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

申请号 CN201110379949.3 申请日 2011-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3129479B 公开(公告)日 2015-05-13
申请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钟益林; 白军明; 代军; 方雷; 高静静;
摘要 本 发明 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 汽车 ,包括固定安装于汽车仪表板内的壳体以及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升降盒组件,所述仪表板上设置有供所述车载设备穿过的开口,升降盒组件包括托盒本体以及设置于托盒本体内且为所述升降装置提供动 力 的动力机构,所述壳体的一对对称的 侧壁 内侧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 齿条 板,壳体上另一对对称的侧壁内侧可旋转地安装有翻盖机构,托盒本体与所述翻盖机构相对应的侧壁外侧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翻盖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盖板,另一端设置有滑导柱结构且可沿所述导向结构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导向结构上,升降盒组件上升或下降带动所述滑导柱结构沿所述导向结构滑动实现所述翻盖机构旋转。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汽车仪表板(10)内的壳体(1)以及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升降盒组件(3),所述仪表板(10)上设置有供所述车载设备穿过的开口,所述升降盒组件(3)包括托盒本体(301)以及设置于所述托盒本体(301)内且为所述升降装置提供动的动力机构(302),所述壳体(1)的一对对称的侧壁内侧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齿条板(2),所述动力机构(302)穿出所述托盒本体(301)与所述齿条板(2)啮合配合实现所述升降盒组件(3)在竖直方向上的升降,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另一对对称的侧壁内侧可旋转地安装有翻盖机构(6),所述托盒本体(301)与所述翻盖机构(6)相对应的侧壁外侧设置有导向结构(4),所述翻盖机构(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盖板(7),另一端设置有滑导柱结构(11)且可沿所述导向结构(4)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导向结构(4)上,所述升降盒组件(3)上升或下降带动所述滑导柱结构(11)沿所述导向结构(4)滑动实现所述翻盖机构(6)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翻盖机构(6)的对称的侧壁内侧分别向壳体(1)内延伸设置有旋转轴(9),所述翻盖机构(6)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旋转轴(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机构(6)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旋臂(601)和第二旋臂(602),所述第一旋臂(601)与第二旋臂(602)分别安装于所述对称侧壁内侧的旋转轴(9)上,且所述第一旋臂(601)与第二旋臂(602)可分别绕所述旋转轴(9)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臂(601)包括第一安装环(6012),所述第一安装环(6012)外表面互成度a的向外延伸有第一旋杆(6011)和第二旋杆(6013),所述第二旋臂(602)包括第二安装环(6022),所述第二安装环(6022)外表面互成角度a的向外延伸有第三旋杆(6021)和第四旋杆(60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a的取值范围为100度到150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板(7)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旋杆(6011)远离所述第一安装环(6012)的一端,另一对称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旋杆(6021)远离所述第二安装环(6022)的一端,所述翻盖板(7)旋转至闭合状态,所述翻盖板(7)的上表面与所述仪表板(10)的外表面持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导柱结构(1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旋杆(6013)远离所述第一安装环(6012)一端的第一滑行柱(1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四旋杆(6023)远离所述第二安装环(6022)一端的第二滑行柱(1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4)包括分设于所述托盒本体(301)外侧的第一导槽(401)和第二导槽(402),所述第一滑行柱(111)与所述第一导槽(401)相配合且可沿所述第一导槽(401)滑行,所述第二滑行柱(112)与所述第二导槽(402)相配合且可沿所述第二导槽(402)滑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槽(401)包括与所述齿条板(2)平行的第一竖直部(4012)以及与所述第一竖直部(4012)连通的第一平直部(