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路径引导型车辆的接头

申请号 CN201110069718.2 申请日 2011-03-18 公开(公告)号 CN102192219A 公开(公告)日 2011-09-21
申请人 福伊特专利公司; 发明人 R·施伊普曼;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路径引导型车辆的接头(20),用以与结构上相同的反接头(20′)形成机械连接,其中接头(20)包含下列元件: 锁 定元件(1);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致动元件(2、3),其中每个都相对于接合方向(L)且相对于接头(20)可垂直运动,且连接至锁定元件(1),以使得通过致动元件(2,3)相对于接头(20)的运动,锁定元件能从其第一 位置 被传送至其第二位置,且反之亦然;以及杠杆元件(4),杠杆元件(4)包含第一区域(4a),第一致动元件(2)的端部区域铰接在第一区域(4a)处,以使得通过杠杆元件(4)的枢转,第一致动元件(2)相对于接头(20)垂直于接合方向(L)运动,其中杠杆元件(4)进一步包含第二区域(4b),以便与接合至接头(20)的结构上相同的反接头(20′)的第二致动元件(3′)的端部区域相互作用,以使得通过杠杆元件(4)的枢转,反接头(20′)的第二致动元件(3′)能相对于反接头(20′)垂直于接合方向(L)运动。根据本发明,进一步设置 轴承 (5)以支承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4a、4b)之间的杠杆元件(4),以使得杠杆元件(4)可围绕可预先限定的垂直轴线枢转。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路径引导型车辆的接头(20),用以与结构上相同的反接头(20′)形成机械连接,其中所述接头(20)包含下列元件:
定元件(1),用以防止所述接头(20)与接合至所述接头(20)的反接头(20′)之间的所述机械连接的非故意脱离,其中所述锁定元件(1)从第一位置可运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防止所述接头(20)与所述反接头(20′)之间的所述机械连接脱离,而在所述第二位置允许所述接头(20)与所述反接头(20′)之间的所述机械连接脱离;
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致动元件(2、3),其中每个都相对于接合方向(L)且相对于所述接头(20)可垂直运动,且连接至所述锁定元件(1),以使得通过所述致动元件(2,3)相对于所述接头(20)的运动,所述锁定元件(1)能从其第一位置被传送至其第二位置,且反之亦然;以及
杠杆元件(4),所述杠杆元件(4)包含第一区域(4a),所述第一致动元件(2)的端部区域铰接在所述第一区域(4a)处,以使得通过所述杠杆元件(4)的枢转,所述第一致动元件(2)相对于所述接头(20)垂直于所述接合方向(L)运动,其中所述杠杆元件(4)进一步包含第二区域(4b),以便与接合至所述接头(20)的结构上相同的所述反接头(20′)的第二致动元件(3′)的端部区域相互作用,以使得通过所述杠杆元件(4)的枢转,所述反接头(20′)的所述第二致动元件(3′)能相对于所述反接头(20′)垂直于所述接合方向(L)运动,
其特征在于
额外设置轴承(5)以支承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4a、4b)之间的所述杠杆元件(4),以使得所述杠杆元件(4)可围绕可预先限定的垂直轴线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20),
其中所述轴承(5)具有用于限定针对所述杠杆元件(4)的垂直枢转轴线的垂直轴(6),其中所述轴(6)优选可拆卸地附连至所述接头(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20),
其中所述轴(6)被容纳在沿所述接合方向(L)延伸的沟槽(7)内,以使得所述轴(6)通过所述杠杆元件(4)的枢转而沿所述接合方向(L)被引导,从而补偿所述轴(6)与所述杠杆元件(4)铰接有所述第一致动元件(2)的端部区域的所述第一区域(4a)之间的杆臂在长度上的变化。
4.根据前述利要求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接头(20),
其中进一步设置有优选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接头(20)的止挡件(8)从而确定所述杠杆元件(4)的枢转范围。
5.根据前述利要求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接头(20),
其中所述杠杆元件(4)具有沿所述杠杆元件(4)纵向延伸的细长孔(8),所述第一致动元件(2)可拆卸地附连至所述细长孔(8)。
6.根据前述利要求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接头(20),
其中引导件(9)设置在所述第二致动元件(3)的端部区域上,从而通过与所述反接头(20′)相关的杠杆元件(4′)相对于所述第二致动元件(3)的端部区域的枢转引导与所述反接头(20′)相关的所述杠杆元件(4′)的所述第二区域(4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头(20),
其中所述引导件(9)包含沿所述接合方向(L)延伸的引导沟槽。
8.根据前述利要求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接头(20),
其中所述杠杆元件(4)包含沿着与所述接合方向(L)相反的方向从所述第一区域延伸的臂部分(10),以用于在平平面内枢转所述杠杆元件(4)。
9.根据前述利要求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接头(20),
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元件和所述第二致动元件(2、3)借助所述杠杆元件(4)相对于彼此沿相反方向可同步运动。

