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开闭装置和使用它的小物品存放装置

申请号 CN200510051077.2 申请日 2005-03-03 公开(公告)号 CN1666909A 公开(公告)日 2005-09-14
申请人 株式会社利富高; 发明人 湖上充;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在打开 位置 和关闭位置转动切换盖的盖开闭装置以及使用它的小物品存放装置。在相对于本体的对应面的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转动切换盖的盖开闭装置具有:用于对盖从关闭位置至到达打开位置的中途位置加 力 移动的第1加力装置;用于对盖从打开位置至中途位置加力移动的第2加力装置;在盖及本体的一方设置的撞针;以及设置在另一方、通过对盖向关闭方向的按压操作卡合撞针而将盖保持在关闭位置上,并且,通过对盖的同方向的按压操作能够解除所述卡合的 弹簧 锁 装置。于是,利用第1加力装置的作用力盖从关闭位置自动转动到中途位置,抵抗第2加力装置的作用力从中途位置向打开位置手动转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盖开闭装置,在覆盖相对于本体的对应面的该对应面的关闭位置 和打开的打开位置转动切换盖,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对所述盖从关闭位置至到达打开位置的中途位置加移动的第1加 力装置;用于对所述盖从打开位置至所述中途位置加力移动的第2加力装置; 在所述盖及所述本体的一方设置的撞针;以及设置在另一方、通过对所述盖 向关闭方向的按压操作卡合所述撞针而将所述盖保持在关闭位置上,并且, 通过对所述盖向同方向的按压操作能够解除所述卡合的弹簧装置,
利用所述第1加力装置的作用力所述盖从所述关闭位置自动转动到中途 位置,并抵抗所述第2加力装置的作用力从所述中途位置向打开位置手动转 动。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锁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撞针设置在被轴支在所述盖上 的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加力装置介于所述本体和所述臂之间,所述臂与所述盖一体地 能够从中途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在所述臂与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制动接触的状态下被保持在中 途位置,相对于所述臂相对地转动的同时从中途位置向打开位置切换。
5.一种小物品存放装置,本体形成有向上的开口部,利用盖开闭所述开 口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利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盖开闭装置转动切换的同时, 在所述中途位置形成在该盖前端和所述本体之间至少作为手指搭放用的间 隙。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在相对于本体的对应面(除开口部以外,开关等的操作面等 也可以)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转动切换盖的盖开闭装置以及使用它的小物 品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图7表示组装在车用控制台等上的小物品存放装置例。该小物品存放装 置1其本体2左右形成有存放用凹处3、4,利用各凹处3,4对应的盖5、6 进行开闭。凹处3形成有比凹处4大一圈的存放空间。凹处4在底面形成开 口的接收部7,如图1所示在该接收部7安装有套管(ソケツト)8。该套管 8用作按照乘坐者的需要开闭盖6的各种设备的电源连接部,不使用时用盖6 关闭以防灰尘等进入并确保安全。
在以上的小物品存放装置中使用的盖开闭装置一般是利用盖加装置而 被向打开方向施加作用力,并抵抗该加力装置的作用力使盖从打开位置向关 闭位置转动切换,在该关闭位置在本体和盖的一方设置的弹簧装置(ラツ チ装置)与在另一方设置的撞针卡合而被保持在关闭状态,通过解除上述卡 合操作利用所述加力装置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自动地转动切换。
作为所述弹簧锁装置,在使用方便良好的方面,有采用像专利文献1所 记述的利用心形凸轮的按压·按压机构。该动作特征是利用向盖的关闭方向 的按压操作卡合所述撞针,利用再次向盖的相同方向的按压操作解除所述卡 合的卡合机构。
特许文献1特开2001-151023号公报
