有支架主体501a和突出部502a、503a。
[0104] 支架主体501a与作用点部32a的内侧面21a邻接地配置。支架主体501a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从侧面观察时,形成为圆弧形状(相当于圆环的一部分的形状)。支架主体501a和制动盘101的一侧面101a在左右方向上相对。在支架主体501a的内侧面上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保持槽504a。突出部502a、503a从支架主体501a的外侧面突出。
[0105] 突出部502a、503a是小片状的部分,与支架主体501a一体形成。突出部502a配置在作用点部32a的上方,突出部503a配置在作用点部32a的下方。这样一来,突出部502a、503a以夹持作用点部32a的方式配置。
[0106] 在突出部502a、503a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贯穿孔(未图示)。作用点轴构件33a是螺纹构件,具有作用点轴35a。作用点轴35a贯穿突出部502a的贯穿孔、作用点部32a的贯穿孔以及突出部503a的贯穿孔。作用点轴构件33a与螺母34a螺纹结合。由此,制动衬片支架5a能旋转地支承于作用点部32a。利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制动衬片支架5a保持着制动衬片
102a。
[0107] 制动衬片102a具有金属块103a和摩擦材料104a。金属块103a的一部分嵌入制动衬片支架5a的保持槽504a。由此,金属块103a保持于制动衬片支架5a。摩擦材料104a固定于金属块103a,且与制动盘101的一侧面101a相对。采用上述结构,制动衬片102a借助制动衬片支架5a和作用点轴构件33a支承于卡钳杠杆3a。
[0108] 以上说明的是卡钳杠杆3a、制动衬片支架5a以及制动衬片102a的结构。卡钳杠杆3b、制动衬片支架5b以及制动衬片102b具有与卡钳杠杆3a、制动衬片支架5a以及制动衬片
102a左右对称的结构,故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0109] 更具体而言,表示卡钳杠杆3b、制动衬片支架5b以及制动衬片102b的各结构要件的附图标记与表示卡钳杠杆3a、制动衬片支架5a以及制动衬片102a所对应的结构要件的附图标记在数字上相同且只将字母“a”置换为“b”来表示。例如,与卡钳杠杆3a的力点侧臂部25a、26a对应的卡钳杠杆3b的力点侧臂部的附图标记为“力点侧臂部25b、26b”。在卡钳杠杆
3b的力点侧臂部25b、26b的一端部上安装有上述的螺纹构件15b、15b。
[0110] 参照图3和图5,用于使制动衬片支架5a、5b的朝向一致的同步机构36配置在卡钳杠杆3a、3b的下方。同步机构36例如是连杆机构,具有成对的第1构件37a、37b和第2构件38、38。
[0111] 各第1构件37a、37b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具有挠性。第1构件37a、37b的一端部固定于相对应的支架主体501a、501b。第1构件37a、37b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该第1构件37a、37b的另一端部利用第2构件38、38彼此相连结。第2构件38、38例如是圆棒状的构件,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0112] 接着,说明借助支轴构件4a、4b支承卡钳杠杆3a、3b的杠杆支承构件6的结构。图11是杠杆支承构件6的立体图,表示俯视观察杠杆支承构件6的状态。
[0113] 参照图1、图2、图4以及图11,杠杆支承构件6配置在一对卡钳杠杆3a、3b之间。另外,杠杆支承构件6配置在缸装置2和制动盘101之间。
[0114] 杠杆支承构件6以金属材料等为材料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利用铸造、锻造、烧结以及其他制造方法形成的一体成型品。杠杆支承构件6是实心构件。俯视观察时,杠杆支承构件6形成为Y字状。
[0115] 杠杆支承构件6具有第1部分41和第2部分42。
[0116] 第1部分41设置为与卡钳杠杆3a、3b相连结的部分。在俯视观察时,第1部分41形成为U字状。第1部分41的左右方向上的一端部配置在卡钳杠杆3a的支点部27a、28a之间。
[0117] 第1部分41的一端部形成为上下延伸的筒状,且形成有上下延伸的贯穿孔43a。在贯穿孔43a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嵌入有衬套。支轴构件4a的支轴9a贯穿支点部27a的贯穿孔、贯穿孔43a以及支点部28a的贯穿孔,而且与螺母50a螺纹结合。
[0118] 采用上述的结构,支轴构件4a的支轴9a和杠杆支承构件6将卡钳杠杆3a的支点部27a、28a支承为能够摆动。即、支轴9a以能使制动衬片102a向靠近制动盘101的方向和远离制动盘101的方向位移的方式将卡钳杠杆3a支承为能够摆动。
[0119] 与第1部分41的一端部相同的结构设置于第1部分41的另一端部。该另一端部配置在卡钳杠杆3b的支点部27b、28b之间,形成有上下延伸的贯穿孔43b。在贯穿孔43b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嵌入有衬套。支轴构件4b的支轴9b贯穿支点部27b的贯穿孔、贯穿孔43b以及支点部28b的贯穿孔,而且与螺母50b螺纹结合。
[0120] 利用上述结构,支轴构件4b的支轴9b和杠杆支承构件6支承卡钳杠杆3b的支点部27b、28b而使该卡钳杠杆3b能够摆动。即、支轴9b以能使制动衬片102b向靠近制动盘101的方向和远离制动盘101的方向位移的方式将卡钳杠杆3b支承为能够摆动。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第1部分41的上方配置有第2部分42。
