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潜移动车

申请号 CN201611009249.4 申请日 2016-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6428049A 公开(公告)日 2017-02-22
申请人 韩建英; 发明人 韩建英; 尉建辉; 王淑娴;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矿用潜 水 泵 移动车,由车架、轮对、固定架、旋 转轮 对机构、紧固 块 组成,其中车架由两个单元车架通过七环链、销轴连接组成,车架首尾端分别设有三环链,车架上设有紧固卡箍,车架底部上均匀的设有轴孔,车架底部与轮对之间设有旋转轮对机构,旋转轮对机构同时连接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限位块,固定架底部两侧设有 支架 ,紧固块通过 螺栓 连接支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转向,配备转向限位,能快速更换轮对,高度适应矿井环境。
权利要求

1.一种矿用潜移动车,由车架(1)、轮对(2)、固定架(3)、旋转轮对机构(4)、紧固(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由两个单元车架通过七环链、销轴连接组成,所述车架(1)首尾端分别设有三环链,所述车架(1)上设有紧固卡箍(6),所述车架(1)底部上均匀的设有轴孔(7),所述车架(1)底部与轮对(2)的主轴之间设有旋转轮对机构(4),所述旋转轮对机构(4)同时连接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上设有限位块(9),所述固定架(3)底部两侧设有支架(8),所述紧固块(5)通过螺栓连接支架(8),所述轮对(2)主轴位于紧固块(5)和支架(8)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潜水泵移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对机构(4)包括旋转盘(10)、轴(11)、圆螺母(12)、圆螺母止动垫圈(13)、垫片(14)、芯(15)、黄油槽(16)、防尘圈(17),所述旋转盘(10)通过螺栓和轴孔(7)与车架(1)连接,所述旋转盘(10)固定的连接轴(11)的上端,所述轴(11)下端连接圆螺母(12)和圆螺母止动垫圈(13),所述圆螺母(12)上方设有垫片(14),所述铜芯(15)设于固定架(3)上并包围轴(11),所述铜芯(15)与轴(11)之间的摩擦面设有黄油槽(16),所述防尘圈(17)设于铜芯(15)外围并与固定架(3)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潜水泵移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14)与固定架(3)之间留有2cm-15cm的轴向间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潜水泵移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对机构(4)在限位块(9)的限定下可相对轴(11)左右旋转各2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潜水泵移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块(5)和轮对(2)可拆卸为独立件。