在所述小物品存放装置1中,当盖6像以往那样通过向关闭方向的按压 操作被卡合在锁定状态,并利用下一次的操作解除卡合而处于向打开位置转 动切换的状态时会有以下的问题。即,在该结构中,由于凹处4在盖6的打 开位置处于全开状态,因此灰尘或小杂物等能突然侵入,在套管部8中造成 短路,或因小孩子等的手或手指插入也可能在套管部8中造成短路。另外, 作为其对策,可以考虑利用加力装置的作用力对盖6总是向关闭位置的方向 施加作用力。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抵抗作用力对盖6向打开方向转动 操作,还必须在盖的上面或前端侧形成操作用手指搭放部,由于该按手指搭 放部的存在会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外观质量下降,以及当对盖总是向关闭方向 施加作用力时,在套管部8中电连接的软线(コ一ド)类中,向凹处4的插 入部分因被紧紧地夹持在本体2和盖之间而容易摩耗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单地解决以上的问题,以使灰尘等难于侵入本体内, 且消除手或手指无准备地插入本体内的可能,由此还能够维持外观特定和使 用方便,并且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1方案是一种盖开闭装置,在覆盖相对于本体的对应面的该 对应面的关闭位置和打开的打开位置转动切换盖,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 对所述盖从关闭位置至到达打开位置的中途位置加力移动的第1加力装置; 用于对所述盖从打开位置至所述中途位置加力移动的第2加力装置;在所述 盖及所述本体的一方设置的撞针;以及设置在另一方、通过对所述盖向关闭 方向的按压操作卡合所述撞针而将所述盖保持在关闭位置上,并且,通过对 所述盖向同方向的按压操作能够解除所述卡合的弹簧锁装置。利用所述第1 加力装置的作用力所述盖从所述关闭位置自动转动到中途位置,并抵抗所述 第2加力装置的作用力从所述中途位置向打开位置手动转动。
还有,本发明的第5方案是所述的发明应用于小物品存放装置的状态, 本体形成有向上的开口部,本体形成有向上的开口部,利用盖开闭所述开口 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利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顶所述的盖开闭装置转动 切换的同时,在所述中途位置形成在该盖前端和所述本体之间至少作为手指 搭放用的间隙。
在以上的各发明方案中,盖能够转动地被轴支在本体上,并在相对本体 的对应面(例如,开口部或操作部等)抵抗第1加力装置的作用力而覆盖的 关闭位置、用第1加力装置的作用力从该关闭位置向打开方向只转动规定 度的中途位置、以及抵抗第2加力装置的作用力从该中途位置转动的打开位 置(通常指作完全打开位置)转动切换。于是,在该结构中,利用第1加力 装置的作用力盖从关闭位置转动到中途位置时,在盖前端和本体之间形成有 规定大小的间隙(一般为5~15mm左右的间隙)。该间隙除作为使用者在从中 途位置向打开位置转动操作盖时的手指搭放用使用以外,如实施例所述还可 作为用于在本体内的套管部引出电连接的软线类的引出用间隙。还有,在该 结构中,盖抵抗第2加力装置的作用力从中途位置向打开位置转动,在打开 位置解除对盖的按压力时,利用第2加力装置的作用力盖再自动地转动到中 途位置,因此如实施例所述能够最大地消除灰尘等侵入本体内的套管部,还 能够确实地消除手或手指插入接触本体内的危险。
以上所述的各发明,像方案2~4具体化最好。即:
第一,所述弹簧锁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撞针设置在被转动轴支 在所述盖上的臂上;
第二,所述第1加力装置介于所述本体和所述臂之间,所述臂与所述盖 一体地能够从中途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
第三,所述盖在所述臂与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制动部接触的状态下被保 持在中途位置,相对于所述臂相对地转动的同时从中途位置向打开位置切换。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的第1及第4的各发明方案中,由于盖在关闭位置、中途位置 及打开位置转动切换,以及盖利用第1加力装置的作用力从关闭位置切换到 中途位置,盖抵抗第2加力装置的作用力从中途位置向打开位置切换,所以 比较容易地解决了列举的问题,防止灰尘等进入本体内,又消除了手或手指 无准备地插入本体内,因此,能够例如维持在本体内附设套管部的场合时外 观特性并能够提高安全性等。
在本发明的第2方案中,例如通过臂在盖侧附设撞针,部件彼此的配置 不受限制,能够维持外观特性。
在发明的第3方案中,由于臂在盖的中途位置与制动部相接触,因此盖 在中途位置处于稳定状态,并且抵抗第2加力装置的作用力能够向打开方向 转动操作地被保持。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一侧看发明实施例的小物品存放装置的侧视图和示意剖面图。
图2是图1的小物品存放装置的俯视图和示意外观图。
