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

申请号 CN200510093251.X 申请日 2005-08-19 公开(公告)号 CN1740507A 公开(公告)日 2006-03-01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利富高; 发明人 松井充; 盐野正光; 一丸贵秀;
摘要 本 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高 门 装置的门的外观设计性能。门(3)由做成具有连续的凹凸断面形状的可弯曲的 卷帘 式门(11)和以层叠状态设置在卷帘式门的表面侧的片材(12)构成,利用设置在 导轨 (6)上的各导轨槽(6a、6b)对各自的侧边缘部进行导向。由于作为门装置的外观设计面的门表面卷帘式门不暴露在外,因而卷帘式门的凹凸不作为外观设计面,而可由片材形成自由的外观设计面。尤其是,由于卷帘式门和片材利用各自不同的导槽进行导向,因而可以自由设定两者间任意 位置 的间隔,在使两者的各一端同步的情况下两者之间虽在弯曲部分产生偏移,但通过间隔的设定使得两者之间在这样的弯曲部分不产生滑动 接触 ,从而可防止滑动接触声及磨耗等的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装置,为使设置在物体的一部分上的开口部有选择地处于开或 关的状态而在该开口部具有设置成可滑动的门,其特征在于:
上述门具有帘子状的可弯曲的门本体和重叠设置在上述门本体上使其位 于上述开口部的表面一侧的可挠性的片状部件,
在上述物体上设有具有一部分弯曲部分的、可对至少上述门本体滑动自 如地进行导向的导槽,
上述门本体和上述片状部件的上述滑动方向的一端部彼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弹机构对上述片状部件施加弹力,从而在上述滑动方向上总是对 上述片状部件作用拉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与对上述门本体进行导向的上述导槽不同的、设置在上述物体上的 另外的导槽对上述片状部件进行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槽形成的上述门本体和上述片状部件之间的间隔,至少在上述弯 曲部分设置成可防止上述门本体和上述片状部件在上述开或关时因相互摩擦 而产生摩擦声音的间隔。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有选择地开关在物体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开口面的开口部分 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开关物体的开口部分的门装置有例如,开关设置在汽车的中 央控制盘等的容纳箱的开口部分的门装置,在这样的中央控制盘用门装置中, 在从布局上不能在开口面的延长线上设置门的容纳部的情况下,由于其中途 具有弯曲部分而在门上使用帘子状的可弯曲的卷帘式门。
以上的现有技术可参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90486号公报
上述卷帘式门中,其两边缘部可利用设置在容纳部的壳体上的导槽引导, 另外,为了能方便地进行弯曲而利用合成树脂材料制成蛇腹状。用软质的合 成树脂材料制成卷帘式门的表面等外观设计面时,可以考虑做成凹凸形状。 由于能以其凹部确保挠曲性,而以其凸部确保刚性,因而可同时具有挠曲性 和刚性。
然而,由于将外观设计面做成凹凸形状,存在的问题是因受到形状的制 约而很难提高其外观性能。另外,为了提高外观设计性能,虽可以考虑例如 在外观设计面上粘贴薄膜,但由于有可能发生因弯曲剥离或变形等而并不理 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门装置的门表面的外观设计 性能的提高。