4011),所述第一平直部(4011)垂直于所述第一竖直部(4012)设置,所述第二导槽(402)包括与所述齿条板(2)平行的第二竖直部(4022)以及与所述第二竖直部(4022)连通的第二平直部(4021),所述第二平直部(4021)垂直于所述第二竖直部(4022)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有齿条板(2)的壳体(1)侧壁上端还设置有限位结构(8),所述限位结构(8)包括第一限位槽(801)和第二限位槽(802),所述第一限位槽(801)为自所述侧壁上端面向下延伸的竖直凹槽,且第一限位槽(801)底部处设置有第一限位(811),所述第一限位槽(801)与所述第一旋杆(6011)相配合,所述第一旋杆(6011)沿所述竖直凹槽运动至所述竖直凹槽底部实现对所述第一旋杆(6011)限位,所述第二限位槽(802)为自所述侧壁上端面向下延伸的竖直凹槽,且第二限位槽(802)底部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块(812),所述第二限位槽(802)与所述第三旋杆(6021)相配合,所述第三旋杆(6021)沿所述竖直凹槽运动至所述竖直凹槽底部实现对所述第三旋杆(6021)限位。
1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设备升降装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轿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正慢慢地进入每一个家庭,用户对轿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舒适性的要求,这就要求汽车要越来越人性化和智能化。车载设备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汽车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提升汽车档次,增加品牌竞争
[0003] 随着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汽车安装车载设备,目前的一些车载设备安装到车上后虽然能够实现在需要工作的时候上升到仪表板外,在不需要工作的时候缩回到仪表板内。然而在车载设备缩回到仪表板内后,由于所述仪表板上有一个开口,影响了仪表板的外观完整性,也影响了汽车内饰的美观程度,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与汽车融为一体,而使得汽车的人性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不是很高。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存在的车载设备缩回到仪表板内后仪表板上的开口不能闭合而影响仪表板外观完整性的情况,本发明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种可使车载设备在缩回仪表板内的同时可以闭合所述开口的车载设备升降装置。
[0005] 本发明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汽车仪表板内的壳体以及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升降盒组件,所述仪表板上设置有供所述车载设备穿过的开口,所述升降盒组件包括托盒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托盒本体内且为所述升降装置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所述壳体的一对对称的侧壁内侧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齿条板,所述动力机构穿出所述托盒本体与所述齿条板啮合配合实现所述升降盒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升降,所述壳体上另一对对称的侧壁内侧可旋转地安装有翻盖机构,所述托盒本体与所述翻盖机构相对应的侧壁外侧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翻盖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盖板,另一端设置有滑导柱结构且可沿所述导向结构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导向结构上,所述升降盒组件上升或下降带动所述滑导柱结构沿所述导向结构滑动实现所述翻盖机构旋转。
[0006] 进一步,所述安装翻盖机构的对称的侧壁内侧分别向壳体内延伸设置有旋转轴,所述翻盖机构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上。
[0007] 进一步,所述翻盖机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所述第一旋臂与第二旋臂分别安装于所述对称侧壁内侧的旋转轴上,且所述第一旋臂与第二旋臂可分别绕所述旋转轴旋转。
[0008] 进一步,所述第一旋臂包括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外表面互成度a的向外延伸有第一旋杆和第二旋杆,所述第二旋臂包括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二安装环外表面互成角度a的向外延伸有第三旋杆和第四旋杆。
[0009] 进一步,所述角度a的取值范围为100度到150度。
[0010] 进一步,所述翻盖板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旋杆远离所述第一安装环的一端,另一对称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旋杆远离所述第二安装环的一端,所述翻盖板旋转至闭合状态,所述翻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仪表板的外表面持平。
