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 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车辆、车辆配件或车辆部件 / 其他类目不包括的物品固定或安放装置 / 把塑料配件连接和固定到标准化的独立支承件构件上,以及把后者连接和固定到车身上的系统

把塑料配件连接和固定到标准化的独立支承件构件上,以及把后者连接和固定到车身上的系统

申请号 CN98800526.3 申请日 1998-04-21 公开(公告)号 CN1086656C 公开(公告)日 2002-06-26
申请人 伊劳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安东尼奥·罗梅罗·马加里诺; 费利佩·巴雷罗·塞拉诺;
摘要 该系统可在 汽车 内可靠地挂住和固定一个机构和/或配件(1),上述机构(1)包括一个棱锥形的突起物(2),它具有一个固定部分(5)和一个弹性部分(6),以及具有凹槽(3)的底部(4),以使该棱锥形突起物(2)通过在车辆独立支承构件(7)中符合该作用的孔(8);上述独立支承构件,如顶板、 门 板等,保持在一个带窗口(10)的有弹性的塑料片(9)上,窗口(10)与 车身 (13)上设有的窗口相似,因此采用附加的键入构件(11),通过下部引入到棱锥形突起物(2)中,可实现机构或配件(1)的可靠固定,使得与弹性片(9)和车身金属片相应的厚度保持在凹槽(3)中。该系统为固定到车身本身上的机构和/或配件,包括组件在内,提供了方便的预装、可靠的安装以及单件的置换,以便进行检验、修理和更换。
权利要求

1.把塑料配件连接和固定到车身上的系统,上述系统包括:
在上述配件上的裙部,
从上述裙部伸出的棱锥形突起物,上述突起物包括固定到上述 裙部上的刚性固定部分和固定到上述刚性部分的上端的弹性部分; 该弹性部分以与上述固定部分相反的方向向下延伸,与上述裙部形 成一个空间,并为上述弹性部分提供弹性;
一个独立支承构件,它具有上述突起物可穿过的孔;
一个具有成型孔的弹性保持片,上述突起物在穿过上述独立支 撑件上的孔后插入该孔,上述突起物的上述弹性部分能在穿过上述 保持片上的孔时进行变形,以固定在它后方,并将该保持片固定到 独立支承物件上,
上述突起物与上述裙部确定一凹槽,在该突起物穿过上述保持 片上的孔插入时将上述保持片和上述独立支撑件装入该凹槽内,
车身上具有与保持片上的成形孔的形状相对应的孔,从而使上 述突起物可插入上述车身的孔中并固定到车身上,车身也装在上述 凹槽内,和
一个用于紧的附加的锁紧楔入件可啮合在上述突起物的上述 刚性部分和弹性部分之间,以将变形状态的上述弹性部分固定在车 身后的锁紧位置
2.如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片和上述车身 上的上述孔是长方形的。
3.如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锁紧楔入件具有长 方形的截面。
4.如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物的上述刚性 固定和弹性部分具有孔,在锁紧楔入件从突起物取出时,可用到该 孔,用它们能使该刚性固定和弹性部分靠在一起,从而将配件从车 身上分开。
5.如权利要求8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配件包括一个 可移动件,该可移动件可移动到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可移动件将上 述锁紧楔入件推入上述突起物。
6.如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物的上述弹性 部分具有离开上述底部的下自由端,在上述自由端上具有加大的附 件。
7.如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保持片由塑料 制成。
8.如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物的上述弹性 和刚性固定部分呈相互离开的V形。

说明书全文

发明目的

本发明涉及了固定机构和/或配件的一种系统,配件通常由塑料 制成,并安装在汽车内部,通过标准化的构件,如顶板、壁板、内 衬的镶嵌物等来实现固定,以可靠地固定到专作在相关车身壳体 上的孔中。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把装在实际配件和/或机构中有 弹性的塑料装置,插入专门在车身结构件上作出的窗口中,从而把 塑料配件连接和固定到标准化的独立支承构件上,以及把后者连接 和固定到汽车车身上,虽然有确定的布局,但也可把该装置预先连 接和支承在相关的标准化的独立支承构件上,然后进行操作,直到 把配件或机构可靠地安装在车内为止。