[0121] 第2部分42设置为借助吊轴构件7与固定托架8相连结的部分。从侧面观察,第2部分42形成为U字状,具有在前后方向排列的一对结合部52、53。各结合部52、53形成为筒状。
[0122] 在一对结合部52、53中嵌入有圆筒状的衬套54、55。一对结合部52、53借助衬套54、55以及吊轴构件7支承于固定托架8。
[0123] 采用上述的结构,杠杆支承构件6借助吊用轴构件7吊于固定托架8,并且,能够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吊轴构件7的轴线摆动。固定托架8使用未图示的螺纹构件,固定于转向架100的下部。
[0124] 参照图1和图2,具有以上结构的制动装置1在铁路车辆制动时工作。具体而言,通过驱动缸装置2,缸装置2的杆构件11从缸外壳10被推出。由此,一对卡钳杠杆3a、3b的力点侧臂部25a、25b之间的间隔以及力点侧臂部26a、26b之间的间隔扩大,卡钳杠杆3a、3b绕对应的支轴构件4a、4b的支轴9a、9b摆动。通过该摆动,卡钳杠杆3a、3b的作用点部32a、32b之间的间隔变窄,其结果,一对制动衬片102a、102b被向制动盘101的对应的侧面101a、101b加压。
[0125] 图12是用于说明制动装置1的工作的、主要部件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参照图12,卡钳杠杆3a借助制动衬片102a承受来自制动盘101的反作用力F1。该反作用力F1是由于制动盘101的旋转而产生的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卡钳杠杆3a的作用点部32a向下方位移的方式起作用。
[0126] 该反作用力F1起作用的结果,卡钳杠杆3a的作用点部32a向下方位移,其结果,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在作用点部32a和支点部27a、28a之间柔软地弯曲。在图12中,在未作用有反作用力F1的情况下的卡钳杠杆3a由作为假想线的双点划线表示。另外,在作用有反作用力F1的情况下的卡钳杠杆3a由实线表示。
[0127] 如上所述,卡钳杠杆3a的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各自的内侧面296a、306a具有第2圆弧状部299a、309a。由此,即使在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发生弯曲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和作用点部32a的连接部分产生应力集中。另外,在图12中夸张地示出卡钳杠杆3a的弯曲量。在该情况下,卡钳杠杆3b虽然在图12中未图示,但弯曲成与卡钳杠杆3a左右对称的形状。
[0128] 如以上说明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1,卡钳杠杆3a的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以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而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而且,任何一个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均相对于基准面P3倾斜。采用这样的结构,在铁路车辆制动时,沿着制动盘101的旋转方向从制动盘101作用于制动衬片102a的反作用力借助作用点轴35a和作用点部32a稍偏地作用于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由此,能够抑制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和作用点部32a的应力集中。于是,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和作用点部32a的应力的峰值较低。由此,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能够确保可承受来自制动盘101的反作用力的足够强度,进而,卡钳杠杆3a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另外,在铁路车辆制动时,在一对作用点侧臂部
29a、30a产生的应力的峰值较小,其结果,这些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形成为更细的形状。由此,通过将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轻量化,能够实现卡钳杠杆3a的轻量化。
[0129] 如上所述,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可承受来自制动盘101的反作用力的足够强度、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的卡钳杠杆3a和制动装置1。
[0130] 另外,卡钳杠杆3b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与卡钳杠杆3a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相同,故此省略详细说明。
