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压

申请号 CN201210205966.X 申请日 2012-06-20 公开(公告)号 CN103511647A 公开(公告)日 2014-01-15
申请人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刘治国; 王树海; 薄明英;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手压 阀 ,包括 阀体 、衬套、阀杆和弹性复位件;阀体具有阀体内腔,衬套为筒形结构且设置在阀体内腔中,阀杆下部设置于衬套内腔中,阀杆的上部设置于阀体的外部。阀体和衬套上设置有与衬套内腔连通的进气孔和出气孔;阀杆上设置有与衬套内腔配合的阀芯,弹性复位件设置在阀杆的下端;弹性复位件在自然状态时,阀芯隔设于进气孔和出气孔之间,弹性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时,进气孔与出气孔通过内腔连通。本发明的提供的手压阀,采用阀杆控制压缩空气管路的通断,实现控制 风 笛发声,机械结构简单、不设置电气 接口 ,因而潜在故障点少,可以手动操作该手压阀对风笛进行控制,保证 铁 路 机车 的行车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手压,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衬套、阀杆和弹性复位件;所述阀体具有阀体内腔,所述衬套为筒形结构且设置在所述阀体内腔中,所述阀杆下部设置于所述衬套内腔中,所述阀杆的上部设置于所述阀体的外部;
所述阀体和衬套上设置有与所述衬套内腔连通的进气孔和出气孔;
所述阀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衬套内腔配合的阀芯,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阀杆的下端;
所述弹性复位件在自然状态时,所述阀芯隔设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之间,所述弹性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进气孔与出气孔通过所述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数量为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阀杆上,两个所述阀芯的间距大于所述进气孔和出气孔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的上端设置有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所述套筒内腔配合的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阀体内腔配合的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上部设置有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或弹性片或橡胶套筒。

说明书全文

手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阀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手压阀。

背景技术

[0002] 在机车上,通过压缩空气作用于笛的膜片而发声,可以保障铁路机车的安全运行。
[0003] 在现有技术中,压缩空气的管路与风笛连通,在压缩空气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司机操作驾驶室内的风笛按钮,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进而控制压缩空气的管路与风笛连通或关闭,以控制风笛的发声。
[0004] 由于电磁阀是电气与机械的组合部件、结构较复杂,潜在故障点较多,若电磁阀出现故障,会导致风笛不能发声,风笛不发声会造成铁路机车行车安全的隐患。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压阀,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磁阀设计和结构复杂且容易出现故障的技术缺陷
[0006] 本发明提供的手压阀,包括阀体、衬套、阀杆和弹性复位件;所述阀体具有阀体内腔,所述衬套为筒形结构且设置在所述阀体内腔中,所述阀杆下部设置于所述衬套内腔中,所述阀杆的上部设置于所述阀体的外部;所述阀体和衬套上设置有与所述衬套内腔连通的进气孔和出气孔;
[0007] 所述阀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衬套内腔配合的阀芯,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阀杆的下端;
[0008] 所述弹性复位件在自然状态时,所述阀芯隔设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之间,所述弹性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进气孔与出气孔通过所述内腔连通。
[0009] 如上所述的手压阀,所述阀芯的数量为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阀杆上,两个所述阀芯的间距大于所述进气孔和出气孔的间距。
[0010] 如上所述的手压阀,所述阀杆的上端设置有按钮。
[0011] 如上所述的手压阀,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所述套筒内腔配合的密封圈
[0012] 如上所述的手压阀,所述衬套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阀体内腔配合的密封圈。
[0013] 如上所述的手压阀,所述阀体的上部设置有螺纹孔。
[0014] 如上所述的手压阀,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或弹性片或橡胶套筒。
[0015] 本发明的提供的手压阀,采用阀杆控制压缩空气管路的通断,实现控制风笛发声,机械结构简单、不设置电气接口,因而潜在故障点少,可以手动操作该手压阀对风笛进行控制,保证铁路机车的行车安全。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手压阀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手压阀在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参考图1和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手压阀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手压阀在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
[0019]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压阀,包括阀体1、衬套2、阀杆3和弹性复位件4。
[0020] 阀体1具有阀体内腔,可采用不锈材料制成。衬套2为能够置于阀体内腔中的筒形结构,具体地,衬套2可以为圆筒形,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而衬套内腔21和阀体内腔可以为圆柱形。
[0021] 阀体1和衬套2上设置有与衬套内腔21连通的进气孔和出气孔。
[0022] 阀杆3下部设置于衬套内腔21中,阀杆3的上部设置于阀体1的外部,阀杆3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0023] 阀杆3上设置有与衬套内腔21配合的阀芯31,弹性复位件4设置在阀杆3的下端。阀芯3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间隔设置在阀杆3上,两个阀芯31的间距大于进气孔和出气孔的间距。阀芯31可以与阀杆3一体加工,阀芯31的直径大于阀杆3的直径,弹性复位件4可以为弹簧,也可以弹性片或橡胶套筒等其他弹性元件。
[0024] 弹性复位件4在自然状态时,阀芯31隔设于进气孔和出气孔之间,该手压阀关闭,弹性复位件4处于压缩状态时,进气孔与出气孔通过衬套内腔21连通,该手压阀开启。
[0025] 具体地,进气孔包括开设在阀体1上的阀体进气孔13和开设在衬套2上的衬套进气孔23,阀体进气孔13与衬套进气孔23连通,阀体进气孔13用于与压缩空气管路连接。出气孔包括开设在阀体1上的阀体出气孔14和开设在衬套2上的衬套出气孔24,阀体出气孔14与衬套出气孔24连通,阀体出气孔14用于与压缩空气管路连接。
[0026] 在本实施例中,衬套2可以为一端开口的筒形结构,阀杆3从衬套2的开口端设置于衬套内腔21中,弹性复位件4设置于衬套2内,弹性复位件4的一端抵设在阀杆3的一端,弹性复位件4的另一端抵设在衬套2封闭端的内壁上。另外,衬套2也可以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结构,在衬套2的一个开口设置一个端盖22,端盖22与阀体内腔配合,将衬套2密封在阀体内腔中,弹性复位件4的一端抵设在阀杆3的一端,弹性复位件4的另一端抵设在端盖22的内壁上。可以在端盖22与阀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5,提高阀体内腔的密封性
[0027] 进一步地,在阀杆3的上端设置有按钮32,该按钮32的直径大于阀杆3的直径,按钮32可以通过螺纹与阀杆3连接,操作时,可以通过该按钮32控制该手压阀的开启或关闭。
[0028]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压阀可以设置在铁路机车的压缩空气管路上,通过控制该手压阀的开启或关闭,为风笛供风,控制风笛发出鸣笛声。
[0029] 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压阀,采用阀杆3控制压缩空气管路的通断,实现控制风笛发声,机械结构简单、不设置电气接口,因而潜在故障点少,可以手动操作该手压阀对风笛进行控制,保证铁路机车的行车安全。
[0030] 此外,阀芯31上设置有与套筒内腔21配合的密封圈,衬套2的外部设置有与阀体内腔配合的密封圈。设置密封圈可以提高该手压阀的控制精度
[0031] 另外,阀体1的上部设置有螺纹孔11,可以通过螺栓将该手压阀安装在铁路机车驾驶室内的操纵台面板下,将按钮32和阀杆11的一端设置于操纵台面板上。
[003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