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仪表板后部固定支架

申请号 CN201610662959.0 申请日 2016-08-10 公开(公告)号 CN106080201A 公开(公告)日 2016-11-09
申请人 天津华夏联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潘玟宇;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副仪表板后部固定 支架 ,本固定支架位于副仪表板 扶手 箱的下方,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三部分,分别是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第一支架包括三个平面,分别是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第一平面上设有 水 平减重孔和若干个 支撑 座,第二平面上设有两个竖直减重孔,第三平面为相互对称的两个“L”型板,第二支架在与第一支架、第三直接相 接触 的两个边沿是不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架上设有固定圆孔、凹痕和半圆形凸起,第二支架通过固定圆孔内的六 角 凸缘带垫 螺栓 与前地板中通道相固定;第三支架设有两个凸起和一个固定椭圆孔,第三支架通过固定椭圆孔内的六角 螺母 与前地板中通道相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副仪表板后部固定支架,本固定支架位于副仪表板扶手箱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三部分,分别是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是一体注塑成型的,第一支架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高度大于第三支架;第一支架包括三个平面,分别是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第一平面上设有平减重孔和若干个支撑座,第一支架与扶手箱通过位于支撑座内的十字盘头凸缘自攻钉固定,第二平面上设有两个竖直减重孔,两个竖直减重孔分别位于水平减重孔的两侧,第三平面为相互对称的两个“L”型板,“L”型板通过六凸缘螺母与前地板中通道相固定;第二支架在与第一支架、第三支架相接触的两个边沿是不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架上设有固定圆孔、凹痕和半圆形凸起,第二支架通过固定圆孔内的六角凸缘带垫螺栓与前地板中通道相固定;第三支架设有两个凸起和一个固定椭圆孔,第三支架通过固定椭圆孔内的六角螺母与前地板中通道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后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减重孔位于第一平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支撑座有六个,分成两组,每组三个,两组支撑座对称位于水平减重孔的两侧,每组三个支撑座构成等腰三角形,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后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由三个圆环相叠加构成,圆环从上到下直径依次增大,三个圆环的中心孔直径相同,中心孔的直径为4mm,十字盘头凸缘自攻钉穿过中心孔实现扶手箱与第一支架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后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L”型板包括竖板和横板,竖板与第一平面的夹角为95°,横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后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减重孔在靠近支撑座的两个侧边上设有弧形卷边,所述弧形卷边向下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后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个侧边设有延伸边,所述延伸边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后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圆孔有两个,两个固定圆孔的中心与两个竖直减重孔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固定圆孔的直径为10mm;
所述凹痕位于第二支架的中心位置,所述凹痕的宽度为18mm-20mm;所述半圆形凸起与凹痕相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后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减重孔、凹痕和固定椭圆孔在一条直线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副仪表板后部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仪表板后部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副仪表板总成是指位于驾驶座旁边的用于安装手刹和换挡杆等部件的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烟灰缸外壳电子按钮板、橡胶垫等配件,这些部件大部分为塑料件,尤其是副仪表板多是通过注塑得到。现在的副仪表板分为基本型和舒适型,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副仪表板的质量要求和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 副仪表板结构较为复杂,一般通过固定支架与车身固定,副仪表板总体长度较长,多将固定支架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注塑。在固定支架的设计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结构强度、成本、安装工艺性等多个方面,而固定支架作为副仪表板的安装载体,它的强度、装配工艺性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实用新型专利(CN 201420143679.5)公开了一种副仪表板的车身固定支架及车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中,设计的副仪表板的车身固定支架结构较短,较短的固定支架不能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尤其是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的时候,且该固定支架是通过焊接形式与车身固定的,说明该固定支架为之类的材料制成,大大增加了车身重量。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仪表板后部固定支架,本后部固定支架设计合理,整体通过注塑得到,仅有0.383千克,质量较轻;同时本后部固定支架根据车体需要分阶梯设计了三个部分,具有正面碰撞的良好缓冲作用。