[0131] 另外,采用制动装置1,在卡钳杠杆3a的作用点部32a的周围,开口部20a的缘部形成为弯曲状。采用该结构,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和作用点部32a的连接部分的形状能形成为难以产生应力集中的顺滑的形状。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各作用点侧臂部29a、30a的负荷。
[0132] 更具体而言,作用点侧臂部29a、30a的内侧面296a、306a具有以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而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配置的一对第2弯曲状部299a、309a。采用该结构,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和作用点部32a的连接部分的形状能够形成为更难产生应力集中的顺滑的形状。
[0133] 另外,采用制动装置1,卡钳杠杆3a的内侧面296a、306a还具有从对应的第2弯曲状部299a、309a朝向对应的支点部27a、28a延伸的平坦部298a、308a。采用该结构,各作用点侧臂部29a、30a的全长能够更长。由此,能够提高各作用点侧臂部29a、30a的挠性,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向作用点侧臂部29a、30a作用过大的负荷。
[0134] 另外,采用制动装置1,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的形状是在这些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彼此相面对的方向上对称的形状。采用该结构,在沿着制动盘101的旋转方向从制动盘101作用于制动衬片102a的反作用力F1传递到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时,能够抑制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的负荷的不均衡。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30a的整体的强度。
[0135] (第2实施方式)
[0136]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主要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0137] 图1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的卡钳杠杆3aA的侧视图,示出了卡钳杠杆3aA的内侧面21aA可见的状态。
[0138] 该卡钳杠杆3aA与卡钳杠杆3a的不同点主要在于,支点部27aA、28aA的结构、作用点侧臂部29aA、30aA的结构以及作用点部32aA的结构。
[0139] 支点部27aA的内侧面272aA具有从该内侧面272a的平坦部分朝向作用点部32延伸的弯曲状部274aA。从侧面观察,弯曲状部274aA形成为圆弧状,具有随着朝向作用点部32aA侧延伸而朝向下方的形状。弯曲状部274aA位于支点部27a的上表面271a的下方。弯曲状部274aA的曲率中心配置在内侧面272a的下方。
[0140] 支点部28aA的内侧面282aA具有弯曲状部284aA。该弯曲状部284aA以与弯曲状部274aA上下对称的方式配置。
[0141] 作用点侧臂部29aA、30aA的一端部与对应的支点部27aA、28aA相连续。
[0142] 作用点侧臂部29aA形成为倾斜状,随着从该作用点侧臂部29aA的一端部向作用点部32aA前进而向下方延伸。同样,作用点侧臂部30aA形成为倾斜状,随着从该作用点侧臂部30aA的一端部向作用点部32aA前进而向上方延伸。这样一来,作用点侧臂部29aA、30aA以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A而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
[0143] 作用点侧臂部29aA和作用点侧臂部30aA形成为上下对称的形状。即、作用点侧臂部29aA、30aA形成为在彼此相面对的方向上对称的形状。
[0144] 作用点侧臂部29aA的上表面293aA构成卡钳杠杆3aA的上表面21aA的一部分。该上表面293aA从支点部27aA的上表面271aA延伸。
[0145] 上表面293aA由平坦部294a形成,相对于基准面P3倾斜。
[0146] 作用点侧臂部29aA具有与上表面293aA成对的内侧面296aA。内侧面296aA面向开口部20aA的内侧。另外,内侧面296aA与作用点侧臂部30aA的内侧面306aA彼此相面对。内侧面296aA、306aA是本发明的“彼此相面对的一对内侧面”的一例。
[0147] 内侧面296aA具有平坦部298aA和弯曲状部299aA。
[0148] 平坦部298aA从支点部27aA的弯曲状部274aA的一端向作用点部32aA延伸。
[0149] 平坦部298aA从弯曲状部299aA向支点部27aA延伸。平坦部298aA配置在上表面293aA的平坦部294aA的下方。平坦部298aA是平坦的面,与基准面P3平行地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后方向上,平坦部298aA的长度比平坦部294aA的长度短。平坦部298aA与弯曲状部299aA相连续。