图3是从背面看图1的小物品存放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外观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盖和各加力装置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盖在关闭位置的所述小物品存放装置的示意结构图。
图6是表示盖在中途位置的所述小物品存放装置的示意结构图。
图7是表示成为本发明开发起因的小物品存放装置的示意外观图。
符号说明
1  小物品存放装置,2  本体(3、4凹处,7接受部),5、6  盖,10  盖开 关装置,11  第1螺旋弹簧(在第1加力装置中,11a、11b是两端部),12 第2螺旋弹簧(在第2加力装置中,12a、12b是两端部),13  臂,14撞针, 15  弹簧锁装置(按压·按压卡合机构),24  制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图1和图2表示小物品 存放装置,图1(a)是侧视图,图1(b)是沿图2(a)的B-B线的纵剖面 图,图2(a)是俯视图,图2(b)是沿图2(a)的A-A线的纵剖面图。图3 是从背面看到的小物品存放装置主要部分的示意外观图,图4是和各加力装 置一起表示盖的里面的示意外观图。图5和图6是盖开闭装置的动作图。在 以下说明中,按小物品存放装置和盖开闭装置以及其动作的顺序详细叙述。
小物品存放装置
实施例的小物品存放装置1和图7所示的组装在车用控制台上的小物品 存放装置1的形状基本相同,本体2在左右具有存放用凹处3、4,利用各凹 处3、4对应的盖5、6进行开闭。凹处3形成比凹处4大一圈的存放空间, 利用转动式的盖5进行开闭。该盖5通过与以往相同、未图示的加力装置被 向打开方向施加作用力,并抵抗该加力装置的作用力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 转动切换,在该关闭位置附设在盖5侧的撞针与安装在本体2侧的弹簧锁装 置卡合而被保持在关闭位置,通过解除所述卡合操作利用所述加力装置从关 闭位置向打开位置转动切换。与之相应地,凹处4在底面形成有筒形的接受 部7,如图1等所示,在该接受部7上安装有电源连接用套管部8,还有,凹 处4利用采用本发明的盖开闭装置10的盖6进行开闭。并且按需要开闭盖6, 套管部8被用作各种设备的电源连接部。
接着说明在以上所述小物品存放装置1中与本发明的盖开闭装置10相关 的本体2以及盖6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本体2一体地具有:在下面两 侧突出设置的立壁21、22;在凹处3和凹处4的各区域部的边界突出设置的 中间立壁23;从中间立壁23向接受部7突出设置的多个制动部24;从中间 立壁23的下侧向与制动部24同向突出设置的大致矩形框状的安装框25;以 及在下后侧突出设置设的一对支撑壁26、26等。其中,制动部24和安装框 25设定有对应于后述的臂13和弹簧锁装置15的间隔。各制动部24成为具 有规定斜率的突出设置的片状,其下部的前端面设定成与臂13的接触部。在 安装框25安装有后述的弹簧锁装置15。在各支撑壁26设置有设置在同轴线 上、转动自如地支撑后述的轴29的轴孔和形成台阶状、卡合后述的螺旋弹簧 11、12的另一端11b、12b的卡合部。还有,符号27、28是兼用作向控制台 定位的安装片。
如图4和图5所示,盖6具有在外部件30上安装内部件31的结构。在 内部件31上设置有:下后两侧突出设置的支撑部32、34;对应于支撑部32、 34突出设置的弹簧支架33、36;以及在支撑部32和支撑部34之间突出设置 的接触部37。支撑部32成半园弧状,并形成有轴孔32a。支撑部34成比支 撑部32更大的园弧状,并且在厚板内形成嵌合槽35,另外,在与32a相同的 轴线上形成轴孔34a。嵌合槽35的后侧和下侧开口、前侧封闭(参照图5)。 弹簧支架33、34从与支撑部32和支撑部34的相对的侧面突出设置成半圆筒 状,并将对应的螺旋弹簧11、12的弹簧卷部保持在其与内部件31的之间。 还有,如图1所示,在内部件31的下前侧具有在两处安装的缓冲件38,并 通过缓冲件38与本体2的上面体对应部相接触。
就以上的盖6而言,轴29以贯通支撑部32的轴孔32a、所述各支撑壁 26、26的轴孔、支撑部34的轴孔34a、设置在中间立壁23的上侧的轴孔的 状态能够转动地被轴支在本体2上,此时,把以下所述的盖开闭装置10的各 部件组装在对应的位置上。
盖开闭装置
实施例的盖开闭装置10是使盖6相对本体2的凹处4等在覆盖该凹处4 的关闭位置和打开的打开位置转动切换的装置。构成部件具有:第1螺旋弹 簧11和第2螺旋弹簧12;被轴支在盖6的支撑部34上的臂13和在该臂13 上附设的撞针14;以及附设在本体2上、与撞针14卡合脱开的弹簧锁装置 15。
其中,由于第1螺旋弹簧11是用于使盖6从关闭位置至到达打开位置的 中途位置的加力移动的部件,因此其两端11a、11b比较长。由于第2螺旋弹 簧12是用于使盖6从打开位置至到达所述中途位置的加力移动部件,因此其 两端12a,12b比较长。于是,第1螺旋弹簧11以把弹簧卷部安装在弹簧支 架36的状态被配置在朝向轴孔34a的轴29的轴周围,其一端11a卡合在对 应的支撑壁26的卡合部上,另一端11b以产生弹簧压力的状态挂在后述的臂 13的卡合部13c上(参照图5)。第2螺旋弹簧12以把弹簧卷部安装在弹簧 支架33的状态被配置在贯通轴孔32a的轴29的轴周围,其一端12a卡合在 盖6的下面侧,另一端12b以产生弹簧压力的状态挂在对应支撑壁26的卡合 部上。