说明书全文

用于路径引导型车辆的接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路径引导型车辆的接头,尤其涉及轨道车辆。
[0002] 据此,本发明涉及用于路径引导型车辆的接头,用以与结构上相同的反接头形成机械连接,其中接头包含用于防止接头和接合至接头的反接头之间的机械连接非故意脱离的定元件。该锁定元件从第一位置可运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其防止接头和反接头之间的机械连接脱离,在第二位置其允许接头和反接头之间的机械连接脱离。此种类型的接头还包括第一和第二致动元件,该第一和第二致动元件相对于接合方向且相对于接头可垂直运动,且连接至锁定元件,以使得通过致动元件相对于接头的运动,锁定元件能从其第一位置被传送至其第二位置,且反之亦然。为了使致动元件能相对于接头运动,进一步提供杠杆元件,该杠杆元件包含第一区域,第一致动元件的端部区域铰接在第一区域处,以使得通过杠杆元件的枢转,第一致动元件相对于接头垂直于接合方向运动,其中杠杆元件进一步包含第二区域,以便与接合至接头的结构上相同的反接头的第二致动元件的端部区域相互作用,以使得通过杠杆元件的枢转,反接头的第二致动元件能相对于反接头垂直于接合方向运动。

背景技术

[0003] 现有技术中至少已知这种接头的原理。在此引用中心缓冲器接合系统的Georg Fischer型接头作为示例。
[0004] 具体地,被称为Georg Fischer接合件(GF接合件)使用了用以使两个接合的接头之间的机械连接脱离的机构,该机构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似于由锁定元件、第一致动元件第二致动元件以及杠杆元件构成的上述机构。取决于接合的具体类型,分开既可以是自动的程序也可以时手动的程序。GF接合件的所有接头都包含锁定元件以防止两个已接合的接头之间的机械连接非故意脱离。因此,GF接合件中的两个接头之间的机械连接通过两个锁定元件而被固定。因此为了使连接脱离,两个锁定元件都必须打开。
[0005] 用于使两个接头脱离的机构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其中一般使用与两个接头的锁定元件操作地相互作用的普通杠杆元件,以使得它们将通过杠杆元件的致动而同时脱离。采用普通杠杆元件以使接合致动元件和反接合致动元件能相互作用构成易于实现且有效的用于实施分开过程的解决方案。
[0006] 但是已示出该机构只在已接合的接头没有承受张负载时才能顺利的分开。具体地,在更大的张力负载情况下,存在将这两个已接合的接头保持在一起的锁定元件将不能同布释放的险。其后果是锁定元件不能同时被带离力流(force flow)且一个锁定元件先于第二锁定元件脱离,因此张力被完全施加到第二锁定元件。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不再可能或只可能更困难地将接头互相分开。
[0007] 作为示例,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已知的Georg Fischer型接头100,其处于与相同的反接头100′已接合的状态。接头100具有杠杆元件104,以使接头100和反接头100′之间的机械连接脱离。杠杆元件104包含第一区域104a,在此处其连接至第一致动元件102的上端区域。此种情况下,杠杆元件104与第一致动元件102之间的连接点确定垂直旋转轴线,杠杆元件104围绕该轴线可枢转。在其前部区域,杠杆元件104邻接第二致动元件103的上端区域。两个致动元件102、103各通过锁定元件106、106′而被连接。锁定元件106、106′用于将接头100、100′压力装配(force-fit)在一起。
[0008] 为了分开两个接头100、100′,致动杠杆104沿箭头方向偏转,结果通过杠杆元件104连接至第一区域104a的第一致动元件102被垂直拉离接头100。由于第一致动元件
102直接连接至锁定元件101,发生的力传递将锁定元件101从第一关闭位置传送至第二打开位置。
[0009] 同时,当杠杆元件104偏转时,反接头100′的第二致动元件103′被杠杆元件104的第二区域104b上的反作用力压入反接头100′。第二致动元件103′也连接至杠杆元件101′,且同样用于将锁定元件101′从第一关闭位置传送至第二打开位置。
[0010] 图1中描绘的第二致动元件103′因此连接至反接头100′的锁定元件101′。
[0011] 在理想的情况下,在杠杆元件104已经偏转之后,接头100和反接头100′的锁定元件101、101′将处于其打开位置且两个接头100、100′可互相分开。
[0012] 但是经常不能被防止在分开过程中接头100、100′可能处于张力负载下的事实。因此存在致动元件102、103′将卡住而不允许相关锁定元件101、101′打开的风险。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解决方案中,另一个没有卡住的致动元件102、103′有可能仍能活动并且解锁相应锁定元件101、101′。然后整个张力负载被传递至另一个接头100、100′的锁定元件101、101′。其结果是接头100、100′不能容易地分开。

