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

申请号 CN201710864669.9 申请日 2017-09-22 公开(公告)号 CN107471907A 公开(公告)日 2017-12-15
申请人 甘泉龙; 发明人 甘泉龙;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高 稳定性 车轮 结构,包括两个相互正对的轮圈,两个轮圈之间通过连接部固定,每个轮圈上均设置轮胎;还包括设置在两个轮圈的中心 位置 的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相互正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以解决 现有技术 中车轮稳定性有待提升的问题,实现提高车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正对的轮圈(1),两个轮圈(1)之间通过连接部固定,每个轮圈(1)上均设置轮胎(3);还包括设置在两个轮圈(1)的中心位置的第一通孔(4),两个第一通孔(4)相互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两端分别与两个轮圈(1)的内侧面相连的第一轮毂(2),第一轮毂(2)上设置正对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轮毂(6)、辐条(7)、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连接在两个轮圈(1)之间,且连接杆(8)平行于轮圈(1)的轴线,第二轮毂(6)位于轮圈(1)的轴线上,辐条(7)连接在第二轮毂(6)与连接杆(8)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环形均布在两个轮圈(1)之间的若干连杆(9),所有连杆(9)围绕形成的环形内部设置第三轮毂(10),所述第三轮毂(10)的外缘与所有连杆(9)固定连接,第三轮毂(10)中心设置正对第一通孔(4)的第三通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轮毂(2)内的双输出轴电机(12),所述双输出轴电机(12)的两侧输出轴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一通孔(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轮圈(1)之间的距离为10~20cm。