本发明的门装置,是要使设置在物体2、21的一部分上的开口部2c、21b 有选择地处于开或关的状态而在该开口部2c、21b具有设置成可滑动的门的 门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门3、22具有帘子状的可弯曲的门本体11和重叠设 置在上述门本体11上使其位于上述开口部2c、21b的表面一侧的可挠性的片 状部件12,在上述物体2、21上设有具有一部分弯曲部分的、可对至少上述 门本体11滑动自如地进行导向的导槽6a、6b、23,上述门本体11和上述片 状部件12的上述滑动方向的一端部彼此连接。
特别是,可利用弹机构18、24对上述片状部件12施加弹力,从而在 上述滑动方向上总是对其作用拉力。另外,可利用与对上述门本体11进行导 向的上述导槽6b不同的、设置在上述物体2上的另外的导槽6a对上述片状 部件12进行导向。可将上述导槽6a、6b形成的上述门本体11和上述片状部 件12之间的间隔,至少在上述开口部2c的弯曲部分设置成可防止上述门本 体11和上述片状部件12在上述开或关时因相互摩擦而产生摩擦声音的间隔。
若采用这样的发明,由于可以利用另外的片状部件形成帘子状的可弯曲 的门本体的凹凸形状的外观设计面,因而可以利用这些片状部件形成自由的 外观设计面,作为可挠性片状部件,例如可使用蒸的薄片等,由于形成 卷帘式门结构的门装置的外观设计面的部件的选择范围大幅度地扩大,因而 可提高门表面的外观设计性能。
另外,通过对薄片状部件在滑动方向上施加弹力,可使可挠性薄片状部 件具有垂度,即使与门本体会分开单独设置可挠性薄片状部件,也可以藉此 使外观设计面保持良好的状态。尤其是,通过利用分别单独设置的导向槽对 门本体和薄片状部件进行导向,则可使两者之间留有间隔,在薄片状部件的 场合,可防止背面的比较呆板的门本体呈现在帘子状的外观设计形状的片状 部件上。再有,在将门本体和片状部件的各一端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虽然在 弯曲部分因周长之差两者之间产生偏移,但由于设置间隔而使两者在这样的 弯曲部分不产生滑动接触,可防止滑动接触声和磨损等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盒子1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门装置的重要部位的分解组装立体图。
图3是表示门的导轨结构的重要部位的放大断面图。
图4是表示门的整体立体图。
图5是表示门装置的全关闭状态的侧面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门装置的全开状态的侧面与图5相应的图。
图7是表示内盒开始推出的状态的与图5相应的图。
图8是表示内盒已经推出的状态的与图5相应的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与图3相应的图。
图11是表示卷帘式门和片材的结合部的重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卷帘式门和片材的结合的关键的组装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卷帘式门和片材的弹性连接部的重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卷帘式门和片材的弹性连接部的关键的组装分解立体图。
图中:2-壳体,2c-开口部,6a-外侧导槽,6b-内侧导槽,11-卷帘 式门,12-片材(薄膜状片材),18-螺旋弹簧,21-储物箱(物体),21b -开口部,22-门,23-导槽,24-压缩螺旋弹簧(弹力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例如汽 车的车室内所安装的容纳盒子1的整体立体图。图中,矩形状箱形的壳体2 的下面所形成的脚部2a用螺钉固定在未图示的车辆的车身框架的适当位置
在壳体2上,在与车室的内装饰材料为同一个面的表面2b上形成矩形的 开口部2c,并设置能将该开口部2c置于完全打开和完全关闭二种状态的门3。 在壳体2的内部容纳有可收放例如CD等形状的内盒4。而且,内盒4利用未 图示的导轨滑动自如地予以支承,从而使其能具有位于图的内部容纳位置和 向开口部2c的外方突出一些的使用位置的两种位置状态。另外,用于自动进 行门3的开关的作为动力源的电机装置5设置在壳体2的适当位置(图示例 子中为侧面)。