发明背景

装在车内的某些配件和/或机构,如挂钩、把手、门把等,均采 用通过顶板、门板等的构件来固定,并且紧固在专门设在车身壳体 中的窗口或孔内。
在这种安装和固定的系统中,通常采用塑料零件,它先装在相关 的配件或机构上,通过独立支承构件,再固定在车身壳体的窗口内。
目前实现这种功能的已知机构或装置存在许多缺陷和缺点,也就 是说,在需要拆卸和/或置换配件时,很难把它们拆开,事实上造成 了实际机构被损坏,不得不用满足上述功能的另一个机构来替换。
相似地,在进行安装和固定时需要复杂的操作,因为在进行操作 来定到车身壳体窗口的同时,采用常规的系统和装置很难握住组 件。
即使安装和/或拆卸相当简单,或者没有严重的问题,但固定的 刚性不够,在短期内产生的间隙会引起噪声,干扰实际使用者。
发明描述
本系统已被设计成可完全克服上述缺点,其依据是把要固定的 配件与一个机构相连接,机构具有从机构上突起的棱锥形突起物, 在原理上可把突起物描述为“不完整”的棱锥,其底部周围具有小 的凹槽,薄塑料保持片可插入其中,保持片具有与车身壳体相同的 窗口,根据所要夹持的机构的突出底部形式,可为长方形、圆形和 其它外形,其中,一旦独立支承构件(顶板、门板等)夹在上述保 持片和棱锥形突起物底部之间,上述保持片使得上述整个机构夹持 在独立支承构件中。
上述保持片的厚度加上车身壳体厚必须等于在棱锥形突起物底 部的凹槽宽度,特别是对于在该底部周边的小垂直裙部是如此,其 中应合理地切出凹槽,一旦完成插入后,它应被在两个窗口四周上 的相关边缘所接纳。
如上所述,棱锥形突起物被认为是“不完整的”,因为如果在 棱锥形底部的裙部中设有的凹槽,所确定的方截面应该比其底部 小,但其尺寸等于车身壳体窗口的尺寸,因此不可能将棱锥插入窗 口。现在,如果能劈去棱锥的两个象限(由平行于轴线和平行于底 部对线轨迹的平面所确定),使得两条对边保持不动,即在两个 平行平面之间的边离开由这两边确定的平面和与之垂直的另一平面 为等距,平行于另一个对角线作偏移,使得所确定的截面容许窗口 对角线的尺寸在其底部之外,以及如果把留在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边 作成可从顶端向主轴方向弯曲,则在该顶点和相对着的边之间的距 离可等于或小于车身壳体窗口的对角线,由此,以这四条边一起确 定的棱锥能够进入窗口,棱锥沿对角线方向移动,其刚性固定部分 被插入窗口的相邻两侧,弹性部分被支承在相对着的角上,从而棱 锥被夹持,在原理上满足了连接功能。
如果有一个实心体,以下称为锁紧的附加楔入件。它可以牢固 或不牢固地装在机构上,在压下把它夹在刚性固定部分和弹性部 分之间,采用嵌入方式可达到完全的固定,在许多应用中,它有更 足够的能力来完成该目的。
尽管如此,对于重应力状态,可用附加的活动零件来补充该系 统,以补全或替代开始时被取消的棱锥截面,因而在窗口周边上的 总的支承效果被补全,其效果变得很稳固。也应注意到,此时需要 在压力下把补充楔入件夹在固定和活动部分之间,以对窗口所有四 周形成适当的侧向嵌入。
考虑到上述两种情形,实际上可确认:在全棱锥情形周边的支承 效率可达46%,而在后者情形达67%。如果第一种情形的效率与第 二种情形作比较,其差别仅在10%以下,这证实了上文所述情形可 看作是要求不太迫切的应用。
所述系统也可用于具有稍大侧边的窗口,采用两个侧向组合的滚 轮,它在某种程度上可替代上述第二种情形,但没有中心夹持构件, 此时其效率保持在46%。
附图简述
为了提供更充分的说明和更容易地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对本技术 说明附有一套附图,作为其一个整体部分,尽管它们仅用于说明而 不很全面,附图如下:
图1A,1B和1C的每个图是简化的平面视图,表示了与上述三种 情形相关的三种安装方式。
图2是分解视图,表示了如何按照图1A所示方式来安装一个机 构,特别是一个挂钩。
图3A,3B,3C,3D和3E是平面剖视图,表示了具有附加楔入 件,没有附加楔入件,可靠地固定了一个配件机构,即一个挂钩, 以及可看到以上图所示安装面的平面视图,所有一切均按照图1的 安装方式。
图4是分解视图,表示了如何按照图1B所示方式来安装一个机 构或配件。
图5A和5B是上述图中机构的视图,按照上述图4的安装顺序, 分别处于预先安装的位置和可靠固定的位置。
图6是相似于图4的预先安装分解视图,但按照图1C的方式。
图7A和7B是按照图1C所示的安装方式,每个视图表示了如何 把以上图中所示的机构预先安装和可靠固定。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在进行优选实施例和某些不同应用的描述之前,为了参照各单独 附图来说明相关的描述,对某些零部件作出编号,即使其应用和形 状不同,编号是永远相同的。