说明书全文

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车轮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各种车型中。现有技术中的车轮结构早已固定,都是轮毂轮辐配上胎体的结构。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
[0003] 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可见轮胎耗用橡胶的能力。轮胎是车辆上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有:1、支持车辆的全部重量,承受汽车的负荷,并传递其他方向的力和力矩;2、传送牵引和制动的扭力,保证车轮和路面之间有良好的附着性,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制动性和通过性;与汽车悬架共同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并衰减由此而产生的振动;3、防止汽车零部件受到剧烈震动和早期损坏,适应车辆的高速性能并降低行驶时的噪音,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节能经济性。
[0004] 车辆轮胎按胎体结构不同可分为充气轮胎和实心轮胎。现代车辆绝大多数采用充气轮胎。按胎内空气压力的高低,充气轮胎可分为高压胎、低压胎和超低压胎三种。各类车辆普遍采用低压胎。充气轮胎按组成结构不同,又分为有内胎轮胎和无内胎轮胎两种。按轮胎内部帘布层和缓冲层的排列方式不同,轮胎又可分为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两种。轮胎不仅是汽车需要,对于电动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所有车辆而言,轮胎都是必不可少的设备。现有技术中,车轮的结构早已经固定在人们的思维中,都是每个车轮上单独设置一圈轮胎,其稳定性还具有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轮稳定性有待提升的问题,实现提高车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的目的。
[0006]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包括两个相互正对的轮圈,两个轮圈之间通过连接部固定,每个轮圈上均设置轮胎;还包括设置在两个轮圈的中心位置的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相互正对。
[0008] 针对现有技术中车轮稳定性有待提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本结构中每个车轮包括了两个相互正对的轮圈,两个轮毂之间通过连接部进行固定连接,使得两个轮圈与连接部成为一个整体。每个轮圈上均设置轮胎,因此使得一个车轮上包括了相互平行的两个轮胎。轮圈的中心位置设置第一通孔,便于连接转轴或动力部件,实现车轮之间的连接,实现本发明与动力机构之间的连接。本发明用于车辆中时,由于每个车轮都具有两个轮圈、两个轮胎,因此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均分为了两部分,两个轮圈之间的连接部所对应的部分不受力,使得一个车轮即构成了双胎结构,从而使得单独一个车轮也具有极好的结构稳定性。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电瓶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两轮车辆使用,该类车辆前后两个车轮均使用本发明中的结构,能够使得电瓶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能够无需借助外力就能够自行稳定的保持直立,使得驾驶人员在路口等待红绿灯或其他临时停车的情况时,无需将双腿从车上放至地面、无需使用双腿进行支撑以维持电瓶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稳定直立,以此极大的提高了驾驶人员的方便与轻松程度;同时在需要停靠时,也克服了传统技术中需要调整脚架才能够使得车辆稳定放置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使用时的方便程度,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此外,本发明由于有两个各自独立的轮胎,因此在遇到爆胎等突发情况时,若其中一个轮胎破损,还能够由另一个轮胎单独受力,使得车辆能够继续正常行驶一定距离,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遇到突然爆胎时,驾驶员来不及紧急制动导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问题,极大的提供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从而确保行驶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0009]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两端分别与两个轮圈的内侧面相连的第一轮毂,第一轮毂上设置正对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本方案中的连接部由第一轮毂构成,第一轮毂的两侧表面分别连接在两个轮圈的内表面,因此通过第一轮毂实现两个轮圈之间的连接。在第一轮毂的中心位置设置第二通孔,使得第二通孔正对第一通孔,便于转轴等穿过。
[0010]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轮毂、辐条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在两个轮圈之间,且连接杆平行于轮圈的轴线,第二轮毂位于轮圈的轴线上,辐条连接在第二轮毂与连接杆之间。本方案中的连接部包括了第二轮毂、辐条、连接杆,连接杆连接在两个轮圈之间,通过辐条加固连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同时连接杆为杆状结构,使得整体质量更轻,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方案中对连接杆的数量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保证两个轮圈和辐条的连接即可。
[0011]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环形均布在两个轮圈之间的若干连杆,所有连杆围绕形成的环形内部设置第三轮毂,所述第三轮毂的外缘与所有连杆固定连接,第三轮毂中心设置正对第一通孔的第三通孔。轮圈为圆形,因此若干根连杆能够环形均布在两个轮圈之间,每根连杆的两端都分别固定在两个轮圈的内侧面。连杆围绕形成的环形内部设置第三轮毂,第三轮毂与所有连杆固定连接,即是第三轮毂与连杆围绕形成的环形同心,通过第三轮毂将所有连杆连接为整体,从而使得两个轮圈连接为整体。同时在第三轮毂中心位置设置第三通孔,第三通孔正对第一通孔,因此能够方便的从任意侧连接传动机构,便于将转轴等插入第三通孔中实现连接。此外,本优选方案还能够极大的降低车轮变形程度,提高使用寿命,具体的:使用整体式的连接部时,两个轮圈之间完全由连接部进行连接,而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极易受到飞溅的石子沙粒等的撞击,而整体式的连接部一旦被撞击到,就会在连接部上产生微小的变形,长此以往变形逐渐累积,会导致两个轮圈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极大的影响车轮的正常性能。而本发明中的连接部包括了若干的连杆和第三轮毂,环形围绕的连杆作为两个轮圈之间的连接件,而第三轮毂在连杆内部作为承载部件,连杆之间具有间隙,由于连杆较细,因此飞溅的石子沙粒等难以打在连杆上,更多的是穿过连杆之间的间隙击打在第三轮毂上,造成第三轮毂的变形。但是,即使第三轮毂变形后,由于连杆非常难以被击中,因此连杆难以产生变形,此时不管毂体如何变形,连接两个第三轮毂的连杆仍然处于正常状态,因此两个轮圈、轮胎之间的距离不变,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不变,从而确保车轮长期使用、长期被石子击打时仍然具有正常的行驶性能,以此极大的提高车轮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0012]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轮毂内的双输出轴电机,所述双输出轴电机的两侧输出轴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一通孔内。即是在第一轮毂内部设置电机,电机位于两个轮圈之间,使得两个轮圈之间具有主动的驱动装置,双输出轴电机的两侧输出轴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一通孔内,实现对两个轮圈的同步驱动,使得本方案能够直接应用于电动车等上作为主动轮进行使用。
[0013] 优选的,两个轮圈之间的距离为10~20cm。两个轮圈之间的距离基本就等于两个轮胎之间的距离,以此确保本发明具有合适的体积,从而更加适用于电瓶车、自行车、摩托车等两轮车辆使用。同时避免两个轮圈之间距离小于10cm而导致稳定性不足,确保能够单独进行直立。
[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5] 1、本发明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由于有两个各自独立的轮胎,因此在遇到爆胎等突发情况时,若其中一个轮胎破损,还能够由另一个轮胎单独受力,使得车辆能够继续正常行驶一定距离,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遇到突然爆胎时,驾驶员来不及紧急制动导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问题,极大的提供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从而确保行驶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0016] 2、本发明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每个车轮都具有两个轮圈、两个轮胎,因此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均分为了两部分,两个轮圈之间的连接部所对应的部分不受力,使得一个车轮即构成了双胎结构,从而使得单独一个车轮也具有极好的结构稳定性。
[0017] 3、本发明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在遇到爆胎等突发情况时,若其中一个轮胎破损,还能够由另一个轮胎单独受力,使得车辆能够继续正常行驶一定距离,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遇到突然爆胎时,驾驶员来不及紧急制动导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问题,极大的提供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
[001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9]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4] 1-轮圈,2-第一轮毂,3-轮胎,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第二轮毂,7-辐条,8-连接杆,9-连杆,10-第三轮毂,11-第三通孔,12-双输出轴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6] 实施例1:
[0027]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包括两个相互正对的轮圈1,两个轮圈1之间通过连接部固定,每个轮圈1上均设置轮胎3;还包括设置在两个轮圈1的中心位置的第一通孔4,两个第一通孔4相互正对。所述连接部为两端分别与两个轮圈1的内侧面相连的第一轮毂2,第一轮毂2上设置正对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5。两个轮圈1之间的距离为18cm。
[0028] 实施例2:
[0029] 如图2所示的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包括两个相互正对的轮圈1,两个轮圈1之间通过连接部固定,每个轮圈1上均设置轮胎3;还包括设置在两个轮圈1的中心位置的第一通孔4,两个第一通孔4相互正对。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轮毂6、辐条7、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连接在两个轮圈1之间,且连接杆8平行于轮圈1的轴线,第二轮毂6位于轮圈1的轴线上,辐条7连接在第二轮毂6与连接杆8之间。两个轮圈1之间的距离为15cm。
[0030] 实施例3:
[0031] 如图3所示的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包括两个相互正对的轮圈1,两个轮圈1之间通过连接部固定,每个轮圈1上均设置轮胎3;还包括设置在两个轮圈1的中心位置的第一通孔4,两个第一通孔4相互正对。所述连接部包括环形均布在两个轮圈1之间的若干连杆9,所有连杆9围绕形成的环形内部设置第三轮毂10,所述第三轮毂10的外缘与所有连杆9固定连接,第三轮毂10中心设置正对第一通孔4的第三通孔11。两个轮圈1之间的距离为20cm。
[0032] 实施例4:
[0033] 如图4所示的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一种高稳定性车轮结构,包括两个相互正对的轮圈1,两个轮圈1之间通过连接部固定,每个轮圈1上均设置轮胎3;还包括设置在两个轮圈1的中心位置的第一通孔4,两个第一通孔4相互正对。所述连接部为两端分别与两个轮圈1的内侧面相连的第一轮毂2,第一轮毂2上设置正对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轮毂2内的双输出轴电机12,所述双输出轴电机12的两侧输出轴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一通孔4内。
[0034]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