[0150] 弯曲状部299aA为了用于抑制作用点侧臂部29aA和作用点部32aA的连接部分的周边的应力集中而设置。第2弯曲状部299aA是本发明的“作用点部的周围的开口部的缘部”的一例。从侧面观察,第2弯曲状部299aA形成为圆弧状,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A而向下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曲状部299aA的曲率中心c299aA配置在基准面P3的上方。该曲率中心c299aA位于平坦部298aA的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弯曲状部299aA的一端2991aA与曲率中心c299aA沿着前后方向排列。
[0151] 采用上述结构,在从侧面观察作用点侧臂部29aA的状态下,具有上下排列的平坦部294aA、298aA的部分2911aA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A而顶端变细。另外,在从侧面观察作用点侧臂部29aA的状态下,位于弯曲状部299aA的上方的部分2912aA成为与作用点部32aA相连续的部分。
[0152]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作用点侧臂部29aA的下方配置有作用点侧臂部30aA。
[0153] 如上所述,作用点侧臂部30aA形成为与作用点侧臂部29aA上下对称的形状。即、作用点侧臂部29aA、30A形成为在彼此相面对的方向上对称的形状。于是,对于作用点侧臂部30aA仅进行简单的说明。
[0154] 具体而言,作用点侧臂部30aA具有下表面303aA和内侧面306aA。下表面303aA和内侧面306aA的形状与上表面293aA和内侧面296aA的形状上下对称。
[0155] 下表面303aA由平坦部304aA形成。平坦部304aA的形状与平坦部294aA的形状上下对称。
[0156] 内侧面306aA具有平坦部308aA和弯曲状部309aA。平坦部308aA和弯曲状部309aA的形状与平坦部298aA和弯曲状部299aA的形状上下对称。内侧面306aA的弯曲状部309aA以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A而与弯曲状部299aA的间隔变窄的方式配置。弯曲状部299aA、309aA是本发明的“一对圆弧状部”的一例。
[0157] 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A、30aA(例如,平坦部294aA、304aA)以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A而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而且,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A、30aA(例如,平坦部
294aA、304aA)都相对于基准面P3倾斜。
[0158] 作用点侧臂部29aA、30aA的另一端部利用作用点部32aA彼此相连结。
[0159] 作用点部32aA具有面向开口部20aA的内侧的内侧面324aA。内侧面324aA设置为将作用点侧臂部29aA、30A的弯曲状部299aA、309aA彼此相连接的部分。内侧面324aA形成为以基准面P3为中心对称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基准面P3正交。内侧面324a的上端与弯曲状部299aA的一端2991aA相连续。内侧面324aA的下端与弯曲状部309aA的一端3091aA相连续。
[0160] 作用点部32aA的上表面325a与形成于该作用点部32aA的弯曲状部327a相连续。弯曲状部327a为了使作用点侧臂部29aA和作用点部32aA的连接部分形成为顺滑的形状而设置。弯曲状部327aA设置为向下凹陷的形状的曲面。另外,作用点部32aA的下表面326aA是与基准面P3平行地延伸的平坦面,与形成于该作用点部32aA的弯曲状部328aA相连续。
[0161] 采用上述结构,开口部20aA在作用点侧臂部29aA、30aA的平坦状部298aA、308aA之间的W1A是恒定的。
[0162] 另外,在使用卡钳杠杆3aA的情况下,使用与该卡钳杠杆3aA左右对称的卡钳杠杆(未图示)来代替卡钳杠杆3b。
[0163] 对于第2实施方式而言,也能够发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64] (第3实施方式)
[0165]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图14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图。更具体而言,图14是卡钳杠杆3aB的侧视图,示出了卡钳杠杆3aB的外侧面22aB可见的状态。
[0166] 参照图14,在第3实施方式中,使用卡钳杠杆3aB来代替卡钳杠杆3a。
[0167] 卡钳杠杆3aB绕支轴构件4a的支轴9a摆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卡钳杠杆3aB是金属制的,利用铸造、锻造、烧结以及其他制造方法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卡钳杠杆3aB是实心构件(solid member),未形成贯穿孔以外的内部空腔。
[0168]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侧面观察,卡钳杠杆3aB形成为大致A字状,具有上下对称的形状。
[0169] 卡钳杠杆3aB具有:上下一对力点侧臂部25aB、26aB、上下一对支点部27aB、28aB、上下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连结部31aB以及作用点部32aB。
[0170] 对于卡钳杠杆3aB的各部件而言,与该部分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例如形成为椭圆形状。