说明书全文

一种矿用潜移动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潜水泵移动车。

背景技术

[0002] 潜水泵移动车主要用于矿井应急救援排水及日常矿井积水排水用潜水泵的运输,对于矿井排水问题,通用的地面运输装置无法满足潜水泵的运输需求,从而通过矿井内的道轨进行潜水泵的运输。而潜水泵移动车可快速的利用矿井现有条件将潜水泵运输到矿井内的指定位置
[0003] 现有的移动潜水泵用车多为矿用平板车,运输时将潜水泵临时装配于矿用平板车上并对平板车进行应急辅助性的改造,临时改造的过程不仅浪费大量的抢险救灾时间,而且改造后的平板车本身长度较短,没有转向功能,轮对位置无法做调整,使用过程中由于矿井轨道的设计曲率半径较小,只能满足单台平板车的椭圆弧曲率旋转,而现有矿用大功率潜水本长度将近6米,运输此类潜水泵需要将两台平板车配合进行运输,而两台平板车的前后最长轴距超过了轨道铺设的回转半径所能达到的车体转向效果,使得运输过程中经常出现车体无法转向,卡于巷道的情况,导致运输效率和效果欠佳.另外,矿井轨道分为600mm和900mm两种轨距,而临时装配的平板车轨距为固定的,无法对两种轨距的轨道实现通用,导致车轮轨距和轨道不匹配的现象,无法实现紧急救援。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转向,配备转向限位,能快速更换轮对,可调节轮对与轮对间距,高度适应矿井环境的潜水泵移动车。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潜水泵移动车,由车架、轮对、固定架、旋转轮对机构、紧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由两个单元车架通过七环链、销轴连接组成,所述车架首尾端分别设有三环链,所述车架上设有紧固卡箍,所述车架底部上均匀的设有轴孔,所述车架底部与轮对的主轴之间设有旋转轮对机构,所述旋转轮对机构同时连接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架底部两侧设有支架,所述紧固块通过螺栓连接支架,所述轮对主轴位于紧固块和支架之间。
[0006]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轮对机构包括旋转盘、轴、圆螺母、圆螺母止动垫圈垫片芯、黄油槽、防尘圈,所述旋转盘通过螺栓和轴孔与车架连接,所述旋转盘固定的连接轴的上端,所述轴下端连接圆螺母和圆螺母止动垫圈,所述圆螺母上方设有垫片,所述铜芯设于固定架上并包围轴,所述铜芯与轴之间的摩擦面设有黄油槽,所述防尘圈设于铜芯外围并与固定架固定连接。
[0007] 进一步的,所述轴孔的均匀设置,可方便调整轮对与轮对之间的距离,更好的适应矿井巷道环境。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卡箍用于对潜水泵置于车架后的紧固,防止潜水泵与车架产生松动或分离现象。
[0009]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首尾段配置的三环链可用于本发明与其他应急车辆的连接。
[0010] 进一步的,所述黄油槽内填满黄油,减少了轴与铜芯的旋转阻和摩擦损耗。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垫片与固定架之间留有2cm-15cm的轴向间隙,用于减少轨高度差对整个车体造成的颠簸晃动,而垫片可减少晃动碰撞对零件造成的磨损。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轮对机构在限位块的限定下可相对轴左右旋转各20°,避免了轨道转弯处车体长轴距可能造成的车轮卡死及脱轨,同时防止车轮旋转造成的轮对车轮自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块和轮对可拆卸为独立件,并且轮对配用矿井平板车的通用轮对,如此轮对可根据矿井运输轨道的规格进行快速更换也方便轮对的维护。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转向,配备转向限位,能快速更换轮对,节省设备运输时间,高度适应矿井环境。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一种矿用潜水泵移动车的主视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一种矿用潜水泵移动车的左视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一种矿用潜水泵移动车的车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一种矿用潜水泵移动车的轮对主视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一种矿用潜水泵移动车的轮对俯视图。
[0020] 图6为本发明一种矿用潜水泵移动车的旋转轮对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 在图中,1.车架,2.轮对,3.固定架,4.旋转轮对机构,5.紧固快,6.紧固卡箍,7.轴孔,8.支架,9.限位块,10.旋转盘,11.轴,12.圆螺母,13.圆螺母止动垫圈,14.垫片,15.铜芯,16,黄油槽,17.防尘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3] 在图中,1.车架,2.轮对,3.固定架,4.旋转轮对机构,5.紧固快,6.紧固卡箍,7.轴孔,8.支架,9.限位块,10.旋转盘,11.轴,12.圆螺母,13.圆螺母止动垫圈,14.垫片,15.铜芯,16,黄油槽,17.防尘圈。
[0024] 一种矿用潜水泵移动车,由车架1、轮对2、固定架3、旋转轮对机构4、紧固块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由两个单元车架通过七环链、销轴连接组成,所述车架1首尾端分别设有三环链,所述车架1上设有紧固卡箍6,所述车架1底部上均匀的设有轴孔7,所述车架1底部与轮对2的主轴之间设有旋转轮对机构4,所述旋转轮对机构4同时连接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上设有限位块9,所述固定架3底部两侧设有支架8,所述紧固块5通过螺栓连接支架8,所述轮对2主轴位于紧固块5和支架8之间。
[0025]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轮对机构4包括旋转盘10、轴11、圆螺母12、圆螺母止动垫圈13、垫片14、铜芯15、黄油槽16、防尘圈17,所述旋转盘10通过螺栓和轴孔7与车架1连接,所述旋转盘10固定的连接轴11的上端,所述轴11下端连接圆螺母12和圆螺母止动垫圈13,所述圆螺母12上方设有垫片14,所述铜芯15设于固定架3上并包围轴11,所述铜芯15与轴11之间的摩擦面设有黄油槽16,所述防尘圈17设于铜芯15外围并与固定架3固定连接。
[0026] 进一步的,所述轴孔7的均匀设置,可方便调整轮对2与轮对2之间的距离,更好的适应矿井巷道环境。
[0027]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卡箍6用于对潜水泵置于车架1后的紧固,防止潜水泵与车架1产生松动或分离现象。
[0028]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1首尾段配置的三环链可用于本发明与其他应急车辆的连接。
[0029] 进一步的,所述黄油槽16内填满黄油,减少了轴11与铜芯15的旋转阻力和摩擦损耗。
[0030] 进一步的,所述垫片14与固定架3之间留有5cm的轴向间隙,用于减少矿井内轨道的高度差对整个车体造成的颠簸晃动,而垫片14可减少晃动碰撞对零件造成的磨损。
[0031]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轮对机构4在限位块9的限定下可相对轴11左右旋转各20°,避免了轨道转弯处车体长轴距可能造成的车轮卡死及脱轨,同时防止车轮旋转造成的轮对2车轮自锁。
[0032]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块5和轮对2可拆卸为独立件,并且轮对2配用矿井平板车的通用轮对,如此轮对2可根据矿井运输轨道的规格进行快速更换也方便轮对2的维护。
[0033] 在使用本发明之前,根据矿井轨道规格选择匹配矿机轨道轨距的轮对2,将轮对2的主轴置于支架8下,将紧固块5利用螺栓连接支架8,从而使轮对2紧固在固定架3下方。将旋转盘10利用螺栓与车架1上的轴孔7连接,从而使得轮对2和旋转轮对机构4与车架1互相连接,将潜水泵置于车架1上,用紧固卡箍6将潜水泵紧固于车架1后即可进行运输。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