[0011] 进一步,所述滑导柱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旋杆远离所述第一安装环一端的第一滑行柱以及设置于所述第四旋杆远离所述第二安装环一端的第二滑行柱。
[0012] 进一步,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分设于所述托盒本体外侧的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所述第一滑行柱与所述第一导槽相配合且可沿所述第一导槽滑行,所述第二滑行柱与所述第二导槽相配合且可沿所述第二导槽滑行。
[0013]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槽包括与所述齿条板平行的第一竖直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竖直部连通的第一平直部,所述第一平直部垂直于所述第一竖直部设置,所述第二导槽包括与所述齿条板平行的第二竖直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竖直部连通的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二平直部垂直于所述第二竖直部设置。
[0014] 进一步,所述设置有齿条板的壳体侧壁上端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为自所述侧壁上端面向下延伸的竖直凹槽,且第一限位槽底部处设置有第一限位,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一旋杆相配合,所述第一旋杆沿所述竖直凹槽运动至所述凹槽底部实现对所述第一旋杆限位,所述第二限位槽为自所述侧壁上端面向下延伸的竖直凹槽,且第二限位槽底部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三旋杆相配合,所述第三旋杆沿所述竖直凹槽运动至所述凹槽底部实现对所述第三旋杆限位。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托盒本体内的动力机构提供动力,且通过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齿条板之间的啮合配合,使得所述升降盒组件沿所述齿条板在竖直方向运动,通过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翻盖机构与所述导向结构的配合,在所述升降盒组件升降的同时实现所述仪表板开口的开或闭。从而实现了在所述车载设备缩回到仪表板内后,所述仪表板的开口闭合,保持了仪表板的外观完整性。
[001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了一种包括本发明所述的车载设备升降装置的汽车。
[0017] 具有本发明所述的车载设备升降装置的汽车,依靠控制所述车载设备升降装置的升降盒组件的上升或下降,且同时实现所述翻盖机构的旋转,实现对仪表板开口的打开或闭合。在车载设备缩回仪表板内的同时实现了所述开口闭合,有效的保持了仪表板外观完整性,从而保持了汽车内饰的美观程度。也防止了在车载设备缩回仪表板内后,由于有开口而使得灰尘容易落入到车载设备上而影响车载设备的性能,且有效的增强了车载设备与汽车一体化结合程度,也提高了汽车的人性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的爆炸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的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002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6] 结合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汽车仪表板10内的壳体1以及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升降盒组件3。所述仪表板10上设置有供所述车载设备穿过的开口。所述升降盒组件3包括托盒本体
301以及设置于所述托盒本体301内且为所述升降装置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302。所述车载设备安装于所述托盒本体301的上端面上,所述车载设备可以为车载机器人、驾驶提醒器、车载导航仪。所述壳体1的一对对称的侧壁内侧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齿条板2,所述动力机构302穿出所述托盒本体301与所述齿条板2啮合配合实现所述升降盒组件3在竖直方
向上的升降。所述动力机构302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电动机12以及齿轮
动机构13。所述电动机12输出端安装有一齿轮,所述齿轮传动件13的输入端1301与所
述电动机12输出端齿轮啮合配合实现传动,且所述传动件13的输出端1302与所述齿条板
2相互啮合配合。通过所述传动件13与所述齿条板2的配合,实现所述升降盒组件3沿所述齿条板2在竖直方向运动。所述壳体1上另一对对称的侧壁内侧可旋转地安装有翻盖机构6,所述托盒本体301与所述翻盖机构6相对应的侧壁外侧设置有导向结构4;所述翻盖机构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盖板7,另一端设置有滑导柱结构11且可沿所述导向结构4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导向结构4上。所述升降盒组件3上升或下降带动所述滑导柱结构11沿
所述导向结构4滑动实现所述翻盖机构6旋转,从而在所述车载设备在升降的同时实现了所述仪表板10上的开口打开或闭合。
[0027] 请一并结合图4所示,所述安装翻盖机构6的对称的侧壁内侧分别向壳体1内延伸设置有旋转轴9,所述翻盖机构6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旋转轴9上。所述翻盖机构6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旋臂601和第二旋臂602,所述第一旋臂601与第二旋臂602分别