[0171] 力点侧臂部25aB、26aB设置为与缸装置2相连结的部分。力点侧臂部25aB配置在力点侧臂部26aB的上方。力点侧臂部25aB、26aB的前后方向上的一端部构成卡钳杠杆3aB的前后方向上的一端部。在力点侧臂部25aB、26aB的一端部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贯穿孔253aB、263aB。在这些贯穿孔253aB、263aB中插入有上述的螺纹构件15a、15a。
[0172] 力点侧臂部25aB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形成为倾斜状,随着远离该力点侧臂部25aB的一端部而向下方延伸。另一方面,力点侧臂部26aB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形成为倾斜状,随着远离该力点侧臂部26aB的一端部而向上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力点侧臂部26aB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倾斜角度)设定为与力点侧臂部25aB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角度相同。
[0173] 具有上述结构的力点侧臂部25aB、26aB各自的中间部利用上下延伸的连结部31aB相连结。
[0174] 利用连结部31B、一对力点侧臂部25aB、26aB、一对支点部27aB、28aB、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以及作用点部32aB形成开口部20aB。从侧面观察,该开口部20aB具有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
[0175] 开口部20aB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W1B随着从连结部31aB向作用点部32aB去而阶梯状地变窄。更具体而言,宽度W1B在一对力点侧臂部25aB、26aB处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B而连续地变窄。另外,宽度W1B在支点部27aB、28aB处大致恒定。另外,宽度W1B在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处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B而连续地变窄。在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和作用点部
32aB的周边,开口部20aB形成为朝向作用点部32aB收紧(顶端变细)的三角形形状。
[0176] 支点部27aB、28aB设置为从力点侧臂部25aB、26aB延伸且与支轴构件4a相连结的部分。支点部27aB、28aB分别形成为块状,支点部27aB配置在支点部28aB的上方。支点部27aB与力点侧臂部25aB和作用点侧臂部29aB相连续。同样,支点部28aB与力点侧臂部26aB和作用点侧臂部30aB相连续。
[0177] 在支点部27aB、28aB形成有上下延伸的贯穿孔273aB、283aB。在这些贯穿孔273aB、283aB中插入有支轴构件4a。支点部27aB、28aB与上下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相连续。
[0178] 从侧面观察,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整体形成为V字形状,形成为从作用点部32aB分叉的形状。
[0179] 作用点侧臂部29aB形成为倾斜状,随着从该作用点侧臂部29aB的一端部向作用点部32aB前进而向下方延伸。同样,作用点侧臂部30aB形成为倾斜状,随着从该作用点侧臂部30aB的一端部向作用点部32aB前进而向上方延伸。这样一来,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以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B而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
[0180]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侧面观察,作用点侧臂部29aB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θ29aB比力点侧臂部25aB的中间部和另一端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θ25aB大(θ29aB>θ25aB)。这样一来,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的倾斜角度变得比较大。其结果,由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支轴构件4a以及作用点部32aB形成三角形形状的构架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大致正三角形形状的构架结构。
[018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θ29aB是由作用点侧臂部29aB的内侧面296aB和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另外,角度θ25aB是由力点侧臂部25a的中间部的内侧面和水平面所成的角度。
