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

申请号 CN201611214214.4 申请日 2016-12-26 公开(公告)号 CN106739887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申请人 于光成; 发明人 于林; 于光成;
摘要 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包括前车体、后车体、连接轮和平衡架,前车体前部固定有前 车轮 ,后车体后部固定有后车轮,前车体与后车体靠连接轮连接,前车体和后车体上都有平衡架,平衡架包括底座,底座上铰接两个左 支架 和两个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都为上下两段结构,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下两段都靠 铰链 连接,左支架顶端有左顶板,右支架顶端有右顶板,左顶板和右顶板底部各固定两个固定座,固定座内有滚轮,前车体和后车体上各有两个通孔, 活塞 杆从通孔中穿过,并分别与左顶板和右顶板连接。该轨道车通过 活塞杆 控制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段绕铰链旋转,从而使该轨道车既能沿轨道行走,又可以在平地上行走,解决轨道车无法出入轨道田的难题。
权利要求

1.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包括前车体、后车体、连接轮和平衡架,所述前车体包括前底板、前底盘和前车轮,前底盘固定在前底板底部,前底盘前部与前底板平齐,前车轮固定在前底盘前部,前底盘后部超出前底板,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一通孔;
所述前车轮由U型支架、两个平轮和一个轨道轮组成,轨道轮位于U型支架两侧壁之间,两个平轮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轮和轨道轮靠轮轴固定在U型支架上,U型支架由固定轴固定在前底盘下部,并可绕固定轴转动;
所述后车体包括后底板、后底盘和后车轮,后底盘固定在后底板底部,后底盘后部与后底板平齐,后底板前部超出后底盘,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二通孔;所述后车轮与前车轮结构相同,后车轮固定在后底盘下部;
所述连接轮由H型支架、两个平轮、一个轨道轮和一个圆柱形安装柱组成,所述H型支架由梁和两侧壁构成,轨道轮位于两侧壁之间,两个平轮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轮和轨道轮靠轮轴固定在H型支架上;所述圆柱形安装柱固定在梁的中心上,且与平轮和轨道轮分置于梁的两侧;
所述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穿过,从而将前车体与后车体连接起来;
前车体和后车体上各有一个平衡架,所述平衡架包括底座,底座上铰接有两个左支架和两个右支架,两个左支架顶端共同连接一左顶板,左顶板与左支架夹为110~120°,两个右支架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右顶板,右顶板与右支架夹角为110~120°,左顶板和右顶板底部各固定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均位于左支架和右支架外侧,固定座内有滚轮,滚轮通过轴与固定座铰接;
其特征在于:左支架和右支架都为上、下两段结构,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下两段都靠铰链连接;前底板和后底板上各有两个通孔,活塞杆从通孔中穿过,并分别与左顶板和右顶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其特征在于:前车体与后车体之间还有中车体,所述中车体由中底板和中底盘组成,中底盘固定在中底板底部,中底板前部超出中底盘,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三通孔,中底盘后部超出中底板,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四通孔;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一通孔、第三通孔中穿过,将前车体与中车体连接起来,另一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四通孔、第二通孔中穿过,将中车体与后车体连接起来;中车体上也设置有平衡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车体的数量至少有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车体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中车体之间靠连接轮连接。

说明书全文

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农业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农田开始进行机械化耕种、播种施肥、喷药等作业。传统的作业方式一般由人工完成,不但作业效率低、人工劳动量大,甚至有时因作业效率低错过最佳作业时机而造成农作物的大面积减产。为提高现有作业效率、降低人工劳动量,目前多是借助农业机械完成上述作业。但由于农业机械的结构原因、以及各种农作物的种植行距不同,加上各种农作物生长中的植株高低不同,导致现有作业机械适用范围小,存有一定的局限性。