发明内容

[0013] 在以上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开始所述类型的接头,以使即使处于更大的张力下,接合也能顺利的脱离。
[0014] 该目的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所解决的。本发明的有利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阐明。
[0015]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轴承被额外设置在开始时所述类型的接头内,用以支承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杠杆元件,以使得杠杆元件围绕可预先限定的垂直轴线可枢转。
[0016] 为了实现该目的,为杠杆元件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杠杆元件确定旋转轴线,其中为杠杆元件确定了或至少可预先限定两个平移自由度,以使得杠杆元件只围绕旋转轴线可枢转。确定杠杆元件的枢转运动能有效地防止当一个接头的锁定元件卡住时另一个锁定元件打开。为了该效果,旋转轴线被分配给杠杆元件,其保证连接至锁定元件的两个致动元件上的力的均匀分布。因此这保证致动元件的同步致动,且保证锁定元件将一直被同时打开。因此,在大张力负载下也可能使接合脱离。锁定元件的同时脱离进一步防止它们受到损坏,因为元件不能单独承受张力。
[0017] 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将轴承设置为具有限定杠杆元件的垂直枢转轴线的垂直轴。由此可想到该轴可拆卸地附连至接头。这样做例如允许容易地翻新传统接头,传统接头在其处于与反接头接合的状态下不保证锁定元件的同步操作。
[0018] 例如可想到轴可拆卸地附连至接头上的外壳框架,其中外壳框架具有空隙,杠杆元件平行于接合平面围绕轴枢转安装在空隙内。该变体允许以尤其有利的方式选择外壳框架的几何形状从而限制杠杆元件的旋转运动范围至接合和分开所需的度范围。
[0019] 当然,也可想到适于确定杠杆元件的枢转范围的其它解决方案,例如优选可拆卸地连接至接头的止挡元件。
[0020] 在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的优选改进中,被设置用以支承杠杆元件的轴承具有轴,该轴被容纳在沿接合方向延伸的沟槽内,以使得轴通过杠杆元件的枢转而沿着接合方向被引导,从而补偿轴与杠杆元件铰接有第一致动元件的端部区域的第一区域之间的杆臂在长度上的变化。当杠杆元件偏转时,力经由第一致动元件被传递至锁定元件。由于第一致动元件能优选相对于接头只垂直于接合方向运动,因此优选设计连接至致动元件的杠杆元件,以使得所述杠杆元件的圆周运动可被转换为垂直运动。这可通过使轴在沿接合方向延伸的沟槽内被引导而以简单且经济的方式实现。
[0021] 进一步有利的是,提供具有细长孔的杠杆元件,第一致动元件可拆卸地附连到该细长孔内。细长孔允许第一致动元件固定且可枢转地安装至杠杆元件。因此第一致动元件优选螺栓连接至杠杆元件。这使得这两个元件稳固连接,且如果需要修理,其中一个可以容易地脱离。
[0022] 最后,接头的有利实现方式在第二致动元件的端部区域上提供了引导件,从而通过与反接头相关的杠杆元件相对于第二致动元件的端部区域的枢转引导与反接头相关的杠杆元件的第二区域。例如可想到引导件包含沿接合方向延伸的引导沟槽。附图说明
[0023] 下面将参照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实施例
[0024] 示出了:
[0025] 图1处于已接合状态的现有技术Georg Fischer型接头的一半的俯视平面图;
[0026] 图2处于已接合状态的本发明的接头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半的俯视平面图;