考虑到上述情形,编号1永远表示要夹持或固定的机构和/或配 件,编号2表示从上述机构1上突出的棱锥形突起物,编号3表示 在上述突起物2底部的裙部4上的凹槽。相似地,编号5表示上述 突起物2的刚性固定部分,而编号6表示它的弹性部分。
此外,预先插入上述机构的独立支承构件或标准件用编号7表 示,它们设有窗口8来使上述突起物2通过,弹性片用编号9表示, 上述弹性片的窗口用编号10表示。如以下说明,附加的楔入件在一 种情形中称为11,另一种情形称为12,而车身壳体或构件用编号13 表示。
考虑到上述情形,图1A是一个简化的平面视图,表示了第一个 安装方式,其中,棱锥形突起物2的刚性固定部分5进入车身结构 件13相关窗口的相邻两侧边,而弹性部分6位于与上述窗口直径相 对的角上,一个附加的楔入件11用于可靠固定或锁紧。
图1B表示了第二个安装方式,但此时具有附加的楔入件12,以 补充相关突起物的棱锥效果。
在图1C中,车身构件13的安装窗口稍大,相关的机构具有附加 的无相邻位移楔入件11,其作用与图1A所示方式相似,除了附加的 楔入件11,还有一对有弹性的塑料保持片19。
图2是分解视图,表示了如何按照图1A所示方式的系统来安装 一个机构和/或配件1,特别是一个挂钩,机构1上装有一个具有刚 性固定5和弹性部分6的棱锥形突起物2,以及设有相关凹槽的裙部 4。在该安装中,在相关的独立支承构件7(此时是一顶板)中作 出孔或窗口8,窗口8的尺寸略大于棱锥形突起物2中的裙部4的周 边,因此当把裙部4插入上述孔8中时,采用具有窗口10的补充的 有弹性塑料片9,把裙部4装到独立支承构件7上,窗口10的尺寸 与专门设在相关车身结构或构件13上的相关窗口尺寸一致。由于通 过孔8把棱锥形突起物2插入,以及把突起物的凹槽3插入窗口10, 机构1被装到独立支承构件7上,由此容许进行相关的转动或试探 操作,以进行在车身壳体或构件13的相关孔或窗口中的安放,一旦 放好,采用附加楔入件11的楔形作用来把机构嵌入,由此保证了应 用。
图3A表示了在独立支承构件7的可视面上插入的机构1,其中 附加的楔入件11用如上所述的编号表示。
图3B表示了在上图中所示安装和固定系统的剖面图,剖面是在 车身结构件13外部的高度上作出,清楚表示了它被楔入件11夹持 和锁紧,此外表示了用于卸除组件的一对孔14。
图3C相似于上图,但没有附加的楔入件11,在棱锥形突起物刚 性固定部分5旁边的弹性部分6被插入车身结构件13的窗口中,或 者大致上对孔14采用尖口钳,把它从窗口上退出。
图3D表示了一个机构,此时是一个遮光镜的支承,它被安装在 车身结构件13上,图中表示了形成该车身结构件13的壳体厚度和 有弹性塑料保持片9的厚度均容纳在专门设在机构1的裙部,特别 是设在棱锥形突起物2底部的相关凹槽3中。
图3E以平面视图表示了从车身结构件13内侧观察的已可靠固定 的外观。
图4表示了一个机构1,它可认为是一个把手支承,具有盖子15, 其中,机构1包括了裙部4,具有刚性固定5和弹性部分6的突起物 2,如图4所示,上述棱锥形突起物2被插到独立支承构件7的窗口 8中,它也通过弹性塑料保持片9的窗口10,按照图1B所示的应用 或安装情形,以以下方式来保持机构1:此时把附加楔入件12插入, 以补充棱锥形突起物2,用凸片16把它楔入,凸片为把手或机构1 支承的实际盖子15的整体部分,简单地转动把手17并且将把手17 稍稍压在盖子15的突起18(它是盖子15的整体部分)上,就可完 成上述操作,如图5A和5B所示。
参照图5A,它表示了按照图4的顺序,把机构或把手1预先安 装在独立支承构件7上的位置,此时独立支承构件7可以是一块顶 板,而在图5B中,机构1被安排成已可靠安装在车身结构件13上; 为了把机构1可靠地固定在它上面,仅需将把手17转到位置17’, 把盖子15转到位置15’,使凸片或凸起16开始进入楔入件12和棱 锥形突起物2刚性固定部分5之间。当把手17回到其原始位置时, 只需加压P,如图5B所示,就可在车身13上实现所需的嵌入,并且 盖子15处于最终的位置15’;如上所述,该安装与图1B所示方式相 一致。
图6表示了相似于图4的预先安装顺序,采用一个机构,其所有 零件通过弹性塑料保持片19被组装在一起。在安装在车身上后,该 系统的固定方式将如图1C所示。
图7表示了如何预先安装上图所示类型的把手或紧固机构,其 中,弹性塑料保持片19开始时如同弹簧作用,其变形使弹性部分6 产生移动,使得弹性塑料保持片19(已如上述完成了与它的连接) 进入窗口10,然后进入相关的车身结构件13。
图7B最后表示了上述机构,现在已可靠地固定在车身13上,其 中,由于锁定了凸起16,并同时推压刚性固定部分5和弹性部分6, 形成了所示嵌入在窗口的状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