[0003] 轨道农业—它是开创新时代农业生产与自动化操作技术、农业生产多样化与节能环保完美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打造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利用自动化机械来完成农业生产任务,在做到节能环保同时,形成一个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生态农业系统。
[0004] 中国专利(专利号201510561278.0)公开了一种轨道车,但是这种轨道车只能沿轨道行走,这就给轨道车的使用带来很多不便,例如,如何将轨道车开进轨道田就是其中一个最大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该轨道车通过活塞杆控制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段绕铰链旋转,使平衡架上的滚轮能够沿平地行走,从而使该轨道车既能沿轨道行走,又可以在平地上行走,解决轨道车无法出入轨道田的难题。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包括前车体、后车体、连接轮和平衡架,所述前车体包括前底板、前底盘和前车轮,前底盘固定在前底板底部,前底盘前部与前底板平齐,前车轮固定在前底盘前部,前底盘后部超出前底板,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一通孔;所述前车轮由U型支架、两个平轮和一个轨道轮组成,轨道轮位于U型支架两侧壁之间,两个平轮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轮和轨道轮靠轮轴固定在U型支架上,U型支架由固定轴固定在前底盘下部,并可绕固定轴转动;
所述后车体包括后底板、后底盘和后车轮,后底盘固定在后底板底部,后底盘后部与后底板平齐,后底板前部超出后底盘,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二通孔;所述后车轮与前车轮结构相同,后车轮固定在后底盘下部;
所述连接轮由H型支架、两个平轮、一个轨道轮和一个圆柱形安装柱组成,所述H型支架由梁和两侧壁构成,轨道轮位于两侧壁之间,两个平轮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轮和轨道轮靠轮轴固定在H型支架上;所述圆柱形安装柱固定在梁的中心上,且与平轮和轨道轮分置于梁的两侧;所述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穿过,从而将前车体与后车体连接起来;
前车体和后车体上各有一个平衡架,所述平衡架包括底座,底座上铰接有两个左支架和两个右支架,两个左支架顶端共同连接一左顶板,左顶板与左支架夹为110~120°,两个右支架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右顶板,右顶板与右支架夹角为110~120°,左顶板和右顶板底部各固定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均位于左支架和右支架外侧,固定座内有滚轮,滚轮通过轴与固定座铰接;左支架和右支架都为上、下两段结构,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下两段都靠铰链连接;前底板和后底板上各有两个通孔,活塞杆从通孔中穿过,并分别与左顶板和右顶板连接。
[0007] 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发明所述的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均简称为本轨道车。
[0008] 本轨道车需要由轨道转入平地行驶时,活塞杆回缩,拉动左支架上段绕铰链向左旋转,同时,右支架上段绕铰链向右旋转,直到滚轮呈平且与地面接触,滚轮作为行驶轮,在地面行走;当从平地转入轨道行走时,活塞杆伸出,将左支架上段和右支架上段推回原位,滚轮则紧贴在轨道侧面,沿轨道行走,起到平衡车体的作用。
[0009] 进一步地,前车体与后车体之间还有中车体,所述中车体由中底板和中底盘组成,中底盘固定在中底板底部,中底板前部超出中底盘,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三通孔,中底盘后部超出中底板,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四通孔;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一通孔、第三通孔中穿过,将前车体与中车体连接起来,另一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四通孔、第二通孔中穿过,将中车体与后车体连接起来;中车体上也设置有平衡架。
[0010] 所述中车体的数量至少有一个,优选地,中车体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中车体之间靠连接轮连接。附图说明
[0011] 图1 是实施例一的前车体与后车体的倒置立体图。
[0012] 图2是实施例一的连接轮的倒置立体图。