如图2所示,在壳体2的内侧面上左右对称地设有一对夹住开口部2c的 倒J字形的导轨6。图中,仅图示了一边的导轨6,另一边省略了图示。如图 3并列所示,在导轨6上形成有宽度较窄的外侧导轨槽6a和宽度较宽的内侧 导轨槽6b,并分别设置成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而延伸到整个长度。
另外,在壳体2的左右侧面的一个面上设置由上述电机装置5驱动的大 齿轮7、扇形的摆动板8和大致三形的板状的臂9。在扇形的摆动板8上设 置有做成在该扇形的主要部分上沿大齿轮7的轴7a的半径方向延伸的长孔 8a。轴7a穿过该长孔8a,使长孔8a由轴7a导向。
在轴7a上固定有臂9,臂9因此与大齿轮7成一体地在如图2的箭头A 所示的方向旋转。另外,在摆动板8上设有沿大致半径方向的延伸部分和沿 大致圆周方向的延伸部分构成的L字形的导槽8b。从臂9突出的导轴9a突 入到该L字形的导槽8b中,两者互相配合,与臂9的旋转运动相应,摆动板 8沿着L字形的导槽8b的形状转动。
门3如图3及图4所示,由作为帘子状的可弯曲的门本体的卷帘式门11 和以层叠状态设置在卷帘式门11的一个表面上的作为可挠性的片状部件的 薄膜状片材12构成。卷帘式门3可以是一般的可卷绕的帘子状的百叶式门的 结构,但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做成用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具有连续的凹凸断 面形状的整体板状结构。该卷帘式门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扁平凹型形状的 托架13连接。利用该托架13支撑在长度方向上(卷帘式门的宽度方向)延 伸的轴14的同时,在轴14的两端设置齿轮15。该轴14的一个端部由上述 摆动板8枢轴支撑。另外,卷帘式门11的托架13一侧的端部突入到托架13 内,在该突入端部上设置轴穿过的通孔(未图示),轴14则穿过该轴通孔中。 这样,托架13和卷帘式门11则连接成一体。
另外,大致L字形的齿轨16左右对称地沿着上述各导轨6设置。如图2 所示,一条齿轨16与导轨设置成一体,另一条齿轨16将摆动板8及臂9夹 在中间设置在与导轨6(图2中省略图示)相反一侧(壳体2的外侧)。这些 齿轨16与上述对应的齿轨15啮合
因此,如图2的箭头A所示,随着摆动板8的旋转运动齿轮15由齿轨 16导向,托架13即卷帘式门11可以移动。此外,要作旋转运动的摆动板8 和大致呈L字形的齿轨16的各轨迹的差异利用设置在上述摆动板8上的长孔 8A进行补偿。
层叠在卷帘式门11上的片材12是在例如ABS塑料的基材上蒸镀铝的薄 膜部件,覆盖在卷帘式门11的整个表面上而成。在片材12的托架13一侧的 端部一体设置有板状的护板17,在该护板17和托架13之间装有例如左右一 对拉力螺旋弹簧18作为弹力机构。这样,借助于螺旋弹簧可经常将片材12 以弹力拉向托架13一侧。另外,在片材12的另一端部安装有用于与卷帘式 门11结合的结合部件19,该卷帘式门11应与片材12的端部保持直线状态。 结合部件19可以将合成树脂制的板状体折弯成コ字形制成,并安装成夹住卷 帘门11和片材12的两端部。
另外,卷帘式门11如上所述是连续的凹凸断面形状,以其凸部确保刚性, 以作为凸部间的凹部的部分确保其可挠性。在其凸部的卷帘式门11的宽度方 向的两端部通过一体成形设置有分别突出于宽度方向之外的突轴11a。这些突 轴11a突入到导轨6的内侧的导轨槽6b中进行导向。这样一来,卷帘式门11 便可沿着导轨6的形状移动。
另外,片材12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缘部分别突入导轨6的外侧导轨槽 6a中进行导向。这样,片材12也可以沿着导轨6的形状移动。如上所述,卷 帘式门11和片材12通过托架13连接成一体,卷帘式门11和片材12可与托 架13的移动相应地一体移动。
接着,参照图5-图8对这样构成的容纳盒1的动作要领说明如下。图5 表示门3的全关闭状态。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图示中局部透明化并有省略。 例如,对于导轨6及齿轨16,图的面前一侧未予图示而仅图示了里面一侧。
要从图5的全关闭状态打开门3,由使用者操作开关等驱动电机装置5 时,大齿轮7沿图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从而臂9也沿箭头A的方向旋 转。在全关闭状态臂9的导轴9a位于L字形导槽8b的大致半径方向的延伸 部分,摆动板8也大致与臂9一体地旋转,从而使托架13即门3向打开方向 移动。