如图3和图5所示,臂13形成上下成细长的片状,一体地形成有:在上 部设置的轴孔13a;在位于下端13b的稍靠上的侧面部突出设置的撞针14; 以及在位于正面中上下大致中间的位置上突出设置卡合部13c。另外,在板厚 方面,从卡合部13c以上的上侧形成具有余量地插入支撑部34的嵌合槽35 的薄板状,从其以下的下侧形成相对较厚的厚板状。撞针14在轴的前端形成 有卡合突起14a。于是,在盖6通过轴29安装在本体2时,该臂13的上侧插 入支撑部34的嵌合槽35,在使轴孔13a与支撑部34的轴孔34a一致的状态 下,将轴29贯通支撑部34的内侧轴孔34a、轴孔13a、支撑部34的外侧轴 孔34a。之后,如前面所述,第1螺旋弹簧11的一端11a卡合在对应支撑壁 26的卡合部上,另一端11b以产生弹簧压力的状态挂在臂13的卡合部13c 上。这样,臂13利用第1螺旋弹簧11的加力向前方转动,上侧进入嵌合槽 35并达到最深,下前方侧与制动部24相接触而限制转动。
如图5和图6所示,弹簧锁装置15是一种按压·按压卡合机构,其被插 入保持在本体2的安装框25上,利用向盖6的关闭方向的按压操作卡合撞针 而将盖6保持在关闭位置,并且,利用向盖6的同方向的按压操作能够解除 所述卡合。该结构具有:例如前面和后面开口的箱40;具有收容在箱40内、 卡合脱开撞针14的卡合突起14a的一对卡合片41的滑动体42;对滑动体42 向一个方向施加作用力的未图示的弹簧;设置在滑动体42上的心形凸轮槽 43;在箱40内被轴支撑的跟踪部件(トレ一サ)44;在跟踪部件44上突出 设置并与心形凸轮槽43配合、通过滑动体42的滑动沿心形凸轮槽转一圈的 销45等。并且,弹簧锁装置15在箱40插入安装框25的状态下通过两侧的 弹性配合部40a而被防脱地安装。但是,弹簧锁装置15不仅限于这种结构, 例如,利用特许文献1公开的按压·按压结构也可以。
动作
以上所述的盖开闭装置10中,按照以下操作将盖在相对本体2关闭位置、 中途位置、打开位置切换。
1、图1的实线和图5表示盖6通过从图6的实线所示的中途位置向关闭 方向的按压操作而转动,表示在撞针14卡合在弹簧锁装置15上的关闭位置。 即,在该情况下,当盖6被向关闭方向按压而转动时,配合突起14a与滑动 体42相接触,抵抗未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使滑动体42向里面滑动。两个卡 合片41与此连动而被推入箱40内并被夹在配合突出14a之间。同时,通过 销45和心形凸轮槽43的配合,卡合片41被卡合在后退位置。其结果是盖6 抵抗第1螺旋弹簧11的作用力被保持在关闭位置上。
2、为使盖6处在打开位置,首先要使盖6转动切换到中途位置。在该情 况下,再次将盖6向关闭方向按压后,就解除了向盖6的按压力。于是,弹 簧锁装置15通过向盖6关闭方向的按压操作,销45和心形凸轮槽43的配合 脱开,同时利用未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按压滑动体42,两卡合片41向箱40 的前方较大地突出。其结果是配合突出14a脱离两卡合片41的夹持而解除卡 合状态。由此,盖6利用第1螺旋弹簧11的作用力从关闭位置向打开方向转 动,自动切换到臂13和制动部24接触的状态,即中途位置。在该中途位置 上,盖6的前端侧和本体2的上面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该间隙作为手指 搭放用设定为5~15mm左右为宜。
3、在将盖6从中途位置切转到打开位置时,把手指等搭放在图6实线所 示的所述间隙处,抵抗第2螺旋弹簧12的作用力盖6向虚线表示的打开方向 按压并进行转动。在该状态下,盖6向打开方向转动,用所述接触部37与支 撑壁26、26的对应部接触的台阶使盖6处于完全打开位置。即,支撑壁26、 26也作为盖6的打开方向的制动部发挥作用。使用者在盖6切换到打开位置 的状态进行把各种设备类的连接部向凹处4内的套管部8的连接操作。另外, 在解除向打开方向的按压力时,利用第2螺旋弹簧12的作用力,盖6转动到 中途位置。因此,在使用套管部8期间,盖6被保持在中途位置,例如,从 所述盖6的前端侧和本体2的上面之间形成的间隙,能够将各种设备类的软 线类向凹处4的内外配置。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盖开闭装置及使用其的小物品存放装置完全解决 了所列举的问题,灰尘等难以侵入本体内,确实消除了小孩子等的手或手指 无准备地插入本体内的危险。当然,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任何限制,对 于各装置的细节能够做种种变更。例如,各螺旋弹簧11、12可以用板弹簧或 扭转弹簧构成,或者将撞针14设置在本体2侧的同时将弹簧锁装置15附设 在盖6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