[0005]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副仪表板后部固定支架,本固定支架位于副仪表板扶手箱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三部分,分别是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是一体注塑成型的,第一支架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高度大于第三支架;第一支架包括三个平面,分别是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第一平面上设有平减重孔和若干个支撑座,第一支架与扶手箱通过位于支撑座内的十字盘头凸缘自攻钉固定,第二平面上设有两个竖直减重孔,两个竖直减重孔分别位于水平减重孔的两侧,第三平面为相互对称的两个“L”型板,“L”型板通过六凸缘螺母与前地板中通道相固定;第二支架在与第一支架、第三支架相接触的两个边沿是不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架上设有固定圆孔、凹痕和半圆形凸起,第二支架通过固定圆孔内的六角凸缘带垫螺栓与前地板中通道相固定;第三支架设有两个凸起和一个固定椭圆孔,第三支架通过固定椭圆孔内的六角螺母与前地板中通道相固定。
[0006] 作为优选地,所述水平减重孔位于第一平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支撑座有六个,分成两组,每组三个,两组支撑座对称位于水平减重孔的两侧,每组三个支撑座构成等腰三角形,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30°。
[0007] 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座由三个圆环相叠加构成,圆环从上到下直径依次增大,三个圆环的中心孔直径相同,中心孔的直径为4mm,十字盘头凸缘自攻钉穿过中心孔实现扶手箱与第一支架的固定连接。
[0008] 作为优选地,“L”型板包括竖板和横板,竖板与第一平面的夹角为95°,横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
[0009] 作为优选地,所述水平减重孔在靠近支撑座的两个侧边上设有弧形卷边,所述弧形卷边向下延伸。
[0010]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个侧边设有延伸边,所述延伸边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架。
[0011] 作为优选地,所述固定圆孔有两个,两个固定圆孔的中心与两个竖直减重孔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固定圆孔的直径为10mm;所述凹痕位于第二支架的中心位置,所述凹痕的宽度为18mm-20mm;所述半圆形凸起与凹痕相对应设置。
[0012] 作为优选地,所述水平减重孔、凹痕和固定椭圆孔在一条直线上。
[0013]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14] 1、本发明中,本后部固定支架的三个部分都设有安装孔,实现了本结构与车身的紧密固定,还在第一支架部分设了若干个支撑座,实现了本结构与扶手箱的配合安装。
[0015] 2、本发明中采用了多处小角度倾斜设置,保证了本结构的稳固支撑作用。
[0016] 3、本发明中将传统的平面设计改变为凹痕和凸起,当发生碰撞时,不易变形,增加了车身正面碰撞的抵抗强度。
[0017] 4、支撑座的特殊设计,加上扶手箱的配合设计,一方面是起到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固定扶手箱的作用。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0021] 图3为图2的A-A向视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的B-B向视图)。
[0023] 其中:1、第一支架 2、第二支架 3、第三支架 4、第一平面
[0024] 5、第二平面 6、第三平面 7、水平减重孔 8、支撑座
[0025] 9、弧形卷边 10、扶手箱 11、十字盘头凸缘自攻钉 12、竖直减重孔
[0026] 13、“L”型板 14、六角凸缘螺母 15、前地板中通道16、竖板
[0027] 17、横板 18、延伸边 19、固定圆孔 20、凹痕
[0028] 21、半圆形凸起 22、凸起 23、固定椭圆孔 24、六角螺母
[0029] 25、六角凸缘带垫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 一种副仪表板后部固定支架,本固定支架位于副仪表板扶手箱的下方,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三部分,分别是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是一体注塑成型的,第一支架1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架2,第二支架2的高度大于第三支架3,三部分呈阶梯分布,逐步降低。
[0033] 第一支架包括三个平面,分别是第一平面4、第二平面5和第三平面6,第一平面4上设有水平减重孔7和若干个支撑座8,所述水平减重孔7位于第一平面4的中心位置,所述水平减重孔7在靠近支撑座8的两个侧边上设有弧形卷边9,所述弧形卷边9向下延伸,弧形卷边的设计一是为了脱模方便,更重要的是,弧形卷边是沿车身方向设置的,一定程度了增加了车身正面碰撞的抵抗强度。
[0034] 第一支架1与扶手箱10通过位于支撑座8内的十字盘头凸缘自攻钉11固定,所述支撑座8有六个,分成两组,每组三个,两组支撑座8对称位于水平减重孔7的两侧,每组三个支撑座构成等腰三角形,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30°;所述支撑座8由三个圆环相叠加构成,圆环从上到下直径依次增大,三个圆环的中心孔直径相同,中心孔的直径为4mm,十字盘头凸缘自攻钉11穿过中心孔实现扶手箱10与第一支架1的固定连接。相应地,在扶手箱底部设有与支撑座相配合使用的凹坑(本发明中未标出),支撑座能够正好位于凹坑内,一方面是起到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固定扶手箱的作用。
[0035] 第二平面5上设有两个竖直减重孔12,两个竖直减重孔12分别位于水平减重孔7的两侧,分隔设置减重孔不仅能更大程度上起到减重作用,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安全的作用;第三平面6为相互对称的两个“L”型板13,“L”型板通过六角凸缘螺母14与前地板中通道15相固定,“L”型板包括竖板16和横板17,竖板16与第一平面4的夹角为95°,横板1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同时第二表面5与第一表面4的夹角也为95°,小角度倾斜设置保证了第一平面的稳固。
[0036] 所述第一支架1的两个侧边设有延伸边18,所述延伸边18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架1。
[0037] 第二支架2在与第一支架1、第三支架3相接触的两个边沿是不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架2上设有固定圆孔19、凹痕20和半圆形凸起21,第二支架2通过固定圆孔19内的六角凸缘带垫螺栓25与前地板中通道15相固定,所述固定圆孔19有两个,两个固定圆孔19的中心与两个竖直减重孔12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固定圆孔19的直径为10mm;所述凹痕20位于第二支架2的中心位置,所述凹痕20的宽度为18mm-20mm;所述半圆形凸起21与凹痕20相对应设置,所述半圆形凸起21位于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的交界处。
[0038] 第三支架3设有两个凸起22和一个固定椭圆孔23,第三支架3通过固定椭圆孔23内的六角螺母24与前地板中通道15相固定,所述凸起沿着第三支架设置。
[0039] 所述水平减重孔、凹痕和固定椭圆孔在一条直线上。
[0040] 凹痕和凸起的作用都是起到了增加车身正面碰撞的抵抗强度,若都采用平面设计,当发生碰撞时,平面更易发生变形,在本发明中,增加了凹痕和凸起设计,增加了车身正面碰撞的抵抗强度。
[004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