[0182] 在从侧面观察作用点侧臂部29aB的状态下,作用点侧臂部29aB的厚度T3大致恒定。
[0183]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作用点侧臂部29aB的下方配置有作用点侧臂部30aB。
[0184] 如上所述,作用点侧臂部30aB形成为与作用点侧臂部29aB上下对称的形状。即、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形成为在彼此相面对的方向上对称的形状。于是,省略作用点侧臂部30aB的详细说明。
[0185] 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以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B而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而且,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都相对于基准面P3倾斜。
[0186] 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的另一端部由作用点部32aB彼此连结起来。
[0187] 作用点部32aB以保持制动衬片支架5a(在图14中未图示)的方式构成。作用点部32aB设置为卡钳杠杆3aB的前后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作用点部32aB形成为上下延伸的圆筒状。作用点部32aB的上部与作用点侧臂部29aB的另一端部相连续,且具有贯穿孔323aB。基准面P3以与贯穿孔323aB(作用点轴35a)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式延伸。基准面P3经过卡钳杠杆3aB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
[0188] 在前后方向上,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的全长设定为比力点侧臂部25aB、26aB的全长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后方向上,从支点部27aB的贯穿孔273aB的中心到作用点部32aB的贯穿孔323aB的中心为止的长度L11B比从上述贯穿孔273aB的中心到力点侧臂部
25aB的贯穿孔253aB的中心为止的长度L12B短(L11B<L12B)。
[0189] 作用点部32aB具有面向开口部20aB的内侧的内侧面324aB。内侧面324aB设置为将作用点侧臂部29aB、30B的内侧面296aB、306aB彼此连接起来的部分。内侧面324aB形成为以基准面P3为中心对称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侧面观察是圆弧状。内侧面324aB的上端与内侧面296aB相连续。另一方面,内侧面324aB的下端与内侧面306aB相连续。
[0190] 在作用点部32a的贯穿孔323a中插入有作用点轴构件33a。第2连结32aB借助作用点轴构件33a支承着制动衬片支架5a(在图14中未图示)。
[0191] 以上,是卡钳杠杆3aB的结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卡钳杠杆3aB相同的卡钳杠杆(未图示)来代替卡钳杠杆3b。该卡钳杠杆与卡钳杠杆3aB是左右对称的形状,故此省略该卡钳杠杆的详细说明。虽然未图示,但该卡钳杠杆利用与卡钳杠杆3b相同的结构与缸装置2、支轴构件4b以及作用点轴构件33b相连结。
[0192]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的工作的、主要部件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参照图15,卡钳杠杆3aB借助制动衬片102a等承受来自制动盘101的反作用力F1B。该反作用力F1B是由于制动盘101旋转而产生的力,以使卡钳杠杆3aB的作用点部32aB向下方位移的方式起作用。该反作用力F1B起作用的结果是,卡钳杠杆3aB的作用点部32aB向下方位移。但是,利用由支轴4a、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以及作用点部
32aB形成的构架结构,能够抑制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向反作用力F1B的朝向方向的变形量。
[0193] 由此,能够抑制在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产生应力集中。在图15中,在未作用有反作用力F1B的情况下的卡钳杠杆3aB由作为假想线的双点划线表示。另外,在作用有反作用力F1的情况下的卡钳杠杆3aB由实线表示。另外,在图15中夸张地示出卡钳杠杆3aB的弯曲量。在该情况下,与卡钳杠杆3aB左右对称地配置的卡钳杠杆虽然未图示,但变形为与卡钳杠杆3aB左右对称的形状。
[0194] 接着,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以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B而彼此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另外,任何一个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都相对于基准面P3倾斜。只要采用这样的结构,在铁路车辆制动时,就沿着制动盘101的旋转方向从制动盘101作用于制动衬片102a的反作用力借助作用点轴35a和作用点部32aB稍偏地作用于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