[0027] 图3在分开过程中根据图2的接头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半的俯视平面图;以及[0028] 图4根据图3的接头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部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图1示出与结构上相同的反接头100′处于已接合状态的现有技术中已知的Georg Fischer型接头100。如上所述,在分开过程中,接头100、100′经常不可避免地承受张力负载。因此,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解决方案伴随有致动元件102、103′中的一个卡住的风险,且因而使相关锁定元件101、101′不能打开。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解决方案中,另一个没有卡住的致动元件102、103′将仍然有可能能活动且解锁相应的锁定元件101、101′。然后全部张力负载将被转移至另一接头100、100′的锁定元件101、101′。其结果是接头100、100′不能容易地分开。
[0030] 图2示出处于已接合状态的本发明的接头2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半的俯视平面图;
[0031] 接头20用于与相同的反接头20′形成机械连接。为了实现该目的,接头20包含锁定元件1,该锁定元件1用于防止接头20和接合至所述接头20的反接头20′之间的机械连接非故意脱离。具体地,借此使得锁定元件1能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第一位置防止接头20和反接头20′之间的机械连接脱离,而第二位置允许接头20和反接头20′之间的机械连接脱离。
[0032] 为了实现该目的,接头20包含第一和第二致动元件2、3,其中每个都相对于接头20可向接合方向L垂直运动,且连接至锁定元件1,以使得通过致动元件2、3相对于接头20的运动,锁定元件1能从其第一位置被传送到第二位置,反之亦然。进一步设置有具有第一区域4a的杠杆元件4,第一致动元件2的端部区域铰接在该第一区域4a,以使得通过杠杆元件4的枢转,第一致动元件2相对于接头20垂直于接合方向L运动。杠杆元件4进一步具有第二区域4b,该第二区域4b与接合至接头20的结构上相同的反接头20′的第二致动元件3′的端部区域相互作用,以使得通过杠杆元件4的枢转,反接头20′的第二致动元件
3′能相对于所述反接头20′垂直于接合方向L运动。
[0033] 具有创造性的接头20的特征在于额外提供轴承5以支承第一和第二区域4a、4b之间的杠杆元件4,以使得杠杆元件4围绕可预先限定的垂直轴线可枢转。
[0034] 详细地,所描绘的具有创造性的接头20的实施例提供轴承5以包含垂直对齐的轴6,结果限定了杠杆元件4的垂直枢转轴线,其中杠杆6优选可拆卸地附连至接头20。
[0035] 所描绘的具有创造性的接头20的实施例中进一步设置有轴6被容纳在沿接合方向L延伸的沟槽7内,以使得轴6通过杠杆元件4的枢转而沿着接合方向L被导引,从而补偿轴6与杠杆元件4的第一区域4a(此处铰接有第一致动元件2的端部区域)之间的杠杆臂的长度上的改变。
[0036] 在所描绘的具有创造性的接头20的实施例中,进一步提供优选可拆卸地连接至接头20的止挡件8,以确定杠杆元件4的枢转范围。已接合的接头20、20′的分开基本上根据现有技术中已知和以上描述的原则而发生,不同之处在于至致动元件2、3′的力传递被用于杠杆元件4的已限定的枢转轴线最优化。杠杆作用力的更佳分布保证了两个锁定元件1、1′的同步致动。
[0037] 此外,将杠杆元件4支撑在轴6上确保只有当致动元件2、3′都是可运动时,才能使杠杆元件4运动。例如,如果反接头20′的第二致动元件3′不是可运动的,具有创造性的接头20防止杠杆元件1的枢转,且因此防止第一致动元件2的拉出,因为轴6本质上在水平向上不可运动。一旦杠杆元件4的力足以将第二致动元件3压入反接头20′,然后第一致动元件2也将被再次致动。因此该方法保证致动元件1、1′将会一直被同步打开。
[0038] 图3示出在分开过程中根据图2的接头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半的俯视平面图。在该过程中,第一致动元件2被拉出接头20,同时第二致动元件3′被压入反接头20′。由于致动元件2、3′只能垂直于接合轴线L运动,轴6需要沿接合方向L可移置,从而能够补偿由于杠杆元件4的枢转所造成的轴6与杠杆元件4的第一区域4a之间的杆臂变短。杠杆元件4的前部区域由此优选运动至设置在第二致动元件3的上端部区域的沟槽9内。后一种情况使得杠杆元件4的第二区域与进入反接合的第二致动元件3的上端部区域具有最佳的操作接触
[0039] 图4示出在分开过程中具有创造性的接头的示意性透视图。
[0040] 本发明不限于参照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而是产生于对本文所公开的全部特征的整体考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