安装于所述对称侧壁内侧的旋转轴9上,且所述第一旋臂601与第二旋臂602可分别绕所述旋转轴9旋转。所述第一旋臂601包括第一安装环6012,所述第一安装环6012外表面
互成角度a的向外延伸有第一旋杆6011和第二旋杆6013,所述第二旋臂602包括第二安
装环6022,所述第二安装环6022外表面互成角度a的向外延伸有第三旋杆6021和第四旋杆6023。所述第一安装环6012与所述第二安装环6022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旋转轴9上,实现所述第一旋臂601与第二旋臂602绕所述旋转轴9旋转。优选的,所述角度a的取值范围为100度到150度。
[0028] 所述翻盖板7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旋杆6011远离所述第一安装环6012的一端,另一对称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旋杆6021远离所述第二安装环6022的一端,所述翻盖板7旋转至闭合状态,所述翻盖板7的上表面与所述仪表板10的外表面持平,且所述翻盖板7与所述仪表板10的开口间隙配合。
[0029] 所述滑导柱结构1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旋杆6013远离所述第一安装环6012一端的第一滑行柱1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四旋杆6023远离所述第二安装环6022一端的第二滑行柱112。所述滑导柱结构11用于与所述导向结构4配合,且在所述导向结构4上滑动实现所述翻转机构6的旋转导向。
[0030] 所述导向结构4包括分设于所述托盒本体301外侧的第一导槽401和第二导槽402;所述第一滑行柱111与所述第一导槽401相配合且可沿所述第一导槽401滑行,所述第二滑行柱112与所述第二导槽402相配合且可沿所述第二导槽402滑行。所述第一导槽
401包括与所述齿条板2平行的第一竖直部4012以及与所述第一竖直部4012连通的第一
平直部4011,所述第一平直部4011垂直于所述第一竖直部4012设置,所述第二导槽402包括与所述齿条板2平行的第二竖直部4022以及与所述第二竖直部4022连通的第二平直部
4021,所述第二平直部4021垂直于所述第二竖直部4022设置。所述平直部用于在所述升降盒组件3上升或下降过程实现对所述翻转机构6的导向。所述竖直部用于在所述翻转机构6实现翻转至所述仪表板10的开口完全打开后,所述升降盒组件3可以继续上升至所述车载设备伸出仪表板10外。
[0031] 所述设置有齿条板2的壳体1侧壁上端还设置有限位结构8,所述限位结构8包括第一限位槽801和第二限位槽802。所述第一限位槽801为自所述侧壁上端面向下延伸的竖直凹槽,且第一限位槽801底部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块811。所述第一限位槽801与所述第一旋杆6011相配合,所述第一旋杆6011沿所述竖直凹槽运动至所述竖直凹槽底部实现对所述第一旋杆6011限位。所述第一限位块811用于增加所述第一旋杆6011运动至竖直凹槽底部时与所述限位结构8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更稳定的限位功能。所述第二限位槽802为自所述侧壁上端面向下延伸的竖直凹槽,且第二限位槽802底部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块812,所述第二限位槽802与所述第三旋杆6021相配合,所述第三旋杆6021沿所述竖直凹槽运动至所述竖直凹槽底部实现对所述第三旋杆6021限位。所述第二限位块812用于增加所述第三旋杆6021运动至竖直凹槽底部时与所述限位结构8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更加稳定的限位功能。
[0032] 综上述,并结合附图,本实例的一种车载设备升降装置通过设置于所述托盒本体301内的动力机构302提供动力,且通过所述动力机构302与所述齿条板2之间的啮合配
合;所述升降盒组件3沿所述齿条板2在竖直方向向上运动,同时通过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翻盖机构6与所述导向结构4的配合,使得所述翻盖机构6的滑导柱结构11在所述导向结构4的平直部上滑动,且所述滑导柱结构11向靠近所述竖直部一端运动,从而实现了所述翻盖机构6的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翻盖板7的翻转,直至完全打开所述仪表板10的开口。所述升降盒组件3沿所述齿条板2在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同时通过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翻盖机构6与所述导向结构4的配合,使得所述翻盖机构6的滑导柱结构11在所述导向结构4
的平直部上滑动,且所述滑导柱结构11沿远离所述竖直部一端运动,从而实现了所述翻盖机构6的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翻盖板7的翻转,直至关闭所述仪表板10的开口。使得在所述升降盒组件3升降的同时实现所述仪表板10的开口的开或闭。实现了在所述车载设备缩回到仪表板10内后,所述仪表板10的开口的闭合,保持了仪表板10的外观完整性。
[0033] 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载设备升降装置。具有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载设备升降装置的汽车,依靠控制所述车载设备升降装置的升降盒组件3的上升或下降,且同时实现所述翻盖机构6的旋转,实现对仪表板10的开口的打开或闭合。在车载设备缩回仪表板10内的同时实现了所述开口的闭合,有效的保持了仪表板10外观完整性,也保持了汽车内饰的美观程度。在车载设备缩回仪表板10内后,减少了由于有开口而使得灰尘容易落入到车载设备上而影响车载设备性能的情况。有效的增强了车载设备与汽车一体化结合程度,也提高了汽车的人性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