30aB。由此,能够抑制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和作用点部32aB处的应力集中。于是,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和作用点部32aB的应力的峰值较低。由此,一对作用点侧臂部
29aB、30aB能够确保可承受来自制动盘101的反作用力的足够强度,进而,卡钳杠杆3aB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另外,在铁路车辆制动时,在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产生的应力的峰值变小,其结果,这些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能够形成为更细的形状。由此,通过将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轻量化,能够实现卡钳杠杆3aB的轻量化。
[0195] 以上,能够提供一种可确保能够承受来自制动盘101的反作用力的足够强度、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的制动装置。
[0196] 另外,从侧面观察,卡钳杠杆3aB的开口部20aB形成为随着靠近作用点部32aB而顶端变细的三角形形状。采用该结构,由支轴9a、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以及作用点部32aB构成三角形形状的构架结构。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的刚性。例如,在将沿着制动盘101的旋转方向从制动盘101作用于制动衬片102a的反作用力F1B传递到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时,能够抑制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的变形。其结果,能够抑制由一对作用点侧臂部29aB、30aB的变形引起的应力集中。
[0197]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各样的改变。例如,可以如下那样改变来实施。
[0198] (1)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各作用点侧臂部的倾斜角度可以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示的值大,也可以比图示的值小。
[0199] (2)在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各卡钳杠杆的各臂部而言,举例说明了与该臂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为L字状的形态。但是,也可以不是如此。例如,并不特别限定各臂部的与该臂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例如,截面可以是椭圆形状等。
[0200] (3)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一对作用点侧臂部在彼此相面对的方向上对称的形态。但是,也可以不是如此。例如,一对作用点侧臂部的形状也可以是在彼此相面对的方向上非对称。
[0201] (4)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卡钳杠杆为实心构件的形态。但是,卡钳杠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是中空构件。在该情况下,对于卡钳杠杆而言,在保持强度的同时,能够期待进一步的轻量化。另外,对于杠杆支承构件而言,同样也可以是实心构件。
[0202] (5)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反作用力F1表示为向下方,但根据车辆的行进方向,相反地可以变为向上方。即使在该情况下,臂部的内侧面也是上下对称的形状,因此,能够应用本发明。
[0203]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204]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用在铁路车辆中的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
[0205] 附图标记说明
[0206] 1 铁路车辆用盘式制动装置
[0207] 2 缸装置(驱动装置)
[0208] 3a、3b、3aA、3aB 卡钳杠杆
[0209] 9a、9b 支轴
[0210] 25a、25b、26a、26b、25aA、26aA、25aB、26aB 力点侧臂部
[0211] 27a、28a、27b、28b、27aA、28aA、27aB、28aB 支点部
[0212] 29a、30a、29b、30b、29aA、30aA、29aB、30aB 作用点侧臂部
[0213] 32a、32b,32aA、32aB 作用点部
[0214] 35a 作用点轴
[0215] 101 制动盘
[0216] 102a、102b 制动衬片
[0217] P3 基准面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