上述L字形导槽8b的大致半径方向的延伸部分与导轴9a的配合状态一 直延续到图6所示的全开状态。这时,随着进入具有弯曲部分的导轨6的形 状部分,在通过该弯曲部分时在卷帘式门11和片材12之间因内外周长之差 便相对于行进方向产生偏移。与此相对,如上所述,因为通过螺旋弹簧18相 对于托架13对片材12作用弹力,由于能吸收上述偏移,片材12不会产生皱 纹。因此,由于对使卷帘式门11成为层叠状态的片材12经常保持张紧状态, 因而由片材12形成的门3的表面的外观可以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
另外,在直线部分卷帘式门11和片材12虽可同步移动,但在弯曲部分 由于产生上述偏移,若相互接触,则有可能产生由于滑动接触引起的摩擦声 音等。因此,可以设定两导轨槽6a和6b之间的间隔以确保其具有规定量, 从而使卷帘式门11和片材12预先存在间隔而在弯曲部分不会相互摩擦。此 外,虽可以在整个打开或关闭的全长上以具有该间隔的状态形成两导轨槽6a 和6b,但也可以设定成两导轨槽6a和6b之间只在弯曲部分具有上述规定的 间隔。
当臂9从图6的全开状态进一步旋转时,如图7所示,摆动板8与设在 壳体2侧上的档接触而停止(在图示例子中为滑动接触),在这种状态下导 轴9a沿着L字形导槽8b的在周向延伸的部分移动,摆动板8在该状态下为 停止状态,只有臂9继续旋转。于是,如图7所示,臂9的前端部9b与突出 地设于内盒4的侧面的杆4a卡合。
然后,由于臂9继续旋转,杆4a被其前端部9b推出,直到臂9与设置 在壳体侧的档块接触为止并使内盒4从开口部2c弹出(图8)。虽然此时停止 对电机装置的驱动,但可通过过负荷检测或位置传感器进行检测控制。这样, 可以很容易地将容纳于内盒4中的CD箱等取出,并能很容易地将CD箱等 收放在内盒4中。
此外,在通过使用者的开关操作进行关闭时,根据该关闭信号使电机装 置5反转,可以进行与上述相反的动作。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卷帘式门11和 片材12可以一体地移动的同时,由于片材12利用托架13以施加弹力的状态 连接,因而如上所述,可使门3的表面外观由于片材12而一直处于良好状态。
这样,将门3分成卷帘式门11和片材12,可以使卷帘式门11承担确保 可弯曲的刚性的作用,而使片材12承担实现门表面的外观设计的多样性的作 用。由于片材12可以使用薄膜,因而其花样和色彩等均可自由选择,与过去 的仅有凹凸表面的卷帘式门11相比可大幅度地提高门3的外观设计性能。此 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卷帘式门11和片材12的一端结合,另一端进行弹性 连接,但另一端也可以不进行弹性连接而使各自成为自由端。在这种情况下, 不用说片材12在被拉向结合端一侧的方向上滑动的情况,即使是从结合端一 侧被推压而先向自由端一侧滑动的情况下,只要片材12具有不产生皱折程度 的刚性并选用可变形弯曲的材质及厚度即可。
下面,参照附图9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安装在 汽车的中心控制盘等上的储物箱21的整体立体图。并且,对于与上述实施例 同样的部分标上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安装到中心控制盘(未图示)的状态下,容器部分21a收放在中心控 制盘内,图示的上表面部分则与中心控制盘的上表面处于暴露在例如同一表 面的状态。储物箱21的上面部分上设有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开口部21b,该 开口部21b利用门22开关。该第二实施例的门22也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由卷 帘式门11和与其表面一侧以层叠状态设置的片材12构成。