[0013] 图3是实施例一的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的倒置立体图。
[0014] 图4是实施例一的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的动作变化过程图。
[0015] 图5是实施例二的中车体的倒置立体图。
[0016] 图6是实施例二的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的倒置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以解释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8] 实施例一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如图1~图3所示,包括前车体100、后车体200、连接轮310和平衡架410;
所述前车体100包括前底板101、前底盘102和前车轮110,前底盘102固定在前底板101底部,前底盘102前部与前底板101平齐,所述前车轮110固定在前底盘102前部,前底盘102后部超出前底板101,所述前底盘102超出前底板101的超出部分102b呈圆弧形,并在超出部分102b开有第一通孔102a;
所述前车轮110由U型支架111、两个平轮112和一个轨道轮113组成,轨道轮113位于U型支架111两侧壁之间,两个平轮112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轮112和轨道轮113靠轮轴
114固定在U型支架111上;所述U型支架111由固定轴103固定在前底盘102下部,并可绕固定轴103转动;
所述后车体200包括后底板201、后底盘202和后车轮210,后底盘202固定在后底板201底部,后底盘202后部与后底板201平齐,后底板201前部超出后底盘202,所述后底板201前部超出后底盘202的超出部分201b呈圆弧形,并在超出部分201b开有第二通孔201a;所述后车轮210与前车轮110结构相同,后车轮210固定在后底盘202后部;
所述连接轮310由H型支架311、两个平轮312、一个轨道轮313和一个圆柱形安装柱315组成,所述H型支架311由梁311b和两侧壁311a构成,轨道轮313位于两侧壁311a之间,两个平轮312分别位于两侧壁311a外侧,所述平轮312和轨道轮313靠轮轴314固定在H型支架311上;所述圆柱形安装柱315固定在梁311b的中心上,且与平轮312和轨道轮313分置于梁311b的两侧;
所述连接轮310的圆柱形安装柱315从第一通孔102a和第二通孔201a中穿过,从而将前车体100与后车体200连接起来;
前车体100和后车体200上各有一个平衡架410,所述平衡架410包括底座411,底座411上铰接有两个左支架412a和两个右支架412b,两个左支架412a相互平行,两个右支架412b相互平行,左支架412a和右支架412b都为上、下两段结构,左支架412a的上、下两段都靠左铰链连接,右支架412b的上下两段都靠右铰链417b连接,两个左支架412a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左顶板413a,所述左顶板413a与左支架412a夹角为110°,两个右支架412b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右顶板413b,右顶板413b与右支架412b夹角为110°,左顶板413a和右顶板413b底部各固定两个固定座414,左顶板413a上的固定座414位于左支架412a外侧,右顶板413b上的固定座414位于右支架412b外侧,固定座414内有滚轮415,滚轮415通过轴416与固定座414铰接;前底板101和右底板201上与平衡架410位置对应处还各开有两个通孔418,活塞杆419从通孔418中穿过,并分别与左顶板413a和右顶板413b连接。
[0019] 本轨道车沿轨道行驶时,前轨道轮110和后轨道轮210均沿轨道行走,在活塞杆419的作用下,平衡架410悬挂在车体下方,滚轮415紧贴轨道侧面,且沿轨道行走,起到平衡车体的作用。在平地行走时,活塞杆419回缩,拉动左支架412a的上段绕左铰链向左旋转,同时,右支架412b的上段绕右铰链417b向右旋转,直到滚轮415呈水平且与地面接触,滚轮415作为支承轮,在地面行走,如图4所示;从平地转入轨道行走时,活塞杆419伸出,将左支架412a上段和右支架412b上段推回原位,滚轮415则重新与轨道侧面接触,沿轨道行走,起到平衡车体作用。
[0020]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前车体100与后车体200之间还具有中车体500,如图5、图6所示,所述中车体500包括中底板501和中底盘502,中底盘502固定在中底板501底部,中底板501前部超出中底盘502,所述中底板501超出中底盘502的超出部分501b呈圆弧形,并在超出部分501b开有第三通孔501a,所述第三通孔501a与第一通孔102a相对应,中底盘502后部超出中底板501,所述中底盘502超出中底板501的超出部分502b呈圆弧形,并在超出部分502b开有第四通孔502a,所述第四通孔502a与第二通孔201a相对应,连接轮310的圆柱形安装柱315从第一通孔102a、第三通孔501a中穿过,将前车体100与中车体500连接起来,另一连接轮310的圆柱形安装柱315从第四通孔502a、第二通孔201a中穿过,将中车体
500与后车体200连接起来,中车体500上也具有平衡架410。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