并且,如图10所示,在相当于容器部分21a的左右两侧壁的开口部21b 的部分上设有导槽23,该导槽23具有在门22的开关方向(图9的箭头B的 方向)延伸,并且在至容器部分21a的底部之间反转的弯曲部分,在左右两 侧壁上各设置一条使其沿容器部分21a的后底面延伸,卷帘式门11和片材12 的各侧边缘部突入到一条导槽23之中。这样,也是使用作为导槽23的底面 部分对卷帘式门11的突轴11a进行导向,而使用作为导槽23的顶面部分对 片材12的边缘部分进行导向。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由于利用一条导槽23对卷帘式门11和片材12进行 导向,因而在两者之间不会像上述实施例那样产生间隙。然而,通过适当选 择片材12的材质或厚度,即使片材12与卷帘式门11接触,也可以做到卷帘 式门的凹凸不会显现在片材12的表面上,同时,对于上述滑动接触的声音也 可以通过适当选择两种部件的材质和相互滑动接触面的表面处理等予以解 决。
下面,参照图11及图12对卷帘式门11和片材12的结合部分进行详细 说明。这种结合结构不限于第二实施例,也可适用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如图 11所示,卷帘式门11和片材12在滑动方向的一个端部彼此用托架19夹持而 结合成一体。在该结合结构中,如图12所示,利用例如合成树脂材料将托架 19可折弯成コ字形,在通过折弯而相互对置的一个板状部分上设置突部19a, 在另一个板状部分上设置用于使突部19a以压入状态进行配合的配合孔19b, 并在卷帘式门11和片材12的各个上设置用于使突部19a穿过的各通孔11b、 12a。
如图12所示,将片材12重叠在卷帘式门11上,将托架19的突部19a 穿过各通孔12a、11b中,将托架19折弯成コ字形,将突部19a的突出方向 的端部插入配合孔19b中,从而将各部件结合成一体。这样,片材12和卷帘 式门11就借助于托架19结合成一体。这样,则能很容易地将薄膜状的片材 12与卷帘式门11结合成一体。
此外,在第二实施例的托架19上设有把手19c,这样,即使不设置以电 动来开关门22的机构,也能借助于把手19c以手动来开关门22。这时,可以 不设置另外的部件,而与上述结合结构所使用的托架19一起设置手动操作时 所必须的把手19c,这样不会增加零部件数。
下面,参照图13及图14对吸收卷帘式门11和片材12两者之间在弯曲 部分位滑动时的偏移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这种偏移吸收机构也不限于第二 实施例,也可适用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如图13所示,在与上述卷帘式门11 和片材12的结合部分相反的滑动方向的另一端部,彼此间借助于压缩螺旋弹 簧24连接。在这种连接结构中,如图14所示,通过例如粘结将薄板状的护 板25结合在片材12的端部上,在该护板25上设置矩形孔25a,在卷帘式门 11的对应部分上一体设置有可容纳于矩形孔25a中并可在滑动方向上自由移 位的条状凸部11c,在该条状凸部11c和护板25之间装有压缩螺旋弹簧24, 从而对两者在滑动方向施加弹力。这样,由于利用压缩螺旋弹簧24产生使护 板25相对于条状凸部11c在箭头C方向移动的力,从而对片材12作用了一 个相对卷帘式门11在滑动方向的弹力,可以使片材12受到张力的作用。此 外,在条状凸部11c和矩形孔25a的滑动方向之间设置的间隙的长度可以允 许在通过导槽23的弯曲部分时因卷帘门11和片材12的偏移导致的片材12 的移位。
在护板25的与片材12结合一侧相反的端部上一体设置有具有滑动方向 通孔的销轴支承部25b,利用销轴支承部25b将例如与条状凸部11c螺纹连接 的销轴26滑动自如地予以支承。这样,片材12可以相对于卷帘式门11的滑 动方向的中心线没有偏移地进行移位。并且,在位于条状凸部11c和销轴支 承部25b之间的销轴26上装有卷绕的压缩螺旋弹簧24,在相对于条状凸部 11c的滑动方向对护板25施加弹性力。该施加弹性力的方向是相对于卷帘式 门11在片材12的滑动方向得到松弛的方向。在卷帘式门11和片材12通过 上述导槽23的弯曲部分时,由于内周侧的卷帘式门11相对于片材12先行, 由此产生的两者之间在滑动方向的偏移可以被上述结构的压缩螺旋弹簧24 的弹性变形所吸收,因而片材12不会产生皱折及松弛。
本发明的这种门装置,只要是能使用将帘子状的可弯曲的门本体和可挠 性的片状部件层叠而成的门的部位而不管制品的种类,例如洗衣机盖子等 都可以使用,可应用于使用了帘子状的可弯曲的门的各种装置及制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